第4課+歐洲文化的形成.【課件】高二下學期歷史統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3_第1頁
第4課+歐洲文化的形成.【課件】高二下學期歷史統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3_第2頁
第4課+歐洲文化的形成.【課件】高二下學期歷史統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3_第3頁
第4課+歐洲文化的形成.【課件】高二下學期歷史統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3_第4頁
第4課+歐洲文化的形成.【課件】高二下學期歷史統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3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4課

歐洲文化的形成希臘文化羅馬文化中古西歐中古東歐繼承發展基督教文化為特征的地域文化東正教文明區域源頭傳承了解世界文化的多樣性;認識世界各國、各地區、各民族人民對人類文化發展所作出的貢獻。第二單元

豐富多樣的世界文化一、歐洲文化的濫觴:古典希臘文化與羅馬文化(一)光榮屬于希臘材料:有個地方叫克里特,在深綠色的海中央。那里美麗又富裕,四面是汪洋。那里居民稠密,有數不清的教堂。九十個城市林立在島上。——《荷馬史詩》古典時代4761453西羅馬帝國滅亡BC4上伯里克利改革BC5BC6末克利斯提尼改革BC6初梭倫改革BC8城邦形成東羅馬帝國滅亡古典文明中古時期1、概況:一、古典希臘文化與羅馬文化空間:以巴爾干半島南部為中心區域“古典時代”:BC5世紀——BC4世紀上半葉,是古代希臘文化高度發展時期。希臘人對宇宙起源和人生意義等自然和社會問題的知識追求。2、主要成就——古希臘哲學(1)背景:(2)發展歷程:古希臘人認為自然界和人類都是神創造的,人的一切活動都是鬼使神差的結果。“神是萬物的尺度”西方“哲學之父”泰勒斯提出“萬物皆由水而生,又復歸于水”。赫拉克利特認為“世界是一團永恒的火”。神話世界觀自然哲學觀智者學派普羅泰格拉提出“人是萬物的尺度”。社會哲學觀:人與人類社會公元前7世紀以前公元前6世紀公元前5世紀中葉公元前5世紀末-前4世紀蘇格拉底:“有思想力的人是萬物的尺度”;柏拉圖:鼓勵人們獨立理性思考”;亞里士多德:“自然界中人類是最高級的”西方思想史上人文精神的最初體現人文主義的進一步發展關注神關注自然關注人(一)光榮屬于希臘一、古典希臘文化與羅馬文化2、主要成就——古希臘哲學(3)表現(三大哲學家)柏拉圖亞里士多德蘇格拉底人物成就影響蘇格拉底

柏拉圖亞里士多德

致力于探討人生哲理、社會倫理方式:對話形式將哲學和數學融會貫通。方式:創建“學園”為歐幾里得《幾何原本》奠定基礎。“百科全書式的學者”,涉及哲學、政治學、文學、天文學、物理學等。對歐洲科學知識系統形成產生影響,使哲學真正成為一門獨立學科。使哲學真正成為一門研究“人”的學問。一、古典希臘文化與羅馬文化一、歐洲文化的濫觴:古典希臘文化與羅馬文化(1)史詩:早期代表是《荷馬史詩》,史詩中諸神和英雄的故事成為后世西方文學創作的源泉;(2)戲劇:古典時代希臘文學的最高成就是雅典城邦時期的戲劇,悲劇和喜劇是這一時期戲劇的杰出代表。上篇:《伊利亞特》,描寫希臘人征服特洛伊城之經過。下篇:《奧德賽》,希臘英雄俄底修斯在勝利后,渡海返鄉,歷經艱險的故事。材料:它以世界文學寶庫中的一塊異彩紛呈的瑰寶而馳名,同時也是反映希臘上古英雄時代社會歷史風貌的一份極具價值的文獻。——王斯德主編《世界通史》材料:悲劇是對好人陷入窘境的富有同情心的包含道德復雜性的敘述,人們應該定期觀看悲劇,來對抗他們原本強烈的評判和說教的傾向,悲劇是對草率評判的糾正。

——亞里士多德埃斯庫羅斯“悲劇之父”“戲劇藝術的荷馬”阿里斯托芬“喜劇之父”悲劇: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一、古典希臘文化與羅馬文化(一)光榮屬于希臘2、主要成就——文學一、歐洲文化的濫觴:古典希臘文化與羅馬文化(1)雕塑:雕刻家米隆的《擲鐵餅者》是人物雕塑的典范。(2)建筑:雅典衛城的帕特農神廟則是建筑藝術的代表。《擲鐵餅者》

《勝利女神像》

《斷臂維納斯》

帕特農神廟材料:帕特農神廟重要性在于,全世界介紹希臘的圖片,如果只有一幅,那一定是它;如果有一本,那封面也必然是它。

——余秋雨一、古典希臘文化與羅馬文化(一)光榮屬于希臘2、主要成就——雕塑與建筑藝術人體之美、力量之美人文精神的體現①希羅多德的《歷史》開創了敘事體的撰史體裁。②修昔底德的《伯羅奔尼撒戰爭史》也是西方史學的經典之作。希羅多德與《歷史》《歷史》詳盡地記錄了西亞、北非以及希臘地區的地理環境、民族分布、經濟生活、政治制度、歷史往事、風土人情、宗教信仰、名勝古跡。雖然全書以希波戰爭為主線,但也是了解早期西亞、北非、希臘歷史的重要文獻。全書講述了伯羅奔尼撒戰爭是以雅典為首的提洛同盟與以斯巴達為首的伯羅奔尼撒聯盟之間的一場戰爭,幾乎涉及了當時整個希臘世界。在《伯羅奔尼撒戰爭史》提出“使戰爭不可避免的真正原因是雅典勢力的日益增長由此引起斯巴達人的恐懼”而被概括為“修昔底德陷阱”。修昔底德與《伯羅奔尼撒戰爭史》一、古典希臘文化與羅馬文化(一)光榮屬于希臘2、主要成就——史學:歐洲史學源頭領域代表人物重要成就哲學三大哲人文學藝術史學探討人生哲理和社會倫理,用對話形式提出哲學思想由其學生記錄創建“學園”將哲學和數學融會貫通,為歐幾里得《幾何原本》奠基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百科全書式的學者”,對歐洲科學知識系統的形成產生重要影響史詩:《荷馬史詩》的諸神和英雄故事成為后世西方文學創作的源泉戲劇:雅典城邦的戲劇是古典時代希臘文學的最高成就:悲劇、喜劇人物雕塑:米隆《擲鐵餅者》建筑藝術:雅典衛城的帕特農神廟希羅多德修昔底德政治史傳統的奠基人,《伯羅奔尼撒戰爭史》西方史學經典之作首創“歷史”,西方“史學之父”,《歷史》開創敘事體撰史體裁一、古典希臘文化與羅馬文化(一)光榮屬于希臘2、主要成就一、歐洲文化的濫觴:古典希臘文化與羅馬文化【思考】古希臘在眾多文化高度發展的原因生產力的進步,使農業和手工業、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之間的分工成為可能。奴隸承擔了主要的生產勞動,社會才有可能分化出一個無須為日常生計而奔忙、能夠專心致志從事特定的文化創作活動的知識階層,也才有可能大力推進文化和學術事業。希臘城邦制度下,公民生活安定,思維活躍,精神束縛少,人們普遍具有比較強的政治參與意識,重視個性發展。這些都為文化的廣泛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內部條件。此外,希臘還有可供其借鑒的良好的外部文化環境,它以地利之便,自古即與埃及、小亞細亞、腓尼基和兩河流域等地經常保持交往關系,能夠就近吸納這些東方文明古國的優秀文化素養,取人之長,融會貫通。所以,希臘古典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得以結出如此豐碩之果,決不是偶然的。一、古典希臘文化與羅馬文化(一)光榮屬于希臘①山多地少,港灣眾多;商品經濟發達、海外貿易繁榮。②城邦政治,雅典民主政治達到頂峰,公民階層活躍。③汲取了許多優秀文化成果。④哲學家、文學藝術家的推動古羅馬歷史知識回顧一、古典希臘文化與羅馬文化(二)偉大屬于羅馬1、概況:一、歐洲文化的濫觴:古典希臘文化與羅馬文化類別成就法律文學史學建筑歷法《十二銅表法》等盧克菜修、西塞羅、維吉爾李維《羅馬史》塔西佗《編年史》——古代羅馬史學的最高成就萬神殿、大競技場凱撒時的儒略歷——經修訂成為世界通用公歷一、古典希臘文化與羅馬文化(二)偉大屬于羅馬2、主要成就

——希臘柱式、拱券、混凝土古羅馬大競技場◎希臘柱式凱撒大帝2、主要成就——《十二銅表法》一、古典希臘文化與羅馬文化(二)偉大屬于羅馬(1)地位:(2)特點:古羅馬第一部成文法典。包括債務法、繼承法、婚姻法以及訴訟程序。第五表:凡以遺囑處分自己的財產……,具有法律上的效力。第六表:締結(“現金借貸”或“要式買賣”)契約后又否認的,處以雙倍于標的的罰金。第七表:建筑物的周圍應用二尺半寬的空地,以便通行。第八表:利息不得超過一分,超過的,處高利貸者四倍于超過額的罰金。第九表:任何人非經審判,不得處死刑。①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②審判、量刑皆有法可依;③內容廣泛,條文清晰;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3)評價:(1)局限:

以維護貴族利益為核心;(2)進步:

①取代習慣法,明文公示,按律量刑,限制貴族權力,保障平民利益;

②成為公民法基礎;

③羅馬法體系適應了社會發展需要,被后來歐洲國家的法律制度借鑒。日耳曼人滅西羅馬帝國,在西歐地區建立法蘭克王國等封建國家。476年496年756年800年法蘭克國王克洛維皈依基督教,賦予教會多項特權教皇為查理曼加冕,稱其為“羅馬人的皇帝”。他統治時期的法蘭克王國,史稱“查理曼帝國”。丕平獻土,建立教皇國,使教會介入世俗權力查理曼:我的天職是用武力保衛教會,使它不受異教徒的攻擊蹂躪,在教會內部確保教會的純正信仰。而圣父,你的職責是用祈禱支持我的武力。①逐漸形成王權與教權并立的二元政治格局②基督教會與世俗王權互相利用、競爭共存基督教對中世紀歐洲的影響已經滲入到社會的各個方面,日常生活、思維內容、藝術、文學、科學技術、教育、政治、經濟等都有影響。③基督教信仰成為西歐地區普遍的文化符號在中古時期,西歐地區形成了以基督教文化為特征的地域文化二、中古西歐文化—基督教會的控制1.背景:二元制社會形成2.特點:(1)基督教文化①載體:②目的:③影響:闡述教義的《圣經》以及研究教義的神學;神學家用形式邏輯論證基督教教義,維護基督教會和封建主的統治;①基督教會控制西歐社會的精神生活。②神學家的思維方式源自古希臘哲學,對西歐思想文化的傳承和發展產生了很大影響。

基督教影響了中古時期歐洲人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各個方面。教會開辦學校,主要講授宗教內容。人們的生老病死、婚喪嫁娶,基督教會都要介入,幾乎所有的節日都與基督教有關。基督教的倫理和教化強化了對人們的控制,深刻影響了人們的思想意識和日常行為。對教義持不同意見的人被斥為“異端”遭到迫害。---選擇性必修1第9課托馬斯·阿奎納用邏輯學論證上帝的存在:大前提:世間萬物都有不同的完善程度,而上帝是最完美的存在;小前提:世界上一定有一種最完美的存在;結論:所以上帝是存在的。托馬斯·阿奎納,是中世紀經院哲學的哲學家和神學家,“神學界之王”。他把理性引進神學,用“自然法則”來論證“君權神授”說。他在巴黎、羅馬等地講授神學和哲學,代表作《神學大全》。中世紀只有神職人員才能閱讀《圣經》,教會壟斷了對《圣經》的解釋權,由他們宣講教義。二、中古西歐文化—基督教會的控制3.主要成就3.主要成就(2)文學藝術①文學藝術創作的很多素材來自《圣經》中的歷史傳說和神話。《最后的餐》二、中古西歐文化—基督教會的控制②騎士文學和市民文學占有重要地位,反映了封建時代和城市復興時期的社會生活。意大利藝術家達·芬奇《最后的晚餐》米開朗基羅《創造亞當》米開朗基羅《原罪-逐出伊甸園》體

裁矛

頭代表作基督教神學→

教權王權騎士文學

→封君封臣市民文學

→城市市民材料:11世紀以后,西歐城市經濟復蘇,給文化的再興提供了重要的歷史條件,12、13世紀出現了文化的蓬勃發展。……一些作品(騎士文學)則主要贊頌以忠君、勇武、俠義為特色的封建騎士道……從一個側面顯現了當時的騎士習尚,也透露出一種力圖沖決宗教禁欲主義傾向的生活態度。……(市民文學)以詩歌或散文形式寫成的寓言,流露了日漸成熟的城市市民的思想感情。

——摘編自《世界通史》材料1:中世紀的奧古斯丁神學體系繼承了新柏拉圖主義的哲學,托馬斯·阿奎那神學體系奉行亞里士多德主義的哲學,他們都充分利用了古典文化遺留下來的理性資源為信仰服務,強調信仰是出發點和目的,理性是手段和途徑,確立了中世紀特有的精神文化形態——基督教神學和經院哲學。

——《中世紀古希臘文化對基督教文化的影響》4.評價:(1)局限性:中古西歐文化受到教會控制,少有科學成就(2)積極性:繼承了古代希臘、羅馬的哲學、法律和科學知識傳統,為后來的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和科學革命奠定了必要的基礎材料3:“不學無術是信仰虔誠之母”——教皇格里高利一世材料2:教會學校教授的內容是源自古典文化的“七藝”,但教會并不熱衷于在學理上和精神上理解古典文化,學術活動集中在對《圣經》的煩瑣考證上。當時的哲學和神學是二位一體,完全脫離實際經驗,被稱為“經院哲學”,許多哲學家沉迷在煉金術和星象學之中。

——摘編自吳于廑、齊世榮《世界史·古代史編》

二、中古西歐文化—基督教會的控制三、中古東歐文化:拜占庭、俄羅斯文化(一)拜占庭文化1.背景:①政治基礎:395年,分裂成東西羅馬;1054年,基督教正式分裂天主教和東正教。②地理位置:由于地處歐、亞、非三洲交界處基督教文化古希臘、古羅馬文化西亞文明北非文明③文化基礎:拜占庭帝國繼承了古希臘、羅馬文化,融匯了基督教文化和來自西亞、北非的文化,多元文化交匯形成獨具一格的拜占庭文化。成就評價法律文獻建筑《羅馬民法大全》傳承了羅馬法,對歐洲的法學思想、法制影響深遠,是拜占庭文化的標志性成就。保存大量希臘、羅馬古典書籍為意大利文藝復興提供了條件。圣索菲亞大教堂及其羅馬式穹頂繼承了古希臘、羅馬的遺產并有所發展。三、中古東歐文化:拜占庭、俄羅斯文化(一)拜占庭文化2.主要成就:

拜占庭文明是亞歐中世紀文明中一枝獨具特色的奇葩。

首先,它立足于東方希臘化地區文化的肥田沃土之上,從其產生的那一時刻起就帶有明顯的東方色彩。

其次,它又是典型的基督教文明……

最后,拜占庭文明還具有明顯的羅馬因素。在許多方面,特別是在政治法律體系及官僚統治體系方面,拜占庭幾乎全面繼承了羅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