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初中語文基礎知識點專項復習:成語積累(含解析)_第1頁
2024年初中語文基礎知識點專項復習:成語積累(含解析)_第2頁
2024年初中語文基礎知識點專項復習:成語積累(含解析)_第3頁
2024年初中語文基礎知識點專項復習:成語積累(含解析)_第4頁
2024年初中語文基礎知識點專項復習:成語積累(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成語積累

問精講

一、要點梳理

成語是古代漢語詞匯中特有的一種長期沿用的固定短語,來自于古代經典著作、寓言、

歷史故事和人們的口頭故事,還有一些由外來語譯變。成語是漢語言文化中具有特色的一種

形式,有固定的結構、語義和特定用法。因此,在學習中要留意日積月累。

(一)成語來源

1.出自神話故事的成語

女婿補天夸父逐日鵬程萬里開天辟地精衛填海八仙過海完美無缺火

眼金睛牛郎織女補天浴日后羿射日雞犬升天點石成金含沙射影

2.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語

坐井觀天拔苗助長守株待兔亡羊補牢南轅北轍紀昌學射班門弄斧緣

木求魚邯鄲學步自相沖突掩耳盜鈴畫蛇添足畫龍點睛鄭人買履驚弓之

鳥鶴蚌相爭狐假虎威黔驢技窮庸人自擾買樓還珠塞翁失馬愚公移山

朝三暮四葉公好龍

3.出自歷史典故的成語

一字千金一字之師一箭雙雕一飯千金一目十行一言九鼎一諾千金

鼓作氣一去不返一鼓作氣一馬當先一鳴驚人入木三分七步之才人面桃

花七擒七縱力不從心九世之仇三顧茅廬大器晚成才高八斗滔滔不絕

毛遂自薦風聲鶴唳開誠布公韋編三絕匹夫有責不恥下問手不釋卷斗酒

學士八面受敵樂不思蜀對牛彈琴用兵如神卷土重來對癥下藥出將入相

目不窺園半途而廢負荊請罪老馬識途諱疾忌醫老嫗能解老當益壯多多

益善百步穿楊完璧歸趙雞鳴狗盜圍魏救趙初出茅廬投筆從戎紙上談兵

兩袖清風圖窮匕見臥薪嘗膽單刀赴會刮目相看拔山扛鼎枕戈待旦畫龍

點睛甕中捉鱉退避三舍怒發沖冠指鹿為馬破釜沉舟將功折罪草船借箭

將計就計洛陽紙貴草木皆兵聞雞起舞赴湯蹈火高山流水起死回生破釜

沉舟破鏡重圓病入膏肓請君入甕心中有數孺子可教懸梁刺股焚書坑儒

梁上君子得隴望蜀望梅止渴鑿壁偷光數典忘祖夢筆生花磨杵成針程門

立雪精忠報國

4.出自經典著作

有條不紊(《尚書》)舉一反三(《論語》)痛心疾首(《左傳》)分庭抗禮(《莊

子》)

憂心忡忡(《詩經》)以逸待勞(《孫子》)水落石出(《前赤壁賦》)

5.外來文化

象牙之塔三位一體火中取粟六根清凈殺雞取卵天方夜譚心悅誠服醍

醐灌頂

(二)易讀錯成語

方興未艾(ai)

擘(bo)肌分理麻痹(bi)大意稗(bGi)官野史縱橫樨闔(baihe)奴顏婢(bi)

針硬(bian)時弊剛愎(bi)自用便(bian)宜行事并行不悖(b0i)斂聲屏(bing)

息一蹴(cu)而就稱(chen)心如意臭(chou)味相投處(chfi)心積慮吹毛求疵

(ci)疾首蹙(cu)眉差(chG)強人意參差(cenci)不齊大筆如椽(chudn)

瞠(chOng)目結舌憂心忡忡(chOng)重(ch6ng)巒疊障稱(chCng)兄道弟

風馳電掣(ch。)黯然失色(chfi)

螳臂當(dang)車安步當(dang)車熱忱伺(ci)候命運多舛(chudn)

戶樞不蠹(du)咄(duodud)逼人窮兵賽(擊)武歹單精竭慮(dGn)虎視眈眈(dan)

肆無忌憚(dan)瓜熟蒂(di)落

阿諛逢迎(eyu)

敷(fu)衍塞責隨聲附(fu)和獲益匪(璉i)淺

大動干戈(ge)(gong)不應求供(gong)認不諱呱呱(gu)墜地言簡意賅(gdi)

百舸(ge)爭流亙(gCn)古未有引吭(hang)高歌沆海(hang)(xie)一氣

一丘之貉(he)飛來橫(heng)禍整個(hu)(lun)吞棗怙(hu)惡不慘(quan)

誨(hui)人不倦諱(hui)疾忌醫病人膏肓(huGng)一哄(hong)而散

渾(hiin水摸魚不容置喙(hui)一丘之貉(he)人跡罕(hdn)至

無稽(JD之談疾(ji)惡如仇一觸即(ji)發人才濟濟(ji)咬文嚼(jido)

肆無忌(ji)憚草菅(jidn)人命開花結(jiO)果事情結(ji6)果不由自

主(jin):殺一儆(jing)百既往不咎(jEi)按部就班(ju)前倨(ju)后恭

一蹶(ju6)不振

同仇敵忤(kai)不卑不亢(kang)不落窠(ke)臼巖(kui)然不動

戎馬彳空(kong)健(zong)喟(kui)然長嘆膾(kuai)炙人口功虧一簧(kui)

丟三落(la)四書聲瑯瑯(lang)果實累累(16i)罪行累累(lei)

量(liGng)入為出量(lidng)體裁衣模棱(leng)兩可瑯瑯ddng)上

捫心自問(m6n)蒙(mOng)頭轉向蒙(meng)頭蓋臉萎靡(mi)不振

風靡(mi)一時驀然回首(mo)秣(mo)馬厲兵

排憂解難(nan)啜(nao)啜不休拈(nian)輕怕重不屈不撓(ndo)

心寬體胖(pdn)否(pi)極泰來大腹便便(pian)居心叵(po)

風塵仆仆(pi!)前仆(pU)后繼一曝(pu)十寒

休戚(qi)與共潛(qian)移默化牽強(qidng)附會提綱挈(qie)

面面相覷(qu)

潸(shan)然淚下退避三舍(she)莘(shen)莘學子空中樓閣(shen)

矢(shi)志不渝舐(shi)犢之情有恃無恐(shi)數(shud)見不

瞬(shun)息萬變滄海一粟(su)鬼鬼崇崇(sui)眾口銀(shud)金

恬(tian)不知恥如火如荼(tu)千里迢迢(tiao)唾(tud)手可得

冒天下之大不鞋(wei)為(wei)虎作假(chang)

垂涎(xian)三尺惟妙惟肖(xiao)長吁(xu)短嘆栩栩(xu)如生

徇(xim)私舞弊相(xiang)機行事渾身解(xie)數屢見不鮮(xian)

不省(xing)人事出言不遜(xtin)

泱泱(yang)大國怏怏(yang)不樂安穩無恙(yang)杳(y方。)無音信

甘之如飴(yi)耀(ydo)武揚威因噎(ye)廢食奇聞軼(yi)事

絡繹(yi)不絕熠熠(yi)閃光自怨自艾(yi)一望無垠(yin)

年逾(yu)古稀爾虞(yu)我詐家喻(yu)戶曉寓(yu)情于景

鶴(yu)蚌相爭賣兒鬻(yu)女斷瓦殘垣(yuan)義憤填膺(ying)

萬馬齊喑(yin)負隅(yu)頑抗不能自己(yi)貽(yi)笑大方

柳蔭匝地(za)載歌載舞(zdi)怨聲載道(zai)嘖嘖贊揚(z6)

烏煙瘴(zhang)氣接踵(zhong)而至動輒(zh6)得咎(jiu)日臻完善

(zhen)

近在咫(zhi)尺博聞強識(zhi)喜聞樂見(zhi)鱗次櫛(zhi)

刀耕火種(zhbng)鶯啼鳥嘴(zhudin)弄巧成拙(zhu6)穿著裝扮(zhu6)

(三)易寫錯成語

唉(哀)聲嘆氣親善(靄)可親安(按)裝機器黯(暗)然失色

道理深邃(粵)佶屈鰲(鷲)牙獨占鰲(鱉)頭桀瞥(傲)不馴

飛揚跋(拔)扈縱橫樨(俾)闔稗(裨)官野史倍(背)道兼行

英雄輩(倍)出并行不悖(背)甘拜(敗)下風坂(板)上走丸

略見一斑(般)班(搬)門弄斧絆(拌)腳之石斑(班)駁陸離

麻痹(摩)大意隼(畢)路藍縷堅壁(璧)清野敝(蔽)帚自珍

懲前忠(斃)后坐壁(璧)上觀赤膊(博)上陣脈搏(膊)微弱

對簿(薄)公堂不容置辯(辨)明辨(辯)是非辯(辨)證理論

殘編(篇)斷簡針硬(貶)時弊按部(步)就班部(布)署已定

相輔相成(承)一張一弛(馳)慘(殘)無人道篡(竄)改政策

竄(篡)改文件明察(查)秋毫酒中摻(滲)水為虎作依(帳)

揚長(常)而去老生常(長)談好景不長(常)天崩地圻(折)

澄澈(沏)見底誠(城)惶誠恐稱(趁)心如意良辰(晨)美景

城(成)下之盟計日程(成)功馳騁(聘)疆場游目騁(聘)懷

黯然失色(拙)椎(捶)心泣血川(穿)流不息別出心裁(才)

因材(才)施教無精打采(彩)興高采(彩)烈刺刺(剌)不休

義不容辭(詞)義正詞(辭)嚴模糊其辭(詞)閃耀其辭(詞)

隱隱其辭(詞)出類拔萃(粹)強詞(辭)奪理信口雌(詞)黃

不知所措(錯)戳(戮)穿陰謀簽字蓋戳(戮)鞠躬盡瘁(粹)

未雨綢(酬)繆纏綿怫惻(測)殘(慘)酷無情

披星戴(帶)月感恩戴(載)德嚴懲不貸(待)以逸待(代)勞

責無旁貸(代)彈(憚)精竭慮肆無忌憚(歹單)虎視眈眈(耽)

入不敷(付)出趨炎附(赴)勢一服(付)中藥牽強附(副)會

無以復(附)加一副(幅)手套破釜(斧)沉舟原子輻(幅)射

相識膚(浮)淺感人肺腑(俯)名副(符)其實覆(復)水難收

廢(費)寢忘食半途而廢(費)奢侈(廢)錢財匪(誹)夷所思

三番(翻)五次翻(反)云覆雨反復(翻)無常翻(番)然悔悟

要言不煩(繁)奮(憤)發圖強發憤(奮)忘食安分(份)守紀

裝潢(黃)門面張皇(慌)失措誠惶(慌)誠恐心灰(恢)意冷

心灰(恢)意懶風雨如晦(悔)詼(恢)諧幽默天網恢恢(詼)

融會(匯)貫穿直言不諱(違)誨(悔)人不倦拾人牙慧(惠)

渾(混)身是膽插科打渾(渾)魚目混(渾)珠怙(沽)惡不慘

百廢具(俱)興疾(急)風勁草集(積)思廣益集(積)腋成裘

迫不及(急)待既(即)然如此召之即(既)來若即(及)若離

杯盤狼藉(籍)土地貧瘠(脊)模范事跡(績)故伎(技)重演

持(情)角之勢面黃肌(饑)瘦處心積(集)慮黔驢技(計)窮

無濟(計)于事痛心疾(擊)首不計(記)其數豐功偉績(跡)

嘉(佳)賓滿座不假(加)思索矯(驕)揉造作緘(箴)口不言

艱(堅)難困苦草菅(管)人命精兵簡(減)政唇槍舌劍(箭)

截(絕)然不同笑里藏刀(箭)開源節(截)流直截(接)了當

截(接)長補短目不交睫(捷)艱(堅)難困苦弱不禁(經)風

噤(禁)若寒蟬事過境(景)遷不脛(經)而走有志竟(競)成

滿腹經綸(倫)脈絡(胳)分明門可羅(落)雀浮光掠(略)影

攻城略(掠)地鳳毛麟(鱗)角高屋建令瓦(領)巧言令(厲)色

味同嚼蠟(臘)心狠手辣(棘)陳詞濫(爛)調無恥詞(濫)言

粗制濫(亂)造老(腦)羞成怒寧缺毋濫(爛)濫(襤)竽充數

籃(蘭)球健將知書達理(禮)利(厲)害得失變本加厲(利)

大多雷(類)同厲(勵)行節約勵(歷)精圖治老驥伏楊(瀝)

再接再厲(勵)伶牙俐(利)齒風聲鶴唳(戾)披肝瀝(歷)膽

厲(勵)兵秣馬軍事訓練(煉)百煉(練)成鋼千錘百煉(練)

勞動熬煉(練)梁(粱)上君子身體羸(贏)弱庸庸碌碌(錄)

戮(戳)力同心瀏(流)覽一遍

冠冕(勉)堂皇漫(滿)山遍野無理謾(漫)罵輕歌曼(慢)舞

風靡(糜)一時糜(靡)爛不堪彌(迷)天大謊秘(密)而不宣

驀(募)然回首碑帖臨摹(摩)觀摩(磨)教學名列前茅(矛)

牟(謀)取暴利風靡(糜)一時銘(名)記不忘甜言蜜(密)語

漫(慢)不經心模(摸)糊不清

助紂為虐(謔)俗不行耐(奈)無可奈(耐)何罪不及孥(奴)

強弩(弩)之末拈(沾)輕怕重惱(腦)羞成怒

嘔(洶)心瀝血打架斗毆(歐)金甌(毆)無缺無獨有偶(隅)

堅如磐(盤)石如法炮(泡)制蓬(篷)草增輝通貨膨(澎)脹

披(批)沙揀金嗜酒成癖(僻)組(批)漏百出虛無縹(飄)緲

虛無飄(縹)渺心懷叵(巨)測一杯(杯)黃土東施效顰(頻)

手不釋(失)卷首(手)屈一指授(受)予獎章軍事部署(暑)

不辨菽(黍)麥肆(肄)無忌憚毛骨悚(聳)然鬼頭鬼腦(崇)

名落孫(深)山昂首(手)望天暴戾恣睢(雎)大事(是)渲染

恬(甜)不知恥義憤填(添)膺鋌(挺)而走險如火如荼(茶)

金榜題(提)名走投(頭)無路出人頭(投)地

枉(妄)費心機萎(痿)靡不振甘冒不鹿(諱)惟(為)命是聽

從中斡(乾)旋運籌帷幄(握)戊(戍)戌變法定期會見(悟)

好高鷲(鷲)遠毋(勿)庸置疑欺君罔(惘)上置若罔(惘)聞

深為惋(婉)惜趨之若鷲(鷲)無知妄(忘)說

徇(殉)私舞弊循(尋)序漸進銷(消)聲匿跡形銷(消)骨立

積毀銷(消)骨美玉無瑕(暇)遐(暇)思邇想不肖(孝)子孫

擢(捉)發難數恣(姿)意妄為故作姿(恣)態惡意詛(咀)咒

編纂(篡)字典有所遵(尊)循明火執(直)仗心浮氣躁(燥)

戒驕戒躁(燥)一鼓作(做)氣旁征(證)博引明哲(則)保身

執(直)迷不悟指(只)日可待

■^^點剖析

考點:成語字音、字形辨析。

重難點:易讀錯成語、易寫錯

易錯點:成語里難認字讀音、成語里形近字的書寫。

模精選

題模一:常考成語

例1.1.1成語,是漢語特有的一種語言形式,堪稱中華文化的“活化石”。成語有多種結

構形式,下列各組中的成語結構不同的一項是()

A.興致勃勃心平氣和B.百廢俱興萬紫千紅

C.歸心似箭守口如瓶D.揚長避短溫故知新

【答案】B

【解析】考查成語的積累,考查成語的結構,B項中百廢待興為主謂結構,而萬紫千紅為

名詞的并列結構。

例1.1.2下列各組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A.更勝一籌樂此不疲猝然長逝不行名狀

B.重蹈覆轍迫不急待微乎其微精致絕倫

C.吹毛求疵故名思義無影無蹤滄海桑田

D.一泄千里斷章取義恪盡職守莫衷一是

【答案】A

【解析】A.無錯別字;

B.“迫不急待”應為“迫不及待”;

C.“故名思義”應為“顧名思義”;

D.“一泄千里”應為“一瀉千里”.

例1.1.3下列詞語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A.獲益匪淺鮮為人知正襟危坐鋒芒畢露

B.當之無愧頭暈目炫廣毛無垠開卷有益

C.家諭戶曉有例可援深惡痛疾涕四橫流

D.見機行事倉海桑田怒不行遏十拿九紊

【答案】A

【解析】A.正確;

B.“頭暈目炫”應寫作“頭暈目眩”,“廣毛無垠”應寫作“廣袤無垠”;

c.“家諭戶曉”應寫作“家喻戶曉”,“涕四橫流”應寫作“涕泗橫流”;

D.“倉海桑田”應寫作“滄海桑田”,“十拿九紊”應寫作“萬無一失”.

例1.1.4“三十六計”是指中國古代36個兵法策略,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遺產之一。“三

十六計”中的很多計謀是借助比方定名的。下列計謀的定名都借助了比方的一項是()

A.遠交近攻、順手牽羊、反客為主B.圍魏救趙、以逸待勞、偷梁換柱

C.打草驚蛇、濫竽充數、調虎離山D.暗度陳倉、金蟬脫殼、欲擒故縱

【答案】C

【解析】A.“順手牽羊”比方順便拿走了東西.其它詞語無比方;

B.“偷梁換柱”比方暗中變更事物的真相,以達到蒙混欺瞞的目的.其它詞語無比方;

C.“打草驚蛇”打草驚了草里的蛇.原比方懲處了甲而使乙有所警覺.后多比方做法不謹

慎,反使對方有所戒備.“濫竽充數”比方乘混亂的時候從中撈取利益.“調虎離山”設法

使老虎離開原來的山岡.比方用計使對方離開原來的地方,以便乘機行事.

D.“金蟬脫殼”指蟬脫去外殼的蛻變.比方制造或利用假象脫身,使對方不能剛好發覺.其

它詞語無比方;

題模二:成語分類

例1.2.1閱讀下面的文字,請文成(1)—(2)題。(不超過50字)(共5分)

成語是經過長期錘煉而形成的漢語言文化精髓,它的主要來源是:①寓言故事,如狐假

虎威;②神話傳聞,如夸父逐日;③詩文創作,如老驥伏楊;④歷史故事,如破釜沉舟。它

言簡意賅,以簡馭繁,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

(1)我們在初中教材中學過《①》一文,留下來的成語是—②(2分)

(2)請自選來源于寓言故事和歷史故事的成語各一個,用兩個成語寫成一段話。(要求:

用詞精確,語意連貫)(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曹劌論戰》,一鼓作氣。(2分)

(2)寓言故事和歷史故事的兩個成語寫成一段話。(3分)

在學習上,我們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更要有破釜沉舟的志氣。

【解析】考查了成語來源和語言表達實力。學生既要了解成語的來源,還要理解成語的意

思,合理造句。

例1.2.2寓言故事是含有諷喻或明顯教訓意義的故事。下列成語不全是從寓言故事中演化

而來的一項是(2分)()

A.拔苗助長南轅北轍畫蛇添足B.狐假虎威道聽途說根深蒂固

C.守株待兔螳螂捕蟬鶴蚌相爭D.濫竽充數緣木求魚自相沖突

【答案】

【解析】此題考查成語的積累,留意不僅要明白成語的含義,更要懂得成語背后所隱藏的

典故。

例1.2.3成語蘊含著文化的信息,我們熟識的成語中很多都與歷史人物有關。下列名人與

成語全不相對應的一項是()

A.孔文子一一不恥下問祖逖一一聞雞起舞俞伯牙----圖山流水

B.項羽一一破釜沉舟滕子京一一百廢俱興班超一一投筆從戎

C.王冕---鑿壁偷光王獻之——入木三分齊桓公一一諱疾忌醫

D.諸葛亮一一鞠躬盡瘁勾踐一一臥薪嘗膽曹操---望梅止渴

【答案】C

【解析】考查成語的積累,留意不僅要明白成語的含義,更要懂得成語背后所隱藏的典故。

C項中鑿壁偷光是匡衡,入木三分是王羲之,諱疾忌醫是蔡桓公。

例1.2.4下列成語都是出自歷史故事的一項()(2分)

A.溫故知新雞鳴狗盜買桂還珠愚公移山

B.夸父逐日拔苗助長破釜沉舟撲朔迷離

C.殺身成仁世外桃源得隴望蜀緣木求魚

D.聞雞起舞三顧茅廬八面受敵負荊請罪

【答案】D

【解析】此題考查對成語的識記。聞雞起舞典出自《晉書?祖逖傳》:傳聞東晉時期將領

祖逖年青時就很有志向,每次和好友劉琨談論時局,總是慷慨激揚,滿懷義憤,為了報效國

家,他們在半夜一聽到雞鳴,就披衣起床,拔劍練武,刻苦熬煉。三顧茅廬出自羅貫中所著

的中國古典章回小說《三國演義》,“草廬三顧”敘述了劉備求賢若渴、三請諸葛亮出山輔

佐蜀漢的故事,“草廬三顧”在現在也有招納賢才、不恥下問、虛心請教的意思;八面受敵

出自《史記?項羽本紀》,比方陷入四面受敵,到達孤立無援的窘迫境地。負荊請罪出自《史

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講解并描述了戰國時代趙國廉頗、藺相如的故事,故事又稱將相和。

在邯鄲市串城街(邯鄲道)有一處巷子回車巷,這里就是藺相如回避廉頗的窄巷。還在巷口

立了一通石碑回車巷碑記,記述負荊請罪的故事。

堂練習

隨練1.1給下面每個成語填入正確的字。

然一體出類拔有條不—痛心疾—。

【答案】渾;萃;紊;首

【解析】渾“渾”簡單寫成“混”,須要重點識記;萃“萃”簡單寫成“粹”,須要重點

識記;紊“紊”簡單寫成“穩”,須要重點識記;“首”簡單寫成“手”,須要重點識記.

隨練1.2下列各組詞語中字形都正確的一組是()

A.引吭高歌直截了當淋漓盡致不記其數

B.好高鷲遠嬋精竭慮博聞強識陰謀陰謀

C.夢寐以求剛愎自用按步就班桀瞥不馴

D.逆來順受膾灸人口無精打彩叱咤風云

【答案】B

【解析】A.“不記其數”應為“不計其數”;

B.正確;

C.“按步就班”應為“按部就班”;

D.“無精打彩”應為“無精打采”.

隨練1.3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A.斷章取意、融會貫穿、言簡意賅、恪盡職守

B.腦羞成怒、玲瓏剔透、分道揚鑲、根深蒂固

C.涕泗橫流、彌留之際、一杯黃土、睡眼惺怯

D.吹毛求疵、一瀉千里、遍稽群籍、冥思遐想

【答案】D

【解析】A.“斷章取意”應為“斷章取義”;

B.“腦羞成怒”應為“惱羞成怒”;

C.“一杯黃土”應為“一杯黃土”;

D.沒有錯別字.

隨練1.4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漢字書寫講究筆畫筆順和間架結構,如“火”字正確的筆順是先寫上面兩筆,即點和

撇,再寫人字。“圍”字的正確筆順是先寫外面的“口”,再寫里面的“韋”。

B.“心曠神怡”四個字按造字方法分,“心”應當單獨分為一類。“懸梁刺骨”的書寫

完全正確。

C.假如把“綠樹成蔭,微風輕撫,彩蝶曼舞,百草豐茂,薄霧濃云、毛遂自薦”六個詞

語按結構分類,“薄霧濃云”應當單獨歸為一類。

D.“狐假虎威”“精衛填海”“溫故知新”“緣木求魚”四個成語按出處分類,“狐假

虎威”應單獨歸為一類。

【答案】C

【解析】考查學生對成語、漢字造字法等的駕馭,其中B項正確寫法為“懸梁刺股”;D

中狐假虎威、緣木求魚為寓言故事;精衛填海為神話故事;溫故知新為歷史故事。

隨練1.5閱讀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題。

漢朝人孫敬,特別好學,從早到晚地讀書。有時疲乏了,想睡覺,就用一根繩子系住頭

發,另一頭拴在房梁上拉直,這樣假如再打瞌睡,就會被繩子拉醒。戰國人蘇秦讀書欲睡,

就拿錐子扎自己的大腿。后人將這兩個故事合成成語d_,用以激勵人發憤讀書學習。其

實,還有很多成語高度概括了古代那些勤奮讀書的人和事,如B、C、D??

(1)請結合文意,在下面橫線上寫出A、B、C、D處的成語。

(2)假如你有一同學成果特差,還特怕吃苦,特怕困難,請你至少用一個上面所填的成語

寫幾句激勵的話,讓他能重新鼓起學習的信念。請留意語言表達要簡明、連貫、得體。

【答案】

(1)懸梁刺股、囊螢映雪、程門立雪、鑿壁偷光

(2)示例一:同學,你確定聽過“懸梁刺股”的故事吧,只要不懼艱難險阻,學習上的一

切困難都可克服;只要有鍥而不舍的精神,學習之路確定會越走越寬。

示例二:同學,自古英雄多磨難,假如我們具有“懸梁刺股”的精神,“程門立雪”的執著,

何愁不能取得優異的成果呢?

【解析】(1)此題考查成語的駕馭,中考材料式探究題一般會把課內材料與課外材料整

合在一起,考查綜合探究實力。這是語文學習視野和語文學習實力有機結合的新題型,考查

側重于閱讀的寬度、學問的廣度、思索的深度、表達的高度。多讀書,多接觸社會,多體驗

生活,多了解鄉俗文化,這是解答這類題的關鍵。

(2)此題考查語言表達實力,1依據場合、對象,文明得體地溝通;2表達清晰、連貫、集

中。3不同內容的口語交際有不同的要求:爭論、演講、探討類,要有理有據,觀點顯明集

中,演講還須要有確定的感染力和勸服力;敘述、描寫要內容詳細、語言生動,復述、轉述

要完整精確。

隨練1.6成語大多來自古代經典和歷史故事。我們熟識的很多成語都和歷史人物相關,“雞

鳴狗盜”這一成語就和戰國四公子之一的“孟嘗君”有關。下面成語與括號中的人物武有夫

展的一項是()(2分)

A.殺身成仁(孟子)B.門庭若市(鄒忌)

C.道聽途說(孔子)D.樂不思蜀(曹操)

【答案】D

【解析】此題考查成語的積累,留意不僅要明白成語的含義,更要懂得成語背后所隱藏的

典故。樂不思蜀(劉禪)

第一章成語運用

問精講

一、要點梳理

很多成語耳熟能詳,但是在運用過程中往往會出現以下一些錯誤狀況:

(-)望文生義

成語是在特定的語境中形成的,所以要弄清成語的來源不能望文生義。

簡單用錯的詞語有:

不刊之論(刪改、修改,不是刊登)、

不易之論(變更,不是簡單)、

不贊一詞(添加,不是贊揚)、

燈火闌珊(衰減、將盡,不是興盛)、

久假不歸(借用,不是請假)、

師出無名(理由,不是名聲)、

危言危行(說正直話做正直事,不是危急的)、

細大不捐(拋棄,不是捐資)、

自怨自艾(懊悔并改正,現在只指懊悔,但不是埋怨)

差強人意(大體上還能令人滿足〈差:略微〉)

登堂入室(比方學識或技藝由淺入深,達到更高的水平,不是進屋)

萬人空巷(家家戶戶的人都從巷子里出來了,多形容慶祝、歡迎的盛況)

對號入座(把有關的人和事跟自己對比聯系起來;也可把某人所做的事跟規章制度聯系

起來)

安步當車(從容步行當作坐車,形容很悠然)、

不忍卒讀(不忍心讀完,文章凄慘動人,要與不堪卒讀區分)、

慘淡經營(盡心竭力地從事某項事業)、

側目而視(形容畏懼而又憤恨)、

曾幾何時(才過了多少時候,指沒過多長時間)、

從長計議(對事情慎重地考慮,不急于作確定)、

耳提面命(多用于長輩對晚輩地殷切教化)、

渙然冰釋(比方疑慮、誤會等完全消退)、

空谷足音(比方難得的音信、言論或事物)、

明日黃花(比方過時的或失去現實意義的事物)、

目無全牛(技藝超群)、

山高水長(喻恩德情義深厚)、

特立獨行(人的志行高潔)、

下車伊始(指剛到一個新地方或新工作崗位)、

罪不容誅(指處死也抵不了所犯的罪惡,形容罪惡極大)

開誠布公(是以誠相待,不是公布)

下里巴人(只通俗的文藝作品)

絕無僅有(極其少有,不是沒有)

片言只語、片言只字、片紙只字(零碎)

(-)褒貶失當

成語作為一種固定短語,具有穩定性,但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要留意其感情色調,以便

正確運

用。

1.褒義成語

慘淡經營重整旗鼓嬋精竭慮卷土重來鳳毛麟角夸夸其談滔滔不絕

苦心孤詣破釜沉舟死得其所危言危行有口皆碑雨后春筍

2.貶義成語

振振有詞半斤八兩長篇大論徹頭徹尾處心積慮裝腔作勢反復無常

飛黃騰達附庸風雅改頭換面過江之鯽虎視眈眈卷土重來連篇累牘

滿城風雨面目全非評頭論足巧舌如簧信口雌黃傾巢而出罄竹難書

人滿為患始作俑者拾人牙慧死灰復燃推波助瀾無獨有偶無所不為

舞文弄墨一團和氣衣冠楚楚

3.中性詞

滔滔不絕挖空心事無以復加

(三)張冠李戴

成語有有固定的運用對象,運用時要留意,否則就會張冠李戴。

1.用于男女之間

比翼齊飛海誓山盟結為連理舉案齊眉勞燕分飛兩小無猜破鏡重圓

秦晉之好琴瑟和諧青梅竹馬相敬如賓

2.用于文藝作品

別具匠心(文藝方面構思獨特)

入木三分(書法筆力強勁;爭論見解深刻)

出神入化(技藝達到絕妙境界)

蕩氣回腸(形容樂曲、文辭等宛轉動人)

浩如煙海(文獻資料等豐富)

繪聲繪色(文藝作品描述生動)

活敏捷現(形容描述或仿照得特別逼真)

石破天驚(比方文章或爭論等新穎驚人,不同凡響)

天馬行空(詩文、書法豪放無拘)

惟妙惟肖(仿照或描寫得特別逼真)

下里巴人(通俗音樂)

陽春白雪(高雅音樂)

活敏捷現(只形容藝術形象的生動,逼真)

蕩氣回腸(形容樂曲、詩文等宛轉動人,富有感染力)

呼之欲出(畫的逼真,或文章描寫生動)

戛然而止(形容聲音突然停止)

3.用于其他特定對象的

楚楚動人(青年婦女漂亮可愛)

大快人心(壞人受到應有懲處而興奮)

濟濟一堂(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精美絕倫(多用于建筑物高大華美)

拍手稱快(多指仇恨消退后的痛快)

萍水相逢(只用于生疏人)

妙手回春、起死回生(形容醫術超群)

情同手足(非兄弟間)

十室九空(天災人禍使人民流離失所的慘象)

舐犢情深(比方父母對子女的慈祥)

天倫之樂(家人之間)

信手拈來(寫文章時能嫻熟運用)

秀外慧中(外貌秀美,多指女性)

鱗次櫛比(形容房屋、船只等密集排列)

穿云裂石(形容聲音高亢響亮)

別出機杼(詩文的構思和布局)

鬼斧神工(像鬼神創建出來的,形容精致。可以是自然的可以是人人工的;而巧奪天工

是人工賽過自然)

出其不意、稀奇制勝(自己趁別人不留意;而不是別人趁自己不留意)

無獨有偶(雖然很少,但是不止一個,還可以找一個和它相配的)

不知所云(指說話者語言紊亂,例如:最近來授課的不知所云。不能說他講課讓學生不

知所云,不能用在聽的人身上。)

無出其右(表示人優秀)

4.謙敬失當

(1)常見的謙辭

拋胸引玉(只能用于自己,不能用于別人)

狗尾續貂(比方拿不好的東西補接在好的東西后面,前后兩部分特別不相稱。)

班門弄斧(比方在行家面前賣弄本事,不自量力)

姑妄言之(姑且隨意說說,不確定有什么道理)

信筆涂鴉(比方字寫得很拙劣,隨意亂涂亂畫。形容字寫得很潦草。)

一孔之見(比方狹隘片面的見解。)

不情之請:不合情理的懇求(稱自己提出懇求時的客氣話)。

敬謝不敏(尊敬地表示自己實力不足,不能夠接受做某事。多作推辭做某事的婉辭。)

(2)常見的敬辭

高抬貴手(懇求人寬恕或饒恕的話)

卓爾不群(指才德超出尋常,別出心裁。)

高朋滿座(名貴的摯友坐滿了席位。形容來賓很多。)

大材小用(敬稱別人是人才)

鼎力相助(懇請或感謝別人對自己的幫助;而不是自己盡力幫助別人)等。

(四)意思重復

人民生活的安家立業(“安居”已含有“生活”)

人民的生靈涂炭(“生靈”是“百姓”的意思,與“人民”重復)

沒想到的不虞之譽(“虞”是料想的意思,與“沒想到”重復)

難言之隱的苦衷(“隱”指隱秘的事,與“苦衷”重復)

目前的當務之急(“當務”與“目前”語意重復)

使他似乎如芒在背(“似乎”與“如"重復)

真知灼見的看法(“看法”與“知、見”重復)

忍俊不禁撲哧一聲笑起來(“撲哧一聲笑起來”與“忍俊”重復)

渾身被打得體無完膚(“遍體”與“渾身”重復)

就顯得黯然失色了(“形”與“顯得”語意重復)

至今還記憶猶新(“猶”與“還”重復)等等

很多莘莘學子(“莘莘”含有眾多的意思,與“很多”重復)

各種形形色色的玩具(“形形色色”指各種各樣種類很多,與句子“各種”重復)

(五)輕重失當

有些成語意思大致相同,但在程度輕重,意義側重方面有所不同。例如:最近中小學生

人生損害事故層出不窮。李老師當班主任20年,勤勤懇懇,日理萬機,積勞成疾仍堅持工

作。

1.“慘無人道”與“慘絕人寰”

都指極殘酷,極狠毒,但后者指世上沒有過的慘事,手段之殘酷,情形之凄慘到了極點,

程度比前者重。

2.“信口開河”與“信口雌黃”

都有“隨口亂說”的意思,但后者有“歪曲事實”隨意掩蓋真相,進行誹謗污蔑之意,

語義比前者重。

3.“朝三暮四”與“朝秦暮楚”

都有反復無常的意思,但側重點不同,“朝秦暮楚”多指大的原則方面的反復,比方不

講原則,反復無常。例“中國現代史上的軍閥都要依靠一個外國力力,但他們朝秦暮楚,沒

有一個準后臺。”“朝三暮四”比方常常變更辦法,例“他探討學問朝三暮四。”

4.“畫餅充饑”與“望梅止渴”

意思相近,前者側重徒有虛名而毫無實際,猶如鏡花水月一般,虛幻而不能捉摸,后者

指以物示人而不落實,望梅雖不真正解渴,但有梅可望總比虛幻不行捉摸實在一些。所以“畫

餅充饑”比方根本不能兌現的方法來解決實際問題。“望梅止渴”則比方用對前途的預想來

安慰人們。例“在今日的時局下,空言民主因屬畫餅充饑,預約民主亦僅望梅止渴。”

這一類的成語還有“另眼相看”與“舌U目相看”、“光明正大”與“光明正大”、“迫

不及待”與“刻不待時”等。

(六)斷章取義

成語運用應留意整體意思,不能只斷取其中個別語素的意義而造成成語意義與句義相

悖。

不瘟不火(不是“不紅火”)

功虧一簧(不是“勝利”)

毀家紓難(不是“毀了家”)

詳細而微(不是“詳細”)

開門揖盜(不是“打開門迎接”)

煢煢孑立(不是“孤孤寂單地”)

炙手可熱(不是“熱門”)

不置可否(不表示同意,也不表示反對)

空前絕后(以前不曾有過,以后也不會有)

人心向背(人們擁護或反對)

生死攸關(關系到人的生存和死亡)

鋌而走險(走投無路,冒險干壞事)

安之若素(遇到逆境像平常一樣對待)

義不容辭(遇到應當做的事,主動主動去做,不退讓)

一視同仁(對有差別的事物作同等看待)

鼎足之勢(指三方面局勢的對立或相持)

感同身受(原指感謝的心情猶如親身受到對方的恩惠一樣,多用來代替別人表示謝意;

現多指雖未親身經驗,但感受猶如親身經驗過一樣。不能用于親身經驗)

集腋成裘(好的東西,積少成多)

濟濟一堂(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兼收并蓄(把內容不同、性質相反的東西都汲取進來)

如數家珍(必需不是自己家里的東西)

(七)搭配不當、不合習慣

1.成語與語境中的表達不搭配

常見的有:司空見慣了這種不良現象、不應當求全責怪他、漠不關切人們的疾苦(不

符合習慣,不跟賓語搭配)

2.一些成語只能用于確定句

如“不容置疑”只用于確定句,例“這個觀點不容置疑。”

3.多用于否定句或疑問句的成語

“望其項背”只用于否定句,例“他的雄厚實力令他人難以望其項背。”“同日而語”

也只用于否定句,例:“你和他不行同日而語。”

其它用于否定句的成語:一視同仁、善罷甘休、無時無刻、同日而語、一概而論等。

(A)形近成語、混淆是非

不容置疑/不容置喙不厭其煩/不厭其詳海底撈月/海底撈針目不交睫/目不見睫

事倍功半/事半功倍無微不至/無微不至一諾千金/一擲千金一文不名/一文不值

自食其力/自作自受一揮而就/一蹴而就比比皆是/俯拾皆是不翼而飛/不脛而走

走馬觀花/走馬觀花紛紛揚揚/沸沸揚揚每況愈下/江河日下如虎添翼/為虎添翼

駭人聽聞/駭人聽聞微乎其微/微乎其微無所不能/無所不為無懈可擊/無隙可乘

養虎遺患/養癰遺患休戚相關/休戚相關洋洋大觀/洋洋灑灑應接無暇/目不暇接

魚目混珠/魚龍混雜望塵莫及/鞭長莫及不脛而走/不翼而飛迫不及待/刻不待時

另眼相看/刮目相看耳聞目睹/耳聞目睹改弦更張/改弦易轍不肖子孫/不孝子

孫;

不謀而合/不謀而合滔滔不絕/滔滔不絕夸夸其談/夸夸其談

附:常考成語釋義

1.安穩無恙:原指人平安沒有疾病,后指平平安安沒有受到任何損傷。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