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高一歷史中外歷史綱要(下)課時練習 第一單元 第1課 文明的產生與早期發展_第1頁
2024-2025學年高一歷史中外歷史綱要(下)課時練習 第一單元 第1課 文明的產生與早期發展_第2頁
2024-2025學年高一歷史中外歷史綱要(下)課時練習 第一單元 第1課 文明的產生與早期發展_第3頁
2024-2025學年高一歷史中外歷史綱要(下)課時練習 第一單元 第1課 文明的產生與早期發展_第4頁
2024-2025學年高一歷史中外歷史綱要(下)課時練習 第一單元 第1課 文明的產生與早期發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恰塔爾·休于遺址位于今天土耳其科尼亞城東南約52千米處。遺址長約600米,寬約350米,高17.5米,年代為公元前8000年至公元前7000年。據估計,其居民有5000~10000人。據此可知,當時該地的人們A.已經建立君主制國家B.普遍使用鐵制工具C.處于奴隸制鼎盛階段D.從事農業種植活動2.人類歷史先后出現了三次社會大分工。第一次是畜牧業同農業分離,第二次是手工業與農業分工,第三次是出現了專門經營商品買賣的商人。其中,第二次社會大分工的出現主要是由于()A.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品的需求量增加B.人類從食物采集者變成食物的生產者C.社會生產力發展,剩余產品的出現D.專門性的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發展3.農業和畜牧業是人類文明產生的重要前提。農業和畜牧業產生后,人類從食物的采集者變成食物的生產者,社會分工與社會結構日趨復雜,人類逐漸邁向文明時代。推動文明進程發展的重要因素是A.人工取火的發明B.養殖技術的提升C.文學藝術的發展D.生產方式的變化4.人類在早期區域文明誕生過程中創造了諸多成就:如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孟菲斯城;古代中國的甲骨文、二里頭宮殿遺址;等。據此判斷,人類走向文明時代的顯著特征是()A.文字的出現和社會分工的發展B.文字的出現和城市的興起C.私有制的產生和王宮建筑出現D.階級的出現和農業的產生5.原始社會時期,氏族貴族、首領接受氏族成員的獻納或利用特權霸占耕地、產品、戰利品等;有的氏族成員貧困破產后,便向氏族里的富有者以土地和人身為擔保進行抵押借貸,負債到期如果還不起,便成為債主的債務奴隸;部落之間的戰爭也日益增多,戰俘奴隸大量增加。這些現象反映的本質問題是A.奴隸地位極其低下B.階級剝削日益嚴重C.階級分化日益加劇D.貧富分化愈加明顯6.考古發現,在烏魯克古城出土的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蘇美爾神廟文書中,出現了最高女祭司、商人首領、首席法官、指揮官和預言家等詞匯。由此可知,當時()A.文字開始形成B.已經存在公共權力C.農業經濟發達D.宗教儀式程序嚴格7.如表為古代主要文明的統計情況表。從所在區域角度看,古代文明()稱度倫及臘域河區A.具有明顯的擴張性B.交融性特征很顯著C.大河文明特征突出D.呈多元一體的趨勢8.東亞、南亞文明與西亞、北非、南歐文明,都以農畜牧經濟文化為起點,從而產生國家和文明,從奴隸制小邦開始,發展為奴隸制帝國。發展到后來,內部關系和外部關系都日益復雜,文明地區的分區分界逐漸失去意義。這說明()A.不同文明區域發展道路相同B.早期文明普遍存在奴隸制度C.不同文明區域在交流中攜手共進D.早期文明發展自有內在歷史邏輯9.古代埃及神化法老并設官員處理政務和地方事務;古代印度以嚴格的種姓制度進行社會治理;古代希臘則出現了眾多城邦,公民可直接參與國家管理。早期世界文明不同發展格局的形成主要源于()A.農耕和畜牧業產生的時間不同B.宗教信仰體系存在著巨大差別C.東西方文明的交流被人為隔斷D.自然環境及生產生活方式不同10.《漢謨拉比法典》規定:盜竊或隱藏他人奴隸的人處以死刑;欠債到期不還的人,責令其妻子和兒子兩人到債主家里充當奴隸三年,第四年恢復自由。據此判斷,《漢謨拉比法典》()A.是已知世界上最早的成文法典B.有效解決了古巴比倫社會矛盾C.注重保護社會成員的私有財產D.杜絕了盜竊等不良的社會現象11.《漢謨拉比法典》規定:“如果貴族階層的人打了貴族出身的人,須罰銀一明那。如果任何人的奴隸打了自由民出身的人,處割耳之刑?!边@表明該法典A.階級歧視明顯B.存在同態復仇C.刑罰極其嚴酷D.維護公民利益12.《漢謨拉比法典》序言道:“安努(天神)與恩利爾(大地、空氣之神)為人類福祉計,命令我,榮耀而畏神的君主,漢謨拉比,發揚正義于世,滅除不法邪惡之人,使強者不凌弱,使我有如沙馬什(太陽神),照臨黔首,光耀大地?!边@部法典()A.是用象形文字所刻B.融法律和道德為一體C.蘊含君權神授思想D.宣揚了人人平等理念13.古代埃及人贊揚法老說:“威令在你的口中,認知在你的心中,而你的舌頭可以產生正義?!边@表明A.法老是人們心中的神B.法老的地位至高無上C.古埃及人都愚昧無知D.古埃及詩歌水平高超14.古代埃及人將一年分為3個季節,第一個季節叫阿赫特,意為“泛濫”,又稱泛濫季;第二個季節叫佩雷特,意即河水退卻,也稱播種季;第三個季節叫夏矛,是“無水”季節,也叫收獲季。這種劃分反映了古埃及文明()A.數學方面的成就突出B.與農業生產密切相關C.天文歷法的高度發達D.農耕技術水平的高超15.古埃及的金字塔、神廟、祭廟規模雄偉壯麗、造型宏大神秘,但有學者認為,這些建筑物不是“為藝術而藝術”的結果,它們呈現出墨守成規、沒有個性、功利性強的另一面。據此可知,該學者認為古埃及()A.缺乏與外界的溝通交流B.宗教與王權的高度結合C.建筑工藝水平相對落后D.民族性格保守而且內斂16.兩河流域與埃及相距不遠,從遙遠的古代起,這兩地的居民就有一些斷斷續續地接觸,也有一些文化上的交流。但這兩地的文化基本上是各自獨立發展起來的。導致這種狀況出現的根本因素是()A.生產力發展水平的制約B.民族習俗的差異C.宗教信仰和文字的不同D.交通工具的限制17.“當他們分割普魯沙……其口為婆羅門,由其雙臂造成羅惹尼耶(剎帝利),其雙腿變成吠舍,從其雙腳生出首陀羅?!辈牧媳砻鞴糯《?)A.民眾法律地位平等B.等級貴賤分明C.民眾普遍信奉佛教D.形成中央集權18.印度教是印度的國教,其教徒占印度總人口的80%以上。它起源于婆羅門教,其核心教義就是教導信徒要嚴格遵守種姓制度,婆羅門享有至上的權威。據此可知()A.印度的頂層大多來自普通勞動者B.婆羅門打壓印度教徒以維護統治C.婆羅門是剎帝利的統治工具D.印度教衍生出了種姓制度19.是印度種姓的一個階層,他們是生產階層,是普通的雅利安人。他們要布施、納稅,他們養的豬、羊,往往成為祭品,他們的身份比較低,受到壓迫和剝削。這個階層是()A.婆羅門B.首陀羅C.吠舍D.賤民20.古印度早期佛教依據其“四姓緣起論”,提出四姓中剎帝利居首位,第二位是婆羅門,作為四姓之末的首陀羅與其他三姓并不存在隸屬關系。由此可推知,古印度早期佛教()A.提出了人人平等的政治訴求B.代表普通勞動者利益C.一定程度上沖擊了種姓制度D.遵循婆羅門教的說教21.印度歷史上被較大的外來民族征服的經歷有十多次,部分是由于他們不大在意什么人來統治剝削他們。他們更看重的是宗教而非政治,是靈魂而非軀體,是無數的來生而非暫駐的今生。這反映了()A.印度宗教超越等級強調隱忍B.頻繁的外來入侵強化了種姓制度C.宗教使民眾喪失了反抗意識D.宗教對印度的歷史發展影響深遠22.古代希臘人認為,城邦由愛好城邦生活的人們組成,他們的理想是每一個公民都應該參與城邦所有的行動和事務。由此導致的結果是()A.出現公民掌權的民主政治B.學術文化繁榮C.出現專家治國和人文思想D.工商經濟發達23.《歷史》是古希臘人希羅多德(約公元前484—前425年)的作品。據統計,書中多次引用神諭,幾乎涉及每個重要的歷史事件,但書中不同的人對神諭的理解,往往會得出不同的結論,甚至可能引起完全相反的結果。據此解釋合理的是()A.《歷史》史學價值頗高B.希羅多德否定神的作用C.《歷史》蘊含人本特征D.希羅多德認同民主政治24.希臘雕刻藝術曾受到古埃及雕刻藝術的影響。但古希臘雕刻藝術更關注人,注重通過構圖、動作等方面來塑造人體美,而古埃及雕刻以神性掩蓋人性,具有風格穩定、等級分明的特點。這表明()A.兩國政治環境相似B.古希臘雕刻藝術水平更高C.兩國地理環境相同D.文明在交流中保持多元性25.斯巴達為多利亞人所建,有兩個國王,分別由兩個大家族產生,設有五名監察官,任期一年,負責監督和審判國王,大權掌握在貴族組成的長老會議手中。由此可知,斯巴達()A.實行寡頭政治統治B.建立在奴隸制基礎之上C.借鑒雅典統治經驗D.體現出小國寡民的特征2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對每年洪水泛濫的恐懼,加之永遠存在的外族入侵的威脅,使蘇美爾人深深地感到,仿佛自己正無依無靠地面對著許多無法控制的力量。有一首蘇美爾人的詩寫道:“只有人,他的壽命不會很長,無論他做什么,只是一場虛無?!泵浪鞑贿_米亞人的人生觀帶有恐懼和悲觀的色彩,這反映了自然環境的不安全……人與人之間也充滿了不安全感,所以,美索不達米亞人試圖通過編制完備的法典來消除各種潛在的沖突。材料二自然屏障使它受到特別好的保護,不受外界的干涉……因此,埃及文明是穩定而保守的。此外,它還是一個自信而樂觀的文明,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與每年會爆發毀滅性的、不可預測的洪水的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不同,尼羅河是一條溫和的、可預測的大河?!<皼]有任何與美索不達米亞的法典相應的法律。法老作為神王,其權力亦被神化,他的話就是法律?!陨喜牧险幾訹美]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1)根據材料一,指出“美索不達米亞人試圖通過編制完備的法典來消除各種潛在的沖突”的原因。(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比較古代埃及與兩河流域自然環境的不同,并說明自然環境對古代埃及文明造成的影響。2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古巴比倫國王漢謨拉比在公元前1776年頒布的一系列法律匯編,被稱為《漢謨拉比法典》,由于其雕刻在一段黑色玄武巖石柱上,故又名“石柱法”。石柱上端雕刻的是漢謨拉比站在太陽神沙馬什面前接受象征王權的權標,下端是法典內容?!稘h謨拉比法典》(節選)19條倘藏匿此奴隸于其家而后來奴隸被破獲,則此自由民應處死。25條任何房屋失火,前來救火之自由民覬覦屋主之財產而取其任何財物者,此人應投入該處火中。99條倘自由民以銀與另一自由民合伙經營買賣,則彼應在神前均分其利益。200條倘自由民擊落同等自由民之齒,則應擊落其齒。201條倘自由民擊落穆什欽努(奴隸)之齒,則應償銀三分之一名那。203條倘自由民之子打另一自由民之子,則應償銀一名那。210條倘自由民打另一自由民之女,并致此婦死亡,則殺其女。(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漢謨拉比法典》的特點。(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漢謨拉比法典》對研究古巴比倫王國的史料價值。課時把關練1.D2.A3.D4.B5.C21.D22.A23.C24.D25.A6.B7.C8.D9.D10.C16.A17.B18.D19.C20.C26.(1)原因:兩河流域地勢平坦,容易受到外族入侵;洪水泛濫,易造成自然災害;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也充滿不安全感。(2)不同:古代埃及的周圍有很多自然屏障,尼羅河是一條溫順的、可預測的大河。影響:古代埃及文明穩定而保守,自信且樂觀,并沒有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