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素養全練(八)文言文閱讀
一、《論語》十二章
?-)閱讀下而的文字,完成第「5題。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子臼:“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
欲,不逾矩。”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
⑴侔不習乎()
⑵以疏食,飲水()
⑶可?為師矣()
⑷三?軍?可奪帥也()
|參考答案:|(1)傳授,指老師傳授的知識(2)吃⑶可以憑借⑷軍隊
2.“之”常用作代詞,寫出下面句子中的“之”所指代的對象。
⑴學而時習之()
⑵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⑶曲肱而枕之()
⑷擇其善者而從之()
參考答案:|⑴舊知識(2)學問和事業(3)胳膊
⑷善者(優點)
3.翻譯句子。
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
口)博學而篤忐,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參考答案:|(1)我三十歲能獨立做事情,四十歲能通達事理,不感到迷惑,五十歲懂得了什么是天命,
六十歲能聽得進不同的意見。
(2)能廣泛地閱讀,并且能夠堅定自己的志向,懇切地發問求教,多考慮當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
了。
4.顏回身處“弼巷”,對此,他的態度如何?體現了他怎樣的精神品質?
參考答案不|改其樂。體現了他們安貧樂道的精神追求。
區迪叢齊中選出一個句子作為自己的座右銘,你選哪一句?請說明理由。
答案示例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理由:君子一定要有遠大的志向,只有這樣才能實現自
我價值。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第廣4題。
【甲】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子曰:“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曰:“賢哉,回①也!一簞食,一顆飲,在陋巷②,人不堪旗憂,回也不改其樂久賢哉,回也!”
回①回:顏回,孔子最得意的弟子。②巷:此處指顏回的住處。③堪:忍受。④樂:樂于學。
【乙】山不在島,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附室,佳吾德馨。苔痕上階綠,單色入
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
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
⑴見賢思不焉()
⑵松柏之后阿也()
⑶越吾德馨(.)
⑷可以般素琴()
⑸無案牘之爭形()
慘考爸案:|⑴看齊(2)凋謝(3)只是(4)調弄(5)使……勞累
2.翻譯句子。
⑴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⑵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者。
參考答案:|(1)看見不賢明的人便要檢討自己。
(2)苔痕長到階上,使臺階都綠了;草色映入竹簾,使室內染上了青色。
3.顏回與劉禹錫,一居“陋巷”,一在“陋室”,對此,他們各自的態度如何?體現了他們怎樣的精神
追求?
參考答案:|劉禹錫:陋室不陋。顏回:不改其樂。體現了他們安貧樂道的精神追求。I[導學號
64714081]
4.劉國錫在《陋室銘》中特地提到了諸葛亮和文學家揚雄,他有沒有“見賢思齊”的意思?請具體
,分析。,
參考答案:|有。諸葛廬、子云亭都是古代君子的弼室,作者表面以居室相比,實際上贊美自己有和古
人一樣高尚的志趣和品格。
二、魚我所欲也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題。
魚我所欲也
《孟子》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
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
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臾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
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
有浜于生者,所惡有其于死者。非獨賽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為身死而不
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
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
(1)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
⑵此之謂失其本心()
參考答案:|(1)通“德”,恩惠,這里是“感激”的意思⑵天性,夭良
2.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萬鐘則不用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
參考答案:|不分辨是否合乎禮與義就接受優厚的俸祿,這優厚的俸祿對我有什么好處呢!
3.本文開審從“魚”和“熊掌”說起,有什么好處?
參考答案:|作者用“魚”比喻“生”,用“熊掌”比喻“義”,通過類比,形象生動地引出了本文的
中心論點---舍生取義。
4.文中作者肯定的是哪種人?聯系實際談談你的看法。
怪案小例作者肯定的是舍生取義的人。現實生活中,舍生取義、見義勇為的人會得到人們的肯定
和贊揚,而見利忘義、唯利是圖的人會遭到人們的唾棄。(言之有理即可)
(-)(2018?四川廣安中考)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題。
【甲】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
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
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其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
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節選自《魚我所欲也》)
【乙】子墨子曰:“萬事莫貴于義。今謂人曰:'予子冠履,而新子之手足,子為之乎?'必不為,
何故?則冠履不若手足之貴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殺子之身,子為之乎?‘必不為。何故?則天下
小若身之貴也。爭一言以相殺,是貴義十其身也。故口:萬事莫貴十義也。”
(節選自《萬事莫貴于義》)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
⑴故患有所不壁也()
⑵如像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⑶不需手足之貴也()
⑷年?1冠履()
慘考答案:|(1)“辟”同"避",躲避(2)假如,假使(3)不如,比不上(4)給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非獨賢者有厚心也淮亦不可以己乎
B.所欲有甚于京者萬事其貴于金
C.故不為茍得也必不為。何政?
D.所識窮乏者得我與,呼爾而與之
函]本題考查文言詞語的一詞多義。A項,“是”分別解釋為“這種”“這種做法”。B項,“于”
都解釋為“比”。C項,“故”分別解釋為“所以”“原因”。D項,第一個“與”通“歟”,語氣
詞;第二個“與”解釋為“給”。
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⑴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⑵萬事莫貴于義也。
修考答案:|(1)不只是賢德的人有這種思想,人人都有這種思想,賢德的人能夠不喪失罷九(2)一切
事物沒有比正義更可貴的。
4.兩文都很推崇“義”,請選出下列最符合“義”的品質的一組()
①身K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事務者,窺谷忘反。
②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者。
③墻角的花,你孤芳自賞時,天地便小了。
④魯提轄拳打鎮關西,魯智深大鬧野豬林。
⑤2017年7月6日,來自哈爾濱的侯爽在危急時刻,不顧自身安危,勇敢地站出來,在高空中同鬧事
乘客搏斗,維護了飛機上全體人員的安全。
A.(§)?(§)B.(D(2X3)
C.@?@D.?@@
|答::|C
|蟀析:|本題考查對材料的理解。第①句表現作者的隱居思想。第②句體現民族大義。第③句告誡人
們不要孤芳自賞。第④句講朋友之間的仁義。第⑤句說的是社會的正義。因此選C項。
5.甲文用“舍魚而取熊掌”論證了“”的觀點,乙文用“冠履不若手足之貴”論證了的觀
點。
參考答案:|舍生取義(舍生而取義者也)萬事其貴于義
阿如1此題考查義言文的論點。甲義開端運用類比(魚和熙掌),引出論點“舍生而取義者也”;乙義
則是開頭直接提出論點“萬事莫貴于義”,后文緊緊圍繞這一觀點進行論述。II導學號64714082]
三、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i一)(2018?四川南充中考)閱讀甲、乙兩段文言文,‘完成第「4題。
[甲】舜發于吠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
百里奚舉于市。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
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丁慮,而后作;征于色,發于聲,而后喻。人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
故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選自《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乙】宋昭公出亡,至于鄙,喟然嘆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發政舉事,無不曰:'吾
甘圣者!'侍御數白人,被服以立,尢小曰:'臺若麗者!'內外小聞夸過,是以全此!”由宋行觀之,
人君之所以離國家失社稷者,諂諛者眾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國。
(選自《新序》)
L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
⑴帶其心志()
⑵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
⑶至于郵屋)
⑷卒得反國()
參考答案:|⑴使……痛苦⑵同''橫",梗塞、不順(3)邊境(4)最終
2.下列加點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喟等嘆曰冬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
B.被服以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故宋昭公亡項能悟溫故呵知新
D.孫叔敖舉于海所惡有甚干死者
|答案中
皿]本題考查對文言虛詞的理解能力。A項,“然”分別為“……的樣子”“這樣(即“然后”,這
樣以后)”;B項,“以”分別為“表修飾關系”“因為”;D項,“于”分別為“介詞,從”“表比較,
比”。C項的“而”,都是承接連詞。
3.請翻譯下列句子。
⑴征于色,發于聲,而后喻。
:2)內外不聞吾過,是以至此!
慘考答案:|(1)從臉色顯露出來,在吟詠嘆息聲中表現出來,然后才能為人們所了解。(2)朝廷內外都
不能使我聽到我的過失,因此到了這個地步!
4.結合甲、乙兩文,概括宋昭公“離國家失社稷”的原因。
參考答案:|“諂諛者眾”,無“法家拂士”。
Q導學號647Mo83]
i二)閱讀《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完成第「5題。
1.下列句中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舉:被選拔)
B.故天將降大住于是人也(任:責任,使命)
C.入則無法家建士(拂:通“弼”,輔佐)
D.人恒迎,然后能改(過:過去)
性案中
|解析:近,犯錯誤。
2.下列加點字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必先苦其心志行拂亂其所為
B.困于心,衡于慮,叩后作出淤泥叩不染
C.舜發于聯畝《中宋何罪多有
I).故天將降大對干?是人也.賢于■材人遠矣
|答案:卜
皿]A項,其:都是代詞,都指代“將接受大任的人”。B項,而:連詞,表承接;連詞,表轉折。C項,
之:結構助詞,“的”;結構助詞,不譯,賓語前置標志。D項,于:介詞,“給”;介詞,表比較,“比”。
3.下列是對文章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文主要講了兩個問題:如何造就人才;如何治理國家。
B.文章開頭先用六位名君賢臣的事例來引出論題。
C.第二段先從反面論述磨難對人生的意義,再從正面論證沒有憂患的危害性。
D.“理/發于/映由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的朗讀節奏是正確的。
|解析也該是先正面論證后反面論證。
4.翻譯句子。
⑴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⑵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參考答案:|(1)(通過這些)來使他內心驚動,使他的性格堅強起來,不斷增長他的才干。(關鍵
詞:“所以”譯為“用(通過)……來”;“動”“忍”,使動用法)
⑵這樣以后,人們才會明白,憂患可以使人謀求生存,而安樂必將導致滅亡。(關犍詞:“然”,這
樣;“后”,以后,之后)
5.有人認為,國歌的歌詞“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應該改掉,因為現在中國的國力強大
J,“最危險的時候”已經過去J請結合這篇課文談談你的看法。
參考答案杯同意。雖然我們國家現在國力強大,繁榮富強,令世人矚目,但是,我們不能就此停滯不
前,而要時刻保持憂患意識,牢記“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古訓,積極進取。只有這樣,我們的國家
才能永遠繁榮常強,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
四、曹劌論戰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第廣5題。
曹劌論戰(節選)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日:“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
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日:“小惠
未得,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
日:“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公與之乘,戰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
將馳之。劌F1:“未可。”下視其敝登軾而望之,F1:“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
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1.請用“/”標出下列語句中的語意停頓。(每句標一處)
⑴肉食者謀之
⑵弗敢加也
慘考答案:|(1)肉食者/謀之⑵弗敢/加也
2.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
⑴小惠未演()
⑵小信未耳()
⑶公將鼓之()
⑷用而£()
參考答案:|(1)通“遍”,遍及、普遍(2)為人所信服(3)擊鼓進軍(4)第二次
3.翻譯句子。
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荽考答案我行到他們的車印凌亂,軍旗也倒下人所以才下令追擊他們。
4.選文詳略得當,詳寫,略寫,這樣安排,突出了曹劌的“遠謀”。
參考答案:|曹劌關丁戰爭的論述(或:曹劌在戰前、戰中、戰后的表現)雙方交戰的過程
5.魚莊公是個平庸的國君,但從選文可以看出,他身上也有不少值得肯定的地方。請找出一處做簡
要分析。
參考答案:|(1)“公將戰”表現魯江公面對強敵亳不畏懼。
(2)“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表現魯莊公取信于民(或:勤政愛民)。
(3)“公與之乘”表現魯莊公禮賢下士。
(4)“公問其故”表現魯莊公不恥卜.問。
(5)魯莊公發現曹劌才華出眾,加以重用,表現魯莊公知人善任。
(6)在作戰時機的選擇上,兩次遭到曹劌否定,魯莊公亳不介意、表現魯莊公胸懷寬廣,從善如流,
i二)(原創)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第P4題。
【甲】十年春,齊師伐我。公格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
日:“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
對日:“小惠未篩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
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公與之乘,戰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
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撒,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屬,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
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節選自《曹劌論戰》)
【乙】宋公①與楚人期⑵戰于泓③之陽,楚人濟④泓而來,有司⑤曰:“清迨為其未畢濟而擊之。”宋
公曰:“不可。”既濟,未畢陳。有司復臼:“請迨其未畢陳而擊之。”宋公曰:“不可。”已陳,然
后襄公鼓之,宋師大敗。
(節選自《公羊傳》)
園①宋公:即宋爽公,宋國國君。②期:約定時日。③泓:水名。④濟:過河。⑤有司:專門管理某種
事情的官,這里指宋國的子魚。⑥迨:趁著。
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
⑴公將型之馳:。
⑵遂逐去加師:。
⑶懼有伏罩焉:。
⑷望其旗摩靡:。
⑸戰于泓2陰陽:。
|參考答案:|⑴驅車追趕(2)軍隊(3)在那里(4)倒下(5)北面
2.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H)?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⑵請迨其未畢濟而擊之。
參考答案:|(1)第一次擊鼓時上氣振作起來,第二次擊鼓時上氣就裒減(減弱)了,第三次擊鼓時士氣
就耗盡(枯竭)了。(2)請趁著楚軍還沒有全部渡過河的時候就攻打他們。
3.【甲】文曹劌“請見”的原因是“”,他認為“可以一戰”的理由是。【乙】文有司認為發
動進攻的有利時機是“”。
參考答案:肉食者鄙,未能遠謀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迨其未畢濟
4.閱讀【目“【乙】兩段文字后,你認為宋國大敗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參考答案:宋襄公沒有聽取有司的正確意見,沒有把握有利的戰機。
|[導學號64714084]
五、鄒忌諷齊王納諫
?:-)(2017?安徽池州中考模擬)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第「4題。
鄒忌諷齊王納諫
鄒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映麗。朝服衣冠,觀鏡,謂其妻日:“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
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
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客曰:“吾與徐公孰美?”客
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
之,口:“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矢I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
莢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卜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更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于
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日:“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其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
于市朝,聞更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
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勝于朝廷。
1.解釋下面加點的詞語。
⑴今齊地方千里()
⑵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⑶王之蔽茗矣(.)
⑷客之蓑我者()
慘考答案:|⑴方圓⑵偏愛(3)厲害,嚴重⑷認為……美
2.將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此所謂戰?于朝廷。
慘考答案:|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在朝廷上戰勝別國。
3.文中鄒忌從與徐公的比美中,悟出的治國道理是什么?
參考答案:|要廣開言路,虛心納諫,讓人們敢于說真話,這樣才能實現大治。
4.文中畫線句子運用了什么修辭方法?在表達上的作用是什么?
參考答案:|使用排比。營造了一種步步逼迫的語勢,環環相扣,給人以無可辯駁的感覺,有力地闡述
了自己的觀點。
i二)(2017?安徽馬鞍山和縣一模)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第廣4題。
【甲】鄒忌諷齊王納諫(節選)
鄒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映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
FI:“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口:“吾孰與
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客曰:“吾與徐公孰美?”客
日:'‘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來,敦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
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見威王,日:“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丁臣,皆以
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于
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乙】出師表(節選)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卜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于內,
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于陛下也。誠宜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
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
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
⑴朝服衣冠服:
⑵明日徐公來明日:
⑶后之妻和臣私:
⑷引喻失X義:
⑸亶付有否論其刑賞宜:
參考答案⑴穿戴(2)第二天(3)偏愛(4)恰當(5)應該
2.翻譯卜列句子。
⑴我孰與城北徐公美?
⑵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參考答案:|(1)我與城北徐公相比,哪一個美?
(2)獎懲功過、好壞,不應該因在宮中或在府中而異。
3.【甲】文中鄒忌沒有因妻、妾、客的贊美而,表明他是一個有自知之明、頭腦清醒的臣子;【乙】
文中諸葛亮針對蜀國面臨的嚴峻形勢,向后主提出了廣開言路、的建議,表明他是一個精明能干、
善于洞察日局的臣子。(請分別用一個四字短語填寫)
參考答案:|沾沾自喜(得意忘形)嚴明賞罰
4.作為人臣,鄒忌和諸葛亮都希望他們的君主能廣開言路,接受意見。但他們的勸諫藝術有何不同
呢?
參考答案:|鄒忌:委婉地勸禎,用U常生活中的小事設喻,由家事到國事,以小見大,極有說服力。諸
葛亮:直言勸諫,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諄諄告誡,乂不失人臣身份。
六、出師表
(一)(原創)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題。
出師表(節選)
諸葛亮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于內,忠
志之士忘身于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于陛下也。誠宜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
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宮中府中,俱為-?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
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祎、蚤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卜.。愚以為宮中
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
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之于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
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劣得所。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
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之臣,愿陛下親之信之,
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1.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
⑴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秋:
⑵是以先帝簡拔以厚陛下遺:
⑶事無大小,悉以省之咨:
⑷未嘗不嘆息須偎于桓、靈也痛恨:
|參考答案:[⑴時(2)給予(3)詢問(4)遺憾,惋惜
2.翻譯下面的句子。
此悉貞良死節之臣。
|參考答案:|這些都是堅貞可靠、能夠以死報國的忠臣。
3.作者向后主劉禪提出了哪三條建議?
慘考答案”①廣開言路;②獎罰分明;③親賢遠佞。
4.作者多洋提到先帝,有什么作用?
慘考答案:|勉勵后主劉禪繼承先帝的遺志,完成先帝未競之業。
':-)(2018*安徽阜陽九中模考)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第「4題。
【甲】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
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
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節選自《出師表》)
【乙】
諸曷亮之為相國也,執白姓,升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苦雖仇必賞,犯法息慢者雖親必罰。
(節選自《三國志?諸葛亮傳》)
1.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
⑴聚耕于南陽躬:
⑵遂許先帝以驅馳驅馳:
⑶后便傾覆值:
⑷撫言姓
撫:
⑸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雖:
|參考答案:|(1)親自,親身(2)奔走效勞(3)遇到
⑷安撫,撫慰(5)即使
2.翻譯下列句子。
⑴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
⑵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
參考答案:|(1)在亂世中勉強保全性命,不求在諸侯間聞名顯達。(2)觸犯法律、怠慢職守的人,即使
是自己的親戚也一定要處罰。
3.【甲】文中作者主要列舉了
和兩件事;【乙】文中主要敘述了諸葛亮的治國才略。
參考答案:三顧茅廬兵敗受命廣開言路、嚴明賞罰
4.結合【甲】【乙】兩文分析諸葛亮的人物形象。
參考答案:知恩圖報;忠誠;鞠躬盡瘁;智者的化身;等等。
[導學號64714085]
七、桃花源記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題。
桃花源記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
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友行數十步,
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
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看,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
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
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更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
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卜,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
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上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1.本文作者是東晉詩人(人名)。
參考答案:|陶淵明
2.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
⑴屋舍/弊()
⑵便住向路(
)
|參考答案:|(1)整齊的樣子(2)沿著、順著
3.作者在第一段中描繪的桃林美景有何作用?
參考答案:渲染神秘氣氛,暗示將會出現奇境,為桃源美好做鋪墊。
4.在文章第三段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桃花源人與世隔絕的時間很久?
參考答案:見到漁人大吃一驚;自從秦朝就隱居在此;不知外面朝代更替;對漁人所描述的外界情況
感嘆、惋惜。
5.作者虛構的世外桃源,千百年來讓無數人心馳神往,為什么它具有這樣永恒的魅力?
參考答案:|沒有剎削、沒有壓迫、安定和平的社會環境,優美富饒的自然環境,幸福快樂的人民生活,
淳樸的社會風尚,反映了廣大人民對理想社會的向往和追求。
i二)閱讀【甲】【乙】兩個文段,完成第「4題。
【甲】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行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
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肝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
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香,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
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
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
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選自《桃花源記》)
【乙】明宿旦于兇①。甫"r數里,見四野木苗油油然,老幼另女俱耘于田間。盜江北之俗,
婦女亦耕田力作,以視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產者,其俗洵③美矣。偶舍騎步行,過?農家,其丈夫方擔
糞灌園,而婦人汲井R浣。衣,門有豆棚瓜架,又有樹數株郁郁然,兒女啼笑,雞犬鳴吠。余顧而慕之,
以為此一家之中,有萬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遠甚也。
(選自戴名世《乙亥北行口記》)
國①旦子岡:在江蘇省江宇縣附近。②甫:剛。③洵(xS):確實。④浣:洗衣。
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
⑴伊怫若有光仿佛:
⑵苔如外人悉:
⑶率零于邑人來此絕境妻子:
⑷其丈泉才擔翼灌園
方:
⑸自恨不如遠甚也恨:
慘考答案:|⑴隱隱約約⑵全,都(3)妻子兒女(4)正,正在(5)遺憾
2.翻譯下列句子。
⑴黃發垂髻,并怡然自樂。
⑵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間。
慘考答案:|(1)老人和小孩都悠閑愉快、自得其樂的樣子。
(2)男女老幼一起在田間耕耘種作。
3.請從文中找出描寫桃花源人熱情好客的句子。
參考答案:|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4.【甲】【/,】兩段文字所展現的生活圖景有什么共同之處?
參考答案:|和諧安寧、自得其樂。
八、三峽
H)(2018?海南中考)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第04題。
三峽
酈道元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三疊嶂,隱天蔽U,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于夏水爽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
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山獻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且,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泄者歌臼:“巴東
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1.下列加點字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A.重巖疊蟬(zhGng)
B.不見率月(XI)
C.乘奔御風(yd)
D.林寒涮肅(jiGn)
I答案:p
I解析:|“澗”應讀“jiGn”.注意聲調的寫法。
2.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
⑴學溯阻絕()⑵飛港其間()
⑶晴初霜早()⑷屬鼻凄異()
參考答案:|(1)順流而下(2)沖蕩(3)早晨(4)延長
3.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⑴兩岸連山,略無闕處。
屹)空谷傳響,哀轉久絕。
參考答案:|(1)兩岸都是連綿的高山,幾乎沒有中斷的地方。(或:兩岸群山連綿,沒有?點空缺的地
(2)空曠的山谷傳來了猿啼的回聲,聲音悲哀婉轉,很長時間才消失。(或:空曠的山谷傳來猿啼
的回聲,悲哀婉轉,很久很久才消失。)
4.文中畫線句寫出了三峽的山什么特點?作者這樣寫有何用意?
參考答案:|寫出了三峽的山險峻、陡峭的特點。為下文寫夏水的迅猛、湍急做鋪墊。
|[導學號647140861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第廣4題。
【甲】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
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I可清倒影,絕山獻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宙,常有高狼K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牯久絕。故漁者歌口:“巴東
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選自《三峽》)
【乙】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
澆券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一一(節選自《答謝中書書》)
1.結合文意,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
⑴吸王命急宣()
⑵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⑶哀轉久綱()
⑷曉霧將顧:()
⑸夕日欲須()
參考答案:|⑴有時(2)飛奔的馬(3)消失(4)消散(5)墜落
2.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⑴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⑵夕日欲頹,沉鱗競躍。
參考答案:|(1)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見太陽和月亮。
(2)傍晚的太陽快要落山了,潛游在水中的魚爭相躍出水面。
鐘義螺達了作者對山水的贊美之情,請從文中各摘錄一句直接抒發這種情感的句子。
參考答案:情榮峻茂,良多趣味。實是欲界之仙都。
4.兩文都寫到了“猿鳴”,請分別刻述“猿鳴”各渲染了怎樣的氣氛。
參考答案:|甲文中猿鳴渲染了三峽秋天蕭瑟凄涼的氣寄。乙文中猿鳴渲染了清晨充滿生機與活力的
熱鬧氣氛。
九、馬說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第「3題。
馬說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
于槽楊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i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
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口:“天下無馬!”嗚呼!其真
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
⑴多死于槽楊之間驕:
⑵里有千里之能雖:
⑶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
⑷東之不以其道
策:道:
參考答案:|(D本義為兩馬并駕,引申為并列(2)即使(3)同“飼”,喂(4)用鞭子打正確的方
法
2.翻譯下列句子。
⑴食之不能盡其材。
⑵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參考答案:|(1)喂養它乂不足以使它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2)難道果真沒有千里馬?其實是他們真
不識得千里馬啊!
3.文中作者借“千里馬”不遇“伯樂”的遭遇,寄托了怎樣的思想感情?如果韓愈生活在當今社會,
你有什么建議想對他說說?
參考答案:|作者在文中表達了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憤懣心情和對統治者埋沒、摧殘人才的控訴.
我想對韓愈說:千里馬固然是由伯樂來發現的,但是在伯樂出現之前也應該學會毛遂自薦,為自己爭
取機會,而不是被動的等待。且當今社會條條大道通羅馬,無人賞識不妨自我創業。(言之有理即可)
(-)(2018?安徽淮北三模)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第廣4題。
【甲】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
于槽楊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
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獲取高分2025年軟考試題及答案
- 法學概論的課程改革與試題及答案的適應
- 2025年軟件設計師考試回顧與總結試題及答案
- 企業變革中的風險應對考題及答案
- VB考試技能訓練試題及答案
- 2025【項目工程管理合作協議】合同范本
- 2025年軟件設計師考試前瞻試題及答案
- 生產工作匯報
- 了解金融市場動態助力個人投資計劃
- 品牌傳播的情感營銷方式分析計劃
- Unit6 Living History of Culture同步梳理-【中職專用】高三英語寒假自學課(高教版2021·基礎模塊3)
- 反應堆熱工分析課程設計報告書
- TL-PMM180超低煙塵使用及維護培訓
- 基于UG的汽車安全氣囊蓋注塑模具設計
- 華中師大一附中2024屆高二數學第二學期期末綜合測試模擬試題含解析
- 30題中國民航機場消防員崗位常見面試問題含HR問題考察點及參考回答
- 動車乘務員和動車餐吧乘務員培訓內容
- 寄生蟲的預防 小學生
- 公司危化品管理的關鍵要素與成功因素
- 電線電纜投標文件
- 原始憑證粘貼單(模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