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豌豆苗工廠化生產技術規程編制說明_第1頁
DB34T-豌豆苗工廠化生產技術規程編制說明_第2頁
DB34T-豌豆苗工廠化生產技術規程編制說明_第3頁
DB34T-豌豆苗工廠化生產技術規程編制說明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安徽省地方標準編制說明標準名稱豌豆苗工廠化生產技術規程任務來源(項目計劃號)2024-3-95第一起草單位(蓋章)安徽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單位地址農科南路40號參與起草單位安徽新源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亳州市譙城區年豐蔬菜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安徽五彩佳美現代農業有限公司、淮南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淮南市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阜南縣農業科學研究所、淮南市益農瓜果產銷服務有限公司、安徽永冠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標準起草人(全部起草人,應與標準文本前言中起草人排序一致)序號姓名單位職務職稱電話田紅梅安徽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副研究艷淮南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農藝燕淮南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農藝潔淮南市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農藝浩阜南縣農業科學研究所助理研究珍安徽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助理研究新發安徽新源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級農藝朋成安徽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研究建安徽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副研究松年亳州市譙城區年豐蔬菜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農藝建松安徽五彩佳美現代農業有限公司農藝培蕾安徽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助理研究貴云安徽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高級農藝積冠淮南市益農瓜果產銷服務有限公司高級農藝積山安徽永冠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農藝師編制情況1、編制過程簡介2024年9月2日,收到《關于下達2024年第三批安徽省地方標準制修訂計劃的通知》后,成立標準編制小組,成員有田紅梅、姚艷、孔燕、陳潔、劉浩、陶珍、夏新發、王朋成、張建、劉松年、王建松、朱培蕾、趙貴云、楊積冠、楊積山。標準起草過程:標準編制小組根據項目承擔單位及參與單位長期的科研、生產實踐,總結了安徽地區豌豆苗多年多點試驗示范結果,參考了國內相關標準規程及科研論文,完成了標準初稿的編寫。為了更好的完成標準任務,標準編制小組在充分了解我省豌豆苗生產現狀的基礎上,以現場訪談和座談會等形式,廣泛征求了相關行業和部門的意見的基礎上,對初稿進行幾次討論和修改,最終形成了本標準的征求意見稿。征求意見情況:2025年2月,由工作組牽頭負責通過網站、會議等方式公開征求意見,共向10個有關行業單位、科研院所、大專院校及有代表性的標準利益方發函征求意見。截止2025年3月,征求意見共收到x家單位x條意見,最終x條被采納。審查情況:2025年x月x日,安徽省農業農村廳在合肥組織召開了《豌豆苗工廠化生產技術規程》地方標準審查會,來自安徽農業大學、安徽省農業農村廳、安徽省質量和標準化研究院、安徽省農業科學院等單位專家組成審查專家組。專家委員會認真聽取了編制單位的匯報,審閱了相關材料,經質詢和討論,提出了十五條修改建議,并一致認為,該標準的技術內容符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標準要求,具有科學性、適用性和可操作性,同意通過審查,建議修改完善后報批。報批情況:工作組根據審查意見對標準送審稿作了修改和完善,于2025年x月形成標準報批稿、編制說明及其它相關文件,報至安徽省農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審批。2、制定標準的必要性和意義必要性:近年來,安徽省豌豆苗生產面積逐年增加,經濟效益顯著,對于增加農民收入具有重要作用,但傳統的豌豆芽苗菜生產在簡陋的塑料棚或小作坊中進行,豌豆品種選擇較為盲目,播種密度和光照及溫濕度管理較為隨意,工廠化及集約化程度較低,生產技術不規范,芽苗菜病蟲害多發,嚴重影響芽苗菜產量及品質,此外,少數不法生產者一味追求芽苗菜色澤鮮亮及高產量,濫用化肥、激素、農藥等,導致“毒芽苗菜”事件頻繁出現,食品安全受到嚴重威脅,因此,急需制定豌豆苗工廠化生產的技術規程,規范生產,以達到優質高效的目的。意義:通過制定《豌豆苗工廠化生產技術規程》,推廣應用該技術,可規范生產,避免菜農盲目生產,提高產量改善品質,減少化肥農藥使用量,實現豌豆苗綠色優質高效生產,對減輕水氣污染,保護生態環境意義重大,同時對促進豌豆苗傳統生產向生態型生產的轉型升級,對我省蔬菜產業可持續生產方式的轉變起到科技支撐作用。3、制定標準的原則和依據,與現行法律法規、標準的關系制定標準主要原則是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標準的制定既立足現實生產需要,又融入當前先進的、科學的操作手段,理論與實際結合,盡可能做到技術上的先進性。標準體現了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既考慮前瞻性又顧及當地生產實際,在尊重科學、廣泛征求意見及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緊貼農業生產實踐,因此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和實用性。4、主要條款的說明,主要技術指標、參數、試驗驗證的論述(詳細說明)主要條款:本標準的章節由范圍、規范性引用文件、播前準備、播種與催芽、生長期管理、采收及病蟲害防治組成。其中“播種與催芽”和“生長期管理”是本標準的主要技術內容。本標準規定了適宜豌豆品種、播種密度、光照強度、溫濕度指標等。主要技術指標、參數:(1)品種選擇:選擇抗性強、純度高、發芽率高、種粒飽滿、千粒重在150克-180克的豌豆品種,如青豌豆、白皮豌豆、黃皮豌豆、綠皮豌豆、紫花豌豆等;(2)播種密度:播種密度以4500粒-5500粒/m2為宜;(3)光照管理:夏季光照較強時采用遮陽網遮陰,光照較弱時可用LED燈(紅藍光比例5:1)補光,可使豌豆苗更加脆嫩;(4)溫濕度管理:催芽溫度保持20℃-25℃,每10小時-12小時噴水一次,經48小時左右催芽后,將未發芽的種子夾出,以免腐爛,影響正常苗的生長和產生腐臭味而降低豌豆苗質量。豌豆苗生長適溫為18℃-23℃,夏秋季在遮陽的同時,采取空中噴霧、加強通風或用空調等措施來降溫。冬春季要采用電加溫線等措施增溫。試驗驗證的論述:本標準制定單位分別選擇馬鞍山、宿州、淮南產區3個生產基地,按標準進行試驗,試驗結果表明采用本標準的主要技術條款,產量和效益均顯著增加。因此,本標準規定的主要技術指標和參數,符合豌豆苗工廠化生產的生理特性,其科學性、實用性強。本項目技術與常規技術比較:生產節本10%以上,平均增產10%以上,經濟效益顯著提高。5、標準中如果涉及專利,應有明確的知識產權說明無6、采用國際標準或國外先進標準的,說明采標程度,以及國內外同類標準水平的對比情況無7、重大分歧意見的處理經過和依據無8、貫徹標準的要求和措施建議(包括組織措施、技術措施、過渡辦法、實施日期等)本標準對規范安徽省豌豆苗工廠化生產技術具有指導意義,本規程制定發布后,對全省主要豌豆苗生產基地及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