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沁園春.靈山齊庵賦_第1頁
10沁園春.靈山齊庵賦_第2頁
10沁園春.靈山齊庵賦_第3頁
10沁園春.靈山齊庵賦_第4頁
10沁園春.靈山齊庵賦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沁園春

靈山齊庵賦,時筑偃湖未成

辛棄疾

錄目知識簡介壹作品評析貳叁藝術鑒賞一、知識簡介作者簡介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背景簡介這首《沁園春》詞大約作于宋寧宗慶元二年(1196年)辛棄疾二度落職閑居上饒之時的靈山風景。靈山“高千有余丈,綿亙數百里”(《江西通志》),有七十二峰。主峰海拔1496米。山中還有山雞、鰈dié魚、石耳等名貴動植物及鉭tǎn、鈮ní、重晶石、鋅、鐵等地下資源。作者以對靈山風景名勝的鐘愛激賞,表達作者怡情山水、陶然其中的樂趣。其中也流露了被朝廷投閑置散的些許牢騷不平。二、作品評析疊嶂西馳,萬馬回旋,眾山欲東。寫靈山千峰萬壑的宏偉氣象。這里的山巒或“西馳”,或東向,好像萬匹駿馬連續不斷地回旋奔馳。在詞人筆下,靜止的山活起來了,動起來了!正驚湍直下,跳珠倒濺;小橋橫截,缺月初弓。前面三句寫靈山群峰,是遠景,此處寫近景。這里有飛瀑直瀉而下,倒濺起晶瑩的水珠,如萬斛明珠彈跳反射。還有一彎新月般的小橋,橫跨在那清澈湍急的溪流上。詞人猶如一位高明的畫師,在莽莽蒼蒼叢山疊嶂的壯闊畫面上,重抹了幾筆韶秀溫馨的情韻。老合投閑,天教多事,檢校長身十萬松。連綿不斷的茂密森林,是這里的又一景色。辛棄疾面對這無邊無垠的高大、蔥郁的松樹林,不由浮想聯翩:這些長得高峻的松樹,多么像英勇善戰,所向無敵的戰士。想自己“壯歲旌旗擁萬夫”,何等英雄,如今人老了,該當過閑散的生活,可是老天爺不放我閑著,又要我來統率這支十萬長松大軍呢!

詼諧的笑語抑或是樂,抑或是苦,抑或是自我解嘲,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兒。內心深處確實隱隱有一份報國無門的孤憤在。吾廬小,在龍蛇影外,風雨聲中。在這種地方,詞人輕輕點到即止,順勢落到自己山中結廬的事上來。他說,我這房子選的地點還是不錯的,“在龍蛇影外,風雨聲中”。每當皓月當空,可以看到狀如龍蛇般盤屈的松影,又可以聽到聲如風雨的萬壑松濤,別有一番情趣。詞的上片突出描寫靈山景色的雄奇。無論是“萬馬回旋,眾山欲東”的總體走勢,還是“驚湍直下,跳珠倒濺”的具體形態;無論是十萬松柏的高大身影,還是陣陣松濤的喑鳴聲響,都給人以雄壯奇麗的審美快感。爭先見面重重。看爽氣朝來三數峰。似謝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戶,車騎雍容。上片寫靈山總體環境之美,下片則是詞人抒寫自己處于大自然中的感受了。

辛棄疾處于這占盡風光的齊庵中,舉目四望,無邊的青山千姿百態。拂曉,在清新的空氣中迎接曙光,東方的幾座山峰,像天真活潑的孩子,一個接著一個從曉霧中探出頭來,爭相同人見面,向人問好。紅日升起了,山色清明,更是氣象萬千。那邊一座山峰拔地而起,峻拔而瀟灑,充滿靈秀之氣,它那美少年的翩翩風度,就像芝蘭玉樹般的東晉謝家子弟;再看那座巍峨壯觀的大山,蒼松掩映,奇石崢嶸,它那高貴亮麗的儀態,就像司馬相如赴臨邛時那種車騎相隨、華貴雍容的氣派。我覺其間,雄深雅健,如對文章太史公。新堤路,問偃湖何日,煙水濛濛?詞人驚嘆:大自然的美是掬之不盡的,置身于這千峰競秀的大地,仿佛覺得此中給人的是雄渾、深厚、高雅、剛健等諸種美的感受,好像在讀一篇篇太史公的好文章,給人以豐富的精神享受。此中樂,樂無窮。在作者心目中,靈山結廬,美妙無窮,于是他關切地打聽修筑偃湖的計劃,并油然而生一種在此長居的感覺。

詞的下片脫略形跡,側重寫意。作者依據自身的主觀感受,借助古代的人物、事跡、文章,傳神地寫照出靈山雄渾、深邃、高雅、剛健的風度與氣質,到達了“得意忘形”上乘境界。三、藝術賞析一、虛筆傳神這首詞通篇都是描寫靈山的雄奇景色,在寫景上頗有值得注意之處,它不同水于一般模山范水之作,它極少實寫山水的具體形態,而是用虛筆傳神寫意。如寫持山似奔馬,松似戰士,寫得龍騰虎躍,生氣勃勃,實是詞人永不衰息的斗爭性格的寫照,即他詞所說青山與我“情與貌,略相似”也。顯然,作者寫此詞,力圖透過山峰的外形寫出其內在的精神;力圖把自己所感受到的大自然的內在的美寫出來的山水之神。二、善于用典辛棄疾善于借助于用典傳達山水之神,出人意料地以古代人物倜儻儒雅的風采來比擬山峰健拔秀潤的意態,又用太史公文章雄深雅健的風格,來刻畫靈山深邃宏偉的氣度。表面上看來,這兩兩相比的東西,似乎不倫不類,風馬牛不相及,而它們在精神上卻有某些相似之點,可以使人生發聯想。這種獨特的比喻,真可說是出神入化了。小結此詞是稼軒山水詞中的名篇。讀辛棄疾這位大詞人的山水詞,就會發現他多么熱愛祖國的山山水水,有時似乎已經進入一種“神與物游”的境界,他筆下的山水似乎和人一樣,有思想,有個性,有靈氣,流連其間,言感身受,別有新的天地。小結為山水傳神寫照,是純粹寫觀賞風景之人的主觀感受,這種感受實際上與作者的胸襟、與作者的思想境界是密切相關的。這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精神境界,正像辛棄疾自己說的:“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辛棄疾這種傳山水之神的寫意筆法,純粹從精神層面彼此會通,出神入化,才氣超然,令人感佩再三!賀新郎·甚矣吾衰矣

邑中園亭,仆皆為賦此詞。一日,獨坐停云,水聲山色,競來相娛。意溪山欲援例者,遂作數語,庶幾仿佛淵明思親友之意云。甚矣吾衰矣。悵平生、交游零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