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2019-2021北京重點校高一(上)期中化學匯編化學反應與能量變化一、單選題1.(2021·北京四中高一期中)如圖所示裝置中圖1燈泡不亮,圖2燈泡發亮,由此得出的結論是A.NaCl溶液能導電,是電解質B.電解質在電流的作用下才能發生電離C.水能電離出大量的H+和OH-D.NaCl溶液中存在大量自由移動的Na+和Cl-2.(2021·北京·北師大實驗中學高一期中)如圖為反應2H2(g)+O2(g)=2H2O(g)的能量變化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拆開2molH2(g)和1molO2(g)中的化學鍵成為H、O原子,共放出1368kJ能量B.由H、O原子形成2molH2O(g),共吸收1852kJ能量C.2molH2(g)和1molO2(g)反應生成2molH2O(l),共放出484kJ能量D.2molH2(g)和1molO2(g)反應生成2molH2O(g),共放出484kJ能量3.(2021·北京師大附中高一期中)下列事實描述不正確的是A.高溫煅燒石灰石的反應中,反應物總能量高于生成物總能量B.中和反應中,反應物總能量高于生成物總能量C.鎂條和鹽酸反應時,溶液溫度上升D.氫氧化鋇晶體和氯化銨晶體的反應是吸熱反應4.(2021·北京師大附中高一期中)某種以30%KOH溶液為電解質的氫氧燃料電池的公共汽車已在北京街頭出現。下列有關該燃料電池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供電時的總反應為:2H2+O22H2OB.負極的電極反應式為:2H2–4e-=4H+C.H2和O2燃燒放出的熱量轉變為電能D.能量轉化率高,產物是水,屬于環境友好電池5.(2021·北京·北師大實驗中學高一期中)下列關于化學反應與能量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Mg與鹽酸的反應屬于放熱反應B.能量變化是化學反應的基本特征之一C.Ba(OH)2·8H2O與NH4Cl的反應屬于放熱反應D.反應物的總能量低于生成物的總能量,反應時從環境吸收能量6.(2021·北京師大附中高一期中)關于下圖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1molI2(s)與1molH2(g)化合生成2molHI(g)時,需要吸收5kJ的能量B.2molHI(g)分解生成1molI2(g)與1molH2(g)時,需要吸收12kJ的能量C.1molI2(s)變為1molI2(g)時需要吸收17kJ的能量D.I2(g)與H2(g)生成2HI(g)的反應是吸熱反應7.(2021·北京·北師大實驗中學高一期中)已知:(1)Zn(s)+O2(g)=ZnO(s),△H=﹣348.3kJ/mol(2)2Ag(s)+O2(g)=Ag2O(s),△H=﹣31.0kJ/mol則Zn(s)+Ag2O(s)=ZnO(s)+2Ag(s)的△H等于A.﹣317.3kJ/mol B.﹣379.3kJ/molC.﹣332.8kJ/mol D.+317.3kJ/mol8.(2021·北京·北師大實驗中學高一期中)一種“即食即熱型快餐”適合外出旅行時使用。其內層是用鋁箔包裹的、并已加工好的真空包裝食品,外層則是分別包裝的兩包化學物質,使用時拉動預留在外的拉線,使這兩種化學物質反應,此時便可對食物進行加熱,這兩包化學物質最合適的選擇是()A.濃硫酸與水 B.生石灰與水C.熟石灰與水 D.氯化鈉與水9.(2019·北京師大附中高一期中)下列反應中,屬于吸熱反應的是A.Na與H2O的反應 B.Al與鹽酸的反應C.NaOH與鹽酸的反應 D.Ba(OH)2·8H2O與NH4Cl的反應10.(2019·北京師大附中高一期中)下列各組材料中,不能組成原電池的是 A B C D兩極材料 Zn片、石墨 Cu片、Ag片 Zn片、Cu片 Fe片、Cu片插入溶液 H2SO4溶液 AgNO3溶液 無水乙醇 稀鹽酸A.A B.B C.C D.D11.(2019·北京師大附中高一期中)某原電池總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Zn+Cu2+=Zn2++Cu,利用該反應設計成原電池。則該電池的正極、負極和電解質溶液依次是A.Zn、Cu、ZnSO4 B.Zn、Cu、CuCl2C.Cu、Zn、ZnCl2 D.Cu、Zn、CuSO412.(2019·北京師大附中高一期中)已知反應A+B==C+D的能量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該反應為放熱反應 B.該反應為吸熱反應C.反應物的總能量高于生成物的總能量 D.該反應只有在加熱條件下才能進行13.(2019·北京師大附中高一期中)下列設備工作時,將化學能轉化為熱能的是()A.硅太陽能電池 B.鋰離子電池C.太陽能集熱器 D.燃氣灶14.(2021·北京師大附中高一期中)某小組同學用如圖所示裝置探究金屬鋅與稀硫酸的反應,實驗發現A中溶液溫度升高,B中電流計指針發生偏轉。(1)A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2)B中Cu板上的現象是___________,電極反應式為___________。(3)從能量轉化的角度看,A、B中反應物的總能量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生成物總能量。A中化學能轉變為___________,B中將化學能主要轉變為___________。(4)該小組同學反思原電池的原理,下述觀點中正確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號)。A.原電池反應中一定有電子轉移B.原電池裝置需要2個電極C.電極一定不能參加反應D.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分別在兩極發生
參考答案1.D【分析】裝置中圖1燈泡不亮,圖2燈泡發亮,則固體NaCl不能產生自由移動的離子,而溶液中NaCl發生電離,產生自由移動的離子,在外加電源的作用下作定向移動,形成電流,則燈泡發亮,以此來解答。【詳解】A.電解質必須是化合物,NaCl溶液能導電,但NaCl溶液是混合物,不是電解質,而NaCl是電解質,選項A錯誤;B.電解質溶于水或熔化條件下發生電離,與電流無關,選項B錯誤;C.水為弱電解質,能電離出少量的H+和OH-,選項C錯誤;D.NaCl溶液導電,說明NaCl溶液中存在大量自由移動的Na+和Cl-,選項D正確;答案選D。2.D【詳解】A.斷裂化學鍵吸收能量,故A錯誤;B.形成化學鍵吸收能量,故B錯誤;C.依據圖像數據分析計算,2molH2(g)和1molO2(g)反應生成2molH2O(g),共放出484kJ能量,生成2molH2O(l),共放出大于484kJ能量,故C錯誤;D.依據圖像數據分析計算,2molH2(g)和1molO2(g)反應生成2molH2O(g),共放出484kJ能量,故D正確;故答案為D。3.A【詳解】A.高溫煅燒石灰石的反應是吸熱反應,反應物總能量低于生成物總能量,故A錯誤;B.中和反應是放熱反應,反應物總能量高于生成物總能量,故B正確;C.鎂條和鹽酸的反應為放熱反應,溶液的溫度會上升,故C正確;D.氫氧化鋇晶體和氯化銨晶體的反應是典型的吸熱反應,故D正確;故選A。4.D【詳解】A.電池總反應與氫氣在氧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一致,供電時的總反應為2H2+O2═2H2O,但反應條件不是點燃,故A錯誤;B.負極上消耗的是氫氣,在堿性溶液中的電極反應式為H2-2e-+2OH--=2H2O,故B錯誤;C.氫氧燃料電池是將化學能轉變為電能的裝置,氫氣和氧氣在兩極上放電,沒有發生燃燒,故C錯誤;D.氫氧燃料電池產物是水,對環境物污染,且能量轉化率高,故D正確;故選D。5.C【詳解】A.金屬與酸的反應為放熱反應,則鎂與鹽酸的反應屬于放熱反應,故A正確;B.化學反應遵循質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則能量變化是化學反應的基本特征之一,故B正確;C.Ba(OH)2·8H2O與NH4Cl的反應屬于放吸熱反應,故C錯誤;D.反應物的總能量低于生成物的總能量的反應為吸熱反應,反應時從環境吸收能量,故D正確;故選C。6.D【詳解】A.由圖可知,1molI2(s)和1molH2(g)吸收5kJ熱量生成2molHI(g),A正確;B.由圖可知,1molI2(g)和1molH2(g)生成2molHI(g)放出12kJ熱量,則2molHI(g)分解生成1molI(g)與1molH2(g)時需要吸收12kJ的能量,B正確;C.由圖可知,1molI2(g)變為1molI2(s)放出17kJ的熱量,則1mol固態碘變為1mol碘蒸氣時需要吸收17kJ的能量,C正確;D.由圖可知,1molI2(g)+1molH2(g)生成2molHI(g)放出12kJ熱量,應為放熱反應,D錯誤。答案為D。7.A【詳解】已知:(1)Zn(s)+O2(g)=ZnO(s),△H=﹣348.3kJ/mol(2)2Ag(s)+O2(g)=Ag2O(s),△H=﹣31.0kJ/mol根據蓋斯定律,將(1)-(2),整理可得:Zn(s)+Ag2O(s)=ZnO(s)+2Ag(s)的△H=﹣317.3kJ/mol,故合理選項是A。8.B【詳解】A.濃硫酸溶于水放熱,但不是發生化學反應,且濃硫酸具有極強的腐蝕性,易發生危險,A不正確;B.生石灰與水混合反應生成氫氧化鈣,同時放出大量的熱,能對食品進行加熱,B正確;C.熟石灰與水混合后,不發生化學反應,溶于水過程放出的熱量較小,難以將食品快速加熱,C不正確;D.氯化鈉與水混合,不發生化學反應,溶于水過程基本上不產生熱量,D不正確;故選B。9.D【詳解】A.Na與H2O的反應為放熱反應,故A不選;B.Al與鹽酸的反應為放熱反應,故B不選;C.NaOH與鹽酸的反應為放熱反應,故C不選;D.Ba(OH)2·8H2O與NH4Cl的反應為吸熱反應,故D可選;故答案為D。10.C【分析】根據原電池的構成條件分析,原電池的構成條件是:①有兩個活潑性不同的電極,②將電極插入電解質溶液中,③兩電極間構成閉合回路,④能自發的進行氧化還原反應。【詳解】A、鋅是活潑金屬,石墨能導電,鋅和硫酸能自發的發生氧化還原反應,所以能形成原電池,故A錯誤;B、兩金屬的活潑性不同,且銅片能自發的與AgNO3溶液發生氧化還原反應,所以能形成原電池,故B錯誤;C、兩金屬的活潑性不同,但是無水乙醇是非電解質,所以不能形成原電池,故C正確;D、兩金屬的活潑性不同,鐵和稀鹽酸自發的發生氧化還原反應,所以能形成原電池,故D錯誤。11.D【分析】根據電池反應式知,失電子的金屬作負極,則鋅作負極,不如負極活潑的金屬或導電的非金屬作正極,銅離子得電子發生還原反應,所以電解質溶液中含有銅離子,則電解質溶液為可溶性的銅鹽。【詳解】鋅失電子發生氧化反應而作負極,不如鋅活潑的金屬或導電的非金屬作正極(石墨),銅離子在正極上得電子發生還原反應,則電解質為可溶性的銅鹽,符合條件的是D,故答案為D。【點睛】考查原電池的設計,明確原電池的構成條件及反應必須是放熱反應是解本題的關鍵。構成原電池的條件是:①有兩個活潑性不同的電極;②將電極插入電解質溶液中;③兩電極間構成閉合回路;④能自發的進行氧化還原反應;所以設計原電池必須符合構成原電池的條件,且該反應必須是放熱反應。12.B【詳解】根據圖分析,反應物的總能量低于生成物的總能量,反應為吸熱反應,吸熱反應不一定需要加熱才能發生,有的吸熱反應在常溫下能發生。綜上所述,B正確,選B,13.D【詳解】A.硅太陽能電池是把太陽能轉化為電能,A錯誤;B.鋰離子電池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B錯誤;C.太陽能集熱器將太陽能轉化為熱能,C錯誤;D.燃氣灶將化學能轉化為熱能,D正確,答案選D。14.Zn+2H+=Zn2++H2↑有大量無色氣泡產生2H++2e-=H2↑大于熱能電能ABD【詳解】(1)A中發生的反應為鋅與稀硫酸發生置換反應生成硫酸鋅和氫氣,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Zn+2H+=Zn2++H2↑,故答案為:Zn+2H+=Zn2++H2↑;(2)B中鋅銅在稀硫酸溶液中構成原電池,銅為原電池的正極,溶液中的氫離子在正極得到電子發生還原反應生成氫氣,可觀察到銅板上有大量無色氣泡產生,電極反應式為2H++2e-=H2↑,故答案為:有大量無色氣泡產生;2H++2e-=H2↑;(3)從反應實質來看,A、B中的反應都是鋅與稀硫酸發生置換反應生成硫酸鋅和氫氣,鋅與稀硫酸的反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計算機科學的倫理問題的試題及答案
- 學習軟件設計師考試的五大法則試題及答案
- 網絡管理員考試備考策略與試題及答案
- 網絡管理員考試技巧與方法試題及答案
- 企業戰略風險應對試題及答案
- 現代軟件工程中的測試方法試題及答案
- 法律公開與透明度的提升方法試題及答案
- 法學概論考試的輕松上手技巧與試題及答案
- 2025屆廣東省梅州五華縣聯考七下數學期末質量檢測試題含解析
- 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實驗學校2025屆八年級數學第二學期期末質量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Unit1至Unit4每單元作文期末復習(課件)人教PEP版英語六年級下冊
- 大學生心理教育的社會支持與合作
- 生育服務證辦理承諾書
- 鋼塑復合管一般規格表
- 【履職清單】2023新版安全生產責任體系重點崗位履職清單
- GB/T 19670-2023機械安全防止意外啟動
- 施工單位回執單
- 新時代高職英語(基礎模塊)Unit5
- 完全病歷模板
- 食材配送服務人員配置方案
- 幼兒啟蒙12電子狗機器人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