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魚池塘養殖技術規范_第1頁
草魚池塘養殖技術規范_第2頁
草魚池塘養殖技術規范_第3頁
草魚池塘養殖技術規范_第4頁
草魚池塘養殖技術規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草魚池塘養殖技術規范本文件規定了草魚(Ctenopharyngodonidellus)池塘養殖的環境條件、養殖設備、苗種培育、商品魚養殖、越冬管理、魚病防治、捕撈銷售和產品追溯的要求。本文件適用于草魚的池塘養殖。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11607漁業水質標準GB11776草魚魚苗、魚種GB13078飼料衛生標準GB31650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獸藥最大殘留限量SC/T0004水產養殖質量安全管理規范SC/T1008淡水魚苗種池塘常規培育技術規范SC/T1077漁用配合飼料通用技術要求SC/T1132漁藥使用規范SC/T9101淡水池塘養殖水排放要求3術語和定義本文件沒有需要界定的術語和定義。4環境條件4.1養殖基地應交通便利,環境整潔,水、電、路等基礎設施配套完善,周圍沒有對養殖環境構成威脅的污染源。配備管理用房、生產設備及捕撈用具等輔助設施設備。4.2水質要求水源水質、養殖用水水質應符合GB11607的相關規定。4.3池塘條件養殖池塘面積適宜,長方形,東西朝向,排灌方便,保水性好,池底淤泥20cm之內。宜對池塘進行護坡,建議建設池塘底排污系統,減輕池塘淤積,降低清淤成本和次數。2養殖池塘排出的尾水,應采取物理、化學、生物等方法進行凈化處理,外排水質應符合SC/T9101的相關規定。養殖草魚的魚苗培育池塘、魚種培育池塘、商品魚養殖池塘的面積、池深以及長寬比例等基本參數表1池塘參數類型面積hm2池深m長:寬魚苗培育池塘0.2~0.51.0~1.52:1魚種培育池塘0.3~1.01.5~2.0(2~3):1商品魚養殖池塘0.6~3.02.0~3.5(3~4):15養殖設備養殖池塘應配備離心式、風送式等投餌機械,配備葉輪式增氧機、水車式增氧機、微孔曝氣增氧機、變頻增氧機等增氧設備。推薦配備耕水機、底質改良機等水質改良設備。使用水產養殖物聯網智能監控系統,配備溶解氧、pH值、氨氮、亞硝酸鹽等水質監測儀器設備,安裝生產安全管理監控設施。6苗種培育6.1苗種來源苗種應從取得縣級以上漁業行政管理部門核發的《水產苗種生產許可證》的水產養殖企業(場)引進。6.2苗種質量苗種應經過檢驗、檢疫。質量應符合GB11776的要求。6.3池塘準備應按4.3的要求執行。及時做好池塘清整、消毒、注水等工作。放苗前,應施用發酵有機肥培育輪蟲等天然餌料。苗種池塘常規培育方法應按SC/T1008的規定實施。6.4夏花培育6.4.1魚苗放養宜在5月上旬水溫穩定在18℃左右時投放草魚烏仔,每公頃放養75萬尾~150萬尾。放養數量可根據池塘條件、管理技術等靈活調整。草魚夏花培育實行單養,魚苗一次放足。魚苗下塘時,應做到水溫溫差小于2℃。6.4.2飼養管理飼料以水體中培育的天然餌料為主。天然餌料不足時,每公頃池塘每天用45kg~75kg黃豆浸泡、磨漿并全池潑灑,每天3次~5次。在食臺區掛飼料袋進行誘食,并用草魚開口配合飼料馴化集中搶食。3推薦使用草魚浮性飼料和破碎飼料。各種飼料的加工、衛生、質量應符合GB13078、SC/T1077的相關規定。定期加注新水,培育天然餌料,保持水體“肥、活、嫩、爽”。6.4.3捕撈分塘強化培育20d~25d,全長達到3cm~4cm時,多次鍛網后捕撈分塘,進行魚種培育。6.5魚種培育6.5.1魚種放養一齡魚種培育,推薦在5月底或6月初,每公頃池塘投放草魚夏花12萬尾~15萬尾,混養鰱夏花7500尾~15000尾,混養鳙夏花4500尾~9000尾。二齡魚種培育,推薦每公頃池塘放養一齡草魚魚種45000尾~75000尾,規格50g以上;混養鰱魚種9000尾~15000尾,混養鳙魚種7500尾~9000尾,混養鯽魚種9000尾~15000尾。放養數量可根據池塘條件、管理水平等靈活調整。6.5.2投喂管理選用適口的草魚全價配合顆粒飼料進行馴化喂養,推薦使用草魚浮性飼料。設立固定的投餌臺,使用投餌機進行定時、定位、定質、定量“四定”投喂,每天投喂3次~5次。及時調整飼料粒徑。每天投喂一定數量的優質水草或牧草。飼料投喂量、投喂次數宜根據飼料粗蛋白含量、吃食魚數量以及水溫、天氣狀況、魚的吃食狀態等具體情況靈活掌握。6.5.3水質管理使用增氧設備進行立體增氧,使用底質改良機等設備調控水質,潑灑微生物制劑改良水質。根據池塘的水質狀況及時加水、換水,每次加、換水深度宜控制在20cm~30cm。推薦池塘配備水產養殖物聯網水質智能監控系統,對養殖水體的水質進行精準監控和科學管理。整個水產養殖過程中,池塘排出的尾水宜進行凈化處理,循環利用或達標排放,尾水排放應符合SC/T9101的規定。6.5.4日常管理每天定時巡塘,觀察池塘水色、魚的活動狀態及吃食情況等,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定期檢查生長情況,測量體重、全長等。生產管理過程中,執行水產健康養殖“五項制度”,做好生產記錄、用藥記錄“兩項登記”。7商品魚養殖7.1池塘準備應按4.2、4.3的要求執行。7.2魚種放養推薦每公頃池塘投放草魚魚種9000尾~22500尾,規格150g以上;套養鰱魚種2250尾~3000尾,規格300g以上;套養鳙魚種750尾~1500尾,規格350g以上;套養鯽魚種150004尾~30000尾,規格25g以上??商尊B少量的黃河鯰等肉食性魚類,每公頃75尾~150尾。放養密度可根據池塘條件、養殖技術、管理水平、商品魚規格等合理調整。放養時間宜在秋季或春季,放養時魚種應藥浴消毒。7.3投喂管理應按6.5.2的要求執行。每天的飼料投喂量、喂食次數,宜根據池塘水質、水溫、天氣以及魚的健康等情況,綜合研判,及時調整。7.4水質管理應按6.5.3的要求執行。推薦應用立體增氧、節能減排、生態循環、生物凈化等方法,提高水體利用效率,減少池塘尾水的外排量,開展生態健康、綠色環保養殖。應按6.5.4的要求執行。具有一定規模和組織化程度的水產養殖生產單位,應建立和實施水產養殖質量安全管理體系,養殖管理應符合SC/T0004中的有關規定。推薦應用漁業環境監控系統、水產養殖水質在線監測及智能管理系統、水生動物疾病遠程診斷系統、水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及身份證識別系統、水產養殖智能管理系統等水產綠色發展管理服務平臺,進行綠色健康養殖生產管理。8越冬管理8.1基本要求主要分為魚種越冬和商品魚越冬。池塘面積適宜,保水性強,消毒徹底。魚類體質健壯,無病無傷,規格整齊。8.2越冬密度越冬魚種和越冬商品魚的投放密度宜控制在每公頃9000kg~15000kg??筛鶕靥翖l件、魚類規格、管理技術等適當調整。8.3水體管理池塘加注新水,透明度保持在40cm~50cm,冰下水深150cm以上。推薦使用增氧設備、水質調控設備、水產養殖物聯網智能監控設備等進行科學管理和精準監控。池塘水溫適宜時,應投喂飼料。每天定時巡塘,打冰眼觀察池塘水體水色、魚的活動狀態等。及時清掃冰上積雪,掃雪面積占池塘總面積的50%以上。9魚病防治59.1防治原則貫徹“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做到“防重于治”。9.2魚病防控a)及時清塘,使用微生物制劑調控水質,生產過程中避免魚體受傷,工具使用前后應消毒、曝曬,優化養殖環境進行生態防??;b)苗種下塘時藥浴消毒,定期消毒食場,投喂藥餌或使用漁藥進行藥物防??;c)推薦浸浴或注射草魚滅活疫苗進行免疫防病;d)發病時,應采取隔離、消毒、防交叉感染等控制措施;e)死魚應采取深埋、焚燒、自然分解等物理、化學或生物學方法進行無害化處理。9.3魚病治療a)正確診斷魚病,對癥用藥。漁藥的使用應符合SC/T1132的規定,符合國家對漁藥品種、使用規定的最新相關公告要求,拒絕購買和使用無獸藥產品批準文號藥品;b)推薦使用中草藥及其制品治療魚病;c)使用漁藥后,做好用藥記錄,觀察治療效果;d)發生疫病或疑似疫病應及時報告,并采取隔離、消毒、銷毀等撲滅方法。10捕撈銷售捕撈收獲前,應確保產品滿足休藥期要求。捕撈銷售前,推薦應用瘦身健身養殖技術,提高品質。選擇適宜的天氣和時間,采取機械抬網、降水拉網、干池清塘等方式捕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