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第一次模擬考試化學(青海省卷)_第1頁
2025年中考第一次模擬考試化學(青海省卷)_第2頁
2025年中考第一次模擬考試化學(青海省卷)_第3頁
2025年中考第一次模擬考試化學(青海省卷)_第4頁
2025年中考第一次模擬考試化學(青海省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中考第一次模擬考試(青海省卷)化學(考試時間:50分鐘試卷滿分:50分)注意事項:1.本試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4.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C-12N-14O-16Cl-35.5Ca-40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14小題,1-8題每題1分,9-14題每題2分,共20分。每題有四個選項,其中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青海境內的彩陶文化跨度涵蓋仰韶文化、馬家窯文化以及宗日、齊家、辛店、卡約等文化時期。手工制造陶器的一般過程如圖所示,其中一定發生化學變化的是() A.和泥 B.成型 C.干燥 D.燒結2.空氣和水都是大自然饋贈給人類的寶貴資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空氣中氮氣的質量分數約為78%B.軟水中加入肥皂水攪拌后有大量泡沫產生C.由于氦氣密度小和化學性質不活潑,可用于填充飛艇D.煮沸可以對天然水起到殺菌和降低硬度的作用3.化學學科的特征是從分子層次認識物質。下列對宏觀事實的微觀解釋不正確的是()A.夏天汽車輪胎容易爆胎——溫度升高分子變大B.品紅在水中擴散——分子在不斷運動C.100mL水與100mL酒精混合后體積小于200mL——分子之間有間隔D.氧氣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燒——同種分子化學性質相同4.2025年2月2日我們迎來第29個世界濕地日,主題是濕地:保護濕地共筑未來(ProtectingWetlandsforOurCommonFuture)。下列做法符合這一理念的是()A.為了提高農作物的產量、減少病蟲害,可大量使用化肥和農藥B.禁止捕撈青海湖湟魚,保護高原生態環境C.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D.為了減少“白色污染”,可焚燒廢舊塑料5.科學規范的實驗操作是實驗成功的重要保證。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A.點燃酒精燈 B.檢查裝置氣密性 C.稀釋濃硫酸 D.測定溶液的pH6.大蒜富含大蒜素,具有降壓、殺菌作用,主要成分為C6H10S3。下列關于大蒜素的說法正確的是()A.C6H10S3屬于有機化合物B.一個C6H10S3分子中含有5個H?分子C.C6H10S3中碳、氫、硫三種元素的質量比為6:10:3D.C6H10S3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7.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碳酸鈣不僅可用于補鈣劑,還可用于建筑,如天安門前的華表就是碳酸鈣制成的B.餐具上的油污可以用加入適量純堿的水洗掉C.煤和石油的綜合利用的產品可用于醫藥,炸藥,合成材料等D.做饅頭時,常在面團中加入適量的發酵粉,使蒸熟的饅頭疏松多孔8.下圖為我國不同年份的能源結構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氫氣是理想的清潔高能燃料B.我國能源結構中清潔能源占比呈增加趨勢C.煤、石油是可再生能源D.加大水電、風電的開發利用有利于減少環境污染9.科學家近年來在“甲烷一二氧化碳重整和Ni基催化劑”的研究方面取得突破。圖是甲烷與二氧化碳反應的微觀示意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丙物質是CO B.反應前后各元素的化合價均不變C.參加反應的甲和乙的質量比為4:11 D.生成物中的兩種分子的個數比為1:110.安全問題與人類生活、生產息息相關。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A.為保持海產品鮮美,可用甲醛溶液浸泡B.霉變的大米洗凈后再食用C.點燃可燃性氣體前需要進行驗純D.高層建筑物起火,應乘坐電梯下樓逃生11.歸納與比較是重要的學習方法。下列關于氣體的比較,正確的是()A.性質:CO2、CO都有可燃性B.用途:CO2用于滅火;CO用于人工降雨C.制取:用大理石和稀鹽酸制取CO2與用高錳酸鉀制取O2的制取裝置相同D.收集:CO2、O2都能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12.如圖1所示,將稀鹽酸與氫氧化鈉溶液混合,實驗過程中測得燒杯中溶液的pH變化曲線如圖2。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膠頭滴管中所取X溶液為鹽酸B.滴入amLX溶液時,燒杯中溶質有3種C.溶液pH變化是因為H+和OH-發生化合反應D.用磁力攪拌器攪拌,能使測定的數據更精確13.邏輯推理是化學學習中常用的一種思維方法。以下推理正確的是()A.陰離子帶負電荷,則帶負電荷的粒子一定是陰離子B.溶液具有均一性、穩定性,則均一穩定的物質都是溶液C.單質是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物質,因此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一定是單質D.濃鹽酸具有揮發性,需要密封保存,所以需要密封保存的物質都具有揮發性14.下列鑒別或除雜方法不能達到目的的是()A鑒別CO和CO2分別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B鑒別羊毛和尼龍灼燒,聞氣味C除去NaNO3溶液中混有少量的Na?CO3滴入適量的稀鹽酸D除去CaO中混有的CaCO3高溫煅燒二、填空題(本題共5小題,化學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8分)15.(3分)請用化學用語回答下列問題:(1)氫元素;(2)2個氫離子;(3)保持氫氣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16.(3分)豐富多彩的中華文物銘刻著中華文化的脈絡、記錄著中華文明的傳承。(1)三星堆考古發掘出土很多重要文物。下列過程涉及化學變化的是___________(填序號)。A.用礦石冶煉銅 B.鍛打金塊制鳥型金飾片 C.雕刻玉石 D.打磨銅像(2)《呂氏春秋·別類篇》載有“金柔錫柔,合兩柔則剛”,表明我們的祖先已認識到銅合金的硬度比純銅(填“大”或“小”)。(3)三星堆遺址中發現的金面具殘片,經測定該面具含金量約為85%。下列有關金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___。

A.金原子的質子數是197 B.金的元素符號是AuC.金原子的核外電子數是118 D.金的熔點很低,所以便于做面具17.(4分)溶液與人們的生產、生活密切相關。請結合圖一、圖二所給信息,回答下列問題:(1)時,甲、乙兩物質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甲乙(填“”或“”或“”);(2)時,將等質量的甲、乙兩物質分別放入兩只燒杯中,各加入水,充分攪拌,溶解情況如圖二所示,則B燒杯溶解的物質是;(填“甲”或“乙”)(3)時,甲物質的溶解度乙物質的溶解度(填“大于”、“等于”或“小于”);(4)下列有關甲、乙兩物質的說法錯誤的是。A.甲、乙兩物質相比,甲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大B.時相同質量的甲、乙飽和溶液,乙溶液中溶劑質量更大C.將時甲、乙兩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至,析出晶體質量甲大于乙D.時,在水中加入甲物質充分溶解,得到甲溶液18.(3分)實驗室電解水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1)a試管中產生的氣體是;a與b試管中產生氣體的體積比為;(2)由實驗得出的結論:水是由組成。19.(5分)A~F是初中化學中常見的物質,A、B、C均為含鈣化合物,C可用來改良酸性土壤,F是一種黑色固體單質,D、E的組成元素相同,它們之間存在如圖所示的“三角轉化關系”(“—”表示兩端物質能發生化學反應,“→”表示物質間的轉化關系,部分反應物、生成物及反應條件已略去)。請回答下列問題:(1)C物質俗稱(填一種即可)。(2)寫出A→B的反應化學方程式。(3)寫出D→E的反應化學方程式。三、實驗探究題(本題共1小題,化學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8分)20.(8分)基于實驗事實的邏輯推理、質疑批判是科學探究的重要方法。碳酸鈉與熟石灰反應生成氫氧化鈉: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想利用生石灰和碳酸鈉制取氫氧化鈉溶液。【知識回顧】(1)生石灰與水反應熱量(填“放出”或“吸收”),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屬于反應(基本反應類型)。【制取過程】【討論】有同學認為無色溶液A是氫氧化鈉溶液;有同學認為,溶液中除了氫氧化鈉還可能有其他溶質。【提出問題】無色溶液A中的溶質是什么?【猜想】(2)有三種可能①NaOH②NaOH和Na2CO3③NaOH和【實驗探究】(3)實驗操作實驗現象解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