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基礎》課程標準_第1頁
《中醫藥基礎》課程標準_第2頁
《中醫藥基礎》課程標準_第3頁
《中醫藥基礎》課程標準_第4頁
《中醫藥基礎》課程標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醫藥基礎》課程標準生就業擴寬就業面為目的的一門課程,是為今后能更深入的研究中藥打基礎的一門課2.課程任務:通過課本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中醫基本理論知識,理解中醫知識架構是什么,能用中醫理論去解釋中醫問題,序號章節課程內容教學要求學時1緒論1、中醫藥學發展概況。2、中醫學的基本特點。1、了解中醫藥學發展歷史,明確中醫藥在我國歷史上對人們身體健康起到巨大作用。2、中我中醫學的基本特點。22陰陽五行1、陰陽學說基本概念、基本內容和在中醫學中的應用。2、五行學說的基本概念、基本內容和在中醫學中的應用。1、掌握陰陽的概念,陰陽學說的基本2、熟悉陰陽學說在中醫學中的應用。3、掌握五行概念,五行學說的基本內4、熟悉五行學說在中醫學中的應用。5、能運用陰陽學說,解釋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何為陽何為陰。6、能用五行學說解說人體和自然界中的事物。43藏象1、五臟的主要生理功能及系統聯系。2、六腑的主要生理功能及生理特性。3、奇恒之府的主要功能。4、以五臟為中心的整體聯系。1、掌握五臟的生理功能和系統聯系。2、掌握六腑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3、熟悉五臟和六腑之間的關系。4、熟悉奇恒之府的主要功能。5、了解以五臟為中心的整體聯系。6、學會團結協作,具有合作精神。7、學會欣賞他人,學習他人的優點。64氣血津液1、氣的概念、生成與運動、生理功能和分布與分類。1、掌握氣、血、津液的概念和生理功42、血的基本概念、生成、功能和運行。3、津液的基本概念、生成輸布和排泄,以及功能。4、氣血津液之間的關系。2、掌握氣的生成和運動、分布與分類。3、熟悉血的運行、津液的生成、輸布和排泄。4、掌握氣血津液之間的關系。5病因病機1、病因2、發病3、病機1、掌握外感病因的致病特點,熟悉戾氣的特點。2、熟悉內傷病因和病理產物行病因所致疾病特點。3、掌握基本病機。4、學會分析疾病的病機。5、學會語言表達,學會溝通。661、望診(望神、色、形態、頭顱五官、皮膚、分泌物和排泄物)2、聞診(聲音和氣味)3、問診4、切診1、掌握望神、望色、望形態。2、掌握望舌的內容。3、熟悉聞診、問診、切診的內容。4、學會合作。67辨證1、八綱辨證2、臟腑辨證3、其他辨證1、掌握八綱辨證的內容。2、熟悉臟腑辨證的內容。3、了解其他辨證的內容。4、學會用八鋼理論分析疾病。48防治原則1、預防2、治則3、治法1、掌握預防的原則。2、掌握治療原則。3、掌握治療八法。4、學會分析治療用藥使用的何種原則和方法。29性味1、四氣五味2、歸經3、升降浮沉4、有毒無毒1、掌握中藥的四氣五味的概念及具體2、掌握歸經的概念及主要內容3、掌握升降浮沉的概念4、有毒無毒2常用中藥的功效及使用注意事項1、解表藥2、清熱藥3、祛濕藥4、芳香化濕藥5、利水滲濕藥6、活血藥7、行氣藥8、祛痰止咳藥9、安神藥、開竅藥10、平肝熄風藥11、補虛藥方劑與中成藥1、方劑的概論2、常用方劑如講授法、角色扮演法、小組討論法、案例教學法、任項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