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大棚吊袋栽培技術規程_第1頁
黑木耳大棚吊袋栽培技術規程_第2頁
黑木耳大棚吊袋栽培技術規程_第3頁
黑木耳大棚吊袋栽培技術規程_第4頁
黑木耳大棚吊袋栽培技術規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NY/T528食用菌菌種生產技術NY5095無公害食品食用菌NY5099無公害食品食用菌栽培基質安全技術NY/T5333無公害食品食用菌生產技術NY5358無公害食品食用菌產地環境24.1生產場地吊袋大棚主要包括溫室大棚和塑料大棚。吊袋大棚的基本要求是周圍遠離污染源、通風良好、向兩個吊桿為一組,吊桿間距為25cm~30cm,每組之間留出過道,距離一般為60cm~70cm,每條吊應符合NY5099規定,主料以闊葉樹木的硬雜木屑為主,要求新鮮、無蟲,無霉變。有機輔料以麥麩、米糠、黃豆粉為主,無機輔料常使用石采用裝袋機裝袋,料袋規格為17cm×35cm聚乙烯折角袋,裝袋,并及時檢查是否有微孔,發現后立即用膠帶粘上。拌好的料應3h,以提高萌發率,然后保持(26±2)℃進行恒溫暗培養,進入發菌階段,發菌期間還應性狀和劃扣數量,劃口方式有“I”形口、“O”形口、“Y”形口,常用劃口方式為“Y”形口,劃口數量受出耳季節影響,春耳、伏耳劃口量偏小,秋耳劃扣量偏大,一般控制在60~90個。劃口后將菌袋壘墻式袋,以此類推一直吊完為止。一般每組尼龍繩可立體吊5~8袋(根據大棚高度和吊桿高度而定)。吊保持30cm~50cm左右的距離,利于通風。此外,可以將吊繩的底部串聯起來,減少因風而帶來的碰控制在20℃~25℃。待菌袋菌絲恢復后可以往菌袋上澆水,每天進行間歇噴水,使濕度達到90%,此階段切忌澆重水,以保濕為主,每天通風2次,持續8d左右,耳芽發育成綠豆大小。無論是春栽還是避免高溫、高濕所帶來“燒菌”以及綠霉4控制耳片生長速度,棚內溫度一般超過25℃不噴水,噴水以春秋季偏中午時間,夏季偏早晚時間為宜使空氣相對濕度始終保持在90%~95%。采通風3~4次,天熱時早晚通風,氣溫低時在中午通風。避免高溫、高濕采收木耳后,通過控制塑料膜和遮陽網的設施,進行約5d的曬袋工作,然后再按“干干濕濕”的原木屑及原基割掉。其中性狀圓整、正反面分明、質預防為主,綜合防治,以生物防治為主,配合科學合理地使用化學防治,達到生產安全、優質無熏蒸消毒,消毒時間不少于12h,嚴重的用柴油涂抹后隔及時采摘,保持水源潔凈,發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