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1-T 435-2021 分布式供能系統溴化鋰吸收式冷(熱)水機組安全和能效技術要求_第1頁
DB31-T 435-2021 分布式供能系統溴化鋰吸收式冷(熱)水機組安全和能效技術要求_第2頁
DB31-T 435-2021 分布式供能系統溴化鋰吸收式冷(熱)水機組安全和能效技術要求_第3頁
DB31-T 435-2021 分布式供能系統溴化鋰吸收式冷(熱)水機組安全和能效技術要求_第4頁
DB31-T 435-2021 分布式供能系統溴化鋰吸收式冷(熱)水機組安全和能效技術要求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DB31/T435—2021分布式供能系統溴化鋰吸收式冷(熱)水機組安全和能效技術要求Technicalrequirementsforsafetyandenergyef2021-07-27發(fā)布2021-10-01實施上海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發(fā)布前言 1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13術語和定義 14安全技術要求 25能效技術要求 56檢測方法 77運行維護 8附錄A(資料性)檢測方法 9附錄B(資料性)機組維護作業(yè)項目 17I本文件代替DB31/T435—2009《燃氣直燃型溴化鋰吸收式冷(熱)水機組安全和能效技術要求》。——更改了范圍(見第1章,2009年版的第1章);—更改了分布式供能系統中燃氣直燃型溴化鋰吸收式冷(熱)水機組運行中的燃燒性能、煙氣排——增加了分布式供能系統中的余熱系統和余熱吸收式冷(熱)水機組的相關要求(見4.6、4.7、——更改了檢測方法(見第6章,2009年版的第6章);—一刪除了產品標志(見2009年版的第7章);——更改了運行維護(見第7章,2009年版的第8章)。——2009年首次發(fā)布為DB31/T435—2009;分布式供能系統溴化鋰吸收式冷(熱)本文件適用于分布式供能系統中的燃氣直燃型溴化鋰吸收式冷(熱)水機組和配套的煙氣、熱水等余熱驅動型溴化鋰吸收式冷(熱)水機組。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guī)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GB/T4208外殼防護等級(IP代碼)GB/T4272設備及管道絕熱技術通則GB/T8175設備及管道絕熱設計導則GB18361—2001溴化鋰吸收式冷(溫)水機組安GB/T18362—2008直燃型溴化鋰吸收式冷(溫)水GB/T36699—2018鍋爐用液體和氣體燃料燃燒器技術條件機組在冷水進口溫度12℃,冷水出口溫度7℃,冷卻水進口溫度32℃以及冷卻水出口溫度37.5℃機組在熱水出口溫度60℃條件下的供熱運行狀態(tài)。機組輸出制冷量與名義制冷量的比值。1利用原動機余熱進行制冷、供熱的機組。注:包括煙氣型、煙氣熱水型吸收式冷(熱)水機組、熱水型冷水機組。4安全技術要求燃燒器正常運行時,燃燒煙氣中的CO含量不應大于95mg/m3(基準O?含量按3.5%)。燃燒器正常運行時,煙氣排放應符合以下要求:a)額定功率下運行時,煙氣中的O?體積含量不應大于3.5%;b)在負荷調節(jié)范圍內運行時,煙氣中氮氧化物(NO)含量不應大于50mg/m3(基準O?含量按c)在負荷調節(jié)范圍內運行時,煙氣黑度不應大于林格曼1級。燃燒過程的穩(wěn)定性應符合以下要求:b)燃燒器在正常的負荷調節(jié)變化過程中,燃燒連續(xù)平穩(wěn),無異常噪聲;c)進入燃燒器燃氣閥組的燃氣壓力在設計值的±5%范圍內波動時,燃燒器應能正常燃燒,火焰燃燒器在其負荷調節(jié)范圍內運行時,不應在旋口和爐膛內壁產生積炭,影響設備正常運行。4.2.1.1燃燒器應設有火焰自動監(jiān)測裝置,其安裝位置應確保傳感器能接收到火焰信號,且不受無關信號的干擾。4.2.1.2點火火焰和主火焰各自設置火焰監(jiān)測器時,主火焰檢測器應不能檢測到點火火焰。4.2.2燃氣安全切斷閥燃燒器配置的燃氣自動安全切斷閥,應符合GB/T36699-2018中5.2.3和8.3.11的要求。燃氣閥門檢漏裝置的配置應符合GB/T366992018中5.2.6和8.3.12的要求。應設置燃氣壓力保護裝置,以確保燃氣壓力低于或超出設計范圍時,實現安全停機和聯鎖保護。2應設置助燃空氣監(jiān)測裝置,通過壓力、流量或其他方式監(jiān)測燃燒器助燃空氣狀況;空氣監(jiān)測裝置應符合GB/T36699—2018中8.3.3的要求。4.2.6.1燃燒器點火前應對爐膛及煙道進行前吹掃,前吹掃風量和時間應符合GB/T36699—2018中7.1.2.2的要求。4.2.6.2燃燒器正常停機后應對爐膛及煙道進行后吹掃,后吹掃時間應符合GB/T36699—2018中表7的要求。燃燒器的點火安全時間、主火安全時間和熄火安全時間應符合GB/T36699—2018中表9的要求。4.2.8.1燃燒器額定輸出功率小于或等于120kW的,可以直接點火啟動;額定輸出功率大于120kW的,可降低功率直接啟動,或設置獨立的點火槍啟動;啟動功率應符合GB/T36699—2018中表11的要求。4.2.8.2燃燒器設有獨立點火槍時,應在火焰監(jiān)測裝置驗證點火火焰已建立后,才能開啟主燃氣控制4.2.8.3燃燒器點火失敗,進行第二次點火前應進行前吹掃;連續(xù)兩次點火失敗后不應繼續(xù)重復點火,需查明原因并排除故障后才可再啟動。4.2.9.1燃燒器在啟動和運行過程中,出現以下任何一種情況時,應能立即報警、安全停機并聯鎖保護:a)冷熱水機組壓力、溫度、水位等控制參數超限;b)燃燒器帶安裝位置驗證時,驗證異常;c)燃氣閥門檢漏故障信號;d)空氣故障信號;e)火焰故障信號;f)燃氣低壓保護信號。4.2.9.2燃燒控制系統進入鎖定狀態(tài)后,應經人工復位后才能重新啟動。4.3燃燒器結構與防護4.3.1燃燒器的燃氣管路應符合以下要求:a)在主燃氣自動切斷閥的上游,應設置手動快速切斷閥;手動快速切斷閥應安裝在不易發(fā)生意外操作,但需要時又便于操作的位置;b)在主燃氣自動切斷閥的上游,應設置燃氣過濾裝置,過濾網的孔徑不應大于1.5mm;過濾裝置的入口及出口處應設有壓力測試點;c)燃氣管路及其附件應進行壓力試驗,試驗壓力不低于設計壓力的1.5倍且不低于4.9kPa,應無泄漏或其他異常現象;d)與燃氣接觸的各類零部件的材料,應能承受設計工況和環(huán)境條件下可能發(fā)生的化學腐蝕。4.3.2燃燒器風機入口應設置金屬防護網罩,防止異物吸入。3額定輸出功率小于或等于400kW的燃燒器,正常運行時的噪聲不應大于80dB(A);額定輸出功率大于400kW的燃燒器,其運行噪聲不應大于85dB(A)。4.5.2電氣設備及裝有電氣元件的控制柜的外殼防護等級不應低于GB/T4208中規(guī)定的IP40。4.6.5.1煙氣系統根據余熱吸收式冷(熱)水機組負荷調節(jié)和運行要求,應在原動機與余熱吸收式冷煙氣旁通閥門應在余熱吸收式冷(熱)水機組出現故障時自動切換到旁通位置,煙氣閥門應聯鎖在額定工況下熱水系統中的最高壓力應小于系統內設備最大承受壓力。4不應超過原動機冷卻系統的允許阻力。4.7.3.3管道系統應根據管內介質和溫度參數選取膨脹罐或膨脹水箱,并應有防止壓力過高的泄壓a)距地面或操作平臺的高度小于2.1m時;b)距操作平臺周邊水平距離小于或等于0.75m時。余熱吸收式冷(熱)水機組應與原動機在額定工況下產出的煙氣量和煙氣溫度相匹配。原動機排出的煙氣不應在余熱吸收式冷(熱)水機組煙氣高溫發(fā)生器內壁產生積炭,影響設備的正余熱吸收式冷(熱)水機組應與原動機在額定工況下產出的熱水量和熱水溫度相匹配。原動機內部含有防凍液的冷卻水可直接供給余熱吸收式冷(熱)水機組作為熱水水源,其他用于余熱吸收式冷(熱)水機組的熱水水質應符合表1的要求。5DB31/T435—2021傾向結垢基準項目酸堿度pH(25℃)OO導電率(25℃)/(μs/cm)OO硫酸根離子SO?2-/(mg/L)O酸消耗量(pH=4.8)/(mg/L)O全硬度/(mg/L)O參考項目鐵Fe/(mg/L)OO硫離子S2-/(mg/L)不應檢出O氨離子NH?+/(mg/L)O二氧化硅SiO?/(mg/L)Oa)外表面溫度高于50℃時;b)外表面溫度低于或等于50℃,需要回收熱能時。5.2真燃型溴化鋰吸收式機組能效性能機組實測性能系數(COP)應滿足式(1):65.3.1余熱吸收式冷(熱)水機組的參數和性能應符合GB/T18362—2008和GB/T18431的有關℃℃℃(熱)水機≥300(雙效)一≤120(煙氣)≥200(單效)(熱)水機≥300(雙效)≤120(煙氣)一≥150(雙效)≤75(冷卻水)≥90(單效)(顯熱)一≤120(煙氣)一一或COP,=COP,·x+COP,·y+COP?·zCOP,熱水發(fā)生器性能系數;q1排煙溫度降檢測方法可參照附錄A。7周期(月)1真空泵用油12634燃氣配管(配置時)5煙氣、熱水配管(配置時)6電氣系統67溶液分析(緩蝕劑、堿度、雜質等)289冷卻水水質1自動抽氣裝置燃燒器定期維護8(資料性)測試用主要儀器儀表不應低于表A.1的要求。表A.1測試用主要儀器儀表1士0.1℃土0.5℃(<100℃時)士2.0℃2土5%(相對濕度10%~98%)3測量壓力456I型或I型以上7測量O?、CO?含量土0.1%81.5級9測量時間真空檢漏靈敏度≥2.03×10-?Pa·m3/s電能表A.2燃燒性能測試A.2.1燃燒效率燃燒器在額定功率下正常、穩(wěn)定運行時,用煙氣分析儀檢測煙氣中的CO含量,檢測不少于三次(間隔3min~5min),取算術平均值作為實測值。A.2.2煙氣排放在進行A.2.1測試時,煙氣分析儀可同時檢測出煙氣中的O?和NO?含量。9A.2.3燃燒穩(wěn)定性按如下步驟進行測試:a)啟動燃燒器時,通過控制柜運行指示或目測,觀察點火過程及運行情況,應回火現象;b)燃燒器正常運行時,使其輸出功率在最小與最大之間調節(jié)變化,觀察火焰的穩(wěn)定性;c)燃燒器在額定功率下正常運行時,在設計值的士5%范圍內調整氣源的壓力,觀察燃燒器的運行情況,應無脫火或熄火現象。進行A.2.1~A.2.3的測試時,停機后檢查燃燒器頭部是否有積炭,積炭的程度是否影響正常運行。A.3燃燒安全控制測試A.3.1火焰監(jiān)測裝置A.3.1.1當燃燒器啟動后至點火器點火之前,觀察火焰監(jiān)測器,應無火焰信號;點火器點火后,觀察火焰監(jiān)測器,應發(fā)出火焰信號。燃燒器啟動運行時,用秒表測量前吹掃時間;燃燒器正常停機時,用秒表測量三次,分別取其算術平均值作為實測值。A.3.3安全時間按如下步驟進行測試:a)點火安全時間:啟動燃燒器至點火階段時,使火焰監(jiān)測器不能檢測到點火火焰,用秒表測量點火燃氣閥持續(xù)開啟的時間間隔;b)主火安全時間:啟動燃燒器運行至主火焰建立階段時,使火焰監(jiān)測器不能檢測到主火焰,用秒表測量主燃氣切斷閥持續(xù)開啟的時間間隔;c)熄火安全時間:啟動燃燒器進入正常運行狀態(tài)后,使火焰監(jiān)測器不能檢測到火焰信號的同時,用秒表記錄從火焰信號消失至主燃氣切斷閥斷電的時間間隔。A.3.4.1啟動燃燒器,通過流量計測量點火啟動時的燃氣流量,啟動功率應符合GB/T36699—2018中表11的要求。A.3.4.2對設有獨立點火槍的燃燒器,啟動時,觀察點火火焰的建立、驗證其主火焰建立的時間順序,應符合設計要求。按如下步驟測試并觀察燃燒器運行狀態(tài):a)分別在燃燒器啟動和正常運行狀態(tài)時,模擬輸入控制參數(壓力、溫度或水位等)超限信號;b)燃燒器帶安裝位置驗證開關的,應分別在燃燒器開機啟動、正常運行過程中,模擬切斷位置開關驗證信號;c)啟動燃燒器運行至燃氣閥檢漏階段時,強制開啟主燃氣安全閥,模擬燃氣泄漏故障;d)啟動燃燒器運行至前掃氣階段時,提高助燃空氣壓力驗證開關的設定值,模擬助燃空氣故障e)啟動燃燒器,分別在點火和正常運行階段,移動火焰監(jiān)測器,使其不能檢測到火焰,模擬火焰f)啟動燃燒器至正常運行狀態(tài)時,提高燃氣壓力驗證開關的設定值,模擬出現燃氣壓力低故障。A.4燃氣管路測試燃氣管路的氣密性和耐壓性能,按GB18361-2001附錄A中規(guī)定的方法進行測試。A.5噪聲測試機組正常穩(wěn)定運行后,按JB/T4330規(guī)定的方法測定燃燒器運行噪聲。A.6電氣安全測試電氣設備的安全性能測試,按GB18361—2001的規(guī)定進行。A.7煙道氣密性A.7.1應按煙道系統設計規(guī)定進行,無規(guī)定時可按0.5kPa對煙道系統進行氣密性檢查。A.7.2檢查時可在煙道接縫和連接處噴涂氣體泄漏檢測劑或肥皂液進行氣密性檢查。熱水管道應作水壓試驗;水壓試驗時試驗管道上的閥門應開啟,試驗管道與非試驗管道、設備應隔斷,壓力測試應根據GB/T18362-2008中6.3.8規(guī)定的方法進行測試。A.9能效測試A.9.1名義工況下的性能直燃型溴化鋰吸收式機組名義工況下的性能應按GB/T18362-2008規(guī)定的方法進行測試。A.9.2非名義制冷工況下的性能直燃型溴化鋰吸收式機組非名義制冷工況下的性能,應按A.9.3在試驗臺上完成多點測試,或在運行現場完成單點測試。A.9.3非名義制冷工況下性能系數現場測試方法A.9.3.1測試系統現場測試系統見圖A.1所示。DB31/T435—20ccdOfDba標引序號說明:a——數據采集儀;b——溫度傳感器;c——水流量計;d——氣體流量計。a)每組測試數據采樣間隔2min;b)每個數據采樣間隔2s;a)冷卻水進口溫度波動范圍不超過1℃;b)冷水出口溫度波動范圍不超過3℃;c)負荷比均大于0.3,且波動范圍不超過0.1;d)冷水實測流量不低于名義流量的95%;e)冷卻水實測流量不低于名義流量的9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