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河道生態修復工程施工圖設計總說明1/6河道生態修復工程施工圖設計總說明——水生態部分1.設計依據、規范及標準1.1設計依據(1)場地地形圖(2)主體工程設計資料(3)工程場地有關的氣象資料、工程地質、水文資料、地勘資料等1.2設計規范和標準(1)《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2016年7月修訂)(2)《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2017年6月第二次修訂)(3)《國務院關于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意見(國發[2012]3號)》(2012)(4)《水利部關于加快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的意見(水資源[2013]1號)》(2013)(5)《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6)《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工作指南》(2015)(7)《城市環境綜合整治規劃編制技術大綱》(國家環保局1993年)(8)《湖泊富營養化調查規范》(1996)(9)《水環境監測規范》(SL219)(10)《園林綠化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CJJ82-2012)(11)《湖庫富營養化防治技術政策》環發[2004]59號(12)《水域納污能力計算規程》(G/BT25173-2010)(13)《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14)《建設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01)2.設計思路以構建“清水穩態”水生態系統為目標的環境生態工程,是本項目核心內容,是保證水生態良性循環和水質良好的基礎。設計和建設過程中應遵循如下整體思路:“凈”:以“水質提升、水系生境改善”為基礎。“動”:以“水動力優化改善與雨水綜合利用”為保障。“美”:以“健康水生態與景觀美化”為增值。3.設計目標(1)水體透明清亮,實現河道主要水質穩定提升要求,建立健全健康水生態系統,實現河道的長治久清。并通過岸帶景觀建設,提升河岸帶景觀、文化,促使“生態、景觀、文化”有機的融合。(2)水生植物空間布局合理,季節更替明顯,景觀效果好。(3)使水體具備持續的自凈功能,具有一定抵御外界污染的能力。(4)杜絕藻類水華的暴發。(5)后期維護簡單、生態、環保、經濟。4.設計原則(1)堅持生態優先,選擇適宜"生態修復"的植物材料。(2)建設高標準的城市水生態體系,構成兼顧景觀與水生態功能的綠色環境。(3)堅持生物多樣性,采用豐富的動植物品種,堅持生態環保,實現優化配置。(4)堅持易于維護的水生植物,便于后期養護。(5)采用易成活、好維護的鄉土動植物,保證效果的同時降低造價。5工程范圍及內容5.1工程范圍本工程為生態修復工程,屬于長壽區雙龍河上河堰至夾鉗口段河道生態修復工程項目的子工程,工程范圍是:吼水灣水庫上游雙龍河段,實施范圍面積36464m2;吼水灣水庫下游雙龍河段(統計分為吼水灣水庫下游段+雙龍河與木洞河匯合口下游段),實施范圍面積21845m2,其中吼水灣水庫下游段5626m2,雙龍河與木洞河匯合口下游段16219m2;洞河匡家河水庫下游段,實施范圍面積5626m2;生態措施實施總面積共計63935m2。5.2工程內容(1)水生植物群落構建工程沉水植物主要種植常綠密刺苦草、輪葉黑藻、粉綠狐尾藻、金魚藻。挺水植物主要種植美人蕉、香蒲、千屈菜、梭魚草、鳶尾、黃菖蒲、再力花、傘草、菖蒲等。同時搭配耐水耐旱觀賞草紫葉狼尾草、細葉芒。(2)凈化塘基底構建河道存在緩流灣塘區,其具有重要的生態環境功能,將其改良后具備生態凈化塘功能,有效的吸收水體中污染物質,凈化水體,同時形成良好的河道景觀在。(3)淺灘濕地工程淺灘濕地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運行的與沼澤地類似的地面,其工作機理包括吸附、滯留、氧化還原、沉淀、微生物分解等作用。(4)置石工程置石工程是為魚類提供避敵、產卵、休憩等生存的場所,提高水體的流動性和曝氧效果,使水體由局部層流狀態轉變成紊流狀態,同時兼具河岸景觀效果。(5)基底處理工程河道(庫)底部外填種植土或清污后剩余老土,生態系統弱,無水底微生物群落,需投加水底改良劑加快底泥生態系統構建。先將水庫的水放至死水位(施工區域以下水位),死水位以下庫區進行全域均勻潑灑水底改良菌劑,菌劑用量20g/m2,菌劑可放入木桶或小木船中加清水溶解后均勻潑灑;施工區域內,采取邊蓄水邊施工方式,蓄水過程中,用清水溶解菌劑后,均勻潑灑于表層土壤,菌劑用量20g/m2。河道在枯水期流量小的時候潑酒,單位面積潑酒水底改良菌劑用量20g/m2。(6)生態凈化工程河道周邊有較多養殖魚塘,養殖尾水含有較多營養物質,直接排入河道,將導致河道水體惡化,因此設置管理方便,處理效果較高的人工濕地、生態凈化塘對魚塘尾水進行過濾凈化處理,強化水質。于吼水灣水庫上游雙龍河段起點設置表流人工濕地,面積12741m2;吼水灣水庫上游雙龍河段緩流灣塘區設置生態凈化塘17034m2,吼水灣水庫下游雙龍河段末端設置強凈化作用的潛流人工濕地,面積1060m2,前端設置沉淀塘2203m2及過濾池975m2,后端設置曝氣塘1594m2及生態凈化塘4720m2。(7)生態過濾壩雙龍河周邊水產養殖較多,河道水質較差,設置生態過濾壩對河道水體加強過濾凈化,同時對水體起一定調節作用。(8)污泥循環沉淀槽魚塘清塘時產業大量懸浮物水體,該水直接流入河道將對河道生態造成嚴重破壞,設置污泥循環沉淀槽對清塘尾水進行沉淀處理。處理后污泥采用自然干化后回用于綠化或其他。6技術要求6.1總則(1)本圖尺寸單位除注明外均以mm計。(2)為了確保水生動植物的成活率,水生動植物種植或放養應在其生長內實施。(3)水生植物栽種時不能施肥,以免污染水質。(4)水生動植物病蟲害防治須以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無公害防治為主,禁止使用菊酯類魚蝦敏感的農藥。水生動物病蟲害防治用藥,要充分考慮藥劑對水體生物的安全,藥劑使用前須在水域內進行小試(小試區域須具有代表性),確定藥劑品種與安全使用濃度后,方可大面積實施。6.2材料要求(1)材料規格滿足《工程材料清單表》要求。(2)水生植物全植株鮮體及營養體健壯、葉色光亮、莖脈清晰、無枯莖敗葉,水生植物莖塊、冬芽及芽孢飽滿、未脫水,且均無病蟲害、無雜草。6.3挺水植物種植(1)本設計所選用的挺水植物種植均為全植株鮮體,根據其繁殖習性選擇合適的種植方法。(2)苗種須進行清洗、整理、去雜質等前期處理。
(3)種植的品種和密度應符合設計要求。6.4沉水植物種植(1)沉水植物種植苗種基本為全植株鮮體和營養體,根據其繁殖習性選擇合適的種植方法,以最大程度發揮其生態功能。(2)苗種需清洗、整理、去除雜質與殘、病、傷、缺植株等前處理,確保沉水植物植株及營養體健壯、鮮活、無附著物。(3)在種植前需選定暫養水域,暫養水域的選定應緊靠施工便道的近岸帶水域,沉水植物暫養時間不得大于7d,且暫養密度不得大于3kg/m2。(4)種植前需復核種植區域水位高程。本次水生態構建工程選擇的沉水植物品種適宜種植水深為0-2.0m。(5)種植時沉水植物栽植區域需滿足:底泥質地松軟,無雜物,水下底層光照強度大于表面光照強度的10%,水體中、下層流動性小或相對靜止。(6)施工方合理協調沉水植物苗木采購與施工進度安排,優先種植淺水區域;沉水植物種植宜分3階段完成,每階段種植密度控制在設計密度的0%-50%,每階段間隔時間宜保持在0d-30d之間。(7)沉水植物密刺苦草、輪葉黑藻、金魚藻為全植株帶根系種植,需截留30-40cm體長,扦插時根部須全部插入土中;粉綠狐尾藻為全植株帶根系種植,一般10-30cm長,對莖段下部節上的輪生葉稍加修剪,插入基質中,深度約5cm左右。(8)由于沉水植物不易成活的特性,施工方需栽植后須密切監測其生長情況,以調整施工方法與工序。(9)沉水植物存在生長期成活率的問題,跟種植季節和水質條件有密切關系,根據實際情況,可反復種植幾次,以達到種植密度滿足圖紙要求為宜。(10)河道淺灘濕地、岸邊綠化地、凈化塘基底底質的處理要求1)應采用人工機械結合方式清除河底石塊、垃圾、雜草、淤泥等影響植物生長的物質。2)采用人工的方式對地形進行整理,營造適宜植物生長的地形。包括根據水生植物的適宜生長水深,岸邊植物生長的坡度,按照比例進行放坡,同時平整場地,填入種植土,進行場地耙平、清除雜物等。3)底質應進行消毒處理,消毒處理采用中水底質消毒劑殺滅底質中所有有害微生物、植物孢子、魚卵等。晴天實施,按比例稀釋后均勻潑灑河底。消毒采用生石灰。施用技術要求為:用清水溶解后,全淺灘濕地底表層土壤均勻潑灑,單位面積潑灑生石灰用量300g/m2。4)水底泥改良工程河底部外填種植土(包含全部淺灘濕地),生態系統弱,無水底微生物群落,需投加水底改良劑加快底泥生態系統構建。施用技術要求為:蓄水過程中,用清水溶解后,表層土壤均勻潑灑,設計用量20g/m2。(11)種苗預處理1)清洗、整理、除去雜質與傷、殘、病、缺植株。2)用殺卵劑(殺魚卵、螺卵)、滅菌劑(滅細菌性病原體、霉菌、病蟲害等)、促生劑、促生長劑等預處理,以保證沉水植物的生長、定植。(12)注意事項1)由于沉水植物栽植后成活率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施工方應采用科學有效管理方式,以保證成活生物量達到本設計要求。
2)本工程設計的水生植物是根據施工期(9月)及水質凈化效果配置。在保證水質凈化效果的前提下,水生植物品種可隨著工程項目的施工季節做適當調整。
3)水生植物按季節可分為暖季種和冷季種(本項目未考慮),不同的季節適宜不同的植物生長。若現場施工出現植物季節與設計物種季節不符時,可根據實際情況做相應調整。4)沉水植物種植應充分將根系埋入土中,表面采用填料保護,防沖刷。5)操作人員應按藥劑使用方法與提示使用,注意安全防護。6.6淺灘濕地工程淺灘濕地工程是由陸生生態系統向水生生態系統的過渡帶,是十分脆弱的生態敏感帶,也是重要的環境資源、具有重要的生態功能。淺灘濕地主要利用土壤、人工介質、植物、微生物的物理、生物、化學三重協同作用凈化河道水體。淺灘濕地的布設區域應考慮不影響防洪為前提。6.7置石工程整個系統根據流體力學的一般規律,通過改變河道基底物理形態,提升河道水體水動力。置石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1)魚礁主要通過在現有深潭基礎上適當深挖河道,一般開挖30~40cm,將土方置于河道淺灘處,進行河底深潭淺灘微地形營造。(2)淺灘布設區域以不影響防洪為前提。(3)在受沖擊面較多區域鋪設塊石和混凝土塊,形成多空隙的生境空間的同時鞏固系統的穩定性。6.8復合微生物菌劑修復工程生態工程實施前通過實驗培育或提取適合本土的有益微生物菌種,投放適量微生物種群改善河水水質有利于后期水生植物生長,本工程中投放的是調水微生物菌是一種由光合細菌、芽孢桿菌、硝化細菌等組成的復合微生物菌群,其主要作用是增強對水體中有機碎削、小分子有機物的降解,總氮的削減,抑制浮游藻類繁殖。蓄水完成后,進行水體微生物生態系統恢復,適當進行微生物調水菌類投放,投放量為20~50g/m2,根據本項目特性,建議分次投加,分5次投加,單次投加量為10g/m2,投放時間間隔3~5天。6.9水生動物于生態凈化塘投放水生動物,構建植物-動物-微生物整體生態凈化系統。(1)生態凈化塘投放魚類選擇烏鱧、鱖,烏鱧體長≥15cm、鱖體長≥15cm;烏鱧投放密度為1尾/150m2;選擇鱖投放密度為1尾/200m2。(2)生態凈化塘投放底棲動物選擇銅銹環棱螺和無齒蚌,銅銹環棱螺投放密度為3g/m2,無齒蚌投放密度為15g/m2。(3)河道投放魚類選擇花鰱、白鰱,投放魚苗規格為0.03-0.05斤/尾,花白鰱投放比例1:2,治理范圍每段河道上中游均勻投放。7.水生態系統后期維護管理后期維護管理工作主要包括河面的日常清潔、水體病蟲害防治、生態系統優化調整、水系安全警示。(1)水面日常保潔1)景觀水系內水面垃圾雜物清理。2)景觀水系內水底垃圾清理。3)防止偷捕和私自放生。4)景觀水系水色、底棲動物棲息、植物生長等情況觀察與反饋。5)景觀水系常水位控制;洪水期需控制進水流量、避免流量過快,對穩定的水生態系統進行破壞;干旱期及時補水,控制景觀水域水位。(2)水體病蟲害防治水生植物病蟲害防治以預防為主,在病蟲害發生初期采用收割的方式將病蟲害植株移除,若出現大面積蟲害現象采用噴霧的方法使用一些生物制劑滅蟲,使用生物制劑滅蟲需最好報備。(3)生態系統優化調整1)通過高等植物補種、疏密移植、收割、絞拔等進行引導優勢種、長效種群發展,控制先鋒種群群落發展,最后形成健康、穩定的高等植物群落結構。2)魚類群落的管理;10-12月全湖范圍捕撈成魚,次年4-6月放養符合《工程材料清單》要求的魚苗;工程實施期間,隨時監測魚類群落結構,及時清除野雜魚。3)底棲動物的管理:禁止捕撈螺、蚌等大型底棲動物,并適當予以放養。(4)生態系統養護河道生態工程建設完成后需要進行有效養護,由于生態系統自身的復雜性,及外界條件對其不確定性影響,在工程實施后應進行科學、合理、精細的養護管理,以保證河道生態系統持續、穩定、自我運行。本工程植物養護等級為一級,養護周期暫定一年(3個月保活期,9個月保存期)。1)水質監測分析:水質指標監測頻率為1次/季度。2)根據水質指標監測與分析結果,通過不同品種水生植物移栽、種植、修復及不同品種水生動物捕撈、放養等進行針對性生態優化調整。8.應急措施施工方應該具有應對和處理施工過程中突發事件的能力。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物流地產合伙人協議書
- 資金股東協議書
- 遺送供養協議書
- 穩崗協商協議書
- 經營浴場協議書
- 自行施工協議書
- 寧波公積金委托協議書
- 酒店員工協議書
- 委托生產衛生紙協議書
- 生活類救災物資協議書
- T-CSPSTC 47-2020 裝配式機電工程BIM施工應用規程
- 河北對口單招第十類職業適應性測試(計算機)-第四章文字處理軟件應用課件-
- 電力行業技術服務合同
- 2025年中國陪診服務行業現狀、發展環境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
- 高考作文如何做到立意新穎深刻公開課獲獎課件省賽課一等獎課件
- 05J927-1汽車庫建筑構造圖集
- 工業自動化與人工智能融合
- 湖北省石首楚源“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可研報告
- 回歸課標+重視教材+從容備考(章建躍)
- 電大專科【計算機平面設計(二)】網絡課形考任務2答案
- 藝術鑒賞學習通超星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