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歷久彌新的思想理念 課件(共50張)-2024-2025學年統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_第1頁
6.1 歷久彌新的思想理念 課件(共50張)-2024-2025學年統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_第2頁
6.1 歷久彌新的思想理念 課件(共50張)-2024-2025學年統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_第3頁
6.1 歷久彌新的思想理念 課件(共50張)-2024-2025學年統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_第4頁
6.1 歷久彌新的思想理念 課件(共50張)-2024-2025學年統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第三單元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一、概念區分有積極成分,也有消極成分。(注意:不是所有的文化都需要繼承發展)文化中的積極成果作為人類進步和開化狀態的標志,便是文明。人類文明以進步文化為基礎。文化文明一、概念區分文化其他國家、民族的文化中華文化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在五多年文明歷史中創造的智慧結晶)革命文化(黨領導人民在革命中創造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黨領導人民在建設和改革中形成的)世

界四

大文

明古

國古巴比倫兩河流域古埃及尼羅河流域古印度印度河流域古中國黃河流域二、要點總結源丨遠丨流丨長大風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圖騰蛟龍,烈火涅磐鳳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絕者,唯我無雙;和天地并存,與日月同光。提起中華文化,你會想到什么呢?獨具特

色的語言文字語言(80種以上)文字(30種左右)漢語標準話(普通話)方言(北方方言、吳方言、湘方言、贛方言、客家方言、粵方言、閩方言)次方言土語例如:廣州人說的“白話”和茂名“白話”不一樣。民族語言除回族、滿族已全部轉用漢語,其他53個少數民族都有自己的語言。漢字漢字是記錄漢語的文字,已有6000年左右的歷史。少數民族文字新中國成立前:21個少數民族新中國成立后:壯、布依、彝、苗、哈尼、傈僳、納西、侗、佤、黎等民族例如:藏文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隸書楷書行書金文草書篆書甲骨文浩如煙海的文化典籍《齊民要術》《世說新語》《三國志》《水經注》《文心雕龍》《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紅樓夢》《天工開物》《本草綱目》《儒林外史》《林海雪原》《青春之歌》《平凡的世界》《組織部來了個年輕人》《紅高粱》《浮躁》《資治通鑒》《夢溪筆談》《狂人日記》《阿Q正傳》《子夜》《雷雨》《家》《駱駝祥子》宋代《史記》《禮記》《戰國策》《傷寒雜病論》《淮南子》《九章算術》漢代現代當代元明清魏晉南北朝《尚書》《詩經》《論語》《大學》《中庸》《道德經》《左傳》《孟子》《孫子兵法》春秋戰國名揚世界的科技工藝異彩紛呈的文學藝術博丨大丨精丨深獨具特色的語言文字浩如煙海的文化典籍名揚世界的科技工藝異彩紛呈的文學藝術傳統文化與現代影視藝術的融合

近年來,國產電影《哪吒2》和《封神2》通過現代電影技術與敘事手法,對傳統神話故事進行重新演繹。這些作品既保留了傳統文化的精髓,又融入了現代價值觀,如個體意識的覺醒和對命運與選擇的探討,展現出鮮明的現代意識”。這種創新不僅讓傳統文化在現代語境下煥發出新的活力,還通過電影的影響力傳播到更廣泛的受眾群體中。傳統節日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春節作為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始終承載著濃厚的文化內涵和家庭觀念。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回家過年”的傳統始終不變,這種文化基因深深植根于中國人的心中”。同時,春節期間的慶祝方式也在不斷創新,如通過網絡直播、線上拜年等方式,讓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中以新的形式延續和發展。歷丨久丨彌丨新傳統手工藝的創新發展數字化技術助力傳統文化傳承傳統建筑與現代科技的融合傳統道德文化被運用于社會治理1.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特點和重要性(1)特點: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歷久彌新;(2)地位/重要性: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包含著中華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②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提供了強大精神力量。2.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原因和做法?(1)原因:不忘本來才能開辟未來,善于繼承才能更好創新。(2)做法:①要傳承核心思想理念、弘揚中華人文精神、踐行中華傳統美德;②要用它(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滋養我們的精神世界,堅定文化自信,實現精神上的獨立自主,做堂堂正正的中國人。單元體系第三單元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核心思想觀念歷久彌新的思想理念做核心思想觀念的傳承者影響深遠的人文精神踐行中華傳統美德做中華人文精神的弘揚者薪火相傳的傳統美德做中華傳統美德的踐行者弘揚中華人文精神歷久彌新的思想理念第六課第一框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1.政治認同:懂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理念對個人成長、民族復興的重要價值和影響,在情感上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領略其蘊含的民族智慧,增強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堅定文化自信,2.責任意識:理解歷久彌新的思想理念,知道個人成長和社會的發展都受其啟迪和影響,學會自覺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理念內涵及其當代價值目錄壹貳叁肆課堂練習課堂小結思想理念的內涵地位及作用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理念的內涵及其當代價值二十四節氣

它是古代中國人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在2016年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從這首耳熟能詳的二十四節氣歌中,我們可以看到先民卓越的觀察力和創造力。你會背二十四節氣歌嗎?二十四節氣雨水清明大暑“雨水有雨莊稼好,大春小春一片寶”“清明前后,種瓜點豆”“大暑不澆苗,到老無好稻“(雨水時節降水利于越冬作物返青和春播)(氣溫回升,適宜播種瓜豆等作物)(水稻需及時灌溉)

這些諺語凝聚了古代勞動人民對自然規律的觀察,對歷代農業生產、日常生活有很強的指導意義;至今對傳統農業仍有參考價值,現代種植技術亦可結合氣象數據靈活運用。同時,天地萬物都被容納在節氣的框架中,形成了一種與大自然感應的詩意浪漫。根據所學知識,補齊以下諺語一分耕耘,

;人勤地生寶,

;瑞雪

;朝霞不出門,

;螞蟻搬家蛇過道,

。天上魚鱗斑,

;一分收獲人懶地長草兆豐年晚霞行千里明日必有大雨到曬谷不用翻(1)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1)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相關鏈接“道法自然”出自先秦著名思想家老子的《道德經》,本義是大道以自己本來的樣子為法則。隨著時代的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日漸深入人心,人們更多的是在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的意義上理解“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天”的含義十分豐富,當代人一般將其理解為自然、自然規律;“人”,主要指人、人類社會。一方面,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應該致力于認識和把握自然界的本質和規律,與自然融為一體,即“與天地合其德”;另一方面,人還應致力于促進萬物的發展和宇宙的和諧,即“贊天地之化育”。

中華民族對人與天地萬物的關系有深刻的思考,提出“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主張尊重、順應大自然運行的規律,與天地萬物和諧共生。發展與延續

(1)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發展與延續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將馬克思主義生態觀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理念相結合,強調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提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倡導在經濟發展中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推動綠色、循環經濟發展,而在實踐中,中國的“碳中和”目標、生態修復工程(如退耕還林)均隱含對自然規律的敬畏。

(2)腳踏實地、實事求是的思想“實事求是”出自《漢書》,原指根據實證,求索真知。這種精神為后世所推崇,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理念。在中國革命的實踐中,毛澤東對“實事求是”作了全新闡釋:“‘實事’就是客觀存在著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觀事物的內部聯系,即規律性,‘求’就是我們去研究。

1945年,黨的七大將“實事求是”寫入黨章,確立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習近平指出:我們過去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靠實事求是。今天,我們要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繼續推向前進,還是要靠實事求是。(2)腳踏實地、實事求是的思想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時期,黨堅持實事求是根據中國的具體國情,找到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正確道路。這一道路的開辟,是中國共產黨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典范,體現了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精神。鄧小平同志提出“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的精髓”強調一切從實際出發,反對空談高調。例如,在改革開放時期設立經濟特區、推進農村改革等舉措,都是根據中國當時的經濟和社會實際制定的,推動了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改革開放的成功并非靠教條,而是靠實踐和實事求是。

腳踏實地、實事求是的思想。中華民族倡導做人做事要從每個人所處的環境、條件出發,既懷抱夢想,又關注現實,在實踐中探求真知,按照事物的實際情況正確對待和處理事情。(3)革故鼎新、與時俱進的思想。“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出自《周易·系辭下》,意思是事物發展到了極點就要發生變化,發生變化,才會使事物的發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不斷地發展。

在社會發展進程中,變革創新是推動進步的強大動力。當舊有的生產方式、制度體系阻礙社會發展時,適時變革能打破僵局,開辟新的發展道路。

于個人而言,當我們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困境時,也要勇于改變思路、積極創新。

嘗試結合自己的理解翻譯一下右圖中這句話的意思嗎?(3)革故鼎新、與時俱進的思想。1.中國古代的制度變革?商鞅變法:戰國時期,秦國通過商鞅變法,廢除井田制,推行郡縣制,統一度量衡,極大地促進了秦國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使其成為當時最強大的國家。?科舉制度的創立:隋唐時期創立的科舉制度,打破了世襲和門閥的限制,為平民提供了晉升的機會,極大地促進了社會流動和人才選拔的公平性。2.科技與文化的創新?古代科技發明:從石器的使用到鐵器的發明,從簡單的石犁到曲轅犁的改進,再到都江堰等水利工程的修建,這些農業技術的進步和生產力的提高,都得益于中華先民的創新精神。?漢字的演變:漢字從最早的甲骨文,經過金文、小篆、隸書、楷書等多次演變,最終成為記錄歷史、傳承文化的重要載體。(3)革故鼎新、與時俱進的思想。3.近現代的變革與創新?改革開放:20世紀70年代末,中國開啟了改革開放的偉大征程,通過經濟體制改革和對外開放政策,推動了中國經濟的騰飛。?科技創新推動社會進步:在科技領域,華為公司通過不斷加大研發投入,突破5G通信技術,使中國在全球通信市場占據重要地位。此外,中國航天事業從“神舟”飛天到“嫦娥”奔月,從“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到“北斗”全球組網,不斷刷新中國在太空探索領域的成就。4.思想理論的創新?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從毛澤東思想到鄧小平理論,再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國共產黨在不同歷史時期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為中國的革命、建設和改革提供了科學理論指導。這些思想理論的創新體現了中華文明在思想領域的與時俱進。發展與延續

(3)革故鼎新、與時俱進的思想。

革故鼎新、與時俱進的思想。中華民族認為世間萬物都是生生不息、不斷變化的。“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人類的一切活動都要順應時代發展潮流,不斷創造與創新。(4)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

春秋時期,孔子到衛國去,弟子冉有駕車。孔子看到衛國人丁興旺,感嘆道:“人真多呀!”冉有問:“人口增加了,接下來該怎么辦呢?”孔子回答:“讓人們富裕起來。”冉有又問:“富裕起來之后,又該怎么辦呢?”孔子回答:“發展教育。”這就是孔子倡導的“庶、富、教”的治國思想。談談你對孔子“庶、富、教”思想的理解。

孔子的“庶、富、教”思想,是一種以人為本的治國理念,強調了人口、經濟和教育三個方面的重要性。首先,“庶”指的是人口眾多,這是國家發展的基礎。其次,“富”指的是讓人民富裕起來,經濟發展是國家強盛的關鍵。最后“教”指的是發展教育,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質和道德水平這是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孔子的這一思想體現了其對人民福祉的關注,以及對國家治理的深刻理解。(4)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1.傳統思想中的體現孔子“仁政”:主張“為政以德”,反對苛政,提出“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孟子“民貴君輕”:明確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墨子主張“兼相愛,交相利”,反對戰爭對民生的破壞,管仲“倉廩實而知禮節”:提出經濟基礎決定道德水平2.近現代思想的繼承與發展孫中山“民生主義”:提出“平均地權”“節制資本”中國共產黨的人民觀群眾路線:毛澤東強調“為人民服務”,將民生問題視為革命核心。改革開放:鄧小平提出“共同富裕”目標,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解放農村生產力。精準扶貧與鄉村振興:新時代通過“兩不愁三保障”消除絕對貧困,推動城鄉協調發展。發展與延續

(4)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

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中華民族主張“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認為社會發展必須惠及人民,滿足人民實際的利益需求,讓人民過上安定富足的生活。練習鞏固(1)道法自然、天人合一(2)腳踏實地、實事求是(3)革故鼎新、與時俱進(4)惠民利民、安民富民“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民惟邦本,本固邦寧”“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知識小結(1)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尊重、順應大自然規律與天地萬物和諧共生。(2)腳踏實地、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懷抱夢想又關注現實,在實踐中探求真知。(3)革故鼎新、與時俱進:順應時代發展潮流,不斷創造與創新。(4)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社會發展必須惠及人民滿足人民實際利益需求。1.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理念的內涵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理念的作用貳

通過剛才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理念幾個內涵的學習,你覺得學習這些思想理念有何作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理念深邃博大,是解讀中華民族歷史發展的重要密碼。這些思想理念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至今仍然散發著歷久彌新的魅力。中華民族在長期歷史發展中培育和形成的思想理念,有助于我們理解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可以為我們走好人生道路提供有益啟迪。叁課堂小結歷久彌新的思想理念1.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理念的內涵2.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理念的作用(1)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尊重、順應大自然規律與天地萬物和諧共生。(2)腳踏實地、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懷抱夢想又關注現實,在實踐中探求真知。(3)革故鼎新、與時俱進:順應時代發展潮流,不斷創造與創新。(4)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社會發展必須惠及人民滿足人民實際利益需求。(1)解讀中華民族歷史發展的重要密碼。(2)影響著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3)有助于我們理解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可以為我們走好人生道路提供有益啟迪。本框小結肆課堂練習課堂練習1.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理念深邃博大,是解讀中華民族歷史發展的重要密碼。下面關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思想理念的說法正確的是()。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思想理念是中華民族在長期歷史發展中培育和形成的②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思想理念可以為我們走好人生道路提供有益啟迪③長期以來,這些思想理念決定著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④這些思想理念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在現代生活中已沒有實用價值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A課堂練習2.“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