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肩凝癥(肩關節周圍炎)診療方案(試行版)
一、診斷
(一)疾病診斷
1.中醫診斷標準: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行業標準《中醫病癥診斷
療效標準》(ZY/T00L9-94)”。
(1)50歲左右發病,女性發病率高于男性,右肩多于左肩,多見于體力勞
動者,多為慢性發病。
(2)肩周疼痛,以夜間為甚常因天氣變化及勞累而誘發,肩關節活動功能
障礙。
(3)肩部肌肉萎縮,肩前、后、外側均有壓痛,出現典型的“扛肩”現象。
(4)X線檢查多為陰性,病程久者可見骨質疏松。
2.西醫診斷標準:參照《新編實用骨科學》第二版(陶天遵主編,軍事醫
學科學出版社,2008年)。
(1)癥狀與體征:該病呈慢性發病,多數無外傷史,少數僅有輕微外傷。
主要癥狀是逐漸加重的肩部疼痛及肩關節活動障礙。
a疼痛位于肩前外側,有時可放射至肘、手及肩胛區,但無感覺障礙。夜間
疼痛加重,影響睡眠,不敢患側臥位。持續疼痛可引起肌肉痙攣和肌肉萎縮。肩
前、后方,肩峰下,三角肌止點處有壓痛,而以肱二頭肌長頭腱部壓痛最明顯,
當上臂外展、外旋、后伸時疼痛加劇。
b早期肩關節活動僅對內、外旋有輕度影響,檢查時應固定肩胛骨,兩側比
較。晚期上臂處于內旋位,各個方向活動均受限,但以外展、內外旋受限明顯,
前后方向的活動一般是存在的。此時肩部肌肉明顯萎縮,有時因并發血管痙攣而
發生上肢血循環障礙,出現前臂及手部腫脹,發涼及手指活動疼痛等癥狀。
(2)X線檢查:可無明顯異常。肩關節造影則有肩關節囊收縮、關節囊下
部皺褶消失,肩周炎后期可出現嚴重的骨質疏松改變,特別是肱骨近端,重者有
類似“溶骨性”破壞的表現,但通過病史及局部查體很容易與骨腫瘤鑒別開來。
(二)疾病分期:參照《肩周炎》(李平華主編,人民軍醫出版社,1995年)
1.粘連前期:主要表現為肩周部疼痛,夜間加重,甚至影響睡眠,肩關節
功能活動正?;蜉p度受限。
2.粘連期:肩痛較為減輕,但疼痛酸重不適,肩關節功能活動受限嚴重,
各方向的活動范圍明顯縮小,甚至影響日常生活。
3.恢復期:疼痛改善,肩關節功能活動改善。
(三)證候診斷: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行業標準《中醫病癥診斷療效
標準》(ZY/T001.9-94)o
1.風寒濕型:肩部竄痛,遇風寒痛增,得溫痛緩,畏風惡寒,或肩部有沉
重感。舌淡,舌苔薄白或膩,脈弦滑或弦緊。
2.瘀滯型:肩部腫脹,疼痛拒按,以夜間為甚。舌暗或有瘀斑,舌苔白或
薄黃,脈弦或細澀。
3.氣血虛型:肩部酸痛,勞累后疼痛加重,伴頭暈目眩,氣短懶言,心悸
失眠,四肢乏力。舌淡,少苔或舌苔白,脈細弱或沉。
(四)康復評估
1.疼痛的評定:視覺模擬評分法。
2.活動度的評定:肩關節活動度評價量表,采用量角器測量患者肩關節的屈、
伸、外展、內旋和外旋等活動度。
3.肩關節功能評定:利用肩關節功能評價量表,根據患者肩疼痛(P)、ROM(R)、
ADL(A)、肌力(M)及關節局部形態(F),5個方面進行綜合評定,在治療前
后分別進行評測,分值越高,肩關節功能越好。
二、康復治療方法
(一)康復訓練:根據不同分期,用不同的治療方法。
早期或急性期
1.物理因子治療:急性期可利用超短波治療、超聲波治療、中頻儀治療、偏
振光照射、激光治療和蠟餅局部熱敷或紅外線局部照射等。
2.推拿治療:在早期宜采用輕柔手法,目的是改善患肢血液、淋巴循環,消
除水腫,緩解疼痛,保持肩關節功能。常用手法主要為能作用于淺層組織和深部
肌肉的一些推拿手法。
3.運動療法
“擺動”運動:身體前屈,軀干與地面平行,手臂自然下垂,首先做前后方
向擺動,完成肩關節的前屈、后伸運動、外展、內收運動,最后增加環轉運動,
一般每個方向20-30次為1組。
“聳肩”運動:雙臂自然下垂身體兩側,雙肩向上聳起,于最高位置保持5
秒,放松為1次,反復進行,每次5分鐘,每日2-3次。
“擴胸”運動:雙臂自然下垂身體兩側,雙肩向后做擴胸運動,于最大位置
保持5秒,放松為1次,反復進行,每次5分鐘,每日2-3次。
“含胸”運動:雙臂自然下垂身體兩側,雙肩向前做含胸運動,于最大位置
保持5秒,放松為1次,反復進行,每次5分鐘,每日2-3次。
中末期或慢性期
1.運動療法
關節活動度訓練:主要包括肩前屈運、動肩外展運動、肩后伸運動、肩外
展位外旋運動、肩外展位內旋運動、肩外展位后伸運動、肩關節水平內收運動、
肩關節的后伸、內旋、內收運動和肩關節環形運動。
強化肌力訓練:主要包括肩前屈力量訓練、肩外展力量訓練、肩外旋力量
訓練、肩內旋力量訓練;雙手持體操棒或利用繩索滑輪裝置由健肢幫助患肢做肩
各軸位的助力運動;雙手握肋木下蹲,利用軀干重心下移做牽伸肩部軟組織的牽
伸練習;利用肩輪等器械進行肩部主動運動。
關節松動術:根據Maitland手法分級,早期疼痛為主者采用II級手法,
病程較長以關節活動障礙為主者,采用HI~IV級手法。針對不同方向的運動障
礙,分別應用分離、長軸牽引、外展向足側滑動、前后向滑動和后前向滑動等手
法進行治療。
分離牽引:患者仰臥位,上肢外展50°,治療師外側手托住患者上臂遠端
及肘部,內側手四指放在腋窩下肱骨頭內側,拇指放在腋前。內側手向外側持續
拉肱骨約10秒鐘,然后放松,重復3-5次。
長軸牽引:患者仰臥位,上肢稍外展,治療師外側手握住肱骨遠端,內側手
放在腋窩,拇指在腋前。外側手向足的方向持續牽拉肱骨約10秒,使肱骨在關
節盂內滑動,然后放松,重復3-5次。
外展向足側滑動:患者仰臥位,上肢外展90°,肘關節屈曲70。,治療師
坐在患側,外側手握住肘關節內側,內側手虎口放在肱骨近端外側,掌心朝上。
前后向滑動:患者仰臥位,上肢休息位,治療師站在患側,外側手放在肱骨
頭上,內側手放在肱骨遠端,外側手將肱骨的近端由前向后推動。
后前向滑動:患者仰臥位,上肢放體側,屈肘,前臂旋前放在胸前,治療師
站在患側的肩關節外側,雙手的拇指放在肱骨頭的后方,其余四指放在肩部及肱
骨頭的前方,由后向前推動肱骨頭。
以上手法可根據患者具體的病情不同選用每天1次,每次30-40分鐘,5次
為1個療程,共3個療程。操作中需注意手法柔軟有節律,盡量使患者感到舒適,
觀察患者反應調整強度。
2.推拿
慢性期可采用稍重手法,并結合被動運動,常用手法主要為能作用到深層組
織或帶有被動運動性質的一些手法,如揉捏、拿法、運法、顫抖等。
(二)針灸療法
1.粘連前期
主穴:肩前、肩髏、肩耨、嚅俞、外關、合谷。
配穴:若風寒重可加用風門、風池穴;若濕重,可加用曲池、陰陵泉穴或采
用平衡針療法;若有瘀滯可加用肩貞、陽陵泉、條口穴。
治療方法:
(1)經皮穴位電刺激:選用韓氏經皮神經刺激儀。采用兩對電極(帶有直
徑為3厘米的不干膠電極板)分別粘貼連接患側肩部二穴(肩前與肩修或肩鶻與
席俞,隔次交替使用),和合谷、外關二穴,刺激參數為:連續波、高頻(100Hz)
刺激10分鐘后轉為低頻(2Hz)刺激30分鐘,強度10±2mA(合谷、外關刺激
強度可適當降低)。隔日治療,10次為一個療程。
(2)電針刺激:選用韓氏經皮神經刺激儀。施瀉法或平補平瀉,得氣后肩
前、肩髏(或肩耦、脯俞),兩組穴位交替使用電針刺激,合谷、外關分別接電
針,刺激參數為疏密波(2Hz/100Hz).強度5±2mA(合谷、外關刺激強度可適
當降低),留針至30mino
(3)溫針灸:在肩前、肩髏、肩鶻、席俞等局部腌穴針刺得氣后,選用2?
3個月俞穴實施溫針灸,連續施灸2?3壯(每壯3克艾絨);合谷、外關采用毫針
刺激,用瀉法、留針30?45分鐘。
(4)平衡針療法
主穴:肩痛穴。
配穴:疼痛及項加頸痛穴。
定位:①肩痛穴:位于腓骨小頭與外踝連線的上1/3處。
②頸痛穴:在手背部,握拳第四掌骨與第五掌骨之間,指掌關節前凹陷中。
取穴原則:肩痛穴與頸痛穴采用交叉取穴,即右側患病針刺左側穴位,左側
患病針刺右側穴位。
針刺方法:取坐姿膝直位,選用3寸無菌毫針,肩痛穴與頸痛穴直刺1.5寸
左右,提插針刺手法,強度以患者能耐受為度,同時令患者活動肩部,動作由慢
到快,用力不宜過猛,不留針。
針感要求:肩痛穴以觸電似針感向足背、足趾和踝關節傳導出現的麻、脹感
為宜。頸痛穴以局部出現酸、麻、脹感為宜。
(5)拔罐:針灸后可在壓痛點或局部臉穴加拔火罐1?3只,留罐10?15
分鐘。若瘀滯嚴重可刺絡拔罐:采用皮膚針叩刺或粗針點刺壓痛點,使少量出血,
再加拔火罐1~2只,留罐10~15min。
(6)穴位注射:選取以上穴位1-3個,用當歸注射液或香丹注射液,注射
至每穴1ml,每周注射1次,4次為一個療程。
(7)TDP照射:肩部局部或針刺部位局部神燈照射,每次30分鐘。
(8)還可采用腹針療法和熱敏灸療法。
2.粘連期
主穴:肩前、肩髏、肩鶻、膈俞、外關、合谷。
配穴:若有瘀滯可加用肩貞、陽陵泉、條口穴。氣血虛加足三里、氣海、血
海。
治療方法:
(1)溫針灸:取肩鶻穴多方向透刺(向肩修穴、向肩前穴、向臂膈穴方向),
在肩前、肩修、肩耨、嚅俞局部腌穴針刺得氣后,選用2?3個月俞穴實施溫針灸,
連續施灸2?3壯(每壯3克艾絨);合谷、外關采用毫針刺激,用瀉法、留針
30?45分鐘。
(2)經皮穴位電刺激:選用韓氏經皮神經刺激儀。采用兩對電極(帶有直
徑為3厘米的不干膠電極板)分別粘貼連接患側肩部二穴(肩前與肩髏或肩鶻與
脯俞,隔次交替使用),和合谷,外關二穴,刺激參數為:連續波,高頻(100Hz)
刺激10分鐘后轉為低頻(2Hz)刺激30分鐘,強度10±2mA(合谷、外關刺激
強度可適當降低)。
(3)電針刺激:選用韓氏經皮神經刺激儀。施瀉法或平補平瀉,得氣后肩
前、肩髏(或肩鶻、俞),兩組穴位交替使用電針刺激,合谷、外關分別接電
針,刺激參數為疏密波(2Hz/100Hz)s強度5±2mA(合谷、外關刺激強度可適
當降低),留針至30mino
(4)平衡針療法
主穴:肩痛穴。
配穴:疼痛及項加頸痛穴、正氣虧虛加升提穴。
定位:①肩痛穴:位于腓骨小頭與外踝連線的上1/3處。
②頸痛穴:在手背部,握拳第四掌骨與第五掌骨之間,指掌關節前凹陷中。
③升提穴:兩耳尖向上與正中線交點前1-2寸。
取穴原則:肩痛穴與頸痛穴采用交叉取穴,即右側患病針刺左側穴位,左側
患病針刺右側穴位。
針刺方法:取坐姿膝直位,選用3寸無菌亳針,肩痛穴與頸痛穴直刺1.5寸
左右,提插針刺手法,強度以患者能耐受為度,同時令患者活動肩部,動作由慢
到快,用力不宜過猛,不留針。升提穴向前平刺1-2寸,可留針。
針感要求:肩痛穴以觸電似針感向足背、足趾和踝關節傳導出現的麻、脹感
為宜。頸痛穴、升提穴以局部出現酸、麻、脹感為宜。
(5)拔罐:針灸后可在壓痛點或局部腌穴加拔火罐1?3只,留罐10?15
分鐘。若瘀滯嚴重可刺絡拔罐:采用皮膚針叩刺或粗針點刺壓痛點,使少量出血,
再加拔火罐1―2只,留罐10?15min。
(6)穴位注射:選取以上穴位廠3個,當歸注射液或香丹注射液,注射至
每穴1ml,每周注射1次,4次為一個療程。
(7)TDP照射:肩部局部或針刺部位局部神燈照射,每次30分鐘。
(8)還可采用腹針療法、火針療法等。
(三)辨證選擇口服中藥湯劑、中成藥
1.風寒濕型
治法:祛風散寒,利濕通絡
推薦方藥:蠲痹湯加減,羌活、獨活、秦無、當歸、川茸、桂枝、木香、乳
香、茯苓、防風、桑枝、海風藤、炙甘草。
中成藥:大活絡丹等。
2.瘀滯型
治法:活血祛瘀,舒筋通絡
推薦方藥:舒筋活血湯加減,當歸、川尊、熟地、川牛膝、威靈仙、蒼術、
陳皮、白芍、木防己、防風、羌活、白芷、茯苓、醋元胡、生姜。
中成藥:七厘膠囊等。
3.氣血虛型
治法:補氣養血,通絡止痛
推薦方藥:黃茜桂枝五物湯加減,黃英、桂枝、當歸、川茸、白芍、白術、
細辛、秦無、防風、炙甘草。
中成藥:歸脾丸、補中益氣丸等。
(四)其他療法
1.小針刀:針刀療法、帶刃針療法、鍍針療法、鉤活術療法等。
2.傳統針灸儀器:針刺手法針療儀、智能通絡治療儀、多功能艾灸儀、智
能型中藥熏蒸汽自控治療儀、數碼經絡導平治療儀、經絡導平治療儀等治療。
(五)健康教育
1.疾病發作期應注意休息和局部防寒保暖,防止不正確的運動方式造成進一
步損傷。指導良肢位的擺放,預防二次損傷。
2.讓患者盡可能使用患側上肢進行日常生活活動,如穿脫衣服、梳頭、洗臉
等動作,以增強患側肩關節的運動功能。
3.指導患者自我進行功能鍛煉,如醫療體操、肌肉按摩、肌肉放松運動等。
三、療效評價
(一)評價標準
整體療效評定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衛生部制定發布,1997
年第三輯)有關“肩周炎”的療效標準:
1.治愈(臨床痊愈):肩部疼痛消失,肩關節活動范圍恢復正常。
2.顯效:肩部疼痛緩解明顯,肩關節活動范圍改善明顯。
3.有效:肩部疼痛基本緩解,肩關節活動范圍部分改善。
4.無效:癥狀無改變。
(二)評價方法
肩部疼痛和功能障礙為肩凝證兩大主癥,故本方案以疼痛和肩關節活動度為
療效評定的依據。
①肩部疼痛變化
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isualAnalogueScale,VAS)或VAT法評價患者的
疼痛變化,進行積分計算。
②肩關節活動范圍變化
采用《頸肩痛》(周秉文主編)推薦的肩部活動功能評定指標,即使用卷尺
和旋轉測量角度盤測量肩關節內旋和外旋的角度,摸背實驗和摸口(耳)實驗,
將以上4項指標測定結果按評分標準換算。具體見肩關節功能評定方案:
A:肩部活動功能評定指標
內旋:肩外展90度,達不到90度者采取最大外展。肘屈90度,前臂旋后。
將角度盤縛于前臂背面正中,將前臂被動轉向中部記錄肩內旋角度。
外旋:準備如上,將前臂旋向頭部,記錄肩外旋的度數,
摸背:正坐于凳上,反手用拇指端背面觸及背中線,盡量向上移動,用卷尺
測量指端至第七頸椎棘突之距離,以厘米計。
摸耳(口):正坐,頭保存正直,舉手屈肘,經頭頂摸龍側耳,記錄中指尖
端觸及處。
B:肩關節活動評分:
內旋夕卜旋反手摸背
分數左手摸耳
(度)(度)(cm)
00057左頭外側
10101052左耳
20202047左耳上方
30303042左頂部
404040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100萬千瓦新能源項目實施方案(參考范文)
- 人教版小學數學3三年級下冊(全冊)教案
- 行政法學知識體系試題及答案
- 嵌入式系統運維管理試題及答案
- 買賣合同擔保協議書
- 牌坊加工合同協議書范本
- 2025年軟件測試團隊的最佳實踐經驗總結試題及答案
- 山地轉賣合同協議書
- 管道施工的合同協議書
- 鏈家續租房合同協議書
- 靜脈采血室工作制度
- 液壓缸設計模板
- 2024北京西城區初一(下)期末道法試題和答案
- 《基于STM32單片機健康監測模塊的設計與實現》7200字(論文)
- 靜脈留置針留置護理
- 設備技術規范書模板
- 2025年浙江寧波慈溪工貿集團限公司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工作人員16人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公路橋梁工程前場安全培訓
- 企業門衛培訓課件
- 企業門衛培訓內容
- 年產1000噸方便面工廠設計說明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