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章-緒論(高豐、胡光華、魏華版《中國設計史》參考教材)-2024版_第1頁
第00章-緒論(高豐、胡光華、魏華版《中國設計史》參考教材)-2024版_第2頁
第00章-緒論(高豐、胡光華、魏華版《中國設計史》參考教材)-2024版_第3頁
第00章-緒論(高豐、胡光華、魏華版《中國設計史》參考教材)-2024版_第4頁
第00章-緒論(高豐、胡光華、魏華版《中國設計史》參考教材)-2024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設計史2024版中國設計史參考教材中國設計史第00章緒論

第一節中國設計史研究的主要課題1

第二節中國傳統設計的發生、發展和演變2中國設計史第00章緒論

第四節思考題4

第三節中國設計史發展的規律探討

31.什么是設計?中國設計史

|第00章緒論第一節中國設計史研究的主要課題1“設計”的概念是現代才明確,但設計的歷史絕對不是現代才從西方開始的中國漫長的手工業活動創造了燦爛輝煌的手工業設計史,取得了卓越的設計成就設計史研究的主要對象是各個時代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關、具有實用價值和創造價值的設計產品1.什么是設計?中國設計史

|第00章緒論第一節中國設計史研究的主要課題1目的:功能效用、人性化方法:物質材料、工藝技術、客觀規律創造性活動:特定使用功能、外在形態、人機關系以及文化意味實用品1.什么是設計?中國設計史

|第00章緒論第一節中國設計史研究的主要課題1(1)設計作為具有鮮明的實用性、科學性和社會性的創造活動,自古有之(2)設計的外延涉及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和各個層面,具有功能和審美并重的根本屬性2.中國設計史研究的主要課題中國設計史

|第00章緒論第一節中國設計史研究的主要課題1(1)設計的起源與類別

——以時間為軸,涉及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2)設計與古代科學技術的關系

——科學是設計的載體(3)設計思想與設計風格的變遷

——中國的設計充滿的創造的魅力(4)文化的交流與融合對設計的影響

——文化交流與融合1.中國優秀的傳統設計中國設計史

|第00章緒論

第二節中國傳統設計的發生、發展和演變2設計的起源和發生是從人類為了生存而勞動,為了勞動而制作工具開始的人類制作第一件工具面臨選材、加工、實用性等最基本的起點,工具的設計是人類最早的設計作品中國傳統設計在歷史歲月中不斷傳承發展,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觀念設計是文化的載體和體現,中國傳統設計理念和元素在“文化自信”的觀念引領下日益受到重視1.中國優秀的傳統設計中國設計史

|第00章緒論

第二節中國傳統設計的發生、發展和演變2打制石器到磨制石器,是原始工具設計的飛躍,原始先民的設計觀念(造型、裝飾、色彩、材料、工藝)逐步產生玉禮器是裝飾性和宗教性相結合的設計,由此,中國古代設計形成了實用品和欣賞品兩條主線史前的設計11.中國優秀的傳統設計中國設計史

|第00章緒論

第二節中國傳統設計的發生、發展和演變2陶器是原始時代最具有代表性的設計,工藝基礎以原始石制工具對石料的選擇、切割、磨制、鉆孔、雕刻等工藝藝術原始陶器設計是中國設計史上的第一座豐碑,人們造型觀念和造型設計能力從二維空間走向三維空間的飛躍原始陶器設計最大特點是單純、簡樸、實用、美觀原始時代的設計21.中國優秀的傳統設計中國設計史

|第00章緒論

第二節中國傳統設計的發生、發展和演變2原始陶器造型設計種類:鼎、缽、盤、壺、罐、碗、豆、盆、灶等近30種品類隨著原始先民生活內容的豐富,發展到了具有:流、口、肩、腹、鋬、足、蓋、座等組合性結構形式原始彩陶奠定了中國古代平面設計和色彩構成基礎原始時代的設計21.中國優秀的傳統設計中國設計史

|第00章緒論

第二節中國傳統設計的發生、發展和演變2商周時期從物質文化史角度叫青銅時代(繼石器時代后又一個以生活器物命名的時代)商周時期的設計3青銅器與原始陶器有一定的繼承關系,是科學技術和藝術相結合的產物青銅器的功能內容概括為人化(夏到商中期)→神化(商晚期到西周早期)→禮化(西周中期到春秋)→人化(春秋晚期到漢)1.中國優秀的傳統設計中國設計史

|第00章緒論

第二節中國傳統設計的發生、發展和演變2漢代是中國古代設計史發展的第一個高峰時期材料豐富:陶瓷器、青銅器、漆器、金銀器、玻璃器、絲織品等品類繁多:食具、酒具、文具、妝具、燈具、家具、交通工具、服裝、室內用品等漢代的設計4漢代實用漆器產品生產進入了最興盛時期,造型設計規范化、系列化

一杯棬(quān)用百人之力,一屏風就萬人之功?!尔}鐵論·散不足》漢九子漆奩1.中國優秀的傳統設計中國設計史

|第00章緒論

第二節中國傳統設計的發生、發展和演變2漢代青銅器設計臨近尾聲,但在青銅雜器、青銅小件、銅燈、銅鏡等實用產品上展示了新的藝術魅力,譜寫了青銅器設計在中國古代設計史上的最后燦爛輝煌銅鏡的設計形成了中國古代早期平面設計的嚴謹性、內向性、包容性、完整的民族風格漢代的設計41.中國優秀的傳統設計中國設計史

|第00章緒論

第二節中國傳統設計的發生、發展和演變2中國漢字是杰出的平面設計作品(陶符→甲骨文→金文→篆書)中國古代漢字設計到秦漢時期已經完全成熟漢代的設計41.中國優秀的傳統設計中國設計史

|第00章緒論

第二節中國傳統設計的發生、發展和演變2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中國古代的實用品進入瓷器時代瓷器優點:比陶器堅固耐用,光滑細膩

比銅器、漆器原料豐富,制作方便,造價低廉中國古代玻璃生產很早,但發展緩慢,因實用性不強影響了發展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設計51.中國優秀的傳統設計中國設計史

|第00章緒論

第二節中國傳統設計的發生、發展和演變2唐代是中國古代設計史上多元與融會的時期唐代設計風格:大國風范、貴族氣派、雍容大度、華麗豐滿。大膽吸收外來藝術精華,融會中西藝術風格,富于時代性唐代瓷器生產形成了“南青北白”的格局,唐三彩在設計史上寫下了獨特一頁唐代的設計6唐三彩載樂駱駝俑1.中國優秀的傳統設計中國設計史

|第00章緒論

第二節中國傳統設計的發生、發展和演變2唐代金銀器生產空前繁榮,原因:①金銀產量豐富;②貴族生活需要;③西方金銀器傳入唐代的織染繡和服飾設計以華麗多彩著稱,有中西合璧的“聯珠紋”,也有典型中國傳統的“團花紋”唐代的設計6唐鏤空銀熏球聯珠紋團花紋1.中國優秀的傳統設計中國設計史

|第00章緒論

第二節中國傳統設計的發生、發展和演變2宋代設計已經走向成熟,并且全面走向市場化宋代是瓷器產品的黃金時代,瓷器生產達到了空前的普及和提高宋瓷設計最突出的成就是造型和裝飾,開辟了嶄新的優雅秀美、輕盈靈巧的設計風格宋代的設計7宋白釉玉壺春瓶宋刻花梅瓶1.中國優秀的傳統設計中國設計史

|第00章緒論

第二節中國傳統設計的發生、發展和演變2宋代商業經濟的繁榮和民間手工業的發展促進了市場化和商品化,也促進了商業性廣告的發展中國古代商標和廣告設計在宋代走向成熟,表現形式有:實物式、旗幟式、門樓式、招牌式、銘記式、印刷式等宋代的設計7吆喝式門樓式印刷式招幌式1.中國優秀的傳統設計中國設計史

|第00章緒論

第二節中國傳統設計的發生、發展和演變2宋代完成了“席地而坐”到“垂足而坐”的改變,高型家具設計的功能品類、造型和結構等都已經定型,為明清家具的法則奠定了基礎家具的高型化、配套化設計也帶動了宋代的室內設計發展宋代的設計7“席地而坐”到“垂足而坐”的改變1.中國優秀的傳統設計中國設計史

|第00章緒論

第二節中國傳統設計的發生、發展和演變2元代游牧民族文化對中國傳統手工藝設計的影響不可低估,但沒有從根本上改變中國古代設計的傳統風格,而是導致多元文化和設計的大交融元代手工業設計代表性品種:青花瓷、加金織物元代的設計8元代加金織物1.中國優秀的傳統設計中國設計史

|第00章緒論

第二節中國傳統設計的發生、發展和演變2明代是我國古代各項手工業設計的集大成時期瓷器:造型設計、裝飾設計、制作和燒成工藝都已經成熟,還實現了系列化設計,還解決了瓷器裝飾的最大難題(釉上彩繪裝飾)家具:明式家具是明代設計的杰出代表,靠背椅的背傾角和S型曲線設計是明式家具的一大創造織染繡品:明代染織繡上的紋樣設計的特色創意是吉祥圖案設計(圖必有意,意必吉祥),是我國古代富有民族特色的平面創意設計平面設計:明代是我國古代平面設計的成熟時期,形成了我國古代書籍裝幀設計鮮明的民族特色,《天工開物》是總結我國古代手工業設計的巨著明代的設計91.中國優秀的傳統設計中國設計史

|第00章緒論

第二節中國傳統設計的發生、發展和演變2清代的前半期設計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陶瓷、染織、家具)清代設計的最大失誤是沒有把設計和科學技術結合起來,使設計缺乏創造性清代后半期,中國古代設計走向了窮途末路鴉片戰爭到新中國成立前,中國傳統手工業發展極為緩慢,中國設計處于艱難的生存狀態清代的設計102.融入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現代作品中國設計史

|第00章緒論第二節中國傳統設計的發展、演變2(1)以“中”字以及中國傳統圖案的回文作為基礎(2)形成的三維立體空間圖案,具有中國特色和時代感(3)寓意四通八達的通訊網絡,形象表達了中國電信的特點采用中國傳統吉祥圖像“盤長”:紅色、四方、六圓、十孔2.融入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現代作品中國設計史

|第00章緒論第二節中國傳統設計的發展、演變2(1)“貝貝”頭部紋飾使用了中國新石器時代的魚紋圖案(2)“晶晶”頭部紋飾源自宋瓷上的蓮花造型(3)“歡歡”頭部紋飾采用了敦煌壁畫中的火焰紋以“東方之冠”為構思主題,通過斗拱與巨柱表達中國文化的精神與氣質“中國紅”是從故宮的紅色采集而來中國古代營造法則與現代設計理念詮釋“天人合一”2.融入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現代作品中國設計史

|第00章緒論第二節中國傳統設計的發展、演變2(1)很多古代設計思想和理念也是現代設計的基本法則天有時,地有氣,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為良也——《考工記》(2)要獲得富有民族特色的創意,可以從設計文化的原本獲得突破性想法,也可以借助歷史上已有的文化符號2.融入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現代作品中國設計史

|第00章緒論第二節中國傳統設計的發展、演變2中國人“崇尚精神生活”及“和諧的科學發展觀”的設計理念經過時間沉淀、現代的傳承和發揚,將會成為引導世界設計的方向標1.設計要有民族性中國設計史

|第00章緒論第三節中國設計史發展的規律探討3設計首先要具有民族性,具有民族性特點的設計作品首先要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傳統及審美意識,表現本民族人民的生活、思想情感、愿望和藝術審美情趣民族性是設計的靈魂,繼承的目的是為了創新和超越,沒有民族靈魂的設計作品是沒有生命力的2.物質和精神生活需要是設計發展第一推動力中國設計史

|第00章緒論

第三節中國設計史發展的規律探討3設計就是生活本身,產品是生活的一部分。設計尊重現實,也創造出新的物質生活方式。3.設計與文化的相互滲透、相互影響中國設計史

|第00章緒論

第三節中國設計史發展的規律探討3設計屬于物質文化現象,設計總是與倫理思想相符合中國設計史上,每一個時代的設計風格都與當時的文化密切相關中國設計史就是物化了的中國文化史

商代文化重視祭祀,因此青銅器造型的體積感、量感和力度大大加強,以此適應祭祀需要。而周禮不同于殷商的“先鬼而后禮”,而是“敬鬼神而遠之”,成為有等級觀念的禮儀活動,因此出現列鼎的形式4.設計與科學技術相輔相成、相互促進中國設計史

|第00章緒論

第三節中國設計史發展的規律探討3設計要采用最新的科學成果、最新的生產方式和工藝手段,創造與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相適應,又為人們所樂于接受的造型藝術形象,從而使一個時代的設計成為當時科學技術發展的標志5.設計與審美觀念的同步發展中國設計史

|第00章緒論

第三節中國設計史發展的規律探討3人的感性審美是建立在理性邏輯基礎上的,從而使科學和藝術統一為一體,審美觀與新科技互相促進發展,感性與理性往往相一致商代——守信和對神鬼的敬畏;漢代——自信的張揚和氣勢;魏晉南北朝——空靈超脫的意趣;唐代——富麗大度豐滿;宋代——含蓄高雅的美;明代——成熟精致的美;清代——繁縟病態的美6.設計師對設計發展的重要推動作用中國設計史

|第00章緒論

第三節中國設計史發展的規律探討3參與設計活動和設計思想的古代文人與設計師,對中國古代設計發展起著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