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4-課后限時集訓(三十一)(時間:40分鐘分值:85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4分,共48分)1.1964年10月,有報道稱,一個非白人的國家第一次打開了軍事技術中的一些最深邃的隱私。中國人已插足于一個過去只有西方民族才能進入的領域。這說明當時中國()A.建立了全方位的國防體系B.具有了遠程打擊敵人的實力C.打破了西方國家的核壟斷D.“科教興國”戰略取得了重大成就C[1964年10月,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勝利,中國成為繼美國、蘇聯、英國、法國之后的第五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打破了西方國家的核壟斷,故C項正確;1964年,我國還沒有建立起全方位的國防體系,故A項錯誤;1964年6月,我國自行設計的中近程導彈研制勝利,具有了遠程打擊敵人的實力,與材料時間不符,故B項錯誤;我國于1995年正式提出實施“科教興國”戰略,與材料時間不符,故D項錯誤。]2.我國科技發展戰略分別經過了從“向科學進軍”到“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再到“科教興國”和“科學發展自主創新”戰略,中國科技發展在半個多世紀里完成了西方科技數百年的發展歷史。這說明中國科技發展戰略()A.違反歷史發展規律 B.符合中國國情實際C.攻堅重點始終不變 D.受蘇聯模式影響較大B[中國科技發展戰略是黨和國家依據中國國情制定出來的,由于國情與時代不同,中國科技發展戰略有自己的特點,改革開放前重點發展國防科技,目的是鞏固新生政權,復原和發展國民經濟,保障國家平安;改革開放后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題,科技重點為經濟發展服務,為提高綜合國力服務,為持續性發展服務等,故B項正確。]3.(2024·卓越名校聯盟聯考)下表是創刊于1981年的關于科技管理、創新、改革等動態的學術類核心期刊《科技管理探討》的相關統計數據。據此可知,新時期()《科技管理探討》1981-2015年刊文關鍵詞頻次統計(前五名)1981-1991年1992-2010年2011-2015年1981-2015年關鍵詞頻次關鍵詞頻次關鍵詞頻次關鍵詞頻次科研單位108技術創新405技術創新166技術創新579科技體制改革100對策250對策141對策391科研成果82高校225影響因素130高校303基礎探討79自主創新198創新95創新279科研管理78創新184產業集群95自主創新265A.科技創新促進社會進步 B.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C.體制改革推動科技發展 D.對外開放助力經濟發展C[依據材料可知,1981-1991年,關鍵詞“科研單位”和“科技體制改革”居于較高的地位,而到了1992-2010年和2011-2015年居于較高地位的是“技術創新”和“對策”,由此可以看出1992年之后更多地關注“技術創新”和“對策”,而1992年我國提出了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所以是體制改革推動了科技發展,故選C項。]4.1955年,《人民日報》社論說:“不少的美術家為了強調人民生活中的光明和歡樂,明顯把生活簡潔地美化了,使生活過多地成為節日的天真的狂歡,而對于人民在爭取美妙生活過程中堅決斗爭和克服困難的精神,卻很少加以有力地表現。”這表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A.“左”的錯誤嚴峻摧殘了文藝的發展B.藝術家深化理解了“雙百”方針C.黨強調文藝要宣揚社會建設精神D.科學和文學領域呈現旺盛景象C[材料“對于人民在爭取美妙生活過程中堅決斗爭和克服困難的精神,卻很少加以有力地表現”強調文藝應當對社會建設中的先進事跡和精神大加弘揚,故C項正確。A項在材料中沒有體現;“雙百”方針提出于1956年,與材料時間信息不符,故B項錯誤;材料未提及科學領域的發展狀況,故D項錯誤。]5.1958年4月,被譽為“新民歌運動”的農夫詩歌創作運動開啟,起先大規模地收集全國民歌,提出的口號是“村村有詩人”。關于此次運動的說法正確的是()A.說明文藝界也被卷入“大躍進”的氛圍中B.體現了“雙百方針”已得到較好貫徹C.反映了掃盲教化已取得顯著成效D.表明白新中國文學藝術獲得快速發展A[新民歌運動的口號“村村有詩人”很明顯違反了文學創作的基本規律,再結合時間信息“1958年4月”可知A項正確,其他各項在題干中沒有體現。]6.針對“文藝家職責”問題的探討,1982年《文藝報》發表社論《為開創社會主義文藝的新局面而奮斗》。此文發表的意圖在于()A.指責“文化大革命”時期的文藝專制B.確定我國文藝的社會主義方向C.激發廣闊文藝工作者的創作熱忱D.促使社會形成市場經濟的共識C[社論是針對“文藝家職責”問題的探討而寫的,A、B兩項均不符合材料主旨;激發廣闊文藝工作者的創作熱忱符合主旨,故C項正確;促使社會形成市場經濟的共識是在1992年,與材料時間不符,故D項錯誤。]7.(2024·南京高三調研)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公民有受教化的權利。各級各類教化得到了快速的發展,為廣闊人民群眾創建了各種受教化機會。該時期我國()A.已經形成完整的國民教化體系B.已經基本掃除了青壯年文盲C.頒布法律普及九年制義務教化D.建立起新中國人民教化事業D[已經形成完整的國民教化體系是在1965年,故A項錯誤;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是在改革開放后,故B項錯誤;頒布法律普及九年制義務教化是在改革開放后,故C項錯誤;1954年之后,各級各類教化得到了快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有了受教化的機會,說明新中國人民教化事業的建立,故D項正確。]8.下面為1949-1957年我國一般高校在校學生人數變更圖。圖中的數據反映出這一時期()資料來源:《中國教化成就(1949-1983)》,人民教化出版社,1984版A.我國教化落后的狀況得到徹底變更B.高等教化院系調整初見成效C.教化的發展適應了經濟建設的須要D.我國高校學科建設均衡發展C[視察圖片可知,1949年至1957年我國一般高校在校學生人數不斷增加,結合所學學問可知,這與當時經濟建設急需大量人才有關,故選C項。A項“徹底變更”說法錯誤;B項的“院系調整”僅從圖中數據無法體現;D項在材料中沒有體現。]9.1971-1976年全國中等技術學校狀況年份197119721973197419751976學校數9557351058123413261461學生數97980147094264321348896405030385521對上表解讀正確的是()A.“文化大革命”刺激了職業教化的興起B.職業學校數量呈現逐年上升趨勢C.“文革”后期職業教化有所發展D.職業教化中的政治傾向感不強C[依據表格中數據可以看出,這一時期無論學校數還是學生數都呈現增長趨勢,可知“文化大革命”后期職業教化發展較快,故選C項;依據所學學問可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職業教化已經興起,解除A項;依據表格數據,1971年學校為955,而1972年為735,無法體現“逐年上升”,解除B項;表格中僅有學生和學校的數據,沒有政治方向的史實,解除D項。]10.1977年12月10日前后,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先后實行了高考,有570萬青年穿著厚厚的冬衣走進了他們生疏而又倍感親切的考場,構成我國高校招生歷史上絕無僅有的獨特景觀。這一制度的復原()A.有利于黨的工作重心轉移B.保障了新時期建設人才須要C.解決了學問青年待業問題D.促進了科技教化事業的復興D[依據材料“1977年12月10日前后……構成我國高校招生歷史上絕無僅有的獨特景觀”可知是“文化大革命”后復原高考,由于“文化大革命”時期取消高考考試制度,導致教化領域一片混亂,人才出現斷層,因此復原高考有利于促進科技教化事業的復興,故D項正確;A項發生在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與材料時間不符,解除;B項與史實不符,解除;材料中并沒有體現支配學問青年就業,而是復原高考,故C項錯誤。]11.(2024·南通一模)1978年12月26日,正處在圣誕假期中的美國迎來了52位來自大洋彼岸的中國留學生,這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對這一事務解讀正確的是()A.改革開放促進中美兩國教化溝通B.中國大力推行全方位外交的政策C.“科教興國”戰略推動中美溝通D.中美正式建交開創中國留學教化A[十一屆三中全會后,中國起先對外開放,經濟建設的速度加快,為適應這種需求,必需大量培育人才,派遣赴美留學生就是表現之一,它促進中美文化教化的溝通發展,故選A項;中國大力推行全方位外交是為了搞好與發達國家、周邊國家、發展中國家的關系,材料的內容僅是中美之間的教化溝通,解除B項;“科教興國”是1995年提出的,解除C項;中美正式建交是在1979年,解除D項]12.2000-2009年間,中國高校招生規模已由26萬人上升到639.5萬人,年平均增長率達12.6%。從而基本上實現了高等教化的大眾化。對此下列相識正確的是()A.是對市場經濟體制發展的回應B.多樣化辦學推動高校的普及C.滿意了經濟發展對人才的須要D.體現了“雙百”方針的發展A[題干中“中國高校招生規模已由26萬人上升到639.5萬人”,高校學生數量的快速增長,適應了中國經濟發展的須要,故A項正確;題干中“高等教化的大眾化”不同于“高校的普及”,故B項錯誤;C項與題干主旨不符,故錯誤;題干中沒有體現教化的自由發展,故D項錯誤。]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2小題,第13題25分,第14題12分,共37分)1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國共產黨順應世界科技發展的潮流,制定正確的科技戰略,推動中國科技現代化的大力發展和科技大國的成長,并由此奠定了中華民族走向旺盛昌盛的不朽基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第一代領導集體,堅決作動身展原子彈、導彈和人造地球衛星即“兩彈一星”的戰略決策,把原子能、火箭和電子計算機等高科技列為發展重點。20世紀六七十年頭,“兩彈一星”先后研制勝利。材料二20世紀80年頭以來,依據世界高科技發展趨勢,面對高技術領域激烈的國際競爭,王大珩、王淦昌、楊家墀、陳芳允4位科學家聯名上書中共中心,提出跟蹤探討世界高新技術動向、發展中國高新技術的建議。國務院馬上組織200多位專家探討制定了“高技術探討發展支配綱要”。因該支配于1986年3月提出,所以稱“863”支配。“863”支配在很多探討領域取得重大突破,部分成果向商品化、產業化方向延長,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1)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學問,指出20世紀六七十年頭中國高新技術取得的主要成就,分析其影響。(16分)(2)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學問,指出20世紀80年頭實施“863”支配的歷史背景,說明其影響。(9分)解析:第(1)問,第一小問成就,依據教材內容歸納20世紀六七十年頭在核武器、空間技術、生物遺傳技術方面的成就。其次小問影響,從增加國防實力、增加糧食產量等方面分析。第(2)問,第一小問背景,從中國的改革開放、第三次科技革命中追逐西方國家等方面分析。其次小問影響,從材料二“在很多探討領域取得重大突破,部分成果向商品化、產業化方向延長,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概括即可。答案:(1)成就:1964年6月,中國放射第一枚中近程運載火箭,1964年10月,我國第一顆原子彈試爆勝利,1970年4月,“長征Ⅰ”號運載火箭將“東方紅一號”人造地球衛星送入太空軌道,1975年11月勝利放射返回式遙感衛星,1973年,袁隆平選育出世界上第一個雜交水稻新品種“南優2號”。影響:“兩彈一星”等高新科學技術成果最先應用于軍事領域,增加了中國的國防實力;袁隆平雜交水稻的探討成果提高了中國的水稻產量,為世界農業科技做出了重大貢獻。(2)背景:改革開放增加了國家實力;世界高技術領域競爭激烈;緊密關注世界高新技術動向、發展中國高新技術。影響:“863”支配在很多探討領域取得重大突破,部分成果向商品化、產業化方向延長,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14.(2024·上饒聯考)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平凡的世界》是中國作家路遙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全景式地表現了“文化大革命”后期到改革開放初期中國城鄉社會生活的面貌。小說梗概如下:1975年初農夫子弟孫少平到原西縣中學讀書,他貧困,自卑;少平高考落榜后,回鄉生產。但他并沒有消沉,他與縣革委副主任田福軍女兒田曉霞建立了友情,在曉霞幫助下關注著外面的世界。少平的哥哥少安始終在家勞動,1979年春,田福堂連夜召開支部會抵制責任制,孫少安卻領導生產隊領先在全村推廣了責任制。頭腦敏捷的少安又進城拉磚,用賺的錢建窯燒磚(大部分為貸款),成了公社的“冒尖戶”。少平青春的幻想和追求也激勵著他到外面去“闖蕩世界”,他從漂泊的攬工漢成為正式的建筑工人,最終又獲得了當煤礦工人的好機遇。少平在一次事故中為救援徒弟也受了重傷,他并沒有被不幸壓垮,少平從醫院出來,面對了現實,又充溢信念地回到了礦山,迎接他新的生活與挑戰。結合中國現代史的相關學問,從上述梗概中提取一個情節,指出它反映的我國20世紀70年頭末80年頭早期的重大歷史現象,并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提高自我保護意識的安全教育計劃
- 串串店店面轉讓合同樣本
- 農資聘用合同標準文本
- 2025年的建筑工程承包合同
- 主管的職業發展路徑規劃計劃
- 債權繼承合同樣本
- 2025廣州企業員工標準勞動合同范本
- 入駐經營合同標準文本
- 班級工作計劃完善技巧
- 農村安裝果園合同樣本
- 滬教版(五四學制)(2024)六年級下冊單詞表+默寫單
- 計量經濟學期末考試題庫(完整版)及答案
- 安保工作“智能化、網格化”管理模式的建立及持續改進工作
- 履帶底盤的組成介紹及各參數的計算
- 資產評估收費管理辦法中評協[2009]199號
- 賈平凹《秦腔》
- 聯軸器找中心PPT課件
- 加 工 貿 易 手 冊
- CDP指標介紹及應用
- 浙江省建設工程施工取費定額(2003版)完整版
- 機動車查驗工作規程GA801-2019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