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話教程-朗讀_第1頁
普通話教程-朗讀_第2頁
普通話教程-朗讀_第3頁
普通話教程-朗讀_第4頁
普通話教程-朗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普通話教程 清華大學出版社 朗 讀 朗 讀 概 說 朗讀 是把書面語言轉化為發音規范的有聲語言的再創作活動。 1念字式 念字式是一種單純念字、照字讀音的朗讀方式 . 2念經式 念經成朗讀方式,其特點是聲音小而速度快,沒有停頓,沒有起伏,沒有重音,更談不上感情和聲音上的變化。 3八股式 八股式是不從作品內容出發,一味地從聲音上刻意追求的朗讀方式。 4固定式 固定式朗讀方式,過分強調作品的體裁,把同一體裁的作品,無論內容如何,都用一種腔調去讀,以不變的聲調格式,去應萬變的作品內容,形成千人一腔。 語言 朗讀使用的語言 , 必須是活生生的生活語言 , 但它又不等同于 “ 拉家常 ” 式的自然語言 。 它比自然語言更規范 、 更典型 、 更生動 、 更具美感 。 朗讀使用的語言 , 過分夸張會給人虛假的感覺 , 過分平淡則顯得乏味無彩 。 “ 不火不溫 ” , 才能做到恰到好處 。 朗讀者的任務,是把文字作品的精神實質通過自己的有聲語言創造性地傳播給聽者。因此,朗讀者的身分只能是朗讀者自己。朗讀者既不完全是文字作品的代表或化身,更不能充當演員去扮演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 (分角色朗讀除外 )。 身分 朗讀要忠實于原作品 朗讀要忠于原作品,做到不丟字、不添字、不改字、不錯讀字音。要讀得連貫自然、不結巴、不重復。但從朗讀目的、作用來要求,僅僅做到這些還是不夠的。 重 音 意群重音 “ 意群 ” 就是一口氣能說出來的、有比較完整的意義的幾個音節,可以是一個短句,也可以是一個詞組甚至是一個詞。長句子必須分作幾個意群說出,一個意群必定有一個詞在說話人的意念中是比較重要的,它就成了意群重音。 1短句自成一個意群 (一口氣說完 ) 1) 主語 +謂語 (1) 謂語稍重,例: 你 來 。 今天 星期三 。 (3) 主語雖為指示代詞,但謂語是疑問代詞或指示代詞,謂語仍重。例: 這里 怎么 了?那個 這樣 吧 ! (4) 謂語前如有能愿動詞,主要動詞重。例: 青蛙會 跳 。 你應該 想想 。 (5) 謂語為 “ 是字結構 ” , “ 是 ” 字不重,后面的詞重。例: 蜻蜓是 益蟲 。 這話是 對 的。 (6) 謂語為 “ 是字結構 ” ,主語如為疑問代詞,則主語重。例: 誰 是值日生? 什么 是正確的? (7) “把字句 ” 謂語重。例: 我把水 倒 了。 2)主語 +謂語 +賓語 (1)賓語重。例: 農民學 文化 。 大家看 電影 。 (2)賓語為人稱代詞,則謂語重,賓語反顯得輕。例: 老師 告訴 他。 人家 幫助 咱們。 (3)雙賓語,后一賓語重,例: 大姐送你 鉛筆 。 我問學生 問題 。 (4)“無主句 ” 中賓語重。例 : 山上有 人 。 晚上下 雪 了。 (5)主語如為疑問代詞,則主語重。例: 誰 講故事哪? 哪里 有困難 ? (6)“把字句 ” 謂語后的賓語重。例: 他把報紙給 老王 了。 3)主語 +謂語 +補語 (1)補語重。例: 孩子站在 門口 。 大家坐 好 。 (2)結果補語如為 “ 死 ” ,則不重,前面謂語重。例: 花兒 干 死了!我 急 死了 ! (3)“數量補語 ” 如果是用 “ 一 ” 組成的動量詞 (年月日等表時間的量詞除外 )多不重,前面的動詞重。例: 弟弟 看 了一眼。李師傅 講 了一遍。 (他去了一年。 “ 一年 ” 表時間,量詞 “ 年 ” 重 ) (4)“把字句 ” 仍是補語重。例: 你把衣服曬 干 。 4)主語 +謂語 +補語 +賓語 (1)賓語重。例: 班長跳過了 溝 。 小劉寫完了 信 。 (2)“無主句 ” 仍是賓語重。例: 下透了 雨 。 昨天砌好 墻基 。 (3)主語是疑問代詞,主語就重。例: 誰 拿不定主意? 哪 個涂上油漆 ? 5)定語 (1)一般定語都重。例: 我們爬上第 七 層。 這里 的方言難懂 。 (2)定語如為人稱代詞,不重;后面的名詞重。例: 這是你的 車票 。 你看看我們的 稿子 。 (3)疑問代詞作定語,如不是希望回答的,而是 “ 某某 ” 一類的泛指,那就不重,而是后面的名詞重。例: 好像聽見了什么 聲音 ?是誰的 帽子 掛在樹上啦? (4)以 “ 一 ” 組成的數量詞不重,其他數量詞都重。 (“兩 ” 有時表少數,也不重 )例: 吃了一碗 飯 。 喝了兩碗 水 。 吃了 三碗 飯。喝了 六碗 水。 一道 白光 射出。 四道 白光射出。 (5)詞組作定語,重音即落到這一詞組中。 a主謂詞組,主語稍重。例: 李同志 作的詩好。 這是 張三 講的話。 b介詞結構里名詞、代詞重。例: 我們談談 “ 關于 你 ” 的事。 他 “ 對于 體育 ” 有興趣。 (6)幾個詞或詞組連用作定語,距中心語最近的詞 (包括偏正式詞組 )重。例: 他穿著呢子 短 大衣。 姐姐買回三瓶 紅 墨水。 學生們想了 什么 好方法? 咱們想個什么 好 方法! 雙音節的偏正詞組,如因常說常用而 “ 詞化 ” 了的,如 “ 紅旗 ” 、 “ 大車 ” 、 “ 小雞 ” 等,當然已成后重格式;而有些詞組,并未 “ 詞化 ” ,也常常仿此而變化了一般定語稍重的規律。如: “ 他拿著兩塊新藍布 ” ,本應重在 “ 藍 ” ,但也有人重在 “ 布 ” 。 (7)其他成分有用疑問代詞的,定語就不重,疑問代詞重。例: 誰 有新帽子? 小同學說 什么 ? (8)如果主語、賓語等都有定語修飾,句子就長了,讀時要分為幾個意群,每個意群只是一個詞組,再按規律把詞組中的重音加以處理。 6)狀語 (1)一般狀語都重。例: 張書記 熱情地 招待。 小李 大聲地 笑。 (2)數詞 “ 一 ” 作狀語,不重而輕,后面的動詞重讀。例: 我一 看 (就知道了 )。 (3)“否定副詞 ” 作狀語,不重,后面的動詞、形容詞重。例: 蘋果沒 紅 哪。 他不 肯 。 時間未 到 。 (4)如有賓語,狀語即不重,賓語重。例: 他趕快打開 窗戶 。 我們在壽光參觀了 蔬菜大棚 。 (5)賓語如為人稱、指示代詞,不重讀,狀語仍重讀。例: 你 快 告訴我! 老師傅 最 喜歡這個。 (6)“無主句 ” 句首狀語不重,賓語重。例: 地里長出 草 來。 夜間下 雪 了。 (7)介詞結構作狀語,介詞不重,后面的名詞、代詞重讀。例: 他在 哪里 ??? 你從 上海 來么 ? (8)幾個詞連用作狀語,最后的重讀。例: 趙振在教室里 高聲 唱。 奶奶十分 高興 地看著。 (9)有些范圍、時間的副詞作狀語,在這里只起聯系作用,原來表范圍、時間的意思反而輕微了,那就不重讀,和重讀的語意有別。例: 我也不會 外語 。 (和 “ 你不會 外語 ,我 也 不會外語 ” 不同。 ) (雨很大 )天又 黑 了。 (和 “ 天 又 黑了 ” 是說一天過得快,意思與 “ 昨天天黑了 ” 的連比不同。 ) 7)遞系式句子 (1)兼語后只有謂語,兼語不重,后面的謂語重。例: 班長坐車 走 了。 你請他 進 來。 (2)如有修飾成分,修飾成分重讀。例: 班長 急忙 坐車走了。 班長坐 頭班 車走了。 (3)兼語后有謂語、賓語、補語等,重音即按以上短語各例處理。如稍復雜,即可分為幾個意群,分別處理。 8)包孕式句子 主謂結構的詞組 (句子形式的 )作為句中某一部分,整個句子長了,就要分開,把包孕的詞組以及其余部分按上述短句各例同樣處理。例: 我 知道 你吃 飯 呢! 他 這 樣說不合 理 。 2長句分為幾個意群 (意群實際上常是一個詞組 ),每一個意群有下列各種關系,按上述短句各例處理重音。 1)主謂關系:看短句格式 A。 2)動賓關系:看短句格式 B,不計主語。 3)補充關系 (1)看短句格式 C,不計主語。 (2)復指成分, “ 主名 ” 比 “ 加名 ” 重。例: 工人 周力 陳剛 總裁 4)聯合關系:幾個詞并列,同重。 5)修飾關系:看短句格式 E、 F,不計其他成分。 6)輔助關系:輔助成分不重讀,主要成分重讀。 3復句中有連詞的,除把復句分為若干單句或意群外,連詞不重讀。例: (雖然 )下著 雨 , (可是 )不 冷 。 (既然 )你 來 了,大家就 談談 吧 ! 有些意群可能按語法結構不如上述各例完整,其重音位置可參考上述規律而定。如 “ 這是 (稍頓 ) (以下是長長的詞組 )。 ”“ 這是 ” 為一個意群, “ 是 ” 不重, “ 這 ” 稍重。 強調重音 強調重音也是不固定的,它的作用有:夸張、殊異、肯定、特指、并比、照應。 (1)夸張,加重語氣。 (2)殊異,表示稀奇、可貴、特殊、反常,語氣也是夸張,但更具體。 (3)肯定,表示同意、承認、確實、堅決。 (4)特指,表示特別指出,突出某一重點,不同于一般。 (5)并比,由此及彼,由彼及此,互相對比、襯托或相提并論。 (6)照應,前后呼應,緊密聯系。 感情重音 意群重音、強調重音都體現在一兩個有關的音節上,而感情重音常常是一句話、幾句話的每個音節都加強音量。有時也只是一個詞,或是一個音節。感情重音都是在情緒激動時出現的,情緒激動也許是快樂、興奮,也許是憤怒、激昂。如: (1)今年高考,又奪了全省第一。 (2)這些壞人胡說八道,我們就不能容許 ! (3)“打 !”方志敏忍不住了,對著洋奴才喊起來。 (4)這是 勇敢 的海燕,在閃電之間,在憤怒的大海上 高傲 地飛翔。這是勝利的預言家在叫喊: 讓暴風雨來的更猛烈些吧 ! 語調、停頓、快慢 語調 “ 語調 ” 與 “ 字調 ” 相對而言,是指全句的高、低、抑、揚,和 “ 字調 ” 同是 “ 音高 ” 的現象。 “ 語調 ” 不只漢語有,各國、各民族的語言都有。 1升調 情緒激動,或等待回答,或句中暫停有待繼續,末字語調上揚。 (1)疑問 (2)驚異 (3) 命令 (4) 呼喚 (5)句中暫停 2降調 情緒穩定,或平淡、沉重,或表示堅決、肯定。句末音節短而低,如果是陰平,就不再是高平,可能變為中平;如果是上聲,就變短,像 “ 半上 ” ;如果是陽平,也變短;去聲就降得更低些。 (1)陳述 (2)肯定 (3)肯定而反詰 (4)允許 (5)祈使 (6)感嘆 3平調 表示不明確的意見,或是沉浸在深思中,句末音節拖平延長。 (1) 躊躇 例:這事我對她說 不說 (2)冷淡 例:你一定要走 4曲調 情緒激動,表示復雜的情感,把某一音節加強,拖長聲音,中有升降,不一定是句末的音節。 (1) 意外、驚奇 例: “ 啊 ” ?這次試驗又出問題了! 可 “ 真 ”危險哪 ! (2) 夸張 例:這條道路可 “ 長 ” 啦! 來參觀的人哪,可 “ 多 ” 啦! (3) 特殊感情 例:他說你又聰 “ 明 ” ,又能 “ 干 ” ,又有文 “ 化 ” (輕薄的嘲諷口氣 ) 是我的 “ 錯 ” ,你沒 “ 錯 ” !(惱怒,反語 ) 停頓 語句中的停頓有多種多樣。寫成文章,重要的停頓處就要加標點符號。朗讀時看見句號、問號、感嘆號、逗號、頓號、分號、冒號、省略號、破折號,都應當做長短適度的停頓 (如:。?! ;: , 、 ) (“”符號表示 “ 大于 ” ),這種停頓多屬語法關系,可以叫做 “ 語法停頓 ” 。 除去 “ 語法停頓 ” 之外,還有 “ 邏輯停頓 ”“ 氣息停頓 ”“ 心理停頓 ” 幾種。 快慢 快讀例: (1)在激流中有一名青年婦女,緊緊抱著一個小孩,忽沉忽現,隨時都有被惡浪吞沒的危險。 (2) “抱娃兒的那個婦女危險,快去搶救 !” (3) 可喜的消息終于從千里塞外傳來了 !一天晚上十點鐘突然接到內蒙古打來的長途電話,他拿起話筒,耳邊響起了一位陌生同志激動的聲音:“ 解放軍同志,謝謝你治好了我的病 !”那位同志無比興奮地告訴他出血已經止住了,病痛已經好轉,現在正在加強鍛煉,恢復體力,準備重返戰斗崗位。 慢讀例: (1) “我們要經常想想過去,比比現在,日子過得越好,越要發揚艱苦奮斗的光榮傳統 !” (2) 展覽室里。參觀的人們在草鞋的前面久久不愿離去,這雙鞋啟示人們想一想:在勝利面前怎樣繼續前進。 (3) 一陣風把蠟燭吹滅了,月光照進窗子來,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銀紗,顯得格外清幽。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窮兄妹倆,對著窗外的月亮,按起琴鍵來。 特 殊 聲 音 笑語和泣訴 表現歡快或嘲諷而發笑的情態時,使聲音帶上一些笑的色彩叫笑語;表現悲傷的情態時,使聲音帶上一定的嗚咽、哭泣的色彩為泣訴。通過笑語或泣訴,表現人物笑或哭的神態。例如: 我用手帕擦去母親腮邊的淚水,打趣地說: “ 磕破點皮,沒關系,這不正好多了個 酒窩 嗎 !”母親破涕為笑,笑聲中包含著誠摯的母愛 至高無上的永恒之愛 ! 太陽已經落山。而此時此刻,家里一定開始吃晚餐了,雙親正盼著我回家 想著想著,我不由得背靠著一棵樹,傷心地嗚嗚大哭起來。 上兩例中, “ 破涕為笑 ” 是由難過變為喜歡, “ 傷心地嗚嗚大哭起來 ” ,表示十分傷心。在朗讀時,要注意把握其情感心態分別用笑語與泣訴表現出來。 拖音和擬聲 表現遲疑、支吾的情態時,有意將聲音拖長一些叫拖音。模仿某種聲響為擬聲,擬聲多用擬聲詞,只求一定的表達效果,不必強求逼真。 “ 你好,小家伙, ” 卡廷說, “ 看天氣多美,你是出來散步的吧 ?” 我怯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