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簡約風南京古城門明城墻介紹_第1頁
紅色簡約風南京古城門明城墻介紹_第2頁
紅色簡約風南京古城門明城墻介紹_第3頁
紅色簡約風南京古城門明城墻介紹_第4頁
紅色簡約風南京古城門明城墻介紹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南京明城墻授課人:XX20XX2025/2/24此處添加公司信息簡介后記水關涵閘外郭內城門2025/2/24此處添加公司信息1368年,朱元璋40歲登基1366年,始建南京城1366年-1386年,耗時21年六百多年前朱元璋留給我們的遺產2025/2/24此處添加公司信息南京明城墻世界城墻之最南京明城墻長33.7公里2025/2/24此處添加公司信息南京城墻高堅甲于海內梯形墻體、條石為基壁與壁之間夯土、磚與磚之間夾漿南京城墻甲天下明朝內城十三門三山聚寶臨通濟正陽朝陽定太平神策金川近鐘阜儀鳳定淮清石城

——吳敬梓《儒林外史》2025/2/24此處添加公司信息12345678910111213

1朝陽門

2正陽門

3通濟門

4聚寶門

5三山門

6石城門

內城十三門7清涼門

8定淮門

9儀鳳門

10鐘阜門11金川門12神策門13太平門老城門改名字三山門—水西門聚寶門—中華門正陽門—光華門朝陽門—中山門太平門—自由門神策門—和平門金川門—三民門鐘阜門—小東門儀鳳門—興中門定淮門—淮遠門清涼門—清江門石城門—漢西門2025/2/24清朝草場門豐潤門-玄武門民國海陵門—挹江門武定門、漢中門中央門、小北門新民門、雨花門

解放后解放門、集慶門、長干門中華門東門、中華門西門華嚴崗門、標營門

增開新城門1麒麟門2仙鶴門3姚坊門4觀音門5佛寧門6上元門7外金川門8柵欄門9江東門外郭十八門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0小馴象門11大馴象門12小安德門13大安德門14鳳臺門15夾崗門16上方門17高橋門18滄波門123456東水關秦淮河入城2西水關秦淮河出城3半山園閘燕雀湖水關和涵閘4琵琶湖閘琵琶湖5武廟閘玄武湖6金川河閘金川河水關和涵閘2025/2/24此處添加公司信息在秦淮河出入口處分別建有東水關和西水關。水關設有閘門3道,前后2道為木閘門,中間設鐵柵門以防潛水入城之敵。東水關內側還設33座甕洞,分為3層:上面兩層為藏兵洞,下層通水(中洞可通船)。金川河閘、武廟閘、半山園閘、琵琶湖閘等涵閘設有銅、鐵管和銅水閘,只能進水不可進人,設計巧妙、結構合理。第一站——朝陽門朝陽門是南京明城墻十三座城門之一,后更名為中山門,因其位于南京城東,最先迎接太陽而得名。1366年朱元璋向東北兩面拓展南京城時修建此門。當時城門為單孔券門,門外還有一道。此門是甕城連接城內的宮城和城外的明孝陵的通道,太平天國和曾國藩的湘軍曾經多次在此激戰。辛亥革命時江浙聯軍也是從這里進攻南京城。民國時,因迎奉中山先生靈柩歸葬中山陵,國民政府將門洞狹小的朝陽門拆除,挖低門基,改筑為三孔券門。1928年7月,國民政府將七處城門改名,并加以整修,其中朝陽門即改名為中山門,并沿用至今。正陽門是京城的正門,城樓高大,設有甕城。1931年,正陽門改名為“光華門”。1955年至1962年間,光華門周邊的居民和工人為建造房屋,拆走了大量的城磚,致使這個城門和兩側的城墻被毀。2025/2/24此處添加公司信息第二站——正陽門第三站——通濟門沿著護城河和城墻之間的走廊,一直走到通濟門原來所在的位置,現在已變成銜接龍蟠中路的交通要道。行到此處,護城河被東水關截斷。2025/2/24此處添加公司信息第四站——聚寶門聚寶門是南京城內城的正南門,位于內外秦淮河之間,后更名"中華門",是中國現存最大的城堡式甕城,也被認為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結構最復雜的古城堡,堡壘甕城。中華門門內是內秦淮河,以鎮淮橋連接自南唐以來歷經千年繁華的中華路;門外是外秦淮河,以長干橋連接雨花路。2025/2/24此處添加公司信息第五站——三山門位于南京城西南,坐東向西。原為南唐時的龍光門,明初稱三山門,為甕城的主城門。緊靠南面的水門即西水關,原是南唐的下水門。這水陸二門在南唐以來一直就是商旅繁輳之地。又因內外秦淮皆進此,統稱為水西門。現如今三山門已不復存在,僅修現代三山橋一座。2025/2/24此處添加公司信息第六站——石城門石城門是南京城西面的一座城門,俗稱“旱西門”或“漢西門”,因靠近石頭城,故稱石城門。1366年,朱元璋下令改筑應天府城時,利用原有的大西門并加以擴建,增駐甕城。石城門由二道甕城,三道城門組成,三門直對一條直線上,構成南京西部城防的要地。2025/2/24此處添加公司信息第七站——清涼門清涼門由一道城門和一圈橢圓形甕城構成。這一段城墻是建造在清涼山西南部。最近修建的外秦淮河清涼門大橋以“清涼門”命名。由于面臨秦淮河,又稱清江門。2025/2/24此處添加公司信息第八站——定淮門定淮門位于南京城西面,原名“馬鞍門”,洪武7年(1374年)因其跨秦淮河上,為鎮秦淮河,改名為定淮門。清朝道光23年(1843年),由于秦淮河淤塞,定淮門遂廢。1958年,定淮門被拆除。現僅存定淮門橋一座。2025/2/24此處添加公司信息第九站——儀鳳門2025/2/24此處添加公司信息第十站——鐘阜門鐘阜門位于南京城西北,在金川門以北、儀鳳門以南,又名小東門,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改名為鐘阜門,取其因遙對鐘山(亦稱鐘阜)而得名。成化年間,因守備兵力不足而被堵塞,后未重開。1958年左右該段城墻被拆除,今僅存地名。鐘阜門本門荒僻,有一券。踞獅子山崗,是明代都城北面西頭第一門,由于門朝東,俗稱小東門。清代時堵閉,后拆毀。2025/2/24此處添加公司信息第十一站——金川門1402年,朱元璋四子燕王朱棣起兵攻占南京,就是從金川門入城的,史稱“靖難之役”。朱棣成為永樂皇帝后,對金川門格外看重,委派其妹寶慶公主的夫君趙輝駙馬,充任金川門的“千戶守”。明末,金川門曾一度封閉。1907年,南京城內的小火車道就是從下關至金川門入城的,今天的鐵路北、中、南街就是當年的鐵路路基。1957年金川門及小鐵道一同拆除。現如今,也僅存一地名。2025/2/24此處添加公司信息第十二站——神策門神策門現名和平門,是南京城北最東側的一座城門,位于玄武湖西北,在明城墻13個城門中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也是南京現有所有城門中唯一保留有民國以前鏑樓的城門。神策門依山而建,曲折迂回。1929年改名“和平門”。2025/2/24此處添加公司信息第十三站——太平門太平門位于南京城的東北垣,是南京城北面的正門,以南是朝陽門,西北方向是神策門。明代南京刑部、都察院和大理寺(合成“三法司”)監獄就在門外,相傳夜間哀聲四起,為此將城門命名為“太平”。太平門扼守鐘山,對于控制南京北部至關重要,且龍脖子一帶是南京城唯一沒有水體保護的城墻,因此清軍進攻太平天國和日軍圍攻南京時,這一帶都是主要的攻擊方向。1931年,太平門一度被改名為自由門,1958年拆除。2025/2/24此處添加公司信息新增門一——標營門(新)沿著中山門段城墻一直往南走,左邊即是月牙湖,大概一公里左右便行至標營門。標營門是明城墻跨越后標營路的城門。明代城墻在這里是沒有城門的,這一帶的城墻在50年代拆城風暴中已經被破壞得千瘡百孔,后標營路原先是條很窄的小路,到城墻根為止,1995年開始進行拓寬,同時破城而出,建成月牙湖堤橋跨過月牙湖,連接到苜蓿園大街。2009年南京市政府花費1600萬元在后標營路上建起了一座3孔城門,取名為標營門,把后標營路南北兩側城墻連成一體。從此標營門成了南京城墻中最年輕的一座城門。然而這座城門的修建也頗為詬病。“標營門”三個字寫得確實讓人鄙夷,既然是修復古跡,便應修舊如舊,按照古漢語習慣,從右至左書寫,而且應使用繁體字。2025/2/24此處添加公司信息新增門二——武定門(新)【1929年】從東水關繼續向南走,因為城墻被封,只能沿著城墻腳下的路前行。城墻上依稀可見當年依墻而建的居民區留下的泥漿和電纜的痕跡。大概一公里左右,行至武定門。同樣是新開城門,但是感覺上就比標營門更有歷史,至少字沒有排反。繼續往前,小路上有著斷斷續續的南京老頭老太在打著小牌,下一站是稍微有點歷史的雨花門。2025/2/24此處添加公司信息新增門三——雨花門(新)雨花門是國民政府于1936年在南京明城墻上開辟,用于將南京市內的小鐵路在養虎巷處與江南鐵路連接,與京粵線貫通。抗戰勝利后,小鐵路逐漸荒廢。20世紀50年代,雨花門及東西兩側城墻先后被拆除。2009年,雨花門復建。2025/2/24此處添加公司信息現存的明城墻2025/2/24此處添加公司信息南京明代城墻西安明代城墻北京明代城墻開封明代城墻南京明城墻之內城門后記南京明城墻修筑于明朝,歷時21年建成,不遵循古代都城取方形或者矩形的舊制,設計思想獨特、建造工藝精湛、規模恢弘雄壯,在鐘靈毓秀的南京山水之間,蜿蜒盤桓達35.3公里,而南京明城墻的外廓城周長更是超過60公里。南京明城墻不僅是我國的第一大城墻,而且是世界第一大城墻,并入選世界紀錄協會世界第一大城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