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斷句(解析版)-初中文言文閱讀考點梳理與訓練_第1頁
文言斷句(解析版)-初中文言文閱讀考點梳理與訓練_第2頁
文言斷句(解析版)-初中文言文閱讀考點梳理與訓練_第3頁
文言斷句(解析版)-初中文言文閱讀考點梳理與訓練_第4頁
文言斷句(解析版)-初中文言文閱讀考點梳理與訓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年初中文言文分類知識點+習題演練?一文言斷句(解

析版)

一、知識點

方法一、聯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難細分辨

通讀全句,聯系全文、全段或語境,弄清寫了些什么內容。

在大致掌握了文章的‘意思之后,憑語感將能斷開的先斷開,逐步縮小范圍,

然后再集中分析難斷的句子。

方法二、借助名詞(代詞)斷句

考點梳理:在名詞代詞的前后往往要進行斷句:誰做什么事情。

在閱讀中,隨時標出篇段中的名詞。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

動物名、植物名、時間等。名詞一般為文章陳述、描寫、說明或議論的對象,在

它們的前后往往要進行斷句。

名詞(代詞)一般也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語和賓語,因此,找出文中反復出現

的名詞或代詞,就基本上可以斷出句讀了。常見代詞有:吾、余、予、爾、汝、

公、卿、君、彼、此、其、之

方法三、利用對話標志斷句。

考點梳理:常以"曰"、"云〃、"言〃為標志,兩人對話,一般在第一次

問答寫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語省略.遇到對話時,應根據上下文判

斷出問者、答者,明辨句讀。

方法四、借助文言虛詞斷句。

考點梳理:古人的文章沒有標點符號,為了明辨句讀,虛詞就成了重要的標

志。尤其是一些語氣運和連詞的前后往往是該斷句的地方。文言文,多用虛詞來

表達語氣或感情。

常用虛詞是標志:古人喜歡”之乎者也〃這些虛詞,用在句子的開頭或者結

尾虛詞通常是語氣詞,可以在其前后斷句。

①句首的語氣詞(發語詞):

其、蓋、唯、夫、且夫、若夫、嗟夫、嗟乎、嗚呼等,前后都可斷句

②在句首的關聯詞:

茍、縱、是故、于是、向使、然而、無論、至若、是以、繼而、縱使、然則

等前面可斷句;

③常在句首的時間詞:

頃之、向之、末幾、已而、斯須、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幫助斷句。

④句末語氣詞”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斷句;

典例剖析: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方法五、借助對比、對偶、排比、頂真等修辭斷句。

考點梳理:文言中常有對偶句、排比句、頂真句等,抓住這個特點斷句,常

能收到斷開一處、接著斷開幾處的效果。

頂真:是一種修辭方法,是指上句的結尾與下句的開頭使用相同的字或詞,用

以修飾兩句子的聲韻的方法。)

相同詞語緊相連,一般中間要斷句

典例剖析: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紀昌學射是勤王冕掛角是勤李白鐵杵磨成針也是勤

方法六、借助語法結構斷句。

考點梳理:文言語法中有一些固定結構,如:”……者,……也’、"不亦……

乎"、"何……之有","孰與……乎"、"為……所……"、"受……于……”等,

根據這些結構也可斷句。

二、專項練習

(2021?寧夏中衛?三模)閱讀《送東陽馬生序》選文,回答問題

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

寒,現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

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

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

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

卒獲有所聞。

當余之從師也,負筐戔展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破裂而不知。至

舍四支僵勁不能動腰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炸然若神人;余則緇

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若此。

今雖耄老,未有所成,猶幸預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寵允,綴公卿之后,日侍坐備顧問,四

海亦謬稱其氏名,況才之過于余者乎?

1.解釋下面句中加點的字。

①以是人多以書假余②援疑原理

③峻白玉之環④同舍生皆茂綺繡

2.翻譯句子。

①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②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

3.用“/〃符號給劃線的句子斷句。

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

4.找出文中的一處對比,并分析其作用。

(2021?黑龍江哈爾濱?模擬預測)閱讀《愛蓮說》,完成下面小題。

愛蓮說

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善。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杳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

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壯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

野■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5.解釋文中加點的詞語。

(1)蕃:(2)鮮:

6.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予獨愛蓮之山淤泥而不染。

(2)中通外直,不要不枝。

7.對文章理解有誤的一項()

A.文章說"牡丹,花之富貴者也",此處別無貶辭,但從“宜乎眾矣〃可以看出作者對世風的

鄙視。

B.文章多處照應,比如:“蓮之愛,同予者何人”與“晉陶淵明獨愛菊”相照應。

C.文章第一段從蓮花的生長環境、體態香氣、風度氣質等方面描寫了蓮的形象,賦予蓮美

好的品質。

D.文章表達了作者潔身自好、不慕名利的傲岸節操。

8.(2022?浙江?九年級專即練習)閱讀下文,完成題目。

陶谷子妻

答子治陶①三年,名譽不興,家富三倍。其妻數諫不用。考■五年,從車百乘歸體。宗人

擊牛而賀之,其妻獨抱兒而泣。姑②怒曰:“何其不祥也!”婦曰:“夫子能薄而官大是謂

嬰害無功而家昌是謂積殃。昔是令尹子文之治國也,家貧國富,君敬民戴,故福結于子孫,

名垂于后世。今夫子不茶。貪富務大,不顧后害。妾聞南山有玄豹,霧雨七日而不下食者,

何也?欲以澤其毛而成文章也。故藏而遠害。犬彘不擇食以肥其身,坐而須。死耳。今夫子

治陶,家富國貧,君不敬,民不戴,敗亡之征?矣。愿與少子俱脫。“姑怒,遂棄之。處期

年,答子之家果以盜③深。唯其母老以免,婦乃與少子歸養姑,終卒天年。君子謂答子妻能

以義易利,雖違禮求去,終以全身復禮,可謂遠識矣。

(選自《列女傳?賢明傳》有刪改)

【注釋】①陶:古邑名,在今山東定陶西北。②姑:丈夫的母親,婆婆。③盜:用不正當

的手段營私。

下面是文言文學習活動的片段,請你結合文本,將對話補充完整。

黃老師:今天我們一起學習《陶苔(da)子妻》,請大家聯系平時所學各抒己見。

小文:文中“居五年"的"居〃字和《周亞夫軍細柳》中“居無何〃的"居"字意思一樣,都解釋為

①。

小語:是的,文中“敗亡之征見矣〃中的“見”沒有注釋,但我們學過成語“讀書百遍,其義自

見”和詩句“風吹草低見牛羊〃,知道"見"是②的意思。

小文:我有一個問題,“坐而須死耳”中的"須"字是什么意思呢?小語:我認為“須”是"必須、

一定”的意思。

小英:我不贊同,根據上下文的語境,我覺得"須〃是③的意思。小語:哦?讓我

查下字典......果真有這個義項。

小文:你這么一說,我想起了《沁園春?雪》中"須晴日〃的“須〃也是這個意思。

黃老師:很好!再來考考大家,《古漢語常用字字典》中“然”字有這些義項:A.這樣;B.竟

然;C……的樣子;D.但是。那么,文中“今夫子不然"的“然〃的意思應該選哪項呢?

小英:我知道,應該選④。

黃老師:對的。下面我們來小結一下:學習文言文,我們可以運用課內遷移、參考成語或詩

句、語境推測、查閱詞典等多種方法解讀詞義。

黃老師:文中“夫子能薄而官大是謂嬰害無功而家昌是謂積殃〃這句話沒有停頓,你們覺得應

該怎么斷句?

小文:我來試試,可以根據句意斷三處:⑤。

小英:我還有個句子不理解,你們能幫我把"唯其母老以免,婦乃與少子歸養姑,終卒大年〃

翻譯成現代漢語嗎?

小文:沒問題,我這樣翻譯:@。

黃老師:同學們掌握得不錯!下面,請大家結合全文內容,分析陶苔子妻是怎樣的女性。

小語:⑦。

9.(2020?浙江金華?一模)閱讀下文,完成題目。

張祜

進士崔涯、張祜下笫①后,多游江淮。常嗜酒,伶謔時輩②。或乘其飲興,即自稱堂俠。

二子好尚既同,相與甚洽。崔嘗作俠士詩云:“大行嶺上三尺雪,崔涯袖中三尺鐵。一朝若

遇有心人,出門便與妻兒別。”由是往往傳于人口,曰:“崔張真俠士也。”是此,人多設

酒饌待之,得以互相推許。

歲余,薄有資力③。一夕,有非常人,妝束甚武,掌劍手囊,囊中貯一物,流血般于外。

入門謂曰:“此非張俠士居也?”日:“然。”楫客甚謹。既坐,客日:“有一仇人之恨,

十年矣。今夜獲之,喜不能已。”因指囊曰:“此其首也。”問張日:“有酒否?”命酒飲

之。飲訖日:“去此三四里有一義士,予欲報之,若濟比夕,則平生恩仇畢矣。聞公氣義,

能斛予十萬緡④否。立欲酬之,是予愿畢。此后赴蹈湯火,誓無所憚。”張深喜其說,且不

吝嗇,即傾囊燭下,籌其繚素⑤中品之物,量而與焉⑥。客曰:“快哉!無所恨也。”遂留囊

首而去,型以卻回。去,及期不至。五鼓絕聲,杏無蹤跡。又慮囊首彰露,以為己累。容—不

來,計無所出,遣家人將欲埋之,開囊出之,乃豕首也。因方悟之而嘆曰:“虛其名,

無其實,而見欺之若是,可不戒歟!”豪俠之氣頓衰矣。

(選自《桂苑叢談》)

【注】①下第:落第,這里指崔涯、張祜兩人考進士不中。②侮謔時輩:侮辱戲謔當時著

名的人物。③資力:資產、家產。④緡:指成串的錢,一千錢為一緡。⑤綠素:是指細絹、

書冊或書畫。⑥量而與焉:計算好相當于十萬緡的價值,給了他。

根據語境完成對話:

小語:小文,考考你,下面這幾個加點字詞的意思你能解釋嗎?

相與甚洽腆劍手囊能假予十萬緡否理以卻回

小文:小意思,這可難不倒我,學習文言文不懂的詞,我首先將這個詞與課內學到過的詞進

行遷移,這幾個詞可都是在課文中學過的,意思依次為:(1),(2),(3)

,(4)°

小語:完全正確!

小文:文言文疏通文意我們還要考慮到詞類活用、古今異義、一詞多義等現象,我也考考你,

“有非常人〃限斷一處,改怎么斷?

小語:自然是(5)有非常人(用"/"),因為:(6)(說出這樣斷句的

原因〉。

小文:虛詞在文言文中的地位雖不如實詞那么重要,但也不可缺少。文中這句話少了兩個虛

詞,下面選項中最恰當的一組是:

句子:客一不來,計無所出,—遣家人將欲埋之

選項:A.若因B.若乃C.既因D.既乃

小語:我選擇(7)—o讀了這篇文章,我還有個疑問,張祜起先自稱“豪俠”,后來為什

么感嘆“虛其名,無其實〃?你認為張祜是個怎樣的人?

小文:(8)o

12022?江蘇南京?九年級專題練習)夏日學書說

[宋]歐陽修

夏日之長,飽食難過,不自知愧,但思所以寓心而銷晝署者。惟據案作字,殊不為勞。

當其揮翰若飛,手不能止,雖驚雷疾霆,雨雹交下,有不暇顧也。古人流愛①,信有之矣。

字未至于工,尚已如此,使其樂之不厭,未有不至于工者。使其遂至于工,可以樂而不厭,

不必取悅當時之人,垂名于后世,要于自適②而已。嘉詰七年正月九日補空。

(選自《唐宋名家文集?歐陽修集》,中州古籍出版社)

【注】①流愛:極端喜愛,永不舍棄。②自適:自得其樂而排除其他。

10.用“/〃為下列句子劃一處停頓。

但思所以寓心而銷晝暑者

11.用現代漢語翻譯句子。

字未至于工,尚已如此,使其樂之不厭,未有不至于工者。

12.小可總是因為太過在意他人對自己的看法而焦慮不安,請你結合文中歐陽修的想法和做

法勸勸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山東青島?一模)蕭惠,字伯仁,小字①脫古思。/伯父排押征高麗,羊奴古達

北嶺,高麗阻險以拒,惠力戰,破之。及攻開京,以軍津整肅陽,授契丹行宮都部署。

太平六年,討回鶻阿薩蘭部,征兵諸路,獨阻卜酋長直剌后期②,立斬以徇③。進至甘州,

攻圍三日,不克而還。時直剌之子聚兵來襲,阻卜酋長烏八密以告,惠未之信。令西阻卜叛,

襲三克軍,都監涅魯古、突舉部節度使諧理、阿不呂等將兵三千來救,遇敵于可敦城西南。

諧理、阿不呂戰歿④,士卒潰散。惠倉卒列陣,敵出不意攻我營。眾請乘時奮擊,惠以我軍

疲敝,未可用,弗聽。烏八請以夜祈營⑤,惠又不許。恒卜歸惠乃設伏兵擊之前鋒始交敵敗

走。是時,帝欲一天下,謀取三關,集群臣議。惠日:“兩國強弱,圣慮所悉。宋人再征有

年,師老民疲,陛下親率六軍臨之,其勝必矣。”帝從惠言,乃遣使索⑥宋十城,會諸軍于燕。

惠與太弟帥師壓宋境,宋人重失十城,增歲幣請和。惠公首事功,進韓王。

(有刪節)

注釋:①小字:乳名“②期:到達v③徇:示眾”④歿:死°⑤斫首:偷襲敵營;城營。

⑥索;索取。

13.對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叢伯父排押征高麗從:跟從,跟隨

B.至奴古達北嶺至:至I」,到達

C.以軍律整肅用聞:使......聽說

D.含西阻卜叛會:適逢,恰巧遇到

14.下列句中,加點字“以"的意義和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惠以首事功,進韓王

A.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狼》)B.策之不以其道(《馬說》)

C.以傷先帝之明(《出師表》)D.不多物喜《岳陽樓記》)

15.下列對文中畫線句子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阻卜歸惠乃設伏兵擊之前鋒始交敵敗走

A.阻卜歸惠〃3設伏兵擊之/前鋒始/交敵敗走

B.阻卜歸/惠乃設伏兵擊之/前鋒始交/敵敗走

C.阻卜歸/惠乃設伏兵/擊之前鋒始交/敵敗走

D.阻卜歸惠/乃設伏兵/擊之前鋒始/交敵敗走

16.下列對選文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蕭惠治軍嚴格。在征討回鶻阿薩蘭部時,阻卜酋長直刺遲潛晚到,蕭蕙便將他斬首示眾。

B.蕭惠決斷果敢。軍隊疲敝,戰斗力不強時,眾人請示出兵避敵,蕭惠沒有聽從眾人的意

見。

C.皇帝認可蕭惠對時局的分析,聽從了蕭惠的話,親自帶領軍隊攻占了宋國十座城池。

D.蕭惠以軍紀嚴整聞名,授職為契丹行宮都部署,后因首倡用兵之功,晉封為韓王。

17.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是時,帝欲一天下,謀取三關,集群臣議。

(2)宋人西征有年,師老民疲,陛下親率六軍臨之,其勝必矣。

(2021?山東臨沂?一模)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房玄齡與高士廉偕行,遇少府少監竇德素,問之日:“北門近來有何營造①”德素以陽

太宗。太宗謂玄齡、士廉曰:“卿但知南衙②事,我北門小小營造,何妨卿事?”玄齡等拜

謝。魏徽進日:“臣不解陛下貪,亦不解玄齡等謝。既任大臣即陛下股肱耳目有所營造何容

不知。貪其訪問官司③,臣所不解。陛下所為若是,當助陛下成之;所為若非,當奏罷之。

此乃事君之道。玄齡等問既無罪,而陛下責之,玄齡等不識所守,臣實不甘。”太宗深納之。

(選自唐?劉肅《大唐新語?卷二?極諫第三》)

【注釋】①營造:建筑工程“②南衙:宰相司政之所V因尚書、中書,門下三省均在皇宮

南面,故稱。③官司:有司,主管事務的官員。

18.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

(1)德素以四太宗

(2)玄齡等拜謝

(3)臣實不悔

19.下列句子中加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A.①責果訪問官司②安陵君”許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B.①德素以聞太宗②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曹劌論戰》)

C.①此乃事君之道②屠乃棄倚其下(《狼》)

D.①太宗深納?②王?蔽甚矣(《鄒忌諷齊王納諫》)

20.請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限三處)

既任大臣即陛下股肱耳目有所營造何容不知

21.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

陛下所為若是,當助陛下成之;所為若非,當奏罷之。

22.魏徵的進諫能屢屢為太宗采納,除太宗個人原因外,魏微諫言的技巧也頗為重要。結合

文本,概括魏徵成功進諫的原因。

(2021?江蘇揚州?中考真題)賀鑄,字方回,衛州人.喜談當世事,博學強記,工語言。

尤長于度曲,掇拾人所棄遺,?加隱括①,皆為新奇。嘗言“吾篤端驅使李商隱、溫庭筠常

奔命不熟。”初,監太原工作,有貴人子同事,驕倨不相下。鑄廉②得盜工作物,44待吏,

閉之密室,以杖數日:“來,若某時盜某物為某用,某時盜某物入于家,然乎“貴意人子惶

威,謝:“有之。"鑄曰:“能從吾治,兔白發③。”即起自袒其膚,芯之數下,貴人子叩

頭祈哀,即大笑號去。自是諸技氣力頡頑3者,皆側目不敢仰視。家貧,貸子錢自給,直貪

者輒折券與之秋毫不以丐人。

(節選自《宋史?文苑列傳》,有刪減)

[注釋]①隱括:潤色修改,②廉:查訪,偵查。③白發:告發。④頡頑(xiehang);倔

強,自做。

23.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意思。

(1)少加隱括()(2)奔命不咽)

(3)秋之數下()(4)大笑曾去()

24.用7〃為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

有負者輒折券與之秋亳不以丐人

25.翻譯句子。

(1)喜談當世事,博學強記,工語言。

(2)貴人子惶駭,謝:"有之。"

26.簡要說明賀鑄懲罰“貴人子〃達到的效果。

(2021?山東泰安?一模)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0—23座。

龐安常傳

龐安時,字安常,新州薪水人。兒時能讀書,過目輒■記。父,世醫也,授以《脈訣》。

安時日:“是不足為也。”獨取黃帝、扃鵲之脈節治之,未久,已能通其說,時出新意。辯

詰不可屈①,父大驚。時半猶未能。

為人治病,率十愈八九,踵門求診者,為辟邸舍居之,親視藥物,必愈而后遣;其不可

為者,必實告之,不復為治,活人無數。病家持金帛來謝,不盡取也。

嘗詣舒②之桐城,有民家婦孕將產,數日而子不下,百術無所效。安時之弟子李百全適

在傍舍,邀安時往視之。才見,即連呼不死,令其家人以湯溫其腰腹,自為上下拊摩。孕者

覺腸胃微痛,呻吟間生一男。其家驚喜,而不知所以然。安時日:“兒已出胞,而一手誤執

母腸③,不復能脫,故非符藥所能為。/隔腹損兒手所在針其虎口既痛即縮手所以速生,無

他術也。”取兒視之,右手虎口針痕存焉,其妙如此。

年五十八而疾作,門人請自視脈,笑曰:“吾察之審矣,且出入息亦脈也,今胃氣已絕,

死矣。”遂屏卻藥餌,后數日,與客坐語而卒。

(選自《宋史》,有刪改)

【注釋】①屈:使……屈服。②舒:舒州,今安徽潛山市。③腸:據文意,此處指臍帶。

27.用“/〃給文中畫曲線的句子斷句,限3處。

吾隔腹捫兒手所在針其虎口既痛即縮手所以遽生

28.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

(1)為眸邸舍居之

(2)安時之弟子李百全運在傍舍

(3)令其家人以物溫其腰腹

(4)而不知所以然

29.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其不可■為者,必實告之,不復為治,活人無數。

(2)吾察之審矣,且出入息亦脈也。今胃氣已絕,死矣。

30.選文表現了龐安常的哪些性格特點?請舉例概括(至少2條)。

(2022?浙江?九年級專題練習)文言文閱讀

畫皮

太原王生,早行,遇一女郎,抱袱獨棄,甚艱于步。急走趁之,乃二八妹而。心相愛樂,

問:“何夙夜踽踽①獨行?"女曰:“行道之人,不能解愁憂,何勞相問。”生日:“卿何

愁憂?或可效力,不辭也。”女黯然曰:“父母貪賂,鬻②妾朱門。嫡妒甚,朝詈③而夕楚辱

之,所弗堪也,將遠遁耳.”問:“何冬?”日:“在亡之人,烏有定所。”生言:“敝廬

不遠,即煩枉顧。”女喜,從之。使匿密室,過數日而人不知也。

偶蘋市,遇一道士,顧生而愕。問:“何所遇?”答言:“無之。”道士日君身邪氣縈繞何

言無生又力白。道士乃去,曰:“惑哉!世固有死將臨而不悟者”生以其言異,頗疑女;轉

思明明麗人,何至為妖,意道士借魘禳‘④以獵食者。

(節選自蒲松齡《聊齋志異》,有刪減)

【注釋】①踽踽。口ju):單身獨行、孤獨無依的樣子。②鬻(yu):賣。③詈(li):

罵。④魘禳(yanrang):鎮壓邪叫“魘〃,去除災變叫“碾”,均屬道教法術。

31.用“/〃給文中畫橫線句子斷句(限斷三處)。

道士日君身邪氣縈繞何言無生又力白

32.小文在閱讀過程中遇到難懂的字詞,運用以下方法幫助她解決吧。

解釋加點

方法詞語示例

吾受劉皇叔三題之恩,不容不出(羅貫中《三顧茅

字源推測廬》)

.顧生而愕⑴

法顧野有麥場(蒲松齡《狼》》

拔劍四顧心茫然(李白《行路難》)

女喜,叢之(2)

甲骨文k'\

查閱詞典⑴適合[2]恰好⑶舒服

偶適市(3)

法[4]剛才、方才⑸往、去到

33.劃波浪線句子末尾缺一個機點得號,請你結合語境添加,并說說理由。

34.《聊齋志異》中的許多故事,在結尾一般都有作者的評價,如《狼》結尾處寫到:“狼

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請你根據文段內容,用自己的話給結

尾添加幾句評價。

(2021?遼寧沈陽?二模)閱讀選文,完成小題。

【甲】

北冥有魚,其名為跳,跳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鶴。鵬之背,不知

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齊

諧》者,志怪者也。《諧》之言曰:“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拷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

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

【乙】

銘金人云Z“無多言,多言多敗;多多事,多事多患。”至哉斯戒也!能走者奪其黑,

善飛者減其指,有角者無上齒,豐后者無前足,蓋天道不使物有兼焉也。古人云:“多為少

善,不如執一:跖鼠②五能,不成技術。”近世有兩人,朗悟③士也,性多營綜④,略無成

名,經不冬以待問,史不足以討論,文章無可傳于集錄,書跡未堪以留愛玩,卜筮⑤射⑥六得

三,醫藥治十差五,音樂在數十人下,弓矢在千百人中,天文、畫繪、棋博、鮮卑語、胡書、

煎胡桃油、煉錫為銀,如此之類,略得梗概,皆不通熟。惜乎以彼神明若省其異端⑦,當精

妙也。

【注釋】①銘金人云:見于《說苑?敬慎》,說孔子到周,在太廟前看到有個三緘其口的金

人,背下銘文有"無多言......〃等話。②箭(shl)鼠:即梧鼠,據說它能飛不能過屋脊,能爬

不能到樹頂,能游不能渡澗谷,能穴不能藏身體,能走不能超過人。③朗悟:聰明。④營

綜:經營。⑤卜筮(shi):卜是用龜殼卜,筮是用蓍(shT)草占。通稱占卜,是古人相信

的一種企圖猜測未來的迷信活動。⑥射:猜測。⑦異端:正經學問以外的東西。

35.選出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

A.不多事天下無馬(《馬說》)

B.經不足以待問不足為外人道也(《桃花源記》)

C.如此之類如是再嚙(《河中石獸》)

D.學精妙也m余之從師也(《送東陽馬生序》

36.用現在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能走者奪其翼,善飛者減其指。

(2)近世有兩人,朗悟士也,性多營綜,略無成名。

37.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c(斷兩處)

惜乎以彼神明若省其異端

38.請用自己的話I可答②③④的內容。【甲】文論述了小至“①""塵埃",大至"技

扶搖而上者九萬里〃的鵬鳥,都需要借助②的觀點。【乙】列舉了跖鼠③的事

例,論證了④的觀點。

(2021?貴州黔東南?二模)閱讀下面甲、乙兩則文言文選段,完成下面小題。

【甲】①滄州南一寺臨河千,山門圮于河,二石獸并沉焉。閱十余歲,僧募金重修,求

二石獸于水中,竟不可得,以為順流下矣,棹數小舟,曳鐵鋁,尋十余里無跡。

②一講學家設帳寺中,聞之笑曰:“爾輩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豈能為暴漲攜之去?

乃石性緊熏沙性松浮漂干沙上漸沉漸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顛乎?”眾服為確論。

③一老河兵聞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當求之于上流。蓋石性堅重,沙性松浮,水

不能沖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處嚙沙為坎穴,漸激漸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擲坎穴

中。如是再嚙,石又再轉,再轉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顛;求之地中,不更

顛乎?”如其言,果得于數里外。

④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豈可據理脫斷歟?

(《河中石獸》)

【乙】蜀中有杜處士①,好書畫,所寶以百數。有戴第②牛一軸,尤所愛,錦囊玉軸,常以

自隨。一日曝書畫,有牧童見之,拊③掌大笑曰:“此畫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摘④入兩股

間,今乃掉⑤尾而斗,謬矣!”處上笑而然之。古語云:”耕當問奴,織當問婢。“不可改

也。

(《杜處士好兩》)

【注解】①杜處士:姓杜的讀書人。②戴嵩:唐代畫家,韓滉弟子。③拊:拍。④搐chCn

收縮。此指〃夾〃。⑤掉:擺動。

39.對下列句子加點字的用法和意義,不正確的一項是()

A.圓十余歲(動詞,閱讀)B.章不可得(副詞,終于)

C.常以自隨(介詞,把)D.一日囁書畫(動詞,曬)

40.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IF確的一項是()

A.乃石性堅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漸沉漸深耳

B.乃石性堅/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漸沉漸深耳

C.乃石性堅/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漸沉漸深耳

D.乃石性堅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漸沉漸深耳

41.對選文內容的理解、分析、概括有誤的一項是()

A.甲乙兩文的寫法相同,都是采用了借物抒情、敘議結合的手法。

B.甲乙兩文中,“一講學家設賬寺中,聞之笑曰"與“有牧童見之,拊掌大笑曰"兩句的"笑"

分別理解為“講學家嘲笑找石頭的人弄不清沙輕石重的性質"“牧童笑杜處士珍藏的斗牛畫把

尾巴畫錯了

C.甲文反映的道理是:我們考慮問題要全面,不能片面地理解,更不能主觀臆斷。往往實

際經驗有時比書本知識更可靠。

D.乙文反映的道理是:做什么事都應該尊重事實,不能想當然;要注意細節,注意觀察生

活,向生活學習,做生活的有心人。

42.將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線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然則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理臆斷歟?

(2)蜀中有杜處士,好書畫,所寶以百數。

(2022?江蘇南京?九年級專題練習)“春滿舊山河”欄目中,小高和小淳找來下面描寫南京山

水的古詩文,請你和他們一起完成相關學習。

【甲】觀亭記

(清)姚能

金陵四方皆有山,而其最高而近郭者,鐘山也。諸官舍悉在鐘山西南%而平蔽于墻室,

雖如布政司署瞻園最有盛名,而亦不能見鐘山焉。

巡道署東北隅有廢地,昔棄土者,聚之成小阜咒雜樹生焉。方公觀察歷城,一日試登

阜,則鐘山翼然當其前。乃大喜稍易治其籟作小亭暇則坐其上。寒暑陰霽,山林云物,其狀

萬變,皆為茲亭所有。鐘山之勝于孩郭,「若獨為是更度也。公乃取見山字合之,名曰覬亭。

今方公在金陵數年,勤治有聲,為吏民敬愛。力不勞,用不費,而可以寄燕賞②之情,據地

極小而冠一郭官舍之勝,茲足以貽后人矣。

【注釋】①阜,土山。②燕賞,玩賞。

【乙】書湖陰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長掃靜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我。

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閩①送青來。

【注】①排網:闖進門來。問,小門。

43.小高和小淳一起疏通文章,對文中畫橫線句的停頓有以下三種看法,請你做出正確的選

擇。()

A.乃大喜/梢易治/其巔作小亭暇/則坐其上

B.乃大喜/稍易治其巔作小亭/暇則坐其上

C.乃大喜稍易/治其巔作小亭/暇則坐其上

44.小淳用波浪線畫出了不理解的句子,請你將它翻譯成現代漢語。

鐘山之勝于茲郭,若獨為是亭設也

45.小高想從下面對聯中挑選一副給“蝶亭〃,你覺得哪一副最合適?()

A.心寬忘地窄,亭小得山多B.滿地花陰風弄影,一亭山色月窺人

C.盈手水光寒不濕入簾花氣夢難忘D.來時覺幽奧,到此豁心胸

46.你們一起研讀以上的詩文。

小高:陶淵明說“悠然見南山〃。詩文中的兩位作者分別是怎樣“見山”的呢?

你: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淳:我發現作者用了對比手法來寫帆亭的優勝之處。處是將覘亭和“諸官舍”的位置進行

對比,其他官舍都不能見鐘山之勝,帆亭卻恰到好處地一覽鐘山勝景。突出帆亭位置的恰達

好處。還有一處對比,你能找出來嗎?

你:⑵____________

(2021?湖南張家界?一模)閱讀文言文,完成小題。

【甲】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戒否,不宜異同。若有傳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

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祎、董允等,此皆良實,志忠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

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碑補闕漏,有所廣益。

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之于昔日,光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定為督。

愚以為營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劣得所也。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葉,

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亮死節之臣,

愿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節選自《出師表》)

【乙】

貞觀二年,太宗謂房玄齡等曰:“漢麹必卷諸葛亮為丞相亦普乎直,宏表①廢廖立、李

嚴②于南中,立聞亮卒,泣曰:'吾其左衽③矣!'嚴聞亮卒,發病而死。故陳壽④稱'亮之

為政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卿等豈可不企慕及

之?”

(節選《貞觀政要》)

【注釋】①表:指上表建義。②廖立、李嚴:蜀漢之臣。③左衽:古代少數民族衣襟左開,

借指異族入侵而亡國。④陳壽:西晉人,著有《三國志》。

47.解釋下列加點字。

(1)未嘗不嘆息項恨于桓、靈也痛恨()

(2)聞亮空卒()

48.用斜線7〃為文中畫波浪的句子斷句,限兩處。

漢魏以來諸葛亮為丞相亦甚平直

49.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

②卿等豈可不企慕及之?

50.下面對【甲】【乙】兩文的內容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甲】文中,作者列舉宮中府中的事例,突出郭攸之等人的忠誠,希望后主廣開言路。

B.【甲】文中,諸葛亮在執法方面主張懲罰皇宮中的人和丞相府中的人應有所區別,分開

對待。

C.【乙】文表現了諸葛亮為政以誠心待人,坦白無私,對仇家、親人賞罰分明。

D.【乙】文中,諸葛亮曾經上表建議把廖立和李嚴貶到南中,但當廖立和李嚴聽說諸葛亮

去世都傷心痛苦,說明諸葛亮做事非常公平正直。

(2021?廣四廣西?二模)閱讀卜面文字,完成卜列小題。

【甲】

上自勞軍。至霸上及俅門軍,直刪入,將以下的送迎。已而之細柳軍,軍士吏被甲,銳

兵刃,毅弓弩,持滿。天子先驅至,不得入。先驅日:“天子且至!”軍門都尉日:“將軍

令日,軍中聞將軍令,不聞天子之詔'。"居無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指節詔

將軍:“吾欲入勞軍。“亞夫乃傳言開壁門。壁門士吏謂從屬車騎曰:“將軍約,軍中不得

驅馳。”于是天子乃按轡徐行。至營,將軍亞夫持兵揖日:“介胄之士不拜,請以軍禮見。”

天子為動,改容式車。使人稱謝:“皇帝敬勞將軍。”成禮而去。

(節選自《周亞夫軍細柳》)

【乙】

(歐陽修)方貶夷陵時,無以自遣,因取舊案反覆見之,見其枉直乖錯①不可勝數,于

是仰天嘆日:“以荒遠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自爾,遇事不敢忽也。學者求見,所

與言,未嘗及文章,惟談吏事,謂文章止于潤身,政事可以及物。凡歷數郡,不見治跡,不

求聲譽,寬簡②而不擾,故所至民便③之。或問:“為政寬簡,而事不弛龐.何也?”日:“以

縱為寬,以略為簡,則政事弛廢,而民受其弊。吾所謂寬者,不為苛急;簡者,不為繁碎耳。”

(選自《宋史歐陽修傳》)

【注】①枉直乖錯:意思是冤假錯案。②寬簡:寬松簡易。③便:安逸、安適。

5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上自?勞軍無以自?遣

B.壁門士吏謂從屬車騎日常文章止于潤身

C.請以軍禮見以縱為寬

D.干是上乃使使持節詔將軍干是仰天嘆曰

52.請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劃分朗讀節奏(限兩處)。

軍中聞將軍令,不聞天子之詔

53.下列對選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甲文惜字如金,“至霸上及棘門軍,直馳入"中,一個"直”字描繪出陣勢不小的勞軍隊伍

在軍營里長驅直入、來去自如的狀態。

B.乙文通過“因取舊案反漫觀之"“仰天嘆日”等細致的刻畫,表現出歐陽修關心民生,為百

姓受冤痛心不已的形象。

C.甲文中細柳軍將士言必稱“將軍令日""將軍約〃,從側面烘托了周亞夫的治軍嚴明;乙文

中的“自爾,遇事不敢忽也,同此寫法。

D.兩文都塑造了鮮明的人物形象:周亞夫忠于職守、治軍嚴明、剛正不阿,漢文帝深明大

義、知人善任;歐陽修勤政愛民,勤勉謹慎。

54.把選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天子為動,改容式車。

(2)為政寬簡,而事不弛廢。

55.甲文運用對比手法塑造了鮮明的人物形象,試找出一處,分析其對刻畫人物所起的作用。

56.周亞夫和歐陽修都是在自己的崗位上有所堅守的人,結合選文說說他們堅守的是什么。

參考答案:

1.①借②詢問③在腰間佩戴④"被''同"披",穿著2.①沒有一點羨慕的意思,因為心

中有足夠快樂的事,不覺得吃的穿的不如別人。

②我寄居在旅店里,店主人每天供給兩頓飯,沒有新鮮肥美的滋味享受。3.至舍/四支

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4.示例一:勾畫的句子“同舍生皆被綺

繡……余則緇袍敝衣處其間〃通過對比,突出作者成年后求學的艱難、勤奮及其戰勝困苦的精

神動力

示例二:勾畫的句子“先達德隆望尊......俟其欣悅,則乂請焉"將“鄉之先達”的倨傲粗暴與“我”

的謙卑恭敬形成對比,突出作者一心向學、不怕羞辱的學習態度。

【分析】1.本題考查理解文言實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

①以是人多以書假余:因此人們大多肯將書借給我。“假〃,借。

②援疑質理:提出疑難,詢問道理。“質〃,詢問。

③腰白玉之環:腰間掛著白玉環。“腰〃,名詞作動詞,在腰間佩戴或腰間掛著。

④同舍生皆被綺:跟我住在一起的學生,都穿著華麗的衣服。“被”同“披〃,穿著。

2.本題考查理解并翻譯文言文的句子。

(1)得分點:慕艷:羨慕;以:因為;口體之奉:吃的穿的;不若:不如。

(2)得分點:寓:寄居;逆旅:旅店;日再食:每日兩餐;享:享受。

3.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的能力。首先找出句子中的名詞,如“舍”"四支"“媵人〃,“舍〃作”至〃

的賓語,“四支"作"僵勁不能動"的主語,"媵人”作"持湯沃灌”的主語,"以衾〃作”擁覆〃的狀語,

據此可斷句為: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大意是:I可到學

舍,四肢僵硬動彈不得。服侍的人拿著熱水為我洗浴,用被子裹著我,很久才暖和起來。

4.本題考查學生分析寫作手法的能力。

如“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

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乂請焉〃,將老師的嚴

厲與自己的謙遜對比,突出作者一心向學、不怕羞辱的學習態度。

如“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烽然若神人;余

則縊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將富家子弟的

豪闊與作者自己的貧寒對比,突出作者成年后求學的艱難、勤奮及其戰勝困苦的精神動力。

【點睛】參考譯文:

我年幼時就非常愛好讀書。家里貧窮,無法得到書又看,常常向藏書的人家求借,親手

抄錄,計算著日期按時送還。冬天非常寒冷,硯臺里的墨汁都結了冰,手指凍得不能彎曲和

伸直,也不放松抄錄書。抄寫完畢后,便馬上跑去還書,不敢稍微超過約定的期限。因此有

很多人都愿意把書借給我,于是我能夠遍觀群書。成年以后,我更加仰慕古代圣賢的學說,

乂苦于不能與學識淵博的老師和名人交往,曾經趕到數百里以外,拿著經書向鄉里有道德學

問的前輩請教。前輩德高望重,門人弟子擠滿了他的屋子,他的言辭和態度從未稍有委婉。

我站著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難,詢問道理,俯卜身子,側著耳朵恭敬地請教;有時遇到他

大聲斥責,我的表情更加恭順,禮節更加周到,不敢說一個字反駁;等到他高興了,見又去

請教。所以我雖然愚笨,但最終獲得不少教益。

當我外出求師的時候,背著書箱,拖著鞋子,行走在深山峽谷之中。隆冬時節,刮著猛

烈的寒風,雪有好幾尺深,腳上的皮膚受凍裂開都不知道。回到客舍,四肢僵硬動彈不得。

服侍的人拿著熱水為我洗浴,用被子裹著我,很久才眼和起來。寄居在旅店里,旅店老板每

天供應兩頓飯,沒有新鮮肥嫩的美味享受。同客舍的人都穿著華麗的衣服,戴著用紅色帽帶

和珠寶裝飾的帽子,腰間掛著白玉環,左邊佩戴寶刀,右邊掛著香囊,光彩鮮明,像神仙一

樣;我卻穿著破舊的衣服處于他們之間,但我毫無羨慕的心。因為心中有足以快樂的事情,

所以不覺得吃的、穿的享受不如別人。我求學的辛勤和艱苦就是像這個樣子。如今我雖已年

老,沒有什么成就,但所幸還得以置身于君子的行列中,承受著天子的恩寵榮耀,追隨在公

卿之后,每天陪侍著皇上,聽候詢問,天底下也不適當地稱頌自己的姓名,更何況才能超過

我的人呢?

5.(1)多(2)少6.(1)我只喜愛蓮花從污泥中生長出來卻不沾染(污穢)。

(2)(蓮的柄)內部貫通,外部筆直,不橫生藤蔓,不旁生枝莖。7.B

【分析】5.本題考查文言詞語。解答時要聯系上下文,根據語境做出判斷。

(1)句意為:值得喜愛的非常多。蕃:多;

(2)句意為:在陶淵明以后很少聽到了。鮮:少;

6.本題考查的翻譯能力。直譯為主,意譯為輔。

(1)重點字詞:之,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出,長出:染,沾染(污穢)。

(2)重點字詞:通,貫通,通透;直,挺立的樣子。邀:生枝圓。

7.B.有誤。“蓮之愛,同予者何人”與“予獨愛蓮〃相照應。故選B,

【點睛】參考譯文:水上、陸地上各種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愛的非常多。晉代的陶淵明唯

獨喜愛菊花。從李氏唐朝以來,世人大多喜愛牡丹。我唯獨喜愛蓮花從積存的淤泥中長出卻

不被污染,經過清水的洗滌卻不顯得妖艷。(它的莖)中間貫通外形挺直,不生蔓,也不長

枝。香氣傳播更加清香,筆直潔凈地豎立在水中。(人們)可以遠遠地觀賞(蓮),而不可

輕易地玩弄它啊。

我認為菊花,是花中的隱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貴者;蓮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對于菊花

的喜愛,在陶淵明以后很少聽到了。對于蓮花的喜愛,和我一樣的還有誰?(對于)牡丹的

喜愛,人數當然就很多門

8.經過同“現〃,顯現,顯露等,等到A天子能薄而官大/是謂嬰害/無比而家

昌/是謂積殃只有他的母親因年老得以免除懲罰,苔子的妻子于是和小〈年幼的)兒子一

起回家贍養婆婆,最后讓她過完應有的壽數(或年老而死,享盡天年,壽終正寢)。文

中陶苔子妻多次勸丈夫為官不要損公肥私;丈夫富貴返家,“宗人擊牛而賀之",她卻抱兒而

泣;她了解丈夫"能薄〃、〃無功〃、“君不敬,民不戴〃卻官大、富有,于是預見到這是家族衰

敗沒落的征兆;為了保全自己和年幼的兒子,她主動離家;丈夫被懲處后,她不計前嫌回家

贍養婆婆。從這些內容可見陶苔子妻是一個深明大義、有遠見卓識、不慕榮利、孝敬長輩的

女性。

【詳解】(1)根據"文中'居五年’的‘居'字和《周亞夫軍細柳》中‘居尢何'的'居’字意思一樣”,

“居無何”的意思是:過了不久。居:經過,表示相隔一段時間。

(2)根據“文中,敗亡之征見矣,中的,見,沒有注釋,但我們學過成語"?書百遍,其義自見’和

詩句‘風吹草低見牛羊〃',"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的意思是: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