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高等職業教育考試(語文)第11套模擬考試試卷_第1頁
廣西高等職業教育考試(語文)第11套模擬考試試卷_第2頁
廣西高等職業教育考試(語文)第11套模擬考試試卷_第3頁
廣西高等職業教育考試(語文)第11套模擬考試試卷_第4頁
廣西高等職業教育考試(語文)第11套模擬考試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廣西高等職業教育考試(語文)第11套模擬考試試卷一、單項選擇題(共10題,每題2分,共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14分)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A.慰藉(jí)粗獷(guǎng)驀然回首(mù)吹毛求疵(cī)B.拘泥(nì)狡黠(xiá)鍥而不舍(qì)鋒芒畢露(lù)C.熾熱(chì)剽悍(piāo)氣沖斗牛(dǒu)怏怏不樂(yàng)D.殷紅(yīn)哺育(bǔ)九曲連環(qū)強詞奪理(qiáng)答案:C解析:A項“慰藉”的“藉”應讀“jiè”,“驀然回首”的“驀”應讀“mò”;B項“鍥而不舍”的“鍥”應讀“qiè”;D項“殷紅”的“殷”應讀“yān”,“強詞奪理”的“強”應讀“qiǎng”。本題考查對現代漢語常用字詞讀音的識記,對應大綱1.1(1)。難度:易下列詞語書寫完全正確的一項是()A.浮躁決別斷章取義鳩占雀巢B.緬懷取締李代桃僵走投無路C.閑暇狼籍消聲匿跡自出心裁D.分歧旁騖因地治宜震耳欲聾答案:B解析:A項“決別”應為“訣別”,“鳩占雀巢”應為“鳩占鵲巢”;C項“狼籍”應為“狼藉”,“消聲匿跡”應為“銷聲匿跡”;D項“因地治宜”應為“因地制宜”。本題考查對現代漢語常用字詞字形的識記,對應大綱1.1(1)。難度:易下列句子中加點成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A.他在演講時,引經據典,口若懸河,夸夸其談,贏得了陣陣掌聲。B.廣西的自然風光美不勝收,尤其是桂林山水,真是巧奪天工,令人陶醉。C.面對困難,我們要勇往直前,不能畏縮不前,應該有鍥而不舍的精神。D.他上課經常遲到,老師批評了好幾回還是改不了,已經到了不可救藥的地步。答案:C解析:A項“夸夸其談”形容說話浮夸不切實際,是貶義詞,不符合語境;B項“巧奪天工”形容技藝十分巧妙,不能用來形容自然景觀,桂林山水是自然形成的;D項“不可救藥”意思是病已重到無法用藥醫治的程度,比喻已經到了無法挽救的地步,用在形容遲到這件事上程度過重。C項“鍥而不舍”比喻有恒心,有毅力,使用恰當。本題考查成語在語境中的正確使用,對應大綱1.1(2)。難度:中依次填入下列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廣西擁有豐富的旅游______,桂林山水、德天瀑布、北海銀灘等景點吸引著大量游客前來______。這里的美食也獨具特色,螺螄粉、老友粉等讓人______。此外,廣西的少數民族文化豐富多彩,壯族的歌、瑤族的舞、苗族的節等,都讓游客感受到了獨特的民族風情。A.資源觀賞回味無窮B.能源觀看難以忘懷C.資源觀察戀戀不舍D.能源觀賞流連忘返答案:A解析:“資源”指生產資料或生活資料的天然來源,“旅游資源”是固定搭配;“觀賞”指觀看欣賞,更能體現對景點的欣賞,“觀看”“觀察”語義較淺;“回味無窮”意思是吃過東西以后的余味,比喻回想某一事物,越想越覺得有意思,更能體現美食給人的感受,“難以忘懷”側重于記憶深刻,“戀戀不舍”側重于舍不得離開,“流連忘返”側重于對景物的留戀,用在美食上不合適。本題考查詞語在語境中的正確運用,對應大綱1.1(2)。難度:中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A.通過這次社會實踐活動,使我們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B.能否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是構建和諧社會、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C.我們要養成愛讀書,特別是讀經典、讀名著,讓書香滿校園。D.那煙雨迷蒙的漓江,恰如一幅淡雅而雋永的水墨畫,展現出她別樣的風姿。答案:D解析:A項缺少主語,“通過”和“使”刪去其一;B項兩面對一面,刪去“能否”;C項缺少賓語,在“愛讀書”后加上“的習慣”。本題考查語句表達的規范性,對應大綱1.1(2)。難度:中下列句子中標點符號使用正確的一項是()A.魯迅先生稱贊“史記”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B.“嘎——”傳過來一聲水禽被驚動的鳴叫。C.人生在世,最高價值的欣賞是什么?是事物外表的迷人美麗?還是出于自己直覺的驅使?D.飛機在6000米高空水平飛行時,只能看到兩側八、九公里和前方一、二十公里范圍內的地面。答案:B解析:A項“史記”應加書名號;C項第二個問號應為逗號,選擇疑問句只在句末用問號;D項兩個頓號應刪去,因為約數之間不用頓號。本題考查標點符號的正確使用,對應大綱1.1(1)。難度:中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辭方法判斷正確的一項是()A.我就知道,我們之間已經隔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了。(擬人)B.那是雨,是使人靜謐、使人懷想、使人動情的秋雨啊!(排比)C.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比喻)D.他長得像他爸爸一樣英俊。(比喻)答案:B解析:A項把“我”和閏土之間的隔閡比作“厚障壁”,是比喻;C項“你不讓我,我不讓你”“趕趟兒”把桃樹、杏樹、梨樹擬人化,是擬人;D項“像”表示比較,不是比喻詞,該句沒有使用比喻的修辭手法。B項“使人靜謐、使人懷想、使人動情”構成排比。本題考查常用修辭手法的判斷,對應大綱1.1(2)。難度:易(二)文學和文化常識(6分)下列關于文學常識的表述,正確的一項是()A.《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錄了從西周到春秋時期的詩歌305篇,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B.《左傳》是一部編年體史書,相傳是戰國時期左丘明所著,它和《公羊傳》《谷梁傳》合稱為“春秋三傳”。C.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北京人,他的代表作有小說《駱駝祥子》《茶館》等。D.安徒生,丹麥作家,代表作有《皇帝的新裝》《白雪公主》《丑小鴨》等。答案:A解析:B項《左傳》相傳是春秋時期左丘明所著;C項《茶館》是話劇,不是小說;D項《白雪公主》出自《格林童話》,不是安徒生作品。本題考查文學常識的識記,對應大綱1.2(1)。難度:中下列詩句與作者對應不正確的一項是()A.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李白B.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杜甫C.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王昌齡D.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答案:C解析:“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作者是陶淵明,不是王昌齡。A、B、D選項詩句與作者對應正確。本題考查文學常識的識記,對應大綱1.2(1)。難度:易下列關于文化常識的表述,正確的一項是()A.古代的“六藝”指的是禮、樂、射、御、書、數。B.“而立之年”指的是四十歲,“不惑之年”指的是三十歲。C.廣西的“三月三”歌圩節,人們除了對歌,還會舉行舞龍舞獅等活動。D.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傳統節日中,端午節的習俗有吃月餅、賽龍舟等。答案:A解析:B項“而立之年”指三十歲,“不惑之年”指四十歲;C項舞龍舞獅不是“三月三”歌圩節的主要活動,“三月三”主要是對歌、拋繡球等;D項吃月餅是中秋節的習俗,端午節習俗是吃粽子、賽龍舟等。本題考查文化常識的識記,對應大綱1.2(1)。難度:中二、填空題(共8題,任選5題作答,每題2分,共10分)(),淺草才能沒馬蹄。(白居易《錢塘湖春行》)答案:亂花漸欲迷人眼解析:考查對經典篇目詩句的背誦默寫,對應大綱1.2(2)。難度:易(),悠然見南山。(陶淵明《飲酒(其五)》)答案:采菊東籬下解析:考查對經典篇目詩句的背誦默寫,對應大綱1.2(2)。難度:易(),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己亥雜詩(其五)》)答案:落紅不是無情物解析:考查對經典篇目詩句的背誦默寫,對應大綱1.2(2)。難度:易(),星河欲轉千帆舞。(李清照《漁家傲》)答案:天接云濤連曉霧解析:考查對經典篇目詩句的背誦默寫,對應大綱1.2(2)。難度:易(),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答案:沉舟側畔千帆過解析:考查對經典篇目詩句的背誦默寫,對應大綱1.2(2)。難度:易(),天涯若比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答案:海內存知己解析:考查對經典篇目詩句的背誦默寫,對應大綱1.2(2)。難度:易(),西北望,射天狼。(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答案:會挽雕弓如滿月解析:考查對經典篇目詩句的背誦默寫,對應大綱1.2(2)。難度:易(),在乎山水之間也。(歐陽修《醉翁亭記》)答案:醉翁之意不在酒解析:考查對經典篇目語句的背誦默寫,對應大綱1.2(2)。難度:易三、閱讀題(3題)(一)古詩詞鑒賞(6分)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1-2題。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這首詩通過描繪泰山雄偉磅礴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B.首聯以設問統領下文,“齊魯青未了”從側面烘托出泰山的高大雄偉。C.頷聯“鐘”字將大自然寫得有情,“割”字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D.尾聯“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表現了詩人晚年的壯志豪情。答案:D解析:這首詩是杜甫青年時期的作品,并非晚年。A、B、C選項對詩歌的理解和分析均正確。本題考查對古詩詞內容的理解與分析,對應大綱1.1(1)閱讀理解1.(1)。難度:中請從煉字的角度賞析“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中“鐘”和“割”的妙處。答案:“鐘”字是聚集的意思,將大自然人格化,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大自然對泰山的偏愛,把所有的神奇和秀麗都賦予了泰山;“割”字是分割的意思,形象地寫出了泰山像一把碩大無比的刀,把山南山北的陽光切斷,形成兩種不同的自然景觀,突出了泰山的高大雄偉。解析:考查對古詩詞中關鍵詞語的賞析,對應大綱1.1(1)閱讀理解1.(1)。難度:中(二)文言文閱讀(10分)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1-4題。桃花源記陶淵明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漁人甚異之(對……感到驚異)B.便要還家(同“邀”,邀請)C.處處志之(標記)D.尋病終(隨即,不久)答案:C解析:“處處志之”的“志”是“做標記”的意思,是動詞,C選項解釋為名詞“標記”錯誤。本題考查常見文言實詞的含義,對應大綱1.1(1)閱讀理解2.(1)。難度:中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武陵人捕魚為業不足為外人道也B.忘路之遠近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C.其中往來種作其真無馬邪D.乃不知有漢乃記之而去答案:D解析:A項“為”,前者是作為,后者是對,向;B項“之”,前者是結構助詞,的,后者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C項“其”,前者是代詞,指桃花源,后者表示反問語氣,難道;D項“乃”都是“于是,就”的意思。本題考查常見文言虛詞的用法和意義,對應大綱1.1(1)閱讀理解2.(1)。難度難度:難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答案:土地平坦寬廣,房屋排列得非常整齊,還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塘,以及桑樹、竹子這類的植物。解析:“平曠”意為平坦寬廣,“儼然”形容整齊的樣子,“屬”是類的意思。本題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譯,對應大綱1.1(1)閱讀理解2.(4)。難度:中(2)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答案:他們問現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更不必說魏朝和晉朝了。解析:“乃”表示竟然,“無論”是更不必說的意思。本題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譯,對應大綱1.1(1)閱讀理解2.(4)。難度:中作者為什么要虛構這樣一個“世外桃源”?答案:作者生活在東晉末年,社會動蕩不安,人民生活困苦。虛構“世外桃源”表達了作者對理想社會的向往,那里沒有戰亂、剝削和壓迫,人們安居樂業、和諧相處;同時也反映了當時社會的黑暗和人民的苦難,寄托了作者對現實的不滿和批判。解析:考查對文言文文本內涵和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對應大綱1.1(1)閱讀理解2.(3)。難度:中(三)現代文閱讀(14分)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4題。《廣西的繡球文化》在廣西,繡球是一種極具特色的民間工藝品,也是壯族傳統文化的重要象征。它不僅是一件精美的手工藝品,更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深厚的民族情感。繡球一般由彩綢、絲線等材料制成,形狀多為圓形,也有橢圓形、方形等。繡球的制作工藝十分復雜,需要經過選料、裁剪、刺繡、填充等多個步驟。在刺繡環節,繡工們會用五彩絲線繡出各種精美的圖案,如花鳥魚蟲、神話傳說、吉祥文字等,每一個圖案都蘊含著特定的寓意。比如,繡上龍鳳圖案,代表著吉祥如意、龍鳳呈祥;繡上牡丹圖案,則象征著富貴榮華。繡球在壯族的傳統習俗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在“三月三”歌圩節等重大節日里,壯族青年男女會通過拋繡球來傳情達意。姑娘們將自己親手制作的繡球拋向心儀的小伙子,如果小伙子接住了繡球,就表示他也對姑娘有好感,兩人便可以進一步交往。這種獨特的戀愛方式,充滿了浪漫和詩意,也成為了壯族文化的一道亮麗風景線。除了作為愛情的信物,繡球還被視為吉祥物,具有驅邪祈福的寓意。在廣西的一些地方,人們會將繡球掛在門口或室內,希望能給家庭帶來好運和平安。此外,繡球還是一種重要的文化交流載體。隨著廣西旅游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游客來到這里,繡球作為特色旅游紀念品,深受游客喜愛,它將廣西的民族文化傳播到了全國各地乃至世界。如今,廣西的繡球制作技藝得到了傳承和發展,不僅在傳統工藝的基礎上不斷創新,還融入了現代元素,開發出了各種款式新穎的繡球產品,如繡球鑰匙扣、繡球擺件等。這些創新產品既保留了繡球的傳統文化內涵,又滿足了現代人的審美和生活需求。下列對文章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繡球是壯族傳統文化的重要象征,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民族情感。B.繡球的制作工藝復雜,刺繡圖案都蘊含著特定寓意。C.繡球只在“三月三”歌圩節作為青年男女傳情達意的信物。D.繡球作為特色旅游紀念品,傳播了廣西的民族文化。答案:C解析:文中提到繡球在“三月三”歌圩節等重大節日里是青年男女傳情達意的信物,并非只在“三月三”歌圩節,C選項說法過于絕對。A、B、D選項內容均與原文相符。本題考查對文章信息的篩選與理解,對應大綱1.1(1)閱讀理解3.(2)。難度:中文章第2段主要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有什么作用?答案:主要運用了分類別和舉例子的說明方法。分類別介紹了繡球的形狀和制作步驟,使說明條理清晰;舉例子列舉龍鳳、牡丹等刺繡圖案及其寓意,具體準確地說明了繡球刺繡圖案蘊含特定寓意的特點,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解析:考查對說明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對應大綱1.1(1)閱讀理解3.(1)。難度:中廣西繡球在現代得到傳承和發展體現在哪些方面?請簡要概括。答案:制作技藝在傳統工藝基礎上不斷創新;融入現代元素,開發出各種款式新穎的繡球產品,既保留傳統文化內涵,又滿足現代人的審美和生活需求。解析:從文中提取關于繡球在現代傳承和發展的關鍵信息進行概括,對應大綱1.1(1)閱讀理解3.(2)。難度:中結合文章內容,談談你對廣西繡球文化的認識。答案:廣西繡球文化歷史悠久、內涵豐富,它是壯族傳統文化的重要象征。從制作工藝看,復雜精細,體現了壯族人民的智慧和技藝;從文化寓意看,既是愛情信物,又有驅邪祈福之意,承載著民族情感;從社會作用看,它是文化交流載體,促進了廣西民族文化的傳播,并且在現代不斷創新發展,融入人們生活。解析:考查對文章主旨和關鍵內容的理解,對應大綱1.1(1)閱讀理解3.(4)。難度:中四、材料寫作題(2題)(一)應用文寫作(10分)廣西某職業學校計劃舉辦一場關于“廣西特色美食文化”的宣傳活動。請你以學校學生會的名義,寫一份活動通知,告知全體同學活動的時間、地點、內容等相關信息。要求格式正確,語言簡潔明了,內容完整,不少于150字。答案:關于舉辦“廣西特色美食文化”宣傳活動的通知全體同學:為了弘揚廣西特色美食文化,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學校學生會將舉辦“廣西特色美食文化”宣傳活動。現將相關事宜通知如下:活動時間:[具體時間]活動地點:[具體地點]活動內容:現場展示和品嘗廣西特色美食,如螺螄粉、老友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