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科學資料:內科復習資料_第1頁
內科學資料:內科復習資料_第2頁
內科學資料:內科復習資料_第3頁
內科學資料:內科復習資料_第4頁
內科學資料:內科復習資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呼吸

呼吸系統總論

診斷:1)病史:①吸煙史

②職業史及毒物、傳染病接觸史

③長期服藥史(博萊霉素、胺碘酮肺纖維化,ACEI頑固咳嗽,0阻支痙)

④家族史

2)癥狀: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難

3)體征:視、觸、叩、聽

4)檢查:①血、痰、胸水、皮試;

②影像學:X片首選,CT查心后病變、MRI查縱膈內病變、B超查胸水

③肺功能

④支氣管鏡檢(+活檢=TBLB)

機械通氣治療的適應征機械通氣治療的相對禁忌癥:

①頻率:f>3orfvl/3①大咯血或嚴重誤吸引起的窒息性呼吸衰竭;

②潮氣量:VT<l/3②伴有肺大泡的呼衰;

③生理無效腔:VDp/VT>0.6③張力性氣胸;

④肺活量:VC<10-15ml/kg④心梗繼發呼衰。

⑤PaCC)2>70mmHg,神志不清

⑥PaO2〈40mmHg,pH<7.20

COPD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種進行性發展的不完全可逆的氣流限制,與肺部對香煙煙霧等有害氣體或有害顆粒的異常炎癥反應有關。

危險因素:1)環境因素:吸煙、職業性粉塵和化學物質、空氣污染、感染、社會經濟地位

2)個體因素:抗。1胰蛋白酶缺乏、支氣管哮喘和氣道高反應性

病因:慢支和肺氣腫是引起COPD的最常見疾病

病理:中央氣道損傷、外周氣道阻塞、肺實質破壞、肺血管增厚

病生:慢性咳嗽咳痰(粘液高分泌,纖毛失調)一呼吸困難(肺通氣障礙)-低氧¥高碳酸血癥(肺換氣障礙)

臨表:1)病史:吸煙史(長期大量)、職業性和環境有害物質接觸史、家族史、好發年齡和季節

2)癥狀:①慢性咳嗽:首發,初起晨重

②咳粘液痰:合并感染時有膿性痰

③呼吸困難:標志性癥狀。早期僅于勞力

④喘息和胸悶:不特異

⑤其他癥狀:晚期常有體重下降、食欲減退、精神抑郁和/或焦慮

慢性咳嗽(首發,晨重)T咳粘液痰T呼吸困難(標志性)T喘息胸悶(非特異)T納差體減

3)體征:①視、觸診:胸廓形態異常,桶狀胸,呼吸淺快,紫細

②叩診:過清音

③聽診:平靜呼吸可聞干性啰音,兩肺底或其他肺野可聞濕啰音,心音遙遠

4)并發癥:氣胸、呼衰、肺心病、消化道出血、惡性心律失常、猝死、感染性休克

檢查:1)X線:胸廓飽滿,肋骨變平,肋間隙增寬,肺野透亮度增加,肺野周圍肺文理稀少,橫膈降低,

心臟懸垂狹長

2)肺功能:FEVl/FVC<70%一一輕度(敏感)FEV1%預計值一一中重度氣流受限良好指標

3)血氣分析:低氧血癥,呼衰標準:PaOz<60mmHg或伴PaC02>50mmHg,呼吸性酸中毒

4)其他:血常規、血沉、CRP、痰培養等

診斷:臨床表現、體征+肺功能(金標準)

鑒別診斷:1)支擴:慢性咳嗽、咳大量膿痰,反復咯血,反復肺部感染,固定持久的濕羅音+典型的影像學

表現,肺CT確診。

2)支哮:過敏史¥哮鳴音¥支氣管激發試驗BPT(+)和舒張試驗BDT(+)

3)CHF:粉泡痰

4)肺結核:咯血,午后低熱,盜汗、納差、消瘦。PPD,T-SPOT試驗。

治療:緩解癥狀,防止并發,阻止惡化,減少死亡

1)穩定期:管、痰、氧、支、糖……

①教育管理:戒煙是重點

②支擴劑:02激動劑一一短效(沙丁胺醇、特布他林),長效(沙美特羅、福莫特FEV

FVCFEV1/FVCRVTLC

羅);1

抗膽堿藥一一短效(異丙托嗅錢),長效(曝托嗅錢)

阻塞性-JTT

茶堿類一一需要緩釋

限制性

③長期吸入糖皮ICS:聯用02激動藥,如ICS+LABA

④祛痰藥

⑤長期氧療(LTOT):適于休息時PaO2455mmHg者(肺動脈高壓、RHF、PV者70mmHg),

使PaO2260mmHg或SpO2>90%

⑥其他:康復治療、外科手術、情感支持

關鍵點:階梯治療,支擴為主,慎用GC,結合康復

I級II級m級IV級

FEV1/FVC<70%

FEV1%預計50~80

>80%30~50%V30%或呼衰

值%

①短效支擴,按需治療

②長效支擴,規律治療

治療方案

③GC應急,吸入治療

④長期氧療,考慮手術

2)急性加重期:抗、通、氧、支、糖

評估:患者的呼吸困難、咳嗽和/或咳痰在基線水平上加重,需要調整原治療方案

PEF<100L/minorFEVlcl.OL7提示嚴重加重

PaO2<50&PaCO2>70mmHg&pH<7.30一提示致命性發作

院外治療:支擴劑量T,增加使用抗膽堿能藥物,嚴重者大劑量霧化治療(如異丙托濱鉉+沙丁胺酸),

考慮全身GC,抗生素治療

院內治療:確定加重的原因,最常見為感染

①控制性氧療:及時復查動脈血氣

②支擴劑:較大劑量霧化吸入,合并使用抗膽堿能藥物+B2激動劑

③糖皮:支擴劑基礎上,短期大量(10-14d為宜)

④抗生素:合理選擇

⑤機械通氣:無創優先

⑥其他:防治并發癥

3)外科治療:肺大泡切除術、肺減容術、肺移植術,只適用于少數特殊指征的患者

肺心病

概念:慢性肺病(尤COPD)-反復感染+低氧血癥T肺血管收縮-肺循環高阻T肺動脈高壓T右室大T右心衰

臨床(基礎疾病外):1)代償期:肺動脈高壓、右室大(P2>A2,收縮期三閉雜音,劍突下心音增強)

2)失代償期:呼衰、右心衰(頸靜脈怒張、肝頸返流征、水腫、腹水)

鑒別診斷:1)CHD:全心衰(左室大為主)、心絞痛史(ECG)、持續性心律失常

2)原發心肌病:無明顯慢性呼吸道疾病史,無明顯肺氣腫體征,無突出的肺動脈高壓征

治療:1)代償期:去除誘因,延緩進展,使肺、心功能得到部分恢復。

2)失代償期:原則一一通氣、控感染、控心衰、控呼衰、處理并發癥

①呼衰治療

②右心衰治療:其他治療后心衰可減輕,仍無效時才使用利尿劑和強心劑

③血管擴張劑:擴張肺動脈,實際不理想

④處理并發癥

支氣管哮喘

定義:慢性氣道炎癥(多細胞,T¥E¥N¥肥大,多組分)導致氣道高反應性(AHR)和氣流可逆性受限,誘發反復喘息,可自緩

病因:尚未清楚,環境作用一遺傳易感-氣道炎癥+高反應性一環境誘因一支哮

1)變態反應學說

2)神經■受體失衡學說:迷走亢進,腎上腺受體功能(BJaT)

3)氣道炎癥學說:氣道高反應性一一平滑肌收縮反應性的增高一一支哮的本質

臨表:1)典型癥狀:喘息發作,呼氣困難;胸悶咳嗽,端坐呼吸;輕度中度重度極重度

突然發作,夜間尤甚

體位可臥好坐端坐

2)非典型癥狀:發作性胸悶or頑固性咳嗽

談話成句成段單字不能

3)體征:哮鳴音,呼氣延長,HRT,奇脈,紫組哮鳴音散在,呼末彌漫,較響亮彌漫,響亮減低或無

臨床分期:輔助呼吸常無可有常有三凹征

急性發作期一一輕度、中度、重度、危重;PaO2正常>60<60<60

緩解期一一輕度間歇、輕度持續、中度持續、重度持續PaCO2<45“5>45>45

控制水平一一控制、部分控制、未控制SaO2>9591-95<90<90

控制(滿足所有)部分控制(1~2項)〃未控制(N3項)

白天癥狀無或《2次/周>2次/周

夜間癥狀無有

活動受限無有

需要治療無或<2次/周>2次/周

肺功能正常<80%預計值

急性發作無>1次/年/I次/任何W

檢查:1)X線:兩肺透亮,過度充氣。注意氣胸、縱隔氣腫、肺不張等并發癥

2)肺功能:FEV1、FEV1/FVC%、PEF、VC下降;RV、FRC、TLC>RV/TLC增加

①PEF%和PEF變異率是判斷病情嚴重度的重要指標

②支氣管激發試驗BPT:緩解期,吸入組胺、乙酰甲膽堿或低滲鹽水,FEVlJ>20%為陽性

③支氣管舒張試驗BDT:發作期,吸入支擴劑,FEV1T>12%(200ml)為陽性

3)血氣分析:PaChJ,PaCO2;;若病情加重PaO?」,PaCO2T

4)特異性變應原的檢測:皮膚點刺試驗SPT,IgE測定

5)血液及痰液檢查:嗜酸T,夏科雷登CharcotLeyden結晶、黏液栓、哮喘珠

診斷:1)診斷標準:(①②③④或④⑤)

①多誘因,癥狀對(發作性喘息,呼氣困難,胸悶咳嗽,夜間尤甚);

②哮鳴音,呼氣久;

③自行緩解o「治療緩解;

④排他(心哮、慢支);

⑤BPT(+)¥BDT(+)¥晝夜PEF變異率220%

2)不典型哮喘的診斷:咳嗽變異性哮喘CAV一—病史、肺功能、試驗性治療

鑒別診斷:1)心哮:心臟病史¥粉泡痰¥水泡音¥肺淤血征

2)喘息型慢支:老年人¥肺氣腫體征¥水泡音

3)支肺癌:無誘因¥血痰¥活檢

4)肺嗜酸浸潤癥:接觸史¥常發熱¥活檢

治療:目標:控制癥狀,防止復發,改善肺功能,維持好生活,避免不良作用,預防哮喘死亡

1)醫生患者的教育:〃擺脫哮喘中國行〃

2)避免接觸變應原:最有效的方法

3)適當的藥物治療:快速緩解藥、長期預防藥

4)標準化免疫治療:特異性、非特異性

藥物治療(快速緩解藥、長期預防藥)早期、分級、吸入、聯合、足量、足程

—平喘(快速緩解藥物一一按需)--------消炎」-長期預防藥物一一按時)-----------

SABALABA

全身GCICS

短效茶堿緩釋茶堿

抗膽堿能藥LTRA

----------------------------------------------酮替芬,抗IgE藥物等--------------

①糖皮質激素:吸入(ICS)一—長期持續性哮喘;口服一一輕中度哮喘發作;靜注一一嚴重急性哮喘發作;

②02激動劑:短效SABA(沙丁胺醵、特布他林)一一輕中度急性哮喘癥狀的首選藥物

長效LABA(福莫特羅、沙美特羅)

③抗膽堿能藥:溟化異丙阿托品(愛全樂)、嘎托溟胺(思力華),起效慢,長期給藥,老年人適用。

④茶堿:緩釋劑,聯用GC,

⑤白三烯調節劑LTRA:扎魯司特、孟魯司特,聯用GC,適用于阿司匹林過敏哮喘和運動性哮喘的治療。

分級治療:

1級2級3級4級5級

病因病情控制,按需SABA

控制性選1項選1項項1~2項

藥物

低ICS低ICS+LABA¥LTRA¥中高ICS+LABA低量GC口服

茶堿

LTRA中高ICSUTRA抗igE

茶堿

達到并維持哮喘控制23m,可考慮降級

肺血管栓塞(PE)

定義:以各種栓子栓塞肺動脈系統為病因的?組疾病,包括肺血栓栓塞PTE、脂肪栓塞綜合征、羊水栓塞、空氣栓塞等。

PTE:PE中最常見。血栓主要來源于深靜脈(DVT),最常見于下肢靜脈及盆腔靜脈。

慢性肺血栓栓塞I:要由反復發生的較小范圍的肺栓塞所致,早期無明顯臨床表現,長期引起嚴重的肺動脈高壓。

導致靜脈內血栓形成的3個主要因素:靜脈血液淤滯,靜脈系統內皮損傷和血液高凝狀態。

臨床表現:

癥狀:

1.呼吸困難:PTE最常見的癥狀

2.胸痛:包括胸膜炎樣胸痛、心絞痛樣疼痛。

3.咯血:提示肺梗死,常為小咯血。

4.煩躁不安、驚恐甚至瀕死感

5.咳嗽:多干咳

6.暈厥

體征:

1.呼吸系統:氣促、發納

2.循環系統:肺動脈高壓和右心功能不全(頸靜脈充盈,肝頸靜脈反流征和下肢腫脹)、心排量減少(血壓下降、休克)

3.DVT:患肢腫痛、周徑增粗(兩側相差>lcm有臨床意義)

檢查:

1.D-二聚體:敏感性高,特異性低,用于排除診斷。

2.多排CTA:PTE診斷金標準。直接征象:肺血管充盈缺損、完全梗阻、軌道征。

間接征象:肺野楔形密度增高影、中心肺動脈擴張。

3.心超

4.胸片

5.動脈血氣分析:PaO2<80mmHg

PTE危險程度分級:

1)低危險PTE:血壓正常,右心功能正常,住院病死率小于4%;

2)次大塊PTE:血壓正常,右心功能不全,住院病死率5%-10%;

3)大塊PTE:右心功能不全伴低壓或心休(收縮壓v90mmHQ,或較基礎值下降之40mmHQ,持續15min以上),住院病死率30%。

治療:

1.一般治療:1)絕對臥床休息,心電、血氣監護,2)吸氧改善低氧血癥3)嗎啡止痛4)阿托品降低迷走神經張力,防治肺血管和冠脈痙

攣5)抗心衰和抗休克治療(多巴胺)6)通便,防止用力大便引起血栓脫落。

2.溶栓治療:時間窗14天內,應在PTE確診的前提下慎重進行

適應證:大塊PTE,次大塊PTE應權衡溶栓的效益和風險

禁忌證:絕對禁忌證活動性出血和近期自發性顱內出血。致命性PTE時絕對禁忌證應視為相對禁忌證。

并發癥:出血(5%),致死性出血1%。

常用溶栓方案:

1)尿激酶:4400IU/kg,ivlOmin,改2200IU/(kg.h),iv12h或者20000lU/kg,iv2h

2)鏈激酶:250000IU,iv30min,100000IU/hziv24h<,抗原性,使用前肌注苯海拉明或地塞米松抗過敏,6月內不宜再次使用。

3)重組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劑(rt-PA):50-100mgiv2h0必須同時應用肝素治療。

溶栓結束后,每2?4h檢測PT或APTT,當其降至正常的2倍時,開始規范肝素抗凝治療。

3.抗凝治療PTE基礎治療方法

適應證:低危PTE;次大塊PTE;大塊PTE溶栓后。

禁忌證:活動性出血,凝血功能障礙、未控制的高血壓,急性PTE時多不是絕對禁忌。主要并發癥:出血。

常用抗凝方案:

1)普通肝素:需注意劑量,檢測APTT和血小板,較繁瑣

2)低分子肝素:根據體重給藥,不需檢測APTT和調整劑量。

3)華法林:最常用的口服抗凝藥,競爭性對抗VitK的作用,抑制凝血因子合成。肝索治療時即可開始用華法林,初始劑量3?5mg,與

肝素至少重疊應用4?5天,連續兩天INR2-3可停用肝素。主要并發癥:出血。可用Vitk拮抗。

去除危險因素后,抗凝療程6個月,難以去除的終身抗凝。

4.其他方法:外科肺動脈血栓摘除術,介入術經肺動脈導管碎解和抽吸血栓,放置腔靜脈濾器。用于內科效果不佳者。

肺炎

1.肺炎定義

肺炎是指肺泡、遠端氣道和肺間質的感染性炎癥。臨床上通常以發熱、寒戰、胸痛、咳嗽、咳濃痰為其特征;X線胸片上至少見一處不透

光陰影,有別于細支氣管以近的氣道感染。

注:肺實質是指具有氣體交換功能的含氣間隙與相應結構,包括肺泡與肺泡壁。肺間質是支氣管與血管周圍、肺泡間隔及臟層胸膜下結締

組織形成的支架與組織間隙°

2.肺炎的分類

病原體分類:細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真菌性肺炎、寄生蟲性肺炎。(其中細菌最常見,肺炎鏈球菌居首位,近年來非典型病原體增加)。

解剖學分類:大葉性肺炎、小葉性肺炎、間質性肺炎

發病場所和宿主狀態分:社區獲得性肺炎(CAP),醫院獲得性肺炎(HAP),健康護理相關肺炎(HCAP),免疫低下宿主肺炎(ICHP)

其中HAP:指患者入院時不存在,也不處于感染潛伏期,而是入院N48h在醫院內發生的肺炎,包括在醫院內獲得感染而于出院后48h內發病

的肺炎。(注:革蘭陰性桿菌是HAP最常見的病原菌,口咽部定植菌吸入是HAP的最主要感染來源和感染途徑)。

HCAP:包括下列人群所患肺炎:(1)近90天內曾住院N2次,(2)長期居住在護理院或慢性護理機構;(3)近30天接受過靜脈治療(抗生

素、化學藥物)、傷口處理;(4)在醫院或血液透析門診部接受透析治療。

3.肺炎鏈球菌肺炎臨床表現與X線表現與治療。(G+)

在機體免疫功能正常的時候不發病,只有在機體免疫功能受損的時候才致病。發病以冬季和初春為多,致病性主要是莢膜的侵襲作用。

誘因:患者起病前常有受涼、淋雨、疲勞、醉酒、病毒感染等導致免疫力低下的病史,有上呼吸道感染的前驅癥狀;

癥狀:急性起病,高熱(39~40tC),寒戰,脈速:全身肌肉酸痛,患側胸痛;有咳嗽,咳痰,痰少,可帶血或呈鐵銹色;可有消化道癥狀;

體征:患者呈急性面容;早期肺部可見胸廓呼吸運動減低,輕度扣濁,呼吸音減低及胸膜磨榛音。典型的患者在肺實變期有叩診呈濁音、觸覺

語顫增強、聞及支氣管呼吸音等體征;消散期可聞及濕羅音(肺實變體征)。

X線表現:X線早期僅見肺紋理增多增粗或肺野模糊,隨后可見病變肺野的肺實變征象(沿肺葉分布的大片模糊陰影,密度均勻,邊緣清楚,

在實變陰影中可見支氣管充氣征;可有少員胸腔積液;多數病變在3~4周才完全愈合;

抗生素選擇:首選PG;其次,可選用紅霉素、林可霉素、一代(先鋒W/V/VI號)或二代頭泡菌素(西力欣/希刻勞),氟瞳喏酮類(氯氟沙

星/環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抗生素;

如治療有效,則最先出現體溫下降,其次咳嗽咳痰癥狀減輕,最后是胸片滲出性病灶吸收。抗生索用至體溫正常后3-5天即可,不必等胸片病

灶完全吸收。

4.葡萄球菌肺炎臨床表現與X線表現(G+)

葡萄球菌肺炎是由葡萄球菌引起的急性化膿性炎癥。病情較重,若治療不當,病死率較高;

癥狀:本病起病急驟,患者的毒血癥狀較重,表現為寒戰、高熱,同時有咳嗽、咳痰,痰多,膿性,帶血絲或呈粉紅色乳狀。同時患者感到胸

悶、氣急,呼吸困難。嚴重的患者可出現成人呼吸窘迫綜合癥,休克,多臟器功能衰竭等;

體征:患者可出現呼吸急促,困難,紫絹,四肢厥冷,大汗淋漓,肺部聽診可聞及多量的濕羅音和痰鳴音,心率增快等:

X線表現:X線顯示肺段或肺葉實變,或呈小葉浸潤,其中有單個或多發的液氣囊腔,片狀陰影可伴有空洞及液平;而且X線的表現最大的特

征是病灶的多變性,進展迅速;肺浸潤、肺膿腫、肺氣囊腫和膿(氣)胸是葡萄球菌尤其是金葡菌的四大X線特征。

抗生素選擇:按分離菌株對甲氧西林是否耐藥而定。MSSA(對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可選擇甲氧西林、苯嗖西林、氯啜西林或雙氯

西林、第一代頭抱菌素如頭抱噗咻。MRSA治療需選用萬古霉素、去甲方古霉素、替考拉林。新藥利奈噗胺穿透力強,肺組織濃度很高,推薦

用于MRSA所致HAP/VAP的治療。

5.常見G■桿菌肺炎臨床表現

G-桿菌肺炎是空匕的主要類型。常見的G■桿菌包括肺炎克雷伯桿菌、銅綠假單胞菌、不動桿菌、大腸桿菌等,屬于條件致病菌。

G桿菌肺炎的共同點在于肺實變或病變融合,組織壞死后容易形成多發性膿腫,常雙側肺卜?葉均受累;也可播及胸膜,引起胸膜炎。(注:肺炎

克雷伯桿菌痰液特點為血液和粘液混合的磚紅色膠凍狀,抗生素首選氨基糖苜類;軍團菌首選紅霉素)

6?肺炎支原體肺炎的臨床表現

支原體肺炎發病一般緩慢,潛伏期較長,最突出的癥狀是干咳,呈陣發性劇咳,咳嗽癥狀可持續到發熱退完后,累計胸膜者可有胸膜摩擦音及

胸水體征。抗生素首選大環內酯類。

7.肺炎常用病原學檢查方法

(1)細菌培養:采取血液、痰液、氣管吸出物(灌洗、刷檢)、胸腔穿刺液、肺活檢組織等進行細菌培養。(注:合格痰標本:指充分漱口后咳

出深部的痰,涂片在低倍鏡視野里上皮細胞v10個,白細胞>25個或者白細胞/上皮細胞>2.5為合格的痰標本。定量培養菌量>=107cfu/ml

可判定為致病菌。)

(2)病毒分離與鑒別

(3)其他病原體的分離培養:肺炎支原體、沙眼衣原體、真菌等均可通過特殊分離培養方法獲得相應的病原診斷。

(4)病原特異性抗原、抗體檢測

(5)分子生物學技術:PCR等。

8.CAP診斷標準與鑒別診斷

①?④一項+⑤,排除其他(TB¥CA¥水腫¥不張等)

①咳嗽咳痰,或伴胸痛;②TN38t;③實變體征,或伴濕羅;④WBC異常,或伴左移;⑤新出現。「進展性胸片浸潤

注:肺實變體征指患側呼吸運動減弱、觸覺語顫增強、叩診濁音、聽診聞及支氣管呼吸音或支氣管肺泡呼吸音,可有濕羅音。

鑒別診斷:

(1)HAP:是指患者入院時不存在、也不處于感染潛伏期,而于入院之48小時在醫院內發生的肺炎,包括在醫院內獲得感染而于出院后48小

時內發病的肺炎。

(2)肺結核:肺結核病程較長,即使急性起病者,此前也常有一段時間的午后低熱、盜汗、乏力等中毒癥狀病史。急性結核性肺炎患者痰生容

易找到結核菌。X線顯示病變多在肺尖或鎖骨上下,密度不均,病灶久不消散。抗菌治療隨訪是常用的臨床鑒別方法,采用對結核桿菌無效的

抗生素治療3-5天,肺炎患者體溫多能恢復正常,肺內炎癥也較快吸收,而結核則無此表現。

(3)腫瘤:肺癌以急性起病高熱表現少,胸片上主要表現為球狀、分葉狀塊影,病灶邊緣有切跡、毛刺和胸膜牽拉等,無衛星灶。肺穿刺等檢

查可明確。

9.重癥肺炎的診斷標準

主要標準:(1)有創機械通氣,(2)膿毒性休克需要血管加壓素。(注:對于中毒性休克和膿毒血癥等造成的血管擴張性休克,血管加壓素可以

引起血管的強烈收縮,可能對維持血流動力學有效)。

次要標準:(1)呼吸頻率N30次/分;(2)PaO2/FiO2^250:(3)多肺葉浸潤:(4)意識模糊、定向力障礙;(5)高尿素血癥(尿素氮N20mg/dl):

(6)感染致白細胞減少(周圍血白細胞v4*10E9/L);(7)血小板減少(血小板計數vl00*10E9/L);(8)低體溫(肛溫<36攝氏度);(9)

低血壓需要積極的液體復蘇。

診斷須符合1項主要標準或3項次要標準。

10.類肺炎性胸腔積液

指肺炎、肺膿腫和支氣管擴張等感染引起的胸腔積液。肺炎時其發生率約40%,病死率遠高于單純性肺炎,雙側性者更高于單側性者。

11.CAP抗菌治療的?般原則

肺炎鏈球菌是最常見病原體,即使常規方法未能發現病原體者

所有CAP均有可能感染〃非典型病原體〃。或單獨感染,或作為混合感染病原體之一

由于病原體檢測困難,所以在細菌學結果出來前應首選經驗性治療

根據病情輕重選擇適當治療藥物

12.CAP患者抗生素的選擇

如果沒有肺部基礎病變的青壯年,一種抗生素。一線用藥青霉素類1.5線用藥大環內酯類(青年患者劇烈咳嗽、肺部體征不明顯,可以首

選。兼顧肝功能。經驗之談,望斧正或呼吸類喳諾酮(18歲以下患者相對禁忌。老年患者用了,不少有精神癥狀。由于結核不少見,

此藥可能掩蓋結核癥狀,要警惕。加替沙星等要注意血糖影響。)。:線用克林、一代頭抱2.老年患者或有肺部基礎疾病,一般聯用,覆蓋

可能致病菌:1.清霉素類/二代(三)代頭抱類十大環2.呼吸類喳諾酮3A.重癥患者(非綠膿),絕對要聯用1.三代頭狗/耐酶青霉素類十大

環2.唾諾酮+氨基糖貳(兼顧腎功能)3B.綠膿重癥:1.頭抱他咤/頭抱咄眄(四代頭抱)/耐酶抗綠膿青霉素類/泰能十大環2.頭抱他咤/頭

抱毗后(四代頭抱)/耐酶抗綠膿青霉素類/泰能+嗤諾酮3.喳諾酮+氨基糖忒(來源于丁香園)

CAP患者

新大環內酯+6-內酰胺

類或單用呼吸曖諾酮

13.HAP的治療

應采取綜合治療,包括:抗感染治療、呼吸治療(吸氧和機械通氣),支持治療以及痰液引流等,以抗感染治療最重要。

經驗性治療:(1)輕、中癥HAP:常見病原體:腸桿菌科細菌、流感嗜血桿菌、肺鏈、MSSA等。抗菌藥物選擇:第二、三代頭抱菌素(不必

包括具有抗假單抱菌活性者)、p內酰胺類/B內酰胺酶抑制劑;青霉素過敏者選用氟瞳諾酮類或克林霉素聯合大環內酯類。

(2)重癥HAP:常見病原體:銅綠假單胞菌、MRSA、不動桿菌、腸桿菌屬細菌、厭氧菌。抗菌藥物選擇:喳諾酮類或氨基糖甘類聯合下列藥

物之一:①抗假單胞菌。內酰胺類如頭抱他咤、頭狗哌酮、哌拉西林、替卡西林、美洛西林等;②廣譜B內酰胺類/B內酰胺酶抑制劑(替卡西

林/克拉維酸、頭抱哌酮/舒巴坦鈉(舒普深)、哌拉西林/他佐巴坦(特治新));③碳青霉烯類(如亞胺培南(泰能));④必要時聯合萬古霉素(針

對MRSA);⑤當估計真菌感染可能性大時應選用有效抗真菌藥物。

14.肺炎合并感染性休克的治療

補液補血抗感染,應用血管活性藥(心功能不全可強心),危重者全身糖皮,對癥治療糾紊亂

(1)調整輸液量,補充血容量;

(2)應用血管活性藥物,恢復血壓,保證重要臟器的供血,改善微循環;

(3)控制感染,必要是可給予抗菌藥物的〃猛擊〃療法;

(4)應用糖皮質激素,尤適用于病情危重、全身毒血癥嚴重的患者;

(5)注意水、電解質、酸堿平衡,及時發現紊亂并加以糾正;

(6)出現心功能不全表現的患者可加用強心藥物治療。

支氣管擴張

1.病因、發病機制、病理

在我國,支氣管肺部感染所致支擴(感染后性支擴)和肺結核所致支擴(結核后性支擴)仍是支擴中最常見者。

支擴發病機制中關鍵環節為支氣管感染和阻塞,兩者相互影響,形成惡性循環,最終導致支氣管擴張的發生和發展。

支擴按形態分槎狀和曩狀兩種,柱狀擴張的管壁破壞較輕,隨著病情發展,破壞嚴重,出現囊狀擴張。管壁粘膜的纖毛上皮細胞被破壞,

反?出現慢性和急性炎癥。擴張的支氣管周圍可見新生血管,支氣管動脈和肺動脈的終末支常有擴張與吻合,有的毛細血管擴張形成血管

瘤,以致患者反復咯血。周圍肺組織常見反復感染的病理改變。

感染后性支擴多見于下葉基底段支氣管的分支,結核后性支擴多為旦3直段的支擴多數也是結核后性者。

2.臨床表現

病史:部分患者可追問到童年曾有支氣管肺炎的病史,以后常有反復發作的呼吸道感染(嬰幼兒時期嚴重的支氣管一一肺感染時引起支擴的

主要原因之一)

癥狀:典型癥狀:咳嗽、咳大量膿痰、反復咯血。部分患者僅表現為反復咯血,無慢性咳嗽、大量膿痰等癥狀,稱為干性支擴,多位于上

葉,引流較好,不易感染,常見于結核后性支擴。

此外,由于上呼吸道感染向下蔓延,支氣管感染加重,引流不暢時,炎癥擴展至病變支氣管周圍肺組織,可引起反復的肺部感染,可有發

熱,咳嗽,咳痰,胸痛等癥狀。

反復感染可致全身中毒癥狀,如發熱、盜汗、食欲下降、消瘦、貧血,兒童可影響發育。

體征:典型體征:由于支氣管內滲出物,在病變部位可聽到固定而持久的局限性濕羅音

3.影像學檢查

X線:典型者有蜂窩狀(卷發狀)透亮陰影,感染時內有液平。

CT:確診。柱狀型:軌道征、戒指征,囊狀型:葡萄串狀征

4.診斷

根據慢性咳嗽,咳大量膿痰,反復咯血和肺部感染病史,聽診聞及固定而持久的局限性濕羅音,結合X線胸片發現符合支擴的影像學改變,可

作出診斷。對于臨床懷疑支擴,但胸片未見明顯異常者,可行CT予以明確。

5.治療

內科治療的重點為控感染和促引痰,必要時應考慮外科手術切除。

(一)內科治療:

(1)一般治療:臥床休息、避免受涼、勸導戒煙、預防感染、加強營養。

(2)控制感染:抗生素是治療支擴的最重要的藥物。①輕度感染可選用氨節西林、阿莫西林、第I、II代頭抱菌素、氟喳諾酮類、磺胺類。

②重度感染可選用第in代頭抱菌素+氨基糖昔類、第in代頭抱菌素+甲硝嗖③痰培養結果選擇抗生素

(3)祛除痰液

①體位引流和理療:患側抬高、2?4次/日、15?30分/次、協助輕叩患部;

②祛痰劑:

③霧化吸引;

④補充水分。

(4)支氣管擴張劑

(二)咯血的處理

小量咯血:vl00ml/24小時

中量咯血:100—500ml/24小時

大量咯血:>500ml/24小時,或一次咯血量>100ml

(1)一般處理

①絕對臥床休息:患側臥位,②溫涼飲食,③鎮靜:消除患者緊張、恐懼心理,必要時少量鎮靜藥物,④鼓勵咳嗽,⑤鎮咳:原則不

用,劇咳時用,禁用嗎啡,⑥嚴密觀察與護理

(2)藥物止血

①一般止血藥:VitK、6?氨基己酸、止血芳酸、止血敏、立止血、云南白藥

②垂體后葉素

③血管擴張劑:酚妥拉明、普魯卡因、阿托品(擴張肺部毛細血管,降低肺動脈壓以達到止血目的)

(3)介入治療:選擇性支氣管動脈栓塞術

(4)手術治療

(三)外科治療

手術適應癥:①反復嚴重急性感染或大咯血;②病變局限,一般不超過2個肺葉;③年齡一般在10?40歲;④全身情況良好,心肺

功能無嚴重障礙。

肺膿腫

是由多種病原菌引起的肺實質壞死的肺部化膿性感染,早期為炎癥,繼而液化壞死并由肉芽組織包繞形成膿腫。臨表:高熱、咳嗽、大量膿臭

痰。多為單個病灶。

根據不同病因和感染途徑:

1)吸入性肺膿腫:最常見類型,60%,經口腔,上呼吸道誤吸是常見病因。

2)繼發性肺膿腫:繼發于肺部其他疾病;肺鄰近器官化膿性病變穿破至肺。

3)血源性肺膿腫:常為多發性,于兩肺外周邊緣部。

臨床表現:

癥狀:起病急驟,畏寒高熱,伴咳嗽、咳粘液痰或粘液膿臭痰。膿腫破潰到胸膜腔引起突發胸痛、氣急等膿氣胸癥狀。

體征:肺炎體征:濕性啰音;肺炎變體征:叩診濁音或實音。膿腔較大時:空嗡音或空洞型呼吸音。胸膜摩擦音或胸腔積液。

實驗室檢查:

1)周圍血象:白細胞20-30*10E9/L,中性粒90%以上,核左移,常有中毒顆粒。

2)痰血細菌學檢查:痰圖片革蘭染色,痰(血)需氧菌、厭氧菌培養和藥敏試驗。

3)胸片+CT:

吸入性肺膿腫早期:大片濃密、邊緣模糊的浸潤陰影,膿液咳出后:圓形透亮區或氣液平面,壁光整,四周為濃密炎癥浸潤陰影。治愈:

少許纖維條索陰影。

血源性肺膿腫:肺周邊多發散在小片狀炎性陰影,大小不一,可見小膿腫和液平。

4)纖維支氣管鏡檢查

明確病因,病原學診斷,治療。

診斷和鑒別診斷

急性吸入性肺膿腫:①有口腔手術、昏迷、嘔吐、異物吸入史;②急性發作的畏寒,高熱,咳嗽和大量膿臭痰;③白細胞和中性粒增高;④胸

片示肺部大片濃密炎性陰影中有膿腔及液平。

血、痰需、厭氧菌培養有助于病原學診斷。

血源性肺膿腫:①皮膚創傷感染,癌腫等化膿性病灶;②出現發熱不退,咳嗽咳痰等癥狀;③胸片示兩肺多發小膿腫。

鑒別診斷:

1)細菌性肺炎:與早期肺膿腫在癥狀和胸片上相似,常有口唇皰疹、咳鐵銹色痰而無大量膿性痰,胸片無膿腔形成。

2)空洞型肺結核:有午后低熱、盜汗、反復咯血等癥狀,胸片示空洞壁厚,無液平,周圍炎性病變少,可有結節狀病灶和鈣化斑點,伴同側

或對側播散。痰中可找到抗酸桿菌。

3)支氣管肺癌:支氣管肺癌可引起肺膿腫,考慮有支氣管肺癌所致阻塞性感染時應做纖支鏡以明確診斷。鱗癌所致"癌性空洞〃一般無急性感

染,空洞壁厚,呈偏心性,內壁凸凹不平,可有肺門淋巴結腫大。纖支鏡或痰中找癌細胞可確診。

4)肺囊腫繼發感染:周圍組織可有炎癥,可見液平,但囊腫呈圓形,壁薄而光滑,無明顯感染癥狀。炎癥吸收后可見光整的囊腫壁。

治療:原則抗感染和痰液引流。

1)一般治療:肺膿腫時多有消耗性表現,應加強營養,吸氧。

2)抗生素治療:治療前標本送檢。

吸入性肺膿腫:厭氧菌感染為主,經驗治療首選青霉素(240萬-1000萬單位qd,嚴重感染2000萬單位qd),可選用或連用其他抗厭

氧菌藥物:林可霉素1.8-2.4g/divgtt;克林霉素0.6-1.8g/d;甲硝哇1.0-1.5g/do

血源性肺膿腫:多為金葡菌感染,選用耐青霉素酶的半合成青霉素,亦可加用氨基糖甘類或二代頭抱;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首選萬古

霉素;革蘭陰性用二、三代頭電加氨基糖甘類。

療程:8-12周,至臨床癥狀完全消失,胸片示膿腔、炎性病變完全消失。臨床癥狀改善后抗生素可改口服。

3)痰液引流:

①怯痰藥:鮮竹瀝10-15ml或氨澳索30-60mgpotid,使痰液易咳出

②氣道濕化痰液濃粘稠者

③體位引流:膿腫部位處于最高位置,輕拍患部2?3次,每次15min

④引流不暢者:纖支鏡沖洗,吸引,直接滴注抗生素,每周1-2次。

4)外科治療

手術適應證:①慢性肺膿腫內科治療3個月以上不能控制;②并發支氣管胸膜漏或膿胸,經抽吸沖洗療效不佳:③大咯血內科治療無效

或危及生命時;④支氣管阻塞,疑為支氣管肺癌引流不暢的肺膿腫。

肺結核

病因:結核桿菌(枝桿菌,需氧,抗酸(+))

病理類型:滲出型病變、增生性病變、干酪樣壞死

臨床表現:(1)癥狀

全身癥狀:午后低熱(少數高熱),乏力納差,盜汗體減

呼吸癥狀:咳嗽,咳痰,咯血,胸痛,氣急(重度毒血癥狀和高熱引起)等;

(2)體征

病灶局部叩濁、濕性羅音等

(3)特殊表現

過敏反應、無反應性結核

臨床類型:(1)原發型肺結核多見于兒童和青年;90%以上可自愈;好發于胸膜下通氣良好的肺葉;早期形成菌血癥-肺外結核

(2)血行播散型肺結核

急性**:急性起病,高熱;早期胸片不易發現;免疫力下降,大量結核菌短時間侵入血循環;為全身結核的?部分;粟粒結節大

小、密度、分布一致

亞急性或慢性**:起病緩慢,慢性消耗;機體抵抗力較強,少量結核菌多次反復進入血流;全身性結核病;彌漫性病灶大小、密

度、分布不一致

(3)繼發型肺結核是成人最常見的類型;以〃內燃〃發病為主:病灶好發于兩上肺葉尖后段和兩下肺背段:胸部X線改變以多種形

態存在:滲出、增殖、纖維化、硬結、鈣化、空洞、干酪性病變等。(包括結核球、干酪性肺炎、慢性纖維型空洞等)

(4)結核性胸膜炎

(5)肺外結核消化系統、泌尿系統、生殖系統、中樞神經系統、骨和關節

輔助檢查:(1)結核菌檢查:痰結核菌(+)是確診肺結核的依據(涂片法:>10萬/ml;集菌法:VI萬條/ml;培養法:精確,藥敏試驗和

菌型鑒定。。條/300視野(?);1?2條/300視野(士);3?9條/100視野(+);1?9條/10視野(++);1?9條/1視野(+++);

N10條/I視野(++++)

(2)胸片檢查:好發部位:上葉尖后段、下葉背段

(3)結核菌素試驗(PPDtest)結果判斷:依據硬結直徑<5mm(-);5~9mm(+);10-19mm(++);N20mm

或v20mm但有水皰或壞死(+++)

(4)其他:血常規;ESR;antiTB-Ab;纖支鏡;胸部CT;淺表淋巴結活檢

診斷:①典型癥狀+X線

②排他

③PPD或TB-Ab陽性

④抗結核治療有效

⑤痰結核菌陽性

①十⑤二菌陽TB:①?④中3條=菌陰TB

鑒別診斷:(1)肺癌多見于40歲以上嗜煙男性;X片上病灶邊緣有切跡和毛刺;胸部CT、脫落細胞檢查、支氣管鏡活檢可予以鑒別。

(2)肺炎細菌性性肺炎起病急驟、高熱、寒戰、胸痛伴氣急;X線上病變常局限于一個肺葉或肺段;WBC和中性粒升高;抗生素

治療有效;病原學檢測確診

(3)肺膿腫起病急,有高熱和大量膿痰,痰中無結核菌,WBC和中性粒升高,抗生素治療有效,X片上空洞內有液平面

(4)支擴胸片多無異常發現或僅見局部肺紋理增粗或卷發狀陰影,CT有助于確診

治療原則:早期、適量、聯合、規律、全程

藥物有:異煙腓(H)、利福平(R)、毗嗪酰胺(Z)、(前面三者為3聯療法,四聯療法加個激素)鏈霉素(S)、乙胺丁醇(E)、對氨基

水楊酸

方案:2HRZS(E)/4HR

2HRZS(E)/4H3R3

2H3R3Z3S3(E3)/4H3R3

舉例:2H3R3Z3s3表示:異煙朧(H)利福平(R)毗嗪酰胺(Z)鏈霉素(S)聯合使用2個月,字母右下角阿拉伯數字表示每天

服藥次數

考核指標:痰細菌學是主要指標;

X線:病灶吸收消散一一痊愈

纖維化\

硬結-?臨床

鈣化-愈合

凈化空洞/

對癥治療:毒性癥狀---臥床休息,有效抗挎,加用激素;

咯血一一安靜,患側臥位,止血治療,防止窒息;

感染一一控制感染,體位引流;

手術指征:需鑒別診斷的結核球;

長期內科治療效果差的單側病灶;

結核性膿胸或支氣管胸膜疼;

肺結核合并大咯血;

合并或懷疑肺癌;

毀損肺;

變態反應:結核菌侵入機體4~8周,身體組織對結核菌及其代謝產物所發生的敏感反應。

Koch現象:機體對結核菌初感染和再感染不同反應的現象。

胸腔積液

病因:漏出液:全身性因素(心衰、上腔阻、縮窄、腎綜、腹透、Meiges)

滲出液:血性:腫瘤;外傷;氣胸粘連帶撕裂;結核;肺梗死:胸主動脈破裂:

膿性:肺部感染;外傷;穿刺感染;結核;

乳糜胸:胸導管損傷或堵塞;

漿液性:肺炎;結核性;腫瘤;肺梗死;膠原性疾病;氣胸;胸穿術后;外科手術;

漏出液滲出液

外觀透明渾濁

比重<1.018>1.018

有核細胞<0.5B/L>0.5B/L

Pro<30g/L>30g/L

LDH<200U/L>200U/L

LDHp/LDHb<0.6>0.6

Glu—>1

臨床表現:癥狀胸痛;氣急,心悸,胸悶;

體征胸部運動受限,胸式呼吸減弱,患側可聞及胸膜摩擦音及呼吸音減弱:叩診濁音:觸覺語顫減弱,大量胸腔積液可伴有氣管

向健測減弱

輔助檢查:X線檢查胸片/CT/MRI

超聲檢查明確有無胸水并定位

胸水檢查常規/生化/酶學/免疫學/細胞學/病原學

組織學檢查胸膜活檢/胸腔鏡

結核性腫瘤性

外觀草黃色血性

PH<7.30>7.35

ADA>45U/L<45U/L

LDH<500U/L明顯升高

CEA<10ug/L>10ug/L

CEAp/CEAb<1>1

免疫學CD4+為主CD4+/CD8+1

病原/細胞學TB(+)CA(+)

治療:抗結核藥物治療2HRS/4HR或2HRZE/4HR

胸腔穿刺抽液減輕心肺壓迫/減少胸膜粘連增厚

糖皮質激素降低炎癥反應/減輕中毒癥狀/減少后遺癥(在有效抗結核治療前提下:強的松15~30mg/d,4~6周。)

結核性胸膜炎(書上沒有,PPT也沒找到,我在百度上拉的)

概述:結核性胸膜炎是結核菌由近胸膜的原發病灶直接侵入胸膜,或經淋巴管血行播散至胸膜而引起的滲出性炎癥。臨床主要表現為發熱、咳

嗽伴病側胸痛、氣急等。常見于3歲以上的兒童,主要發生在原發感染6月內,原發灶多在同側肺內,往往不能被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