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合成工藝學課程實施大綱_第1頁
高分子合成工藝學課程實施大綱_第2頁
高分子合成工藝學課程實施大綱_第3頁
高分子合成工藝學課程實施大綱_第4頁
高分子合成工藝學課程實施大綱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課程名稱:高分子合成工藝學

授課班級:高分20131、高分20132

任課教師:李新躍、高晨

工作部門: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聯系方式/p>

四川理工學院制

2016年1月

四川理工學院本科課程實施大綱

《高分子合成工藝學》課程實施大綱

基本信息

課程代碼:bO3O8O23

課程名稱:高分子合成工藝學

學分:3

總學時:45

學期:2016-2017第二學期

上課時間:1-12周;每周二下午9-10節,每周五下午9T0節

上課地點:周二N210,周四N211

答疑時間和方式:每雙周三下午2:30,指定教室答疑

答疑地點:第二實驗樓3084

授課對象:高分20141、高分20142

任課教師:高晨、李新躍

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郵箱:19871016gc@163.com

聯系電話/p>

《高分子合成工藝學》課程實施大綱

1.教學理念

1.1關注學生的發展

傳統的教學模式是教師講授課程內容,學生學習、接受所學知識。而新時

代的素質教育提倡學生素質與能力的提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再是以教師本身

為主體,而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學的宗旨與目的是為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應當

逐步建立以學生為主體、教學為學生服務這樣的新理念。

教師在高分子合成工藝學課程的教學過程中,一方面通過高分子科學的發

展引入一些科學先驅者的事例,鼓勵激發學生追求勤奮、創新、善于思考的品質;

另一方面通過對高分子合成工藝學課程知識的介紹,啟發學生如何思考,如何解

決在實驗或者生產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教學的最終目的不單單是學生對高分子合

成工藝學課程知識的了解與熟悉,更重要的是學生對高分子合成工藝學建立了自

己的理性認識,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利用高分子合成工藝學知識有一定能力

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

1.2關注教學的有效性

教學手段是實現教學目標,提高教學有效性和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要在明

確學生主體地位的前提下,尊重學生的差異,豐富教學手段幫助學生從自身的個

性出發,發揮自己特長和創造力。一是要提高授課的趣味性,營造良好課堂氛圍,

調動學習興趣,使學生更好理解所講授的知識并靈活運用。二是要設計富有探索

性的問題,運用問答式、討論式、問題解決式等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懷疑和批

判精神,鼓勵學生突破傳統課程的束縛,激發學生解決問題的欲望,引導學生進

行獨立思考,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通過教學手段的完善把講課的目的性、監

控性、積極性和創造性統一起來,形成創新教學活動。教會學生分析問題、解決

問題的方法,包括創造的規律和方法,實現以知識傳授為中心向以培養能力為中

2

心的轉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三是重視師生互動,開展互動性教學,教師要

經常就教學內容的安排與教學進度以及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交流,要鼓勵學生對

教材的質疑和求異,給學生自由想像的空間,鼓勵學生運用所學專業知識去思考

和嘗試解決現實社會中的問題。四是有效利用多媒體等新教學工具,利用多媒體

教學生動形象、省時、高效等優勢,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例如聚合方法這一部

分內容的講授可通過展示不同聚合方法的動畫,讓學生對不同聚合方法有直觀的

理解,激發學生學習和探究的興趣。

1.3關注教學的策略

傳統的教學模式較為單一,傳授知識作為整個教學活動的全部內容,要求和

規定了學校教育的各個環節和各項活動。教師的“教”為教學過程的中心,教師

對教學“全程控制”。教師根據既定的教學計劃,把知識作為預先設定的東西教

給學生,也即對學生進行“倉儲式”、“填鴨式”教學。由此導致學生在學習過

程中的死記硬背和被動應付,很少對所學知識的領悟理解和自主創新。但在教學

改革中,不少教師誤認為要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就是要多開展課堂活動,而開

展課堂活動主要是為了活躍課堂氛圍,把活動當成了一般的課堂游戲,不僅沒有

起到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式學習的作用,而且還擾亂了正常的課堂秩序。

1.4關注教學價值觀

在傳統的教學觀念中,老師的職責就是傳道、授業、解惑。由于目前高校的

大部分化學教師本身就是由傳統教育模式培養出來的,傳統的教學觀念在其身上

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例如,比較注重知識的傳授,注意教師的權威性和主導性,

強調課堂紀律的嚴肅性和教材的約束性等。這與教學改革所倡導的強調學生的積

極性和主動性、構建師生“學習共同體”等要求是明顯不符的。但也有少數教師

趕教改“時髦”,認為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就是要全面“解放”學生,

《高分子合成工藝學》課程實施大綱

不去管學生,放任自流,這是對轉變教學觀念的一種片面理解。

教學觀念體現于整個教學活動的過程之中。具有什么樣的教學觀念直接影響

了教師的教學理性、教學模式以及課堂上的教學行為。傳統教學觀強調知識的傳

授,現代教學觀則重視激活學習者的思維圖式(activationofschima),使教學內容

和學生的思維發生直接的聯系,教會學生學習是所有專業教師首要的任務,傳統

教學觀以教師為中心,而現代教學觀強調以學習者為中心,始終把學生看作是教

學活動的主體;傳統教學觀把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被動接受者,現代教學觀強調

學生的參與,并把學生參與作為整個教學過程不可分割的部分;傳統教學觀重視

學生整體的教學進度,現代教學觀強調學生個體的差異,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發

展要求,教師應鼓勵學生根據自身特點樹立不同的學習目標,采取不同的學習策

略;傳統教學觀重視學生對知識的接收、吸收和熟練掌握,現代教學觀強調學習

過程的創造性,鼓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自身努力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

問題。

2.課程描述

2.1課程簡介

本課程為高分子材料與化工方向必修課程,主要介紹了各種高聚物的多種

聚合的基本原理、聚合方法、聚合生產工藝以及材料的回收循環利用等內容。其

主要任務是在學習該門課程以后,學生了解并掌握石油化工生產的簡單有機物經

聚合反應生產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原理、聚合方法、聚合生產工藝,掌握向合

成樹脂、合成橡膠、合成纖維材料提供原料的生產工藝過程,并為合成涂料、粘

合劑、離子交換樹脂、工程高分子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等打下基礎。

2.2課程在學科專業結構中的地位、作用

高分子合成工藝學是高分子科學重要領域之一。它主要研究由單體合成高分

4

子材料的方法與工藝路線。高分子合成工藝學是以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化學反

應為基礎,結合物理化學、物理、加工成型、應用等方面的一門高分子科學領域

綜合性學科。

高分子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纖維、合成橡膠三大領域。如今,建立了頗

具規模的高分子合成工業,生產出五彩繽紛的塑料、美觀耐用的合成纖維、性能

優異的合成橡膠。高分子合成材料。金屬材料、和無機非金屬材料并列構成材料

世界的三大支柱。

高分子合成工藝學作為高分子學科的重要分支。高分子合成工藝學在高等學

校化學相關專業培養體系中占據相當重要的地位。特別是高分子科學可以與生命

科學、信息科學及新材料科學相互交叉。相互滲透。使得高分子科學發展飛快,

新的理論、聚合方法和機理不斷出現,因此,將高分子合成工藝學理論聯系實際

更能適應學科的發展和創新人才培養的需要。

2.3課程教學的改革和發展趨勢

2.3.1高分子合成工藝學課程理論聯系實際

高分子合成工藝學這門課的知識與基礎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及數學聯

系密切。知識點豐富。如果只是一味的給學生講授理論知識.那么課堂氣氛必定

是枯燥無味的,因此學生學習此門課程也就缺少了興趣和積極性。而我們都知道:

興趣是學習的最好老師。一個學生一旦沒有了學習的興趣,那么這門課程的講授

目的便不會達到。只有使學生對高分子合成工藝學感興趣,產生強烈的求知欲,

才能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如何使學生產生這個興趣。那就是將理論知識與實

際生產生活聯系在一起。將抽象的理論轉換成學生在生活中確實可見或與他們密

切相關的東西。通過與生活密切相關的例子,如穿的衣服、用的水杯、化妝品包

裝、有機玻璃及生活常識等激發學生的興趣;在講課中穿插一些小知識,小故事

如諾尼龍的發現、諾貝爾獲獎的事跡、定向聚合催化劑的發現、導電高分子的發

現、四氟乙烯聚合反應的發現等,增加趣味性和生動性,調動了學生探知高分子

知識和應用領域的興趣。好的教學效果是不僅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要培養出

《高分子合成工藝學》課程實施大綱

他們的自學能力及創新精神。

為了進一步提高高分子合成工藝學實驗的教學效果,還應將理論知識與我們

的實際科研工作聯系在一起。利用四川理工學院科研實驗平臺,充分發揮現有硬

件和基礎實驗設施的作用,讓學生參與到高分子合成工藝學實驗設計與操作中

來。學生自己設計實驗。這不僅驗證了學生的學習效果,還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

力。作為與科研相關的研究性實驗,給學生設計好題目,然后讓學生自己查閱文

獻,設計實驗方案、確定自己的實驗工藝條件、工藝控制,如選用引發劑、分散

劑、攪拌速度、反應時間、反應溫度等,確定實驗步驟。然后寫出書面實驗方案.交

給任課老師審核檢查。實驗方案以學生為主,支持學生采用不同方法進行實驗,

鼓勵設計方案在符合科學的前提下具有鮮明的個性和創新之處。研究性實驗以學

生為主體,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而且,使

學生能夠把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書面知識和科學研究緊密的相結合,提高了學

生對于科學研究的進一步認識。同時激發和促進了學生的科研興趣。在研究性實

驗教學過程中,學生通過自主地參與科學研究的各個環節。掌握了實施科學研究

應具備的科學方法,從而形成從事科學研究的能力。研究性教學模式不僅注重實

驗技能和觀察能力的培養,更強凋研究能力和科學態度的培養??傊迅叻肿?/p>

合成工藝學實驗和科研緊密結合。運用科研成果推動和促進教學,不僅拓寬了科

研領域,而且加大了教學的深度,提高了教學水平。

2.3.2教學內容的整合和教學方法的優化

自從H.Staudinger提出高分子概念至今,高分子科學已經歷了近80年的

發展。《高分子合成工藝學》作為一門兼具基礎性和專業性的課程,具有知識點

多,聯系生產實際較多等特點,同時又有學時數的限制,這就需要思考在教學中

注意突出解決重點、難點,培養學生對知識點的深層理解、分析、比較和融會貫

通的綜合能力。另外需要增加生產實際中的一些具體設備、工藝實例等知識。當

然教學過程中教師并非要將課本全部全部灌輸給學生,因為這種教學方法不符合

素質教育的精神,導致學生難以把握教材中的重點內容,影響教學效果,而且教

學課時不足,所以必須對課程內容進行整合,教學重點集中在高分子合成工藝的

6

基礎概念、自由基聚合生產工藝、縮合聚合生產工藝、逐步加成聚合生產工藝等

重點章節;而對離子聚合和配位聚合生產工藝、高聚物改性工藝、非常見聚合物

合成工藝只做一般性介紹。達到了少講、精講的目的,增強了教學效果。另外在

重點講解的章節中同樣采取了精選內容,抓住重難點進行教學,注意突出和解決

重點、難點。比如自由基聚合生產工藝運用較多,并且可采用本體聚合、懸浮聚

合、溶液聚合等多種方法,常見聚合物多采用自由基聚合生產工藝,可作為重點

介紹,而且對其中的一些難點和重點,則進行更詳細的介紹,而非常見的聚合工

藝和聚合方法可僅作簡要介紹。

高分子合成工藝學聯系生產實際性強,學生理解困難。在高分子合成工藝

學中采用多媒體的教學方式,使抽象的教學內容具體化,清晰化,圖片化,就能

達到優化教學結構,增強教學效果,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效果。然而高分子合成

工藝學課程采用多媒體教學形式的實際效果卻不盡人意。學生普遍對多媒體授課

方式評價不高,甚至還低于傳統教學方式。這主要是因為單純的采用多媒體教學

存在一些不足,如講課節奏加快,教學信息量大,學生來不及吸收,記筆記跟不

上,影響課后的復習等不足。因此有必要采取多媒體與板書相結合的方式。當然

這種結合應根據授課內容偏重其中一種方式。比如當講解實際聚合物生產工藝流

程時,可采用Flash多媒體動畫,能夠使學生形象地對聚合工藝流程有更好的理

解與掌握。但在高分子合成工藝學中有關工藝理論的內容如果采取多媒體演示,

學生很難理清理論推導的來龍去脈。這時,需要利用板書推導,來擴展學生的接

受途徑,加速學習的進度,提高教學效果,然后與多媒體結合來講解,進行總結

和歸納,這樣可以將教學內容表示得更清晰明確。例如,在講解逐步聚合和連鎖

聚合在機理上不同之處時,首先利用板書進行過程講解,然后用多媒體進行歸納

總結,這樣將更有助于學生對不同聚合機理的認識。在課堂上教師不只是傳授知

識,還需要引導學生進行積極的探索,啟發學生進行積極的思考,更重要的是教

給學生學習知識的方法,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勇于探索、勇于創新,培養他們

自我學習與創新的能力。所以可采取互動的教學,從根本上改變“老師講,學生

聽”一言堂的教學模式,可以避免了教師“填鴨式”的教學演講,既可以提高學

生的學習興趣;又可以達到教學目的,做到教學相長,互相促進。而且在互動中

《高分子合成工藝學》課程實施大綱

學生提出的難度較大的問題,促使教師必須花一定的精力認真查閱資料后去正確

地回答,教師從中提高了教學能力和水平。另外,在課堂教學中可適當時候留一

定時間用于課堂討論,引導學生自由地發表他們的觀點。這不僅可以引導和拓寬

學生思路,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還可以培養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歸納總結

能力。此外還可結合生產實習,開展對于本章內容的綜合性應用的學習,引導學

生采用自主式和探究式進行。安排學生組成幾個小組,給定關于具體高分子材料

合成原理、生產流程以及工藝等相關題目,由同學自己查閱資料、整理后制作

PPT,然后在課堂上講解。下面的同學則對他們講課中的疏漏和不夠清楚的地方

予以說明補充,并進行給予評價。通過這種形式教學不僅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而且還可以培養了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語言文字

組織等綜合能力,符合素質教育的大方向。

24學習本課程的必要性

《高分子合成工藝學》是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的學科基礎課,課程教學基

本要求規定了課程的性質和任務,即以研究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原理和化學反應

機理為主線,課程的學習目標是使學生了解和掌握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原理、工

藝流程和工藝控制,培養學生初步具有選擇和控制高分子合成工藝流程路線和工

藝條件的能力,為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后從事高分子的合成、設計、成型和加工應

用等奠定基礎。

3.教師簡介

3.1教師的職稱、學歷

李新躍,男,1972年1月出生,教授,學士。

高晨,男,1987年10月出生,講師,博士。

8

3.2教育背景

李新躍,1989.09-1993.07,華東理工大學高分子材料專業,學士。2001.12

至今,四川理工學院材料與化學工程院,教授,研究生導師。

高晨,2009.06畢業于揚州大學化學化工學院,高分子材料專業,工學學士;

2014.06畢業于浙江大學高分子系,高分子合成工藝學與物理專業,理學博士。

2014.07至今,四川理工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講師。

3.3研究興趣(方向)

李新躍,主要研究領域:化學工程與工藝、高分子材料、材料腐蝕與防護等。

高晨,主要研究領域:可控開環聚合,兩親性聚合物的合成及自組裝,生物

相容性材料制備與應用。

4.先修課程

高等數學,無機化學,分析化學,物理化學,有機化學,高分子化學,高分子物

4.1高等數學

高等數學是理工科類專業一門必修的重要基礎理論課,其內容和方法對后

繼課程的學習有很大影響,特別是數學的思想和方法對培養學生嚴密抽象的邏輯

思維能力、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及創新能力有很大作用。現在數學應用越來越廣,

有種提法是:各行各業都要電腦化,各種學科都在數學化。目前許多文理交叉學

科,甚至是一些我們原來認為與數學沒什么聯系的專業也紛紛開設高數課程。

通過這門課程的學習,使學生系統地獲得微積分的基本知識(基本概念,

必要的基礎理論和常用的運算方法),培養學生具有比較熟練的運算能力以及一

定的數學建模能力,正確領會一些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使學生受到數學分析的

基本概念、理論、方法以及運用這些概念、理論、方法解決幾何、物理及其它實

《高分子合成工藝學》課程實施大綱

際問題的初步訓練,以提高抽象概括問題的能力和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

能力,同時為學習后繼課程和知識的自我更新奠定必要的基礎。

主要內容:(1)分析基礎:函數,極限,連續。(2)微積分學:一元與多

元微積分。(3)常微分方程。(4)向量代數與空間解析幾何。(5)無窮級數。

4.2無機化學

課程目的:使學生系統的學習和掌握無機化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元素化

學的基本知識;培養學生在理解和掌握的基礎上,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

能力。通過對課程的講授,集體討論和個別輔導的教學形式,培養學生養成獨立

思考,綜合分析,歸納總結的良好習慣,從而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程內容:包括總論和分論兩大部分。在總論中,主要介紹結構理論,化學平衡

理論和熱力學和動力學的知識;并以理論和實際相結合,進一步從原理、規律、

計算方法等方面對“四大平衡”(氧化還原平衡、沉淀溶解平衡、配位平衡、酸

堿平衡)作了深入詳盡的介紹。在分論中,用總論介紹的基礎理論結合現代科學

技術在無機領域中的發展,系統地對各分族元素及其重要的單質和化合物的結

構、性質、特點和在國民經由領域中的用途作詳細介紹。

4.3分析化學

化學是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及其相互變化的一門基礎學科。

分析化學是化學學科的重要分支,它是研究物質的化學組成的測定方法、

步驟及有關理論的一門學科。

分析化學的任務是確定物質的化學組成、測量各組成的含量以及表征物質

的化學結構。即分析化學解決“是什么(What)”、“有多少(Howmuch)”、“怎么

樣(How)”等問題,它們分別隸屬于定性分析(Qualitativeanalysis)>定量分析

(Quantitativeanalysis)和結構分析(Structuralanalysis)研究的范疇。

分析化學是研究物質及其變化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化學學科本身的發展上,

以及與化學有關的各科學領域中,分析化學都起著一定的作用,如材料科學、環

10

境科學、能源科學、生命科學、礦物學、地質學、生理學、醫學、農業及其他科

學技術,凡涉及化學現象,在其研究過程中必用到分析化學,故有科學技術的“眼

睛”之美譽。

4.4物理化學

《物理化學》是大學本科化學專業的一門重要基礎理論課,也是材料科學專

業的一門重要課程。它是從物質的物理現象和化學現象的聯系入手探求化學變化

基本規律的一門科學。物理化學課程的主要內容包括化學熱力學、化學動力學、

電化學等。要求考生熟練掌握物理化學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計算方法,并具

有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5有機化學

有機化學是綜合性大學化學系的基礎課之一,也是生物化學、藥物化學、醫

學、高分子合成工藝學、農業化學等學科的基礎。通過有機化學這門課程的學習,

要使學生在有機化學知識上達到掌握烷、烯、煥、二烯妙、芳香煌、鹵代煌化合

物、醇、酚、醛、醛、酮、不飽和醛酮、取代醛酮、竣酸、竣酸衍生物、不飽和

竣酸和取代竣酸、胺及其他含氮、硫、磷化合物的結構、性質,五元、六元雜環

化合物的結構、性質,碳水化合物、氨基酸、肽等化合物的結構、性質及用途,

周環反應。掌握化合物的構型、構象等立體表達形式,及有關反應的立體專一性。

初步了解核磁共振、紅外、質譜的基本原理,能對簡單的結構進行解析。

有機化學課程主要內容可以分為四個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有機化合物分子

結構基礎、碳氫化合物、含官能團有機化合物、立體化學、色譜和光譜等五章。

第二部分包括有機化學反應理論、有機化學反應機制及研究方法、游離基取代反

應、Sp3雜化碳原子的親核取代反應、消去反應、不飽和碳-碳鍵的加成反應、

氧化-還原反應、芳環的親電和親核取代反應、粉基化合物的親核加成和取代反

應、皴基a-取代反應和縮合反應、分子骨架重排反應等十章。第三部分包括脂、

糖、氨基酸多肽和蛋白質、核酸和基因、生物轉化和合成等五章。第四部分包括

《高分子合成工藝學》課程實施大綱

分子識別、藥物有機化學(分子機制及設計)、多步驟有機合成、合成聚合物等

四章。

4.6高分子化學

高分子化學是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的必修課程,也是專業核心課程之一。

高分子的化學結構決定了高分子材料的性能。本課程的主要內容包括:逐步聚合,

自由基聚合,自由基共聚合,聚合實施方法,離子聚合,配位聚合,開環聚合,

聚合物的化學反應等。課程以連鎖聚合和逐步聚合兩個反應機理為主線,系統地

介紹從小分子單體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重要反應及其反應機理、反應動力學、反

應熱力學、聚合物的合成方法,并以一些典型的聚合反應實例和常見的聚合物產

品來結合理論知識的學習,如通過縮合聚合制備酚醛樹脂,尼龍,滌綸;通過自

由基聚合合成聚氯乙烯,聚苯乙烯等。結合高分子材料工程領域的成果和發展現

狀,全面介紹了高分子材料工程領域的基礎理論、工業應用及未來的發展方向,

體現聚合物化學結構與聚合物材料性能密切的關系。通過本課程學習,使學生掌

握高分子材料化學反應及化學結構的基礎知識,并將所學知識系統化,能夠結合

高分子材料實際,培養解決高分子復雜工程問題的能力。

4.7高分子物理

高分子物理是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的必修課程,也是專業核心課程之一。

本課程系統闡述高分子物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論,主要包括三個部分的內容:(1)

高分子的結構,包括鏈結構、聚集態結構、分子量與分子量分布等;(2)高分

子的分子運動和熱轉變,包括玻璃化轉變、粘流轉變等;(3)高分子的性能,包

括溶液性能、流變性能、力學性能等。通過介紹高聚物的結構和性能,討論高聚

物的分子運動,揭示結構與性能之間的內在聯系及其基本規律,從而為高聚物材

料的設計、合成、成型加工、性能測試及分析提供理論基礎。通過本課程的學習,

使學生掌握有關聚合物的多層次結構、分子運動及主要物理、機械性能的基本概

12

念、基本理論和基本研究方法,為從事高分子設計、改性、加工、應用奠定基礎。

5.課程目標

5.1知識與技能方面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對高分子材料合成工藝有基本認識,掌握常見聚

合方法的聚合工藝、常見聚合物合成的工藝條件,同時了解相關生產設備以及反

應理論;培養學生具有設計高分子合成實驗,查閱相關資料,高分子材料合成方

法的選擇,合成工藝的初步了解,應用高分子材料的實際能力,具有解決科研和

生產實際問題的能力。

5.2過程與方法方面

教學方式:

教為主導,學為主體,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是我們教學方法

的內涵。主要的教學方法是以課堂講授為主,學生自學為輔,重點、難點詳細講

授,講授中貫穿啟發式和生動性,加強教學方法的啟發性、針對性、交互式和實

效性,努力培養學生勤于思考、敢于質疑的學習習慣,及時、適量布置課后作業,

認真批改,將作業中出現的共性問題在課堂上講解。要求學生自學的內容,教師

要給以指導,提示學習思路,根據教學大綱指出學習的目的和具體要求,最后檢

驗學生的自學效果。引導學生由“學會”到“會學”和“會用”,注重培養學生獲取知

識的能力和創新意識。教學手段:全課程采用多媒體手段進行形象化教學,以提

高課堂教學效果。

5.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

培養學生對《高分子合成工藝學》課程學習的興趣:

興趣作為一種穩定的心理傾向,在教學活動中有著重要的意義,主要表現在

《高分子合成工藝學》課程實施大綱

學生一旦產生興趣,就會對所學學科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明顯地表現出對所學

內容必須理解、必須掌握的心理需求,從而能積極主動地學習。我校化生學院基

礎化學的師資力量比較強,同學們經過三年多時間的學習對無機化學、有機化學、

分析化學和物理化學基礎學科的知識比較熟悉,也對高分子化學以及高分子物理

的教學內容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對于聯系生產實際的高分子合成工藝學,同學

們還比較陌生,必須注意培養同學們的學習興趣。在日益迅速發展的現代社會中,

高分子合成工藝學在工業、農業、軍事、航天、醫藥及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發揮

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可以說幾乎滲透到生活中的每一個領域。對于教材上沒有

的新知識,學生總是抱有新鮮感、神秘感。在理論課講授時,適當聯系實際生活,

有利于強化學生對高分子合成工藝學的學習興趣。比如列舉人們穿的、吃的、住

的、行的,無一不含有高分子材料。尤其列舉一些先進的高分子材料,在一些熱

門領域(如醫藥衛生領域),或者高尖端領域(如航空航天,軍事領域)的應用

實例,大大提高學生對高分子合成工藝學學習的興趣。

衣一一各種合成纖維的制品琳瑯滿目。錦綸(尼龍)、睛綸、滌綸、維尼綸、

丙綸。其中有一些合成高分子材料具有與天然高分子材料相近的性能。如礴綸有

“人造羊毛”之稱;維綸有“合成棉花”的美譽。

高尖端領域:可用作防彈衣的高分子材料一一凱夫拉(Kevlar),化學名稱:

聚對苯二甲酰對苯二胺。其結構式如下:

H00

圖1.聚對苯二甲酰對苯二胺結構

在上世紀60年代,美國杜邦公司研制出一種新型芳綸纖維復合材料一一芳

綸1414,此芳綸復合材料在1972年正式實現商品化并為該產品注冊商標為

Kevlaro

由于這種新型材料密度低、強度高、韌性好、耐高溫、易于加工和成型,其

強度為同等質量鋼鐵的5倍,但密度僅為鋼鐵的五分之一(Kevlar密度為每立方厘

米1.44克,鋼鐵密度為每立方厘米7.859克),而受到人們的重視。由于凱夫拉品

14

牌產品材料堅韌耐磨、剛柔相濟,具有刀槍不入的特殊本領。在軍事上被稱之為

"裝甲衛士"o

21世紀,“凱夫拉”層壓薄板與鋼、鋁板的復合裝甲,不僅已廣泛應用于坦

克、裝甲車,防彈衣,而且用于核動力航空母艦及導彈驅逐艦,使上述兵器的防

護性能及機動性能均大為改觀。"凱夫拉"與碳化硼等陶瓷的復合材料是制造直

升飛機駕駛艙和駕駛座的理想材料。據試驗,它抵御穿甲子彈的能力比玻璃鋼和

鋼裝甲好得多。為了提高戰場人員的生存能力,人們對避彈衣的研制越來越重

視。"凱夫拉"材料還是制造避彈衣的理想材料。據報道,用"凱夫拉"材料代替尼

龍和玻璃纖維,在同樣情況下,其防護能力至少可增加一倍,并且有很好的柔韌

性,穿著舒適。用這種材料制作的防彈衣只有2?3公斤重,穿著行動方便,所

以已被許多國家的警察和士兵采用。

圖2.凱夫拉(Kevlar)用于船體材料、防彈衣、防彈頭盔

食一一人造肉、人造糧食、人造蛋白、合成糖以及實用黃油。

住一一從室外裝飾到室內擺設,高分子材料隨處可見。

行一一飛機的氣墊板、汽車的全塑殼體、船艦的內部設施。

高尖端領域:軍用飛機雷達罩等部件使用的高分子材料一一聚酰亞胺樹脂。

某種聚酰亞胺的化學結構:

圖3.一種芳香族聚酰亞胺的結構

用作飛機雷達罩的聚酰亞胺材料具有透波性好,機械強度高,密度低,耐高

《高分子合成工藝學》課程實施大綱

溫性能好的特點。

其使用形式是一種以熱塑性聚酰亞胺為基體的先進復合材料:用于航天、航

空器及火箭部件,是最耐高溫的結構材料之一。例如美國的超音速客機飛行速度

快,飛行時表面溫度為177C,要求使用壽命為60000h,據報道已確定50%的

結構材料為以熱塑型聚酰亞胺為基體樹脂的碳纖維增強復合材料,每架飛機的用

量約為30to

圖4.軍用戰機雷達罩上使用的高分子材料一聚酰亞胺

這些知識的介紹,都極大地激發和強化了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興趣。而這些高

分子材料如何合成,采用怎樣的工藝路線,是極為重要的生產實際問題。藉著高

分子合成工藝學知識的介紹,我們將一起明白高分子合成工藝對高分子合成的關

鍵作用,并了解不同的高分子材料分別采用怎樣的合成工藝以及設備。

6.課程內容

6.1課程的內容概要

教材采用趙德仁主編的《高分子合成工藝學》(第三版),是在《高分子合成

工藝學》第二版的基礎上,補充更新內容,層次更深的一本全新教材。

根據所選教材,從知識系統性和有利于學生接受、理解的角度出發,將課程

內容分為緒論、高分子化合物的生產過程、聚合物單體的原料路線、自由基聚合

生產工藝、離子聚合與配位聚合生產工藝、縮合聚合生產工藝、逐步加成聚合物

的生產工藝、高聚物改性工藝、合成樹脂與塑料、合成橡膠等。

其中緒論一章涉及高分子化合物生產過程,了解高分子合成工業、高分子化

16

合物生產流程評價準則以及新產品的開發、三廢處理以及高分子資源回收的意

義,是本課程的基礎;縮合聚合生產工藝、逐步加成聚合物的生產工藝以及自由

基聚合生產工藝三章內容成熟且實際應用廣泛,作為學習的重點;離子聚合與配

位聚合生產工藝,特別是配位聚合,近年來雖發展迅速并已廣泛運用于工業生產,

但因體系比較復雜且理論多不成熟,故作為難點處理。高聚物改性工藝是其余各

章內容的綜合運用,其內容與前面各章內容有緊密聯系,可達到開拓學生思路、

歸納學習內容的目的。

講授過程中,以反應機理和聚合實施方法為綱,力求做到概念明確、思路清

晰、內容充實、重點突出,并注意介紹本學科的最新發展以開拓學生的視野。同

時,考慮到高分子合成工藝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講授中還應注意在強調

高分子合成工藝原理的同時,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相聯系,以更好地突出工科

專業課程特點。

6.2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自由基聚合生產工藝

2.縮合聚合生產工藝

3.逐步加成聚合物的生產工藝

教學難點

1.離子聚合與配位聚合生產工藝

2.高聚物改性工藝

6.3學時安排

教學、作業類別及內容

課課

整暴

講外

課作圖、課

學1

周次及<寫

講課(教學大綱分章和題目的名課以程設計

日期題

1寫

稱)學數的名稱、

時§)量}數量等

第1次第一章緒論2

《高分子合成工藝學》課程實施大綱

第2次生產單體的原料路線、設備及工藝2

第3次第二章自由基本體聚合生產工藝21

第4次第1節苯乙烯的本體聚合生產工藝2

第5次第2節高壓聚乙烯合成工藝2課堂討

第6次第三章自由基懸浮聚合生產工藝2論:常見

第7次第1節氯乙烯懸浮聚合生產工藝2高分子

第8次第2節其他懸浮聚合生產工藝2合成工1

第9次第四章自由基乳液聚合生產工藝2藝

第10次第1節丁苯橡膠生產工藝2

第11次第2節其它乳液聚合方法2

第12次第五章自由基溶液聚合生產工藝2課堂討

第13次第1節廉綸纖維的合成工藝2論:自由

第14次第2節聚醋酸乙烯酯溶液聚合生產工藝2基聚合

第15次第六章配位聚合和離子聚合生產工藝2工藝

第16次聚乙烯配位聚合生產工藝21

第17次第七章線型縮聚生產工藝2

第18次聚酯合成工藝21

第19次第八章體型縮聚生產工藝2

第20次第1節酚醛樹脂生產工藝2

第21次第2節環氧樹脂生產工藝2

第22次第九章逐步加成聚合(聚氨酯)生產工藝2

第23次聚氨酯產品及其應用2

第24次課程總結與復習2

7.課程教學實施

7.1單元教學日期

第一章緒論——2017.02.28-2017.03.03(第1-2次課)

第二章自由基本體聚合生產工藝——2017.03./7-2017.03.14(第3-5次課)

第三章自由基懸浮聚合生產工藝——2017.03.17-2017.03.24(第6-8次課)

第四章自由基乳液聚合生產工藝——2017.03.28-2017.04.07(第9-11次課)

第五章自由基溶液聚合生產工藝——2017.04.11-2017.04.18(第12-14次課)

第六章配位聚合和離子聚合生產工藝——2017.04.21-2017.04.25(第15-16次課)

第七章線型縮聚生產工藝——2017.04.28-2017.05.02(第17-18次課)

18

第八章體型縮聚生產工藝——2017.05.05-2017.05.12(第19-21次課)

第九章逐步加成聚合(聚氨酯)生產工藝—2017.05.16-2017.05.19(第22-23

次課)

復習——2017.05.23(第24次課)

7.2單元教學目標

第一章緒論

教學目標:

1.了解高分子合成工業概述。

2.了解高分子材料在國民經濟各部門中的應用。

3.掌握高分子化合物生產流程評價。

4.掌握高分子合成工業三廢處理。

5.掌握高分子化合物的生產過程

第二章自由基本體聚合生產工藝

教學目標:

1.掌握自由基聚合四種實施工藝,進一步熟悉自由基本體聚合與其他自由基聚

合工藝相比的優缺點。

2.掌握解決本體聚合散熱困難的常用解決方法。

3.掌握典型的本體聚合工藝類型:均相本體聚合,非均相本體聚合,本體澆鑄

聚合,氣相本體聚合;并了解每一種類型的代表聚合物。

4.了解氯乙烯本體聚合產品與懸浮聚合產品相比,各自的優缺點。

5.掌握有機玻璃預聚合灌模的主要優點。

6.了解高壓聚乙烯生產工藝中,溫度和壓力的大致范圍,乙烯的相態如何?除

了單體乙烯和引發劑以外,還需要加入的添加劑種類有哪些?

第三章自由基懸浮聚合生產工藝

教學目標:

1.熟悉自由基懸浮聚合得組分,機理,以及常采用懸浮聚合工藝生產的聚合物。

2.掌握懸浮聚合工藝與其他生產工藝相比的優缺點。

《高分子合成工藝學》課程實施大綱

3.掌握常見的分散劑種類及分散機理。

4.掌握懸浮聚合生產工藝的控制因素。

5.了解懸浮聚合生產工藝的后處理工序。

6.熟悉氯乙烯懸浮聚合生產工藝的基本過程,工藝控制,反應主要設備。

第四章自由基乳液聚合生產工藝

教學目標:

1.掌握表面活性劑以及臨界膠束濃度的概念。

2.了解常見的乳化劑,掌握乳化與破乳的原理。

3.掌握乳液聚合體系的組分,機理,聚合過程。

4.熟悉丁苯橡膠乳液聚合生產工藝的基本過程,工藝控制,反應主要設備。

第五章自由基溶液聚合生產工藝

教學目標:

1.掌握均相溶液聚合和非均相溶液聚合的概念。

2.掌握自由基溶液聚合工藝與其他聚合工藝相比的優缺點。

3.掌握采用自由基溶液聚合生產工藝生產的主要聚合物品種。

4.掌握自由基溶液聚合工藝中溶劑選擇的基本原則和需要考慮的因素。

5.熟悉丙烯懵共聚物纖維生產工藝的基本過程,工藝控制,反應主要設備。

第六章配位聚合和離子聚合生產工藝

教學目標:

1.了解離子聚合和配位聚合的發展歷史,基本概念,反應體系的要求。

2.掌握采用離子聚合和配位聚合工藝生產的常見聚合物品種。

3.掌握陽離子聚合、陰離子聚合常用的引發劑,掌握配位聚合常用的催化劑。

4.掌握低壓法和中壓法合成聚乙烯的生產工藝和所使用的配位催化劑。

5.掌握在二烯煌類單體的聚合中,齊格勒-納塔催化劑能夠生產出高性能聚合物

的原因。

第七章線型縮聚生產工藝

教學目標:

20

1.掌握線型縮聚的四種生產工藝以及各自的優缺點。

2.掌握滌綸樹脂的三種常見的生產工藝:直接酯化法,酯交換法,環氧乙烷法,

并掌握各自的優缺點,現今使用最廣泛的是哪一種工藝。

第八章體型縮聚生產工藝

教學目標:

1.掌握熱固性聚合物的分階段生產工藝,并認識為什么需要分階段生產。

2.掌握常見的體型縮聚物品種:酚醛樹脂,服醛樹脂,密胺樹脂,環氧樹脂,

其各自的結構、生產工藝過程。

3.掌握環氧當量的概念,熟悉環氧樹脂牌號所代表的意義。

4.掌握影響環氧樹脂相對分子質量的因素及工藝控制。

第九章逐步加成聚合(聚氨酯)生產工藝

教學目標:

1.掌握逐步加成聚合的基本概念,了解聚合反應按機理分可分為連鎖聚合和逐

步聚合,逐步加成聚合則屬于逐步聚合機理。

2.掌握聚氨酯的合成原理。

3.掌握聚氨酯生產中的主要原料種類。

4.掌握聚氨酯泡沫的生產工藝過程。

5.掌握聚氨酯橡膠的生產工藝過程。

6.掌握聚氨酯涂料的生產工藝過程。

7.3單元教學內容(含重點、難點)

第一章緒論

教學內容:

1.高分子化合物的生產過程:原料準備與精制過程,催化劑(引發劑)配制過程,

聚合反應過程,分離過程,聚合物后處理過程,回收過程。

2.連續生產和間歇生產工藝的特點。

3.高分子化合物生產的主要設備,為排除聚合熱所采取的方法:①夾套冷卻;

《高分子合成工藝學》課程實施大綱

②夾套附加內冷管冷卻,③內冷管冷卻;④反應物料釜外循環冷卻,⑤回流

冷凝器冷卻;⑥反應物料部分閃蒸,⑦反應介質預冷。

4.分離過程中,常用的脫除單體、溶劑的方法:閃蒸,與水蒸氣共沸脫除;催

化劑脫除方法:用醇破壞金屬有機化合物,然后用水洗滌以溶解金屬鹽和鹵

化物。。

教學重點:

1.高分子化合物的生產過程

2.高分子化合物生產的主要設備,為排除聚合熱所采取的方法

教學難點:

1.高分子化合物生產流程評價及新產品開發

2.如何有效正確處理高分子合成工業三廢

第二章自由基本體聚合生產工藝

教學內容:

1.本體聚合生產工藝體系組分,基本原理,工藝過程,聚合反應器種類。

2.乙烯的氣相本體聚合生產工藝。

3.氯乙烯的非均相本體聚合生產工藝。

4.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本體澆鑄聚合生產工藝。

5.苯乙烯的均相本體聚合生產工藝。

教學重點:

1.乙烯的氣相本體聚合生產工藝。

2.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本體澆鑄聚合生產工藝。

教學難點:

1.氯乙烯本體聚合與懸浮聚合工藝相比的優缺點。

2.乙烯氣相本體聚合采用高溫高壓的原因。

3.有機玻璃生產工藝中,灌模后后聚合采用水浴法和空氣浴法工藝對材料性能

的影響。

第三章自由基懸浮聚合生產工藝

22

教學內容:

1.懸浮聚合體系四大組分。

2.常用分散劑的種類及分散機理。

3.懸浮聚合生產工藝,使用設備及產品后處理。

4.氯乙烯懸浮聚合工藝流程,控制產品粒徑與孔隙率的因素,產品與氯乙烯本

體聚合產品性能的比較。

教學重點:

1.懸浮聚合工藝控制因素。

2.懸浮聚合工藝的后處理。

3.氯乙烯懸浮聚合生產工藝流程。

教學難點:

1.懸浮聚合工藝控制因素。

2.氯乙烯懸浮聚合工藝改進的措施。

第四章自由基乳液聚合生產工藝

教學內容:

1.乳液聚合體系的組分,機理,聚合過程。

2.表面活性劑以及臨界膠束濃度的概念。

3.丁苯橡膠乳液聚合生產工藝的基本過程,工藝控制,反應主要設備。

教學重點:

乳液聚合法生產ABS樹脂的工藝過程。

教學難點:

1.膠束成核機理及乳液聚合工藝過程,聚合場所,反應條件控制。

2.種子乳液聚合,核殼乳液聚合的工藝過程。

第五章自由基溶液聚合生產工藝

教學內容:

1.均相溶液聚合和非均相溶液聚合的概念。

《高分子合成工藝學》課程實施大綱

2.自由基溶液聚合工藝的優缺點。

3.丙烯庸共聚物纖維生產工藝的基本過程,工藝控制,反應主要設備。

4.醋酸乙烯酯溶液聚合以及聚乙烯醇纖維生產工藝。

教學重點:

1.自由基溶液聚合工藝中溶劑選擇的基本原則和需要考慮的因素。

2.采用自由基溶液聚合生產工藝生產的主要聚合物品種。

教學難點:

1.自由基溶液聚合工藝中溶劑對聚合速率和分子量的影響。

2.溶劑的后處理工序過程。

第六章配位聚合和離子聚合生產工藝

教學內容:

1.適用于陰離子聚合、陽離子聚合和配位聚合的常見烯類單體,引發劑(或催

化劑),體系要求。低、中壓聚乙烯、聚丙烯、聚甲醛、氯化聚酸、聚丁二烯

橡膠、聚異戊二烯橡膠、乙丙橡膠、丁基橡膠。

2.工藝控制兩個關鍵問題:一是如何控制聚合物分子量及其分布,以滿足產品

性能的要求;二是如何提高聚合速度和設備生產能力,降低成本。

3.離子聚合與配位聚合工藝聚合方法的選擇:本體聚合和溶液聚合。溶液聚合

又分為溶液法和淤漿法。本體聚合又分為以單體為溶劑的液相本體聚合和無

溶劑的氣相本體聚合。本體聚合與溶液聚合各自的優缺點。

教學重點:

1.離子聚合和配位聚合引發劑或者催化劑的種類。

2.離子聚合和配位聚合工藝實施方法的選擇。

教學難點:

L溶劑的選擇以及溶劑對聚合工藝的影響。

2.引發劑(催化劑)的配制以及安全措施。

第七章線型縮聚生產工藝

教學內容:

24

1.線型縮聚反應的概念和重要產品。

2.線型縮聚的四種實施工藝,其各自的適用范圍。

3.采用熔融縮聚工藝的代表:滌綸樹脂。其主要的三種生產路線:直接縮聚法,

酯交換法,環氧乙烷法。各自的優缺點。

教學重點:

I.間歇酯交換法與連續酯交換法合成滌綸樹脂生產工藝流程,工藝參數控制,

兩種方法的對比。

2.溶液縮聚工藝生產的代表性聚合物,某些聚合物只能采用溶液縮聚而不能采

用熔融縮聚的原因?

教學難點:

不同線型縮聚物的縮聚工藝中影響分子量大小的因素及控制方法。

第八章體型縮聚生產工藝

教學內容:

1.體型縮聚反應的概念和重要產品。

2.平均官能團的概念和計算,凝膠點的控制。

3.無規預聚體與確定結構預聚體的概念和各自的主要產品,固化方法。

4.環氧樹脂預聚體合成工藝及分子量控制方法。

教學重點:

1.環氧樹脂預聚體合成反應的控制因素。

2.酚醛樹脂酸法工藝和堿法工藝的不同。

教學難點:

官能度的概念,體型縮聚體系平均官能度的計算,卡羅瑟斯法凝膠點的預測。

第九章逐步加成聚合(聚氨酯)生產工藝

教學內容:

1.逐步加成聚合反應的概念及主要產品。

2.聚氨酯的合成原理及主要產品種類。

《高分子合成工藝學》課程實施大綱

3.聚氨酯生產中的主要原料:異氟酸酯類,多羥基化合物,擴鏈劑。

4.聚氨酯泡沫塑料的生產工藝。

5.聚氨酯橡膠的生產工藝。

6.聚氨酯涂料的生產工藝。

教學重點:

1.逐步加成聚合反應的概念及主要產品。

2.不同聚氨酯產品生產工藝的比較,結構與性能之間的關系。

教學難點:

逐步加成聚合的概念與聚氨酯的合成原理。

74單元教學過程(請詳細描述教學實施過程)

第一章緒論

1.1高分子合成工業概述

工藝學:研究將原料加工成產品的過程的科學,屬技術科學,高聚物合成工藝學

研究內容包括原料特點、生產原理、生產流程、操作條件、設備的構造和材料。

1.分類:天然、半合成、合成

天然橡膠經硫化制備橡膠制品,蛋白質改性產品乳酪素,纖維改性產品賽璐

2.高聚物的用途:皮革制品、纖維及其制品、紙張、橡膠制品、塑料制品、涂

料、粘合劑、離子交換樹脂、生物醫學制品等。

3.石油化工包括石油開采、石油煉制、基本有機合成、高分子合成、高分子材

料成型加工,其中高分子合成工業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

以燕化為例闡述我國高分子化工的發展。

1959年開始順丁橡膠的研究,主要是催化劑的研究,Ni,Co.Ni,Ti,Co,70年開

始建設,是我國首個具有知識產權的大規模的化工裝置。

1.2高分子化合物的生產過程

高分子合成工業的基本任務:將簡單的有機化合物(單體),經聚合反應使之成

26

為高分子化合物。

官能團:能夠發生聚合反應的活性基團或原子。

單體:含有二或二以上官能團的能夠發生聚合反應的有機化合物。(請舉例)

因規模大、工藝復雜,故以線性加成聚合反應為主講解高聚物生產過程。

高聚物的合成工藝過程包括:原料準備與精制過程、催化劑(引發劑)配制過程、

聚合反應過程、分離過程、聚合物后處理過程、回收過程、三廢處理過程。

一、原料準備與精制過程

原料:單體、溶劑,主要是去離子水的貯存、洗滌、精制、干燥、調整濃度等過

程和設備,方法:精儲

1.雜質的危害:1)阻聚和鏈轉移作用,降低分子量;2)使催化劑中毒和分解,

降低催化劑的催化作用;3)縮聚過程中單官能物的封端作用,降低分子量;4)

使聚合物產生色澤,降低產品質量,因此,要求單體純度在99%以上。

2.單體的貯存

由于單體往往是易燃、易爆、有毒、自聚的有機化合物,因此在貯存過程中應注

意如下問題:1)防止與空氣接觸;2)使貯罐不會產生過高壓力;3)防止泄漏;

4)加阻聚劑;5)貯罐遠離反應裝置;6)最好使用耐壓容器

二、催化劑(引發劑)配制過程(聚合用催化劑、引發劑和助劑的制造、溶解、

貯存、調整濃度等過程與設備。

引發劑用于自由基聚合,常用的引發劑包括過氧化物、偶氮化合物、過硫酸鹽等。

(提問)

催化劑用于離子聚合及配位聚合,常用的催化劑包括烷基金屬化合物、金屬鹵化

物、以及路易士酸。(提問)

貯存需注意的事項:1)易燃易爆如過氧化物小包裝、低溫貯存、防火、防撞擊,

固體加適量水使之潮濕,液體加溶劑稀釋;2)烷基金屬化合物接觸空氣自燃,

遇水爆炸,低級烷基的鋁化合物制備成惰性溶劑如加氫汽油、苯和甲苯的溶液,

便于貯存和輸送;3)過渡金屬鹵化物接觸潮濕空氣水解生成腐蝕性煙霧,防止

接觸空氣。

三、聚合過程(包括聚合和以聚合為中心的有關熱交換設備及反應物料輸送過程

《高分子合成工藝學》課程實施大綱

與設備)

1.聚合反應特點

聚合過程是高分子合成工業中最主要的化學反應過程,其產物特點:1)實際是

同系物的混合物;2)堅硬的固體物、高粘度熔體或高粘度溶液;3)不能采用一

般精制方法(精儲、結晶、萃?。┻M行精制。

由于上述特點,聚合反應對聚合反應工藝條件和設備的要求非常高:純度、反應

條件、設備材質。

生產不同牌號產品的方法:使用分子量調節劑;改變反應條件;改變穩定劑等

2.聚合反應分類

U+EE逐步聚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