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課時作業3享譽世界的手工業北師大版必修2_第1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課時作業3享譽世界的手工業北師大版必修2_第2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課時作業3享譽世界的手工業北師大版必修2_第3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課時作業3享譽世界的手工業北師大版必修2_第4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課時作業3享譽世界的手工業北師大版必修2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1-課時分層作業(三)(建議用時:35分鐘)[合格基礎練]1.(西周時期)“凡執技以事上者:祝、史、射、御、醫、卜及百官。凡執技以上市者:不貳市,不移官。”以上材料反映的是()A.家庭手工業 B.民營手工業C.官營手工業 D.私營手工業C[依據材料和所學學問可知,C項符合題意。]2.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寧織造局的生產。依據當時的制度,該局生產的產品()A.全部投放市場,收入歸皇室B.部分用于納稅,部分投放市場C.全部供皇室運用,不投放市場D.部分供皇室運用,部分投放市場C[依據題干信息“江寧織造局”并結合所學學問可知,江寧織造局是明、清時期在南京設立的特地織造宮廷所需絲織品的機構,其產品全部供皇室運用,不投放市場,故選C項。]3.《沈氏農書》中記載:“家有織戶,織與不織,總要吃飯,不算工本,自然有贏。”這句話反映了古代中國家庭手工業()A.與農業相結合,競爭力強B.生產方式落后,效率較低C.以營利為目的,面對市場D.生產成本較低,自給自足D[依據材料“織與不織,總要吃飯,不算工本,自然有贏”可知,家庭手工業生產成本較低,以滿意自身生存為主,故選D項;A、B兩項與材料無關;C項說法錯誤,家庭手工業生產出來的產品主要供家庭運用和繳納賦稅,剩余部分才會流入市場,故解除。]4.《黃墨航雜志》載:明代景德鎮“列市受廛,延袤十三里許,煙火逾十萬家,陶戶與市肆當十之七八”。據此可知,明代的景德鎮()A.制瓷技術明顯超過前代 B.民營制瓷業興盛發達C.不受政府抑商政策影響 D.成為全國的商業中心B[依據題干“列市受廛,延袤十三里許,煙火逾十萬家,陶戶與市肆當十之七八”可知,當時的景德鎮制瓷業興盛、旺盛,故選B項;題干沒有把明代的制瓷技術和前代進行比較,故解除A項;C項題干沒有體現;僅從制瓷業無法得出景德鎮成為全國的商業中心,故解除D項。]5.《清代外銷瓷》一文作者認為:康乾時期大量外銷并被西方人作為官窯精品保藏的外銷瓷其實并不是官窯產品,而是出自民窯。作者的主要推斷依據是()A.產品用途 B.釉色的區分C.器物紋飾 D.產品質量A[官營手工業的產品主要供政府和皇族運用,一般不會用于銷售,而民營手工業的產品則主要是用于銷售。依據題干中“大量外銷”一詞可知其體現的是產品的用途,故選A項。]6.東漢南陽太守杜詩“造作水排,鑄為農器,用力少,見功多,百姓便之”。“水排”主要應用于()A.澆灌 B.制瓷C.耕種 D.冶鐵D[依據題干供應的信息“造作水排,鑄為農器”并結合所學學問可知,水排是我國古代一種冶鐵用的水力鼓風裝置,故選D項。]7.“土豪,我們做摯友吧”成為當今一種網絡流行語。假如這一土豪生活在唐朝,不行能成為他顯擺資本的是()A.灌鋼法制作的鋼刀 B.精致的青銅酒器C.高雅的青花瓷器 D.胎質細潔的白瓷C[依據所學學問可知,青花瓷器到元代才出現,故C項錯誤,符合題意。]8.《夢溪筆談》中記載:“世間鍛鐵所謂鋼鐵者,用柔鐵屈盤之,乃以生鐵陷其間,泥封煉之,鍛令相入,謂之團鋼。”這項技術最早出現于()A.春秋時期 B.西漢C.南北朝 D.北宋C[材料中“以生鐵陷其間,泥封煉之,鍛令相入”指的是把生鐵和熟鐵按肯定比例協作,再加熱鍛打的灌鋼法,這項技術最早出現于南北朝時期,故選C項。]9.制瓷業被稱為“土與火的藝術”,體現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奮、才智和創建力。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東漢晚期,成熟青瓷在上虞燒造勝利,之后綿延千年,盛燒不絕……(唐五代時期,越窯生產的“秘色瓷”)玲瓏端巧的造型、精致繁縟的紋飾,表現了越窯鼎盛時期的制瓷水平……(北宋以后)器物種類繁多,形制各異,紋飾題材眾多,裝飾技法豐富,是浙江青瓷史上一個集大成的時期。唐以后浙江生產的精致瓷器,沿著海上絲綢之路,遠飄世界各地。——浙江博物館青瓷館前言材料二萬歷時王世懋《二酉委譚摘錄》說是“天下窯器所聚,其民繁富,甲于一省”“萬杵之聲殷地,火光燭天,夜令人不能寢”,因而他戲稱之為“四時雷電鎮”。萬歷三十四年蕭近高說:“(景德)鎮上傭工,皆聚四方無籍游徒,每日不下數萬人。”清代唐英在《陶冶圖說》中也記載了當時的實況:“景德鎮袤延僅十余里……以陶來四方商販,民窯二三百座,工匠人夫不下數十萬,藉此食者甚眾。”(1)依據材料一,概括古代浙江制瓷業發展的特征。并結合所學學問指出其影響。(2)材料二反映了明清時期制瓷業的發展出現了哪些特點?這能否說明中國經濟結構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為什么?[解析]第(1)問依據材料一概括古代浙江制瓷業發展的特征;“影響”可以從手工業發展對農業、商業的影響來回答。第(2)問第一小問,依據材料二回答明清時期制瓷業的特點;其次小問,中國經濟結構是否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比較簡單推斷,由于自然經濟仍舊占統治地位,不能說明經濟結構發生根本性改變。[答案](1)特征:歷史悠久;工藝技術不斷發展,產品精致;產品種類繁多;走向世界。影響:有利于商業和城市的旺盛;促進了中外經濟文化的溝通。(2)特點:景德鎮制瓷業旺盛發達(或景德鎮是全國制瓷業中心);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萌芽產生;民營手工業起先占據主要地位。不能說明。因為在全國范圍內,自然經濟仍舊占據統治地位。[等級過關練]10.在我國“四大名錦”中,蜀錦歷史最悠久,古人形容蜀錦“其價如金”。但蜀錦制作的某些工藝在我國古代就已失傳。這些工藝在我國古代失傳的緣由最有可能是()A.利潤小,學習這些工藝的人少B.原材料供應出現匱乏的局面C.工藝難度大,學藝周期長D.“工官”制度造成的不利影響D[A項所述“利潤小”與材料中的蜀錦“其價如金”相沖突,故解除;我國廣闊地區適合種桑養蠶,絲原料豐富,故B項錯誤;C項所述并不是該工藝在我國古代失傳的緣由,故解除;在“工官”制度下,制作工藝由官府駕馭,技藝的傳承具有封閉性,在民間得不到推廣,簡單失傳,故選D項。]11.中國古代官營手工作坊多配有特地“技工學校”,工匠要依據不同的工種接受期限不同的技術訓練和學習。秦代《均工律》中就規定“工師善教工,故工一歲而成,新工二歲而成”。由此可知,古代官營手工業()A.注意新技術的探討與傳承B.強化了對技術市場的壟斷C.注意保證官營產品的質量D.具有嚴密的產品制作工序C[材料提到,中國古代官營手工作坊多配有特地“技工學校”,工匠要依據不同的工種接受期限不同的技術訓練和學習。結合所學學問可知,古代官營手工業注意技術的訓練和學習,其目的是保證官營產品的質量,故選C項;A、B、D三項都不符合所學學問,故解除。]12.明初瓷都景德鎮有官窯58座,民窯不過20座,但是,到明末民窯已達到二三百座,并且“官搭民燒”現象逐步增多,這反映了()A.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B.私營手工業逐步占據主導地位C.官營手工業已經破產D.皇室貴族瓷器需求量日益削減B[材料中由明初官窯占主導到明末民窯的快速發展的改變及“官搭民燒”現象的出現等信息可知,私營手工業漸漸超過官營手工業,成為手工業的主導,故B項正確;A項材料中未體現;C、D兩項均與史實不符。]13.右圖是連環畫《水滸傳》中的一幅,其配文注解為:“魯智深來到五臺山福地牌樓前的小市鎮買些酒吃,聽到叮叮當當的去處,卻是三個人在那里打鐵,他進去說打禪杖和戒刀。”對其圖文解讀正確的是()A.鐵匠鋪中的工匠來自于官營手工業作坊B.當時的私營手工業已經占據了主導地位C.“計日受值”的雇傭勞動關系已經出現D.私營手工業的發展促進了商品經濟旺盛D[結合所學學問可以推斷,當時(宋代)私營手工業還沒有占據主導地位,也沒有出現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由此可以解除B、C兩項;由材料中描繪的場景可以推斷“叮叮當當的去處”并非官營,而是私營手工業作坊,由此解除A項,故選D項。]14.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材料二杭州……桑麻遍野,繭絲綿苧之所出,四方咸取給焉。……毅庵祖……購機一張,織諸色絲帛,備極精工。每一下機,人爭鬻之,計獲利當五之一。積兩旬,復增一機,后增至二十余。商賈所貨者,常滿戶外,尚不能應。自是家業大饒。——張瀚《松窗夢語》材料三郡城之東,皆習機業,工匠各有專能,匠有常主,計日受值。有他故,則喚無主之匠代之。無主者,黎明立橋以待:“緞”工立花橋;“紗”工立廣化寺橋;以車紡絲者,車匠立濂溪橋。——《蘇州風俗考》(1)從材料一的四幅圖中可以獲得怎樣的歷史信息?(2)依據材料二概括出毅庵祖“家業大饒”的緣由。(不得摘抄原句)(3)材料三與材料二相比,在市場和經營管理方面,有何新動向?[解析]第(1)問依據材料一“采桑”“紡織”“錦袍”等信息可知與養蠶繅絲及絲織業有關。第(2)問抓住材料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