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河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發布河南省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夏熱冬冷地區)施行日期:2012年12月01日《河南省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夏熱冬冷地區)》各省轄市、省直管縣(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委):準,編號為DBJ41/071-2012,自2012年12月01日起在我省施行。其中,第4.1.3、4.1.4、4.1.5、4.1.9、6.0.2、6.0.3、6.0.5、6.0.6、2012年10月09日根據河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委托,河南省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主持修訂了《河南省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夏熱冬冷地區)》。標準編制組在河南省建筑節能標準編制委員會的指導下,進行了廣泛深入的調查研究,在行業標準《夏熱冬冷地區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JGJ134-2010的基礎上,吸收其他省份夏熱冬冷地區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的先進經驗和建筑節能的新技術,結合河南省夏熱冬冷地區現狀,并廣泛征求意見,通過反復討論、修改和完善,經河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組織有關專家評審通過后,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備案,由河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批準本標準共6章9個附錄。主要內容是:總則、術語、室內熱環境和建筑節能設計指標、建筑和建筑熱工節能設計、建筑圍護結構熱工性能的綜合判斷、采暖、空調和通風節能設計。條、6.0.5條、6.0.6條、6.0.7條為強制性條文,用黑體字標志,本標準在執行過程中,請各單位注意總結經驗,積累資料,隨時將有關意見和建議反饋給河南省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 (鄭州市金水區豐樂路4號,郵編450053),以供今后修訂時參南陽銀通節能建材高新技術開發有限公司信陽市志同建材科技有限公司信陽天意節能技術有限公司 12術語 2 54建筑和建筑熱工節能設計 64.1一般規定 6 附錄B外墻平均傳熱系數的計算 20 24 26附錄F屋頂節能構造參考做法及熱工性能參數 28附錄G防火隔離帶構造設計 29 31附錄J河南省夏熱冬冷地區居住建筑節 38 3911.0.1為了貫徹落實國家節約能源、保護環境政策,實施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落實現行國家標準《夏熱冬冷地區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JGJ134-2010,根據我省的現實條件,修訂本標準。1.0.2本標準適用于我省夏熱冬冷地區(南陽、平頂山、駐馬店、信陽地區)新建、改建和擴建居住建筑的節能設計。1.0.3夏熱冬冷地區居住建筑必須采取節能設計,在保證室內熱環境的前提下,建筑熱工和暖通空調設計應將采暖和空調能耗控制在規定的范圍內。1.0.4夏熱冬冷地區居住建筑的節能設計,除應符合本標準外,尚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22.0.1采暖年耗電量(Eh)annualheatingelectricityconsumption按照冬季室內熱環境設計標準和設定的計算條件,計算出的單位建筑面積采暖設備每年所要消耗的電能,單位為kW·h/m2。2.0.2空調年耗電量(Ec)annualcoolingelectricityconsumption按照夏季室內熱環境設計標準和設定的計算條件,計算出的單位建筑面積空調設備每年所要消耗的電能,單位為kW·h/m2。2.0.3空調、采暖設備能效比(EER)energyefficiencyratio在額定工況下,空調、采暖設備提供的冷量或熱量與設備本身所消耗的能量之比,無因次。2.0.4熱惰性指標(D)indexofthermalinertia表征圍護結構抵御溫度波動和熱流波動能力的無量綱指標,其值等于各構造層材料熱阻與蓄熱系數的乘積之和。2.0.5典型氣象年(TMY)TypicalMeteorologicalYear以近10年的月平均值為依據,從近10年的資料中選取一年各月接近10年的平均值作為典型氣象年。由于選取的月平均值在不同的年份,資料不連續,還需要進行月問平滑處理。2.0.6建筑體形系數(S)shapefactor建筑物與室外大氣接觸的外表面積與其所包圍的體積的比值。外表面積中,不包括地面和不采暖樓梯間隔墻及戶門的面積。2.0.7窗墻面積比windowtowallratio窗戶洞口面積與房間立面單元面積(即建筑層高與開間定位線圍成的面積)之比。32.0.8圍護結構傳熱系數(K)heattransfercoefficientofbuilding穩態條件下,在圍護結構兩側空氣溫差為1K的情況下,在2.0.9圍護結構熱阻(R)thermalresistanceofenvelope2.0.10太陽輻射吸收系數(p)absorptivecoefficientofsolar材料表面吸收的太陽輻射熱與其所接受到的太陽輻射熱之2.0.11遮陽系數(Cg)shadingcoefficient通過窗戶(包括窗玻璃、遮陽和窗簾)投射到室內的太陽輻2.0.12空氣含濕量(d)humidityratioofair2.0.13太陽輻射度(I)intensityofsolarradiation2.0.14玻璃遮陽系數(SCc)sun-shadingcoefficient42.0.16綜合遮陽系數(Sw)integratedsun-shadingcoefficient考慮窗本身和窗口的建筑外遮陽裝置綜合遮陽效果的系數,其值為窗本身遮陽系數(SCc)與窗口的建筑外遮陽系數(SD)的乘積。2.0.17參照建筑referencebuilding參照建筑是一棟符合節能標準要求的假想建筑。作為圍護結構熱工性能綜合判斷時,與設計建筑相對應的,計算全年采暖和空氣調節能耗的比較對象。53.0.1冬季采暖室內熱環境設計計算指標應符合下列要求:1臥室、起居室室內設計計算溫度應取18℃,換氣次數應取1.02采暖計算期應為當年12月1日至次年2月28日。3.0.2夏季空調室內熱環境設計計算指標應符合下列要求:1臥室、起居室室內設計溫度應取26℃,換氣次數應取1.02空調計算期應為當年6月15日至8月31日;3采暖、空調設備為家用空氣源熱泵空調器,制冷時額定能效比應取2.3,采暖時額定能效比應取1.9;4室內得熱平均強度應取4.3W/m2。64建筑和建筑熱工節能設計4.1一般規定4.1.1建筑群的總體布置、單體建筑的平面、立面設計和門窗的設置應有利于自然通風。4.1.2建筑物的朝向宜采用南北向或接近南北向。4.1.3夏熱冬冷地區居住建筑的體形系數不應大于表4.1.3規定的限值。當體形系數大于表4.1.3規定的限值時,必須按照本標準第5章的要求進行建筑圍護結構熱工性能的綜合判斷。4.1.4建筑圍護結構各部分的傳熱系數和熱惰性指標不應大于表4.1.4規定的限值。當設計建筑的圍護結構中的屋面、外墻、架空或外挑樓板、外窗不符合表4.1.4的規定時,必須按照本標準第5章的規定進行建筑圍護結構熱工性能的綜合判斷。圍護結構部位傳熱系數K[W(m2K)]7傳熱系數K[W(m2-K)熱情性指標D>2.5分戶墻、樓板、樓梯間隔墻、外走廊隔墻戶門3.0(通往封閉空間)2.0(通往非封閉空間或戶外)(含陽臺門透明部分)應符合本標準表4.1.5-1、分戶墻、樓板、樓梯間隔墻、外走廊隔墻戶門3.0(通往封閉空間)2.0(通往非封閉空間或戶外)(含陽臺門透明部分)應符合本標準表4.1.5-1、4.1.5不同朝向外窗(包括陽臺門的透明部分)的窗墻面積比不應大于表4.1.5-1規定的限值。不同朝向、不同窗墻面積比的外窗傳熱系數不應大于表4.1.5-2規定的限值;綜合遮陽系數應符合表4.1.5-2的規定。當外窗為凸窗時,凸窗的傳熱系數限值應比表4.1.5-2規定的限值小10%;計算窗墻面積比時,凸窗的面積應按洞口面積計算。當設計建筑的窗墻面積比或傳熱系數、遮陽系數不進行建筑圍護結構熱工性能的綜合判斷。8北東、西南每套房間允許一個房間(不分朝向)窗墻面積比(東、西向/南向)窗墻面積比≤0.20—/——/-0.40<窗墻面積比≤0.45東西南向設置外遮陽窗墻面積比≤0.20—/一—/一0.40<窗墻面積比≤0.45東西南向設置外遮陽“南”代表從南偏東30°至偏西30°的范圍。4.1.6圍護結構熱工性能參數計算應符合下列規定:1建筑物面積和體積應按本標準附錄A的規定計算確定。2外墻的傳熱系數應考慮結構性冷橋的影響,取平均傳熱系數,其計算方法應符合本標準附錄B的規定;93當屋頂和外墻的傳熱系數滿足本標準表4.1.4的限值要求,但熱惰性指標D≤2.0時,應按照《民用建筑熱工設計規范》GB50176第5.1.1條來驗算屋頂和東、西向外墻的隔熱性能。4當磚、混凝土等重質材料構成的墻、屋面的面密度p≥200kg/m2時,可不計算熱惰性指標,直接認定外墻、屋面的熱惰性指標滿足要求。5樓板的傳熱系數可按裝修后的情況計算。6窗墻面積比應按建筑開間(軸線距離)計算。7窗的綜合遮陽系數應按下式計算:SCc—窗本身的遮陽系數;Fc—窗的面積,Fk/Fc為窗框面積比,PVC塑鋼窗或木窗窗框比可取0.30,鋁合金窗窗框比可取0.20,其它框材的窗按相近原則取值;SD—外遮陽的遮陽系數,應按本標準附錄C的規定計算。外窗應設置擋板式遮陽或可以遮住窗戶正面的活動外遮陽,南向的外窗宜設置水平遮陽或可以遮住窗戶正面的活動外遮陽。各朝向的窗戶,當設置了可以完全遮住正面的活動外遮陽時,應認定滿足本標準表4.1.5-2中對外窗遮陽的要求。(遮陽構造做法及相關計算方法參見本標準附錄C)4.1.8外窗可開啟面積(含陽臺門面積)不應小于外窗所在房間地面面積的5%。多層住宅外窗宜采用平開窗。4.1.9建筑物1~6層的外窗及敞開式陽臺門的氣密性等級,不應低于國家標準《建筑外門窗氣密、水密、抗風壓性能分級及檢測方法》GB/T7106-2008中規定的4級;7層及7層以上的外窗及敞開式陽臺門的氣密性等級,不應低于該標準規定的6級。1234564.1.10當外窗采用凸窗時,應符合下列規定:1窗的傳熱系數限值應比本標準表4.1.5-2中的相應值小2計算窗墻面積比時,凸窗的面積按窗洞口面積計算;3對凸窗不透明的上頂板、下底板和側板,應進行保溫處理,且板的傳熱系數不應低于外墻傳熱系數的限值要求。4.1.11圍護結構的外表面宜采用淺色飾面材料。平屋頂宜采取綠化、涂刷隔熱涂料等隔熱措施。4.1.12當采用分體式空氣調節器(含風管機、多聯機)時,室外機的安裝位置應符合下列規定:1應穩定牢固,不應存在安全隱患;2室外機的換熱器應通風良好,排出空氣與吸入空氣之間應避3應便于室外機的維護;4應盡量減小對周圍環境的熱影響和噪聲影響。4.2節能設計專篇4.2.1施工圖設計文件中應有節能設計專篇。4.2.2建筑專業施工圖設計文件節能設計專篇應包括下列內容:1節能設計依據;2設計選用的外墻保溫體系等;3建筑體形系數、各朝向窗墻面積比等;4冬季室內計算溫度、冬季室外計算溫度、室內空氣露點溫度、熱橋部位內表面溫度;5圍護結構各部位選用的保溫材料、保溫材料的厚度、導熱系數、蓄熱系數及修正系數、密度、抗壓強度(或壓縮強度)、燃6外門窗和透明幕墻的窗框材料、玻璃品種和規格、中空玻璃露點;外門窗、透明幕墻的氣密性、傳熱系數、遮陽系數、可見光透射比、可開啟窗面積等;7建筑節能設計結論;當采用規定性指標方法時,應明確規定性指標值和設計值,且設計值不得超過規定性指標值;當采用性能化指標方法時,應明確設計建筑的能耗值,且能耗設計值不得超過參照建筑的能耗值;8填寫建筑專業節能設計表及節能設計備案表。《河南省夏熱冬冷地區居住建筑節能設計表》見附錄H,《河南省夏熱冬冷地區居住建筑節能設計備案表》見附錄J。4.2.3暖通專業施工圖設計文件節能設計專篇應包括下列內容:1節能設計依據;2圍護結構各部位傳熱系數;3熱負荷、冷負荷及其指標;4熱源、熱力站及熱力網:選用鍋爐的類型、效率及節能技術;鍋爐房、熱力站的供熱量計量方式;室外管網平衡方法;熱水循環水泵的耗電輸熱比及流量調節方式;保溫材料的名稱、導熱系數、密度、吸水率、厚度;供熱鍋爐房、自動檢測與控制的方式及系統。5采暖系統:室內熱水采暖系統的方式(散熱器、地板輻射)、和制式(雙管、單管);熱水采暖系統的供、回水溫度;熱力入口熱計量及水利平衡方法;分戶熱計量及水利平衡方法;室溫自動控制的方式、方法;采暖管道材料及厚度。6通風及空調系統:空調冷熱源方式及性能系數;冷、熱水循的各項規定時,應按本章的規定對設計建筑進行圍護結構熱工性能的綜合判斷。5.0.2建筑圍護結構熱工性能的綜合判斷應以建筑物在本標準第3章規定的條件下計算得出的采暖和空調耗電量之和為判定依5.0.3設計建筑在規定條件下計算得出的采暖耗電量和空調耗電量之和,不應超過參照建筑在同樣條件下計算得出的采暖耗電量和空調耗電量之和。5.0.4參照建筑的構建應符合下列規定:1參照建筑的建筑形狀、大小、朝向以及平面劃分均應與設計建筑完全相同;2當設計建筑的體形系數超過本標準表4.1.3的規定時,應按同一比例將參照建筑每個開間外墻和屋面的面積分為傳熱面積和絕熱面積兩部分,并應使得參照建筑外圍護的所有傳熱面積之和除以參照建筑的體積等于本標準表4.1.3中對應的體形系數限值;3參照建筑外墻的開窗位置應與設計建筑相同,當某個開間的窗面積與該開間的傳熱面積之比大于本標準表4.1.5-1的規定時,應縮小該開間的窗面積,并應使得窗面積與該開間的傳熱面積之比符合本標準表4.1.5-1的規定;當某個開問的窗面積與該開間的傳熱面積之比小于本標準表4.1.5-1的規定時,該開間的窗面積不4參照建筑屋面、外墻、架空或外挑樓板的傳熱系數應取本標準表4.1.4中對應的上限值,外窗的傳熱系數應取本標準表5.0.5設計建筑和參照建筑在規定條件下的采暖和空調年耗電量應采用動態方法計算,并應采用同一版本計算軟件。溫度調節、控制裝置及分戶熱(冷)量計量或分攤設施。6.0.3除當地電力充足和供電政策支持、或者建筑所在地無法利1電驅動的熱泵型空調器(機組);2燃氣、蒸汽或熱水驅動的吸收式冷(熱)水機組;3低溫地板輻射采暖方式;4燃氣(油、其它燃料)的采暖爐采暖等;5有條件時,應優先采用可再生能源。6.0.5當設計采用戶式燃氣采暖熱水爐作為采暖熱源時,其熱效6.0.6當設計采用電機驅動壓縮機的蒸氣壓縮循環冷水(熱泵)機組,或采用名義制冷量大于7100W的電機驅動壓縮機單元式型溴化鋰吸收式冷(溫)水機組作為住宅小區或整棟樓的冷熱源機組時,所選用機組的能效比(性能系數)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聯式空調(熱泵)機組作為戶式集中空調(采暖)機組時,所選用機組的制冷綜合性能系數(IPLV(C)不應低于國家標準《多聯式空調(熱泵)機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級》GB21454-2008中規定的第3級。6.0.7當選擇土壤源熱泵系統、淺層地下水源熱泵系統、地表水(淡水、河水)源熱泵系統、污水水源熱泵系統作為居住區或戶6.0.8當采用分散式房問空調器進行空調和(或)采暖時,宜選擇符合國家標準《房間空氣調節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級》GB12021.3-2004和《轉速可控型房間空氣調節器能效限定值及等級不宜低于2級。等可再生能源,以及在居住建筑小區采用熱、電、冷聯產技術。A.0.1建筑面積(Ao):應按各層外墻外包線圍成面積的總和計算。建筑物外墻外側有保溫隔熱層的,應按保溫隔熱層外邊線計算。A.0.2建筑體積(Vo):應按建筑物外表面和底層地面圍成的體積計算。A.0.3建筑物外表面面積應按外墻面面積、屋頂面積和下表面直接接觸室外空氣的樓板面積的總和計算。附錄B外墻平均傳熱系數的計算B.0.1外墻受周邊熱橋的影響,其平均傳熱系數應按下式計算:式中Km——外墻平均傳熱系數[W/(m2·K)];Kp-—外墻主體部位傳熱系數[W/(m2·K)],按《民用建筑熱工設計規范》GB50176的規定計算;KB、KB?、KB3——外墻周邊熱橋部位的傳按《民用建筑熱工設計規范》GB50176的規定計算;Fp——外墻主體部位的面積(m2);FBI、FB?、FB?——外墻周邊熱橋部位的面積(m2)。外墻主體部位和周邊熱橋部位如圖B.0.1所示。KKC.0.1外遮陽系數應按下式計算確定:SD=ax2+bx+1x=A/Bx——外遮陽特征值,x>1時,取a、b——擬合系數,按表C.0.1選取;A、B——外遮陽的構造定性尺寸,按圖C.0.1-1~C.0.1-5確定。東南西北水平式(圖C.0.1-1)ab垂直式(圖C.0.1-2)ab擋板式(圖C.0.1-3)ab固定橫百葉擋板式(圖C.0.1-4)ab固定豎百葉擋板式(圖C.0.1-5)ab(圖C.0.1-4)冬ab夏ab(圖C.0.1-5)冬ab夏abC.0.2組合形式的外遮陽系數,可由參加組合的各種形式遮陽的外遮陽系數的乘積來確定,單一形式的外遮陽系數應按本標準式C.0.3當外遮陽的遮陽板采用有透光能力的材料制作時,應按式C.0.3式修正。SD=1-(1-SD')(1-n')式中SD'——外遮陽的遮陽板采用非透明材料制作時的外遮陽系數,按本標準式(C.0.1-1)、式(C.0.1-2)計算。η——遮陽板的透射比,按表C.0.3選取。 淺色:0.6<Se≤0.8穿孔率:0<φ≤0.2 一表面性質吸收系數p白色 粗糙、舊白水泥粉刷墻面白色粗糙、舊 舊 舊舊舊 白石子屋面表D.0.1圍護結構外表面太陽輻射吸收系數(續)表面性質吸收系數p 水(開闊湖、海面) 一中棕色漆中棕色中棕、中綠色編號外墻λ蓄熱S修正系數熱D總熱D內61水泥砂漿苯板(腹絲穿透型)12內61水泥砂漿4單面鋼絲網1261水泥砂漿料內內61水泥砂漿61水泥砂漿4單面鋼絲網內61水泥砂漿3界面砂漿料1編號λ蓄熱S修正系數標D總熱D81水泥砂漿外外1水泥砂漿4單面鋼絲網外外1水泥砂漿料外外1水泥砂漿1水泥砂漿磚4單面鋼絲網1水泥砂漿磚料表E0!一節能屋頂構造參考做法及熱工性能參數編號δ1外內45453211鋼筋混凝土板22水泥膨脹珍珠巖找1鋼筋混凝土板3外32內板1鋼筋混凝土現澆板備注:泡沫混凝土性能指標:干密度等級A03級、干密度300kg/m3、導熱系數0.08W/m·K。G.0.1采用防火隔離帶構造作法的建筑,其基層材料的耐火極限應符合現行防火規范有關規定。G.0.2防火隔離帶的設置應符合相關標準、法規要求。G.0.3防火隔離帶及主要組成材料性能應符合相關規定要求。G.0.4外墻外保溫系統防火隔離帶適用于粘貼保溫板薄抹灰外墻外保溫系統。防火隔離帶應與外墻外保溫系統厚度相同,應沿樓板位置設置寬度不小于300mm的A級保溫材料。1防火隔離帶材料主要有巖棉板、泡沫混凝土板、發泡陶瓷板、泡沫玻璃板,其基本構造作法詳見表G.0.4-1、G.0.4-2。2防火隔離帶應與基層墻體滿粘。當采用巖棉板防火隔離帶時,應用粘釘結合方式固定。1構造示意圖(全粘)防護層4567膠粘劑防火隔離玻纖網1123備注:1:基層墻體:2:錨固件:3:粘結層:4、5:保溫層:6:1構造示意圖(全粘)23防護層45678錨栓膠粘劑防火隔玻纖網鋼龍骨幕墻板內44124567注:1:基層墻體;2錨固件:3:粘結層;4、5:保溫層:6:抹G.0.5屋面防火隔離帶材料主要有泡沫玻璃板、發泡陶瓷板、泡沫混凝土板。屋頂與外墻交界處、屋頂開口部位四周的保溫層,應設置寬度不小于500mm水平防火隔離帶,其構造示意詳見表1構造示意圖234561:3水聚丙烯4542454221:結構層:2:找坡層:3:保溫層:4:找平層:5:防水層;6:保護層。建筑層數(地上/地下)/所處氣候區冬季室內計算溫度(℃)室內空氣露點溫度(℃)冬季室外計算溫度(℃)最不利熱橋部位內表面溫度(℃)限值≤3層(4~11)層≥12層窗墻比限值東0.35每套允許一個房間(不分朝向)0.60圍護結構部位限值(標準指標)K熱惰性指標凸窗不透明的凸窗不透明的戶門通往封閉空間—外窗(含陽臺門透明部分)朝向窗墻面積比遮陽SCw窗框材料及窗玻璃品種、規格,中空玻璃露點凸窗東、西向南向凸窗東、南、西、北窗墻面積比≤0.20— 一—東、西、南向設置外遮陽外窗及敞開式陽臺門氣密性等級(GB/T7106-2008)1~6層建筑≥4級—≥7層建筑≥6級建筑層數(地上:/地下)/所處氣候區冬季室內計算溫度(℃)室內空氣露點溫度(℃)冬季室外計算溫度(℃)最不利熱橋部位內表面溫度(℃)限值≤3層(4~11)層≥12層窗墻比限值東0.35圍護結構部位限值(標準指標)K熱惰性指標凸窗不透明的凸窗不透明的戶門通往封閉空間—外窗(含陽臺門透明部分)朝向窗墻面積比遮陽窗框材料及窗玻璃品種、規格,中空玻璃露點凸窗東、西向南向凸窗東、南、西、北窗墻面積比≤0.20————東、西、南向設置外遮陽外窗及敞開式陽臺門氣密性等級(GB/T7106-2008)1~6層建筑≥4級—≥7層建筑≥6級是否符合標準規定性指標要求是口否口圍護結構熱工性能綜合判斷()1.集中供暖,()2.集中空調,()3.燃氣壁掛爐,)4.無集中采暖空調,()5.其他_熱力入口(熱量結算點)()2.電子式熱量表熱量結算點內()1.戶用熱量表,()2.熱量分配計()3.溫度面積法時間通斷法,()4.空調時間當量法,()5.其他_()1.散熱器()2.低溫地板輻射采暖()3.風機盤管()4.其他_()1.室溫自力式溫控閥,()2.室溫電動溫控閥,()3.戶溫自力式溫控閥,()4.戶溫電動溫非采暖空間管徑范圍壓數量(臺)熱效率(%)冷水(熱泵)數量(臺)額定制冷量(kW)性能系數COP(W/W)揚程(m)空氣調節冷熱水系統最大輸送能效比系統制冷性能比:系統制熱能效比:熱水機組總輸入功率N1_kW審核建設地點建筑面積(m2)采暖面積(m2)建筑層數(地上/地下)/所處氣候區冬季室內計算溫度(℃)室內空氣露點溫度(℃)冬季室外計算溫度(℃)最不利熱橋部位內表面溫度(℃)限值≤3層(4~11)層≥12層窗墻比限值東0.35每套允許一個房間圍護結構部位限值(標準指標)K熱惰性指標凸窗不透明的凸窗不透明的戶門通往封閉空間 一外窗(含陽臺門透明部分)朝向窗墻面積比遮陽SCw窗框材料及窗玻璃品種、規格,中空玻璃露點凸窗東、西向南向凸窗東、南、西、北窗墻面積比≤0.20 一 一———東、西、南向設置外遮陽外窗及敞開式陽臺門氣密性等級(GB/T7106-2008)1~6層建筑≥4級—≥7層建筑≥6級審查人(簽字)審查機構(公章)2、此表一式四份,由設計單位填寫,建設單位隨送審圖紙一并報審。部門備案一份。審核建設地點建筑面積(m2)采暖面積(m2)建筑層數(地上/地下)/所處氣候區冬季室內計算溫度(℃)室內空氣露點溫度(℃)冬季室外計算溫度(℃)最不利熱橋部位內表而溫度(℃)限值≤3層(4~11)層≥12層窗墻比限值東0.35每套允許一個房間(不分朝向)0.60圍護結構部位限值(標準指標)K熱惰性指標凸窗不透明的凸窗不透明的戶門通往封閉空問 外閣(含陽臺門透明部分)朝向窗墻面積比遮陽窗框材料及窗玻璃品種、規格,中空玻璃露點凸窗東、西向南向凸窗東、南、西、北窗墻面積比≤0.20— 一 一— 一—東、西、南向設置外遮陽外窗及敞開式陽臺門氣密性等級(GB/T7106-2008)1~6層建筑≥4級≥7層建筑≥6級參照建筑采暖耗電量和空調耗電量之和(kWh/m2)審查機構對節能設計專項審查意見審查人(簽字)審查機構(公章)法:聲、建設單位持經審查合格的節能設計備案表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辦理施工許可手續。2、此表一式四份,由設計單位填寫、建設單位隨送審圖紙一并報審。審查機構審查合格,簽字、蓋章后存檔一份,建設、設計單位各存檔一份,建行政主管部門備案一份。表J.0.3河南省夏熱冬冷地區居住建筑暖通專業節能設計備案表審查合同編號:審核建設地點()1.集中供暖,()2.集中空調,()3.燃氣壁掛爐,供暖設計溫度供水__℃回水__℃()1.超聲波熱量表,()2.電子式熱量表熱量結算點內()1.戶用熱量表,()2.熱量分配計()1.室溫自力式溫控閥,()2.室溫電動溫控閥,()3.戶溫自力式溫控閥,()4.戶溫電動溫控閥,()5.其他非采暖空間管徑范圍數量(臺)熱效率(%)數量(臺)額定制冷量(kW)性能系數COP(W/W)電輸熱比EHR系數揚程(m)空氣調節冷熱水系統最大輸送能效比m_m系統制冷性能比:額定制冷量Q_kW系統制熱能效比:額定制熱量Q_kW非供暖空間是口否口是口否口是口否口是口否□是口否口是口否口是口否口自動監測自動控制審查人(簽字)審查機構(公章)填表說明:1、空系統制冷(熱)能效比為Q/(N1+N2),N2包括冷凍水循環水泵和冷卻水循環水泵。2、建設單位持經審查合格的節能設計備案表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辦理施工許可手續。3、此表一式四份,由設計單位填寫,建設單位隨送審圖紙一并報審。審查機構審查合格,簽字、蓋章后存檔一份,建設、設計單位各存檔一份,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備案一份。本標準用詞說明1為便于在執行本標準條文時區別對待,對要求嚴格程度不同的用詞說明如下:1)表示很嚴格,非這樣做不可的:2)表示嚴格,在正常情況下均應這樣做的:3)表示允許稍有選擇,在條件許可時首先應這樣做的:4)表示有選擇,在一定條件下可以這樣做的,采用“可”。2條文中指明應按其他有關標準執行的寫法為:“應符引用標準名錄1《民用建筑熱工設計規范》GB501762《夏熱冬冷地區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JGJ134-20103《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GB501894《地源熱泵系統工程技術規范》GB503665《建筑外門窗氣密、水密、抗風壓性能分級及檢測方法》6《房間空氣調節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級》7《單元式空氣調節機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級》8《冷水機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級》GB19577-20049《家用燃氣快速熱水器和燃氣采暖熱水爐能效限定值及能效10《多聯式空調(熱泵)機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級》11《轉速可控型房間空氣調節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河南省工程建設標準條文說明1總則 422術語 44 55 1總則1.0.1新修訂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已于2008年4月1日起施行。其中第三十五條專門規定“建設工程的建設、設計、施工和監理單位應當遵守建筑節能標準”。國務院制定的《民用建筑節能條例》也自2008年10月1日起施行該條例要求在保證民用建筑使用功能和室內熱環境質量的前提下,降低其使用過程中能源消耗。原建設部《建筑節能“九五”計劃和2010年規劃》、《建筑節能技術政策》規定“夏熱冬冷地區新建民用建筑2000年起開始執行建筑熱環境及節能標準”。我省在總結《夏熱冬冷地區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JGJ134-2010和《河南省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夏熱冬冷地區)DBJ41/071-2006的基礎上,結合《民用建筑熱工設計規范》GB50176相關規定,針對地處夏熱冬冷地區的南陽、平頂山、駐馬店、信陽四個地區,制定適合我省的節能標準。該地區夏季炎熱,冬季寒冷。近年來,隨著我省經濟的高速增長,該地區的城鎮居民紛紛采取措施,自行解決住宅冬夏季的室內熱環境問題,夏季空調、冬季采暖成了一種很普遍的現象。由于該地區過去不采暖、不空調,居住建筑的設計對保溫隔熱問題不夠重視,圍護結構的熱工性能普遍很差。主要采暖設備是電暖器和暖風機,能效比很低,電能浪費很大。這種狀況如不改變,該地區的采暖、空調能源消耗必然急劇上升,將會阻礙社會經濟的發展,且不利于環境保護。因此,該地區建筑節能工作刻不容緩,勢在必行。該地區正在大規模建設居住建筑,有必要制定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更好地貫徹國家有關建筑節能的方針、政策和法規制度,節約能源,保護環境,改善居住建筑熱環境,提高采暖和空調的能源利用效率。1.0.2本標準的內容主要是從建筑、熱工和暖通空調設計方面對我省夏熱冬冷地區居住建筑提出節能措施,使其采暖和空調能耗控制在規定范圍內。本標準所指的居住建筑包括:住宅、集體宿舍、公寓(不含酒店式公寓)、商住樓的住宅部分、幼兒園、托兒所等。1.0.3夏熱冬冷地區過去是個非采暖地區,建筑設計不考慮采暖的要求,更談不上夏季空調降溫。建筑圍護結構的熱工性能差,室內熱環境質量惡劣,采暖、空調能源利用效率低。本標準具有雙重意義,首先是要保證室內熱環境質量,提高人民的居住水平;同時要提高采暖、空調能源利用效率,貫徹執行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1.0.4本標準對我省夏熱冬冷地區居住建筑的有關建筑、熱工、采暖、通風和空調設計中所采取的節能措施和應該控制的能耗指標作出了規定,但建筑節能涉及的專業較多,相關專業均制定了相應的標準,也規定了節能措施。所以,該地區居住建筑節能設計,除符合本標準外,尚應符合國家現行的有關強制性2術語2.0.1為了將冬季臥室和起居室的溫度控制在設計指標18℃并保持每小時一次的通風換氣量,采暖設備或系統要消耗一定量的電能,將采暖設備或系統消耗的電量,除以建筑面積,就得到采暖年耗電量Eh,Eh的單位kW·h/m2。2.0.2為了將夏季臥室和起居室的空氣溫度控制在設計指標26℃并保持每小時一次的通風換氣量,空調設備或系統要消耗一定量的電能,將空調設備或系統消耗的電量除以建筑面積,就得到空調年耗電量Ec,Ec的單位kW·h/m2。2.0.3空調、采暖設備能效比指在有關標準規定的試驗工況下實測得到的值。從節能及運行的經濟性來說,它是空調、采暖設備最重要的指標,設備(機組)能效比越高,則說明提供同樣的冷量或熱量時,耗能越少,當然運行費用也越低。2.0.4熱惰性指標(D)是表征圍護結構抵抗熱流波和溫度波在材料層中傳播的一個無量綱數,其值等于各材料層熱阻與其蓄熱系數的乘積之和,即D=SR·S,R為圍護結構各個材料層的熱2.0.5對建筑物進行全年動態能耗模擬分析時,要輸入氣象資料。一般應用典型氣象年,能耗計算氣象年(WeatherYearforEnergyCalculations—WYEC)等。本標準應用典型氣象年進行分析計算。2.0.6~2.0.17根據建設部《工程建設技術標準編寫暫行辦法》的規定,術語、符號作為第2章的內容列入正文。2.0.6~2.0.17條都是從現行標準、規范中引用的,故不作分條解釋。3.0.1~3.0.2改善居住建筑室內熱環境質量,同時提高能源利居室溫度夏季控制在26℃,冬季控制在18℃,基本達到A6級旅游旅館客房換氣量為:5星級客房每人每小時50m3;4星級客房40m3;3星級客房30m3。參考美國ASHARE標準我省居住建筑的層高一般為2.8m~3.0m,室內凈高在2.65m~2.85m之間,按人均居住面積15m2計算,1小時換氣1次,人均占有新風39.8~42.7m3,接近4星級客房的水平。相對濕度設計指標,但并非完全沒有考慮潮濕問題。實際但由于建筑物的朝向還要受到許多其他因素傳熱損失越小,從降低建筑能耗的角度出發型呆板,平面布局困難,甚至損害建筑功能標準第5章的規定通過建筑圍護結構熱工性能綜合判斷,確保表4.1.3中的建筑層數分為三類,是根據目前本地區大量新建居住建筑的種類來劃分的。如(1~3)層多為別墅,(4~11)層多為板式結構樓,其中6層板式樓最常見,12層以上多為高層塔樓。考慮到這三類建筑本身固有的特點,即低層建筑的體形系數較大,高層建筑的體形系數較小,因此,在體型系數的限值上有所區別。這樣的分層方法與現行國家標準《民用建筑設計通則》GB50352-2005有所不同。在《民用建筑設計通則》中,(1~3)為低層,(4~6)為多層,(7~9)為中高層,10層及10層以上為高層。之所以不同是由于兩者考慮如何分層的原因則主要考慮建筑使用的要求和防火的要求,例如6層以上的建筑需要配置電梯,高層建筑的防火要求更嚴格等等。從使用的角度講,本標準的分層與《民用建筑設計通則》的分層不同并不會給設計人員帶來任何新增的麻煩。4.1.4本條為強制性條文。本條文規定了墻體、屋面、樓地面及戶門的傳熱系數和熱惰性指標限值,其中分戶墻、樓板、樓梯間隔墻、外走廊隔墻、戶門的傳熱系數限值一定不能突破,外圍護結構的傳熱系數如果超過限值,則必須按本標準第5章的規定進行圍護結構熱工性能的綜合判斷。之所以做出這樣的規定是基于如下的考慮:按第5章的規定進行的圍護結構熱工性能的綜合判斷只涉及屋面、外墻、外窗等與室外空氣直接接觸的外圍護結構,與分戶墻、樓板、樓梯間隔墻等無關。在夏熱冬冷地區冬夏兩季的采暖和空調降溫是居民的個體行為,基本上是部分時間、部分空調的采暖和空調,因此要減小房間和樓內公共空間之間的傳熱、減小戶間的傳熱。夏熱冬冷地區在進行節能建筑圍護結構熱工設計時,既要滿足冬季保溫,又要滿足夏季隔熱的要求。采用平均傳熱系數,是考慮了圍護結構周邊混凝土梁、柱、剪力墻等“熱橋”的影響,以保證建筑在夏季空調和冬季采暖時通過圍護結構的傳熱量小于標準的要求,不至于造成由于忽略了熱橋影響而建筑耗熱量或耗冷量的計算值偏小,使設計的建筑物達不到預期的節能效果。本標準對D值作出規定是考慮了夏熱冬冷地區的特點。這一地區夏季外圍護結構受到了不穩定溫度波作用,對處于這種溫度波幅很大的非穩態傳熱條件下的建筑圍護結構來說,只采用傳熱系數這個指標不能全面地評價圍護結構的熱工性能。傳熱系數只是描述圍護結構傳熱能力的一個性能參數,是在穩態傳熱條件下建筑圍護結構的評價指標。在非穩態傳熱的條件下,圍護結構的熱工性能除了用傳熱系數這個參數之外,還應該用抵抗溫度波和熱流波在建筑圍護結構中傳播能力的熱惰性指標D來評價。將夏熱冬冷地區外墻的平均傳熱系數Km及熱惰性指標分兩個標準對應控制,這樣更能切合目前外墻材料及結構構造的實際情況,防止因采用輕型結構D值減小后,室內溫度波幅過大以及在自然通風條件下,夏季屋面和東西外墻內表面溫度可能高于夏季室外計算溫度最高值,不能滿足《民用建筑熱工設明確規定了采暖、空調房間通往室外的門(如戶門、通往戶外花園的門、陽臺門)和通往封閉式空間(如封閉式樓梯間、封閉陽臺等)或非封閉空間(如非封閉式樓梯間、開敞陽臺等)窗墻面積比是指窗戶洞口面積與房間立面單元面積(即建筑層高與開間定位線圍成的面積)之比。原則,表4.1.5-1中規定的數值能滿足較大進深房間的采光要但當窗墻面積比增加時,應首先考慮減小窗戶(含陽臺透明部分)的傳熱系數和遮陽系數。夏熱冬冷地區的外窗設置活動外西向墻面為最大,西南(東南)向墻面次之,西北(東北)向又次之,南向墻更次之,北向墻為最小。因此,嚴格控制外墻熱工性能的資金效益高3倍以上。同時,適當放寬每套房間允許一個房間有很大的窗墻面積比,采用提高外窗熱工性能來控制能耗,給建筑師和開發商提供了更大的靈活性,以滿足這一地區人們提高居住建筑水平和國家對建筑節能的要求。4.1.7通過窗戶進入室內的太陽輻射熱,夏季構成了空調降溫的主要負荷,冬季可以減小采暖負荷,所以在夏熱冬暖地區設置活動式外遮陽是最合理的。夏季太陽輻射在東、西向最大,在東、西向設置外遮陽是減少太陽輻射熱進入室內的一個有效措施。近年來我國的遮陽產業有了很大發展,能夠提供各種滿足不同需要的產品。同時,隨著全社會節能意識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居民也認識到夏季遮陽的重要性。因此,在夏熱冬暖地區的居住建筑上應大力提倡使用卷簾、百葉窗之類的外遮陽。4.1.8對外窗的開啟面積作規定,避免“大開窗,小開啟”現有利于房間的自然通風。平開窗的開啟面積大,氣密性比推拉窗好,可以保證采暖、空調時住宅的換氣次數得到控制。4.1.9本條為強制性條文。為了保證建筑的節能,要求外窗具有良好的氣密性能,以避免夏季和冬季室外空氣過多地向室內滲漏。在《建筑外門窗氣密、水密、抗風壓性能分級及檢測方法》GB/T7106-2008中規定用10Pa壓差下,每小時每米縫隙的空氣滲透量q?和每小時每平方米面積的空氣滲透量q?作為外門窗的氣密性分級指本條文對位于不同層上的外窗及陽臺門的要求分成兩檔,在建筑的低層,室外風速比較下,對外窗及陽臺門的氣密性要求低一些。而在建筑的高層,室外風速相對比較大,對外窗及陽臺門的氣密性要求則嚴一些。結構內部在白天所積蓄的太陽輻射熱較快地向外天空輻射出4.1.12分體式空調器的能效除與空調器的性能有關外,同時也4.2節能設計專篇出了建筑專業和暖通專業施工圖設計文件節能設計專篇應包A5.0.1第4章的第4.1.3、第4.1.4和第4.1.5條列出的是居住建筑節能設計的規定性指標。對大量的居住建筑,其體形系數、窗墻面積比以及圍護結構的熱工性能等都能符合第4章的有關規定,這樣的居住建筑屬于所謂的“典型”居住建筑,它們的采暖、空調能耗已經在編制本標準的過程中經過了大量的計算,節能的目標是有保證的,不必再進行本章所規定的熱工性能綜合判斷。但是由于實際情況的復雜性,總會有一些建筑不能全部滿足本標準第4.1.3、第4.1.4和第4.1.5條中的各項規定,對于這樣的建筑本標準提供了另外一種具有一定靈活性的辦法,判斷該建筑是否滿足本標準規定的節能要求。這種方法稱為“建筑圍“建筑圍護結構熱工性能的綜合判斷”就是綜合的考慮體形系數、窗墻面積比、圍護結構熱工性能對能耗的影響。例如一棟建筑物的體形系數超過了第4章的規定,但是它還是有可能采取提高圍護結構熱工性能的方法,減少通過墻、屋頂、窗戶的傳熱損失,使建筑整體仍然達到節能目標。因此對這一類建筑就必須經過嚴格的圍護結構熱工性能的綜合判斷來驗證它能否滿足本標準規定的節能要求。5.0.2節能的目標最終體現在建筑物的采暖和空調能耗上,建筑圍護結構熱工性能的優劣對采暖和空調能耗有直接的影響,因此本標準以采暖和空調能耗作為建筑圍護結構熱工性能綜合判斷的依據。除了建筑圍護結構熱工性能之外,采暖和空調能耗的高低還受許多其他因素的影響,例如受采暖、空調設備能效的影響,受氣候條件的影響,受居住者行為的影響等。如果這些條件不一樣,計算得到的能耗也肯定不一樣,就失去了可以比較的基準,因此本條規定計算采暖和空調耗電量時,必須在“規定的條件下”進行。在“規定條件下”計算得到的采暖和空調耗電量并不是建筑實際的采暖空調能耗,僅僅是一個比較建筑圍護結構熱工性能優劣的基礎能耗。之內溫度波動對圍護結構傳熱的影響比較大,尤其是夏季,白天室外氣溫很高,又有很強的太陽輻射,熱量通過圍護結構從室外傳人室內;夜里室外溫度下降比室內溫度快,熱量有可能通過圍護結構從室內傳向室外。由于這個原因,為了比較準確地計算采暖、空調負荷,需要采用動態計算方法。動態的計算方法有很多,暖通空調設計手冊里的冷負荷計算法就是一種常用的動態的計算方法。本標準采用了反應系數計算方法,并采用美國勞倫斯伯克力國家實驗室開發的DOE-2軟件作為計算工具。DOE-2用反應系數法來計算建筑圍護結構的傳熱量。反應系數法是先計算圍護結構內外表面溫度和熱流對一個單位三角波溫度擾量的反應,計算出圍護結構的吸熱、放熱和傳熱反應系數,然后將任意變化的室外溫度分解成一個個可迭加的三角波,利用導熱微分方程可迭加的性質,將圍護結構對每一個溫度三角波的反應迭加起來,得到任意一個時刻圍護結構表面的溫度和熱流。式中的K就是板壁的傳熱系數。DOE-2軟件可以模擬建筑物采暖、空調的熱過程。用戶可以輸入建筑物的幾何形狀和尺寸,可以輸入建筑圍護結構的細節,可以輸入室內人員、電器、炊事、照明等的作息時間,可以輸入一年8760個小時的氣象數據,可以選擇空調系統的類型和容量等參數。DOE-2根據用戶輸入的數據進行計算,計算結果以各種各樣的報告形式來提供。“參照建筑”是一個與設計建筑相對應的假想建筑。“參照建筑”滿足本標準第4.1.3、第4.1.4和第4.1.5條中的規定性指標,是一棟滿足本標準節能要求的節能建筑。因此,“參照建筑”在規定條件下計算得出的采暖年耗電量和空調年耗電量之和可以作為一個評判所設計建筑的建筑圍護結構熱工性能優劣的基當在規定條件下,計算得出的設計建筑的采暖年耗電量和空調年耗電量之和不大于參照建筑的采暖年耗電量和空調年耗電量之和時,說明所設計建筑的建筑圍護結構的總體性能滿足本標準的節能要求。5.0.4“參照建筑”是一個用來與設計建筑進行能耗比對的假想建筑,兩者必須在形狀、大小、朝向以及平面劃分等方面完全當設計建筑的體形系數超標時,與其形狀、大小一樣的參照建筑的體形系數一定也超標。由于控制體形系數的實際意義在于控制相對的傳熱面積,所以可通過將參照建筑的一部分表面積定義為絕熱面積達到與控制體形系數相同的目的。窗戶的大小對采暖空調能耗的影響比較大,當設計建筑的窗墻面積比超標時,通過縮小參照建筑窗戶面積的辦法,達到控制窗墻面積比的目的。從參照建筑的構建規則可以看出,所謂“建筑圍護結構熱工性能的綜合判斷”實際上就是允許設計建筑在體形系數、窗墻面積比、圍護結構熱工性能三者之間進行強弱之間的調整和5.0.5為了保證“建筑圍護結構熱工性能的綜合判斷”的準確性,設計建筑和參照建筑在規定條件下的采暖和空調年耗電量應采用動態方法計算,并應采用同一版本計算軟件。6.0.1夏熱冬冷地區冬季濕冷夏季酷熱,隨著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采暖、空調的需求逐年上升。對于居住建筑選擇設計集中采暖、空調系統方式,還是分戶采暖、空調方式,應根據當地能源、環保等因素,通過仔細的技術經濟分析來確定。同時,該地區居民采暖空調所需設備及運行費用全部由居民自行支付,因此,還要考慮用戶對設備及運行費用的承擔能力。對于一些特殊的居住建筑,如幼兒園、養老院等,可根據具體情況設置集中采暖、空調設施。6.0.2本條為強制性條文。當居住建筑設計采用集中采暖、空調系統時,用戶應該根據使用的情況繳納費用。目前,嚴寒、寒冷地區的集中采暖系統用戶正在進行供熱體制改革,用戶需根據其使用熱量的情況按戶繳納采暖費用。嚴寒、寒冷地區采暖計量收費的原則是,在住宅樓前安裝熱量表,作為樓內用戶與供熱單位的結算依據。而樓內住戶則進行按戶熱量分攤,當然,每戶應該有相應的設施作為對整棟樓的耗熱量進行戶間分攤的依據。要按照用戶使用熱量情況進行分攤收費,用戶應該能夠自主進行室溫的調節與控制。在夏熱冬冷地區則可以根據同樣的原則和適當的方法,進行用戶使用熱(冷)量的計量和收費。6.0.3本條為強制性條文。合理利用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節約能源是我國的基本國策。用高晶位的電能直接用于轉換為低品位的熱能進行采暖,熱效率低,運行費用高,是不合適的。近些年來由于采暖用電所占比例逐年上升,致使一些省市冬季尖峰負荷也迅速增長,電網運行困難,出現冬季電力緊缺。盲目推廣沒有蓄熱裝置的電鍋爐,直接電熱采暖,將進一步惡化電力負荷特性,影響民眾日常用電。因此,應嚴格限制設計直接電熱進行集中采暖的當然,作為居住建筑來說,本標準并不限制居住者自行、分散地選擇直接電熱采暖的方式。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令第143號《民用建筑節能管理規定》中第八條規定“國家鼓勵發展下列節能技術和產品:(三)集中供熱和熱、電、冷聯產聯供技術;(五)太陽能、地熱等可再生能源應用技術及設備”,所以在有條件時應鼓勵采用。6.0.4要積極推行應用能效比高的電動熱泵型空調器,或燃氣、蒸汽或熱水驅動的吸收式冷(熱)水機組進行冬季采暖、夏季空調。當地有余熱、廢熱或區域性熱源可利用時,可用熱水驅動的吸收式冷(熱)水機組為冷(熱)源。此外,低溫地板輻射采暖也是一種效率較高和舒適的采暖方式。至于選用何種方式采暖、空調,應由建筑條件、能源情況(比如,當燃氣供應充足、價格合適時,應用溴化鋰機組;在熱電廠余熱蒸汽可利用的情況下,推薦使用蒸汽溴化鋰機組等)、環保要求等進行技術經濟分析,以及用戶對設備及運行費用的承擔能力等因素來確定。6.0.5本條為強制性條文。當以燃氣為能源提供采暖熱源時,可以直接向房間送熱風,或經由風管系統送入;也可以產生熱水,通過散熱器、風機盤管進行采暖,或通過地下埋管進行低溫地板輻射采暖。所應用的燃氣機組的熱效率應符合現行有關標準《家用燃氣快速熱水器和燃氣采暖熱水爐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GB20665-2006中的第2級。為了方便應用,表1列出了能效等級值。最低熱效率值(%)能效等級123≤50%額定熱負荷-采暖爐(單采暖)≤50%額定熱負荷-熱采暖爐(兩用型)≤50%額定熱負荷≤50%額定熱負荷注:此表引自《家用燃氣快速熱水器和燃氣采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大型安保執勤協議書
- 基地種植預售協議書
- 合作投資診所協議書
- 同意工作調整協議書
- 合約情侶合約協議書
- 委托中介出售協議書
- 委托投資結算協議書
- 天津個人轉讓協議書
- 處理感情糾紛協議書
- 團隊演出合作協議書
- 常見病媒生物分類鑒定
- 畢業論文-原油電脫水方法與機理的研究
- 陜西省2022年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真題)
- DBJ∕T13-374-2021 福建省鋼筋桁架疊合樓板技術標準
- 事故池管理的有關規定
- 2021-2022學年甘肅省天水市第一中學高一下學期第二階段考物理試題(原卷版)
- 重慶市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員退休審批表
- 混凝土結構課程設計244
- GE全球供應鏈的管理與實踐
- 跨國道防護棚方案
- 挖掘機入場驗收表(共1頁)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