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單元方程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理解方程的含義,初步體會等式與方程的
關系;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質,會用等式的性質解簡單的方程,會列方程解
決一步計算的實際問題。
2.使學生在觀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過程中,經歷將現實問
題抽象成式與方程的過程,積累將現實問題數學化的經驗,感受方程的思
想方法及價值,開展抽象思維能力和符號感。3、使學生在積極參與數學活
動的過程中,養成獨立思考、主動與他人合作交流、自覺檢驗等習慣;獲
得一些成功的經驗,進一步樹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產生對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尋找等量關系是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教學重點,也是教學的難點。
課時安排:
等式與方程,等式的性質和解方程〔1〕〔課本P1?6〕3課時
等式的性質和解方程〔2〕,列方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課本P7?11]
3課時
整理與復習〔課本P12?14〕2課時
第二單元確定位置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認識列、行的含義,知道確定第幾列、第幾行
的規定;初步理解數對的含義,會用數對表示具體情境中物體的位置。
2.使學生經歷用數對描述實際情境中物體的位置到用數對描述方格圖
上點的位置的抽象過程,逐步掌握用數對確定位置的方法,豐富對現實空
間和平面圖形的認識,進一步開展空間觀念。
3.使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獲得成功的經驗,感受數對與生活實際
的聯系,拓寬知識視野,激發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與難點:
1.初步理解數對的含義。
2.會用數對表示具體情境中物體的位置。
3.掌握用數對確定位置的方法。
課時安排:3課時
第三單元公倍數和公因數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具體的操作和交流活動,認識公倍數與最小公倍數、公
因數與最大公因數。
2.使學生經歷探索和發現數學知識的過程,積累數學活動的經驗,
進一步培養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能力,感受一些簡單的數學思想方法,
開展數學思考。
3.使學生在參與學習活動的過程中,培養主動與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識,
體會學習和探索活動的樂趣,增強對數學學習的信心。
4.通過調查、觀察、交流活動,了解數字信息的廣泛應用,體會實際
價值,感受編碼的思想和方法,開展實踐能力。
教學重點與難點:
認識公倍數與最小公倍數、公因數與最大公因數
課時安排:6課時
第四單元認識分數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理解單位“1”和分數單位的含義,進一步理解分數的
意義;探索并理解分數與除法的關系,會用分數表示計量單位換算的結果,
會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實際問題'認識真分數和假分數,知
道帶分數是整數和真分數合成的數,會把假分數化成整數或帶分數,會進
行分數與小數的互化。
2.使學生經歷分數意義的抽象、概括過程以及分數與除法的關系、
假分數化成整數或帶分數、分數與小數互化的探索過程,進一步開展數感,
培養觀察、比擬、抽象、概括等能力。
3.使學生初步了解分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增強自主探索與合作交
流的意識,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與難點:
1.會把假分數化成整數或帶分數。
2.會進行分數與小數的互化。
3.理解分數的意義。
課時安排:11課時
第五單元找規律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結合現實情境,用平移的方法探索并發現簡單圖形覆蓋現象
中的規律,能根據某個圖形平移的次數推算被該圖形覆蓋的總次數,并解
決相應的簡單實際問題。
2,使學生主動經歷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體會有序列舉和思考
是解決問題的根本策略之一,進一步培養發現和概括規律的能力,初步形
成回憶與反思探索規律過程的意識。
3.使學生在他人的鼓勵與幫助下,努力克服數學活動中遇到的困難,
體驗數學問題的探索性和挑戰性,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學重點與難點:
1.用平移的方法探索并發現簡單圖形覆蓋現象中的規律。
2.能根據某個圖形平移的次數推算被該圖形覆蓋的總次數。
3.體會有序列舉和思考是解決問題的根本策略之一。
課時安排:2課時
第六單元分數的根本性質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探索并理解分數的根本性質,掌握約分和通分的方法,能正
確進行約分和通分,會進行分數的大小比擬。
2.使學生經歷分數根本性質以及約分、通分、分數大小比擬方法的探
索過程,進一步開展數感,培養觀察、比擬、抽象、概括以及合情推理的
能力。
3.使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體驗成功的愉悅,進一步樹立學
好數學的自信心,開展對數學的積極情感,培養主動學習和獨立思考的習
慣。
4.讓學生在測量球的反彈高度的過程中加深對分數的有關知識的理
解。
教學重點與難點:
1.約分和通分的方法。
2.正確進行約分和通分。
3.經歷分數根本性質以及約分、通分、分數大小比擬方法的探索過程。
課時安排:9課時
第七單元統計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用復式折線統計圖表示數據的過程,了解復式折線統計
圖的作用和特點,能讀懂常見的復式折線統計圖,能根據要求把復式折線
統計圖補畫完整。
2,使學生能根據復式折線統計圖所表達的信息,進行相應的分析、比
擬和簡單的判斷、推理,開展統計觀念,培養統計能力。
3.使學生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應用,進一步感受統計方法對
于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價值,增強參與統計活動的興趣,以及與他人合
作交流的意識。
教學重點與難點:
1.了解復式折線統計圖的作用和特點,能讀懂常見的復式折線統計圖。
2.能根據要求把復式折線統計圖補畫完整。
3.經歷用復式折線統計圖表示數據的過程。
課時安排:2課時
第八單元分數加法和減法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聯系已有的分數以及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知識,探索并掌
握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簡單的分母分數加、減法。
2.使學生聯系具體的問題情境,理解并掌握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
順序,能正確進行分數加減混合運算;了解整數加法的運算律和減法的運
算性質,同樣適用于分數加、減法,并能應用運算律或運算性質進行一些
分數加、減法的簡便運算。
3.使學生能用分數加、減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進一步提高解
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開展數學應用意識。
4.使學生在應用已有知識和經驗探索異分母分數加、減計算方法的過
程中,進一步體會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體會數學知識的方法在解決
實際問題中的價值,開展分析、比擬和簡單的推理能力。
5.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進一步感受數學學習過程的探索性,獲得成
功的樂趣和體臉,增強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6.根據有關平面圖形特點進行觀察、操作、思考和簡單設計的活動。
通過活動,使學生進一步了解有關平面圖形的特征,感受數學活動的挑戰
性,培養創新意識和審美情趣,體會數學知識與方法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教學重點與難點:
1.探索并掌握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2.能正確計算簡單的分母分數加、減法。
3.理解并掌握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課時安排:5課時
第九單元解決問題的策略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用“倒過來推想〃的策略尋求解決
何題的思路,并能根據具體的問題確定合理的解題步驟,從而有效地解決
問題。
2.使學生在對自己解決實際問題過程的不斷反思中,感受“倒過來推
想〃的策略對于解決特定問題的價值,進一步開展分析、綜合和簡單推理
的能力。
3.使學生進一步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增強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獲
得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提高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與難點:
1.學會用“倒過來推想〃的策略尋求解決問題的思路
2.能根據具體的問題確定合理的解題步驟,從而有效地解決問題。
3.感受“倒過來推想〃的策略對于解決特定問題的價值
課時安排:3課時
第十單元圓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觀察、畫圖、測量和實驗等活動中感受并發現圓的有關特
征,知道什么是圓的圓心、半徑和直徑;能用圓規畫指定大小的圓;會應
用圓的知識解釋一些日常生活現象或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使學生經歷操作、猜測、測量、計算、驗證、討論和歸納等數學活
動的過程,理解圓周;率的含義,熟記圓周率的近似值,掌握圓的周長和
面積公式,并能應用公式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
3.使學生在活動中進一步積累認識圖形的學習經驗,體會等積變形、
轉化等數學思想方法,增強空間觀念,感受數學文化,開展教學思考。
4.使學生進一步體驗圖形與生活的聯系,感受平面圖形的學習價值,
提高數學學習的興趣和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5.通過對圖案圖形的觀察,使學生感受到由圓組成的圖形美,提高學
習興趣。
教學重點與難點:
1.知道什么是圓的圓心、半徑和直徑;能用圓規畫指定大小的圓。
2.會應用圓的知識解釋一些日常生活現象或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
題。
3.經歷操作、猜測、測量、計算、驗證、討論和歸納等數學活動的過
程。
課時安排:10課時
第十一單元整理與復習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方程意義的理解,會用等式的性質解形如X士
a二b、ax=b和x+a=b的簡單方程,會列方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公倍數與最小公倍數、公因數與最大公因數的含
義
3,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分數的意義以及分數與除法的關系,能正確進行
分數與小數的互化,能將假分數化成帶分數或整數。
4.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并掌握在具體情境中用數對表示位置的方法;能
在方格圖上用數對表示點的位置,能根據給出的數對找到相應的點。
5.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并掌握圓的特征,能解決一些與圓有關的簡單實
際問題。
6.學生進一步體會復式折線統計圖的特點、作用,能根據收集、整理
的數據完成復式折線統計圖,提出一些簡單的問題并加以解決。
7.學生在整理與復習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數學知識和方法的內在聯
系,開展數感、空間觀念和統計觀念,提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8.學生在整理與復習的過程中,進一步評價和反思自己在本學期的整
體學習情況,體臉與同學交流和學習成功的樂趣,開展對數學的積極情感。
教學重點與難點:通過整理和復習,對本單元的內容有個系統的認識。
課時安排:5課時
第一課時方程的意義
教學內家:教科書第r2頁的內家及練習一的1?3題。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使學生理解方程的含義,知道像X+50=150、2X=200這
樣含有未知數的等式是方程。
2.培養學生概括、歸納的能力。
教學重點與難點:通過學習,使學生理解方程的含義。
教學流程:
一、教學例1
出例如1,提出要求:你能用等式表示天平兩邊物體的質量關系嗎?
學生在本子上寫。
指名答復,板書:50+50=100
含有等號的式子叫等式,它表示等號兩邊的結果是相等的。
二、教學例2
學生自學
1.學生在書上獨立填寫,用式子表示天平兩邊的質量關系。
2.小組同學交流四道算式,最后達成統一認識:
X+50>100X+50=100
X+50<100X+X=100
3.把這4道算式分成兩類,可以怎樣分,先獨立思考后再小組內交流,
要說出理由。
學生可能會這樣分:
第一種:X+50>100X+50=100
X+50<100X+X=100
第二種:X+50>100X+X=100
X+50<100X+50=100
引導學生理解第一種分法:
你為什么這樣分,說說你的想法。
小結:像右邊的式子就是我們今天所要學習的方程,請同學們在書上
找到什么是方程,讀一讀,不理解的和同桌交流。
指名學生說,教師板書:像X+50K50、2X=200這樣含有未知數的等
式是方程。
提問:你覺得這句話里哪兩個詞比擬重要?”含有未知數”“等式,,
那X+50>100、X+50V100為什么不是方程呢?
提問:那等式和方程有什么關系呢,在小組里交流。
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三、完成“試一試〃、“練一練〃、練習一第1、2、3題。
學生獨立完成。
集體訂正時圍繞“含有未知數的等式〃進一步理解方程的含義
四、課堂作業:補充習題第1頁。
板書:X+50=100
X+X=100
像X+50=150、2X=200這樣含有未知數的等式是方程。
第二課時等式的性質〔一〕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3?4頁的內容,練習一的4?6題。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使學生知道等式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所得的
結果仍然是等式。
2.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教學重點與難點:根據等式的性質〔一〕學會解決含有加、減號的方
程。
教學流程:
一、教學例3
出示圖,學生根據圖獨立填空。
根據學生的答復,板書:
20=2020+10=20+10
X=50X+20=50+20
50+a-50+a50+a-a-50+a—a
X+20=70X+20-20=70-20
提問:比擬兩邊的算式,你有什么發現,在小組里說說。
全班交流,引導學生說出:等式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所得
的結果仍然是等式。這是等式的性質。
獨立完成“練一練〃第1題
二、教學例4
學生自學,不懂的問題和同如同學交流,能解決的就小如內交流。
全班交流:例4中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提出來,能由學生解決的就由
學生解決,學生解決不了的教師解決。
一是方法:根據等式的性質把含有未知數的這邊化簡成就含有一個未
知數。
二是檢驗:把計算的結果代到原式,看左右兩邊是否相等。
三強調書寫的格式。
小結:求方程中未知數值的過程,叫做解方程。
完成“試一試〃“練一練〃的第2題。
學生獨立完成后集體訂正,重點幫助有困難的學生,針對學生出錯的
地方及時分
析錯誤原因,幫助他們弄懂。
三、穩固練習
1.完成練習一的第4題。
學生在書上獨立完成后集體交流
2.完成練習一的第5題。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板演
集體交流
3.完成練習一第6題。
學生認真看圖弄清題圖的意思后填空再集體交流。
四、全課小結
五、課堂作業
補充習題第2頁。
板書:
等式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教,所得的結果仍然是等式。
這是等式的性質。
X+10=50
解:X+10-10=50-10
X=40
第三課時練習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6頁的7?12題。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體會方程的含義。
2.進一步理解等式的性質,能根據等式的性質正確地解方程。
教學重點與難點:能根據等式的性質正確地解方程。
教學流程:
一、根底練習
1.說出下面的式子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為什么?
20+17=3712-Y=4a+12=3521-b<14x=14+2
2.解方程
X+125=370520+X=710X-4.9=6.4
120-X=257.8+X=2.5X+8.5=12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學生板演。
選3題讓學生說說想的過程。
二、完成第6頁的7?12題。
第7題學生獨立完成后指名答復,讓學生說說是怎樣想的。
第9題指名學生說:錯在哪里,幫他分析一下,可能是什么原因造
成的?怎樣改正,我們在做題時要注意一些什么?
第8題學生獨立完成,指名板演。
第11題出示題圖,學生看圖列出方程并解答。
第12題學生讀題后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
小組內交流。全班交流,只要學生說出的方法是有道理的,教師都要
給于肯定。
第10題學生獨立解答后集體交流結果并統計正確率。
三、全課總結
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新的收獲?
四、課堂作業
補充習題第3頁。
第四課時等式的性質〔二〕
教學內容:教材第7?10頁,例5、例6及相應的試一試,練一練,練
習二第1?3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質,即在等式兩邊都乘或除以同
一個數〔除以一個數時0除外〕,所得結果仍然是等式的性質。
2.使學生掌握利用相應的性質解一步計算的方程。
教學重點:使學生理解并掌握在等式兩邊都乘或除以同一個數(除以一
個數時0除外)這一等式的性質。
教學流程:
一、復習等式的性質
1.前一節課我們學習了等式的性質,誰還記得?
2.在一個等式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所得結果仍然是等式。
那同學們猜測一下,如果在一個等式兩邊同時乘或除以同一個數(除以一個
數時0除外),所得結果還會是等式嗎?
3.生自由猜測,指名說說自己的理由。
4.那么,下面我們就通過學習來臉證一下我們的猜測。
二、教學例5
1.出例如5題圖后引導學生仔細觀察題圖,并看圖填空。
2.集體核對
3.通過這些圖和算式,你有什么發現?
4.接下來,請大家要課練本上任意寫一個等式。請你將這個等式兩邊
同時乘同一個數,計算并觀察一下,還是等式嗎?再將這個等式兩邊同時
除以同一個數,還是等式嗎?能同時除以0嗎?
5.通過剛剛的活動,你又有什么發現?
6.引導學生初步總結等式的性質(關于乘除的)
7.板書出示:等式兩邊同時乘或除以同一個不等于0的數,所得結果
仍然是等式。
8.練一練第1題
三、教學例6
1.出例如6教學圖,指名讀題,同時要求學生仔細觀察例6圖
2.長方形的面積怎樣計算?
3.根據題意怎樣列出方程?指名口答,你是怎么想的?板書:40X=960
4.在計算時,方程兩邊都要除以幾?為什么?
5.生獨立計算,指名上黑板。全班核對
6.計算出X=24后,我們怎樣才能確定這個數是否正確?請大家口算
檢臉一下。最后將例6填寫完整。
7.小結:在剛剛計算例6的過程中,我們將方程的兩邊都同時除以40,
這是為什么?為什么將等式兩邊都同時除以40,等式仍成立?
8.試一試
⑴出示X+0.2=0.8
(2)生獨立解方程,指名上黑板。師巡視并幫助有困難的學生。
⑶集體核對,指名口答:你是怎樣解方程的?為什么可以這樣做?
9.練一練第2題
四、穩固練習
1.練習二第1題
2.練習二第2題⑴指名讀題⑵生獨立填寫,師巡視。
3.練習二第3題。學生獨立解答,指名學生板演后集體訂正交流。
五、全課總結
你今天這節課有哪些收獲?和大家分享一下怎么樣?
六、課堂作業
補充習題第5頁。
第五課時
教學內容:教材第8?11頁,例7及相應的試一試,練一練,練習二
第4?7題
教學目標:使學生掌握列方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一般方法。
教學重點與難點:掌握列方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流程:
一、教學例7
1.出例如7,指導學生仔細觀察題目,明確題意。
2.題目中什么,要求什么?這些量之間有什么關系?板書:小軍的成
績一小剛的成績:0.06米
3.小軍的成績我們知道嗎?不知道可以用什么來表示?
4.接下來,請你用列方程的方法來解決這道問題。
5.集體核對,〔指算式〕這道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6.計算完結果后,你是怎樣檢驗的?
7.這道題目還可以怎樣列式?〔生小如內交流不同的算法,并說一說
是根據什么數量關系計算的〕
8.小結:剛剛我們用列方程的方法來解決了問題,誰來說一說,用列
方程解答時,我們是怎樣列出方程的,解答過程中要注意些什么?
9.試一試
10.練一練
二、穩固練習
1.練習二第4題。出示題圖,學生看圖列出方程并解答。
2.練習二第5題。學生看題圖獨立完成。
3.練習二第6題。學生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
4.練習二第7題。學生列方程解答。
三、全課總結
今天這節課我們主要學習了什么?你覺得用方程解答實際問題這
個方法有什么好處?
四、課堂作業
補充習題第7頁。
第六課時
教學內容:教材第11頁練習二8?12題
教學目標:使學生熟練掌握等式的性質并用列方程的方法解決簡單的
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與難點:掌握列方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流程:
一、復習等式的性質
二、練習二第8題
1.指名讀題
2.生獨立填寫在書上,集體訂正。
3.說一說,你是怎么填的?!残〗M內交流〕
4.我們在解答方程時,要養成檢驗的習慣,也就是將算出的未知數的
值再代入方程,看等式是否成立。
三、練習二第9題
1.指名讀題
2.這道題目,哪些量,要求什么量?
3.量與未知量之間有什么樣的相等關系?〔多請幾位同學說一說〕
4.生獨立做在課練本上。師巡視〔注意輔導有困難的學生〕
四、練習二第10、11題
1.學生獨立完成
2.集體訂正交流,重點請學生說說數量間的關系。
五、練習二第12題
1.指名學生讀題后學生獨立思考:大瓶和小瓶容量之間有什么關系?
大瓶和小瓶飲料的價格之間有什么關系?
2.列出數量關系式。
3.提出問題并用方程解答。
4.集體交流
六、課堂總結
列方程解決問題的關鍵是什么?
七、課堂作業
補充習題第8、9頁。
第七課時整理與練習〔1〕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2頁?13頁“回憶與整理〃“練習與應用〃的1?
4題。
教學目標:
1.通過整理,讓學生把本單元的知識進行系統的梳理,形成知識的體
系,進一步理解本單元的重點和難點。
2.通過練習,提高學生解方程的正確率和速度。
3.提高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能力。
教學流程:
一、回憶與反思
提問:這一單元我們學習了哪些內容?
引導學生說出:方程、等式的性質、解方程。
方程: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作方程。
等式的性質:等式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所得結果仍然是等
式。等式兩邊同時乘或除以同一個不等于0的數,所得的結果仍然是等式。
解方程:求方程未知數值的過程,叫做解方程。
學生獨立思考問題:
1.舉例說一說等式和方程有什么聯系和區別。
2.等式有哪些性質?你是怎樣解方程的?
3.在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時你是怎樣想的?
小組內逐一交流這3個問題,有組長組織。
二、練習與應用
第1題學生在自己的本子上完成后集體交流結果
第2題學生獨立完成。
選3題讓學生說出想的過程。幫有錯的學生訂正。
第3題學生看圖列方程并解答。
第4題學生獨立完成,集體交流結果。
三、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練習,你有什么新的收獲嗎?
四、課堂作業
補充習題第10頁。
第八課時整理與練習〔2〕
教學內容:練習與應用的第5?7題,“探索與實踐〃的題目。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提高學生列方程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2.讓學生通過實踐,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
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與難點:掌握列方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流程:
一、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
1.做練習與應用第5題:
學生讀題后說說數量間的關系再列方程解答
集體訂正
2.做練習與應用第6題:
學生列數量關系式再列方程解答
3.做練習與應用第7題:
學生獨立完成后集體交流
二、探索與實踐
出示第8題題目。
指導學生理解題目:”連續的3個自然數〃是什么意思?舉個例子說
說。
學生獨立思考這3個問題,在本子上適當記錄。
小組內交流,把困惑、疑點、不同意見的地方記錄下來。
〔1〕a+b+c的和等于3b。
〔2〕3X=99X=33
〔3〕5n=55n=11
很多學生在做這道題時會感到比擬困難,要讓有能力的學生多發表自
己的見解,教師還要結合實際情況多舉例來說明它們之間的關系。
補充:依此類推,9個連續自然數的和是99,你能用方程算出中間的
一個數是多少嗎?
解:設中間一個數n。
9n=99
"99?9
n=11
第9題
學生讀懂題目意思獨立思考,解決問題。
和同座位同學交流自己的思考過程。
全班交流:〔1〕從第一個天平可看出,一個梨子的質量相當于3個蘋
果的質量。
〔2〕從第二個天平可看出,三個蘋果的質量相當于6個桃的質量。
〔3〕因此,一個李子的重量相當于6個桃子的質量。
三、評價與反思
組織學生先進行自我評價,小組交流后全班交流。
四、課堂作業
補充習題第11、12頁。
確定位置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5頁例1,練一練,練習三1-3題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情境,使學生體驗確定位置的重要性。
2.在具體情境中,能用數對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位
置。
教學重點與難點:在具體情境中,能用數對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紙
上用數對確定位置。
教學流程:
一、教學例1
1.明確列、行排列規那么
〔1〕課代表坐在哪里?你能用數介紹他的位置嗎?
生可能出現:A第3排第4個B第4組第3個
〔2〕怎樣才能正確、簡明地說出課代表的位置呢?
〔3〕課代表坐在第幾列第幾行?〔同時板書〕中隊長坐在哪里?〔板
書〕
2.抽象座位表,認識數對
小結:根據兩個數組成的數對,能很快確定教室里每個人的位置。生
活中有沒有運用數對解決的問題呢?
二、穩固練習
1.生活中應用數對
〔1〕根據位置寫數對〔練習三第2題〕
①小明家廚房的一面墻上貼著竟磚,你能用數對表示出四塊裝飾竟磚
的位置嗎?
②獨立書寫,全班交流。
〔2〕根據數對找位置〔練習三第3題〕
學校會議室地面鋪地礙,九塊花色地磚分別鋪在以下位置:〔7,2〕、〔5,
3)、[9,3〕、(3,4〕、(7,4]、(11,4〕、〔5,5〕、(9,5〕、〔7,6〕,請你
用彩筆給花色地磚涂上色。你發現花色地磚位置的規律了嗎?
學生操作后交流。
得出:表示同一行中花磚位置的數對,它們的第二個數相同;表示同
一列中花磚位置的數對,它們的第一個數相同。
過渡:用數對可以很方便的表示一個人的座位,一塊磚的位置,如果
是一張平面圖,數對能表示一個具體的地點嗎?
三、課堂總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新的知識?你有什么收獲?
四、課堂作業
補充習題第13頁。
確定位置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6頁例2,練一練,練習三4題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情境,使學生體驗確定位置的重要性。
2.進一步學習用數對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位置。
重點與難點:進一步學習用數對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
定位置。
教學流程:
一、教學例2
1.用數對表示方格紙上的點
下面是一個公園的平面圖。
①出示方格圖,滲透坐標思想
②你能用數對表示出大門的位置嗎?請生匯報,說理。
③游戲:猜景點
I任選你想去的一個景點,用數對表示它的位置。小組內同學看數對
說地名,看看說得對嗎?
II全班交流。
III如果想去的景點是在〔,6〕,可能是哪里?
得出:一個數能準確說出一個地點的位置嗎?數對中的兩個數能幫助
我們很快在平面圖上找到某個具體的地點。
圖上〔3,2〕和(2,3〕表示的位置相同嗎?
得出:數對表示位置時不僅要用兩個教,還要看清兩個數的順序。
④小強家的位置在〔3,8〕,他要去的地方位置在〔9,4〕,你能沿著
方格線畫出他的行走路線嗎?
過渡:數對能表示一個人的具體位置,平面圖上一個地點,利用數對
還能準確描述一張圖紙上一個圖形的具體位置。
二、穩固練習
1.練一練
2.練習三第4題
三、總結
學習了確定位置,你有什么收獲?
四、作業
補充習題第14頁。
練習課
教學內容:練習三
教學目標:
1.經歷用數對描述實際情境中物體的位置到用數對描述方格圖上點的
位置的抽象過程。
2.逐步加深對數對含義的理解,提高用數對確定位置的能力。
3.豐富對現實空間和平面圖形的認識,進一步開展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與難點:旋轉后用數對表示位置
教學流程:
一、完成書上的練習三:
1.說說你在教室里的位置是第幾列第幾行,并用數對表示。
2.小明家廚房的一面墻上貼著瓷磚,用數對表示四塊裝飾瓷磚的位置。
橫、豎比一比,說說你有什么發現。
3.說說學校會議室地面中花色地磚的位置,并用數對表示。
說說你發現花色地豉位置的規律了嗎?
4.下面是實臉小學所在街區的平面圖
〔1〕請學生分別在圖上用數對表示各場所的位置。指名交流
〔2〕圖上的〔3,2〕和(2,3〕表示的位置相同嗎?說說通過比擬,
你有什么體會?
〔3〕小明從實驗小學到圖書館,要向東走幾格,再向北走幾格?他從
實驗小學到電影院可以怎樣走?
〔4〕小強家的位置在〔2,7〕,你能沿著方格線畫出他家到實驗小學
的路線嗎?
5.下面是某校集合時各個班級在禮堂里的位置圖
〔1〕說說各年級二班所在的位置,并用數對表示。注意要把各個班
一個一個寫清楚。
〔2〕表示某班位置的數對是〔X,5〕,可能是哪個班?說說x可以哪
些數?為什么?
〔X,5〕可能是哪幾個班?
〔3〕表示某班位置的數對是〔5,y〕,可能是哪個班?
小結:像這樣的數對表示方法,只有一個數是確定的,另一個數沒確
定,它所表示的位置就是不確定的,可以某個整列也可以是某個整行。所
以在用數對表示的時候一定要分別寫清楚兩個數據。
6.在操場上設計擺放10盆鮮花和3盆綠色植物的位置。
說說:聯系生活實際,你覺得擺放時要考慮哪些問題?
把擺放好的位置,用數對一一表示,你有什么發現?
7.C1)用數對分別表示三角形三個頂點的位置。指名交流
〔2〕把三角形向右平移4格后,畫出該三角形,并用數對表示三個頂
點的位置,你有什么發現?
〔3〕把三角形繞C點每次順時針旋轉90°,一共畫4次,看看最后得
到的是什么樣的圖形?
〔4〕順次連接4個頂點,得到的是什么圖形?
8.引申:數對在國際象棋中的運用。
〔1〕介紹:國際象棋的棋盤是一個正方形,等分為六十四方格。
這些方格有深淺兩種顏色,交替排列。國際象棋的八條直線分別用a、b、c、
d、e、f、g、h表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服務行業工作述職報告
- 危險廢物暫存庫管理
- 酒鮮花養護知識培訓課件
- 2025年學年年度學校工作方案
- 2025年個人下半年工作方案
- 2025年校長學期工作任務方案
- 2025年幼兒班級工作方案
- 護理專業就業市場需求
- 社團管理部工作匯報
- 豐城市2025屆五下數學期末聯考試題含答案
- 2022-2027年中國夜間旅游行業市場運行現狀及未來發展預測報告
- 《小王子》數字故事
- 五官科室發展規劃
- 甘肅省英語中考試卷及解答參考(2025年)
- 廢銅料銷售合同
- 《危險化學品生產建設項目安全風險防控指南》企業主要負責人培訓
- SCRUM敏捷開發框架
- 膿毒癥分型:精準治療之基石
- 2025屆高三聽力技巧指導-預讀、預測
- 3.1細胞膜的結構和功能說課課件-高一上學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
- 小學英語四年級語法專項練習(2024年)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