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1-第14課新中國的外交成就課程標準素養(yǎng)解讀1.了解新中國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動,理解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在處理國際關系方面的意義。2.簡述中國復原在聯(lián)合國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實,概括我國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1.從時空觀念角度,綜合理解新中國的外交成就,勾畫外交活動的時空特征。2.運用史料實證和歷史說明,識記理解新中國外交成就。3.從家國情懷角度理解新中國外交成就,相識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斷提高,增加對國家、民族的歷史使命感,社會責任感。學問點一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外交方針1.歷史背景(1)以蘇聯(lián)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和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之間激烈斗爭。(2)以美國為首的一些資本主義國家對中國實行政治上不承認、經(jīng)濟上封鎖禁運、軍事上包圍威逼的政策,企圖把新中國扼殺在搖籃里。2.外交方針(1)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詳細表現(xiàn):“另起爐灶”“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和“一邊倒”。3.主要成就(1)同蘇聯(lián)等17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系,還有8個國家承認了新中國,沖破了美國的外交孤立。(2)1950年2月,中蘇簽訂《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圖解歷史]“一邊倒”的外交方針學問點二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外交活動1.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1)緣由:同鄰近國家和新興民族獨立國家發(fā)展友好關系。(2)經(jīng)過①1953年年底,周恩來接見印度代表團時創(chuàng)建性地提出。②1954年6月,周恩來訪問印度、緬甸時,在中印、中緬的聯(lián)合聲明中將其作為處理相互關系的基本原則。(3)內容:相互敬重領土主權、互不侵擾、互不干涉內政、同等互惠、和平共處。(4)影響:成為處理國際關系的基本準則。2.參與日內瓦會議(1)目的:和平解決朝鮮和印度支那問題。(2)時間:1954年。(3)主要成果:達成了復原印度支那和平的協(xié)議。3.參與萬隆會議(1)時間和地點:1955年在印度尼西亞的萬隆。(2)成果:周恩來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促進會議取得圓滿成功。(3)意義①加強了中國同亞非國家的團結。②促使更多的亞非國家同中國建立了外交關系。[易混易錯]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標記著新中國外交政策的成熟。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同建國初期的三大外交方針并不沖突。前者保證了外交的自主地位,后者是在建國初期特殊條件下為維護獨立自主而產生的,兩者相輔相成。學問點三聯(lián)合國合法席位的復原1.條件(1)中國是聯(lián)合國的創(chuàng)始會員國和聯(lián)合國平安理事會的常任理事國之一。(2)中國的國際地位不斷提高。2.標記:1971年,第26屆聯(lián)合國大會通過了復原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lián)合國的一切權利的決議。[易混易錯]中國在聯(lián)合國的合法席位應用“復原”一詞,而不能說中國“加入”聯(lián)合國,因為中國是聯(lián)合國創(chuàng)始會員國之一。學問點四中美關系正常化與中日建交1.中美關系正常化(1)背景:美蘇爭霸激烈,中蘇關系惡化,改善中美關系成為兩國的共同要求和愿望。(2)經(jīng)過1971年基辛格訪華1972年2月尼克松訪華,雙方在上海發(fā)表中美《聯(lián)合公報》,標記著中美20多年對抗的結束1979年初中美兩國正式建立外交關系2.中日建交(1)背景:中國重返聯(lián)合國和尼克松訪華。(2)標記: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簽署了建立外交關系的聯(lián)合聲明。(3)意義①中日邦交正常化,起先了兩國關系的新篇章。②對緩和亞洲驚慌局勢和維護世界和平作出了主動貢獻。[易混易錯]中美關系起先正常化≠中美建交1972年尼克松訪華及《中美聯(lián)合公報》的簽署,只是標記著中美兩國結束二十多年的對抗,兩國關系起先走向正常化。1978年中美簽署《建交公報》,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系。中美關系正常化史料一美國意識到自己的霸權地位已嚴峻衰落,面對蘇聯(lián)的爭霸,美國領導人更產生了緊迫感。……為了改善在美蘇爭霸中美國的戰(zhàn)略境況,美國起先了接近中國的過程。——《中國外交史——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解讀]史料反映了中美關系正常化,省略號把史料分為兩個層次,省略號前強調“緊迫感”,省略后“改善”“接近”是理解史料的關鍵。[思索]依據(jù)史料一,指出美國對華政策發(fā)生的改變。提示:美國從敵視中國轉變?yōu)橹\求改善中美關系。史料二盡管中國人說是尼克松政府急于要求得到北京之行的準許的,但是中國自己的動機卻是掩蓋不住的。基辛格隱私訪華兩周后,《紅旗》雜志發(fā)表了一篇文章,最坦誠地公開講解并描述了對美開放的正值理由:竟不模糊地區(qū)分了兩個超級大國對中國威逼的程度及其對北京平安考慮所產生的影響。——[美]費正清《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解讀]史料反映改善中美關系成為兩國的共同要求和愿望,留意冒號后的信息。[思索]依據(jù)史料二,分析影響中國改善中美關系的因素。中美關系的改善會給中國帶來怎樣的影響?提示:因素:應對蘇聯(lián)的威逼。影響:有利于改善中國的國際地位;有利于解決臺灣問題,實現(xiàn)祖國統(tǒng)一;有利于打破外交僵局,打開外交新局面;有利于促進中國與世界的經(jīng)濟、文化交往。對中美關系的全面相識1.中美關系的逐步緩和是中國外交局面轉變的關鍵。受美國遏制中國政策的影響,西方國家在中美關系緩和之前大多未與中國建交,而中美關系的緩和使國際上出現(xiàn)一個與中國建交的熱潮。2.中美《建交公報》是對中美《聯(lián)合公報》的發(fā)展,這主要體現(xiàn)在對“一個中國”的立場和對臺灣問題的看法上。另外,從影響看,中美《聯(lián)合公報》為以后進一步發(fā)展中美關系奠定了基礎,中美《建交公報》則使兩國正式建立了外交關系。3.由于意識形態(tài)分歧和社會制度的差異,中美在很多重大問題上仍舊存在分歧,臺灣問題是影響兩國關系的關鍵因素,這預示著中美關系不會一帆風順,曲折發(fā)展在所難免。1.中國復原在聯(lián)合國合法席位的緣由及意義(1)緣由①根本緣由:中國綜合國力不斷增加,國際地位不斷提高。②客觀緣由:美國霸權地位相對衰落,對聯(lián)合國限制作用減弱;亞非拉發(fā)展中國家加入聯(lián)合國,在聯(lián)合國中的作用大為加強。③干脆緣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歷來重視發(fā)展與第三世界的友好關系,而第三世界國家在第26屆聯(lián)大上支持中國。④歷史緣由:中國既是聯(lián)合國創(chuàng)始會員國,也是安理睬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依據(jù)國際法慣例,中國在聯(lián)合國的代表權資格應順理成章地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接替。(2)意義①使中國在國際事務中享有較大的發(fā)言權,并使中國的國際地位得到進一步提高。②有利于我國同更多的國家建立外交關系,有利于我國統(tǒng)一大業(yè)的進行,大大增加了第三世界國家在聯(lián)合國的力氣,有利于打破超級大國限制聯(lián)合國、操縱國際事務的局面。2.中美關系、中日邦交正常化對國際關系產生的影響(1)中美關系、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實現(xiàn),打開了中國與美、日關系的新篇章。(2)中美、中日和平友好關系的建立與發(fā)展,符合中、美、日三國人民的利益,有利于亞太地區(qū)的和平與穩(wěn)定。(3)緩和了世界驚慌局勢,對建立新的國際關系秩序起了主動的作用。[課堂小結]時空坐標答題術語1.新中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針,毛澤東形象地把它概括為“另起爐灶”“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和“一邊倒”。2.1953年,周恩來首次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它的提出標記著中國外交政策的成熟,對當時和以后的國際關系產生了深遠影響。3.1954年的日內瓦會議和1955年的萬隆會議,是中國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指導下走向國際舞臺的外交實踐。4.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政府主動開展和平外交活動,大大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5.中美關系正常化與中日建交,開創(chuàng)了外交新局面,對世界產生了重要影響。1.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毛澤東提出:“我們在國際上是屬于以蘇聯(lián)為首的反帝國主義戰(zhàn)線一方面的。”這段話在外交方針上表現(xiàn)為()A.“一邊倒”B.“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C.不結盟D.“另起爐灶”A[依據(jù)材料“屬于以蘇聯(lián)為首的反帝國主義戰(zhàn)線”可知是站在以蘇聯(lián)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一邊。這符合“一邊倒”的外交方針。]2.周恩來指出:“(對之前的)外交政策以不承認為好,對(與)帝國主義國家(建交)要視察,依據(jù)須要將來再說。總的觀念是百年來受壓迫,現(xiàn)在站起來了。應當有這樣的氣概。”新中國初期體現(xiàn)周恩來這一思想的外交方針是()A.“一邊倒” B.“另起爐灶”C.“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 D.不結盟B[由材料“總的觀念是百年來受壓迫,現(xiàn)在站起來了。”是體現(xiàn)反對舊中國的屈辱外交,故選B項;A項指倒向社會主義陣營,解除;C項指要廢除帝國主義的特權,解除;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是同蘇聯(lián)結盟的,解除D項。]3.有學者認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引領國際新秩序的明燈。”這一說法的主要依據(jù)是和平共處五項原則()A.維護了中國的獨立和主權B.提升了中國的國際地位C.消退了世界各國之間的沖突D.超越了意識形態(tài)的界限D[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超越了意識形態(tài)和社會制度的差異,在國際上產生越來越廣泛的影響,成為解決國與國之間問題的基本準則,D項符合題意。]4.2024年10月25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復原在聯(lián)合國合法席位47周年。回來歷史,1971年11月1日上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五星紅旗第一次在聯(lián)合國總部升起。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是中國外交的重大成功B.美國孤立中國政策的破產C.有利于中國在國際事務上發(fā)揮更大的作用D.是美國調整對外策略的結果D[美國對外政策調整是中國重返聯(lián)合國的影響而不是緣由。]5.1971年,美國總統(tǒng)尼克松發(fā)表了關于安排訪問北京的聲明:“我深信全部國家都會從緩和美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之間的驚慌關系中得到好處。”此后,他的北京之行()A.推動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重返聯(lián)合國B.開啟了中美關系的正常化C.消退了中美之間的政治分歧D.實現(xiàn)了中美兩國的正式建交B[尼克松北京之行前中華人民共和國已經(jīng)重返聯(lián)合國,故A項錯誤;尼克松訪華使得中美關系起先走向正常化,故B項正確;中美之間的政治分歧始終存在,無法消退,故C項錯誤;中美兩國正式建交是在1979年,故D項錯誤。]6.1978年鄧小平訪日時闡明白三個目的:一是互換和平友好條約的批準文件,二是向幾十年來致力于改善中日關系的日本友人表達中方的感謝,三是像徐福一樣來找尋“仙草”。下列選項不能表達鄧小平意圖的是()A.暗喻中日友好歷史悠久B.夯實中日友好基礎C.“仙草”暗指現(xiàn)代化隱私D.實現(xiàn)中日邦交關系D[依據(jù)所學學問可知,中日關系實現(xiàn)邦交正常化是在1972年,故D項符合題意,故選D項。]7.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政策的原則,為保障本國獨立、自由和領土主權的完整,擁護國際的長久和平和各國人民間的友好合作,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政策和斗爭政策。——《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共同綱領》材料二1953年12月31日,周恩來總理在中南海西花廳會見了來訪的印度代表團。在會談中,周恩來指出:“兩大大國之間,特殊是像中印這樣兩個接壤的大國之間,肯定會有某些問題。只要依據(jù)這些原則,任何業(yè)已成熟的懸而未決的問題都可以拿來談”。材料三新中國成立之初就起先涉足多邊外交舞臺,但在很長時期內由于對多邊外交的相識的局限,對多邊外交的參與是有限的。——《中國對多邊外交的相識及參與》(1)材料一反映了新中國外交的基本原則是什么?(2)依據(jù)材料二,在中印會談中周恩來首次提出了什么原則?它的提出有何意義?(3)列舉“新中國成立之初就起先涉足多邊外交舞臺”的重要事務。[解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國網(wǎng)繼電保護技術培訓體系
- 小學生語文寫作培訓課件
- 城市交通規(guī)劃合同管理合同管理咨詢重點基礎知識點
- 我的童年音樂課件
- 試驗檢測單位安全培訓課件
- 《當代少先隊教育導論》課件-【第8章】 少先隊儀式教育
- 跟單文員合同協(xié)議范本
- 浮苔打撈協(xié)議書
- 超市租賃協(xié)議合同協(xié)議
- 車合同補充協(xié)議模板
- 功能飲料項目投資計劃書(模板范文)
- 小學六年級數(shù)學應用題易錯題練習
- IACSURS26 中文
- 中層干部360度考核測評表(共4頁)
- 機械零部件過盈配合壓入力與壓出力計算
- 談院系兩級管理體制下實驗中心與教研室的關系
- 房屋建筑物構筑物檢查表
- 新時達系統(tǒng)故障排除經(jīng)驗分享
- 房地產公司員工教育培訓管理制度
- 《春酒》ppt課件(24頁)
- 資產負債表模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