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科版必修1歷史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1頁
2025年新科版必修1歷史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2頁
2025年新科版必修1歷史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3頁
2025年新科版必修1歷史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4頁
2025年新科版必修1歷史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新科版必修1歷史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六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9題,共18分)1、北宋中期,“蜀民以鐵錢重,私為券,謂之交子,以便貿易,富民十六戶主之。其后,富民資稍衰,不能償所負,爭訟數起?!毕铝羞x項符合材料的是A.交子得到政府承認在普遍全國流通B.交子可直接用于商品交換C.交子不能直接用于商品交換,是一種可以直接兌換成貨幣的證券D.交子具有股票的特癥,可以進入市場2、美國學者杜威在1919年底談到辛亥革命的“相對失敗”時斷言;這個失敗是“由于政治改革大大領先了思想和精神上的準備;政治革命是形式的和外在的;在名義上的政體革命兌現以前,需要有一場思想革。

命”。這一觀點A.沒有正確地認識辛亥革命的意義B.指出了當時中國社會存在的問題C.肯定辛亥革命在政體革命上的貢獻D.意在突出思想革命的重要意義3、春秋戰國時期名家代表早期邏輯思想,被荀子批評為“辯而無用,多事而寡功,不可為治綱紀”。韓愈抨擊佛教“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義,父子之情”。這些評價實際上反映了A.中國古代思想學說多樣化發展B.名家研究邏輯不符合社會發展需要C.儒家思想重視為社會現實服務D.佛教盛行給封建統治帶來諸多隱患4、“雅典公民帕帕迪是一個目不識丁的人,他通過抽簽來到法庭,參與審判蘇格拉底。盡管許多問題他聽不懂,但最后舉手投票時,帕帕迪投蘇格拉底有罪!”以上描述不能說明雅典民主制度()A.較大限度地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權利B.創造出了抽簽、投票等民主形式C.使所有雅典人都有機會參與國政D.易導致權力的誤用、濫用5、“巴”字在《說文解字》中被解釋為大蟲、大蛇。古代長江三峽一帶建立起來的國家之所以以“巴”為號,這里的人也被稱為巴人,相傳與巴人最早的祖先是后照,而后照的祖先是人首蛇身的伏羲有關。這一現象反映出()

A.中華文明在交融中發展B.文明的起源呈現多元化C.南方成為中華文明核心D.中原文明統一南方文明6、英國哲學家弗朗西斯·培根(1561一1624年)曾在《新工具》一書中提到:“印刷術、火藥、指南針這三種發明已經在世界范圍內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況都改變了。”培根意在說明這些發明A.促進中國社會的轉型B.促進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C.是西方近代史的開端D.促進了西歐社會轉型7、在朱镕基主政上海期間(1987—1991年任中共上海市長、市委書記)提出“轉變觀念,上海就大有希望”,對浦東開發開放的戰略布局、管理運行模式等一系列問題,都做了深入的思考后,向中央匯報了開發開放浦東的設想。1990年4月,黨中央國務院正式公布了開發和開放浦東的重大決策。這一舉措A.進一步深化了對外開放B.為沿海港口城市開放作了奠基C.初步形成對外開放格局D.適應了經濟體制改革目標要求8、仔細觀察下列圖片,它可用于研究()。圖1帕特農神廟雅典娜。

公元前433年雅典。

雅典國家考古博物館圖2提圖像。

公元前1世紀。

下半葉羅馬圖3佛陀立像。

公元2—3世紀。

貴霜帝國巴基斯坦博物館圖4佛石像。

公元6世紀北齊。

上海市博物館

A.文化的傳播與交融B.文化的碰撞與沖突C.文化的交流與互鑒D.文化的多元與統一9、之所以說人類在19世紀三四十年代進入了蒸汽時代,其主要理由不成立的一項是A.包括火車、輪船和汽車等交通工具在內的新發明先后出現B.蒸汽機在歐洲和北美被廣泛采用,蒸汽機使用的空間范圍擴大C.蒸汽機保證了工場手工業向機器大工廠的轉變D.紡織、采礦、造紙等工業部門都采用蒸汽機作動力評卷人得分二、填空題(共5題,共10分)10、“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1)中共______以來;以江澤民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中,加深了對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和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認識,積累了治黨治國新的寶貴經驗,形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2)“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推進我國社會主義______和發展的強大理論武器。11、措施:漢承秦制,但地方行政制度采取________。這給漢王朝的統治和穩定埋下了隱患。漢景帝在位時削減諸侯封地,引發了吳、楚等________12、影響。

①許多將領擁兵自重;獨立性強,中央集權被削弱。

②邊防空虛;唐朝由盛轉衰。

③形成________的局面;嚴重削弱了唐朝的統治力量。

13、醫學:

(1)________完成醫學名著________;

(2)唐高宗時編修的________,是世界上________。

14、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意義。

(1)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結束了________;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長期壓迫和剝削中國各族人民的歷史;人民真正成為國家的主人。

(2)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為實現由________向社會主義過渡創造了前提條件。

(3)中華民族開始以嶄新的姿態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國歷史進入________。評卷人得分三、判斷題(共5題,共10分)15、孟德斯鳩——三權分立學說A.正確B.錯誤16、1953年,國家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實行;一五計劃的指導思想是社會主義工業化和社會主義改造相結合。A.正確B.錯誤17、唐朝景德鎮窯成為“瓷都”,燒制出白地藍花的青花瓷。A.正確B.錯誤18、明朝時期,白銀的普遍流通促進了對外貿易的繁榮。()A.正確B.錯誤19、“此時如債務人仍不清償,又無人為其擔保,則債權人得將其押至家中拘留,系以皮帶或腳鐐,但重量最多為十五磅,愿減輕者聽便。”《十二銅表法》這項規定體現了對私有財產的維護。A.正確B.錯誤評卷人得分四、材料分析題(共2題,共16分)20、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甘地要求印度的精英們放棄聲色犬馬的物質享受;到民眾中去,穿土布制的衣服,過艱苦的生活。他主張在勞資之間;地主和農民之間建立起平等和諧的庇護關系,要求百萬富翁在滿足個人物質消費之外,應將財產用來為全社會服務。甘地主張未來印度社會的基礎是村社,每個鄉村都應成為一個自治體,印度就是這些村社的聯合體。他反對英國人的統治,但不是因為統治者是英國人而不是印度人,而是英國人的統治是依靠暴力的統治。甘地被尊稱“圣雄”“國父”,他.的精神思想影響了全世界的民族主義者和爭取能以和平變革的國際運動。

——摘編自馬克垚《世界文明史》完成下列要求。

(1)據材料;歸納甘地謀求印度發展的基本主張。

(2)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分析甘地思想對印度國家發展的進步影響,并概括其精神品質。21、民族觀的發展有利于國家發展和民族振興。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在20世紀初期,中國傳統的華夷觀逐步向近代民族觀轉變。革命派初期的“反滿”宣傳蘊藏濃厚的華夷之辨色彩,后來則提出五族共和的近代民族觀念。這種轉變對“中華民族”的發展有重大價值:在中華民族內部,滿漢一家、五族共和等主張體現了民族平等的理念,強化了中華民族及中國國家的認同;在處理國際關系方面,中華民族及中國國家的定位逐步建立在理性和現實的基礎上?!獍膊ā墩?0世紀初華夷觀向近代民族觀的轉變》材料二中國共產黨的民族觀經歷三個階段的認知過程。第一階段:從黨1921年成立至抗日戰爭爆發第二階段:抗日戰爭時期的轉型及發展??谷諔馉幹?各民族所面臨的共同的生存威脅和共御外侮、保衛國家的共同斗爭經歷,使各民族空前地團結在一起,并且在此基礎上促成了中華民族自我意識的全面蘇醒,全國各族人民廣泛形成了對中華民族的共同認同。第三階段:新中國成立后黨的中華民族觀的偉大實踐。確立并實施了以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為基本內容的民族政策,為少數民族實現當家作主、自主管理本民族內部事務的平等權利提供了制度保障。——《中國民族報》(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革命派的民族觀在思想和法律上的體現?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近代民族觀轉變對中華民族的發展有何重大價值?

(2)根據材料二;結合史實說明抗日戰爭時期中華民族自我意識的全面蘇醒的體現。

(3)據材料二,概括建國以來我國民族政策的內容?為實現民族政策,新中國進行了哪些政治和法律制度探索?評卷人得分五、論述題(共4題,共32分)22、北京是一座有著三千多年歷史的古都。

1919年5月4日;五四運動在北京爆發。關于這場運動,有學者作如此定義:“它是一種復雜的現象,包括新思潮;文學革命、學生運動、工商界的罷市罷工、抵制日貨以及新式知識分子的種種社會和政治活動。它不是一個統一的有嚴密組織的運動,而是許多具有不同思想的活動的結合?!?/p>

━━(美)周策縱《五四運動——現代中國的思想革命》簡述五四運動對近代中國思想文化方面的影響。2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玄奘(玄奘(602664—1300),為尋求準確的佛經文本,西行“求法”,歷經艱辛,十余年中,行程數萬里,游歷百余國,回國后,他譯出佛經

解讀材料,提煉出一個觀點,并結合中國古代史的其他相關史實,加以論述。(要求:寫出觀點,觀點合理,史論結合)多卷,精煉而準確。由他口授而成的《大唐西域記》一書,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籍。2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申報》是近代中國歷史最長、影響最大的一份報紙。它從1872年至1949年前后歷時77年,被稱為“近現代史的百科全書”。1912年史量才接手后,以“獨立之精神、無偏無黨、服務社會”為辦報思想核心,深受百姓歡迎。九一八事變后,《中報》由之前的中立立場轉為傾向民主進步,批評國民黨的不抵抗主義和內戰政策,發表宋慶齡“國民黨不再是一個革命集團”的重要宣言。1932年為反對國民黨圍剿中國工農紅軍,立主抗日救亡,連續發袁3篇《剩匪與造匪》的重要評論,激烈批評國民黨的相關政策,引發國民黨當局的不滿,被“禁止郵逸”,史量才被特務暗殺?!幾源材取?lt;申報>教育新聞的內容、特點與作用研究》

請根據材料和中國近代1912-1949年的相關知識,以《申報》記者身份,任選一則時事要聞,自擬標題撰稿并加以評論。(要求:主題鮮明,史實充分,評論需有理有據。)25、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

。三期文化開放大融合。

具體內容。

發生時間。

標志性事件。

功能區分。

第一期。

佛釋道三教合一。

西漢末年至宋明時期。

儒家中的理學;心學和佛教中的禪宗、天臺宗誕生。

以儒治世;以佛修心、以道養身。

第二期。

中國傳統文化;西方文化、馬克思主義的對接與融合。

鴉片戰爭以來至今。

從洋務運動到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創立。

從“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到馬克思主義主要在政治領域、西方文化主要在經濟領域、中國傳統文化主要在社會生活領域發揮作用。

第三期。

以馬克思主義為靈魂的中華文明;西方文明、世界其他文明(包括伊斯蘭文明)之間的深度交流與融合。

當代至21世紀中葉乃至21世紀末。

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體系;“一帶一路”、亞投行、新型全球化理論誕生。

中華文明將會以平等主義;開放包容、創新和諧等價值觀在西方文明與伊斯蘭文明沖突中發揮調解功能。從而使中華文明走上引領新型全球化的舞臺。

——據賈文山等《跨文明交流、對話式文明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根據材料,圍繞“文化融合”這一主題提煉一個觀點并結合所學知識加以說明。評卷人得分六、簡答題(共3題,共15分)26、恩格斯說:“科學是一種在歷史上起推動作用的;革命的力量。”請結合第一次工業革命和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有關史實;回答下列問題:

(1)兩次工業革命中出現哪些新興工業部門?(各舉兩例)

(2)兩次工業革命產生哪些不同的后果?

(3)兩次工業革命分別給中國帶來了什么影響?

(4)今天當你站在又一個新舊世紀之交的時候,你覺得當時正確的態度或方略應該是什么?27、簡答中共逐漸走向成熟的標識28、對于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馬克思認為,“只有經過殘酷的斗爭和通過共和國的政府形式才能從君主專制過渡到君主立憲”。談一下你對這種觀點的理解。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9題,共18分)1、C【分析】【詳解】

根據交子是富民為了便利貿易活動私下制成的紙券,在富民資產不足時,無力償還券上幣值導致民間爭訟等,可知交子不能直接用于商品交換,是一種可以直接兌換成貨幣的證券,C項正確;“得到政府承認在普遍全國流通”在材料中沒有體現,A項錯誤;交子直接用于商品交換與私制為券,需要富民用資產抵償不符,B項錯誤;富民私制的交子與股票這一近代股份公司發行的所有權憑證不同,D項錯誤。2、B【分析】【分析】

【詳解】

本題考查辛亥革命的相關知識。根據材料可知,杜威所指的辛亥革命的“相對失敗”是指辛亥革命沒有建立起真正的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相對失敗”的原因是欠缺一場思想革命,這與辛亥革命后中國的社會狀況是基本吻合的,而當時國內也在1915年開始了一場思想啟蒙與革命一一新文化運動;據此可知,材料中杜威的觀點指出了當時中國社會存在的問題,故選B項;材料主要探討的是辛亥革命的“相對失敗”,A項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材料認為辛亥革命在政體革命上是失敗的,排除C項;在杜威看來,政治革命和思想革命是相輔相成的,排除D項。3、C【分析】【詳解】

試題分析:古代思想學說多樣化不符合材料主旨;故A項錯誤;名家研究邏輯不符合社會發展需要觀點太片面,故B項錯誤;從材料中可以看出,荀子和韓愈等儒家學者對名家和佛教思想中不切實際的觀點持批判態度,折射出儒家積極入世,關注社會關注現實的思想特點,故C項正確;佛教盛行給封建統治帶來諸多隱患沒有全面體現材料本質,故D項錯誤。

考點: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儒家思想的內容·重視為現實服務4、C【分析】【詳解】

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從材料可以看出雅典民主政治是一種原始的小國寡民的產物的直接民主,范圍狹小,只是雅典成年男性公民擁有的民主,而廣大的奴隸;外邦移民和婦女根本沒有公民權和政治權利,所以C項明顯錯誤,應選C項。

考點:古希臘、古羅馬文明·雅典的民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5、A【分析】【詳解】

據題意可知,古代長江三峽一帶的人將自己的祖先追溯到中華民族神明之一的伏羲,體現三峽地區對華夏文化的認同,是中華文明在交融中發展的表現,A項正確;這一現象無法說明文明起源,排除B項;中華文明的核心主要是在北方,排除C項;材料反映的是南方文明對中原文明的認同,不是中原文明統一南方文明,排除D項。故選A項。6、D【分析】【詳解】

根據“在世界范圍內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況都改變了”并結合所學內容可知,印刷術促進了西歐的思想解放,火藥為資產階級打敗騎士階層提供了條件,指南針為新航路的開辟提供了條件,這些發明促進了西歐社會的轉型,故選D項;這些發明并沒有促進中國社會的轉型,更談不上促進中國資本主義發展,排除AB項;西方近代史的開端并不是印刷術、火藥和指南針,排除C項。7、A【分析】【詳解】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浦東開發開放,進一步帶動長江沿岸城市發展,深化了對外開放,故選A項;1984年,沿海港口城市開放,在開放浦東之前,排除B項;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開放區、內地的對外開放格局的形成,標志著我國的對外開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排除C項;開發和開放浦東是我國深化對外開放的重大決策,且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排除D項。

【點睛】8、A【分析】【詳解】

根據表格中的圖片可以看出,希臘的雕像和古羅馬的雕像有一定的相似之處,而古代貴霜帝國的雕像也和古代中國的雕像有相似之處,由此可知這是文化的對外傳播和交融,A項正確;“沖突”、“統一”的說法無從體現,排除BD;這些圖片可以體現傳播與交融,“互鑒”無法體現,排除C項。故選A項。9、A【分析】【詳解】

注意題干信息“19世紀三四十年代進入了蒸汽時代”,結合所學可知,19世紀三四十年代進入了蒸汽時代是第一次工業革命后,第一次工業革命中蒸汽機作為新的動力,促進了機器的普及和工廠的建立,在各行業中和歐美各地區廣泛使用,因此BCD三項是進入蒸汽時代的表現,不符合題意;汽車是第二次工業革命中的發明成就,使用的動力不是蒸汽機而是內燃機,故A項錯誤,符合題意。故選A。二、填空題(共5題,共10分)10、略

【分析】【詳解】

根據所學;(1)中共中共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以江澤民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中,加深了對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和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認識,積累了治黨治國新的寶貴經驗,形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2)“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推進我國社會主義自我完善和發展的強大理論武器。【解析】中共十三屆四中全會自我完善11、略

【分析】【詳解】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西漢初年的各種制度基本沿襲秦朝,史稱“漢承秦制”,但地方行政制度采取郡縣與分封并行制,這給漢王朝的統治和穩定埋下了隱患。漢景帝在位時,削減諸侯封地,引發了吳、楚等七國叛亂。所以,①處為郡縣與分封并行制,②處為七國叛亂?!窘馕觥靠たh與分封并行制七國叛亂12、略

【分析】【分析】

【詳解】

略【解析】藩鎮割據13、略

【分析】【分析】

【詳解】

略【解析】孫思邈《千金方》《唐本草》最早由國家頒行的藥典14、略

【分析】【詳解】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結束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長期壓迫和剝削中國各族人民的歷史,人民真正成為國家的主人,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為實現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創造了前提條件。中華民族開始以嶄新的姿態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國歷史進人新紀元。故①帝國主義;②新民主主義;③新紀元?!窘馕觥康蹏髁x新民主主義新紀元三、判斷題(共5題,共10分)15、A【分析】【詳解】

根據所學可知,孟德斯鳩主張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因此本題表述正確。16、A【分析】【詳解】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53年至1957年我國推行第一個五年計劃,其指導思想是社會主義工業化和社會主義改造相結合。故題干表述正確。17、B【分析】【詳解】

景德鎮到元代發展為全國的制瓷中心,燒制出白地藍花的青花瓷,所以題目表述是錯誤的。18、B【分析】【詳解】

根據所學可知,明朝時期,白銀的普遍流通并沒有促進了對外貿易的繁榮,這是因為明朝政府實行“海禁”政策,嚴格限制對外貿易。故表述錯誤。19、A【分析】【詳解】

由材料“債權人可將其押至家中拘留,系以皮帶或腳鐐”可知《十二銅表法》維護債權人的利益,說明法律對私有財產的保護,故判斷為正確。四、材料分析題(共2題,共16分)20、略

【分析】【詳解】

(1)基本主張:根據材料中“穿土布制的衣服”可知;甘地主張提倡土布運動(發展民族傳統經濟);根據“放棄聲色犬馬的物質享受”,“過艱苦的生活”可知,甘地同情貧苦大眾,反對剝削;根據“每個鄉村都應成為一個自治體,印度就是這些村社的聯合體”可知,主張建立村社自治聯合體;根據“反對英國人的統治”可知,甘地主張擺脫英國殖民統治,追求民族獨立;根據“反對英國人的統治(是因為)英國人的統治是依靠暴力的統治”可知,甘地倡導非暴力不合作。

(2)影響:根據材料中“(甘地)的精神思想影響了全世界的民族主義者和爭取能以和平變革的國際運動”,結合所學知識,運用唯物史觀,從政治、經濟和國家進步等方面分析可知,甘地思想的進步影響有,沉重打擊了英國的殖民統治,推動印度取得獨立自治,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的經濟侵略。精神品質:根據“(反對)英國人的統治是依靠暴力的統治”可知,熱愛和平;根據“反對英國人的統治”可知,愛國主義;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堅持真理?!窘馕觥浚?)主張:提倡土布運動(發展民族傳統經濟);同情貧苦大眾;反對剝削;建立村社自治聯合體:倡導非暴力不合作:擺脫英國殖民統治,追求民族獨立。

(2)影響:沉重打擊了英國的殖民統治:推動印度取得獨立自治: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的經濟侵略。精神品質:熱愛和平:愛國主義:堅持真理。21、略

【分析】【詳解】

(1)體現: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革命派在民族觀上的思想表現是民族主義;法律上的體現的是《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重大價值:根據材料“強化了中華民族及中國國家的認同”“中華民族及中國國家的定位逐步建立在理性和現實的基礎上”和所學知識可知,可從促進民族平等的理念的發展;強化了民族認同和國家認同、增強了民族凝聚力、改變了傳統民族觀及促進近代中國的國家定位等角度進行分析即可。

(2)體現:根據材料“抗日戰爭中,各民族所面臨的共同的生存威脅和共御外侮;保衛國家的共同斗爭經歷,使各民族空前地團結在一起”可以判斷出是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3)內容: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我國民族政策的內容是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探索: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如法律:1954年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等。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窘馕觥浚?)思想體現:三民主義(民族主義)。法律:《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重大價值:促進民族平等的理念的發展;強化了民族認同和國家認同;增強了民族凝聚力;改變了傳統民族觀;促進近代中國的國家定位。

(2)體現: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全民族抗戰)。

(3)政策: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探索:法律:1954年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等。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五、論述題(共4題,共32分)22、略

【分析】【詳解】

結合所學可知,五四運動從某種角度上看可以稱之為是新文化運動的組成部分,它傳播了民主和科學,傳播了馬克思主義,促進了人們的思想解放;據材料“學生運動、工商界的罷市罷工、抵制日貨以及新式知識分子的種種社會和政治活動”可知五四運動是一次群眾性的反帝愛國運動,它弘揚了愛國主義精神;據材料“它不是一個統一的有嚴密組織的運動,而是許多具有不同思想的活動的結合”可知它體現了自由、民主的精神等。【解析】五四運動弘揚了愛國主義精神;進一步傳播了民主與科學,推動了中國思想啟蒙;體現了追求真理和自由、尋求個性解放的精神;推動了西方各種社會思潮的引進和討論;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23、略

【分析】【詳解】

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唐太宗時期,玄奘西行天竺取佛經,促進中國與印度文化交流;因此所提取的觀點可以中國為世界文明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論述:玄奘西行天竺回國后著《大唐西域記》一書,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籍。又如中國古代的火藥、指南針、造紙術和印刷術等四大發明經絲綢之路傳到阿拉伯國家和歐洲,播促進了歐洲的社會發展。結論:中國為世界文明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推動了世界文明的發展。提取其他觀點進行闡述,言之有理亦可。【解析】觀點一:對外交流有利于文化的繁榮。論述:玄奘西行天竺求取佛法,回國后著《大唐西域記》一書,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重要貢獻。又如張騫通絲綢之路后,東西方的交流日益頻繁,促進了古代東西方的文化交流。明朝鄭和七下西洋,增進了中國與亞非國家和地區之間相互了解和友好往來,而且還傳播了中國先進的文化思想。結論:綜上所述,對外交流促進了文化的繁榮與發展。

觀點二:中國為世界文明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論述:玄奘西行天竺回國后著《大唐西域記》一書,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籍。又如中國古代的火藥、指南針、造紙術和印刷術等四大發明經絲綢之路傳到阿拉伯國家和歐洲,播促進了歐洲的社會發展。結論:中國為世界文明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推動了世界文明的發展。24、略

【分析】【詳解】

本題為開放性試題,答案言之成理即可。如根據材料“九一八事變后,《中報》由之前的中立立場轉為傾向民主進步,批評國民黨的不抵抗主義和內戰政策,發表宋慶齡“國民黨不再是一個革命集團”的重要宣言?!笨蓴M定論點為九一八事變,東北危急!與子同袍,共赴國難,闡釋可從九一八事變爆發的過程、九一八事變的影響、九一八事變后國民黨和共產黨的態度等角度進行分析,最后進行歸納總結。若其它角度言之成理也可?!窘馕觥渴纠?/p>

標題:九一八事變;東北危急!與子同袍,共赴國難!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關東軍“鐵道守備隊”炸毀沈陽柳條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滿鐵路鐵軌,并嫁禍于中國軍隊,日本以此為借口,炮轟中國東北軍北大營,制造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熬乓话耸伦儭笔?929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大背景下,日本為轉嫁國內危機蓄意制造并發動的侵華戰爭,是日本法西斯企圖武力征服并滅亡中華民族的預兆!同胞們,東北危急!中華危急!與子同袍,共赴國難!25、略

【分析】【詳解】

本題屬于開放性題,圍繞主題“文化融合”,依據表格信息可從開放包容促進文明發展提取觀點,然后結合“三教合一”的演變歷程和影響進行分析說明,最后對觀點進行升華,得出儒釋道“三教合一”反映了中華文明的開放包容性,讓中華文明得以延續和發展的結論。【解析】示例:

觀點:開放包容促進文明發展。

說明:“三教合一”體現了中華文明的開放包容。佛教自西漢末年從印度傳入中國,逐漸與中國的儒家和道家交融,最終形成了中國的佛釋道文明,在此過程中,佛教經歷了中國的本土化,通過以儒釋佛、援老入佛等形式,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佛教流派,儒家在吸收了佛教文化后,形成了宋朝的理學和明朝的心學,把儒學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峰,道家也充分吸收了佛教的思想,在思想上交相輝映,最終,中華文明形成了“以儒治世,以佛修心、以道修身”的格局,這說明儒釋道三種文化形成了一種文化共同體,儒釋道“三教合一”,讓中華文明得以延續和發展。六、簡答題(共3題,共15分)26、略

【分析】【分析】

試題分析:(1)主要考查學生對兩次工業革命成就的掌握。本題屬于基礎性題目;回答時,學生可先梳理學過的兩次工業革命的成就,再分別按要求回答兩次工業革命時期所取得的主要成就。

(2)主要考查學生對兩次工業革命影響的分析與掌握。本題也屬于基礎性題目;學生回答時首先要明確兩次工業革命的影響有哪些,然后聯系教材,從生產力的發展;社會階級關系的變化、國際關系及社會發展進程等方面歸納總結。

(3)主要考查學生對兩次工業革命對中國所產生的影響的掌握。本題屬于較難題目;學生須聯系中國史的相關內容,如近代中國社會發展進程及列強對中國的侵略史實;近代中國人民的斗爭等內容中分析解答。

(4)主要考查學生對分析概括的能力。本題屬于開放式題目?;卮饡r首先要明確兩個時期中國所處的階段的不同;明確問題要回答的是近代中國面臨復雜局勢所應采取的態度。主要從救亡圖存與向西方學習兩個角度歸納總結。

考點:新航路的開辟;殖民擴張與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和發展·工業革命與世界市場的發展·工業革命的成就與影響;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列強侵略與中國人民的反抗斗爭·中國人民的反抗斗爭。

【詳解】【解析】(1)第一次工業革命:棉紡織業;機器制造業,交通運輸業(任選兩項,2分)第二次工業革命:電力工業,鋼鐵工業,化學工業(任選兩項,2分)

(2)生產力方面:第一次工業革命;大機器生產出現,人類進入“蒸汽時代”,英國成為“世界工廠”;第二次工業革命帶來生產力高速發展,人類進入“電氣時代”。(2分)社會關系方面:第一次工業革命形成近代兩大階級——工業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對立;英國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最終確立。第二次工業革命使生產和資本高度集中,產生壟斷組織。(2分)國際格局方面:第一次工業革命使歐美資產階級確立了對世界的統治,19世紀中后期,統一的世界市場形成了;第二次工業革命使世界市場得到進一步發展,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最終確立。(2分)

(3)第一次工業革命完成后;列強發動兩次鴉片戰爭,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近代工業(資本主義工業)產生;先進中國人向西方學習先進生產技術。(2分)第二次工業革命完成后,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中國完全淪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