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湘師大新版九年級生物下冊月考試卷_第1頁
2025年湘師大新版九年級生物下冊月考試卷_第2頁
2025年湘師大新版九年級生物下冊月考試卷_第3頁
2025年湘師大新版九年級生物下冊月考試卷_第4頁
2025年湘師大新版九年級生物下冊月考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湘師大新版九年級生物下冊月考試卷205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6題,共12分)1、下列對微生物的認識正確的是()A.今年在部分地區流行的H7N9流感的病原體-病毒,它是一種噬菌體B.細菌的形態一般可分為球形、桿形和螺旋形C.病毒與細菌相比,在結構上最主要區別是病毒沒有成形的細胞核D.所有微生物都是分解者,將動植物遺體分解成二氧化碳和無機鹽2、農諺說:“有收無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這說明植物的生長需要()A.水和無機鹽B.有機物C.適宜的溫度3、我們食用的大米、面粉,主要來自水稻和小麥的()A.胚乳B.子葉C.胚芽D.胚軸4、下列措施中,不屬于接種預防的是()A.嬰幼兒注射百白破三針B.為幼兒口服脊灰質炎疫苗C.為青少年注射乙肝疫苗D.為肝炎患者注射胎盤球蛋白5、新疆地區晝夜溫差大,瓜果特別甜,這是因為()A.白天溫度高光合作用旺盛,晚上溫度低呼吸作用微弱B.白天溫度高光合作用旺盛,晚上溫度高呼吸作用強烈C.白天溫度低光合作用微弱,晚上溫度高呼吸作用強烈D.白天溫度低光合作用微弱,晚上溫度低呼吸作用微弱6、“高空王子”在兩峰間架設的高空鋼索上,迎著勁風成功行走1公里多,創造了新的吉尼斯世界紀錄。可以推測,他有超常發達的()A.大腦B.小腦C.脊髓D.腦干評卷人得分二、填空題(共5題,共10分)7、最初的生命是在地球表面溫度____之后,在極其漫長的時間內,由____經過復雜的變化過程,逐步演化而成的.8、人類的眼色是由虹膜的色素決定的;下表是對一些家庭進行眼色遺傳調查后得到的數據.請根據表中的數據回答問題:

。婚配方式子女性狀子女性狀父親母親藍眼褐眼藍眼褐眼第1組藍眼藍眼1506250第2組藍眼褐眼158317322第3組褐眼褐眼292582(1)如果父母都是褐眼,子女中出現了藍眼,說明了生物的____現象.

(2)在遺傳學上,藍眼和褐眼稱為____.根據表中第____組數據可以推測褐眼是____性狀.

(3)如果顯性基因用D表示,隱性基因用d表示,根據第2組子女的眼色數據分析,父親的基因組成是____,母親的基因組成是____.

(4)第2組數據中褐眼子女的基因組成是____,如果他們與藍眼人婚配,所生子女為藍眼的可能性是____,所生子女為藍眼男孩的可能性是____.9、____是鳥類所特有的呼吸方式,____是哺乳動物所特有的結構.10、____是指親子間的相似性,變異是指親子間和子代個體間的____.11、如圖表示淀粉;蛋白質和脂肪在消化道各部分被消化的程度;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X表示____的消化過程,Y表示____的消化過程.

(2)淀粉從____開始消化,蛋白質從____開始消化,脂肪從____開始消化.

(3)吸收營養物質的主要部位是圖中____所示的部位.評卷人得分三、判斷題(共9題,共18分)12、我們在一個生態系統中使用農藥,不會影響其他生態系統.____.(判斷對錯)13、要消滅傳染病,就必須同時切斷傳染病流行的三個基本環節.____.14、胃是人體消化食物吸收營養的主要器官.____.(判斷對錯)15、觀察標本時,應先進行高倍觀察,再進行低倍觀察.____.(判斷對錯)16、我國長江中特有的水生哺乳動物是白鰭豚.____(判斷對錯)17、溫帶地區,深秋的樹木大量落葉,是降低蒸騰作用度過寒冷或干旱季節的一種適應現象.____.18、食物鏈并不是每個生態系統都有的____.(判斷對錯)19、玉米種子只有一片子葉,是單子葉植物.____.(判斷對錯)20、自然選擇的變異永遠都是有利于該生物的生存____(判斷對錯)評卷人得分四、作圖題(共2題,共6分)21、(2015秋?肥城市期中)如圖是某同學用顯微鏡觀察自制的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時;所用的顯微鏡;觀察到的視野及繪制的洋蔥表皮細胞.請分析回答:

(1)制作裝片時,為防止視野中出現圖乙中a所示的現象,在蓋蓋玻片時應該:____.然后緩緩放下,蓋在要觀察的洋蔥內表皮上:為保證清晰地觀察到圖丙中代碼[6]所示的結構,在上述操作完成后,一般要用____對蓋玻片下的標本進行染色.

(2)觀察裝片時,若選用的物鏡和目鏡分別標有5×、10×字樣,則視野中看到的物象是實際細胞的____倍;如果想把視野中的b細胞移到視野中央,應將裝片向____方向移動;若上述細胞移到視野中央后像不清晰,應調節圖甲中的[____]____;直至物象變清晰為止.

(3)圖丙是該同學根據視野中的b細胞繪制的圖象,他明顯存在的實物是少畫了____;圖中被成為細胞控制中心的結構是[____]____.22、如圖是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的結構示意圖;據圖回答問題:

(1)屬于植物細胞的是____圖,屬于動物細胞的是____圖.

(2)動植物細胞都具有的結構是____.(填字母代號)

(3)若甲圖是在顯微鏡的目鏡12.5×物鏡是10×的情況下所觀察到的,這些細胞被放大了____倍.其中在光學顯微鏡下不容易看清的結構[____]____.

(4)已被碘酒染色的裝片上,細胞中染色最深的結構是[____]____.

(5)切洋蔥時常會流淚,原因是洋蔥中含有刺激眼睛的物質,這些物質存在于洋蔥細胞中的[]____.

(6)植物的葉是綠色的,主要是葉肉細胞中含有[____]____.評卷人得分五、連線題(共4題,共16分)23、導致人類疾病的原因有很多,將以下的各種疾病和病因聯系起來①流行性感冒a.病菌感染②糖尿病b.病毒感染③心肌梗死c.冠狀動脈堵塞④色盲d.遺傳病基因所致⑤肺結核e.激素分必異常24、25、連線題(將與右邊相關部分的字母或數字填在答題卡的相應位置)(10分)A、流行性感冒①病菌感染B、糖尿病②病毒感染C、肺結核③激素分泌異常D、壞血病④遺傳病基因所致E、色盲⑤營養物質缺失26、請將左側所列動物與其運動方動式用線連接起來1沙蠶a游泳2袋鼠b行走和飛翔3鴿子c蠕動4獵豹d跳躍5帶魚e行走和奔跑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6題,共12分)1、B【分析】【分析】細菌的基本結構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和DNA集中的區域,沒有成形的細胞核.真菌的基本結構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病毒是一類沒有細胞結構的簡單的特殊生物,一般由蛋白質的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組成【解析】【解答】解:A、H7N9流感的病原體是一種動物病毒;專門寄生在細菌內的病毒叫細菌病毒(也叫噬菌體),如大腸桿菌噬菌體,不符合題意.

B;細菌的形態一般可分為球形、桿形和螺旋形;B符合題意;

C;細菌的基本結構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和DNA集中的區域;沒有成形的細胞核,而病毒是一類沒有細胞結構的簡單的特殊生物,一般由蛋白質的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組成.不符合題意;

D;進行腐生的細菌和真菌是分解者;將動植物遺體分解成二氧化碳和無機鹽,D不符合題意.

故選:B2、A【分析】【分析】綠色植物通過根從土壤中吸收水分與無機鹽供植物生命活動需要,根據這個原理我們可能對植物進行無土栽培.【解析】【解答】解:A;綠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水是植物體的重要組成成分,植物的生長需要多種無機鹽,無機鹽必須溶解在水中植物才能吸收利用.A正確.

B;農諺中說明植物的生長需要水和無機鹽而不是有機物;B錯誤.

C;農諺中說明植物的生長不是適宜的溫度;C錯誤.

故選:A3、A【分析】【分析】回答此題的關鍵是要明確水稻和小麥是單子葉植物還是雙子葉植物,以及種子的結構和功能.【解析】【解答】解:大米和面粉分別是由水稻和小麥加工而來.水稻和小麥都是單子葉植物;其種子的結構包括:種皮;胚乳和胚.種皮起保護作用;胚乳里貯存著營養物質,面粉就是小麥的胚乳加工來的;胚包括胚根、胚芽、胚軸和子葉,胚根將來發育成根,胚芽將來發育成莖和葉,胚軸將來發育成連接莖和根的部位,子葉將胚乳里的營養物質轉運給胚根、胚芽、胚軸.

故選:A4、D【分析】【分析】此題考查對計劃免疫的認識.疫苗是由低毒的、滅活的病原體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種疫苗能產生免疫力,有效的預防某種傳染病,據此作答.【解析】【解答】解:根據某些傳染病的發生規律;將各種安全有效的疫苗,按照科學的免疫程序,有計劃地給兒童接種,以達到預防;控制和消滅相應傳染病的目的.這種有計劃地進行預防接種,簡稱計劃免疫.百白破疫苗--預防百日咳、白喉和破傷風;脊髓灰質炎糖丸--預防脊髓灰質炎(小兒麻痹癥);乙肝疫苗--預防乙肝病毒感染.胎盤球蛋白是抗體,為肝炎患者注射胎盤球蛋白是為了治療,而不是預防接種.

故選:D5、A【分析】【分析】溫度可以影響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強度,有機物積累的程度不相同,即甜瓜的甜度不一樣.【解析】【解答】解: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呼吸作用分解有機物.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大于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機物時,植物體內的有機物就積累起來,有機物中的淀粉轉變為可溶性糖.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與溫度有關.我國新疆產哈密瓜地區,白天溫度高,光合作用強烈,晚上,植物只能進行呼吸作用,由于晚上溫度低,呼吸作用微弱,因此植物體內積累的有機物就多.

故選:A.6、B【分析】試題分析:腦位于顱腔內,包括大腦、小腦和腦干三部分,大腦由兩個大腦半球組成,大腦半球的表層是灰質,叫大腦皮層,大腦皮層是調節人體生理活動的最高級中樞,小腦的主要功能是使運動協調、準確,維持身體的平衡,腦干的灰質中含有一些調節人體基本生命活動的中樞(如心血管中樞、呼吸中樞等),因此其腦的結構中超常發達的是小腦。考點:本題考查的是小腦的功能,解答此題要牢記小腦的功能。【解析】【答案】B二、填空題(共5題,共10分)7、略

【分析】【分析】隨著認識的不斷深入和各種不同的證據的發現,人們對生命起源的問題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其中化學起源說是被廣大學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說.【解析】【解答】解:根據科學的推算;地球從誕生到現在,大約有46億年的歷史.早期的地球是熾熱的,地球上的一切元素都呈氣體狀態,那時候是絕對不會有生命存在的.最初的生命是在地球溫度下降以后,在極其漫長的時間內,由非生命物質經過極其復雜的化學過程,一步一步地演變而成的.目前,這種關于生命起源是通過化學進化過程的說法已經為廣大學者所承認.

故答案為:降低;非生命物質.8、略

【分析】【分析】(1)生物體的形態特征;生理特征和行為方式叫做性狀;同種生物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形式稱為相對性狀.如人的單眼皮和雙眼皮.

(2)遺傳是指親代與子代之間在性狀上的相似性;生物的性狀傳給后代的現象叫遺傳;生物的親代與子代之間以及子代的個體之間在性狀上的差異叫變異.

(3)生物體的某些性狀是由一對基因控制的;當細胞內控制某種性狀的一對基因都是顯性或一個是顯性;一個是隱性時,生物體表現出顯性基因控制的性狀;當控制某種性狀的基因都是隱性時,隱性基因控制的性狀才會表現出來.

(4)在一對相對性狀的遺傳過程中,子代個體中出現了親代沒有的性狀,新出現的性狀一定是隱性性狀,親代的性狀是顯性性狀,親代的基因組成是雜合體.【解析】【解答】解:(1)如果父母都是褐眼;子女中出現了藍眼,體現了親代與子代之間在性狀上的差異,因此這說明了生物的變異現象.

(2)藍眼和褐眼是同種生物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形式;因此在遺傳學上,藍眼和褐眼稱為稱為相對性狀.

表格中第Ⅲ組父親和母親都是褐眼;子女出現了藍眼,因此子女新出現的性狀藍眼是隱性性狀,由一對隱性基因控制;親代的性狀褐眼是顯性性狀,親代的基因組成是雜合的.所以根據表中第Ⅲ組數據可以推測褐眼是顯性性狀.

(3)如果顯性基因用D表示;隱性基因用d表示,第Ⅱ組中藍眼子女的基因組成是dd,其中一個d一定來自母親,因此母親褐眼的基因組成是Dd.遺傳圖解如圖1:

從遺傳圖解圖1看出;第Ⅱ組中褐眼子女的基因組成是Dd.

(4)由父母都是褐眼,子女中出現了藍眼,可推知藍眼為隱性性狀,基因組成為dd,故褐眼子女的基因組成是Dd,如果和藍眼人(dd)婚配,所生的子女中藍眼的可能性是50%.如圖:又因為生男生女的幾率是50%,所以所生子女為藍眼男孩的可能性是25%.

故答案為:(1)變異。

(2)相對性狀;3;顯性。

(3)dd;Dd

(4)Dd;50%;25%9、雙重呼吸膈【分析】【分析】雙重呼吸是鳥類特有的呼吸方式,是與飛行生活相適應的;哺乳動物特有的結構是體內有膈;據此解答.【解析】【解答】解:胎生哺乳是哺乳動物特有的生殖發育特征;體腔內有膈為哺乳動物所特有的結構.

鳥類的體內有很多氣囊;這些氣囊與肺相通.吸氣時,空氣進入肺,在肺內進行氣體交換,同時一部分空氣進入氣囊暫時儲存;呼氣時,氣囊中的氣體又進入肺,再在肺內進行氣體雙重呼吸交換.這樣,鳥類每呼吸一次,氣體兩次進入肺,在肺內進行兩次氣體交換,這樣的呼吸方式叫做雙重呼吸.雙重呼吸是鳥類特有的呼吸方式,它大大提高了氣體交換的效率.

故答案為:雙重呼吸;膈.10、遺傳差異【分析】【分析】生物體的形態特征、生理特征和行為方式叫做性狀,生物的性狀傳給后代的現象叫遺傳;生物的親代與子代之間以及子代的個體之間在性狀上的差異叫變異.【解析】【解答】解:遺傳是指親子間的相似性即具有相同的性狀;變異是指親子間和子代個體間的差異即性狀的差異.如父母都是雙眼皮,生的孩子有單眼皮的有雙眼皮的,父母和雙眼皮的孩子之間就是遺傳;父母和單眼皮的孩子之間就是變異,兩個孩子之間也是變異.

故答案為:遺傳;差異.11、淀粉脂肪口腔胃小腸D【分析】【分析】食物所含的營養物質中;水;無機鹽、維生素是小分子的物質能夠直接被人體消化道吸收,而蛋白質、淀粉和脂肪是大分子物質需經過消化后分別變成氨基酸、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小分子物質才能被吸收.

圖中,X、Y、W為淀粉、蛋白質和脂肪三種有機物的消化曲線,A、B、C、D、E為消化道的各器官,依次為口腔、食道、胃、小腸、大腸.【解析】【解答】解:(1)消化道中;口腔里只有消化淀粉的酶,胃里只有消化蛋白質的酶,從小腸里才有消化脂肪的酶.故淀粉在口腔內開始被消化,脂肪在小腸內開始被消化,蛋白質在胃內開始被消化.因此曲線X表示淀粉的消化過程.曲線Y表示脂肪的消化過程.

(2)淀粉在口腔內開始被消化;蛋白質在胃內開始被消化,脂肪在小腸內開始被消化.

(3)D段消化道表示小腸;小腸長約5~6m,小腸內具有腸液;胰液和膽汁等多種消化液;小腸內壁有環形皺襞,皺襞上有小腸絨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積;小腸絨毛內有毛細血管和毛細淋巴管,都是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的,有利于營養物質被吸收進入小腸內壁的毛細血管和毛細淋巴管中;因此小腸是消化食物和吸收營養物質的主要場所.

故答案為:(1)淀粉;脂肪;

(2)口腔;胃;小腸;

(3)D.三、判斷題(共9題,共18分)12、×【分析】【分析】許多種化學農藥嚴重污染水體、大氣和土壤,造成環境污染,大量使用化肥.是造成水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解析】【解答】解:化學農藥嚴重污染水體;大氣和土壤;因此,農業生產中大量使用農藥,有可能造成農藥殘留使人畜中毒,殺死益蟲,破壞食物鏈,或大氣污染、水體污染.

故答案為:×13、×【分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傳染病的預防措施,傳染病是由病原體引起的,能夠在生物體之間傳播的一種疾病,具有傳染性和流行性等特點.【解析】【解答】解:傳染病是指由病原體引起的;能在人與人之間;人與動物之間互相傳染的一種疾病,引起傳染病的細菌、病毒和寄生蟲等生物稱為病原體,傳染病一般有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這三個基本環節,而傳染源是指能夠散播病原體的人或動物;傳播途徑是指病原體離開傳播源到達健康人所經過的途徑,如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和傳播疾病的生物或非生物媒介等;易感人群是指對某些傳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該病的人群.

傳染病包括三個基本環節: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傳染病流行的時候;切斷三個基本環節中的任何一個環節,傳染病的流行即可終止.我們預防傳染病的各種措施,都是分別針對三個基本環節中的某個環節的.因此,針對傳染病流行的三個基本環節,預防傳染病的一般措施可分為: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者.

故答案為:×14、×【分析】【分析】消化系統由消化道和消化腺兩部分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腸、大腸、肛門;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腸腺、胰腺、肝臟等;各段消化道對食物的消化和營養物質的吸收能力是不同的.【解析】【解答】解:小腸是消化食物吸收營養的主要器官;這是與其結構特點相適應的:小腸長約5~6m,小腸內具有腸液;胰液和膽汁等多種消化液;小腸內壁有環形皺襞,皺襞上有小腸絨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積;小腸絨毛內有毛細血管和毛細淋巴管,絨毛壁、毛細血管壁、毛細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的,有利于營養物質的吸收.胃是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位,它的功能是暫時儲存食物,對蛋白質進行初步消化.

故答案為:×15、×【分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顯微鏡的操作使用方法,顯微鏡的使用包括:取鏡和安放、對光、觀察三大步驟.【解析】【解答】解:在顯微鏡使用過程中;對光;調焦都是用的低倍物鏡.觀察時,還是先用低倍物鏡,焦距調準后,移動玻片標本,全面的觀察材料,如果需要重點觀察的部分,將其調至視野的正中央,再轉換高倍鏡進行觀察.

故答案為:×.16、√【分析】【分析】哺乳動物一般具有胎生哺乳,體表被毛覆蓋有保溫作用,體腔內有膈,牙齒分為門齒、臼齒、犬齒,心臟四腔,用肺呼吸,體溫恒定等特征.【解析】【解答】解:白鰭豚是世界最瀕危的12種野生動物之一;為中國長江所獨有,被譽為“水中的大熊貓”.監測顯示,上世紀90年代初,長江中的白鰭豚數量已由之前10多年的400頭降到150頭以下.白鰭豚用肺呼吸,胎生哺乳,心臟四腔,體溫恒定,屬于哺乳動物.

故答案為:√17、√【分析】【分析】溫帶地區,深秋的樹木大量落葉,是降低蒸騰作用度過寒冷或干旱季節的一種適應現象【解析】【解答】解:生物必須適應環境才能生存;如在沙漠上植樹必須種植耐旱樹種沙棘.沙棗才能容易成活,若種植需水較多的水蓮在很難成活.冬季植物落葉,可以降低蒸騰作用,減少因進行蒸騰作用的熱量散失,避免因溫度過低而凍傷甚至凍死,因此冬季植物落葉是植物對冬季寒冷環境的一種適應.

故答案為:√.18、√【分析】【分析】生態系統指由生物群落與無機環境構成的統一整體,一個生態系統中,往往有很多食物鏈.一個生態系統只需生產者和分解者也可以維持運作,數量眾多的消費者在生態系統中起加快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的作用,可以看成是一種催化劑.【解析】【解答】答:食物鏈并不是每個生態系統都有的;例如人工實驗制作的只有生產者;分解者的生態瓶.

故答案為:√19、√【分析】【分析】雙子葉植物種子的結構一般包括種皮和胚兩部分;胚包括胚根;胚芽、胚軸和子葉,子葉兩片、肥厚,營養物質儲存在子葉中;

單子葉植物種子的結構包括種皮、胚和胚乳,子葉一片,營養物質儲存在胚乳中.【解析】【解答】解:玉米種子包括種皮;胚和胚乳.胚包括胚根、胚芽、胚軸和子葉;只有一片子葉,是單子葉植物.說法正確.

故答案為:√.20、×【分析】【分析】變異是不定向的,環境對生物起著選擇作用,決定著生物的進化方向.【解析】【解答】解:生物中普遍存在變異現象;變異是不定向的.遺傳和變異是進化的內在基礎.環境的變化是生物進化的外在動力.生物只有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才能生存和發展.因此自然選擇留下來的變異永遠都是有利于生物生存的說法是錯誤的.

故答案為:×.四、作圖題(共2題,共6分)21、略

【分析】【分析】制作臨時裝片觀察植物細胞;我們可以選擇洋蔥;黃瓜、黑藻等材料,通常我們選擇洋蔥作為材料來進行觀察.在制作臨時裝片時要注重把握以下幾個步驟:1.擦片:用潔凈紗布將載玻片和蓋玻片擦拭干凈;

2.滴水:在載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要適量;水滴太小容易產生氣泡或干涸,水滴太大容易溢出載玻片而污染顯微鏡);

3.取材;展平:用鑷子撕取一小塊洋蔥鱗片葉內表皮薄膜(可以用刀片縱橫劃數刀;形成0.5cm×0.5cm大小的正方形),將撕下的薄膜放在載玻片中央的水滴中,并用鑷子展平;

4.蓋片:用鑷子夾起蓋玻片;輕輕蓋在表皮上.蓋時,讓蓋玻片一邊先接觸載玻片上水滴的邊沿,然后慢慢放下,以免產生氣泡;

5.染色:在蓋玻片一側滴1~2滴碘液;

6.吸水:在蓋玻片另一側用吸水紙吸引碘液;(步驟1~6為裝片制作)

7.觀察:參照《顯微鏡使用》;

8.繪圖:先用鉛筆,根據觀察到的圖象(不能抄書,看到什么畫什么),輕輕畫出輪廓.經修改,再正式畫好,務必使圖形真實.圖中比較暗的地方,用鉛筆點上細點表示(越暗的地方細點越多,不能用陰影、涂黑表示暗處).字盡量注在圖右側,用尺引出水平指示線,然后注字;在圖下方寫上所畫圖形名稱.據此解答.【解析】【解答】解:(1)用鑷子夾起蓋玻片;輕輕蓋在表皮上.蓋時,讓蓋玻片一邊先接觸載玻片上水滴的邊沿,然后慢慢放下,以免產生氣泡;染色:在蓋玻片一側滴1~2滴碘液;吸水:在蓋玻片另一側用吸水紙吸引碘液;易染色均勻.

(2)顯微鏡的放大倍數等于物鏡的放大倍數與目鏡放大倍數的乘積,觀察裝片時,若選用的物鏡和目鏡分別標有5×、10×字樣,則視野中看到的物象是實際細胞的50倍;物像移動的方向和玻片移動的方向相反,如果想把視野中的b細胞移到視野中央;應將裝片向右下方方向移動;若上述細胞移到視野中央后像不清晰,應調節圖甲中的[②]細準焦螺旋,直至物象變清晰為止.

(3)植物細胞的結構包括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葉綠體,圖丙是該同學根據視野中的b細胞繪制的圖象;他明顯存在的實物是少畫了細胞壁;圖中被稱為細胞控制中心的結構是[6]細胞核.

故答案為:(1)用鑷子夾起蓋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觸載玻片上的水滴(不完整不得分);碘液。

(2)50;右下方②;細準焦螺旋。

(3)細胞壁;6;細胞核22、略

【分析】【分析】動物細胞的基本結構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包括: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液泡、葉綠體等結構.它們的異同點如下:

。相同點不同點植物細胞都有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有細胞壁、液泡、葉綠體動物細胞沒有細胞壁、液泡、葉綠體沒有細胞壁、液泡、葉綠體觀圖可知:A是細胞壁、B是細胞膜、C是細胞核、D是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