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生物(河北卷)真題詳細解讀及評析_第1頁
2024年高考生物(河北卷)真題詳細解讀及評析_第2頁
2024年高考生物(河北卷)真題詳細解讀及評析_第3頁
2024年高考生物(河北卷)真題詳細解讀及評析_第4頁
2024年高考生物(河北卷)真題詳細解讀及評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河北高考生物試題命制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依托《中國高考評價體系》,根據《普通高中生物學課程標準》精心設計考查內容,考查要求和考查載體,創造性地將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融入高考生物試題持續加大對學科主干基礎內容的考查力度,多維度切關注重要概念、關鍵能力的考查.例如:第1,4,5,11,12題,契合課標中“細胞骨架”“DNA復制和轉錄”“群落”等緊扣生物學重要概念、關鍵能力設問,考查考生對生物主干靈活運用教材內容,從新角度進行設問。如第2,8,9題通過對“酶的本質,分布,作用”,“頂端優勢,生長素的產生、分布、運輸“”甲狀腺激素,腎上腺素對血糖平衡的調節”等導考生運用重要概念分析實際問題。試題多樣化呈現教材內容,促進教在生態學的考查中創設熟悉情景,彰顯河北特色。第17題以對白洋淀濕地生態環境的系統性治理為情境,考查生態系統的生物種類,營養結構,穩定性的主干內容,巧妙地融入習近生關注生態環境,樹立生態環保意識,讓學生在思考作答過程中領悟習近平生態之成為自覺踐行生態文明的行動者。第21題以對我國國寶大熊貓實施的多項保護措施為情境,考查影響種群數量的因素,人類活動對野生物種生存環境的影響,引導學生思考保護瀕危物種統文化中的飲食、農業、諺語、工藝等文化中都蘊含著豐富的生物學知識。如第10題通過引用古籍中的諺語考查了生物與環境的關系。學生通過分析和理解諺語內容,考查“生態位、種子關系”。第18題以傳統釀造白酒為情境,考查與釀酒有關的微生物的知識,及課標要求的重要概念,引導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注重傳統文化和生物學知識之間的有機聯系,加強學生在生文化的精華,提高自身修養,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有利于培養豪感,促進學生人文素質和科學素質的全面提升。四、科學運動珍愛生命,積極應對情緒波動河北高考試題有意識地滲透培養學生健康意識,注重增強體質,健全人格,如第7題,以同學參加足球比賽為情境,介紹了同學比賽時身體的生理反應,身體處于興奮狀態,交感神經活動占優勢,心跳加快,支氣管擴張,但胃腸蠕動和消化液的分泌受到抑制,因此比賽前要合理飲食,大量出汗后要及時補充淡鹽水等。以考生熟悉的場景設置問題,既能夠激發考生面對試題的好奇心和成就感,也能夠引導考生在平時學習過程中重視實踐,在用中學、做中學。五、突出實驗探究能力考查,立足于服務國家選才實驗探究能力是拔尖創新人才的典型特征,是科技攻關的基本能力要求。實驗探究能力的考查包括設計實驗方案、優化實驗程序、分析實驗結果等多個方面,高考生物從多個維度評價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河北高考試題13題通過教材實驗內容“PCR反應體系、微生物接種培養”,19(2)“光合色素提取和測量”等知識,探討高中生物學實驗的實際操作,關注多個實驗的實驗材料選取與實驗現象的關系,既考查考生基本實驗技能,又考查考生對生物學現象的理解;22題以我國科學家在疫苗研制中做出的突出貢獻為情境,突出考查學生的思維品質和學科核心素養。23題,以西瓜的遺傳學實驗為主題,考查遺傳規律的判斷,電泳檢測實驗等知識,讓學生在解決科學探究常見問題的過程中,感受科學研究嚴謹求實的鮮明特征,立足于服務國家、服務高校選拔人才,培養創新人才。2024年的生物試題題型與2023年的題型一致,選擇題為18題共41分,非選擇題為5題共59分。與2023年的試題相比,2024年的選擇題減少了對圖表信息的考查,更側重題干信息的解讀能力;2024年的非選擇題減少了長句表述類問題,增大了學科核心概念和邏輯思維能力考查的比例。試題題意簡練,難度適宜,承續了近幾年河北高考生物試題命制風格,情境豐富,創新設問方式,引導考生減少死記硬背和機械刷題,例如選擇題15題對遺傳變異的分析;邏輯嚴密,突出關鍵能力,倡導生物學在生活生產的實踐應用。詳細知識點51組成細胞的分子;細胞骨架2酶的本質,作用條件,分布3細胞衰老學說;胞內蛋白5病毒的結構,物質組成;生物的遺傳物質光合作用過程,光合色素的提取,色素的吸收光譜,光合作用在農業生產上的應用646人類遺傳病;基因突變;影響種群數量變化因素;生物多樣性的價值;保護生物多樣性的578甲狀腺激素的作用;腎上腺素的作用;血糖平衡調節;9血鈉平衡調節;水平衡調節5生態位;種間關系群落的物種組成;種群的數量變化;物種豐富度;群落結構;影響種群數量變化因素;生物多樣性的價值;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實驗與探究3用1.引導學生加強對必備知識的準確理解和靈活運用,減少死記硬背和機械刷題現象2.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注重傳統文化和生物學知識之間的有機聯系,加強學生傳統文化的精華,提高自身修養,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從而培養學生3.開展探究性實驗和課題研究等活動,讓學生積極參與實驗操作和探究過程,提高實4.及時總結和反思,幫助學生整理和鞏固所學知識。生物學科知識點繁多,教師在教1.細胞內不具備運輸功能物質或結構是()A.結合水B.囊泡C.細胞骨架D.tRNA【分析】細胞中的水以自由水和結合水的形式存在,結合水是細胞結構的主要組成成分,自由水是細胞內C、細胞骨架與細胞運動、分裂、分化以及物質運輸、能量轉化、信息傳遞故選A。2.下列關于酶的敘述,正確的是()A.作為生物催化劑,酶作用的反應物都是有機物C.醋酸桿菌中與發酵產酸相關的酶,分布于其線粒體內膜上D.從成年牛、羊等草食類動物的腸道內容物中可獲得纖維素酶【分析】酶是活細胞產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機物,應在最適pH、低溫條件下保存。原核生物只有唯一的故選D。3.核DNA受到損傷時ATM蛋白與受損部位結合,被激活后參與DNA修復,同時可誘導抗氧化酶基因H的表達。下列分析錯誤的是()A.細胞在修復受損的DNA時,抗氧化能力也會提高B.ATM在細胞質合成和加工后,經核孔進入細胞核發揮作用C.H蛋白可減緩氧化產生的自由基導致的細胞衰老D.ATM基因表達增強的個體受輻射后更易患癌【詳解】A、依據題干信息,當核DNA受到損傷時,AB、ATM屬于胞內蛋白,所以在細胞質合成后,不需要經過加工,C、H蛋白是抗氧化酶基因H表達的產物,可以減緩氧化過程中所產生的自由基導致的細胞衰老,C正確;D、當ATM基因表達增強,所產生的ATM蛋白會過多,ATM蛋白不僅會與受損部位結合,也可能會與正常的類似部位結合,使DNA結構受損,這樣的個體受到物理致癌因素(輻射等)的刺激后,可能會進一步故選B。4.下列關于DNA復制和轉錄的敘述,正確的是()A.DNA復制時,脫氧核苷酸通過氫鍵連接成子鏈B.復制時,解旋酶使DNA雙鏈由5'端向3'端解旋C.復制和轉錄時,在能量驅動下解旋酶將DNA雙鏈解開D.DNA復制合成的子鏈和轉錄合成的RNA延伸方向均為由5'端向3端旋邊進行半保留復制。由圖可知,DNA解旋酶能使雙鏈DNA解開,且需要消耗ATP;B、復制時,解旋酶使得DNA雙鏈從復制起點開始,以雙向進行的方式解旋,這并不是從5'端到3'端的單D、DNA復制合成的子鏈和轉錄合成的RNA延伸方向均為由5'端向3'端故選D。5.某病毒具有蛋白質外殼,其遺傳物質的堿基含量如表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CGTU0A.該病毒復制合成的互補鏈中G+C含量為51.2%B.病毒的遺傳物質可能會引起宿主DNA變異C.病毒增殖需要的蛋白質在自身核糖體合成D.病毒基因的遺傳符合分離定律【解析】【分析】據表可知,該病毒遺傳物質中含有U,不含T,即該病毒為RNA病毒。病毒必需寄生在活細胞內【詳解】A、由表可知,該病毒為RNA病毒,根據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可知,該病毒復制合成的互補鏈中G+C含量與原RNA含量一致,為48.8%,A錯誤;故選B。6.地中海蚊子的數量,每年在距海岸線0~20km范圍內(區域A)噴灑殺蟲劑。某種蚊子的Est基因與毒素降解相關,其基因頻率如圖所示。下列分析正確的是()Est基因頻率(%)Est基因頻率(%)A.在區域A中,該種蚊子的Est基因頻率發生不定向改變B.隨著遠離海岸線,區域A中該種蚊子Est基因頻率的下降主要由遷入和遷出導致C.距海岸線0~60km區域內,蚊子受到殺蟲劑的選擇壓力相同【解析】B、隨著遠離海岸線,區域A中該種蚊子Est基因頻率的下降主要由與鄰近區域的遷入和遷出導致的,B正【答案】CC、距海岸線0~60km區域內,殺蟲劑的濃度不同,所以殺蟲劑對蚊子的選擇作用不同,即蚊子受到殺蟲劑的選擇壓力不同,C錯誤;D、新物種形成的標志是產生生殖隔離,所以區域A中的蚊子中Est基因頻率的變化,不一定導致其快速形故選B。7.某同學足球比賽時汗流浹背,賽后適量飲水并充分休息。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足球比賽中支氣管擴張,消化液分泌增加B.運動所致體溫升高的恢復與皮膚血流量、汗液分泌量增多相關C.大量出汗后適量飲用淡鹽水,有助于維持血漿滲透壓的相對穩定D.適量運動有助于減少和更好地應對情緒波動【答案】A【解析】【分析】人體的水平衡調節過程:(1)當人體失水過多、飲水不足或吃的食物過咸時→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下丘腦滲透壓感受器受到刺激→垂體釋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腎小管、集合管對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減少。同時大腦皮層產生渴覺(主動飲水);(2)體內水過多時→細胞外液滲透壓降低→下丘腦滲透壓感受器受到刺激→垂體釋放抗利尿激素減少→腎小管、集合管對水分的重吸收減少→尿量增加。【詳解】A、足球比賽中,處于興奮狀態,交感神經活動占優勢,表現為心跳加快,支氣管擴張,但胃腸蠕動和消化液的分泌會受到抑制,A錯誤;B、正常機體產熱量=散熱量,運動時體溫升高,產熱量增加,為了達到體溫的相對穩定,散熱量也會增加,主要通過皮膚毛細血管擴張,血流量增加,與此同時,汗腺分泌汗液增多,以此來增加散熱量,B正確;C、大量出汗不僅丟失了大量的水分,同時也丟失了無機鹽,通過適量飲用淡鹽水,有助于維持血漿滲透壓D、情緒是大腦的高級功能之一,消極情緒到一定程度就患有抑郁癥,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適量運動有助于減少和更好地應對情緒波動,D正確。故選A。8.甲狀腺激素在肝臟中激活其β受體,使機體產生激素G,進而促進胰島素分泌。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腎上腺素等升高血糖的激素與胰島素在血糖調節中的作用相抗衡B.甲狀腺激素能升高血糖,也可通過激素G間接降低血糖C.血糖濃度變化可以調節胰島素分泌,但不能負反饋調節升高血糖的激素分泌D.激素G作用于胰島B細胞促進胰島素分泌屬于體液調節【解析】【分析】胰島素是機體內唯一能降血糖的激素,與機體內其他升血糖的激素在血糖調節中的作用相抗衡。【詳解】A、腎上腺素等升高血糖的激素與胰島素(降血糖)在血糖調節中的作用相抗衡,A正確;B、甲狀腺激素能升高血糖,由題干信息可知,甲狀腺激素也可激活肝臟中的β受體,使機體產生激素G,C、血糖濃度降低時,會通過調節作用促進胰高血糖素分泌從而升高血糖,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結果(血糖升高)會通過負反饋調節胰高血糖素的分泌,C錯誤;D、激素G作用于胰島B細胞促進胰島素分泌通過體液運輸實現,故選C。下列分析錯誤的是()A.AUX1缺失突變體的分蘗可能增多B.分蘗發生部位生長素濃度越高越有利于分蘗增多C.在水稻的成熟組織中,生長素可進行非極性運輸D.同一濃度的生長素可能會促進分蘗的生長,卻抑制根的生長【解析】2、運輸:胚芽鞘、芽、幼葉、幼根中:生長素只能從形態學的3.分布:各器官均有分布,但相對集中地分布于新陳代謝旺盛的部分;老根(葉)>幼根(葉);分生區>伸長區;頂芽>側芽。D、根對生長素的敏感程度高于芽,同一濃度的生長素可能會促進分蘗的生長,卻抑制根的生長,D正確。故選B。體現的生物與環境關系的分析錯誤的是()A.“凡種谷,雨后為佳”描述了要在下雨后種谷,體現了非生物因素對生物C.“慎勿于大豆地中雜種麻子”描述了大豆和麻子因相互遮光而不能混雜種植,體現了兩物種沒有共同的D.“六月雨后種綠豆,八月中,犁庵殺之……十月中種瓜”描述了可用犁將綠豆植株翻埋到土中肥田后種瓜,體現了對資源的循環利用【答案】C【解析】【分析】生態為是指一個物種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包括所處的空間位置、占用資源的情況,以及與其他物種的關系等。【詳解】A、“凡種谷,雨后為佳”描述了要在下雨后種谷,說明種子的萌發需要水分,體現了非生物因素對B、“區中草生,茭之”描述了要及時清除田里的雜草,其目的是通過減弱種間競爭提高產量,體現了種間競C、“慎勿于大豆地中雜種麻子”描述了大豆和麻子因相互遮光而不能混雜種植,說明兩物種有共同的生態位,D、“六月雨后種綠豆,八月中,犁庵殺之……十月中種瓜”描述了可用犁將綠豆植株翻埋到土中肥田后種瓜,該過程中通過微生物的作用將綠豆植株中的有機物分解成無機物進而起到肥田的作用,該過程體現了對資源的循環利用,D正確。故選C。11.下列關于群落的敘述,正確的是()A.過度放牧會改變草原群落物種組成,但群落中占優勢的物種不會改變B.多種生物只要能各自適應某一空間的非生物環境,即可組成群落C.森林群落中林下喜陰植物的種群密度與林冠層的郁閉度無關D.在四季分明的溫帶地區,森林群落和草原群落的季節性變化明顯【答案】D【解析】【分析】1、群落的季節性是指由于陽光、溫度和水分等隨季節而變化,群落的外貌和結構也會隨之發生有規些種類的植物則在夏季達到生命活動的高峰,從而導致群落在春季和夏季的物種組成和空間結構發生改變。2、影響種群數量變化的因素可以概括為非生物因素(陽光、溫度、水等)和生物因素(群內部生物因素和種群外部生物因素)兩大類。3、一個群落中的物種不論多少,都不是隨機的簡單集合,而是通過復雜的種間關系,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詳解】A、過度放牧,牛、羊等牲畜會大量取食禾本科植物,有利于一二年生的低矮草本獲得更多的光照等資源而成為占優勢的植物,所以過度放牧會改變草原群落物種組成,也會改變優勢的物種,A錯誤。B、一個群落中的物種不論多少,都不是隨機的簡單集合,而是通過復雜的種間關系,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各自適應某一空間的非生物環境,但彼此沒有一定的種間關系就不能構成群落,B錯誤;C、森林中林下植株種群密度取決于林冠層的郁閉度,即主要取決于林下植物受到的光照強度,林冠層的郁故選D。除自然長出的其他樹木進行撫育,形成單種喬木的森林。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混交林的多種喬木可為群落中的其他物種創造復雜的生物環境B.人工林經過撫育,環境中的能量和物質更高效地流向栽培樹種C.天然生長的純林和人工林都只有單一的喬木樹種,群落結構相同D.與人工林相比,混交林生態系統物種組成更復雜【解析】【詳解】A、混交林的多種喬木群落結構更B、人工林經過撫育,去除自然長出的其他樹木D、與人工林相比,混交林物種豐富度更高,故選C。13.下列相關實驗操作正確的是()A.配制PCR反應體系時,加入等量的4種核糖核苷酸溶液作為擴增原料B.利用添加核酸染料的凝膠對PCR產物進行電泳后,在紫外燈下觀察結果C.將配制的酵母培養基煮沸并冷卻后,在酒精燈火焰旁倒平板D.將接種環燒紅,迅速蘸取酵母菌液在培養基上劃線培養,獲得單菌落【解析】與DNA分子結合,利用添加核酸染料的凝膠對PCR產物進行電泳后,在紫外燈下觀察結果。【詳解】A、PCR的原理是DNA復制,DNA的單體是脫氧核糖核苷酸,配制PCR反應體系時,加入4種B、瓊脂糖凝膠制備中加入的核酸染料能與DNA分子結合,凝膠中的DNA分子通過染色,可以在波長為300nm的紫外燈下被檢測出來,B正確;C、將配制的酵母培養基高溫滅菌并冷卻到不燙手(50℃左右)后,在酒精燈火焰旁倒平板,C錯誤;D、將接種環燒紅,待冷卻后(避免菌種被燙死),蘸取酵母菌液在培養基上劃線培養,獲得單菌落,D錯二、多項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在每小題給個或兩個以上選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得3分,選對但不全的得1分,有選錯的得0分。14.酵母細胞中的M蛋白被激活后可導致核膜裂解、染色質凝縮以及紡錘體形成。蛋白K和P可分別使M發生磷酸化和去磷酸化,三者間的調控關系如圖所示。現有一株細胞體積變小的酵母突變體,研究發現其M蛋白的編碼基因表達量發生顯著改變。下列分析正確的是()→激活一抑制A.該突變體變小可能是M增多且被激活后造成細胞分裂間期變短所致B.P和K都可改變M空間結構,從而改變其活性C.K不足或P過量都可使酵母細胞積累更多物質而體積變大C、據題圖可知,蛋白K對M有抑制作用,蛋白P對M有激活作用,故K不足或P過量都會使酵母細胞D、據題圖可知,當M增多時,會激活促進蛋白P的產生,而蛋白P又會反過來繼續激活促進蛋白M的產生,使得M繼續增多,故M和P之間的活性調控屬于正反饋調節,D錯誤。15.單基因隱性遺傳性多囊腎病是P基因突變所致。圖中所示為某患者及其父母同源染色體上P基因的相關序列檢測結果(每個基因序列僅列出一條鏈,其他未顯示序列均正常)。患者的父親、母親分別具有①、②突變位點,但均未患病。患者弟弟具有①和②突變位點。下列分析正確的是()母親A.未突變P基因的位點①堿基對為A-TB.①和②位點的突變均會導致P基因功能的改變C.患者同源染色體的①和②位點間發生交換,可使其產生正常配子D.不考慮其他變異,患者弟弟體細胞的①和②突變位點不會位于同一條染色體上【分析】結合圖示可知,換著獲得父親的下面一條鏈和母親的下面一條鏈,均為突變的鏈,說明未突變PP基因的位點①堿基對為C-G,A錯誤;B、結構決定功能,①和②位點的突變均導致基因結構發生改變,均會導致P基C、由圖可知,患者同源染色體的①和②位點間發生交換,可得到①、②位點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人體內的Na+幾乎全部由小腸吸收獲取,主要經腎隨尿排出B.抗利尿激素增多與患PP均可使細胞外液增多C.血鈉含量降低可使腎上腺合成的醛固酮減少D.PP患者的病因可能是腎小管和集合管對Na+的轉運異常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調節水平衡的主要激素是抗利尿激素,調節鹽平衡的主要激素是醛固酮。人【詳解】A、人體內Na+幾乎全部由小腸吸收故選BC。改善。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清除淀區淤泥減少了系統中氮和磷的含量,可使水華發生概率降低B.對白洋淀補水后,可大力引入外來物種以提高生物多樣性C.種植水生植物使淀區食物網復雜化后,生態系統抵抗力穩定性增強D.水中投放能降解有機污染物的有益微生物可促進物質循環【分析】生態系統中的生物種類越多,營養結構越復雜,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就越強,抵抗力穩定性【詳解】A、淤泥中的有機物和營養物質(如N、P等)會導致水體的富營養化,促進藻類的大量繁殖,形故選ACD。利用的老窖池內壁窖泥中含有大量與釀酒相關的微生物。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傳統白酒的釀造是在以釀酒酵母為主的多種微生物共同作用下完成的B.窖池內各種微生物形成了相對穩定的體系,使釀造過程不易污染雜菌C.從窖泥中分離的釀酒酵母擴大培養時,需在CO?或N?環境中進行D.從谷物原料發酵形成的酒糟中,可分離出產淀粉酶的微生物【解析】【分析】1、在發酵過程中分泌酶不同,它們所發揮的作用就不同,因此傳統釀造不僅僅需要酵母菌,還要有其他菌種。2、酒曲中微生物(如曲霉)分泌的淀粉酶可將谷物中的淀粉轉變成單糖等,會使米酒具有甜味,進一步在酵母菌的作用下產生酒精。3、酵母菌是兼性厭氧微生物,在有氧條件下,酵母菌進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把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在無氧條件下,酵母菌能進行酒精發酵。【詳解】A、白酒的釀造主要依靠釀酒酵母,由于窖泥中含有大量與釀酒相關的微生物,故傳統白酒的釀造是在以釀酒酵母為主的多種微生物共同作用下完成的,A正確;B、窖池內各種微生物形成了相對穩定的體系,且釀造過程產生的酒精也會抑制雜菌的生長與繁殖,使釀造過程不易污染雜菌,B正確;C、酵母菌是是兼性厭氧菌,與無氧呼吸相比,細胞有氧呼吸產生的能量更多,更能滿足酵母菌大量繁殖時的需求,因此,對分離的釀酒酵母擴大培養時需要在有氧的條件下進行,C錯誤;D、谷物原料如高粱、玉米、大米等富含淀粉,因此從谷物原料發酵形成的酒糟中可分離出產淀粉酶的微生故選ABD。19.高原地區藍光和紫外光較強,常采用覆膜措施輔助林木育苗。為探究不同顏色覆膜對藏川楊幼苗生長的影響,研究者檢測了白膜、藍膜和綠膜對不同光的透過率,以及覆膜后幼苗光合色素的含量,結果如圖、表所示。理葉綠素含量(mg/g)類胡蘿卜素含量(mg/g)白膜(1)如圖所示,三種顏色的膜對紫外光、藍光和綠光的透過率有明顯差異,其中光可被位于葉綠(2)光合色素溶液的濃度與其光吸收值成正比,選擇適當波長的光可對色素含量進行測定。提取光合色素(3)研究表明,覆蓋藍膜更有利于藏川楊幼苗在高原環境的生長。根據上述檢測結果,其原因為 (答出兩點即可)。【答案】(1)①.藍光②.類囊體薄膜③.C5④.糖類⑤.紫外光(2)①.無水乙醇②.葉綠素a和葉綠素b主要吸收藍紫光和紅光,胡蘿卜素和葉黃素主要吸收(3)覆蓋藍膜紫外光透過率低,藍光透過率高,降低紫外光對幼苗的輻射的同時不影響其光合作用;與覆蓋白膜和綠膜比,覆蓋藍膜葉綠素和類胡蘿卜素含量都更高,【解析】【分析】光合作用是指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將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著能量的有機物,并且釋放出氧氣的過程。光合作用第一個階段的化學反應,必須有光才能進行,這個階段叫作光反應階段。光反應階段是在類囊體的薄膜上進行的產物有02、ATP和NADPH。光合作用第二個階段中的化學反應,有沒有光都能進行,這個階段叫作暗反應階段。暗反應階段的化學反應是在葉綠體的基質中進行的。在這【小問1詳解】葉綠體由雙層膜包被,內部有許多基粒。每個基粒都由一個個圓餅狀的囊狀結構堆疊而成,這些囊狀結構稱為類囊體。吸收光能的4種色素就分布在類囊體的薄膜上。其中葉綠素a和葉綠素b主要吸收藍紫光和紅光,胡蘿卜素和葉黃素主要吸收藍紫光。這4種色素吸收的光波長有差別,但是都可以用于光合作用。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用于暗反應階段,在這一階段,一些接受能量并被還原的C3,在酶的作用下經過一系列的反應轉化為糖類;另一些接受能量并被還原的C3,經過一系列變化,又形成C5。據圖可知,與白膜覆【小問2詳解】綠葉中的色素能夠溶解在有機溶劑無水乙醇中,所以,可以用無水乙醇提取綠葉中的色素。葉綠素a和葉綠素b主要吸收藍紫光和紅光,胡蘿卜素和葉黃素主要吸收藍紫光,為了排除類胡蘿卜素的干擾,測定葉【小問3詳解】據圖可知,與覆蓋其它色的膜相比,覆蓋藍膜的紫外光透過率低,藍光透過率高,在降低紫外光對幼苗的輻射的同時不影響其光合作用;據表中數據分析,與覆蓋白膜和綠膜比,覆蓋藍膜葉綠素和類胡蘿卜素含20.心率為心臟每分鐘搏動的次數。心肌P細胞可自動產生節律性動作電位以控制心臟搏動。同時,P細胞也受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的雙重支配。受體阻斷劑A和B能與各自受體結合,并分別阻斷兩類自主神經(2)心肌P細胞能自動產生動作電位,不需要刺激,該過程涉及Ca2+的跨膜轉運。神經細胞只有受刺激(3)據圖分析,受體阻斷劑A可阻斷神經的作用。興奮在此神經與P細胞之間進行傳遞的結構為(4)自主神經被完全阻斷時的心率為固有心率。據圖分析,受試者在安靜狀態下的心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固有心率。若受試者心率為每分鐘90次,比較此時兩類自主神經的作用強度:【答案】(1)①.腦干②.分級(2)①.Na+②.外負內正③.協助擴散(3)①.副交感②.突觸(4)①.小于②.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都起作用,副交感神經作用更強【解析】【分析】靜息時,神經細胞膜對鉀離子的通透性大,鉀離子大量外流,形成內負外正的靜息電位;受到刺激后,神經細胞膜的通透性發生改變,對鈉離子的通透性增大,鈉離子內流,形成內正外負的動作電位。興奮部位和非興奮部位形成電位差,產生局部電流,膜外電流由未興奮部位流向興奮部位興奮,膜內電流【小問1詳解】調節心臟功能的基本中樞位于腦干。大腦皮層通過此中樞對心臟活動起調節作用,體現了神經系統的分級【小問2詳解】神經細胞只有受刺激后,才引起Na+離子跨膜轉運的增加,進而形成膜電位為外負內正的興奮狀態。上述小問3詳解】交感神經可以使心跳加快、加強,副交感神經使心跳減慢、減弱,據圖分析可知,與對照組相比,當受體阻斷劑A與受體結合后,心率比安靜時明顯加快,而受體阻斷劑B與受體結合后,心率下降,所以受體阻斷劑A可阻斷副交感神經的作用,受體阻斷劑B可阻斷交感神經的作用。此神經與P細胞之間在反射弧中可以作為效應器,故興奮在此神經與P細胞之間小問4詳解】自主神經被完全阻斷時的心率為固有心率,與對照組相比,受體阻斷劑A和B同時處理時為固有心率,說明安靜狀態下心率小于固有心率。交感神經可以使心跳加快、加強,副交感神經使心跳減慢、減弱,安靜狀態下心率為每分鐘65次,交感神經能使其每分鐘增加115-65=50次,副交感神經能使其每分鐘降低65-50=15次,如果兩者作用強度相等,理論上應該是每分鐘65+50-15=100次,若受試者心率為每分鐘9021.我國采取了多種措施對大熊貓實施保護,種群密度種群密度棲息地面積女-種群數量竹林面積山系(1)割竹挖筍和放牧使大熊貓食物資源減少,人和家旅游開發等使大能貓棲息地的部分森林轉化為裸巖或草地,生態系統中消費者獲得的總能量。森(2)調查結果表明,大熊貓種群數量與和呈正相關。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及自然保護(3)調查結果表明,岷山山系大熊貓棲息地面積和竹林面積最大,秦嶺山系的秦嶺箭竹等大熊貓主食竹資源最豐富,這些環境特征有利于提高種群的繁殖能力。據此分析,環境資源如何通過(4)綜合分析,除了就地保護,另提出2條保護大熊貓的措施:-0【答案】(1)①.生物(密度制約)②.減少③.間接(2)①.棲息地面積②.竹林面積③.食物④.碎片化(3)豐富的食物資源和適宜的棲息空間可以提高大熊貓的繁殖,增加出生率,也可以降低種內競爭,減少死亡率,進而提高大熊貓的種群密度;大熊貓棲息地面積和竹林面積減小,大熊貓種群繁殖能力減弱,出(4)將大熊貓從當前棲息地遷移到其他適宜生存的地區,有助于擴大大熊貓的遺傳多樣性;也可以建立大熊貓繁育中心,進行人工繁殖與飼養,可以增加大熊貓的數量,減輕野外種群的壓力;制定更嚴格的法律法規,加大對大熊貓棲息地保護的力度,對非法捕獵、販賣大熊貓及其制品的行為進行嚴厲打擊,保護大【分析】1、影響種群數量的因素可分為生物因素和非數量的作用強度與該種群的密度是相關的,稱為密度制約因素;氣溫和干旱等氣候因素以及地震、火災等2、人類活動對野生物種生存環境的破壞,主要表現為使得某些物種的棲息地喪失和碎片化。開墾為耕地,交通(高速公路、高速鐵路)和水利(修建水壩)設施、房地產工程項目的修建,都可能導【小問1詳解】人和家畜會與大熊貓競爭食物資源,屬于種間競爭關系,屬于影響大熊貓種群數量的生物因素,因為對種生態系統中生產者減少,固定的太陽能減少,因此生態系統中消費者獲得的總能量減少;森林面積減少,【小問2詳解】由圖可知,與大熊貓種群數量曲線變化趨勢一致的有棲息地面積和竹林面積,說明大熊貓種群數量與棲息地面積和竹林面積呈正相關;由圖可知,竹林面積和棲息地面積與大熊貓種群數量呈正比,因此通過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及自然保護區建設使大熊貓棲息地面積擴大和食物(竹林面積)資源增多,可提高棲息地對大熊貓的環境容納量;根據題意,人類活動導致大熊貓被分為33個局域種群,說明人類活動導致大熊【小問3詳解】根據題意,棲息地面積和食物資源均會影響種群繁殖能力,即影響種群出生率,則大熊貓棲息地面積和竹林面積增大,會提高種群繁殖能力,出生率上升,同時種內競爭減弱,死亡率減小,進而提高種群密度,若大熊貓棲息地面積和竹林面積減小,大熊貓種群繁殖能力減弱,出生率降低,同時種內競爭增強,死亡【小問4詳解】對于保護大熊貓的措施,除了就地保護之外,還可以易地保護,如將大熊貓從當前棲息地遷移到其他適宜生存的地區,這樣可以避免棲息地破壞、人類干擾等問題,同時也有助于擴大大熊貓的遺傳多樣性。在新的棲息地,大熊貓可以獲得更多的食物資源和生存空間,從而提高其生存和繁殖機會。也可以建立大熊貓加大對大熊貓棲息地保護的力度。對非法捕獵、販賣大熊貓及其制品的行為進行嚴厲打擊,保護大熊貓的22.新城疫病毒可引起家禽急性敗血性傳染病,我國科學家將該病毒相關基因改造為r2HN,使其在水稻胚(1)實驗所用載體的部分結構及其限制酶識別位點如圖1所示。其中GtP為啟動子,若使r2HN僅在水稻和EcoRI標注的位點為各限(2)利用方法將r2HN基因導入水稻愈傷組織。為檢測r2HN表達情況,可通過PCR技術檢測 (3)獲得轉基因植株后,通常選擇單一位點插入目的基因的植株進行研究。此類植株自交一代后,r2HN(4)制備r2HN疫苗后,為研究其免疫效果,對實驗組雞進行接種,對照組注射疫苗溶劑。檢測兩組雞體內抗新城疫病毒抗體水平和特異應答的CD8+T細胞(細胞毒性T細胞)水平,結果如圖2所示。據此分析,獲得的r2HN疫苗能夠成功激活雞的免疫和圖2(5)利用水稻作為生物反應器生產r2HN疫苗的優點是_。(答出兩點即可)【答案】(1)①.水稻胚乳細胞②.終止轉錄③.HindIII④.EcoRI(2)①.農桿菌轉化②.r2HNmRNA③.抗原抗體雜交(3)①.1/4②.純合體自交后代不發現性狀分離(5)不受性別的限制、可大量種植、成本低、安全性高【解析】【分析】基因工程是一項體外DNA重組技術,需要借助限制酶、DNA連接酶和載體等工具才能進行。它的基本操作程序包括:目的基因的篩選與獲取、基因表達載體的構建、將目的基因導入受體細胞和目的基【小問1詳解】利用水稻細胞培育能表達r2HN的水稻胚乳細胞生物反應器,水稻胚乳細胞啟動子在水稻胚乳細胞中更容基因插入到載體的啟動子和終止子之間,則需要【小問2詳解】獲得水稻愈傷組織后,通過農桿菌的侵染,使可通過PCR技術檢測轉錄的r2HNmRNA,可從轉基因水稻中提取蛋白質,用相應的抗體進行抗原—抗體雜【小問3詳解】獲得轉基因植株后,通常選擇單一位點插入目的基因的植株進行研究。單一位點插入目的基因的植株,則相當于雜合子,雜合子自交,后代含有r2HN基因的純合子為1/4。由于純合體自交后代不發生性狀【小問4詳解】據圖可知,實驗組的抗體水平和CD8+T免疫產生了細胞毒性T細胞,即r2HN疫苗能夠成功激活雞的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小問5詳解】通過水稻作為生物反應器生產r2HN疫苗具有不受性別的限制、可23.西瓜瓜形(長形、橢圓形和圓形)和瓜皮顏色(深綠、綠條紋和淺綠)均為重要育種性狀。為研究兩類性狀的遺傳規律,選用純合體P(長形深綠)、P?(圓形淺綠)和P?(圓形綠條紋)進行雜交。為方便統實F?表型和比例驗合①非圓深綠非圓深綠:非圓淺綠:圓形深綠:圓形淺綠=9:3:3:1②非圓深綠非圓深綠:非圓綠條紋:圓形深綠:圓形綠條紋=9:3: (1)由實驗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