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地表形態的塑造3河流地貌的發育課后作業含解析新人教版選擇性必修1_第1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地表形態的塑造3河流地貌的發育課后作業含解析新人教版選擇性必修1_第2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地表形態的塑造3河流地貌的發育課后作業含解析新人教版選擇性必修1_第3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地表形態的塑造3河流地貌的發育課后作業含解析新人教版選擇性必修1_第4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地表形態的塑造3河流地貌的發育課后作業含解析新人教版選擇性必修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8-課后作業提升5河流地貌的發育【基礎演練】河流像蛇一樣曲曲折折地流淌,是一種河流造就的地貌景觀,地理學者把它稱作曲流地貌或蛇曲地貌,一般形成于草原、濕地等平坦地區。下圖為青藏高原上青海省玉樹直門達村旁邊的通天河,該河穿行于山脈之間,仿佛嵌入巖石深處,如游龍一般曲折,被稱為“嵌入式蛇曲”,呈現另類的立體蛇曲之美。據此回答1~2題。1.圖中通天河蛇曲具有另類之美的緣由是()A.側蝕作用劇烈,更加彎曲B.位于青藏高原,高差更大,立體感強C.流量大,水流湍急,水能資源豐富D.地殼斷裂下陷,峽谷幽長,更加優美2.據材料推想“立體蛇曲”的形成過程()①冰川侵蝕②地殼隆起③側蝕④斷裂下陷⑤下切侵蝕A.②④⑤B.②③⑤C.③④⑤D.③②⑤讀某地區自然景觀分布示意圖,以及P、Q兩區域的等高線圖,完成3~4題。3.有關圖中P處地貌的敘述正確的是()A.以流水沉積作用為主,7月最顯著B.分布于河流入海口處C.形成與風力作用相關,1月最顯著D.組成物質大小混雜無分選4.依據“地勢平坦、取水便利、無水患洪災之地建立聚落”的原則,聚落選址在Q地的最佳位置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5.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地貌名稱:甲________,乙________,丙________。(2)甲、乙、丙地貌都是由地質作用中的________力作用形成的。(3)甲地貌一般分布在________。乙地貌多分布在________。(4)關于乙、丙兩圖的說法,下列正確的是()A.乙是流水積累地貌,丙是風力侵蝕地貌B.乙地貌多分布在干旱地區,丙地貌多分布在潮濕地區C.丙地所在氣候區,鄉村聚落多為散居、流淌性村落D.乙地貌所在氣候區,主要生態問題是荒漠化【實力提升】讀河流地貌示意圖,完成6~7題。6.圖示河流地貌形成的緣由,主要是()A.流水侵蝕和積累作用B.風力搬運作用C.流水溶蝕作用D.風化作用7.圖b所示地形剖面對應圖a中的()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野外考察是發覺和解決地理問題的重要方法。下圖是某地理愛好小組在野外考察中拍攝的照片。讀圖,完成8~9題。8.圖中礫石灘常見于大河的()A.河源B.凸岸C.凹岸D.入海口9.粒徑分布是分析河流沉積物特性的重要指標。同學們繪制了四幅直徑2cm以上的礫石粒徑統計圖,其中能反映圖中粒徑分布特征的是()“莫問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數家新住處,從前大江流。古岸崩欲盡,平沙長未休。想應百年后,人世更悠悠。”讀唐朝詩人胡玢的詩,結合下圖和所學學問,回答10~11題。10.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曲流的東岸是侵蝕岸B.“數家新住處”應位于乙地C.詩中描述的情境一般發生在河流的上游D.河流流向為自南向北11.內力作用主要影響河流的()A.流向B.含沙量C.汛期D.流量12.風水學在中國文化中是一門源遠流長的學問。其中目的是教育民眾,在山河大地之間,選擇一處適合人類生存的環境,并利用此環境,主動奮斗,努力不懈,進而使長居此地的人們健康、平安又興盛勝利。雖然經過時間演化,有迷信成分,但里面卻包含著中國古代樸實地理學的思想。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穴居時代的居住風水—“未有宮室之時,因‘陵穴’掘穴而處之;乃圣王慮之,以為掘穴,則冬可避風寒”。材料二殷商時代的居住風水—“攻位于汭”(汭:河水內灣環繞處,為凸岸)(1)讀材料一和圖甲,分析穴居時代人們在選擇開鑿居住洞窟時考慮的自然因素及緣由。(2)依據材料二和圖乙丙,“汭位”對古代取水平安、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產生的影響及緣由。(3)凹岸在古代風水中稱“反弓水”是一文不值的,不適合辟為住宅用地的。但現在我們發覺像倫敦、上海等一些港口城市最早往往在凹岸布局。分析緣由。13.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世界上有很多谷地。從形態上看,有“U”形谷,如挪威峽灣;有“V”形谷,如雅魯藏布江谷地;有“裂谷”形谷,如東非大裂谷。谷地對氣候、生物、水文等影響很大,河谷往往也是人類活動集中的地區。材料二讀圖甲斯堪的納維亞半島西側某河谷剖面簡圖,該谷地沿線無斷層。材料三圖乙美國西北部奎茨河及等高線分布圖,該河谷植被茂密,被稱為溫帶“雨林”,是美國大陸“最潮濕”的地方。(1)結合材料及所學學問,說明圖甲中該形態河谷的形成過程。(2)河谷地區有大量的河相沉積物,請你指出河相沉積物在空間上和顆粒上的特點。(3)從地理位置和地形的角度,說明奎茨河谷“最潮濕”的緣由。課后作業提升5河流地貌的發育1~2.解析:第1題,圖中通天河蛇曲具有另類之美的緣由是其位于青藏高原,穿行于山脈之間,仿佛嵌入巖石深處,高差更大,立體感強,B正確;與其他地區相比,側蝕作用差異不大,不是另類之美的緣由,A錯誤;河流流量大,水流湍急,不易發展成蛇曲,C錯誤;地殼斷裂下陷,崖壁陡峭,缺少優美之感,D錯誤。第2題,依據材料,蛇曲地貌一般形成于草原、濕地等平坦地區。推想“立體蛇曲”的形成過程:先是在地形平坦時期受③側蝕作用,發育成蛇曲;后來發生②地殼隆起,落差大;⑤下切侵蝕增加,形成嵌入式蛇曲。其形成依次是③②⑤,D正確,B錯誤;沒有冰川侵蝕、斷裂下陷影響,①④錯誤,A、C錯誤。答案:1.B2.D3~4.解析:第3題,讀圖可知,圖中P處為沖積扇,以流水沉積作用為主,C錯誤;結合經緯度、海陸位置及洋流方向可知,該地為南半球的地中海氣候,河流流量較大月份在7月,A正確;P處地貌為沖積扇,沖積扇分布在河流出山口處,B錯誤;由于沖積扇的形成以流水沉積作用為主,顆粒大的先沉積,顆粒小的后沉積,組成物質有分選性,故D錯誤。第4題,讀圖可知,甲、丁兩地距離河流較遠,取水不便,解除A、D;丙處地勢低平,簡單發生洪澇災難,C錯誤;乙地位于河流上游,取水便利,水質較好,且乙地地形平坦,因此是聚落的最佳選址地,故B正確。答案:3.A4.B5.解析:考查外力作用對地表形態的影響。據圖分析如下:地貌形成分布聚落甲峽谷流水侵蝕多分布在山區多分布于河谷平地乙三角洲河流積累多分布在河口地區多分布于河流下游平原丙流淌性沙丘風力沉積多分布在內陸受風沙影響,多為散居、流淌性村落答案:(1)峽谷三角洲沙丘(2)外(3)山區河口地區(4)C6.解析:本題考查河流地貌的相關學問。圖示河流是曲流,凹岸侵蝕、凸岸積累,其地貌是流水侵蝕和積累作用形成的,A正確。答案:A7.解析:本題考查河流地貌的特征。圖b河床T岸陡,侵蝕較強,對應的是凹岸,P岸緩,是積累岸,對應的是凸岸。①③連線符合該地形剖面的特征。C正確。答案:C8.解析:本題考查河流沉積物特征。礫石灘主要是流水積累形成的,河源地區主要受流水侵蝕作用影響,A錯誤;凸岸積累、凹岸侵蝕,B正確,C錯誤;河流入海口地區主要形成三角洲,三角洲泥沙顆粒小,且積累有肯定的分選性,D錯誤。答案:B9.解析:本題考查讀圖分析實力。讀圖可知,圖中大多是直徑9厘米左右的礫石,結合選項中數據,D選項中,8厘米以上,11厘米以下礫石所占比重最大,D正確;A選項中各種粒徑礫石比重相當,A錯誤;B選項中14厘米以上礫石比重很大,B錯誤;C選項中17厘米以上、20厘米以下礫石比重最大最多,C錯誤。答案:D10.解析:從圖示可看出河灣處出現凹岸和凸岸。這是由于在河流發育成熟期,河流的側蝕作用加強,河流在凹岸侵蝕,在凸岸積累的原因。因為該河地處北半球,由等高線凸出方向確定,河流流向應自北向南流。右岸沖刷較劇烈,西岸為侵蝕岸,東岸為積累岸,“數家新住處”就應位于地勢平坦的積累岸。答案:B11.解析:內力作用使地表變得凹凸不平并形成高山和盆地。地勢的凹凸,影響河流的流向。答案:A12.答案:(1)光照、熱量(向南開口);避冬季偏北風(向南開口);高地(避開洪水、或除濕)(2)農業生產:凸岸是沉積岸,有利于泥沙沉積、土壤形成;軍事防衛:凸岸自然水面圍繞可做防衛之用;日常生活:水流較緩,便于取水。(3)凹岸流水侵蝕作用劇烈,水深利于水運發展。13.解析:第(1)題,本題考查河谷的形成過程。由材料一、二可知,該河谷位于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西側,為峽灣,地質時期位于北歐的冰川中心,受冰川侵蝕作用,形成“U”形谷;后來地球進入暖和期,氣溫上升,冰川溶化后退,谷地中河流的下切侵蝕,形成“V”形河谷。第(2)題,本題考查河相沉積物在空間上和顆粒上的特點。本題主要從河水的磨蝕、搬運、沉積等角度進行分析。河床上的沙石隨著流水的搬運作用,不斷受到水流的磨蝕作用,從上游到下游,沉積物的磨圓度越好,越細。流水的沉積作用具有肯定的分選性,粗、大、重的物質先沉積,細、小、輕的物質后沉積,沉積物有層理結構,分選好。第(3)題,本題考查奎茨河谷“最潮濕”的緣由。地理位置包括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主要從河谷特點和山脈影響進行分析。讀圖可知,奎茨河谷位于46°N~48°N之間,位于中緯度大陸西岸,終年受盛行西風影響,降水較多;從海陸位置看,該河谷位于太平洋東北岸,受阿拉斯加暖流,增溫增濕影響,降水量豐富;從河谷地形看,谷地向西放開,谷底呈西南一東北走向,有利于西風沿河谷深化,抬升作用明顯,多地形雨,水汽足夠。從山脈影響看,奎茨河谷緯度較高,海拔較高,晴天少,氣溫低,蒸發弱;植被茂密,蒸騰作用強,空氣濕度大。答案:(1)冰川侵蝕作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