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級上冊大單元作業設計
一、單元信息
基本信息學科年級學期教材版本單元名稱
生物學七年級第一學期生物圈中的
綠色植物
人教版
單元自然單元
組織方式
課時信息序號課時名稱對應教材內容
1第三單元第三章綠色植物與生物圈的水循環
(第一課時)
2第三單元第三章綠色植物與生物圈的水循環
(第二課時)
3第三單元第四章綠色植物是生物圖中有機物
的制造者
4第三單元第五章第一節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
氧(第一課時)
5第三單元第五章第一節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
氧(第二課時)
6第三單元?第五章第二節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二、單元分析
(一)課標要求
本單元內容在《義務教育生物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屬于“第
四主題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中“綠色植物的生理”的內容。教學
中,教師要幫助學生形成富重要概念產.
第三章:
1、綠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機鹽。利和無機鹽是由根吸收的,通
過導管運送到各個器官。
2、綠色植物通過吸收水分和蒸騰作用參考了生物圈的水循環,在生
物圈的水循環中起著重要作用。
2
第四章:
1.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光是光合作用必要的條件。
2、運用實驗法檢驗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說明綠色植物制造有機
物對于生物圈的重要意義。認同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對于生物圈的重
要意義,培養學生愛綠護綠的情感。
第五章第一節
1.光合作用的概念。
2.運用實驗法獨立設計并完成探究活動“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
的原料嗎?”
3.舉例說明光合作用原理在農業生產上的應用。
第二節
1,呼吸作用的過程,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2.認同綠色植物在維持生物圈的碳一氧平衡中的重要作用。
具體內容和活動建議如下:.
1、綠色植物與生物圈的水循環
具體內容一通為建議
植物吸收水分主要部位、運輸家跺水分散失的現象
分的途徑
觀察葉片’贏構
葉片的結構一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綠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機物匕】勺編造者
具體內容活
3
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小組合作完成“綠葉在光下制造
有機物”的實驗
3、綠色植物與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具體內容活動建議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小組合作完成探究“二氧化碳是
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嗎”
4、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具體內容活動建議
植物的呼吸作用探究種子的呼吸作用
(二)教材分析
1.知識框架
吸收水分的主要辭儀
幡糊對水分的■收松./------------------------
/.............”一?Q/?丁丁wa?
■尚■■與生■■的水■環KttXNM:裊度,E計收
------------------------------------'\緝色0MJ.與生1M*1家.口
愛給星光合作用"■
綠計在光下“下機1/光,先合作str)條付
'”?體■光合作mwt一
_________1綠色植粉是生物?中有機物的制造者
?r機i#r3ff用
植物的生理
二—,光?光合作,/黑日
/光合作M產生總,
咒合作用b
r'k光合作閑的一義
、在我亞上的血M
?子■費過11中產生塔?冏收二工化,
悻
綠色植粉與生存■中的碳一■平第4
師霸停用(坪吸作用的定義
\在&業上的應用
建國修安穗持生內■中的*一平泉
2.內容內在邏楫分析
單元和以人教版教材第三單元“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中的第三、四、
五章,作為一個教學作業設計單元,第三章內容包括植物對水分的吸
收和運輸、蒸騰作用、綠色植物參與生物圈的水循環以及觀察葉片結
構的實驗。內容抽象,邏輯關系強,氣孔的作用與光合作用、呼吸作
用有密度切聯系。
第四章內容由三部分構成。第一部分介紹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
制造有機物,這是重要的生物學概念。學生對這一概念的建構以實臉
“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為基礎,通過自動手實驗,分析實驗現象,
思考教材第117頁的討論題,認識到淀粉是光合作用的產.光是綠色
植物制造有機物不可缺少的條件。在實驗之后,教材敘述了什么是光
合作用,重點介紹了葉綠體、葉綠素的功能。第二部分講述在植物體
內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的用途。一是為細胞生命活動提供能量,二
是用來構建植物體。教材分別從血胞、器官;個體水平,用實例幫助
學生理解構成植物體干重的絕大部分物質是有機物,從而認識有機物
對于植物生活的重要意義。第三部分是第二部分內容的延伸、拓展。
講述的是綠色植物制造的有機物不僅養育了自身,而且養育了生物圖
中的其他生物。這部分內容的敘述庭以學生已有的關于食物鏈、食物
網的知識作為理解新知識的基礎,幫助學星認蕓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
用制造的有機物對于整個生物圈的重要意義。
第五章“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
原料嗎?”是本冊教材的
5
最后一個探究,它是在學生接受了一系列科學方法訓練和探究技能訓
練之后,綜合考查學生探究能力的活動。有助于培養學生較為全面的
科學探究能力。光合作用原理在農業生產上的應用,以期幫助學生理
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引導學生在學習有關綠色植物的知識時,特
別關注綠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及其與人類的關系。
(三)學情分析
植物對水分的吸收是通過根來完成的,這在第二章已有介紹,因
此,“植物對水分的吸收和運輸”的側重點放在了運輸上。關于植物
的蒸騰作用,學生在小學科學課中已學習過,教學中通過幫助學生回
憶的方式直接給出概念。蒸騰作用主要是通過葉片的氣孔進行的,要
進一步了解蒸騰作用,就必須知道葉片的結構,因此安排了“觀察葉
片的結構”的實驗。基于本章的落腳點是使學生認識綠色植物與水循
環的關系,因此,在觀察弊找產構時,側重點也是與之相關的表皮,
特別是表皮的氣孔。H以說,觀察葉片的結構是服務于更好地認識氣
孔這一與蒸騰作用相關的結構的。當每,一—實驗的安排也是為學生
進一步熟練地徒手切樂以及使用顯微鏡觀察創%條件。對于初中學生
而言,他們多數已有植物能夠進裝合作用的認識。但是,光合作用
的產物是什念?上色作用必須在免下學行嗎?光合作用有什么意
義?等等具體防烹覆不太清楚的。君%綠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巨大
作用,更是不甚了解。病舞在這一節的教學中要幫助學生在了解光
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釋放氧氣、更加全面地認識光合作用的基礎
6
上,認同綠色植物有助于維持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二氧化碳是
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嗎?“探究指導的寫法很簡單,只給出要探究的
問題和必要的背景資料(如氫氧化鈉溶液能夠吸收二氧化碳),要求
學生進行全過程設計并完成探究,難度較大。學生愿意也渴望重復科
學家們曾經走過的探索之路。他們有設計實驗的能力,也有自主分析
的基礎,滿足學生的這一愿望,會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增加。
三、單元學習與作業目標
通過本單元的教學活動,應當使學生從以下幾個方面得到發展
1、通過觀察植物散失水分的現象,引導和啟發學生探究葉片中散失
水分的結物。通過練習徒手切片,制作并觀察葉片的臨時切片,訓練
學生膨成一定的動手操作能力。對照葉片橫切面的永久切片,認識氣
孔的結構與開閉機制,認同氣孔是植物蒸騰作用的“門戶”和氣體交
換的“窗口”,理解結構和功能相適應這一原理,認識蒸騰作用的意
義。
2、幫助學生回憶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原料、產物等知識,通過
■?
探究實驗,明確綠色植物在光下能夠制造有機物(淀粉),分解有機
物分解為植物生命活動,理解綠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巨大作
用,還要讓學生初步學會生物科學研?一些基莖方法,從而培養學
生的觀察能力卜實臉能力和思維6
3、完成探究“二氧企碳是充用必需的原料嗎?“,用全過程探
究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創一步熟悉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
和方法;嘗試獨立設計并完成一項全過程的探究。
7
4、發展在植物栽培等方面的實踐能力,認同本單元知識在生產、活
動、環境保護等方面的應用價值,形成愛護綠色植物的美好情感,積
極參與植樹造林等綠化活動。
四、單元作業設計和評價設計思路
1.分析課標要求、教學內容和學情,制訂單元學習和作業目標。
2.作業設計基本流程:明確作業目標、選取情境素材、設定問題任務、
設計評價標準和方式。
3.對學生進行差別化的學習診斷與評價,有利于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
心,減輕學生學習負擔,提高學習的有效性。所以本單元進行分層評
價,本單元設置了以完成基本概念任務目標為導向的課時作業和以課
程標準為導向的以及核心素養為導向的單元階段評價設計。根據學生
完成情況,作業評價綜合使用等級評價、展示評價,對掌握基本概念
的給予肯定,設定A、B、C三等,完成特別好的給予展示。
五、課時作業展示
(一)課時作業一
課時內容:物圈(第一課時)
動動手
1、做一朵美麗的雙色花:請家長買一夕包帶葉的花(花朵大一點),
把花莖從中間剖開分別插入加了不同身色顏婁妙中,過一段時間觀察
花瓣的變化。再看看莖里G釵圖曲或/、
夯實基礎
8
2、取一支帶葉的白色百合花枝條,將其下端插入滴有紅墨水的溶液中,
3~4小時后,花瓣中的“經絡”變紅了。依據這種現象得出的結論是()
A運輸有機物的是導管.B.運輸水分的是導管C.運輸水分的是篩管
D.水分在植物體內從下往上運輸
3、下列敘述中,不屬于蒸騰作用意義的是()
A.蒸騰作用能夠提高大氣濕度,增加降雨
B.降低葉片溫度
C.植物的葉承接著雨水,減緩雨水對地面的沖刷
D.促進水分和無機鹽的吸收和運輸
D.蒸騰作用能夠促進植物體內無機鹽的向上運輸
4.下列能正確描述水在自然界與植物體之間的循環途徑的是()
A.大氣T植物根系T植物葉片T大氣
B.大氣T自然降水T植物根系T植物莖葉T大氣
C.植物葉片T植物根系T大氣
D.自然降水T植物莖葉T植物根系一大氣
時間要求:25分鐘
參考答案或提示:1、采用拍攝照片或圖畫、文字的方式記錄
2、B3、C4、C
等級評定:
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學生養成連續觀察、客觀記錄的習慣。在此過
程中,學生感受到生命的神奇,形成尊重生命的意識。通過動手活動
增加學生對導管的感性認識,了解植物對水分的吸收和運輸的結構、
并險證導管是運輸水分和無機鹽的通道,明確水分在植物體內是通過
由導管構成的網絡運輸到植物體的各個部分的。了解綠色植物蒸騰作
用及其意義。
(二)課時作業二
課時內容:第三章綠色植物與生物圈的水循環(第三課時)
夯實基礎:r,
1、綠色植物散失水分以及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門戶是()
A.葉肉細胞B.上表時1C:和9D.下表皮
2、下面是制作葉片橫切面臨時切片的實微霹,正確的排列順序
______________o
①將新鮮的葉片放在小木板上②橫向迅速切割葉片③右手捏緊并排的兩
個刀片④選最薄的一片制成臨時切片⑤把刀片夾縫中的薄片放入水中
能力提升:
3.下列與蒸騰作用有關的說法錯誤的是()
A.水分以水蒸氣的形式散失到大氣中
B.移栽樹木時應多保留樹葉,增大其蒸騰作用
C.促進植物體內水分和無機鹽的運輸
10
D.促進生物圈的水循環
預習提示:
4、興趣小組的同學幫老師準備“驗證綠葉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實驗并預
習該實驗,了解實驗原理及步驟。
“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的實驗中
①、把盆栽天竺葵放到黑暗處一晝夜,目的是。
②、用黑紙片把葉片同一部位上下兩面徹底蓋嚴,使之不見光,其目的
是
時間要求:15分鐘
參考答案或提示:1、C2、①③②⑤④3、B4、①、葉片中原有
的淀粉全部運走或耗盡②、與沒有遮光的部分形成對照
等級評定:
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回憶觀察葉片結構的實驗,鞏固臨時切片的制作
方法。認識綠色植物散失水分以及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門戶并形成生
物的結構和功能相適應的觀念。了解綠色植物參與生物圈的水循環途徑,
(三)課時作業三/
課時內容:第四章,濰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機物的制造者
夯實基礎:―
1、在進行“驗證綠葉彘下合羲粉”的實驗心正確的實臉順序
----------
①向葉片上滴加碘液②將葉片的密臺進行遮光處理③用清水漂洗④觀
11
察顏色反應⑤用酒精脫色⑥暗處理一晝夜
2、下列有關光合作用的敘述,不正確的是()o
A.光合作用的條件之一是必須要有光照
B.光合作用是一切生物生存的根本保障
C.光合作用的場所是葉綠體,葉綠體是“能量轉換器”
D.綠色植物所有的器官都能進行光合作用
能力提升
3、正常的韭菜是綠色的,可是“韭黃”卻是黃色的,為什么?
4、你可以就“葉綠素的形成是否與光有關?”這個問題進行探究。請寫
出你的實驗方法、實驗步驟及預期結果。
時間要求:30分鐘
參考答案或提示:1、⑥②⑤③①④2、D3、避光培養4、可以以韭黃
為材料設計,注意變量的控制,拔亍變量以外其他條件保持一致
等級評定:-,、
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通過回憶沆固.驗過程,明確綠色植物在光下能
夠制造有機物(淀粉),理解綠色植物/生絲園中的巨大作用,讓學生掌
握科學探究的一些基本方法,從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能力和思
維能力。幫助學生回憶光合作用的原料、4產物等知識,
12
(四)課時作業四
課時內容第五章綠色植物與生物圈的碳一氧平衡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第一課時)
夯實基礎
1.下列關于光合作用的說法,正確的是
A.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氧氣,產物是有機物和能量
B.原料是二氧化碳和光能,產物是化學能和氧氣
C.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產物是有機物(儲存著能量)和氧氣
D.原料是有機物(儲存著能量)和氧氣,產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2.植物光合作用的實質是()
A.合成有機物,釋放能量B.合成有機物,貯存能量
C.分解有機物,貯存能量D.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
3、到了秋天,農民伯伯收集干草,為了家中喂養的幾只小羊能夠度過冬
季缺少食物的難關。你知道小羊從干草中獲得的營養主要是什么嗎?
能力提升
4.下圖對光合作用的探索的實驗中。②和對照,說明
植物能夠更新由于小鼠呼吸而變得污濁的空氣。后來,其他科學家的實
驗相繼證明,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O
13
19世紀,科學家把植物放在暗處數小時,然后讓某葉片一部分遮光,另
一部分暴露在光下。一段時間后,用碘蒸氣處理該葉片,結果照光的部
分呈深藍色,遮光的部分無顏色變化。實臉結果說明,葉片在光下產生
o現在,我們知道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把
轉化為化學能,貯存在有機物中,直接或間接地為其
他生物提供物質和能量,并對維持大氣中的平衡起重
要作用。
時間要求:15分鐘
參考答案或提示:1.C2.B3、樹葉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機物。4.④、
氧氣、淀粉、光能、碳一氧
等級評定:
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讓學生了解綠色植物在生物圈中不僅是有機物的
制造者,還是氧氣的制造者,同時關注光合作用在農業生產上的應用,
做到理論知識與生產實際相結合。培養學生愛護綠色植物、熱愛大自然、
保護環境的美好情感。
(五)課時作業五
課時內容第五章第一節光合作用吸脆用題疹釋放氧(第二課時)
夯實基礎
1、“低碳生活”已成為現代的要求,保持植被和大面積綠化是降低大氣
中二氧化碳含量的這方法;對改善人勾的生存環境有重大意義,其原
因之一是植物的光惠需程()W
A.吸收二氧化碳B.吸收水和無機鹽C.生產有機物D.釋放二氧化碳
2、下列在農業生產措施中,應用了光合作用原理的是()
A.移栽樹苗時,根部帶有一小塊土坨B.播種玉米時,要保持適當的間
距
C.早春播種后,使用透光塑料薄膜覆蓋地表
D.移栽樹苗時,剪去樹苗的部分樹葉
3、菜農在溫室種菜的時候,常常對菜使用氣肥。你知道氣肥的主要成
分嗎?為什么使用氣肥會增產?
能力提升
4.完成探究實驗: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嗎?(小組合作)
時間要求:15分鐘(探究實驗可以由小組自由組織完成,為時一周左
右)
參考答案或提示:1、A2、B3、氣肥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因為二
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所以施加氣肥可以使蔬菜增產。4、評價標
準見實驗評價核檢表
實驗評價核檢表
實驗過程核檢表現一通過不通
過
假設要有一勒,.
提出問題,作出
定的科事常據一
假設
制定計劃1、學會確認實驗變量和控制實驗
__4V”
2、完善實驗裝置。檢查裝置氣密
性等。
3、匯報交流設計方案,并說明設
計意圖
4、推測實驗現象及結論,進行互
評
實施計劃實驗操作過程是否規范,觀察是否
仔細,結果記錄是否實事求是
得出結論是否能正確分析實驗現象,得出結
論。
表達交流分析實驗結果是否有邏輯,匯報交
流表達是否流暢、準確。
等級評定:
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讓學生了解理解光合作用在維持碳一氧平衡方
面的重要意義;用全磐鱉產一步熟悉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和方法
是本節作業設計的套點。讓學生嘗試獨立設計并完成一項全過程的探
究,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提高旻專的分析和推理能力。幫助學
生養成良好的實驗慣1培養學生的現察’分析以及實驗設計能力。
16
(六)課時作業六
課時內容第五章第二節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夯實基礎
1、正確表達呼吸作用過程的公式的是()
A.水+二氧化碳T有機物十氧氣+能量
B.有機物十氧氣T二氧化碳十水十能量
C.有機物十二氧化碳T水十氧氣十能量
D.水十氧氣T有機物+二氧化碳十能量
2.白薯、白菜堆放久了會發熱的原因是()
A.光合作用產生了熱量B.蒸月番作用產生了熱量
C.呼吸作用產生了熱量D.都有可能
3.在農業生產上,為了利于植物呼吸,常采取的措施是()
A.大量使用有機肥料B.大量使用無機肥料
C.大量澆水D.中耕松土
4、植物進行呼吸作用的家住是(“)
A.綠色部分B.葉片C.種子D.植物體有生命的部分
能力提升
5.觀察生活中家長或悲布里,果、蔬菜怎樣存放更保鮮
6、“中國將力爭2030年前達倒二氧像碳排放軍僮,努力爭取2060
年前實現碳中和。”這是中國國手嘉人在2020年9月舉辦的第七
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恐上向舊際社會作出碳達峰、碳中和的鄭
17
重承諾。隨后,這一“3060目標”被納入“十四五”規劃建議,中
央經濟工作會議也首次將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列為年度重點任務
之一。“碳排放”“碳中和”中的“碳”一般指,這一氣體
與溫室效應密切相關,也是綠色植物進行的主要原料之
一,現在倡導低碳生活,說一說能降低碳排放的個人行為。
7、制作一張關于“低碳生活”的手抄報
時間要求:30分鐘(手抄報時間可放寬為一周)
參考答案或提示:1、B2、C3、D4、D5、糧食、蔬菜和水果等
在倉儲過程中,抑制它們的呼吸,是安全貯藏的首要措施。果蔬的保
藏,在減弱呼吸作用的同時,還需要保持一定的濕度,以防止環境干
燥引起果蔬失水。但柑橘、白菜等輕度干燥卻有利于保藏。果蔬保藏
時,應盡量避免機械損傷等。
6、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節水節電,節省用紙,拒絕使用一次性筷
子,愛護花草樹木,義務植樹,等等。
等級評定:
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通過層層遞進的問題,復習有機物分解為植物
生命活動提供能量,調動學生的邏輯思維。分析呼吸作用原理在生產、
生活中的應用,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常見的問題。
六、單元質量檢測展示
19
單元質量檢測
夯實基礎
一、選擇題
1、蕪湖尾水凈化生態公園里的水中紅杉林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紅杉樹植株的蒸騰作用,要經過以下四步,其中正確的順序應該是
()①通過氣孔散失到空氣②根吸收水分③水分化為水蒸氣④通過
導管輸送到葉
A.②③④①B.①②③④C.②④③①D.①③②④
2、下列在農業生產措施中,應用了光合作用原理的是()。
A.移栽樹苗時,根部帶有一小塊土坨
B.播種玉米時,要保持適當的間距
c.早春播種蓋地表
D.移栽樹苗時,剪去樹苗的部分樹葉
3、下列有關植物對水循環作用的敘旃,不正確的是()
A.植物的蒸騰作用能提高大氣濕度,促進降雨
B.植物的莖葉能承接雨水,大大成翳需永對地面的沖刷
C.樹林中的枯枝落葉能吸納大量雨水,補充地下水
D.植物蒸騰作用會散失大量水分,這是一種浪費
4、下列關于呼吸作用與光合作用的關系,敘述錯誤的是()。
A.呼吸作用分解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是對有機物的浪費
B.光合作用為呼吸作用提供了原料
C.呼吸作用為光合作用的正常進行提供了原料
20
D.沒有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也無法進行
5、萌發的種子所釋放出的氣體,能使燃燒的火苗遮滅,這是因為
()o
A.呼吸作用,消耗氧,移放二氧化碳B.呼吸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釋放氧氣C.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出氧氣D.光合作用,
吸收氧,呼出二氧化碳
6、呼吸作用的最重要意義在于()
A.呼出二氧化碳B.為生命活動提供能量C.消耗氧D.分解
有機物
7、大力植樹造林,可以改善氣候的原因是()
①蒸騰作用旺盛,使大氣濕度增加②光合作用旺盛,改善氧氣與二
氧化碳的平衡③呼吸作用旺盛,產生的水量增多④保護水土、防
風固沙⑤為更多的野生動物提供棲息地
A.①B.c.0(2)④D.①(2X3)
21
⑴填寫圖中各標號所示的結構的名稱:
0;④;
(5);⑥o
(2)具有支持和輸導作用的結構是[];具有保護作用的結構是
[]和[]o
⑶圖中②和③合稱為,細胞中含有,
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主要結構單。
能力提升
2、如圖:、
選取有綠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設備承包租賃合同協議
- 貨車輪胎購貨合同協議
- 訓練營入股合同協議
- 貨物配送協議書范本
- 設備儀器轉讓合同協議
- 調解婆媳矛盾協議書范本
- 《第03節 探究外力做功與物體動能變化的關系》教學設計1
- 2022年全國高中數學聯賽 B1卷試題
- 31屆化學初賽試題及答案
- 咖啡車擺攤轉讓合同協議
- 2025陜西漢中漢源電力(集團)限公司招聘56人易考易錯模擬試題(共500題)試卷后附參考答案
- (四調)武漢市2025屆高中畢業生四月調研考試 語文試卷(含答案詳解)
- 廣州廣州市天河區華陽小學-畢業在即家校共話未來-六下期中家長會【課件】
- 公司事故隱患內部報告獎勵制度
- 大學生創新創業基礎(創新創業課程)完整全套教學課件
- DL∕T 5210.6-2019 電力建設施工質量驗收規程 第6部分:調整試驗
- 中國農業文化遺產與生態智慧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浙江農林大學
- Unit 1 Looking forwards Understanding ideas 教學設計-高中英語外研版(2019)選擇性必修第四冊
- 基于PLC的無功補償裝置_畢業設計論文
- 初中語文試卷答題卡模板_可以修改
- 項目機械設備租賃市場調查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