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統編版八年級歷史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1頁
2025年統編版八年級歷史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2頁
2025年統編版八年級歷史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3頁
2025年統編版八年級歷史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4頁
2025年統編版八年級歷史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統編版八年級歷史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六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6題,共12分)1、下列各項,標志祖國大陸實現統一的是()A.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B.開國大典C.新疆和平解放D.西藏和平解放2、新中國成立之初;各種反動勢力蠢蠢欲動,妄圖顛覆新生的人民政權。為了鞏固人民政權,人民政府采取的措施有()

①穩定物價②土地改革③“一國兩制”④抗美援朝。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3、【題文】能證明‘‘西方侵略者幾百年來只需要在東方一個海岸上架起幾尊大炮就可霸占一個國家的時代是一去不復返了“的是()A.抗日戰爭的勝利B.解放戰爭的勝利C.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D.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4、2010年世博會在中國上海舉辦。中國館的展館建筑外觀以“東方之冠,鼎盛中華,天下糧倉,富庶百姓”的構思主題,表達中國文化的精神與氣質?;仡欀袊嗄陙戆l展的進程,你認為中國綜合國力得到迅速提升的主要原因是()A.尼克松訪華B.改革開放C.文化大革命D.中國重返聯合國5、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中日兩國政府正式宣布建立外交關系。推動兩國實現邦交正?;年P鍵是()A.中美關系的正?;疊.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C.中美建立外交關系D.第一屆亞非國際會議召開6、1956年1月,上海市副市長興奮地宣告:“我國資本主義最集中的城市,開始進入社會主義社會了!這一偉大勝利是我們人民的勝利.”他如此激動是因為上海完成了()A.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B.人民公社化C.大躍進D.土地改革評卷人得分二、填空題(共5題,共10分)7、首次使用“鄧小平理論”的科學稱謂是在中共十二大。錯誤:訂正:8、____年10月,西藏和平解放;____年底,三大改造完成9、榮毅仁的經歷成為手工業改造的一個縮影。______(判斷對錯)10、從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軍發動了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______(判斷對錯)11、洋務派于1862年創辦了第一所新式學堂--京師同文館。______(判斷對錯)評卷人得分三、判斷題(共6題,共12分)12、上海浦東開發區已經成為國際化的經濟中心和金融中心【】13、土地改革的完成,摧毀了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制度。()14、19世紀60年代,西摩爾率兵入侵新疆,使美麗富饒的新疆變成了人間地獄。()15、1898年,道光帝表示“不甘作亡國之君”,決心變法。______16、1927年4月,蔣介石在南京建立國民政府。。A.正確B.錯誤17、1956年底,國家基本上完成了對農業、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標志著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我國建立起來,我國從此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A.正確B.錯誤評卷人得分四、辨析題(共1題,共8分)18、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關系。

錯誤:________

理由:________評卷人得分五、識圖題(共2題,共12分)19、閱讀下列材料,完成相關任務。(1)下面的三幅圖片,對應中國近代史上外國列強的三次侵華戰爭,清政府被迫與外國列強簽訂了三個不平等條約,請你寫出每一幅圖片所對應的條約名稱:材料一圖1《____________條約》;圖2《___________條約》;圖3《____________條約》(2)19世紀中后期,外國列強接連發動的侵華戰爭,使中華民族危機日益深重。面對列強侵略,中國人民奮起反抗。請你寫出兩位這個時期反抗外國侵略的英雄人物及其事跡。

(3)上述三個條約的簽訂,分別給中國帶來了什么樣的影響?20、21、觀察下圖,結合所學知識完成:(1)如圖的反映的歷史事件是:3分(2)圖中正在講話的偉人是誰?3分評卷人得分六、材料題(共4題,共40分)2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據統計;被劫掠和破壞的財產,總值超過六百萬磅。在場的每個軍人都掠奪很多,在進入皇宮的宮殿后,誰也不知道該拿什么東西”

--摘自英國1860年《泰晤士報》材料二“俄國采取表面‘調?!?;實際支持的態度。在戰爭中,不花費一文錢;不出動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個參戰國得到更多的好處。”

--引自馬克思的話材料三“中國此次所受損毀及搶劫之損失;其詳數將永遠不能查出?!?/p>

瓦德西(1)材料一和材料三反映的歷史事件分別發生在哪一次戰爭中?

(2)材料一和材料三所反映的遭到劫掠和破壞的地點是今天的哪個城市?

(3)請舉出一個例子;說明侵略者在侵華戰爭中犯下的滔天罪行。

(4)材料二中所說的俄國“比任何一個參戰國得到更多的好處”主要指什么?)22、近代以來;隨著中國自然經濟的逐漸解體,民族資本主義經濟逐步產生和發展起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某校八年級學生在進行研究性學習時;搜集到張謇的有關資料,得出以下幾種結論:

①積極創辦洋務企業尤其是近代民用企業。

②《馬關條約》簽訂后;提出“愛國創業”的口號。

③創辦的企業以輕工業為主;如大生紗廠。

④一定程度上推動了近代經濟的發展。

(1)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請選擇說法正確的序號。

材料二:近代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曲線圖。

(2)據材料二概括指出近代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特點。簡要指出“夾縫產生”和“日益萎縮”兩個階段的主要原因。

(3)材料二中“1913-1919年”中國民族資本主義進入發展的“黃金時代”;造成此時迅速發展的外部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1882年民族實業家李松云在上海創辦了均昌鐵廠。當時;在均昌鐵廠制造的一艘小艇上出現了這樣一種現象:船頭懸掛著英國國旗,船尾懸掛著中國龍旗。

(4)結合材料二、三和所學知識,分析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如此艱難的社會根源。23、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一九五三年將是我國進行大規模建設的第一年?!薄皣医ㄔO包括經濟建設、國防建設和文化建設,而以經濟建設為基礎。”“工業化——這是我國人民百年來夢寐以求的理想,這是我國人民不再受帝國主義欺負不再過窮困生活的基本保證,因此這是全國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國人民必須同心同德,為這個最高利益而積極奮斗?!薄度嗣袢請蟆?953年元旦社論材料二“我們懷著十分興奮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薄鞍讶h工作的著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是一個偉大的戰略轉變?!薄皩嵭兴膫€現代化,大幅度地提高目前落后的生產力,必然要多方面地改變同生產力發展不適應的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改變一切不適應的管理方式、活動方式和思想方式。”——《人民日報》1979年元旦社論材料三“在邊遠地區、落后地區和貧困地區,群眾要求包產到戶的,應當支持群眾的要求應當支持群眾的要求,可以包產到戶,也可以包干到戶,并在一個較長的時間內保持穩定;在一般地區,已經實行包產到戶的,如果群眾不要求改變,就應當允許繼續實行?!薄吨泄仓醒腙P于印發進一步加強和完善農業生產責任制的幾個問題的通知》1980年9月請回答(1)依據材料一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全國人民的“最高利益”指的是什么?黨和政府為實現這個“最高利益”而編制的建設規劃叫什么?(2)請指出材料二中“戰略轉變”前后,黨的工作重心分別是什么?(3)綜合上述材料結合所學知識,請你為我國現代化經濟建設建言獻策。24、你認為當時中國為什么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6題,共12分)1、D【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51年西藏派出以阿沛?阿旺晉美為首席代表的代表團抵達北京,與中央人民政府談判,雙方達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協議.1951年10月,人民解放軍勝利進抵拉薩,西藏和平解放,至此,中國大陸獲得統一.

故選D.

本題主要考查了西藏和平解放的影響.1951年10月;人民解放軍勝利進抵拉薩,西藏和平解放,至此,中國大陸獲得統一.

準確識記西藏和平解放的影響.【解析】D2、B【分析】根據所學可知;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后,鄧小平從維護祖國和中華民族根本利益出發,創造性地提出了“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不合題意.①②④是新中國成立之初,為了鞏固人民政權,人民政府采取的措施.

故選B.

本題考查新中國的鞏固.

掌握新中國鞏固政權的措施,理解其意義.【解析】B3、D【分析】【解析】

試題分析:是指從1937年7月7日的“盧溝橋事變”開始;由日本帝國全面入侵中華民國引發的戰爭,主戰場在中國大陸,兩國軍隊鏖戰八年,至1945年9月2日,以中國的勝利而告終;解放戰爭是1945年8月至1950年6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援下,為推翻國民黨統治;解放全中國而進行的戰爭,期間共殲滅國民黨軍625萬余人,摧毀了國民黨各級反動政權,從根本上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在中國的統治。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是1949年;1950年6月25日,歷時三年的朝鮮戰爭爆發。1951年7月10日美國政府被迫同意在開城舉行停戰談判,并于1953年7月27日在朝鮮停戰協定上簽字,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符合西方侵略者幾百年來只需要在東方一個海岸上架起幾尊大炮就可霸占一個國家的時代是一去不復返了,選項D符合題意。

考點: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抗美援朝戰爭。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題目的關鍵詞是“西方侵略者幾百年來只需要在東方一個海岸上架起幾尊大炮就可霸占一個國家的時代是一去不復返了”【解析】【答案】D4、B【分析】【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我國改革開放的認識;根據所學知識,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做出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現在我國逐漸發展成為一個經濟特區一沿海開放城市一沿海經濟開放區一內地這樣全方位多層次的對外開放格局,中國的綜合國力迅速提高,本題選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察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識記和理解能力,改革開放是我國的基本國策,也是富國富民的必由之路,堅持走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是我們的今本國策,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經濟特區的設立擴大了本國的對外貿易;引進了更多的國外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增加了就業機會,擴大社會就業;加快特定地區經濟發展與經濟開發的速度,形成了新的產業結構和社會經濟結構。5、A【分析】中國重返聯合國和中美關系的改善;直接推動了中日關系的改善.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中日兩國政府正式宣布建立外交關系.

故選A.

本題主要考查推動中日兩國實現邦交正常化的關鍵.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識記歷史基礎知識和對歷史問題的分析能力.【解析】【答案】A6、A【分析】根據題干中“開始進入社會主義社會”的描述可知;這與三大改造有關.1956年底,國家基本上完成了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實現了把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任務.我國由此進入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結合材料可以知道在上海的社會主義改造主要是針對資本主義工商業.

故選A.

本題考查三大改造的內容.

掌握三大改造內容和意義,培養學生記憶能力.【解析】A二、填空題(共5題,共10分)7、略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鄧小平理論。在1997年黨的大五大上,首次使用“鄧小平理論”的科學稱謂?!窘馕觥俊敬鸢浮垮e誤:中共十二大訂正:中共十五大8、19511956【分析】【分析】結合課本所學分析;1951年5月,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晉美為首席代表的地標團到達北京,與中央人民政府談判,雙方達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協約,西藏獲得和平解放。1956年底,我國基本完成了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這標志著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建立起來,我國從此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的是西藏和平解放和三大改造的知識點。9、略

【分析】1953年開始;我國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1954年起,國家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逐步發展企業的公私合營,公私雙方共同經營企業。1956年初出現了全行業公私合營的高潮。在改造過程中,國家對資本家占有的生產資料,實行贖買政策。黨對民族資本家采取團結和改造的政策,取得較好的效果。榮毅仁的經歷成為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的一個縮影。

故答案為:×。

本題主要考查三大改造的相關史實。1953年開始;我國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

本題主要考查綜合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判斷分析的能力。理解并識記三大改造的相關史實?!窘馕觥俊?0、略

【分析】人民解放軍經過兩年英勇奮戰;消滅了國民黨軍隊兩百多萬,國民黨軍主力收縮到沈陽;北平、徐州等戰略要地周圍,主力決戰的時機已經成熟.從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軍發動了舉世聞名的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經過三大戰役,國民黨軍隊主力基本上被消滅,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戰爭在全國的勝利,在軍事上為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準備了條件.

故答案為:

√.

本題考查三大戰役的相關知識.

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識記能力,學生一般根據課本知識就能得出答案.【解析】√11、略

【分析】第二次鴉片戰爭后;洋務派為了適應中外交涉和開展洋務運動的需要,于1862年創辦了第一所新式學堂--京師同文館,用來培養外語翻譯和外交人才.

故答案為:√.

本題考查京師同文館成立的相關內容.

注意和京師大學堂區別開(辛亥革命后改名北京大學),創立于戊戌變法時期.【解析】√三、判斷題(共6題,共12分)12、√【分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對外開放的準確識記。依據已學知識可知,1990年,我國在上海設立了浦東開發區,現在浦東開發區已發展成為國際化的經濟中心和金融中心??键c:人教新課標八年級下冊·改革開放·深圳等經濟特區的建立【解析】【答案】對13、×【分析】【分析】據所學知;1952年底我國大陸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完成,徹底消滅了封建土地制度,而不是封建制度,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進一步鞏固了工農聯盟和人民民主專政,為國家財政經濟的根本好轉和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故答案為:錯誤。

【點評】本題考查土地改革的相關知識。14、×【分析】【分析】本題考查邊疆危機。19世紀60年代;阿古柏率兵入侵新疆,使美麗富饒的新疆變成了人間地獄,不是西摩爾。故答案為:錯誤。

【點評】本題考查邊疆危機,考查學生的識記和理解能力,解題關鍵是知道阿古柏率兵入侵新疆。15、×【分析】據所學知;1898年,光緒帝而不是道光帝表示“不甘作亡國之君”,決心變法,這就是戊戌變法。

故答案為:

×。

本題考查戊戌變法的相關知識;知道支持變法的皇帝是光緒帝。

注意識記戊戌變法的背景、內容及影響。【解析】×16、√【分析】本題考查南京國民政府。1927年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1927年4月18日,蔣介石在南京建立國民政府。因此,題干表述是正確的。故選A?!窘馕觥緼17、×【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三大改造相關知識。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社會主義三大改造的完成,實現了把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使中國從新民主主義社會跨入了社會主義社會,我國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從此,進入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綜上所述,此題錯誤,故選B?!窘馕觥緽四、辨析題(共1題,共8分)18、錯誤:1972年;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關系。

理由: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系?!痉治觥俊痉治觥勘绢}考查的是中美建交的知識,尼克松訪華,中美兩國二十多年的對抗結束了,兩國關系開始走向正?;?,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系,所以1972年,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關系是不正確的。五、識圖題(共2題,共12分)19、略

【分析】(1)本題主要考查《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相關知識。結合圖1“鴉片戰爭”可知是《南京條約》。為打開中國國門,1840年英國發動了鴉片戰爭。由于清政府的腐敗,中國戰敗,1842年中英簽訂了《南京條約》。結合圖2“甲午戰爭”可知是《馬關條約》。1894年,日本不宣而戰,發動了蓄謀已久的甲午中日戰爭,中國戰敗,1895年4月,李鴻章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馬關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結合圖3“八國聯軍在天津大沽口登陸”可知是《辛丑條約》。1900年,列強發動了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國戰敗。1901年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2)本題主要考查反抗外來侵略的英雄相關知識。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鴉片戰爭后,中國人民奮起抗爭,在戰爭中,關天培在虎門英勇抗擊英國侵略者,最后壯烈犧牲,葛云飛等守衛定海,最后壯烈犧牲;在甲午中日戰爭中,致遠艦管帶鄧世昌在黃海激戰中,致遠艦多處中彈,艦身嚴重傾斜。鄧世昌毅然下令開足馬力,直沖敵艦,最后鄧世昌與全艦官兵壯烈犧牲等。(3)本題主要考查《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的影響相關知識。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840——1842年的鴉片戰爭,簽訂了《南京條約》,對中國社會產生了災難性的后果,列強對中國的侵略、掠奪、瓜分,自此開始,中國由一個獨立的主權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加深了民族危機。1894——1895年的甲午中日戰爭,簽訂了《馬關條約》,使日本獲得巨大利益,刺激其侵略野心;使中國民族危機空前嚴重,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1900—1901年的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簽訂了《辛丑條約》,通過《辛丑條約》,西方列強近一步控制了中國,清政府完全成為西方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變成了“洋人的朝廷”,使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窘馕觥浚?)圖1是《南京條約》;圖2《馬關條約》;圖3《辛丑條約》。(2)鴉片戰爭后,葛云飛等守衛定海;鄧世昌,海軍管帶,捐軀甲午戰爭等。(3)《南京條約》對中國社會產生了災難性的后果,列強對中國的侵略、掠奪、瓜分,自此開始,中國由一個獨立的主權國家開始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轉變?!恶R關條約》使日本獲得巨大利益,刺激其侵略野心;使中國民族危機空前嚴重,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缎脸髼l約》標志著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徹底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20、略

【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新中國的成立相關的知識。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開國大典。(2)本題主要考查開國大典的相關內容。在開國大典上,毛澤東主席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新中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新紀元,從此,中國結束了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歷史。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成為國家的主人。【解析】(1)開國大典(2)毛澤東六、材料題(共4題,共40分)21、略

【分析】

(1)主要考查火燒圓明園的相關史實.

(2)主要考查火燒圓明園的相關內容.

(3)主要考查侵略者在侵華戰爭中犯下的滔天罪行.

(4)主要考查俄國侵占我國大片領土的相關史實.

此題考查了學生再認再現歷史知識的能力,對不同歷史事件的相關內容要記憶.【解析】(1)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準確理解材料;獲取有效信息,材料中“被劫掠和破壞的財產,總值超過六百萬磅”;“在進入皇宮的宮殿后,誰也不知道該拿什么東西”等內容,都體現了英法聯軍對圓明園的劫掠,該事件是第二次鴉片戰爭,發動者為英法聯軍.根據材料“中國此次所受損毀及搶劫之損失,其詳數將永遠不能查出.”得知是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2)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準確理解材料;獲取有效信息,材料中“在進入皇宮的宮殿后,誰也不知道該拿什么東西”的內容,依據所學知識可知指的是英法聯軍對圓明園的劫掠,材料三:”中國此次所受損毀及搶劫之損失,其詳數將永遠不能查出.”所知,材料一和材料三所反映的遭劫掠和破壞的是北京的圓明園.

(3)依據已學知識可知;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以英法為主兇,美俄為幫兇,列強發動了對中國的第二次鴉片戰爭,搶劫北京,火燒圓明園.

(4)第二次鴉片戰爭前后;俄國趁火打劫,強迫清政府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侵占我國東北和西北一百五十多萬平方千米的土地,所以材料中所說的俄國“比任何一個參戰國得到更多的好處”主要指的是俄國通過不平等條約割占中國領土150多萬平方公里.

故答案為:

(1)第二次鴉片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2)北京.

(3)搶劫北京;火燒圓明園.

(4)俄國通過不平等條約割占中國領土150多萬平方公里,占土地最多.22、略

【分析】

本題以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為主線;考查張謇和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曲折發展。

注意對材料的解讀,識記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階段及其原因?!窘馕觥浚?)據所學知;《馬關條約》簽訂后,張謇提出“實業救國”的口號,回鄉創辦了大生紗廠,創辦的企業以輕工業為主,一定程度上推動了近代經濟的發展,故③④正確。

(2)觀察材料二可知;近代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特點是曲折發展。“夾縫產生”是在1860-1895年間,主要是受洋務運動的推動?!叭找嫖s”是指1945-1949年間,其主要原因是國民黨發動內戰和官僚資本主義的壓迫。

(3)材料二中“1913-1919年”中國民族資本主義進入發展的“黃金時代”;造成此時迅速發展的外部原因是一戰期間,帝國主義國家忙于戰爭,暫時放松了對中國經濟的掠奪。

(4)結合材料二;三和所學知;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如此艱難的社會根源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社會性質。

故答案為:

(1)③④。

(2)曲折發展;洋務運動的推動;國民黨發動內戰和官僚資本主義的壓迫。

(3)一戰期間;帝國主義國家忙于戰爭,暫時放松了對中國經濟的掠奪。

(4)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23、略

【分析】(1)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材料一闡明了“工業化是我國人民百年來夢寐以求的理想,是我國人民不再受帝國主義欺負不再過窮困生活的基本保證,是全國人民的最高利益”。由此可見,當時全國人民的最高利益是實現國家工業化。黨和政府為實現這個“最高利益”而編制的建設規劃叫第一個五年計劃(“一五計劃”),規定集中主要力量發展重工業,建立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初步基礎。

(2)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準確識記。依據已學知識可知,1978年底召開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上,做出停止使用“階級斗爭為綱”的口號,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所以“戰略轉變”前黨的工作重心是“階級斗爭為綱”,“戰略轉變”后,黨的工作重心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3)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解答本題要圍繞材料的主旨分析歸納。從“一五”計劃的成功到以階級斗爭為綱的失敗再到改革開放的成功,告訴我們要同心同德,團結一致;要以經濟建設中心,努力發展科技和教育;改革要符合國情;堅持改革開放等。本題屬于開放型試題,答案不惟一,言之有理即可?!窘馕觥浚?)最高利益:實現國家工業化;規劃:五年計劃。(2)前后重心:前是以階級斗爭為綱;后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3)要以經濟建設中心,努力發展科技和教育;改革要符合國情;堅持改革開放等。(有理即可)24、(1)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一反映了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經濟狀況是工業基礎薄弱,重工業落后;為改變這種狀況,我國政府編制了一五計劃。

(2)由材料二和所學知識可知;經過一五計劃期間的建設,我國工農業生產主要產品產量比一五計劃前有了大幅度增長,特別是重工業產品的產量增幅更大,我國工業落后的面貌開始改變。

(3)同意第一種觀點。1953年-1957年底;黨和政府編制并實施了第一個五年計劃。黨和政府實施了第一個五年計劃,基本任務是集中主要力量發展重工業,建立國家工業化和國防現代化的初步基礎,相應地發展交通運輸業;輕工業、農業和商業,培養建設人才。1957年一五計劃任務超額完成,從此,我國開始改變了工業落后的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

(4)新中國“第一部憲法”是第一屆全國人大在1954年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這是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大會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這是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也是我國有史以來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憲法。

(5)當時中國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是因為黨和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進行國家的經濟建設,其資金之多,力量之大,都是空前的;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召開和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的制定,進一步發揚了社會主義民主,鼓舞了全國人民積極參加社會主義經濟建設。

故答案為:

(1)工業基礎薄弱;重工業落后;我國政府編制了一五計劃。

(2)我國工農業生產主要產品產量比一五計劃前有了大幅度增長;特別是重工業產品的產量增幅更大,我國工業落后的面貌開始改變。

(3)同意第一種觀點。1957年一五計劃任務超額完成;從此,我國開始改變了工業落后的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

(4)這是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也是我國有史以來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憲法。

(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