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北師大版八年級歷史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1頁
2025年北師大版八年級歷史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2頁
2025年北師大版八年級歷史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3頁
2025年北師大版八年級歷史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4頁
2025年北師大版八年級歷史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北師大版八年級歷史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六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6題,共12分)1、【題文】下列近代化運動中推翻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的是:A.洋務運動B.戊戌變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運動2、【題文】中國近代洋務派興辦軍事工業和民用工業的根本目的是:A.發展軍事工業,維護“閉關自守”B.利用西方先進技術,抵制外國侵略C.利用西方先進技術,維護清朝統治D.利用西方先進技術,發展資本主義3、魯迅在《狂人日記》中寫道:“我翻開歷史一查每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里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上述材料最準確地反映了新文化運動的哪項內容()A.抨擊舊道德和舊文化B.提倡民主C.提倡新文學D.提倡科學4、下圖五星紅旗的象征意義是;“紅色象征革命,旗上的五顆五角星及其相互關系象征共產黨領導的革命人民大團結.”它被確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是在A.開國大典B.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一次會議C.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D.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5、2015年11月7日;兩岸領導人在新加坡進行“世紀之握”(下圖),臺灣領導人馬英九先生致辭說:“;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都是炎黃子孫,。”兩岸人民都是“炎黃子孫”是因為()

圖片A.兩岸人民都是黃皮膚的黃色人種B.炎帝和黃帝聯合戰勝了蚩尤C.炎、黃二部族的聯合形成后來華夏族的主體D.中華民族的團結友愛傳統6、我國三大改造的實質是()A.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B.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C.把生產資料私有制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D.跨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評卷人得分二、多選題(共6題,共12分)7、中國共產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可以概括為“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是指()A.以經濟建設為中心B.以社會主義道路為中心C.堅持四項基本原則D.堅持改革開放8、【題文】孫中山提出的三民主義的不足之處是包括A.沒有明確反帝B.沒有明確反封C.沒有徹底的土地綱領D.沒有指出革命同盟軍9、某校八年級的同學在模擬時事報道“甲午中日戰爭”的活動中,表述與史實相符的是A.“戰爭爆發于1894年,結果簽訂了《馬關條約》”B.“黃海大戰中犧牲的丁汝昌是當之無愧的民族英雄”C.“戰爭中北洋艦隊全軍覆沒,標志著洋務運動的破產”D.“戰爭中侵略者火燒圓明園,犯下了滔天罪行”10、中共十九大的主題是()A.勿忘初心,牢記使命B.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C.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D.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11、洋務運動期間籌建的海軍隊伍有()A.北洋B.南洋C.福建D.東洋12、下列文獻宣傳了資產階級革命思想的有:A.《駁康有為論革命書》B.《革命軍》C.《我的馬克思主義觀》D.《警世鐘》評卷人得分三、填空題(共7題,共14分)13、【題文】英勇抗擊八國聯軍侵略的農民愛國運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在上甘嶺戰役中,戰斗英雄______用身軀堵住敵人的機槍射口,掩護戰友奪回陣地。在建設社會主義時期涌現出大批先進人物,如“黨的好干部”______。15、根據下列提示寫出相對應的內容。

(1)標志新中國誕生:______。

(2)標志著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基本建立的事件:______。

(3)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______。

(4)“文化大革命”中最先被粉碎的反革命集團:______。

(5)中朝人民取得了反侵略戰爭的勝利:______。16、相關鏈接題。

(1)西藏和平解放的時間是____

(2)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的時間是____

(3)通過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的會議是____

(4)標志我國開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事件是____

(5)文革時期最大冤案的受害者是____

(6)社會主義建設中涌現出許多杰出人物,其中解放軍好戰士是____

(7)2001年,我國加入的經濟組織是____17、抗美援朝戰爭軍隊名字是:______,總司令是:______。18、如圖是1971年第26屆聯合國大會恢復了臺灣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中國代表團高興的模樣。

錯誤:______;改正:______。19、為了加強西北邊疆的管理和防務;根據李鴻章的建議,在新疆設立行省。

判斷:______;改正:______。評卷人得分四、判斷題(共3題,共15分)20、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為粉碎“四人幫”、結束文化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礎。【】21、史實:陳旭麓《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1840年;在炮口的通迫下,中國蹣跚地走入近代,隨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國人通過條約“合法”地剝奪榨取;管束控制中國,驅使中國社會脫出常軌,改道變形,不僅使中國人民從此陷入苦難的歷程,也促進中國人民覺醒和奮起。

推論:近代中國在抗爭與探索中走向進步。______。(判斷對錯)22、紅軍長征的終點是江西瑞金。______(判斷對錯)評卷人得分五、改錯題(共4題,共20分)23、考試時,小歷答道:“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中國開始改變了工業落后的面貌,從此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你認為他寫的是否正確?請說明理由。24、辛亥革命推翻了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制度。______。(判斷對錯)25、1915年《民報》的創刊,揭開了新文化運動的序幕。______(判斷對錯)26、中國民族工業在一戰期間獲得發展良機;其中紡織業和面粉業發展最快。

錯誤______;改正:______。評卷人得分六、材料題(共4題,共20分)27、《人民日報》的每一篇社論都是流淌著的歷史;足以勾勒出當代中國社會變遷的軌跡。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工業化--這是我國人民百年來夢寐以求的理想;這是我國人民不再受帝國主義欺負不再過窮困的生活的基本保證,因為這是全國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國人民必須同心同德,為這個最高利益而積極奮斗。”

--1953年1月1日社論材料二:“用最高的速度來發展我國的社會生產力;實現國家的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是總路線的基本精神速度是總路線的靈魂。”

--1958年6月21日社論材料三:“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地的產是由人的膽決定的。”

--1958年8月3日社論材料四:“我們懷著十分興奮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黨工作的著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世界上沒有一個現代化國家是閉關自守搞起來的。美國經濟技術的強大;日本能夠后來居上,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們廣泛采用世界各國的技術專長,把世界上主要的先進技術集中起來。”

--1979年1月1日社論請回答:

(1)依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全國人民的“最高利益”指的是什么?黨和政府為實現“最高利益”所編制的建設規劃叫什么?全國人民“積極奮斗”取得了哪些成果?(舉一例)

(2)依據材料二;材料三;指出當時經濟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什么?分析產生這一問題的原因是什么?

(3)依據材料四結合所學知識回答;“我們十分興奮的心情”是因何產生的?

(4)綜合上述材料,你認為如何才能實現國家經濟建設的可持續發展?(答兩點)28、閱讀下列材料:

“我們唱著東方紅;當家作主站起來;我們講著春天的故事,改革開放富起來;繼往開來的領路人,帶領我們走進那新時代,高舉旗幟開創未來。”這句包含了從建國到現在黨的三代領導集體的功績。

(1)這三代領導集體的核心人物各是誰?

(2)第二代領導集體形成于黨的哪次大會上?

(3)中國人民“站起來”的事件指什么?讓人民開始“富起來”是在那一次會議以后?29、閱讀材料。

“民以食為天;農業穩;天下穩;農民安,天下安”,自從新中國成立以來,我黨和政府時時刻刻關心著農民,關注著農業,在時代的不斷發展變化中,黨和政府與時俱進,不斷調整農業政策,有錯必糾。這樣,才使得我國農業在希望的田野上茁壯成長。

請回答以下問題:

(1)20世紀50年代初;我黨在農業上執行的政策是什么?有何歷史意義?

(2)在探索建設社會主義階段中;我黨又在農業政策上犯了怎樣的錯誤?有何消極的影響?

(3)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我黨又在農村實行了什么政策?此政策的出臺,是源于什么地方的做法得到了黨中央的肯定?30、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前國家主席。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曾在一次紀念活動中指出:中國共產黨是孫中山革命事業最堅定的支持者;最親密的合作者,最忠實的繼承者。

請回答:

(1)1905年;孫中山建立的統一的革命組織是什么?孫中山把政黨的十六字綱領在其機關刊物上進一步發展,成為了領導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這個指導思想是什么?

(2)辛亥革命爆發的標志性事件是什么?說出這一事件發生的準確日期(年月日)。

(3)有人說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是成功的,也有人說是失敗的,請從不同角度談談你的觀點。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6題,共12分)1、C【分析】【解析】辛亥革命是中國近代歷史上的一次偉大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

辛亥革命給封建專制制度以致命的一擊。它推翻了統治中國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起資產階級共和國,推動了歷史的前進。辛亥革命使人民獲得了一些民主和共和的權利,從此,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在以后的歷史進程中,無論誰想做皇帝,無論誰想復辟帝制,都在人民的反對下迅速垮臺。【解析】【答案】C2、C【分析】【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洋務運動的有關內容;側重于理解。洋務派主張學習西方,但由于自身的局限性,他們興辦軍事工業和民用工業的根本目的是為了維護清朝的封建統治,而不是威力發展資本主義,所以答案選C。

考點:人教新課標九年級上冊·近代化的探索·洋務運動【解析】【答案】C3、A【分析】據“我翻開歷史一查每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里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可知,這一材料最準確地反映了新文化運動的抨擊舊道德和舊文化。1918年,魯迅在《新青年》上發表白話短篇小說《狂人日記》,借“狂人”之口控訴幾千年封建專制統治的罪惡,號召人們打倒人吃人的封建舊禮教。魯迅把反封建的革命內容,同新文學形式結合起來,樹立了新文學的典范。

故選:A。

本題主要考查新文化運動的相關史實。魯迅把反封建的革命內容;同新文學形式結合起來,樹立了新文學的典范。

本題主要考查解讀題干信息和對歷史史實的分析和準確識記能力。理解并識記新文化運動的相關史實。【解析】A4、D【分析】略。

【解析】D5、C【分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考查的是華夏族的形成。炎黃兩部落聯合以后,在中原地區不斷繁衍,形成了華夏族的主體,就是漢族的前身,所以海外華人常自豪地稱自己為“炎黃子孫”。所以答案選C。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的是華夏族的形成。6、C【分析】1956年底;我國完成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實現了生產資料私有制向社會主義公有制的轉變,標志著我國建立起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從此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國三大改造的實質是把生產資料私有制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

故選C.

本題以我國三大改造的實質為切入點;主要考查三大改造的相關史實.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三大改造的相關史實.【解析】C二、多選題(共6題,共12分)7、ACD【分析】略【解析】ACD8、ACD【分析】【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考察學生對中國同盟會政治綱領的認識;根據所學知識,1905年,孫中山在日本東京組建中國同盟會,會上確立了“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的政治綱領,后來在《民報》發刊詞中,孫中山進一步把這十六字綱領解釋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簡稱三民主義。三民主義成為辛亥革命的知道思想,其中,民族主義并沒有明確的反帝綱領,民生主義也沒有提出徹底的土地革命綱領,更沒有指出把農民作為革命的同盟軍,本題選ACD.

考點:中國同盟會的政治綱領。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察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識記能力,同盟會的政治綱領是教材中的基礎知識,學生根據課本知識就能直接得出答案,屬于送分題。【解析】【答案】ACD9、AC【分析】本題主要考查甲午中日戰爭的相關史實。1894年,日本為實現征服朝鮮、侵略中國、稱霸世界的夢想,出兵占領朝鮮國都漢城,接著,又發動侵華戰爭。這一年是舊歷甲午年,因此,這次戰爭叫做“甲午中日戰爭”。甲午中日戰爭以中國的失敗而告終。1895年4月,李鴻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簽訂了中日《馬關條約》,故A符合題意;致遠艦管帶鄧世昌在黃海大戰中沉著應戰,以身殉國,是當之無愧的民族英雄,故B不符合題意;黃海大戰以后,日本海陸兩軍進攻遼東,很快就侵占了遼東半島,接著又夾攻山東威海衛。威海衛是北洋艦隊的基地,結果,北洋艦隊全軍覆沒。甲午戰爭中北洋艦隊的全軍覆沒標志著洋務運動的破產,故C符合題意;火燒圓明園是發生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的事情,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C。【解析】AC10、ABCD【分析】略【解析】ABCD11、ABC【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洋務運動的內容。洋務運動期間籌建了南洋、北洋、福建三只海軍。福建水師,1879年成立,是中國第一支近代化海軍艦隊,由福州船政局節制,同時也是當時裝備國產化程度最高的一支近代化艦隊;南洋海軍,或稱南洋艦隊,南洋水師,職責主要負責江浙一帶的海防事務,1888年,正式成軍。在1909年南北洋海軍合并后,作為獨立艦隊的存在正式消失。北洋水師,或稱作北洋艦隊、北洋海軍,是中國清朝后期建立的一支近代化海軍艦隊,同時也是中國清代政府建立的四支近代海軍中實力最強、規模最大的一支。北洋水師1888年12月17日于山東威海衛的劉公島正式成立。在1894年-1895年的中日甲午戰爭中全軍覆沒,它標志著洋務運動的失敗。清政府也因此簽訂了中日《馬關條約》。?綜上所述,故選ABC。【解析】ABC12、ABD【分析】略【解析】ABD三、填空題(共7題,共14分)13、略

【分析】【解析】英勇抗擊八國聯軍侵略的農民愛國運動是義和團運動。【解析】【答案】義和團運動14、略

【分析】在上甘嶺戰役中;戰斗英雄黃繼光用身軀堵住敵人的機槍射口,掩護戰友奪回陣地.在建設社會主義時期涌現出大批先進人物,如“黨的好干部”焦裕祿.

故答案為:

黃繼光;焦裕祿.

本題考查抗美援朝;社會主義建設英模人物;知道黃繼光在上甘嶺戰役中舍身堵槍眼,在建設社會主義時期涌現出大批先進人物,如“黨的好干部”焦裕祿.

本題考查抗美援朝、社會主義建設英模人物,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解析】黃繼光;焦裕祿15、略

【分析】(1)1949年10月1日下午;毛澤東等國家領導人登上天安門城樓,隆重舉行開國大典.毛澤東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這標志著新中國的成立.

(2)到1956年底;國家基本上完成了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實現了把生產資料私有制轉為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任務,我國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從此,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3)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已經取得偉大勝利,標志著中國人民受奴役受壓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時代已經過去,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成為新國家;新社會的主人.

(4)1966年5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通過了《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通知》即《五一六通知》,成為文化大革命開始的標志.文化大革命中形成林彪和江青兩個反革命集團.1970年至1971年間,林彪反革命集團陰謀奪取最高權力,策動反革命政變.毛澤東;周恩來機智地粉碎了這次政變.1971年9月13日,林彪等人乘飛機倉皇出逃,在蒙古溫都爾汗機毀人亡.1976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采取果斷措施,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團,結束了文化大革命.

(5)1950年10月;中國人民志愿軍在彭德懷的率領下,入朝作戰.入朝半年內,就五戰五捷,把美國軍趕回“三八線”附近,至1953年,美國與中國在板門店簽訂《朝鮮停戰協定》,標志著中國人民志愿軍取得抗美援朝的勝利.

故答案為:

(1)開國大典.

(2)三大改造的完成.

(3)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4)林彪反革命集團.

(5)抗美援朝戰爭.

(1)本題主要考查開國大典.

(2)本題主要考查三大改造的完成的意義.

(3)本題主要考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的意義.

(4)本題主要考查文化大革命.

(5)本題主要考查抗美援朝戰爭.

本題主要考查解讀題干信息和對歷史史實的分析和準確識記能力.注意掌握歷史上的重要歷史事件.【解析】開國大典;三大改造的完成;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林彪反革命集團;抗美援朝戰爭16、1951年1953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全國一大)三大改造的完成劉少奇雷鋒世界貿易組織【分析】【分析】(1)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的全權代表和西藏地方政府的全權代表在北京簽訂《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關于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西藏和平解放。祖國大陸獲得統一。

(2)為了有計劃的進行社會主義建設;我國從1953年開始實施第一個五年計劃。

(3)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大會制度我國第一部憲法。

(4)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了標志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基本確立;我國開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5)劉少奇是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理論家;是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領導人之一,1959年始任國家主席。1969年作為國家主席的他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迫害致死。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為了加害劉少奇,給他羅列了“叛徒、內奸、工賊”的罪名,這是文革時期最大的冤案。

(6)雷鋒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楷模;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士、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作為一名普通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士;雷鋒在短暫的一生中助人無數。一部可歌可泣的《雷鋒日記》令無數讀者為之動容。“雷鋒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學習。

(7)2001年11月10日;在多哈召開的世貿組織第四次部長級會議,審議并表決中國加入世貿組織。2001年12月11日,中國正式成為世貿組織成員。

【點評】本題難度較低,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本題共7個小題,考查學生對近現代基本歷史史實的識記能力,知識點多、范圍廣、但考查的都是比較容易的知識點,根據課文相關史實就可以回答,本題是送分題。17、略

【分析】美國侵略朝鮮;轟炸中國邊境城市,侵犯了中國主權,嚴重威脅著中國安全,中朝唇齒相依,唇亡齒寒.1950年10月,中國人民志愿軍在彭德懷司令員率領下,開赴朝鮮戰場,同朝鮮軍民一起,抗擊美國侵略者.

故答案為:中國人民志愿軍;彭德懷.

本題主要考查抗美援朝的相關史實.掌握基礎知識即可作答.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識記和應用能力.理解并識記抗美援朝的相關史實.【解析】中國人民志愿軍;彭德懷18、略

【分析】題目給出的這張照片是教材原圖;它反映的是喬冠華在得知1971年10月25日,第26屆聯合國大會通過了阿爾巴尼亞;阿爾及利亞等23國提案,恢復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權利,恢復中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席位后開懷大笑的情景.

故答案為:錯誤:臺灣;改正:中華人民共和國.

本題以中國代表團高興的模樣圖片為切入點;考查中國重返聯合國.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20世紀70年代的外交成就以及影響.【解析】臺灣;中華人民共和國19、略

【分析】1875年;左宗棠被任命為欽差大臣,率兵進軍新疆,討伐阿古柏,1876年,左宗棠率兵進入新疆,清軍采取“緩進急戰”的戰術,在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配合下,收復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廣大地區,在左宗棠的武力震懾下,1881年,中俄兩國簽訂條約,中國收回伊犁.根據左宗棠的建議,清政府1884年在新疆設立行省.

故答案為:

判斷:×;改正:左宗棠.

本題考查左宗棠收復新疆的知識點.

本題難度較小,都是課本中最基本的應該掌握的知識,可以結合課本作答.【解析】×;左宗棠四、判斷題(共3題,共15分)20、×【分析】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偉大的歷史轉折的相關知識內容。文革結束之后,進行了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解放了思想,為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奠定了思想基礎。考點:人教新課標八年級下冊·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偉大的歷史轉折【解析】【答案】錯21、√【分析】據材料“1840年;在炮口的通迫下,中國蹣跚地走入近代,隨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國人通過條約‘合法’地剝奪榨取;管束控制中國,驅使中國社會脫出常軌,改道變形,不僅使中國人民從此陷入苦難的歷程,也促進中國人民覺醒和奮起“結合所學可知,面對列強的侵略,近代中國人民進行了抗爭,也進行了探索。故近代中國在抗爭與探索中走向進步,是正確的。

故答案為:

√。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近代侵華戰爭相關知識的掌握;代中國在抗爭與探索中走向進步。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近代侵華戰爭相關知識的掌握,重點識記內容與影響。【解析】√22、×【分析】結合所學可知;紅軍長征勝利會師的地點是甘肅會寧。

故選:×。

本題考查紅軍長征。需要掌握紅軍長征的終點。

本題考查對紅軍長征的路線的把握,考查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解析】×五、改錯題(共4題,共20分)23、略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一五計劃和十一屆三中全會。根據所學可知:1953年-1957年,為了有計劃的進行社會主義建設,黨和政府實施了第一個五年計劃。1957年我國的一五計劃超額完成,形成了以鞍山鋼鐵公司為中心的東北工業基地,沿海地區原有的工業基地得到加強,在華北、西北建立了一批新工業基地。從此,我國開始改變了工業落后的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建國以來黨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是改革開放的開端,中國歷史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所以,本題的錯誤的。【解析】錯誤。理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中國開始了改革開放,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第一次五年計劃的完成,標志著中國初步建立起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24、略

【分析】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統治,結束了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

故答案為:×.

本題考查辛亥革命.

本題掌握辛亥革命相關知識.重點熟記基礎知識.【解析】×25、略

【分析】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后來《青年雜志》改名為《新青年》,標志著新文化運動的開始.因而揭開了新文化運動的序幕的不是《民報》.

故答案為:×.

本題考查新文化運動.

本題考查學生對歷史史實的準確識記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中國近代化探索的歷程和影響.【解析】×26、√√【分析】中國民族工業在一戰期間獲得發展良機;其中紡織業和面粉業發展最快,這個表述是正確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1914-1918年),帝國主義忙于戰爭,暫時放松了對中國經濟的掠奪,中國民族工業得到一個迅速發展的良機,出現了“短暫的春天”。其中,發展最快的是紡織業和面粉業。

故答案為:

√。

本題考查了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發展。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總的來說比較落后;且地區與行業發展不平衡。

本題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一戰期間,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發展的相關史實。【解析】√√六、材料題(共4題,共20分)27、略

【分析】

(1)本題以“工業化這是全國人民的最高利益”為切入點;考查的是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的知識點.

(2)本題以“最高的速度;速度是靈魂”;“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地的產是由人的膽決定的.”為切入點,考查的是探索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知識點.

(3)本題以“我們懷著十分興奮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黨工作的著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是一個偉大的戰略轉變.”為切入點,考查的是十一屆三中全會的知識點.

(4)本題是開放型題目;考查的是學生開放性思維的能力.

本題以社會主義建設為背景,考查的是學生對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探索建設社會主義道路和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有關知識的記憶、理解能力.【解析】(1)根據題意“工業化這是全國人民的最高利益”可知全國人民的“最高利益”指的是實現我國的工業化.為了實現國家工業化;我國實施了第一個五年計劃.一五計劃期間,我國的工業化建設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例如:1953年底,鞍山鋼鐵公司大型軋鋼廠等三大工程建成投產.1956年,中國第一個生產載重汽車的工廠--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生產出第一輛汽車;中國第一個飛機制造廠試制成功第一架噴氣式飛機;中國第一個制造機床的工廠--沈陽第一機床廠建成投產.1957年,武漢長江大橋建成,連接了長江南北的交通.青藏;川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鷹夏鐵路、寶成鐵路的建成.沿海工業基地得到加強,華北和西北建立新的工業基地等.一五計劃的完成使我國開始改變工業落后的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

(2)根據題意“最高的速度;速度是靈魂”;“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地的產是由人的膽決定的.”可知當時在我國的經濟建設過程中出現了嚴重的左傾錯誤,具體表現為:片面追求高速度,忽視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浮夸風等.

(3)由材料“我們懷著十分興奮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黨工作的著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是一個偉大的戰略轉變.”可知材料中“我們十分興奮的心情”是因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而產生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停止使用“以階級斗爭為綱”的口號,做出了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因此說戰略轉變前后,黨的工作重心分別是階級斗爭和經濟建設.

(4)本題是開放型題目;考查的是學生開放性思維的能力.只要符合題意,言之有理即可.例如:制定科學規劃,從實際出發制定適當的經濟政策;堅持改革開放;實事求是,尊重客觀經濟規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工業強國等.

故答案為:

(1)最高利益:(實現)工業化(發展工業亦可).成果:鞍山鋼鐵公司大型軋鋼產建成投產(鞍鋼);沈陽第一機床廠;長春一汽(第一輛解放牌汽車);第一架噴氣式飛機;青藏;川藏、新藏公路;武漢長江大橋;東北工業基地建成;鷹夏鐵路;寶成鐵路;沿海工業基地得到加強;華北和西北建立新的工業基地.

(2)高速度(急于求成);浮夸風、忽視或違背客觀經濟規律.

(3)原因: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實行改革開放).轉變前:階級斗爭(政治斗爭);轉變后:經濟建設(現代化建設).

(4)認識:制定科學規劃(從實際出發制定適當的經濟政策);堅持改革、開放;對外開放,學習外國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實事求是)尊重客觀經濟規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工業強國.28、略

【分析】

本題主要考查三代領導集體的核心人物--毛澤東;鄧小平和江澤民、新中國成立、十一屆三中全會的相關史實。掌握歌曲中的歷史史實。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信息以及理解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三代領導集體的核心人物--毛澤東、鄧小平和江澤民、新中國成立、十一屆三中全會的相關史實。【解析】(1)題干這句包含了從建國到現在黨的三代領導集體的功績。據“我們唱著東方紅;當家作主站起來”“我們講著春天的故事,改革開放富起來;”“繼往開來的領路人,帶領我們走進那新時代,高舉旗幟開創未來。”可知,這三代領導集體的核心人物各是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毛澤東領導中國人民建立了新中國,取得了民族獨立,人民當家做主。鄧小平領導中國人民改革開放,使中國走向繁榮富強。江澤民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帶領中國人民我們走進21世紀的新時代。

(2)第二代領導集體形成于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1978年12月;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這次會議徹底否定了“兩個凡是”的方針,重新確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停止使用“以階級斗爭為綱”的口號,作出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形成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的第二代領導集體。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建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轉折。它完成了黨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的撥亂反正,是改革開放的開端。從此,中國歷史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

(3)中國人民“站起來”的事件指的是1949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在北京隆重舉行,標志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新中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新紀元,使中國結束了一百多年來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歷史,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人民成了國家主人。1978年底,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大會作出的把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和實行改革開放的戰略決策,使我國走上了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從此中國歷史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我國開始走上富裕之路。讓人民開始“富起來”是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

故答案為:

(1)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

(2)十一屆三中全會。

(3)1949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十一屆三中全會。29、略

【分析】

本題主要考查土地改革;“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相關史實。注意掌握新中國成立后我國在農村進行的四次生產關系的調整。重點掌握土地改革、農業合作化運動、人民公社化運動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相關史實。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信息以及理解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土地改革、“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相關史實。【解析】(1)20世紀50年代初;我黨在農業上執行的政策是土地改革。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它規定廢除地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