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廢無機酸綜合利用污染控制技術規范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pollutioncontrolofintegratedutilizationofwas2022-10-23發布2022-11-23實施發布IDB32/T4371—20223術語和定義…………………4總體要求…………………5入廠分析……………………8綜合利用產物……………Ⅲ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江蘇省生態環境廳提出并歸口。本文件起草單位:江蘇省固體廢物監督管理中心、江蘇省環境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1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GB5085.3危險廢物鑒別標準浸出毒性鑒別GB8978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12348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5603常用化學危險品貯存GB18597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18599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標準GB/T30760水泥窯協同處置固體廢物技術規范GB31573無機化學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T32125工業廢鹽酸的處理處置規范GB34330固體廢物鑒別標準通則GB/T36380工業廢硫酸的處理處置規范GB/T37387工業廢磷酸的處理處置規范HJ/T299固體廢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硫酸硝酸法HJ501水質總有機碳的測定燃燒氧化-非分散紅外吸收法HJ819排污單位自行監測技術指南總則HJ1091—2020固體廢物再生利用污染防治技術導則HJ2042危險廢物處置工程技術導則DB32/4041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DB32/T4370—2022危險廢物綜合利用與處置技術規范通則24總體要求4.1廢無機酸綜合利用應符合DB32/T4370的要求。4.3工業污水水處理劑生產設施廢無機酸設計綜合利用能力不宜低于3000廢無機酸設計綜合利用能力可根據工藝路線和市場情況等因素確定,其他設施廢能力不宜低于5000t/年。36.1廢無機酸貯存設施及生產車間暫存區域應符合GB18597的要求,不應采用地下式或半地下式廢無機酸儲池。屬于危險化學品的廢無機酸及綜合利用產物還應符合GB15603的要求。6.2廢無機酸應根據組分、綜合利用工藝等分類貯存。6.3廢無機酸及綜合利用產物儲罐或儲池應選用耐溫、耐腐蝕材質并具備臨時取樣口,儲罐圍堰內的有效容積不應小于罐組內單個最大儲罐的容積。6.4應建立巡檢制度,巡檢次數不少于每班2次,貯存過程中若出現異?,F象應立即按應急預案妥善處理。7工藝過程及環境保護7.1工藝過程7.1.1廢無機酸綜合利用工藝主要包括再生回收法、工藝替代酸法及相關組合工藝等。7.1.2廢無機酸中重金屬等有害雜質的去除宜采用離子交換樹脂、萃取、絡合、膜過濾及其他先進技術。7.1.3應按照設計規模、工藝類型和產物類別配置綜合利用生產線,宜采用自動控制系統。7.2環境保護7.2.1廢無機酸綜合利用設施應采取有效密閉措施,并配套相應的廢氣收集處理系統,排放濃度應符合DB32/4041限值要求,有行業標準的應執行行業排放標準要求。7.2.2工藝廢水宜優先回用于綜合利用工序;排放廢水中汞、鎘、鉻、六價鉻、砷、鉛、鎳濃度應符合GB31573,其他污染物應符合GB8978或相應行業排放標準要求;化學工業企業水污染排放限值應符合DB32/939要求。7.2.3產生的固體廢物屬于危險廢物的,按照GB18597的規定進行貯存;產生的固體廢物屬于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的,按照GB18599的規定進行貯存。應交由具備相應資質的廢物處理機構進行處理。7.2.4應選用低噪聲的設備,并采用合理的降噪、減噪措施,確保設備運轉時廠界噪聲符合GB12348的要求。8綜合利用產物8.1綜合利用產物不得在生態保護紅線區域及其他需要特別保護的區域使用,也不應用作與人體直接接觸產品的替代原輔料,或流向飲用水、食品、藥品、養殖及種植等相關行業。滿足國家專用標準和國8.2綜合利用產物按照產品管理的,應符合GB34330規定,其中有害成分含量應滿足以下要求。離子、氰離子及其他特征污染物有害成分含量應滿足國家、地方制定或行業通行的產品質量標鎳、鈹、銀含量(按照HJ/T299方法制取的浸出液)應低于GB8978要求,其他有害成分含量應低于GB5085.3限值的1/10,按照HJ501檢測的TOC濃度應低于800mg/L。子、氰離子及其他特征污染物有害成分含量應滿足國家、地方制定或行業通行的產品質量標準4及相關技術規范要求;產品質量標準及相關技術規范中未規定的有害成分含量應低于GB5085.3要求,按照HJ501檢測的TOC濃度應低于1000mg/L。其他特征污染物有害成分含量應滿足國家、地方制定或行業通行的產品質量標準及相關技術規范要求;產品質量標準及相關技術規范中未規定的有害成分含量應低于GB5085.3要求。8.3不滿足8.2要求的綜合利用產物,可采用“再生回用”或“定向利用”的方式,在滿足管理要求的前提下,直接提供給使用其作為替代原輔料進行工業生產或污染治理的單位。未采用“再生回用”或“定向利用”時,應按照HJ1091相關要求開展環境風險評估,在環境風險可接受前提下確定綜合利用產物使用行業及用途。8.4應按照HJ1091—2020中8.1規定的監測要求及頻次,定期對綜合利用產物中的特征污染物或有害雜質進行采樣監測,監測指標包括但不限于8.2要求。8.5應符合DB32/T4370—2022中8.2.1相關要求,建立綜合利用產物的臺賬記錄制度,內容包括綜8.6綜合利用產物進入市場流通前,應按照DB32/T4370—2022中8.2.6相關要求,制作、張貼再生利用標識和產品說明書。9運行管理9.1一般要求9.1.1應具有完備的保障廢無機酸綜合利用的規章制度和勞動保護措施,建立并執行規范的管理和技術人員培訓制度。9.1.2應建立廢無機酸綜合利用經營情況記錄簿,如實記錄廢無機酸的種類、數量、性質、產生環節、流向、貯存、利用與處置等信息,并在省級危險廢物管理信息系統中規范申報。申報數據應與經營情況記錄簿、管理計劃數據相一致。9.1.3應搭建廢無機酸全流程智能管理平臺,綜合利用設施的關鍵過程數據保存10年以上;在廢無機酸入廠、貯存、綜合利用等關鍵環節安裝視頻監控設備,視頻監控錄像保存3個月以上。9.1.4應按照HJ2042及《危險廢物經營單位編制應急預案指南》的要求編制應急預案,并定期開展應急演練,每年不少于1次。9.2監測要求9.2.1應根據HJ819中監測指標、監測頻次等要求編制自行監測方案,并開展自行監測。9.2.2根據自行監測方案對場址和設施周邊的大氣、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開展自行監測,確保廢無機酸綜合利用過程不對周邊環境造成二次污染。9.3信息公開9.3.1應在官方網站或其他便于公眾查閱的媒體上,按季度公開綜合利用產物相關信息,包括執行的產品質量標準及污染控制標準、主要有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巴塞羅那城市規劃》課件
- 接受多人委托協議
- 英語口語演講稿鐘
- 《課件展示:城鄉結合部本土資源的創新開發與應用》
- 周圍神經損傷的診療進展課件
- 《本科有機化學課件新-緒論》
- 雙十二與傳統媒體
- 養老機構九類常見安全事件處置流程及預防措施
- 《蝴蝶的樂園:課件》
- 《心臟電生理》課件
- 嬰幼兒體格測量頭圍的測量
- 醫學課件:糖尿病(英文版)完整版
- 國開土地利用規劃形考任務1-4答案
- 土石壩畢業設計計算書
- 地下工程監測與檢測技術
- 客供物料管理規范
- 七年級下學期家長會課件
- 休閑度假地產新模式的探討與實踐-阿那亞
- 文史哲考試總題庫
- 臺球廳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建議9篇
- 景觀藝術設計智慧樹知到答案章節測試2023年天津美術學院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