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0-2021學年浙江省紹興市諸暨中學高一下學期4月期中考試語文試題一、積累與運用(38分)1.根據拼音寫出詞語。(3分)①則被這枷紐的我左側右偏,人擁的我qiánhéhòuyǎn。(關漢卿《竇娥冤》)②讓wěnluàn而危險的瘋狂困擾他的安靜的生活嗎?(莎士比亞《哈姆萊特》)③年輕人的一個優點就是不會由于世俗的約束而wèixǐ不前。(加來道雄《一名物理學家的教育歷程》)2.默寫填空(11分)(1)《侍坐》中面對孔子的詢問,曾皙描繪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臨風,一路酣歌的美麗動人的景象:“,,。”(2)《侍坐》中,冉求對自己治國能力中的不足的態度是“,”,這里也可看出他的謙遜。(3)《念奴嬌?過洞庭》中,描寫詞人“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的詞句是“,”。(4)《游園(皂羅袍)》開頭兩句“,”寫園中景色,以及由此引起的感情波瀾,蘊含著無限的感嘆和惋惜。(5)杜甫在《登岳陽樓》中由個人身世轉寫國事危難,感傷涕零的詩句是“,”。3.將下列語句依次填入文中的橫線處,使上下文語意連貫的一項是(2分)偉大的戲劇家,往往也是思想家,或者說是偉大的人文主義者,他們關懷人的命運,關懷人類的命運。。,,。,。在同時代的劇作家中,甚至現代文學作家中,還沒有人有著他這樣寬廣的人文精神和人類情懷。①在這些人物的命運中,我們看到作家是懷著怎樣一個偉大的仁愛的心靈,又是有著多么寬廣的人道關懷②曹禺所具有的悲劇思想是杰出的,是十分深刻的③在曹禺的戲里,一個又一個人物的命運,諸如繁漪、侍萍、四鳳、陳白露、翠喜,還有覺新、瑞玨、鳴鳳……④甚至,連周樸園,他都有著憐憫⑤莎士比亞是這樣,曹禺也是這樣⑥在他看來,人的悲劇境遇,人類的悲劇,幾乎帶有一種不可逃脫的性質A.①④②⑤③⑥ B.⑤③②①⑥④C.①③⑥④⑤② D.⑤③①④⑥②4.下列對課文中相關古代文化常識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A.傳,古代解釋經書的著作。如解釋《春秋》的《左傳》《公羊傳》《谷梁傳》合稱為“春秋三傳”。B.婚姻,意為兒女親家,女方的父親為婚,男方的父親為姻,在《鴻門宴》里劉邦和項伯就曾約為婚姻。C.西向,古代賓主相見,座位以西為尊,主東而賓西,《鴻門宴》中項羽東向坐,符合座次的尊卑安排。D.賤稱,表示對對方的責罵輕蔑,如范增罵項羽時說“豎子不足與謀”,這里的“豎子”即表示責罵輕蔑。5.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A.曹禺,現代劇作家,代表作《雷雨》創作于20世紀30年代,寫了周魯兩家八個人物由于血緣糾葛和命運巧合而造成的矛盾沖突。B.關漢卿,“元曲四大家”之首,他的代表作《竇娥冤》全名《感天動地竇娥冤》,共四折一楔子,每折的主角不同。C.莎士比亞,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英國的詩人、戲劇家,代表作有四大悲劇《哈姆萊特》《奧賽羅》《李爾王》《麥克白》。D.元雜劇的劇本由曲詞、賓白、科介組成。現代戲劇的語言包括臺詞和舞臺說明,臺詞的表現形式有對話、獨白、旁白等。6.下列句子中加點的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A.若無罪而就死地就:走向 B.挾太山以超北海超:超過C.度,然后知長短度:丈量 D.無恒產而有恒心恒:長久7.下列選項中不全含有通假字的一項是(2分)A.抑為采色放辟邪侈B.鼓瑟希刑于寡妻C.砉然向然蓋亦反其本矣D.批大郤毋吾以也8.下列各組句子中,文言句式不相同的一組是(2分)A.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是乃仁術也B.莫之能御也/客何為者C.若屬皆且為所虜/百姓之不見保 D.大王來何操/以吾一日長乎爾9.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2分)A.庖丁為文惠君解牛為之躊躇滿志B.若如前為壽若使燭之武見秦君C.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以羊易之D.而刀刃若新發于硎善刀而藏之10.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詞類活用類型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2分)A.范增數目項王B.常以身翼蔽項王C.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D.籍吏民11.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2分)A.甘孜藏族小伙丁真在走紅網絡后,惡意搶注商標者紛至沓來,既有以“丁真”為名直接申請的人,也有以“我愛丁真、遇見丁真、丁真笑”等相關內容為名申請的人。B.電影《你好,李煥英》憑借濃濃的親情故事、真摯的情感力量,呈現出內容大于技法的效果,讓銀幕前的觀眾對深沉綿長、細膩無私的母愛作了一次集體回望。C.由蓋婭傳說出品的《山水霓裳》服裝大秀,遭到眾多網友的吐槽。這個一向圍繞以“創新中國傳統服飾”為理念的“中國風”品牌,被冠以“人民藝術家”稱謂。D.茅臺集團總工程師王莉入圍中國工程院增選院士名單盡管是個專業問題,不該輕易被輿論情緒化裹挾,但重申其結果一定要經得起輿論拷問,不可敷衍了事。12.下列有關《紅樓夢》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A.初秋季節,探春提議結社作詩。恰好賈蕓送來兩盆珍貴的白海棠,于是以此成立海棠詩社,李紈自薦掌壇,首次活動便是各作《詠白海棠》七律一首,寶釵以“含蓄渾厚”奪冠,黛玉以“風流別致”居次。B.《紅樓夢》中因劉姥姥夸大觀園比畫兒強十倍,惜春被賈母安排畫園子而向詩社告假,眾人埋怨劉姥姥,黛玉戲稱劉姥姥為“母蝗蟲”,寶釵點評她用了“春秋”的法子。C.《紅樓夢》又名《石頭記》《金玉緣》,是中國古典現實主義小說發展的頂峰。“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運偏消。清明涕泣江邊望,千里東風一夢遙”一詩暗示了《紅樓夢》中賈惜春的命運。D.《紅樓夢》的人物語言個性鮮明。寶玉挨打后,黛玉勸慰他:“你可都改了吧!”寶釵深情地說:“早聽人一句話,也不至于有今日!別說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們看著,心里也……”都切合各自身份與性格。13.《紅樓夢》中一些主要人物進入回目,作者往往在其名字前加一個字,來概括或凸顯其品性,即所謂“一字評”,如“敏探春”“酸鳳姐”“賢襲人”“慧紫鵑”等。請任選一人,結合原著內容,談談你對該人物“一字評”的理解。(4分)二、古詩文閱讀(30分)(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14-17題。(12分)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晉軍函陵,秦軍氾南。佚之狐言于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公從之。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許之。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秦伯說,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子犯請擊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亦去之。14.解釋文中加點的詞(3分)(1)敢(2)闕(3)敝15.下列對“之”的用法分類,正確的一項是(3分)①公從之②臣之壯也③是寡人之過也④許之⑤鄰之厚,君之薄也⑥行李之往來⑦王無異于百姓之以王為愛也⑧夫晉,何厭之有⑨將焉取之⑩唯君圖之A.①②④⑥/③⑤⑦/⑨⑩/⑧ B.①④⑨⑩/②⑤⑥⑦/③/⑧C.②④⑧⑨/③⑤⑦/①⑥/⑩ D.②③⑤⑦/⑧⑨/①④⑥/⑩1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晉秦兩國國君親率大軍圍攻鄭國,鄭國國土被占,國都被圍,形勢十分危急,佚之狐慧眼識英雄,推薦燭之武去說退秦師。B.燭之武雖對自己一直未被鄭伯重用而牢騷滿腹,但在鄭伯的自責面前,能深明大義,義無反顧地奔赴敵營以解除國家危難。C.燭之武說服秦伯退兵時,既充分考慮到鄭國利益,又處處在為秦國利益著想,不卑不亢,委婉得體,表現出杰出的外交才能。D.這篇優秀的歷史散文,敘事能夠處處注意伏筆與照應,故事情節波瀾起伏,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17.翻譯下列句子。(3分)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18-20題。(9分)山木(節選)莊子行于山中,見大木,枝葉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問其故,曰:“無所可用。”莊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終其天年。”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豎子殺雁而烹之。豎子請曰:“其一能鳴,其一不能鳴,請奚殺?”主人曰:“殺不能鳴者。”明日,弟子問于莊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終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將何處?”莊子笑曰:“周將處乎材與不材之間。材與不材之間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則不然無譽無訾一龍一蛇與時俱化而無肯專為一上一下,以和為量,浮游乎萬物之祖;物物而不物于物,則胡可得而累邪!此神農、黃帝之法則也。若夫萬物之情,人倫之傳,則不然。合則離,成則毀;廉則挫,尊則議,有為則虧,賢則謀,不肖則欺。胡可得而必乎哉!悲夫,弟子志之,其唯道德之鄉乎!”(選自《莊子集釋》,有刪改)18.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A.材與不材之間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則不然無譽無訾/一龍一蛇/與時俱化/而無肯專為/B.材與不材之間/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則不然/無譽無訾/一龍一蛇/與時俱化/而無肯專為/C.材與不材之間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則不然/無譽無訾/一龍一蛇/與時俱化/而無肯專為/D.材與不材之間/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則不然無譽無訾/一龍一蛇/與時俱化而無/肯專為/19.下列對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山中大木因“不材”得以保全,而雁不能鳴卻被殺,莊子認為只有處于“材”與“不材”之間,才能免于累。B.山木和雁的命運也表明:人生于世,兇險太多,有很多時候我們也很難判斷出怎么做才能避免危險。C.莊子認為,人生最高的境界應該是超脫于世俗生活之外,徹底擺脫現實社會的羈絆,只有這樣才能達到真正的自由。D.人類與萬物又有所不同,比如說賢能就可能受到謀算,無能又會受到欺侮,所以說不可能“得而必”。20.把文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3分)悲夫,弟子志之,其唯道德之鄉乎!(三)閱讀下面的宋詩,完成21-22題。(9分)雨中對酒庭下海棠經雨不謝①陳與義巴陵二月客添衣,草草杯觴恨醉遲。燕子不禁連夜雨,海棠猶待老夫詩。天翻地覆傷春色,齒豁頭童②祝圣時。白竹籬前湖海闊,茫茫身世兩堪悲。【注】①本詩作于建炎三年,當時南宋朝廷正處在風雨飄搖之際,作者避亂于州。②頭童:頭發脫落,指年老。2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首聯起句平緩,敘述了寫詩的地點、時間以及詩人對環境的感受,次句“恨醉遲”則是以飲酒難醉言內心愁緒之深。B.“天翻地覆傷春色”一句,寫巴陵氣候變化無常,雖已是春日卻猶有冬日之寒,詩人因而不免生出天翻地覆之感,為眼前凄迷的春景而感傷。C.頷聯緊承首聯,寫燕子不耐陰雨,而海棠卻能佇春寒中,經雨不謝。這里的“燕子”“海棠”既是眼前之景,又別有寓意,“燕子”比喻朝廷宵小,“海棠”象征志趣高潔的人物。D.尾聯二句為全詩作結。“白竹籬”是眼前所見實景,“湖海闊”則既指眼前景物,也指由此眼前之景所聯想到的廣闊世界。22.尾聯最后一句中的“悲”字包含了哪些復雜的情感?聯系全詩簡要分析。(6分)三、現代文閱讀(22分)(一)論述類文本閱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3-25題。(9分)中國與西方的建筑文化自古就有著根本的區別。人與建筑截然分離,是歐洲建筑文化的一個根本性前提。對歐洲人來說,建筑是人之外的觀賞品,或只是住人的容器。歐洲教堂盡高大深邃之能事,遠遠超出人的尺度,是神在人間的居室,而神絕非人,所以建筑仍然與人分離。西方的哲學思想主張征服自然,其教堂、宮室、競技場、歌劇院等建筑中難見人與自然的和諧。它們共同的特點是大體型、大進深、大層高、大面闊,與自然接觸的外墻與窗面積較小。西方建筑中連有限的花園也造得與自然相對立,它從總體布局到水池、花草、雕塑、花盆以及小品建筑都對稱嚴謹,樹木也修剪成幾何體型,花卉和灌木則被修剪成地毯狀的模紋花壇,如凡爾賽宮中的花園。這同崇尚“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中國古典園林截然相反。以“天人合一”為文化內涵的中國古典建筑則是以人為主,在這里建筑與生活是一體的,建筑隨生活而變,以生活為主。而西方建筑中,人只是旁觀者,人與建筑相分離。中國傳統哲學的主流是人與自然和諧,“道法自然”的觀念見于各類建筑。法自然而極變化之能事,這是古民居的特征。因氣候、地形、材料、生態等的不同,建筑也各有特點。鄉鎮民居多為字、曲尺、三合院、自由式等格局,即使是四合院,也體現出日照、風體、綠化共享的功能,極力與大自然、與人相和諧。中西方在建筑文化方面還有一個十分明顯的差別,那就是中國宮殿類建筑十分發達,而西方宗教類建筑十分繁榮,兩者強烈的反差反映出建筑文化與其他人類文化一樣,也是以人神間的沖突與調和作為其永恒的文化主題的。中國長久以來以“人”的觀念為中心,而西方則一直以“神”的觀念為中心。中國歷史上任何時候都未出現過神權凌駕于一切的時代。中國人信教也信神,但又總是把神和人擺在同等的地位去崇拜,去尊重。西方則不然,一部建筑史其實就是一部神廟和教堂的歷史。雖然中國建筑以“人”為中心而西方建筑以“神”為中心,但在這兩類文化的價值觀念中,“神”都是永恒的,“人”都是暫時的。正因如此,中國建筑發展了木結構材料,而西方建筑發展了石結構材料。石結構的長久性與木結構的短暫性都充分說明了中國建筑以“人”為中心的理念。從審美來看,中國古典建筑以木為材,在質感上顯得樸素、自然而優美;而以石為材的歐洲古典建筑質地堅硬、沉重而陽剛十足。因此,以木為材的中國建筑比以石為材的歐洲建筑更具有可人的生命情調;比較起來,冰冷的石材會使建筑與人的關系顯得略微有些緊張。23.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中西方建筑呈現出人與建筑的“分離”或“融合”的迥異特征,不同的建筑文化都受到了各自哲學思想的影響。B.對于歐洲人來說,建筑只是人之外的觀賞品,但對于中國人來說,建筑等同于生活,具有很強的實用功能。C.中國建筑在必須面對自然時,不是像西方那樣把建筑看作征服自然的手段與方式,而是努力融滲在自然中,與自然對話。D.人神之間的沖突和調和作為一種永恒的文化主題,在中西方建筑文化中的表現之一就是宮殿類建筑和宗教類建筑的各自繁榮。24.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文章開門見山,立足比較的思路,采用總分的結構,從兩個大的方面談中西方建筑在文化上的差別。B.用哲學思想和文化命題來作為支撐論點的依據,是本文的一大特色,增添了文本的文化內涵。C.文章在論證中西方建筑文化的不同特點時,都運用了相當豐富的具體建筑實例,增強了真實性和準確性。D.“天人合一”思想對中國建筑的影響是本文反復強調和重點論證的一個方面,哪怕是宮殿類建筑也體現出人本特色。25.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西方的教堂、歌劇院等建筑具有大體型、大進深、大層高等特點,而外墻和窗戶的面積則相對小得多,這是與自然截然分離的體現。B.中國古民居“法自然而極變化之能事”,鄉鎮民居呈現出字、曲尺、三合院、四合院、自由式等不同格局,都體現了中國傳統哲學“道法自然”的觀念。C.中國的宮殿是一種將帝王的權威神化了的建筑,宮殿建筑的發達,與中國人把神和人擺在同等的地位去尊崇的觀念有關。D.中西方建筑的木結構材料和石結構材料呈現出質樸和陽剛的不同審美風格,這是以“君權”為中心和以“神權”為中心的不同價值觀念造成的。(二)文學類文本閱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6-28題。(13分)珠子燈汪曾祺①這里的風俗,有錢人家的小姐出嫁的第二年,娘家要送燈。送燈的用意是祈求多子。元宵節前幾天,街上常常可以看到送燈的隊伍。幾個女傭人,穿了干凈的衣服,頭梳得光光的,戴著雙喜字大紅絨花,一人手里提著一盞燈;前面有幾個吹鼓手吹著細樂。遠遠聽到送燈的簫笛,很多人家的門就開了。姑娘、媳婦走出來,倚門而看,且指指點點,悄悄評論。這也是一年的元宵節景。②一堂燈一般是六盞。四盞較小,大都是染成紅色或白色而畫了紅花的羊角琉璃泡子。一盞是麒麟送子:一個染色的琉璃角片扎成的娃娃騎在一匹麒麟上。還有一盞是珠子燈:綠色的玻璃珠子穿扎成的很大的宮燈。這盞燈分量相當的重,送來的時候,得兩個人用一根小扁擔抬著。這是一盞主燈,掛在房間的正中。旁邊是麒麟送子,玻璃泡子掛在四角。到了“燈節”的晚上,這些燈里就插了紅蠟燭。點亮了。從十三“上燈”到十八“落燈”,接連點幾個晚上。平常這些燈是不點的。屋里點了燈,氣氛就很不一樣了。尤其是那盞珠子燈,灑下一片淡綠的光,綠光中珠幡的影子輕輕地搖曳,如夢如水,顯得異常安靜。元宵的燈光擴散著吉祥、幸福和朦朧曖昧的希望。③孫家的大小姐孫淑蕓嫁給了王家的二少爺王常生。她屋里就掛了這樣六盞燈。不過這六盞燈只點過一次。④王常生在南京讀書,秘密地加入了革命黨,思想很新。訂婚以后,他請媒人捎話過去:請孫小姐把腳放了。孫小姐的腳當真放了,放得很好,看起來就不像裹過的。⑤孫小姐是個才女。孫家對女兒的教育很特別,教女兒讀詩詞。除了《長恨歌》《琵琶行》,孫小姐能背全本《西廂記》。嫁過來以后,她也看王常生帶回來的黃遵憲的《日本國志》和林譯小說《迦茵小傳》《茶花女遺事》……兩口子琴瑟和諧,感情很好。⑥不料王常生在南京得了重病,抬回來不到半個月,就死了。⑦王常生臨死對夫人留下遺言:“不要守節”。⑧但是說了也無用。孫王二家都是書香門第,從無再婚之女。改嫁,這種念頭就不曾在孫小姐的思想里出現過。這是絕不可能的事。⑨從此,孫小姐就一個人過日子。這六盞燈也再沒有點過了。⑩她變得有點古怪了,她屋里的東西都不許人動。王常生活著的時候是什么樣子,永遠是什么樣子,不許挪動一點。王常生用過的手表、座鐘、文具,還有他養的一盆雨花石,都放在原來的位置。孫小姐原是個愛潔成癖的人,屋里的桌子椅子、茶壺茶杯,每天都要用清水洗三遍。自從王常生死后,除了過年之前,她親自監督著一個從娘家陪嫁過來的女傭人大洗一天之外,平常不許擦拭。?她病了,說不清是什么病。除了逢年過節起來幾天,其余的時間都在床上躺著,整天地躺著。除了那個女傭人,沒有人上她屋里去。?她就這么躺著,也不看書,也很少說話,屋里一點聲音沒有。她躺著,聽著天上的風箏響,斑鳩在遠遠的樹上叫著雙聲,“鵓鴣鴣——咕,鵓鴣鴣——咕”,聽著麻雀在檐前打鬧,聽著一個大蜻蜓振動著透明的翅膀,聽著老鼠咬嚙著木器,還不時聽到一串滴滴答答的聲音,那是珠子燈的某一處流蘇散了線,珠子落在地上了。?女傭人在掃地時,常常掃到一二十顆散碎的珠子。她這樣躺了十年。?她死了。?她的房門鎖了起來。?從鎖著的房間里,時常還聽見散線的玻璃珠子滴滴答答落在地板上的聲音。26.下列對小說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當的一項是(3分)A.小說開頭描寫當地元宵送燈的風俗,頗為詳細,既與小說主體有關,又體現了作者對民俗文化的喜愛。B.第二段關于珠子燈的描寫,營造了一種柔和寧靜的氛圍,同時透露出人們期求新婚夫婦幸福、吉祥的愿望。C.丈夫王常生死后,孫小姐變得古怪了,她躺在屋里,也不看書,很少說話,她就這樣躺了十年,這是孫曉蕓對封建倫理無聲的反抗。D.結尾三段表現出了一種悲涼、凄婉的情境,“時常還聽見散線的玻璃珠子滴滴答答落在地板上的聲音”一句有言有盡而意無窮之妙。27.請從表現手法的角度鑒賞第?段。(4分)28.這篇小說為什么要以“珠子燈”為題。(6分)四、作文(60分)29.閱讀下面文字,根據要求作文。對于“界”的認識,有人說,心有底線,守住邊界;也有人說,科學無界,大愛無疆;還有人說,人無高下,界有高低,當自我修持。你如何認識“界”?對于“界”之有無、高低,你有怎樣的思考?以上材料引發了你怎樣的思考?請寫一篇議論文,談談你的看法。【注意】①角度自選,立意自定,標題自擬。②明確文體,不得寫成詩歌。③不得少于7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襲。諸暨中學2021學年高一期中考試語文試卷答案一、積累與運用(38分)1.根據拼音寫出詞語。①前合后偃②紊亂③畏葸2.(1)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2)如其禮樂,以俟君子(3)短發蕭騷襟袖冷,穩泛滄浪空闊(4)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5)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3.D本語段大意是:偉大的戲劇家關懷人的命運,關懷人類的命運,比如劇作家曹禺。根據第一句提到偉大的劇作家,因此第⑤句舉例應該先說,順第⑤句結尾,緊接第③句作具體闡述,第①句的“這些”提示與第③句相關聯,第④句承前列舉,強調反面人物的悲憫情懷。根據前面的“關懷人的命運,關懷人類的命運”確定②⑥兩句的順序。故選D。4.CC.“《鴻門宴》中項羽東向坐,符合座次的尊卑安排”說法錯誤。古代室內宴會中,最尊者坐西面東,其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卑是坐東面西。項羽東向坐,即是說項羽坐西面東,而作為主人,項羽不應該占據坐西面東的位置。因此,不符合座位的尊卑安排。5.B項,“共四折一楔子,每折的主角不同”表述錯誤。標準的元雜劇每折主角一致。6.B.超:越過。句意:挾著太山越過北海。7.A8.D9.C10.B11.BA.中途易轍,“甘孜藏族小伙子丁真在走紅網絡后”,缺少謂語,又另起爐灶寫了一句,可以把“在”提到句首。C.句式雜糅,“圍繞以……為理念”可以刪掉“圍繞”。D.語序不當,兩個分句主語不一致,關聯詞“盡管”要放在主語前面。故選B。12.CC項中的詩暗示的是賈探春的命運,并非是賈惜春的命運。13.示例:“敏探春”:探春性靈敏銳,作事敏捷,心地敏慧。比如紅樓夢抄檢大觀園時,探春從這些人的丑惡行徑中敏銳地覺察到賈府已經有了衰敗之勢,說“可知這樣大族人家,若從外頭殺來,一時是殺不死的,這是古人曾說的‘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必須先從家里自殺自滅起來,才能一敗涂地!”;再如原著第五十五、五十六回里,有一出“敏探春興利除宿弊”,探春制定了許多“開源”與“節流”的措施,例如,“承包”之后園內“省了這些花兒匠、山子匠打掃之人等的工費”等,展現出探春的聰敏與才華。因此,“敏”字能凸顯探春的品性。二、古詩文閱讀(30分)14.(1)敢:自言冒昧的謙辭;(2)闕:侵損、削減;(3)敝:損害15.B本題考查文言虛詞的意義和用法。①代詞,他;②主謂之間助詞,取獨;③助詞,的;④代詞,他;⑤主謂之間助詞,取獨;⑥主謂之間助詞,取獨;⑦主謂之間助詞,取獨;⑧提賓標志;⑨代詞,它,指土地;⑩代詞,這件事。故①④⑨⑩代詞;②⑤⑥⑦為主謂之間助詞,取獨;③為助詞,的;⑧為賓語前置標志。16.C“既充分考慮到鄭國利益”錯誤,燭之武說服秦伯退兵時,只字未提鄭國的利益,全部是從秦國的利益出發。17.如果您放棄圍攻鄭國而把它作為東方道路上(招待過客)的主人,外交使節來來往往,鄭國可以隨時供給他們缺少的資糧,對您也沒有什么害處。18.B語段主要講“材與不材之間”這種人生態度,所以“材與不材之間”后面可以停頓;“也”用于句末表停頓,“故”表結果,領起下一句,所以在“也”之后要停頓,排除C、D;“若夫”為句首發語詞,在前面停頓,排除A。19.AA.“處于‘材’與‘不材’之間,才能免于累”錯,原文說“物物而不物于物”才能免于累。故選A。20.可悲啊!弟子們記住了,恐怕還只有歸向于自然吧!參考譯文:莊子行走于山中,看見一棵大樹,枝葉十分茂盛,伐木的人停留在樹旁卻不去動手砍伐。問他們是什么原因,說:“沒有什么用處。”莊子說:“這棵樹就是因為不成材而能夠終享天年啊!”莊子走出山來,留宿在朋友家中。朋友高興,叫童仆殺鵝款待他。童仆問主人:“一只能叫,一只不能叫,請問殺哪一只呢?”主人說:“殺那只不能叫的。”第二天,弟子問莊子:“昨日遇見的山中大樹,因為不成材而能終享天年;如今主人的鵝,因為不成材而被殺掉。先生你將怎么辦呢?”莊子笑道:“我將處于成材與不成材之間。處于成材與不成材之間,好像合于天道卻并非真正與天道相合,因此還是不能免于受累。至于掌握了天道天德,活動就不會有所拖累。對贊譽與詆毀都無所謂,時而像龍一樣騰飛時而像蛇一樣蟄伏,跟隨時間的推移而變化,而不愿偏執于某一方面;時而進取時而退縮,一切以和順為標準,活動于虛無的境界;役使外物,卻不被外物所役使,那么,怎么會受到外物的拘束而勞累呢?這就是神農、黃帝的處世原則。至于說到萬物的真情,人類的習俗,就不是這樣的。你想聚合,別人就使你離;你想成功,別人就要破壞;你窮困,別人就壓抑你;你尊貴,別人就非議你;你要有所作為,別人就要損害你;你賢,別人就會謀算你;你不肖,別人就欺負你:怎么能得到并一定如愿呢?可悲啊!弟子們記住了,恐怕還只有歸向于自然吧。”21.BB.“因而不免生出天翻地覆之感”分析不妥,“天翻地覆”不指“氣候變化無常”,而指社會巨大的變亂。22.①悲國家“天翻地覆”。國破家亡,草木無知,春色依舊,讓人悲痛。②悲自己“齒豁頭童”。詩人頭禿齒落,年老多病,又不能為主前驅,無法挽救時局,除了遙祝圣明,還能有何作為?③悲自己漂泊在外。茫茫湖海之上,四顧無依,令人悲傷。④悲小人趨炎附勢,茍且偷安,使人悲憤。“燕子”的軟弱與“海棠”的堅強相對,暗諷朝廷小人茍且偷安,易投降。三、現代文閱讀(22分)23.B24.C25.D【分析】23.本題考查對材料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