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經濟學教程 第3版 課件 第9、10章 就業與失業、勞動力市場中的其他問題_第1頁
勞動經濟學教程 第3版 課件 第9、10章 就業與失業、勞動力市場中的其他問題_第2頁
勞動經濟學教程 第3版 課件 第9、10章 就業與失業、勞動力市場中的其他問題_第3頁
勞動經濟學教程 第3版 課件 第9、10章 就業與失業、勞動力市場中的其他問題_第4頁
勞動經濟學教程 第3版 課件 第9、10章 就業與失業、勞動力市場中的其他問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勞動經濟學教程(第3版)第09章就業與失業123讀完本章之后,你應該:1.掌握就業和失業的基本概念及統計方法。2.掌握勞動力市場的存量-流量模型。3.了解短期和長期的菲利普斯曲線的形狀及含義。4.理解技術變革和國際貿易對失業的影響。5.掌握失業的類型及應對策略。6.理解工資剛性及其成因。學習目的CONTENTS目錄02失業的類型及應對策略01勞動力市場中的就業與失業第1節勞動力市場中的就業與失業(一)就業與就業統計一、就業、失業以及失業率國際勞工組織將就業人口界定為在參照期內從事任何一種工作并獲取薪酬或利潤(或實物報酬)的人員,或者在此期間因生病、休假或產生爭議等而暫時脫離工作崗位的人員。國際勞工組織(ILO)1.就業與就業統計的國際標準第1節勞動力市場中的就業與失業(一)就業與就業統計一、就業、失業以及失業率1.就業與就業統計的國際標準第一種是正在工作的人,即在規定時期內從事有報酬工作的人,其中包括私營企業員工以及政府雇員。第二種是雖然有工作,但是由于某種特殊原因暫時脫離工作崗位的人,比如因疾病、工傷、休假、勞動糾紛、曠工、天氣惡劣、機器損壞等而臨時停工的人。第三種是雇主和自雇傭人員,或者是協助家庭經營企業或農場但是不領取勞動報酬的人。第1節勞動力市場中的就業與失業(一)就業與就業統計一、就業、失業以及失業率1.就業與就業統計的國際標準美國勞工部關于就業人口的界定與國際勞工組織很接近,主要強調三個條件。二是由于疾病、休假、勞動糾紛或天氣惡劣等原因而暫時脫離工作的人也屬于就業人口。三是在界定是否屬于就業人口時,勞動者所從事的是全日制工作還是非全日制工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勞動者是否進入市場工作。據此標準,家務勞動者不屬于就業人口。一是勞動者年滿16周歲,并且必須在被調查的前一周為了獲得工資性報酬工作1個小時以上,或者是盡管沒有得到工資性報酬,但是在家庭企業中至少工作了15個小時。第1節勞動力市場中的就業與失業(一)就業與就業統計一、就業、失業以及失業率2.中國的就業統計我國從1995年1月3日起開始試行新的《就業調查統計辦法》,規定:就業人員也稱從業人員,是指從事一定社會經濟活動并取得勞動報酬或經營收入的人員。已辦理離休、退休、退職手續,但再次從業(以有酬或自營等各種方式)的人員也視為就業人員。就業人員中不包括從事經濟活動的在讀學生。統計中對就業人員中的不充分就業人員,即“工作時間不足就業人員”和“就業不足人員”給予特別的關注。第1節勞動力市場中的就業與失業(一)就業與就業統計一、就業、失業以及失業率2.中國的就業統計2003年,原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正式對就業人員和失業人員的概念進行了界定。按照新的界定標準,就業人員指在男性16~60周歲、女性16~55周歲的法定勞動年齡內,從事一定的社會經濟活動,并取得合法勞動報酬或經營收入的人員。第1節勞動力市場中的就業與失業(一)就業與就業統計一、就業、失業以及失業率3.就業統計中的非正規就業其次,勞動時間彈性較大,往往采取非全日制、臨時性、季節性、短期性的工作方式。首先,就業模式分散、零星、自由,勞動關系大部分建立在偶然就業、社會關系的基礎之上,而不是建立在具有正規保障的正式勞動合同的基礎之上,并且大多數處于社會保障體系之外。最后,就業者一般根據自身需要選擇就業場所或者無固定工作場所,就業者以住戶為經濟活動單位進行生產活動。第1節勞動力市場中的就業與失業(一)就業與就業統計一、就業、失業以及失業率4.不充分就業或就業不足所謂不充分就業(underemployment)也稱就業不足,是指勞動者從事的工作所要求的任職資格低于他們的技能水平、受教育程度,或者勞動者工作的時間少于他們可以工作的時間。第1節勞動力市場中的就業與失業(一)就業與就業統計一、就業、失業以及失業率5.非全日制就業與臨時就業所謂非全日制就業,是指勞動者的周工作時間明顯少于法定工作周的工時規定。臨時就業是指勞動者即使目前從事的是全日制工作,但并不是長期性的,而是有一個預先確定的終止日期。第1節勞動力市場中的就業與失業一、就業、失業以及失業率部分國家15歲以上勞動者中從事非全日制工作者所占的比重國家總體男性女性2000年2007年2021年2000年2007年2021年2000年2007年2021年澳大利亞..23.7....12.3....37.7..加拿大18.118.318.410.311.213.127.226.324.4法國14.213.313.85.34.97.324.322.820.5德國17.622.022.24.87.810.033.939.136.0意大利11.715.317.05.45.57.922.529.829.5日本15.918.925.67.19.215.029.032.639.0韓國7.08.816.15.16.210.79.812.423.2墨西哥13.517.817.97.111.412.525.628.526.4荷蘭32.135.936.013.116.119.357.359.954.7波蘭12.810.15.08.86.02.917.915.07.4西班牙7.510.513.02.63.66.416.120.120.7瑞典14.014.412.37.39.59.521.419.715.6土耳其9.48.19.05.74.46.219.318.615.3英國23.322.9..8.59.7..40.738.2..美國12.612.611.77.77.67.918.017.915.7巴西..18.314.2..10.39.6..29.120.7南非....10.2....7.4....13.9第1節勞動力市場中的就業與失業一、就業、失業以及失業率部分國家15~54歲勞動者中臨時就業人員所占的比重國家15~54歲勞動者15~24歲勞動者25~54歲勞動者2000年2007年2021年2000年2007年2021年2000年2007年2021年澳大利亞..6.3....6.0....6.4..加拿大12.513.012.129.128.830.28.89.28.9法國15.415.115.155.153.656.111.611.111.1德國12.714.611.452.457.445.07.59.18.8意大利10.113.216.426.642.261.78.511.415.9日本14.513.915.024.926.415.69.510.910.0韓國..24.728.3..30.034.9..21.320.3墨西哥20.5....25.7....17.8....荷蘭13.718.127.435.545.168.29.112.920.5波蘭..28.215.1..65.748.6..24.012.9西班牙32.231.625.168.362.769.127.729.324.8瑞典15.217.515.249.557.352.911.913.011.1土耳其20.311.911.623.712.426.518.611.38.5英國7.05.85.614.213.415.25.44.24.0第1節勞動力市場中的就業與失業(二)失業與失業統計一、就業、失業以及失業率1.美國勞工部對失業者的界定以及統計第一,在過去的4周內從事過專門的求職活動的人。第三,本來能夠尋找工作,但是目前生病的人。第二,被臨時解雇并且正在等待被原雇主召回的人。第四,已經找到工作但尚未報到,并且在30天以內就能夠去報到的人。年滿16周歲,屬于非被管制人口,沒有工作,但是具有勞動能力的以下人口均屬于失業人口第1節勞動力市場中的就業與失業(二)失業與失業統計一、就業、失業以及失業率2.中國對失業的界定與統計我國從1994年起正式使用“失業”和“失業率”的概念,同時公開發布城鎮登記失業率和城鎮登記失業人員的人數。所謂城鎮登記失業人員,是指在勞動年齡內,有勞動能力、有就業要求,但處于無業狀態,并在公共就業服務機構進行了失業登記的城鎮常住人員。第1節勞動力市場中的就業與失業(三)勞動力市場的存量-流量模型一、就業、失業以及失業率1.失業率的公式及其爭論

第1節勞動力市場中的就業與失業一、就業、失業以及失業率部分國家勞動者的失業率水平(%)國家總體(15~64歲)15~24歲25~54歲55~64歲2007年2021年2007年2021年2007年2021年2007年2021年澳大利亞4.45.39.411.33.44.12.74.1加拿大6.17.410.913.55.16.25.27.3法國8.07.919.418.97.06.84.56.3德國8.73.611.76.98.03.310.33.0意大利6.29.720.429.75.39.22.45.5日本4.13.07.74.63.72.83.42.8韓國3.43.68.78.53.13.32.23.3墨西哥3.84.37.27.92.93.61.92.7荷蘭4.24.29.49.33.03.14.43.3波蘭9.73.421.711.98.42.96.82.5西班牙8.314.918.134.87.213.56.013.4瑞典6.29.019.224.84.47.03.96.8土耳其10.512.220.022.68.510.74.37.4英國5.24.513.712.63.83.32.93.8美國4.75.410.59.73.74.93.14.2巴西8.314.316.829.76.111.42.98.2南非22.334.346.565.218.632.55.612.5第1節勞動力市場中的就業與失業一、就業、失業以及失業率美國不同口徑的失業率數據(2003—2023年)年份U-1U-2U-3U-4U-5U-620032.23.25.86.16.89.920042.33.05.76.06.79.820051.92.75.35.66.39.220061.52.24.74.95.68.420071.42.24.64.95.58.320081.62.55.05.35.99.120093.14.87.88.29.014.120105.86.19.810.411.216.620115.55.59.19.710.616.120124.84.78.38.99.815.120134.24.38.08.59.314.520143.43.46.67.08.012.620152.62.75.76.16.911.220162.02.24.85.26.09.720171.92.34.75.05.69.220181.52.04.04.34.98.020191.31.94.04.24.88.020201.31.63.53.74.36.920213.44.36.36.77.511.120221.52.04.04.24.97.120231.21.53.43.64.26.6第1節勞動力市場中的就業與失業(三)勞動力市場的存量-流量模型一、就業、失業以及失業率我國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2018年3月到2022年12月)1.失業率的公式及其爭論第1節勞動力市場中的就業與失業(三)勞動力市場的存量-流量模型一、就業、失業以及失業率2.失業率與勞動力市場的存量-流量模型總的來說,就業者(E)、失業者(U)以及非勞動力(N)三者之間存在三類轉換關系。對總人口的這三種類別的劃分及它們相互之間的轉換關系,我們可以用勞動力市場的存量-流量圖來表示。第1節勞動力市場中的就業與失業(三)勞動力市場的存量-流量模型一、就業、失業以及失業率2.失業率與勞動力市場的存量-流量模型總的來說,人們非常關注的失業率問題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二是不同人口群體(比如不同年齡、性別、民族、地區的勞動者)之間的失業率存在哪些差異。三是失業的持續時間。一是一國或一個地區的失業率在一段時期內是如何變化的。第1節勞動力市場中的就業與失業一、就業、失業以及失業率部分國家不同年齡段失業者中的長期失業者所占比重(%)國家或組織總體(15~64歲)15~24歲25~54歲55~64歲2000年2021年2000年2021年2000年2021年2000年2021年澳大利亞18.3..20.3..17.6..12.7..加拿大11.216.34.07.914.017.618.623.0法國42.629.520.612.545.331.769.649.5德國51.532.623.517.151.032.869.147.6希臘54.762.950.244.056.963.657.173.6意大利61.858.057.549.063.859.564.262.9日本25.535.821.523.122.540.232.832.4韓國2.31.20.90.32.81.73.11.0墨西哥1.24.80.92.21.25.55.49.2西班牙41.741.729.325.645.040.858.460.6瑞典26.419.38.93.126.622.749.340.2土耳其21.131.219.821.921.834.031.342.5英國26.728.412.318.932.930.043.443.0美國6.023.13.913.16.624.510.730.5OECD31.028.420.016.334.330.543.738.6第1節勞動力市場中的就業與失業(三)勞動力市場的存量-流量模型一、就業、失業以及失業率3.中國的失業率統計問題

第1節勞動力市場中的就業與失業(一)菲利普斯曲線的起源與發展二、菲利普斯曲線與自然失業率在經濟的上升期,失業率下降,貨幣工資變化率上升;在經濟的回落期,失業率上升,貨幣工資變化率下降。菲利普斯曲線(Phillipscurve)最早由經濟學家威廉·菲利普斯(WilliamPhillips)提出的。第1節勞動力市場中的就業與失業(一)菲利普斯曲線的起源與發展二、菲利普斯曲線與自然失業率1960年,美國經濟學家保羅·薩繆爾森(PaulSamuelson)和羅伯特·索洛(RobertSolow)使用美國宏觀經濟數據,證實了菲利普斯曲線所表示的這種此消彼長的關系在美國同樣存在。經過薩繆爾森和索洛豐富之后的菲利普斯曲線有幾個方面的重要含義。第一,失業率和通貨膨脹率之間存在此消彼長的關系,低失業率和低通貨膨脹率不可能同時存在。第二,失業率和通貨膨脹率之間存在此消彼長的關系,因此政府可以交替運用擴張性和緊縮性的宏觀經濟政策來合理調控通貨膨脹率和失業率。第三,確立了成本推動型的通貨膨脹理論,即通貨膨脹是受到工資成本推動而產生的。第1節勞動力市場中的就業與失業(一)菲利普斯曲線的起源與發展二、菲利普斯曲線與自然失業率事實上,20世紀60年代末,經濟學家埃德蒙德·菲爾普斯(EdmundPhelps)和米爾頓·弗里德曼分別在1967年和1968年發表文章指出,在長期內,通貨膨脹率和失業率之間并不存在菲利普斯曲線所說的那種此消彼長關系,政府利用菲利普斯曲線在通貨膨脹率和失業率之間進行權衡是危險的。第1節勞動力市場中的就業與失業(二)菲利普斯曲線的消失二、菲利普斯曲線與自然失業率第1節勞動力市場中的就業與失業(二)菲利普斯曲線的消失二、菲利普斯曲線與自然失業率菲利普斯曲線僅僅討論失業率和名義工資變動率之間的關系是導致出現誤導的根本原因,它揭示的那種通貨膨脹率和失業率之間存在的此消彼長的關系只在短期內存在。在長期內,這種斜率為負的菲利普斯曲線是不存在的,長期的菲利普斯曲線是一條垂直于橫軸的直線。第1節勞動力市場中的就業與失業(三)自然失業率二、菲利普斯曲線與自然失業率從理論上說,經濟中應該存在某種處于正常水平的失業率。這種失業率就是弗里德曼提出的自然失業率(naturalunemploymentrate),又稱為充分就業失業率。20世紀60年代,自然失業率被確定為5.4%左右,到了70年代變成7%左右,到了80年代,又變成6%~6.5%,最近十年為5%~6%。一些經濟學家曾經試圖對自然失業率進行預測,結果發現自然失業率的水平并不確定。一個國家在任何一個時期的自然失業率水平都會受到勞動力人口構成的強烈影響。第1節勞動力市場中的就業與失業(一)技術變革對就業和失業的影響三、技術變革與國際貿易對就業和失業的影響第一,技術變革常常會導致新產品的出現,而新產品的出現會在兩個方面對生產老產品的勞動力的需求產生不利影響。所謂技術變革,通常是指新產品和新生產技術的引入,以及有助于降低資本成本的技術變化。第二,技術變革常常是與自動化或者資本對勞動力的替代聯系在一起的。第1節勞動力市場中的就業與失業(一)技術變革對就業和失業的影響三、技術變革與國際貿易對就業和失業的影響由于以下兩個方面的原因,我們還無法斷定技術變革對非技術勞動力的就業而言是否真的是不利因素。第二,資本對非技術勞動力的替代可能會使某些非技術崗位消失,但規模效應有可能創造出另一些非技術崗位,有時甚至就在同一行業之中。第一,在規模效應足夠大的情況下,即使是相互替代的要素,仍然有可能是互補的。第1節勞動力市場中的就業與失業(二)國際貿易對就業和失業的影響三、技術變革與國際貿易對就業和失業的影響1.國際貿易中的產品需求變化對就業和失業的影響貿易往往意味著雙方之間的交換活動,因此,通常情況下,一個國家國際貿易的擴大就意味著它的進口和出口同時上升。但是出口和進口對就業和失業的影響是相反的。第1節勞動力市場中的就業與失業(二)國際貿易對就業和失業的影響三、技術變革與國際貿易對就業和失業的影響2.國際貿易中的其他生產要素的價格變化對就業和失業的影響其他類型的勞動力價格的下降會對某種勞動力的需求同時產生替代效應和規模效應,并且這兩種效應的作用方向相反。在這兩種效應中,如果規模效應占據主導地位,則兩種勞動力之間就呈現出總互補關系,如果替代效應占主導地位,則兩種勞動力之間就會呈現出總替代關系。第1節勞動力市場中的就業與失業(二)國際貿易對就業和失業的影響三、技術變革與國際貿易對就業和失業的影響3.國際貿易就業的凈影響從理論上來說,國際貿易以及離岸經營無論是對發達國家的勞動力來說,還是對發展中國家的勞動力來說,都是有利有弊的。具體到某一個國家來說,利弊是否能夠相抵,或者是否能夠出現利大于弊的情況,要視具體情況而定。CONTENTS目錄02失業的類型及應對策略01勞動力市場中的就業與失業摩擦性失業(frictionalunemployment)是指在勞動力市場處于均衡狀態和充分就業狀態下所存在的失業。摩擦性失業是競爭性勞動力市場的一個自然特征,它不是由于工作崗位缺乏而造成的,而是由尋找工作、達成就業協議的時滯因素所引起的。第2節失業的類型及應對策略(一)摩擦性失業的定義、成因與應對策略一、摩擦性失業第2節失業的類型及應對策略(一)摩擦性失業的定義、成因與應對策略一、摩擦性失業其一,勞動力市場本身的動態屬性。其二,勞動力市場信息流動的不完善性。其三,求職者與擁有職位空缺的雇主之間相互尋找、洽談需要一定的時間。摩擦性失業產生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三個。第2節失業的類型及應對策略(二)工作搜尋理論與摩擦性失業一、摩擦性失業工作搜尋理論的基本含義是,失業者總是試圖從各種可能的工作機會中找到最有利于實現個人效用最大化的就業機會,但是,關于各種工作機會的信息是不完善的,所以勞動者必須為尋找工作而進行不斷的搜尋。對失業者的失業成本進而保留工資產生影響的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是否存在為失業者提供經濟支持的失業保險計劃,以及這種計劃的資格審查嚴格程度和所提供的保險待遇的優厚程度。第2節失業的類型及應對策略(三)摩擦性的對策一、摩擦性失業1.發展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加快勞動力市場信息的流動2.提供市場薪資信息,如政府薪資調查等,為勞動者合理確定保留工資提供理性的依據3.完善勞動合同法,減少雇主和雇員之間進行談判所需要的時間4.要求雇主提前發出解雇通知,給雇員提供在職求職時間5.降低失業保險等失業福利的替代率第2節失業的類型及應對策略(一)結構性失業的定義及成因二、結構性失業所謂結構性失業(structuralunemployment),是指勞動力供給和勞動力需求在結構上出現失衡而導致的失業。決定結構性失業嚴重程度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勞動力需求變化的速度。二是勞動力供給的適應性。三是勞動者重新學習新技能或找到新工作的速度。四是不同地區之間的差異。第2節失業的類型及應對策略(二)結構性失業的應對策略二、結構性失業第一提高勞動力市場信息搜集工作的質量和信息傳播的速度,使勞動者能夠獲得除本地區之外的其他地區的職位空缺信息,加速勞動力的跨地區流動。第二在一些特定情況下,由政府提供一定的資金和職業介紹服務,給那些愿意從勞動力過剩地區向勞動力短缺地區流動的失業者提供必要的幫助,以消除流動成本過高對勞動力的跨地區流動所產生的阻礙?;趯Y構性失業所做的分析,一般可以采取下列策略來應對結構性失業。第2節失業的類型及應對策略(二)結構性失業的應對策略二、結構性失業第三通過提高正規學校教育水平尤其是義務教育階段的教育質量,以及強化雇主的培訓責任,確保勞動者具備良好的素質并在工作中不斷更新和提升技能,使勞動者具有學習新技能的能力以及根據新的市場需求調整自身的勞動力供給的能力。第四對勞動力市場的未來走向進行更為準確的預測,為個人以及家庭的相關人力資本投資決策提供指引,減少勞動者進行人力資本投資和職業選擇時的盲目性,盡可能地減少未來的勞動力供求之間的不匹配狀況?;趯Y構性失業所做的分析,一般可以采取下列策略來應對結構性失業。第2節失業的類型及應對策略(一)周期性失業的定義及成因三、周期性失業所謂周期性失業(cyclicalunemployment),是指由于經濟周期或商業的周期性波動引起勞動力市場供求失衡所造成的失業。產生周期性失業的基本原因是總需求不足,因此,周期性失業很多時候又稱為需求不足性失業。工資剛性是導致周期性失業出現的一個重要原因。第2節失業的類型及應對策略(二)經濟不景氣時期的工資剛性假設三、周期性失業在貨幣工資具有剛性的情況下,即使在經濟不景氣時期雇主支付的貨幣工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下降,實際工資的下降幅度也不可能很大,很難達到足以阻止失業增加的程度。1.工會的內部治理結構2.組織的特殊人力資本3.雇主-員工之間的信息不對稱4.資深員工的風險規避傾向5.勞動者的地位與社會標準第2節失業的類型及應對策略(三)周期性失業的對策三、周期性失業1.財政政策/增加支出,減稅2.貨幣政策/增加貨幣供應量,降低利率3.增加供給4.就業服務5.工資補貼或就業減稅政策第2節失業的類型及應對策略四、季節性失業季節性失業(seasonalunemployment)與周期性失業有相似之處,是因產品或服務的生產或需求的有規則季節性波動而產生的失業。季節性失業導致從業者的收入不穩定,就業出現間斷。因而企業通常需要向這些行業或職業中的從業者支付較高的工資。第2節失業的類型及應對策略四、季節性失業季節性失業在本質上既可以被看成是一種自愿性失業,也可以被看成是非自愿性失業。失業保險、在職期間較高的工資、季節過后一定會被重新雇用導致勞動者被失業季節當成是一種帶薪休假。因而可以將其看成是雇員的一種自愿選擇(事前)。而一旦失業,雇員們又愿意保持就業狀態(事后)。季節性失業給勞動者和社會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并不是很大,因而不是公共政策關注的重點,是最不重要的一種失業類型。關鍵術語+不充分就業(underemployment)顯性不充分就業(visibleunderemployment)隱性不充分就業(invisibleunderemployment)邊際勞動者(marginallyattached)不完全就業勞動者(underemployed)菲利普斯曲線(Phillipscurve)自然失業率(naturalunemploymentrate)摩擦性失業(frictionalunemployment)結構性失業(structuralunemployment)周期性失業(cyclicalunemployment)季節性失業(seasonalunemployment)復習與思考+1.我國關于就業和失業的定義及統計標準是什么?與國際勞工組織以及美國等國家的相關定義及統計標準的區別是什么?2.簡要描述勞動力市場的存量-流量模型,并說明有利于失業率下降的人員流動方向是哪幾個。3.短期和長期菲利普斯曲線的理論含義是什么?對政府的公共政策制定存在何種不同的導向?4.有人說,技術進步或變革一定會導致本國的非技術勞動力的需求下降。你同意這種說法嗎?為什么?5.反對國際貿易者的一個論調是,國際貿易會導致一國的失業率上升。你如何看待這種觀點?6.失業有哪幾種類型?它們各自的成因是什么?政府應當采取何種對策?7.結合我國當前的勞動力市場狀況分析我國的失業問題,并指出政府的對策應當是怎樣的。勞動經濟學教程(第3版)第10章勞動力市場中的其他問題123讀完本章之后,你應該:1.了解全要素生產率的內涵。2.掌握勞動生產率的內涵及計算方式。3.理解勞動生產率的決定因素。4.理解勞動生產率的周期性變化及其對就業和薪酬的影響。5.了解勞動力市場歧視的類型。6.理解勞動力市場歧視的成因。學習目的CONTENTS目錄02勞動力市場歧視01勞動生產率及其影響第1節勞動生產率及其影響(一)勞動生產率的內涵及其重要性一、勞動生產率的重要性及決定因素所謂生產率,是指生產出來的產品和服務的數量與生產這些產品和服務所使用的投入的數量之間的比例關系,即作為分子的產出與作為分母的投入之比。當這里的投入僅僅是指勞動力時,這種生產率便稱為勞動生產率(laborproductivity)。當這里的投入是指各種生產要素或生產資源時,這種生產率就可以稱為全要素生產率(totalfactorproductivity,TFP)。第1節勞動生產率及其影響(一)勞動生產率的內涵及其重要性一、勞動生產率的重要性及決定因素1.全要素生產率全要素生產率也稱多要素生產率(multifactorproductivity,MFP),是指生產的產品和服務(即產出)的數量與用來生產這些產品和服務的各種投入(勞動力、資本、能源、原材料以及購買的服務等)的數量之比。全要素生產率只能采取間接的計算辦法。GY=GA+aGL+bGK部分國家的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率第1節勞動生產率及其影響一、勞動生產率的重要性及決定因素國家時期1985—1990年1990—1995年1995—2000年2000—2005年2005—2011年英國0.41.61.41.4-0.5美國0.70.71.51.70.7澳大利亞0.31.31.70.9—加拿大-0.60.71.20.2-0.2法國1.71.11.30.70.1德國——1.10.70.8意大利1.41.10.2-0.4-0.5日本3.10.70.71.00.6韓國6.03.83.62.83.4丹麥0.61.400.1-0.5芬蘭2.41.72.71.80.3愛爾蘭3.33.55.42.01.1葡萄牙——2.1-0.60.3西班牙0.70.8-0.2-0.20.1瑞典0.30.81.62.10.1第1節勞動生產率及其影響(一)勞動生產率的內涵及其重要性一、勞動生產率的重要性及決定因素2.勞動生產率的衡量及其國際比較

部分國家或組織的勞動生產率(每工時創造的GDP)比較第1節勞動生產率及其影響一、勞動生產率的重要性及決定因素國家或組織1970年1980年1990年2000年2010年2020年2021年2022年澳大利亞26.831.535.743.849.956.356.8..比利時27.541.751.363.169.174.573.6..加拿大28.634.037.344.248.456.853.9..丹麥27.538.149.060.065.975.175.875.2芬蘭17.927.837.551.358.761.662.2..法國23.935.447.657.262.567.866.765.6德國25.036.245.656.161.167.768.368.6意大利25.337.745.052.852.755.354.754.6日本13.921.131.339.043.446.947.6..韓國3.05.210.919.932.141.942.9..葡萄牙15.922.627.733.437.740.140.5..西班牙19.530.840.645.048.852.651.852.5瑞典30.638.843.655.065.771.973.9..土耳其11.214.822.026.235.256.553.1..英國23.731.639.350.957.160.259.2..美國33.739.145.654.567.874.074.8..G724.933.141.550.858.964.765.0..第1節勞動生產率及其影響(一)勞動生產率的內涵及其重要性一、勞動生產率的重要性及決定因素3.勞動生產率的重要性勞動生產率之所以非常重要,是因為它的增長既是衡量一個國家、行業甚至企業的經濟績效的關鍵指標之一,同時也是促進整個社會生活水平提高的一個重要推動器。美國非農部門的勞動生產率增長率、薪酬增長率以及單位勞動力成本增長率(%)第1節勞動生產率及其影響一、勞動生產率的重要性及決定因素年份勞動生產率增長率薪酬增長率單位勞動力成本增長率20003.07.04.020012.74.31.620024.42.3-2.020033.73.80.120043.14.51.420052.13.71.620060.93.93.020071.64.32.720080.82.82.020093.11.0-2.020103.31.9-1.320110.12.22.120120.92.61.720130.31.20.920141.02.91.920151.33.11.82016-0.11.01.120171.21.50.2第1節勞動生產率及其影響(二)勞動生產率的決定因素一、勞動生產率的重要性及決定因素1.勞動力質量的改善在其他條件一定的情況下,勞動力質量越高,勞動生產率通常會越高。勞動力質量的高低主要取決于勞動者的受教育程度、接受過的培訓、身心健康狀況以及工作活力等方面的情況。第1節勞動生產率及其影響(二)勞動生產率的決定因素一、勞動生產率的重要性及決定因素2.實物資本的數量和質量的提高一般情況下,勞動者在生產過程中能夠使用的資本越充足,資本本身的生產率越高,勞動者的生產率就會越高。資本積累和經濟增長之間是一種相互促進和良性循環的關系,即資本積累越多,質量越高,則經濟增長速度往往越快,而經濟增長本身又會進一步促進資本積累。第1節勞動生產率及其影響(二)勞動生產率的決定因素一、勞動生產率的重要性及決定因素3.資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所謂資源利用效率,是指一個經濟體或一個組織使用勞動力和資本等生產要素的效率水平,這里是指所有能夠提高勞動生產率的顯性和隱性因素,其中包括技術進步、規模經濟、勞動力配置水平、社會制度、文化、價值觀以及對環境和公共政策方面的調整。第1節勞動生產率及其影響(一)勞動生產率的周期性變化二、勞動生產率的周期性變化及其對就業和薪酬的影響勞動生產率還存在一些周期性的特征,即在經濟蕭條或衰退時期,勞動生產率的短期增長要低于其長期趨勢,而在經濟復蘇或繁榮期,勞動生產率的短期增長則超過其長期趨勢。第1節勞動生產率及其影響(一)勞動生產率的周期性變化二、勞動生產率的周期性變化及其對就業和薪酬的影響1.勞動生產率周期性變化的影響因素(2)資本利用率。(1)勞動力利用率。(3)產出結構。第1節勞動生產率及其影響(一)勞動生產率的周期性變化二、勞動生產率的周期性變化及其對就業和薪酬的影響2.勞動生產率周期性變化的啟示(1)勞動生產率的周期性變化不僅是經濟周期波動的結果,同時也是影響經濟周期波動的原因。(2)勞動生產率的周期性變化對經濟政策有重要的啟示。第1節勞動生產率及其影響(二)勞動生產率對就業和薪酬的影響二、勞動生產率的周期性變化及其對就業和薪酬的影響1.勞動生產率對就業的影響盡管經濟產出和就業確實會發生周期性的波動,但從長期來看,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并沒有引起失業的增加,相反,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在總體上往往與更高的實際工資水平以及更高的就業水平相聯系。第1節勞動生產率及其影響(二)勞動生產率對就業和薪酬的影響二、勞動生產率的周期性變化及其對就業和薪酬的影響2.勞動生產率對薪酬的影響總體而言,勞動生產率的提高與薪酬的增長是同步的,但是兩者的增長幅度未必總能保持基本一致,尤其是在考察勞動生產率的增長率和實際薪酬增長率之間的關系時。第1節勞動生產率及其影響二、勞動生產率的周期性變化及其對就業和薪酬的影響美國不同行業的勞動生產率增長率與薪酬增長率(1987—2015年)行業勞動生產率增長率每工時實際薪酬增長率采礦業0.51.5住宿和食品服務業0.70.7其他服務業1.20.9公用事業2.21.0交通和倉儲業1.1-0.2批發業2.91.2零售業2.80.2制造業3.30.8信息業5.01.4CONTENTS目錄02勞動力市場歧視01勞動生產率及其影響第2節勞動力市場歧視一、勞動力市場歧視的類型勞動力市場歧視是指具有相同生產率特征的勞動者僅僅因為所屬的人口群體不同而受到區別對待。勞動力市場歧視又可以劃分為工資歧視和職業歧視兩種類型。第2節勞動力市場歧視一、勞動力市場歧視的類型(一)工資歧視所謂工資歧視(wagediscrimination),是指雇主針對既定的生產率特征支付的價格因勞動者所屬的人口群體不同而呈現系統性的差別??梢阅信畠尚灾g的工資性報酬差別為例來說明,在理想情況下,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