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華師大新版高一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_第1頁
2025年華師大新版高一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_第2頁
2025年華師大新版高一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_第3頁
2025年華師大新版高一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_第4頁
2025年華師大新版高一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華師大新版高一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六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8題,共16分)1、《共產黨宣言》中寫道:“市場總是在擴大,需求總是在增加,工場手工業再也不能滿足這種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機器就引起了工業中的革命。”這說明工業革命發生的直接原因是()A.英國經濟的穩步發展B.機器的生產代替工場手工業C.工廠手工業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D.生產的發展進一步促進了分工2、【題文】中國人民一百多年來第一次取得反對帝國主義斗爭完全勝利的戰爭是A.第二次鴉片戰爭B.甲午中日戰爭C.北伐戰爭D.抗日戰爭3、孔子編寫《春秋》,在記述歷史時,暗含褒貶,行文中雖然不直接闡述對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但卻通過細節描寫、修辭手法和材料的篩選,委婉而微妙地表達作者的主觀看法,這被稱為“春秋筆法”。對孔子這種做法認識正確的是()A.所作《春秋》不足為信B.孔子力圖廢除分封制度C.是對“禮崩樂壞”的反應D.制約了當時的諸侯爭霸4、拉爾夫在《世界文明史》一書中說:“明清時期,商業革命和技術進步都未能給中國帶來徹底改變社會的革命影響。”二者未能徹底改變中國社會的根本原因是()A.封建專制主義空前加強B.封建自然經濟占主導地位C.中西方的交流完全斷絕D.八股取士的科舉制度束縛了人們的創新精神5、通過宗法制的實行,西周形成一個龐大的宗族網。“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按宗法制的規定,下列在相關范圍內一定能成為大宗的是①周王室——周王室正妻所生之子②周王室——周王嫡長子、嫡長孫③諸侯國——諸侯嫡長子、嫡長孫④卿大夫封地——卿大夫長子,長孫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③6、【題文】下列關于古希臘;羅馬政治制度的說法中;錯誤的有()

①克里斯提尼改革標志著雅典民主政治的確立;在《十二銅表法》里可得到印證。

②古代雅典民主政治是一種直接民主;是小國寡民的產物。

③羅馬共和國時代的法律主要是維護了平民的利益。

④羅馬法從習慣法到成文法的轉變從根本上說是為了滿足羅馬帝國的擴張需要A.①②B.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7、【題文】

以下有關羅馬法的表述,正確的是①《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是羅馬帝國一系列法典的法律匯編②羅馬法內容豐富,體系完善,是影響廣泛而深遠的古代法律體系③《十二銅表法》的頒布標志著羅馬法體系已臻完備④陪審制度、律師制度等當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淵源皆可追溯至羅馬法體系形成之時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8、五四運動時,學生游行演講時手持和張貼在大街小巷及商店門前的標語中,充斥著“萬勿暴動”、“切勿暴動”、“愛國同胞切勿暴動”、“警告同胞請勿暴動”、“文明抵制,不可野蠻”、“舉止文明,幸勿暴動”等內容,擔心表達不清而產生激烈行動。這體現出()A.學生肩負起維護治安的重任B.激情與理性統一的斗爭特點C.反帝反封建運動的不徹底性D.五四運動取得了階段性勝利評卷人得分二、雙選題(共4題,共8分)9、下表是1915~1919年中國紗廠盈利指數,造成這種狀況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年份19151916191719181919盈利指數-4.387.6136.9321.4370.56A.辛亥革命的推動B.群眾性的反帝斗爭的推動C.“實業救國”新思潮的推動D.列強忙于一戰,暫時放松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10、中國讀書人歷來“恥于言商,恥于言利”,而清末“狀元實業家”張謇卻放棄仕途,投身于近代工商業。這里反映出的社會進步觀念是()A.實業救國B.工商皆本C.重利輕義D.重商輕農11、下表是1915~1919年中國紗廠盈利指數,造成這種狀況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年份19151916191719181919盈利指數-4.387.6136.9321.4370.56A.辛亥革命的推動B.群眾性的反帝斗爭的推動C.“實業救國”新思潮的推動D.列強忙于一戰,暫時放松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12、中國讀書人歷來“恥于言商,恥于言利”,而清末“狀元實業家”張謇卻放棄仕途,投身于近代工商業。這里反映出的社會進步觀念是()A.實業救國B.工商皆本C.重利輕義D.重商輕農評卷人得分三、填空題(共5題,共10分)13、【題文】1919年,上海各界人士積極參加愛國運動,上海"大世界"娛樂場中的跑馬生意也隨之蕭條了,有人在其大門上貼了一副對聯:"正應籌策補亡羊,哪有心思看跑馬。"其中"亡羊"喻指。A.帝國主義強迫中國簽訂《辛丑條約》B.辛亥革命的果實被袁世凱所竊取C.日本強迫袁世凱政府接受“二十一條”D.中國在巴黎和會外交失敗14、近代以來;列強發動了一系列侵華戰爭。然而,中國人民不屈不撓,英勇反抗外來侵略,積極探索救國之路。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春愁難遣強看山;往事驚心淚欲潸。四百萬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臺灣。”這首詩反映的是哪一場侵華戰爭?簽訂了什么條約?“割臺灣”引發了當地什么斗爭?

(2)“廢棄偶像;崇拜上帝;誅滅妖朝,創建新朝”是鴉片戰爭后的什么運動的斗爭綱領?這場運動的后期頒布了什么新方案?這個方案反映了先進的中國人的什么新構想?

(3)寫出近代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政黨的名稱,他們革命的突出功績是什么?15、______把讀書、考試與作官緊密聯系起來,有利于打破特權壟斷、擴大官吏人才來源,既擴大統治基礎又提高官民文化素質。16、資產階級叩響近代社會大門的思想解放運動是____.17、《南洋兄弟煙草公司史料》記載:“(公司)1912年獲利4萬余,1913年獲利增至10萬元,1914年為16萬元。業務蒸蒸日上,發展迅速。”這一現象出現的國內因素是“國民經濟建設運動”的開展。______(判斷對錯)評卷人得分四、判斷題(共2題,共20分)18、隨著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誕生,民族資產階級開始作為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中國政治舞臺。()19、列寧在《四月提綱》中認為,不能采取暴力方式推翻資產階級臨時政府,爭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權。______(判斷對錯)評卷人得分五、問答題(共1題,共6分)20、計時——記時——紀史。

材料公元前431年;底比斯軍隊入侵普拉提亞。關于此事發生的年代,古希臘歷史學家修昔底德記為:征服優波亞后締結“三十年和約”的第15年,即阿爾哥斯的克里西斯擔任女祭司的第48年,斯巴達的埃尼希亞斯擔任監察官之年,雅典的執政官皮托多魯斯的執政任期內

公元前431年在中國古代文獻中有如下記法:周考王十年;秦躁公十二年,魏文侯十五年,趙襄子四十五年等。

概括材料反映的古代紀年特點。結合所學,分析這一特點所反映的歷史狀況。評卷人得分六、綜合題(共1題,共5分)21、(18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中華民國的成立并沒有給人們帶來預期的民族獨立、民主和社會進步。——胡繩《中國共產黨的70年》材料二辛亥革命——是一次巨大革命意義的歷史性變革——為以后的中國人民的革命斗爭打開了道路。——《關于建國以來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注釋本》材料三五四運動前,陳獨秀說:“君主也是一種偶像,他本身并沒有什么神圣出奇的作用:全靠眾人迷信他,尊崇他,才能夠號令全國,稱做元首;一旦亡了國,像此時的清朝皇帝溥儀,俄羅斯皇帝尼古拉二世,比尋常人還要可憐。這等亡國的君主,好像一座泥塑木雕的偶像拋在糞缸里,看他到底有什么神奇出眾的地方呢?”——陳獨秀《偶像破壞論》材料四“皇帝,該算是至高無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了。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么,還有什么陳腐的東西不可以懷疑、不可以打破?思想的閘門一經打開,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騰向前,不可阻擋了。盡管辛亥革命后,一時看來政治形勢還十分險惡,但人們又大膽地尋求新的救中國的出路了,再加上十月革命炮聲一響和中國工人階級力量的發展,不久便迎來了五四運動,開始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從這個意義上可以說:沒有辛亥革命,就沒有五四運動。”——《中國近代歷史上的豐碑——辛亥革命》(1)材料一、二對辛亥革命的評價是否矛盾?對此你是如何理解的?(10分)(2)據材料三、四,指出辛亥革命前后中國人對皇帝的看法發生了什么變化?(4分)(3)依據材料四說明,為什么說“沒有辛亥革命,就沒有五四運動”?(4分)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8題,共16分)1、C【分析】【解析】試題分析:從材料中可以看出,“市場的擴大,需求的增加,引起了工業革命”,說明工業革命發生的直接原因是工場手工業無法滿足不斷擴大的市場需求。A項“原料產地”和D項材料中都沒有涉及;B蒸汽機是工業革命中的發明;故選C。考點:工業革命發生的原因【解析】【答案】C2、D【分析】【解析】抗日戰爭的勝利是中國人民一百多年來第一次取得反對帝國主義斗爭的完全勝利。它大大增強了全國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為民主革命在全國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解析】【答案】D3、C【分析】面對春秋時期“禮崩樂壞”的局面;孔子希望“克己復禮”,但諸侯稱霸的局面使孔子的希望變成了泡影,孔子只有通過《春秋》來表達其看法,故C正確;

A說法本身錯誤;排除;

孔子作為沒落貴族代表;主張恢復西周政治制度,故B錯誤;

諸侯爭霸斗爭沒有因為《春秋》而減弱;故D錯誤.

故選C.

本題考查孔子和孟子;旨在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的能力.

孔子。

哲學思想--思想核心是“仁”;“禮”;(仁者愛人;克己復禮)

政治思想--①主張“為政以德”(含民本思想);②提出“正名”主張。

教育思想--“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學習要實事求是;“學而時習之”“學思結合”“當仁不讓于師”

評價:①當時未受重視;后經改造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體系,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

②在世界文化史上有重要影響.被推崇為“圣人”

孟子。

政治思想--“仁政”(核心);“民貴君輕”哲學思想--“性善說”

道德思想--先義后利;舍生取人格精神-要求人們要有“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精神。

評價:

①《孟子》一書被當作經典;后列為“四書”之一。

②建立一套系統的政治學說“仁政”,成為儒家學派的重要奠基人.孔子學說,被尊為“亞圣”,對傳統文化產生很大影響.【解析】【答案】C4、B【分析】明清時期中國未能改變社會革命影響的原因很多;但最根本的是經濟因素,即封建經濟的主導地位,故選B。

封建專制主義空前加強是政治因素;不是根本原因,排除A;

中西方的交流完全斷絕的說法是錯誤的;排除C;

八股取士的科舉制度束縛了人們的創新精神;屬于思想方面因素,不是根本原因,排除D。

故選:B。

本題考查中國古代的小農經濟。主要考查小農經濟對中國社會的影響。

解答本題的關鍵是學生能夠正確理解根本原因,掌握探究根本原因的基本原理與方法,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經濟決定政治的方法。【解析】B5、D【分析】【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依據宗法制的內容只有嫡長子才有繼承權,所以②③一定能成為大宗享有直接繼承權,①周王室正妻所生之子中只有嫡長子才可能成為大宗,其余諸子為小宗,④卿大夫長子,長孫未必是正妻所生的嫡長子并不以具有直接繼承權,所以答案選D。考點:中國古代的政治制度——宗法制【解析】【答案】D6、C【分析】【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調用所學知識的能力;十二銅表法屬于羅馬人的法律,與雅典無關,故①錯誤,符合題干要求;古代雅典民主政治是直接民主制,它是小國寡民的產物,故②正確,不符合題干要求,排除;羅馬共和國時代的法律主要是維護了奴隸主貴族的利益,故③錯誤,符合題干要求;羅馬法從公民法到萬民法的轉變從根本上說是為了滿足羅馬帝國的擴張需要,故④錯誤,符合題干要求;因此①③④符合題意,答案為C項。

考點: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直接民主;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羅馬法·十二銅表法、公民法、萬民法【解析】【答案】C7、C【分析】【解析】本題考查了考生再認、再現史實的能力和理解、分析問題的能力。羅馬法是古代西方政治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本題為組合式選擇題,重點考查對古羅馬法律的認識。①是一系列法律的匯編,②④說明了羅馬法的特點、地位和影響,正確。③的說法是錯誤的,羅馬法成熟的標志是《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頒布。故選C。【解析】【答案】C8、B【分析】A.學生沒有肩負著維護治安的重任。

B.從材料可以看出;一方面表達強烈的愛國熱情,另一方面,控制自己的情緒,體現了理性與激情統一斗爭的特點。

C.材料看不出反帝;反封建不徹底。

D.材料看不出五四運動是否取得勝利。

故選:B。

本題主要考查五四運動;要求學生結合五四運動的特點和影響來分析。

解答本題,要搞清楚五四運動的特點,學生要有一定的,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材料的能力。【解析】B二、雙選題(共4題,共8分)9、D【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理解。結合所學知識1915年-1919年這是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黃金時期,發展的主要原因是列強忙于一戰,暫時放松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所以選D。【解析】【答案】D10、A【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理解。結合所學知識即可得知當時社會進步的觀念是實業救國。所以選A。【解析】【答案】A11、D【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理解。結合所學知識1915年-1919年這是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黃金時期,發展的主要原因是列強忙于一戰,暫時放松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所以選D。【解析】【答案】D12、A【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理解。結合所學知識即可得知當時社會進步的觀念是實業救國。所以選A。【解析】【答案】A三、填空題(共5題,共10分)13、略

【分析】【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獲取材料信息;調用所學知識的能力;抓住題干關鍵信息“1919年,上海各界人士積極參加愛國運動”,聯系五四運動的相關知識,可知“亡羊”喻指中國在巴黎和會外交失敗,故D項正確;ABC三項與五四運動不符,故排除。

考點: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五四運動【解析】【答案】D14、略

【分析】

本題考查列強的入侵和近代中國人民的民主革命.考查甲午中日戰爭及其簽訂的條約以及“割臺灣”引發當地的斗爭;太平天國運動及其后期頒布的新方案以及反映先進的中國人的新構想;近代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政黨的名稱和突出功績.需要掌握甲午中日戰爭后《馬關條約》的內容和影響;太平天國運動的目的;綱領;辛亥革命的組織和歷史功績.

本題考查列強的入侵和近代中國人民的民主革命.考查對甲午中日戰爭后《馬關條約》、太平天國運動、辛亥革命相關知識的把握,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獲取有效信息、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解析】(1)第一小問的戰爭;依據材料“去年今日割臺灣”可知,戰爭是甲午中日戰爭.第二小問的條約,結合所學可知,甲午中日戰爭后簽訂的條約是《馬關條約》.第三小問的斗爭,結合《馬關條約》的影響可知,斗爭是臺灣軍民反割臺斗爭.

(2)第一小問的運動;依據材料“崇拜上帝”;“誅滅妖朝,創建新朝”,結合所學可知,太平天國運動創立拜上帝教,斗爭矛盾是清政府,建立了太平天國政權,因此運動是太平天國運動.第二小問的新方案,結合太平天國運動后期史實可知,新方案是《資政新篇》.第三小問的新構想,結合《資政新篇》的內容和意義可知,新構想是發展資本主義.

(3)第一小問的名稱;注意限定信息“近代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政黨”,結合所學可知,近代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政黨是中國同盟會.第二小問的突出功績,結合辛亥革命的歷史功績可知,突出功績是推翻帝制,創立民國.

故答案為:

(1)戰爭:甲午中日戰爭.

條約:《馬關條約》.

斗爭:臺灣軍民反割臺斗爭.

(2)運動:太平天國.

方案:《資政新篇》.

構想:發展資本主義.

(3)政黨:同盟會.

功績:推翻帝制,創立民國.15、科舉制【分析】結合所學可知;科舉制以考試成績為選拔依據,相對公平公正,打破了世家大族壟斷仕途的局面,有利于擴大統治基礎,提高官員從政素質,轉變社會風氣。

本題考查科舉制的影響;結合所學進行回答。

本題考查科舉制的影響,學生應熟悉古代選官制度的變化及發展趨勢。【解析】科舉制16、文藝復興【分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文藝復興運動的相關知識。文藝復興沖突了封建教會的精神束縛;創造了符合資產階級利益的新文化,它煥發了人們的創新精神,有利于資本主義的發展。文藝復興的人文主義思想對后世歐洲資本主義革命的發展奠定了思想根源。故答案為:文藝復興。

【點評】本題考查了學生的歷史知識再現能力。17、B【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一戰期間民族工業發展的主要原因是一戰的影響。

故答案為B。

本題主要考查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試題難度一般,解題關鍵在于對材料和相關知識的準確把握。

本題側重對材料分析和知識遷移能力的考查,解題關鍵在于對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發展的準確把握。【解析】B四、判斷題(共2題,共20分)18、B【分析】【分析】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誕生于19世紀六七十年代,而19世紀末,維新變法運動的興起,標志著中國民族資產階級作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故題目說法錯誤。19、√【分析】結合已學知識可知“四月提綱”:列寧提出了從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轉變為社會主義革命的任務;爭取以和平方式奪權。

故答案為:√

本題考查的十月革命;考查學生對十月革命過程重大史實的識記。

本題考查的十月革命的重大史實的識記,屬于基礎知識的再認再現,比較簡單。【解析】√五、問答題(共1題,共6分)20、特點:沒有通行、統一的紀年方式。歷史狀況:當時各區域政治分裂,邦國林立;經濟交流范圍相對狹小;文化發展相對多元。社會缺乏對統一紀年的需求。【分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