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電子政務智慧服務平臺建設方案TOC\o"1-2"\h\u8586第一章:引言 364931.1電子政務發展背景 378571.2智慧服務平臺建設意義 3234821.3目錄結構說明 317215第二章:項目概述 324516第三章:需求分析 317452第四章:平臺架構設計 43967第五章:關鍵技術選型與實現 44242第六章:安全保障與運維管理 415904第七章:項目實施與推進策略 421843第八章:項目評估與持續優化 422936第二章:智慧服務平臺總體架構 4130242.1平臺架構設計 4270532.2技術選型與標準 4241952.3平臺安全與穩定性 520670第三章:政務服務流程優化 5293233.1政務流程梳理 591093.2政務流程再造 534093.3政務流程監控與評價 622786第四章:數據資源整合與管理 674084.1數據資源規劃 6222904.2數據資源整合 7261434.3數據質量管理 721266第五章:智慧服務平臺功能設計 716895.1用戶管理 7252985.2業務辦理 8307015.3信息發布與互動 820664第六章:平臺技術實現 9321796.1前端開發 945116.1.1技術選型 96266.1.2前端架構 9293476.1.3開發工具與規范 9165786.2后端開發 915996.2.1技術選型 9170036.2.2后端架構 9213546.2.3開發工具與規范 10198596.3系統集成與測試 1078336.3.1集成測試 10225806.3.2測試工具與方法 1091666.3.3測試流程 107282第七章:平臺運維管理 1146347.1系統監控 11318937.1.1監控對象 11236167.1.2監控方法 1170707.1.3監控平臺 11203117.2故障處理 11306867.2.1故障分類 12101477.2.2故障處理流程 12325067.3安全防護 12237967.3.1安全策略 1238947.3.2安全防護措施 12274747.3.3安全防護管理 1214341第八章:智慧服務平臺推廣與應用 13168368.1宣傳與推廣 13236008.1.1制定宣傳計劃 1341978.1.2媒體宣傳 13107648.1.3政策推廣 13143858.1.4社會宣傳 13170558.2用戶培訓與支持 13292328.2.1制定培訓計劃 13283198.2.2開展線上培訓 13125118.2.3線下培訓與講座 13308928.2.4用戶支持 1456458.3應用場景拓展 14159378.3.1政務服務領域 14267648.3.2社會治理領域 14217978.3.3城市管理領域 1441888.3.4公共服務領域 14208358.3.5產業融合領域 145435第九章:政策法規與標準體系建設 14225529.1政策法規制定 14150479.1.1制定原則 14198609.1.2制定內容 15283059.2標準體系構建 1586099.2.1構建目標 1581399.2.2構建內容 1548509.3監管與評估 1555039.3.1監管機制 15192009.3.2評估體系 1516243第十章:智慧服務平臺未來發展展望 163222810.1技術創新 16796910.2業務拓展 162199810.3社會影響與價值 16第一章:引言1.1電子政務發展背景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電子政務已經成為提升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務水平的重要手段。我國自20世紀90年代末期開始推行電子政務,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果。電子政務的發展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全球信息化趨勢的推動:在全球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各國紛紛實施電子政務,以提高效能和公共服務水平。(2)我國國家戰略需求:為了實現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目標,我國將電子政務作為國家戰略,推動職能轉變和治理能力現代化。(3)社會公眾對服務需求的提高:社會經濟的發展,公眾對服務的需求日益增長,電子政務能夠有效滿足公眾對服務的需求。(4)技術創新與應用的支撐: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的不斷發展,為電子政務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1.2智慧服務平臺建設意義智慧服務平臺是電子政務發展的高級階段,其建設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提升治理能力:通過智慧服務平臺,實現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高決策的科學性、準確性和有效性。(2)優化服務:智慧服務平臺能夠整合各類資源,提供一站式、個性化、智能化的服務,滿足公眾日益增長的服務需求。(3)提高透明度:通過智慧服務平臺,實現信息的公開發布,提高工作的透明度,增強與公眾的互動。(4)促進職能轉變:智慧服務平臺有助于推動職能由管理型向服務型轉變,實現與社會的良性互動。1.3目錄結構說明本建設方案共分為以下幾個部分:第二章:項目概述第三章:需求分析第四章:平臺架構設計第五章:關鍵技術選型與實現第六章:安全保障與運維管理第七章:項目實施與推進策略第八章:項目評估與持續優化通過以上章節,本方案將對電子政務智慧服務平臺的建設進行全面闡述,以期為我國電子政務發展提供有益參考。第二章:智慧服務平臺總體架構2.1平臺架構設計智慧服務平臺的架構設計遵循“分層、模塊化、可擴展”的原則,以滿足電子政務的發展需求。平臺總體架構分為四個層次:數據層、服務層、應用層和展示層。(1)數據層:負責存儲和處理各類政務數據,包括基礎數據、業務數據、用戶數據等。數據層采用大數據技術,實現數據的采集、清洗、存儲和分析。(2)服務層:提供數據交換、數據查詢、數據統計等基礎服務,以及各類業務辦理、審批等服務。服務層采用微服務架構,實現服務的靈活組合和擴展。(3)應用層:基于服務層提供的基礎服務,開發各類政務應用,包括政務服務、電子監察、決策支持等。應用層采用模塊化設計,便于功能的調整和優化。(4)展示層:為用戶提供政務信息查詢、辦理、互動等界面。展示層采用響應式設計,適應不同終端設備的訪問需求。2.2技術選型與標準在智慧服務平臺的建設過程中,技術選型與標準。以下為平臺所采用的主要技術和標準:(1)大數據技術:采用Hadoop、Spark等大數據技術,實現數據的采集、存儲、分析和挖掘。(2)微服務架構:采用SpringCloud、Dubbo等微服務框架,實現服務的解耦、自治和彈性擴展。(3)前端技術:采用HTML5、CSS3、JavaScript等前端技術,實現界面展示和交互。(4)數據庫技術:采用MySQL、Oracle等關系型數據庫,以及MongoDB、Cassandra等NoSQL數據庫,滿足不同場景的數據存儲需求。(5)安全標準:遵循國家信息安全等級保護要求,采用SSL加密、身份認證、權限控制等技術,保證平臺數據安全和用戶隱私。2.3平臺安全與穩定性智慧服務平臺的安全與穩定性是電子政務建設的重要保障。以下為平臺在安全與穩定性方面的措施:(1)網絡安全:采用防火墻、入侵檢測、安全審計等技術,保證網絡邊界的安全。(2)數據安全:對數據進行加密存儲和傳輸,定期進行數據備份,防止數據泄露和損壞。(3)系統安全:采用漏洞掃描、安全加固、代碼審計等技術,提高系統的安全性。(4)穩定性保障:通過負載均衡、故障轉移、容錯機制等技術,保證平臺的穩定運行。(5)運維管理:建立完善的運維管理體系,對平臺進行實時監控、故障排查和功能優化。第三章:政務服務流程優化3.1政務流程梳理政務流程梳理是電子政務智慧服務平臺建設的基礎工作,旨在對現有的政務服務流程進行系統化、規范化的整理和分析。應對政務服務的各個環節進行梳理,包括事項申請、受理、審批、辦理、反饋等。具體操作如下:(1)明確政務服務的目標、任務和責任主體,保證各環節的高效協同。(2)梳理政務服務的業務流程,繪制流程圖,明確各環節的操作步驟、所需材料和時限要求。(3)分析政務服務的流程瓶頸,找出存在的問題,為流程再造提供依據。3.2政務流程再造政務流程再造是提升政務服務效能的關鍵環節。通過對現有政務流程進行優化和重構,實現政務服務的便捷、高效和透明。以下是政務流程再造的主要措施:(1)簡化流程:合并、取消不必要的環節,降低政務服務復雜度,提高辦事效率。(2)優化流程:調整流程順序,實現政務服務的無縫對接,減少辦事時間。(3)標準化流程:制定統一的流程規范,保證政務服務的公平、公正、公開。(4)信息化流程:運用信息技術,實現政務服務的在線辦理、電子監察和數據分析。3.3政務流程監控與評價政務流程監控與評價是保證政務服務質量的重要手段。通過對政務流程的實時監控和定期評價,及時發覺和解決問題,提升政務服務水平。(1)監控機制:建立政務流程監控體系,對政務服務的各個環節進行實時監控,保證流程規范運行。(2)評價體系:制定政務服務質量評價指標,對政務服務效能進行量化評估,為改進工作提供依據。(3)反饋機制:建立政務流程反饋渠道,及時收集辦事群眾的意見和建議,優化政務服務質量。(4)整改措施:針對監控與評價中發覺的問題,制定整改措施,保證政務服務的持續改進。第四章:數據資源整合與管理4.1數據資源規劃數據資源規劃是電子政務智慧服務平臺建設的基礎,旨在對數據進行全面、系統的梳理和規劃,保證數據資源的有效利用和合理配置。具體措施如下:(1)明確數據資源規劃目標。根據電子政務智慧服務平臺的建設需求,確定數據資源規劃的目標,包括提高工作效率、優化公共服務、提升決策能力等。(2)梳理現有數據資源。對各部門現有的數據資源進行詳細梳理,包括數據類型、數據來源、數據格式等,為后續數據整合提供依據。(3)制定數據資源分類標準。根據數據特點,制定數據資源分類標準,便于數據資源的管理和查詢。(4)確定數據資源共享與交換機制。建立健全數據資源共享與交換機制,促進各部門之間的數據流通與共享。4.2數據資源整合數據資源整合是電子政務智慧服務平臺建設的核心環節,旨在將分散在各部門的數據資源進行整合,實現數據資源的集中管理和高效利用。具體措施如下:(1)建立數據資源整合平臺。搭建一個統一的數據資源整合平臺,實現各部門數據的接入、整合和管理。(2)采用大數據技術。運用大數據技術,對數據進行挖掘和分析,為決策提供有力支持。(3)優化數據存儲與處理能力。提升數據存儲和處理能力,滿足電子政務智慧服務平臺對海量數據的高效處理需求。(4)制定數據資源整合實施方案。根據各部門實際情況,制定具體的數據資源整合實施方案,保證數據整合工作的順利進行。4.3數據質量管理數據質量管理是電子政務智慧服務平臺建設的關鍵環節,旨在保證數據的真實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為決策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持。具體措施如下:(1)制定數據質量標準。根據業務需求,制定數據質量標準,明確數據質量的具體要求。(2)建立數據質量監測與評估機制。對數據進行實時監測和評估,保證數據質量符合標準。(3)開展數據清洗和治理。對不符合質量標準的數據進行清洗和治理,提升數據質量。(4)加強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建立健全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機制,保證數據在傳輸、存儲和處理過程中的安全。(5)培訓與宣傳。加強對工作人員的數據質量管理培訓,提高數據質量意識,營造良好的數據質量管理氛圍。第五章:智慧服務平臺功能設計5.1用戶管理用戶管理是智慧服務平臺的基礎功能之一,旨在為用戶提供便捷、安全的登錄、注冊、信息修改等服務。用戶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用戶注冊:用戶可通過平臺提供的注冊入口,填寫相關個人信息,進行實名認證后成為平臺用戶。(2)用戶登錄:用戶輸入賬號和密碼,驗證通過后可進入平臺,享受各項服務。(3)用戶信息管理:用戶可在平臺內查看、修改個人信息,包括姓名、聯系方式、居住地址等。(4)用戶權限管理:根據用戶角色和權限,為用戶提供不同級別的操作權限,保證平臺數據安全。(5)用戶行為分析:收集用戶在使用平臺過程中的行為數據,為提供決策依據。5.2業務辦理業務辦理是智慧服務平臺的核心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事項查詢:用戶可按照關鍵詞、分類等方式查詢所需辦理的事項,了解辦理流程、所需材料等。(2)在線申請:用戶可在線填寫申請表單,相關材料,提交辦理申請。(3)辦理進度查詢:用戶可隨時查詢辦理進度,了解事項辦理狀態。(4)在線支付:用戶可通過平臺在線支付辦理事項的相關費用。(5)辦理結果反饋:辦理完成后,用戶可在線查看辦理結果,對辦理過程進行評價。5.3信息發布與互動信息發布與互動是智慧服務平臺的重要功能,旨在提高與公眾的溝通效率,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政策發布:可通過平臺發布各類政策法規、通知公告等,方便公眾了解政策動態。(2)新聞資訊:平臺可提供實時新聞資訊,讓用戶了解國內外熱點事件。(3)互動交流:用戶可通過平臺向提問、反映問題,及時回應公眾關切。(4)問卷調查:可通過平臺開展問卷調查,收集公眾意見,為政策制定提供依據。(5)在線直播:平臺可開展在線直播活動,讓與公眾實時互動,提高溝通效果。第六章:平臺技術實現6.1前端開發6.1.1技術選型在電子政務智慧服務平臺的前端開發中,我們采用了當前主流的前端技術棧,主要包括HTML5、CSS3、JavaScript以及前端框架Vue.js。這些技術具有較好的跨平臺性和豐富的生態系統,能夠滿足平臺在用戶體驗、交互設計和功能優化方面的需求。6.1.2前端架構前端架構采用模塊化、組件化的設計理念,將功能相似或相互依賴的代碼組織在一起,提高代碼的可維護性和復用性。具體架構如下:(1)模塊化:通過AMD或ES6模塊規范實現代碼的模塊化,方便代碼的組織和管理。(2)組件化:將頁面劃分為多個獨立的組件,實現組件間的解耦和復用。(3)單頁面應用(SPA):采用VueRouter實現頁面的路由管理,提高頁面加載速度和用戶體驗。6.1.3開發工具與規范前端開發過程中,我們采用以下開發工具和規范:(1)WebStorm:集成開發環境,提高開發效率。(2)Git:版本控制工具,保證代碼的版本管理。(3)Prettier:代碼格式化工具,統一代碼風格。(4)ESLint:代碼質量檢查工具,保證代碼符合規范。6.2后端開發6.2.1技術選型后端開發采用Java語言,基于SpringBoot框架進行開發。該框架具有輕量級、易于上手和豐富的功能模塊,能夠滿足平臺在業務邏輯處理、數據存儲和系統安全等方面的需求。6.2.2后端架構后端架構采用微服務架構設計,將整個平臺劃分為多個獨立的服務模塊,實現業務功能的解耦和模塊化。具體架構如下:(1)服務治理:采用NetflixEureka作為服務注冊與發覺中心,實現服務間的通信和治理。(2)服務熔斷與限流:采用Hystrix實現服務的熔斷和限流,提高系統的可用性和穩定性。(3)數據存儲:采用MySQL數據庫存儲業務數據,采用Redis作為緩存,提高數據訪問速度。6.2.3開發工具與規范后端開發過程中,我們采用以下開發工具和規范:(1)IntelliJIDEA:集成開發環境,提高開發效率。(2)Git:版本控制工具,保證代碼的版本管理。(3)SonarQube:代碼質量檢查工具,保證代碼符合規范。(4)Maven:項目構建工具,實現項目的自動化構建。6.3系統集成與測試6.3.1集成測試在系統集成階段,我們對前端和后端進行集成測試,驗證各模塊之間的接口調用和數據交互是否正常。集成測試主要包括以下內容:(1)接口測試:驗證前后端接口的調用是否正常,包括接口返回值、異常處理等。(2)功能測試:驗證系統功能是否滿足需求,包括業務邏輯、數據展示等。(3)功能測試:驗證系統在高并發、大數據量情況下的功能表現。6.3.2測試工具與方法在集成測試過程中,我們采用以下測試工具和方法:(1)JMeter:功能測試工具,模擬大量用戶并發訪問,驗證系統功能。(2)Postman:接口測試工具,方便測試人員對接口進行調用和驗證。(3)JUnit:單元測試框架,對業務邏輯進行單元測試。6.3.3測試流程集成測試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驟:(1)測試計劃:制定測試計劃,明確測試目標、測試范圍和測試方法。(2)測試用例編寫:根據需求文檔和設計文檔編寫測試用例。(3)測試執行:按照測試用例執行測試,發覺并記錄問題。(4)問題定位與修復:對發覺的問題進行定位和修復。(5)測試報告:編寫測試報告,總結測試結果和問題。第七章:平臺運維管理7.1系統監控7.1.1監控對象為保證電子政務智慧服務平臺的穩定運行,監控對象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1)服務器硬件資源:包括CPU利用率、內存使用率、硬盤空間占用、網絡帶寬等;(2)操作系統:包括系統負載、進程狀態、網絡連接數等;(3)數據庫:包括數據庫連接數、查詢響應時間、事務處理速度等;(4)應用服務:包括服務運行狀態、訪問量、響應時間等;(5)中間件:包括中間件運行狀態、功能指標等。7.1.2監控方法(1)采用分布式監控系統,實現實時數據采集、存儲、分析和展示;(2)通過SNMP、日志分析、系統命令等手段獲取監控數據;(3)設置閾值告警,對異常情況進行實時預警;(4)建立運維團隊,定期進行人工巡檢,保證監控數據的準確性。7.1.3監控平臺建立統一的監控平臺,實現對各類監控數據的集中管理、分析和展示。監控平臺具備以下功能:(1)實時數據展示:以圖表、列表等形式展示監控數據,便于運維人員快速了解系統狀況;(2)歷史數據查詢:支持對歷史監控數據進行查詢、分析,為故障排查提供依據;(3)告警通知:通過郵件、短信等方式,實時通知運維人員處理異常情況;(4)功能優化建議:根據監控數據,提供系統功能優化建議。7.2故障處理7.2.1故障分類根據故障性質,將故障分為以下幾類:(1)硬件故障:如服務器、存儲設備等硬件故障;(2)軟件故障:如操作系統、數據庫、應用服務、中間件等軟件故障;(3)網絡故障:如網絡設備、鏈路故障等;(4)人為故障:如操作失誤、配置錯誤等。7.2.2故障處理流程(1)故障發覺:通過監控系統、用戶反饋等途徑發覺故障;(2)故障評估:分析故障原因、影響范圍和緊急程度;(3)故障定位:通過日志分析、系統命令等手段定位故障點;(4)故障處理:采取相應的措施,盡快恢復系統正常運行;(5)故障總結:對故障處理過程進行總結,完善故障處理流程。7.3安全防護7.3.1安全策略(1)制定完善的安全防護策略,包括網絡安全、主機安全、數據安全等;(2)定期更新系統補丁,提高系統安全性;(3)采用防火墻、入侵檢測系統等設備,防范外部攻擊;(4)建立安全審計機制,對系統操作進行實時監控和記錄;(5)定期進行安全檢查,評估系統安全風險。7.3.2安全防護措施(1)網絡安全防護:采用安全隔離、訪問控制、數據加密等技術,保障網絡傳輸安全;(2)主機安全防護:安裝殺毒軟件、定期更新病毒庫,防止病毒感染;(3)數據安全防護:對重要數據進行加密存儲和傳輸,防止數據泄露;(4)應用安全防護:采用身份認證、權限控制等技術,保障應用系統安全;(5)安全事件處理:建立安全事件應急響應機制,對安全事件進行快速處理。7.3.3安全防護管理(1)建立健全安全防護管理制度,明確責任分工;(2)定期開展安全培訓,提高運維人員安全意識;(3)加強安全設備管理,保證設備正常運行;(4)對安全事件進行統計分析,持續優化安全防護策略。第八章:智慧服務平臺推廣與應用8.1宣傳與推廣為了保證智慧服務平臺的順利推廣與應用,以下宣傳與推廣策略:8.1.1制定宣傳計劃根據平臺特點和目標用戶群體,制定詳細的宣傳計劃,明確宣傳時間、地點、方式和內容。宣傳計劃應包括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保證覆蓋范圍廣泛。8.1.2媒體宣傳利用官方網站、公眾號、微博等新媒體平臺,發布平臺上線、功能介紹、使用教程等相關內容,提高用戶對平臺的認知度。同時與主流媒體合作,進行專題報道,擴大平臺影響力。8.1.3政策推廣加強與相關部門的溝通與合作,將智慧服務平臺納入相關政策推廣范疇,通過政策引導,推動平臺在各級部門的應用。8.1.4社會宣傳通過社區活動、講座、宣傳冊等形式,向公眾普及智慧服務平臺的功能和優勢,提高公眾的使用意愿。8.2用戶培訓與支持為了保證用戶能夠熟練使用智慧服務平臺,以下用戶培訓與支持措施:8.2.1制定培訓計劃針對不同類型的用戶,制定詳細的培訓計劃,包括培訓內容、時間、地點和方式。培訓內容應涵蓋平臺功能、操作流程、常見問題解答等。8.2.2開展線上培訓利用網絡直播、視頻教程等形式,開展線上培訓,方便用戶隨時學習。同時建立在線問答系統,為用戶提供實時幫助。8.2.3線下培訓與講座組織線下培訓與講座,邀請專家和有經驗的用戶分享使用心得,提高用戶操作水平。8.2.4用戶支持設立用戶服務,為用戶提供在使用過程中的問題解答和技術支持。同時建立用戶反饋機制,及時收集用戶意見和建議,不斷優化平臺功能。8.3應用場景拓展智慧服務平臺的推廣與應用需不斷拓展應用場景,以下為應用場景拓展策略:8.3.1政務服務領域將平臺應用于政務服務領域,包括行政審批、公共服務、政策發布等,提高政務服務效率和透明度。8.3.2社會治理領域將平臺應用于社會治理領域,如社區管理、公共安全、環境保護等,提升社會治理水平。8.3.3城市管理領域將平臺應用于城市管理領域,如城市規劃、基礎設施管理、交通管理等,提高城市管理智能化水平。8.3.4公共服務領域將平臺應用于公共服務領域,如教育、醫療、文化等,滿足公眾日益增長的公共服務需求。8.3.5產業融合領域推動智慧服務平臺與各行各業深度融合,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實現產業鏈協同發展。第九章:政策法規與標準體系建設9.1政策法規制定9.1.1制定原則在電子政務智慧服務平臺建設過程中,政策法規的制定應遵循以下原則:(1)符合國家法律法規,保證政策法規的合法性和合規性。(2)立足于提升政務服務效能,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3)突出前瞻性、創新性和可操作性,適應電子政務發展需求。(4)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保證政策法規的長期有效性。9.1.2制定內容政策法規制定主要包括以下內容:(1)明確智慧服務平臺建設的目標、任務和責任主體。(2)規范電子政務服務平臺的建設、管理和運維,保證平臺安全穩定運行。(3)制定政務服務事項標準化、流程優化和資源整合的具體措施。(4)規定政務服務數據共享、開放和利用的相關制度。(5)加強對政務服務質量和效率的監管,明確責任追究和激勵機制。9.2標準體系構建9.2.1構建目標電子政務智慧服務平臺標準體系旨在規范平臺建設、運行和管理,提高政務服務質量和效率,實現政務服務資源的有效整合。標準體系構建應達到以下目標:(1)形成一套完整、科學、可操作的標準體系。(2)促進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信息化。(3)提升政務服務效能,滿足人民群眾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個人承包施工安全合同書樣本
- 丙肝職業暴露課件
- 世界名城介紹
- 與靜療有關的課件
- 餐廳裝修半包合同細則
- 寧波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哆壿媽W(批判性思維)》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蘇省徐州市睢寧縣第一中學2024-2025學年高考第一次模擬考試英語試題含解析
- 不動產課件教學課件
- 南昌健康職業技術學院《中藥藥劑學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西醫科大學晉祠學院《仿真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豬舍出租合同協議
- 沖壓模具制作合同范例
- 學校會計崗位試題及答案
- 湖北省武漢市2025屆高中畢業生四月調研考試數學試卷及答案(武漢四調)
- 《結膜炎診斷與治療》課件
- 智慧廣場《移多補少問題》(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一年級數學上冊青島版
- MOOC 頸肩腰腿痛中醫防治-暨南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 YY 1042-2023 牙科學 聚合物基修復材料
- 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培訓專題講座
- 煤礦頂板事故防治(1)
- 漏電保護器試跳記錄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