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間盤突出癥的ct表現 課件_第1頁
椎間盤突出癥的ct表現 課件_第2頁
椎間盤突出癥的ct表現 課件_第3頁
椎間盤突出癥的ct表現 課件_第4頁
椎間盤突出癥的ct表現 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腰椎間盤突出癥的CT診斷1/19/20251CT(電子計算機體層攝影)檢查自1972年發明以來已廣泛應用于臨床中,為多種疾病的診斷提供了有力的幫助.

CT由于其良好的密度分辨力,能清楚分辨骨質,椎管內外軟組織的細微結構,又由于CT橫斷面圖像消除了常規X線檢查的重疊因素,從而能清楚顯示椎管內外軟組織,脊柱骨質,椎管,脊髓和神經根諸結構及其相互關系,因此,被廣泛應用于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診斷上.1/19/20252普通掃描增強掃描CT三維重建椎管造影CT掃描CTM椎間盤造影CT掃描CTD1/19/20253普通掃描1、連續掃描。取5mm層厚、5mm層距。該方法主要用于檢查骨及軟組織,特別是對骨結構異常顯示較好。2、重疊掃描取5mm層厚、3mm層距。每個椎間盤掃描3~5層,其中上下兩層位于椎間隙上下骨質內。用以觀察椎間盤、小關節、黃韌帶、神經根、側隱窩等。最常見的掃描方式。3、薄層掃描取2mm層厚、間隔2mm。此法用于檢查頸椎間盤及狹窄的腰椎間隙,對較局限的脊柱骨結構異常需要高的空間分辨率時,也可應用.1/19/20254增強掃描靜脈注射造影劑后,進行掃描的方式稱為增強掃描或者強化掃描。1/19/20255CT腰椎三維重建掃描后采用脊柱三維重建軟件進行處理顯像。1/19/20256椎管造影及椎間盤造影CT掃描CTM優點在于造影劑可以彌散均勻的填滿蛛網膜下腔,清晰地勾畫出脊髓、脊神經及終絲形態,以便測量脊髓的大小、蛛網膜下腔的寬窄等。CTD對椎間孔和孔外型椎間盤突出以及椎間盤源性疼痛(DiscognicLowBackPain)有及其重要的診斷價值。1/19/20257腰椎CT的正常表現正常的腰椎間盤其形態規則,密度均勻,左右對稱,間盤面積一般略大于椎體面積,但邊緣相差不應超過2mm,如果大于2mm以上,應考慮為間盤膨出。1/19/20258I層即椎間盤平面(盤黃層)II層為椎間盤上方層面III層為椎間盤下方層面常規腰椎CT掃描每個椎間盤分為三個層次:1/19/20259I層即椎間盤平面,為椎間盤正中水平CT掃描像,此層面掃描可見椎間盤組織及神經根1/19/202510II層為椎間盤上方層次掃描,此層掃描可見椎體,椎間孔處可見神經根影。1/19/202511III層為椎間盤下方層次掃描,此層掃描可見椎體與椎弓相連,部分椎間孔內可見神經根.1/19/202512腰椎體各附件的CT表現上關節突:位于椎管的后外方,椎間孔的后方,軟骨面向后向內,與上節腰椎的下關節突相對1/19/202513腰椎體各附件的CT表現下關節突:位于上關節突的內后方,由椎板外上方發出,軟骨面向前向外,與上關節突形成關節突關節.1/19/202514腰椎體各附件的CT表現椎板:腰椎CT上位于下關節突的內后方.1/19/202515腰椎體各附件的CT表現棘突:由兩側椎板在中線處匯合而成并構成棘突的基底部1/19/202516腰椎體各附件的CT表現椎間孔:為腰神經根出椎管處,位于椎體后方,處于椎體與關節突關節之間的低密度區1/19/202517腰椎體各附件的CT表現黃韌帶:位于兩側椎板前方的v形軟組織影,向外方延伸為關節突關節囊1/19/202518腰椎體各附件的CT表現硬膜囊:位于椎間盤,椎板與關節突關節中間,呈圓形或橢圓型1/19/202519腰椎體各附件的CT表現神經根:位于硬膜囊的兩側,雙側對稱.1/19/202520根據椎間盤突出的方向分類

1、中央型椎間盤突出:指突出的間盤組織位于椎管后方正中線上椎間盤正后方突出,突出的髓核組織正面擠壓硬膜囊,致使硬膜囊明顯變扁,雙側神經根受壓移位突出物基底較寬,造成受壓面較廣.1/19/2025212、側后型椎間盤突出:指突出的間盤組織位于中線兩側椎管內者。間盤右后方突出合并后縱韌帶鈣化,突出物壓迫右側脊神經根和硬膜囊,右側神經根移位。1/19/2025223、外側型椎間盤突出:指突出的間盤組織位于椎管外者,向椎體兩側突出。突出的間盤組織位于椎體的左側,呈局限性“三角”形形態,左側的神經根受擠壓向外移位。1/19/202523根據椎間盤突出的程度分類

1、椎間盤變性

(1)軟骨終板變性:表現為軟骨終板變薄,細胞減少及不同程度的細胞變性軟骨終板變性為局限性軟骨終板缺損,代之髓核組織填充,CT影像表現為局限性低密度影,此例可見2處大小不等的低密度灶,有的病灶較深者可形成許莫氏結節.1/19/202524(2)髓核變性:髓核含水比例下降,新生兒髓核含水88%,變性后可下降到60%或更低,髓核內的粘液間質減少,纖維增加,并可見到局部鈣質沉積。腰椎間盤內可見部分氣體,即低密度影像,主要是髓核變性,蛋白分解后產生的氮氣。1/19/202525(3)椎間盤纖維環變性:變性后纖維環分層變明顯,而且纖維發生玻璃樣變,并有放射狀或新月狀裂隙出現。行腰椎間盤造影可診斷.

此病例為腰椎間盤造影后行CT掃描見造影劑沿破裂的纖維環進入椎體后方.1/19/2025262、椎間盤膨出:在椎間盤變性的基礎上發生,由于纖維環、髓核水分的減少,纖維環松弛,纖維環向四周膨出。CT表現為椎間盤呈均勻、對稱性膨脹,膨脹的椎間盤超過相鄰椎體邊緣2mm以上,并對硬膜囊及神經根造成壓迫,使硬膜囊扁平、變扁,神經根受壓變形、移位。1/19/2025273、椎間盤脫出:指椎間盤纖維環完全破裂,髓核或部分髓核從原椎間盤纖維環內脫出,脫出的髓核與原椎間盤可有少許連接或完全脫離,可脫入椎管內也可游離到椎管深處。脫出的髓核往往對神經根及硬膜囊產生局部性壓迫,神經根及硬膜囊血循環受阻,引起局部淤血、水腫、粘連等改變。CT圖像上,可見椎間盤髓核向左側側隱窩脫出,游離至椎管內,硬膜囊及左側神經根受壓明顯。1/19/202528腰椎其他退行性改變1、椎體緣的骨質增生:椎體后緣增生主要造成椎管前后徑的狹窄,椎管前后徑縮小,增生的骨質向椎管內突出,使硬膜囊、脊髓出現局限性壓跡。椎體側后緣增生,主要造成椎間孔矢狀經狹窄。1/19/2025292、椎間關節狹窄及骨質增生主要指關節突關節發生退行性變化,關節軟骨變薄、關節間隙變窄,關節面硬化,囊變及關節腔真空現象。可引起側隱窩狹窄(側隱窩的正常前后徑為3-5mm,若小于3mm,則為側隱窩狹窄)。此病例右側關節突關節增生內聚,導致右側側隱窩骨性狹窄,右側神經根受壓,左側關節突關節內可見”真空”現象.1/19/2025303、脊椎韌帶肥厚、鈣化及骨化主要是椎體后縱韌帶和黃韌帶,韌帶的肥厚引起椎管前后徑縮小,可見硬膜囊前壁受壓、變扁。CT表現為椎體后壁增厚的軟組織影,硬膜囊前脂肪間隙后移,當發生鈣化時容易識別。黃韌帶肥厚,往往引起椎管橫徑的縮小,同時,亦可引起椎間孔的狹小,CT上極易鑒別,并可直接測量其厚度,當大于5mm時,即認為肥厚。此病例腰椎間盤內可見真空現象,關節突關節增生,黃韌帶肥厚,導致椎管狹窄,硬膜外脂肪消失.1/19/202531以上為腰椎間盤突出常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