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寒假伴學營】高三英語專項專題11讀后續寫題型分析+評分標準+七三四原則-【高分·技能】2025年高考英語寫作常考題型全面突破_第1頁
2025【寒假伴學營】高三英語專項專題11讀后續寫題型分析+評分標準+七三四原則-【高分·技能】2025年高考英語寫作常考題型全面突破_第2頁
2025【寒假伴學營】高三英語專項專題11讀后續寫題型分析+評分標準+七三四原則-【高分·技能】2025年高考英語寫作常考題型全面突破_第3頁
2025【寒假伴學營】高三英語專項專題11讀后續寫題型分析+評分標準+七三四原則-【高分·技能】2025年高考英語寫作常考題型全面突破_第4頁
2025【寒假伴學營】高三英語專項專題11讀后續寫題型分析+評分標準+七三四原則-【高分·技能】2025年高考英語寫作常考題型全面突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11讀后續寫題型分析+評分標準+七三四原則讀后續寫題型分析考情分析年份卷別類型話題2024新高考卷情感類誠信回報陌生司機相助浙江卷1月情感類突破自我腦圖定位找目標2023新高考I&II卷勵志類在老師的鼓勵下參加作文比賽浙江1月卷情感類“我”與蜂鳥的神奇邂逅2022新高考I&II卷勵志類鼓勵身殘志堅男孩繼續參加越野賽 浙江6月卷情感類為無家可歸的人們發放食物浙江1月卷情感類與“最不合拍”搭檔成為好友2021新高考I&II卷情感類雙胞胎在母親節給媽媽做早餐浙江6月卷情感類作者上學時的一次打工掙錢的經歷浙江1月卷歷險類少年意外將頭卡在南瓜中而爆紅網絡2020新高考卷情感類三個孩子幫助一個貧困家庭孩子掙錢2020浙江7月卷歷險類與北極熊面對面的一次脫險經歷2020浙江1月卷情感類幫助寵物狗重獲快樂從表格中,我們不難找出該題型選題上的一些共性:故事主題主要傾向于選擇家庭趣事或溫馨小事,或者驚險刺激、充滿懸念的野外遇險故事、善舉助人、難忘回憶:故事主要角色的屬性較為固定;故事主要場景一般是家中或者野外。由此可見,在對所給文章進行續寫時,動作、語言、神態和心理的描寫是四大基本要素。備考時,考生需重點積果這四大要素的常用及出彩表達,并不斷進行相應主題的練習。此外,考生也應注意積累環境描寫以及動物描寫相關的表達,并對一些節日風俗有基本了解。二、題型解讀讀后續寫的語篇多以故事類記敘文為主,語篇詞數為350左右。主要圍繞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我三大主題。故事內容貼近生活,主題積極向上,文本難度適中,邏輯性較強。該題型充分體現了高考的立德樹人,促進核心素養落地生根的導向。讀后續寫是創造性地將“閱讀”與“寫作”融為一體的新題型,難度較大。能夠更加有效地考查考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思維能力、學習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反映考生在面對生活實踐或學習探索情境中,運用正確的思維方法,有效結合英語語言學科知識,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綜合素質。讀后續寫所提供的材料一般都是故事性較強的文章。文章通俗易懂,故事線索的邏輯性較強,要求考生續寫的部分多是故事發展的高潮或結局。情節曲折跌宕,線索性和邏輯性較強。1.創造性:即發揮想象力,該題型具有一定的開放性,考生需用自己的語言對故事情節進行內容創造;2.邏輯性:即根據已提供的關鍵信息,按照可能的合理的方向續寫,使文章邏輯結構完整;3.富性:即語言能力的充分體現,詞匯句法的準確與復雜程度,細節描寫的生動性等都將讓故事更加立體飽滿。從歷年高考真題中我們可以發現,讀后續寫的考試形式與教育部考試中心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英語科考試說明》(高考綜合改革試驗省份試用)中的描述相同,提供了一段350詞以內的語言材料(體裁多以記敘文為主),故事沒有結束但是留有線索,讓考生得以緣寫文章。題目要求考生根據已經給出的故事信息,結合已經寫好的兩個開頭語,應用材料中5個以上標有下劃線的關鍵詞語,完成一篇約150詞的作文(150詞不包括已給出的兩段的開頭語)。讀后續寫不是讓考生毫無依據地編故事,而是要求考生在讀懂原文的基礎上,找到原文給出的線索,然后用豐富、準確的語言完成一篇與原文緊密結合的讀后續寫作文。三、讀后續寫寫作特點在進行讀后續寫時有以下幾點需要考生注意∶①重在描述讀后續寫的重點在于情節描述。描述過程中應加入更多的具體動作和情感描寫,用具體動作代模地名表達。同學們往往比較擅長寫"結論性"語言,例如"Shefeltreallynervousand…"樣的句子雖然在語法上沒有錯誤,但是且按用形容詞來表達會導致續寫只呈現抽象的結論,而沒有"畫面械"、不會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同"們在進行讀后續寫時,一定要注重描述,講究生動和畫面感。本書第二章中為大家提供了一些用來描述情緒和動作的高頻詞(短語),希望大家能學以致用。②關注語言在高考英語寫作中,考生所采用的句型結構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閱卷老師對考生寫作水平的判斷。考生尤其應該避免句型單一化、如通篇使用定語從句,因為這樣會讓閱卷老師覺得考生對各種句型掌握得不夠充分。考生在進行讀后續寫時應該有意識地多使用不同的句型結構和語法點,比如非謂語、形容詞作狀語、虛擬語氣等。本書第三章中對這些相關語法點進行了講解。③注意銜接由于閱卷老師的閱卷時間十分有限,所以考生一定要在作文中使用清晰的邏輯銜接詞,這樣可以幫助老師快速抓住文章結構,促使老師更好地理解文章主旨,同時也可以顯示出考生寫作時嚴謹的邏輯。在讀后續寫當中,時間線索串聯最為重要,例如uponone'sarrival、then、however、besides、while等銜接詞,能夠為文章提供明確的時間線索,很好地承接上下文,同學們在日常學習中應該多多積累。④正向結局從情節上來看,歷年真題多以戶外經歷為主。考生需要注意設計的結局應是正向的化險為夷。例如,浙江省2016年11月的高考讀后續寫真題中講述了簡和丈夫野營時因吵架而走散迷路的故事,這個故事的結局應設計為簡最終獲救了;2017年6月的高考讀后續寫真題中講述了馬克和朋友騎車去阿拉斯加,朋友由于車壞而停下修車,馬克單獨前行卻在途中遇到狼的故事,這個故事的結局應是馬克最終成功脫險;2017年11月的高考讀后續寫真題中講述了作者一家四口去祖父母家鄉自駕旅游,作者的母親很健忘,但結局應是由于母親的健忘,途中發生了有趣的事情;2018年6月的高考讀后續寫真題中講述了作者和父親去西部荒原度假時騎馬游玩、卻在途中迷路的故事,結局應是作者和父親平安找到了路。同學們在寫作時一定要抓住文中線索,把握好故事發展方向。對于讀后續寫這樣的寫作題型,同學們平時一定要多積累好詞好句,進行大量的句子翻譯練習,并且找到合適的寫作步驟,這樣才能在考場上有限的時間內完成一篇高分作文。二、評分標準1讀后續寫評分標準1.本題總分為25分,按四個檔次進行評分。2.評分時,主要從內容、語言表達和篇章結構三個方面考查,具體為:(1)續寫內容的質量、續寫的完整性以及與原文情境的融洽度。(2)所使用詞匯和語法結構的準確性、恰當性和多樣性。(3)上下文的銜接和全文的連貫性。3.評分時,應先根據作答的整體情況確定其所屬的檔次,然后以該檔次的要求來綜合衡量,確定或調整檔次,最后給分。4.評分時還應注意:(1)詞數少于120的,酌情扣分;(2)單詞拼寫和標點符號是寫作規范的重要方面,評分時應視其對交際的影響程度予以考慮,英、美拼寫及詞匯用法均可接受;(3)書寫較差以致影響交際的,酌情扣分。評分檔次內容語法銜接五檔(21-25分)與所給短文融洽度高,與所提供各段落開頭語銜接合理,富有邏輯性,續寫完整;使用了多樣且恰當的詞匯和語法結構,可能有個別小錯,但完全不影響理解;有效的使用了語句間銜接手段,全文結構清晰緊湊,意義連貫。四檔(16-20分)與所給短文融洽度較高,與所提供各段落開頭語銜接較為合理,比較富有邏輯性,續寫比較完整;使用了比較多樣且恰當的詞匯和語法結構,可能有些許錯誤,但不影響理解;比較有效的使用了語句間銜接手段,全文結構比較清晰,意義比較連貫。三檔(11-15分)創造了基本豐富合理的內容,有一定的邏輯性,續寫基本完整,與原文情境相關;使用了簡單的詞匯和語法結構,有一些錯誤或不恰當之處,但基本不影響理解;使用了簡單的語句間銜接手段,使全文內容連貫。二檔(6-10分)內容或邏輯有一些重大問題,續寫不夠完整,與原文情境有一定程度脫節;所使用的詞匯有限,語法結構單調,錯誤較多,影響理解;未能有效地使用語句間銜接手段,全文結構不夠清防晰,意義不夠。一檔(1-5分)內容或邏輯有較多重大問題,續寫不完整,或有部分內容抄自原文,與原文情境基本脫節;所使用的詞匯有限,語法結構單調,錯誤很多,嚴重影響理解;幾乎沒有使用語句間銜接手段,全文結構不清晰,意義不連貫。0分未作答,或者所寫內容太少;無法看清以致無法判斷評判,所寫內容全抄原文或與題目要求完全不符。2讀后續寫評分標準解讀總體來看,讀后續寫以讀為輔,以寫為主,其目標是考查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評分標準是評分的依據和絕對標準。依據評分標準,讀后續寫主要考查閱讀理解能力,由讀到寫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運用能力三個方面。評卷時,評卷老師先根據考生所續寫短文的內容和語言初步確定其所屬檔次,然后以該檔次的要求來衡量,確定或調整檔次,最后給分。閱卷老師在閱卷時,主要考慮以下內容:1.與所給短文及段落開頭語的銜接程度;2.內容的豐富性;3.應用語法結構和詞匯的豐富性和準確性;4.上下文的連貫性。 三、七三四原則讀后續寫是一種將閱讀與寫作緊密結合的考查形式,旨在考查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與應用文不同,故事續寫除了要求學生掌握豐富的詞匯和句式外,還注重學生的內容構思和情節銜接的能力。但讀后續寫并不像水中撈月,只要掌握

“七三四法則”,即使中下考生也能拿下這一道題。下面我們將以考綱中的樣題為例,給大家講解如何利用“七三四法則”去一一擊破讀后續寫。(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英語科考試說明樣題)閱讀下面短文,根據所給情節進行續寫,使之構成一個完整的故事。續寫的詞數應為150左右。AfunnythinghappenedtoArthurwhenhewas

onthewaytoworkoneday.AshewalkedalongParkAvenue

near

the

First

National

Bank,heheardthesoundofsomeonetryingtostartacar.Hetriedagainand

again

but

couldn't

get

thecarmoving.Arthurturnedandlookedinsideatthefaceofa

young

manwholookedworried.

Arthur

stoppedandasked,

“Itlookslikeyou'vegotaproblem,”Arthursaid.“I'm

afraid

so.

I'minabighurryandIcan'tstartmycar.”“IstheresomethingIcandotohelp?”Arthurasked.Theyoungmanlookedatthetwosuitcasesinthebackseatandthensaid,

“Thanks.Ifyou'resureitwouldn'tbe

toomuch

trouble,

youcould

help

meget

thesesuitcasesintoataxi.”“Notroubleatall.I'dbegladtohelp.”Theyoungmangotoutandtookoneofthesuitcasesfromthebackseat.

After

placingitontheground,

heturnedtogettheotherone.

Justas

Arthurpickedupthe

first

suitcase

and

started

walking,

he

heardthelongloudnoiseofanalarm.Itwasfromthebank.Therehadbeenarobbery(搶劫)!ParkAvenuehadbeenquietamomentbefore.

Nowtheairwas

filled

withthesoundofthealarmand

theshouts

of

people

running

from

alldirections.

Carsstoppedandthepassengersjoinedthecrowdinfrontofthebank.Peopleaskedeachother,“Whathappened?”Buteveryonehadadifferentanswer.Arthur,stillcarryingthesuitcase,turnedtolookatthebankandwalkedrightintotheyoungwomaninfrontofhim.Shelookedatthesuitcaseandthenathim.Arthurwas

surprised.

“Whyisshelookingatmelikethat?”

Hethought.

“Thesuitcase!She

thinksI'mthebankthief!”Arthurlookedaroundatthe

crowdofpeople.

Hebecamefrightened,

and

without

another

thought,

hestartedtorun.Paragraph1:Ashewasrunning,Arthurheardtheyoungmanshoutingbehind,“Stop,sto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aragraph2:ThetaxistoppedinfrontofthePoliceStationandArthur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七個“不”

1.不增加人物。由考綱樣題及近5年高考真題中所給的段落首句可知,續寫的故事情節發展都是由原文的人物所推進,因此,強行增加人物有可能會偏離情節發展。

2.不增加旁支情節。題目要求“考生根據所給情節進行續寫”,旨在延續原材料的故事情節,并不是要發展新情節。

3.不用過多對話。在續寫中展示對話,雖能豐富內容和語言,增強語篇的連貫性,但使用過多的對話,會顯得篇幅累贅且很難在限定的詞數里把整個后續的情節發展補充完整。

4.不用負能量結局。結局設計絕對不能負能量。內容應該積極向上,能增長知識或傳播正能量。如樣題的結尾,

我們可以有兩種設定:這個年輕人就是銀行搶劫者,而Arthur因此成為一個大英雄;

或者Arthur誤會了這個年輕人是銀行搶劫犯,但最終警察們還是表揚了他見義勇為的行為。

5.不在文末設置懸念。題目要求是“使之構成一篇完整的短文”,若在文末設置懸念,就會給人一種還沒結束的感覺,這樣的故事是不完整的。

6.不偏離原文主題。續寫的情節應時刻圍繞著短文的主題去推進,如上面的樣題,由續寫第二段首句提到的“警察局”可推測,

我們可以圍繞勇氣及正義的主題去進行續寫。

7.不違背邏輯常理。情節和細節的想象要合理,符合生活常識及具有邏輯性。2))三個原則

1.原文一致原則

續寫內容要前后銜接,上下連貫,保持時態一致、人物一致、事件一致及語言表達風格一致。

2.曲折性原則

凡是故事都應有跌宕起伏或矛盾沖突,其中人物會遇到困難或問題,但最終能解決。但情節設計不能過于復雜或離奇,否則閱卷老師便不能快速讀懂你想表達的內容。

3.正能量原則

故事內容一定要傳遞正能量,圍繞“真善美”的大主題去設計情節,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如迷路了但最終一定回到了家;

失敗了或遇到困難了,但最終一定成功了;吵架了但最后一定是言歸于好,和睦相處;

犯錯了,

最后一定會改過自新,重新做人。四個步驟

1.通讀全文,理清脈絡

讀所給的不完整故事,借助“5W1H工具”提煉故事的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弄清大意和主題,理清故事的主要人物和事件脈絡。當中,需要特別留意故事里的人物、時態(通常是一般過去時)、事件(起因和經過)、故事的結構特點及語言特色,以便在續寫時保持上下文一致。

(1)讀要素,弄懂故事大意通讀全文,找出“5W1H”

六要素。牢記一句口訣:人物時態和事件,語言特色不要變。

(2)讀人物,找續寫人物弄清故事中出現了哪些人物、人物的性格特點,以及人物之間的關系。

(3)讀時態,選續寫時態續寫內容的時態應與故事中的時態保持一致,通常是一般過去時。

(4)讀結構,辨劃分方式清故事的結構特點及表現形式,選擇合適的方式劃分段落,常用的有4個:①以時空變化劃分(指時間和地點);②以人物思想感情的變化來劃分;③按記敘內容的變化來劃分;④按描述角度的變化、事情發展的階段來劃分。讀語言,定風格特色挖掘文本語言表達風格,模仿原文語言寫句子。使續寫部分的語言風格與原文的風格相一致,以促進語言協同。此外,如果原文有較多對話,續寫也可出現對話;如原文沒有對話,盡量少用對話形式。再看回樣題,一開始,Arthur是在ParkAvenue,而由續寫兩段首句可知,續寫第一段Arthur是在的士里,第二段是在警察局里,Arthur所處地點不斷變化,由此可知,樣題是按照時空變化來劃分的。而我們在構思續寫內容時也應在這兩個地點的基礎上進行拓展。(5)讀語言,定風格特色挖掘文本語言表達風格,模仿原文語言寫句子。使續寫部分的語言風格與原文的風格相一致,以促進語言協同。此外,如果原文有較多對話,續寫也可出現對話;如原文沒有對話,盡量少用對話形式。如樣題原文中的語言特色:①由as引導的時間狀語從句:AshewalkedalongParkAvenuenearthe

FirstNationalBank,heheardthesoundofsomeonetryingtostartacar.JustasArthurpickedupthefirst

suitcase

andstartedwalking,heheardthelongloudnoiseofanalarm.Ashewasrunning,Arthurheardtheyoungmanshoutingbehind,“Stop,stop!”②并列動詞來描述人物的動作:Arthurturnedandlookedinsideattheface

ofayoungmanwholookedworried.Arthurstoppedandasked…The

youngmangotoutandtookoneofthesuitcasesfromthebackseat.③介賓短語作狀語:Afterplacingitontheground,heturnedto

gettheotherone.④分詞短語作狀語:Arthur,stillcarryingthesuitcase,turnedto

look

at

the

bankandwalkedrightintotheyoungwomaninfrontofhim.

2.依據首句,構思框架

仔細閱讀原文,只要抓住三個關鍵句:續寫部分的兩段首句和續寫第一段的最后一句,再結合正能量結尾,按照故事發展的要素(起因、經過、轉折、高潮、結局),便可構建大致框架,合理設計后續情節。緊記口訣:兩段首句定一框,二框二首正能量。即由續寫的第一段首句與第二段首句確定第一段的框架;第二段的框架,由第二段首句與正能量結尾來確定。現將短文關鍵信息梳理成以下表格:由上表可知,短文已包含故事的前三個要素,而續寫的兩段內容則分別對應故事的高潮與結局。由于高潮部分是推動故事向前發展的關鍵,在設計情節時,要特別注意把人物沖突與矛盾的升級凸顯出來。因此,理清已給短文的沖突及其解決方案,明確故事沖突的升級走向,才能給續寫文段的內容發展指明方向。基于以上信息,再根據口訣“兩段首句定一框”可知,第一段內容發生的地點應該是在的士里,我們設想Arthur懷疑那個年輕人是銀行搶劫犯,于是他打的士去警察局報案。注意:這段結尾要與下段首句銜接。再由口訣“二框二首正能量”去構建第二段的框架:Arthur到警察局后跟警察說明情況,

并且把行李箱交給他們檢查。最終那個年輕人被抓到。這里還可以設計第二種結局:Arthur到警察局后跟警察說明情況,并且把行李箱交給他們檢查。年輕人隨后也到了,經過調查,是誤會一場。3.增加細節,展開續寫在已定框架范圍內,依據情節發展和生活常識,推斷故事中人物所見、所聞、所思、所說、所做,選擇性地加入多角度的細節性描寫,增加故事的可信度、真實度和飽滿度,給每段增加約5至8個具體細節,我們稱之為“58細節添加法”。基于第二段的框架,我們可以補充以下細節:結局1:Arthur的動作描寫(沖進警察局,跟警察說明情況,

并且把行李箱交給了他們檢查)→警察動作描寫(打開行李箱發現滿箱是鈔票,

向Arthur問罪犯特征)→年輕人被抓到,Arthur被表揚為見義勇為。結局2:Arthur的動作描寫(沖進警察局,跟警察說明情況,并且把行李箱交給了他們檢查)→警察動作描寫(打開行李箱發現是衣服和日用品)→年輕人的動作描寫(年輕人到警察局)→年輕人的語言描寫(年輕人向警察報案Arthur偷行李)→Arthur的人物描寫(感到尷尬,滿臉通紅)→Arthur的動作描寫(向年輕人道歉)→警察的動作描寫(表揚了Arthur的見義勇為)。4.檢查優化,整潔謄寫最后,默讀初稿,注意檢查全文的故事情節是否完整,所續寫內容是否符合邏輯,與所給段首句語義是否銜接,上下文是否連貫,語言風格特色是否與前文一致。在修改潤色之后,整齊工整地謄寫在答卷上。【范文】Onepossibleversion:Ashewasrunning,Arthurheardtheyoungmanshoutingbehind,

“Stop,

stop!”

Allofasudden,

ahorriblethoughtjustcameintoArthur'smind:theyoung

man

might

be

the

bank

robber!

Havingrealized

the

seriousnessofthematter,

Arthur

ranstraight

toataxiandjumped

inwith

thesuitcase.Helookedbackandsawtheyoungman,whosefacewasfilledwithfury,

shoutedandchasedaftertheirtaxi.Arthurturnedtothedriverandsaid,“Quickly,gotothe

PoliceStation!Themanchasingbehindisthe

ban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