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故宮博物院》教案_第1頁
2024年《故宮博物院》教案_第2頁
2024年《故宮博物院》教案_第3頁
2024年《故宮博物院》教案_第4頁
2024年《故宮博物院》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故宮博物院》教案

《故宮博物院》教案1

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目標:

1.積累”磬、攢、琉璃、藻井、中軸線"等詞語,掌握它們的讀音和詞義。

2.了解祖國傳統的建筑藝術,了解故宮建筑藝術的獨特風格和偉大成就。

3.了解方位詞在按空間順序說明事物時的重要作用.

過程和方法目標:

1.整體把握文意,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學習按照空間JII頁序說明事物的寫作思路。

2.體會本文重點突出,有詳有略地說明事物的寫法,學以致用,初步學寫說明文。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故宮博物館是我國古代宮殿建筑藝術的瑰寶,是中華民族偉大創造力的集中體現,學習它,

有助于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激發他們進一步發揚民族的創造精神,為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

加美好而努力學習。

教學重點:

L理清本文的說明順序,探究作者的說明技巧.

2.以太和殿為例,體會本文重點突出、詳略得當的寫作特色。教學難點:

揣摩語言,理解太和殿里作者描繪多姿多彩的龍的用意。

教學方法:

1.討論法和點撥法相結合。

2.圖示法。

教具準備:多媒體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要點:

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意;劃分結構層次,理清文章的說明N酹;重點研討太和殿相關段落,

理清文章局部思路,體會文章重點突出、詳略得當的寫作特色;說話訓練,采用與本文不同的順

序口頭介紹故宮,訓練學生按一定JI質序介紹建筑物的能力。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展示目標

多媒體顯示“故宮”全景錄像.

故宮集中體現了中國傳統的建筑藝術和獨特的民族風格,是中國數千年宮殿建筑藝術的總

結性杰作,讓我們隨著作者去參觀故宮,去感受故宮的宏大壯麗和精美絕倫吧!

二、檢查預習,組織學生以"我所知道的故宮”為話題進行交流,營造學習氛圍.

學生展示課前收集的有關故宮的圖片和資料。

三、自學探究感知目標

1.教師配樂朗讀課文,學生聽讀,初步感知文意。

教師提示需要掌握的詞語(多媒體顯示)

矗立(由口)鰲頭佰o)湛藍(zhan)琉璃(1訕)

殿檐(y臺n)藻井(z3o)蟠龍(p名n)中軸線(zh07u)

金鑾殿(lu臺n)擊磬(qing)檀木他n)攢(cu白n)

乾清宮(q諂n)坤寧宮(kUn)肅穆(m。)奏報(z06u)

慈禧(xi)額楮(fang)妃嬪(pin)翊坤宮(yi)

2.學生大聲朗讀課文兩遍,給每個自然段加上序號,注意方位詞運用。

3.教師要求學生畫出參觀故宮的路線圖,同桌之間討論、交流。

4、選三們同學口述參觀故宮的路線,其余同學補充。

四、展示質疑理解目標

1.明確空間順序。

2.理清文章的結構層次,理解課文總說、分說相結合的特點。

五、延伸拓展升華目標

多媒體顯示太和殿內景。

1.學生齊讀5—8段。

2.學生精讀5一8段,思考:

⑴作者介紹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情況?采用了什么樣的說明順序?

(2)作者為什么把太和殿作為解說的重點?

六、快樂過關檢測目標

要求學生采用與本文不同的111頁序口頭介紹故宮。

七、課堂小結

故宮博物院是一個龐大的建筑群,值得介紹的東西很多很多(九千間房屋,九十多萬怫品,

九百多萬件檔案材料),如果全部說明,難免太多太雜,中心不突出。

八、布置作業:完成練習冊

《故宮博物院》教案2

在北京城的中心,有一座城中之城,這就是紫禁城。現在人們叫它故宮,也叫故宮博物院。

這是明清兩代的皇宮,是我國現存的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筑群,有近六百年歷史了。

紫禁城的城墻十米多高,有四座城門:南面午門,北面神武門,東西面東華門、西華門.宮

城呈長方形,占地七十二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間。城墻夕厚五十多米寬

的護城河。城墻的四角,各有一一座玲瓏奇巧的角樓。故宮建筑群規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統

-,集中體現了我國古代建筑藝術的獨特風格。

從天安門往里走,沿著一條筆直的大道穿過端門,就到了午門的前面。午門俗稱五鳳樓,是

紫禁城的正門。走進午門,是一個寬廣的庭院,彎彎的金水河像一條玉帶橫貫東西,河上是五座

精美的漢白玉石橋。橋的北面是太和門,一對威武的銅獅守衛在門的兩側。

進了太和門,就來到紫禁城的中心——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座大殿矗立

在七米多高的白石臺基上。臺基有三層,每層的邊緣都有漢白玉欄桿圍繞著,欄桿上面刻著龍鳳

流云,四角和望柱下面伸出一千多個圓雕鰲頭,鰲頭嘴里都有一個小圓洞,是臺基的排水管道。

太和殿俗稱金鑾殿,高二十八米,面積兩千三百八十多平方米,是故宮的殿堂。在湛藍的天

空下,那金黃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頂,顯得格外輝煌。殿檐斗拱、額彷、梁柱,裝飾著青藍點金和

貼金彩畫。正面是十二根紅色大圓柱,金瑣窗,朱漆門,同臺基相互襯映,色彩鮮明,雄偉壯麗。

大殿正中是一個約兩米高的朱漆方臺,上面安放著金漆雕龍寶座,背后是雕龍屏。方臺兩旁

有六根高大的蟠龍金柱,每根大柱上盤繞著矯健的金龍。仰望殿頂,中央藻井有一條巨大的雕金

蟠龍。從龍口里垂下一顆銀白色大圓珠,周圍環繞著六顆小珠,龍頭、寶珠正對著下面的寶座。

梁楊間彩畫絢麗,有雙龍戲珠、單龍翔舞,有行龍、升龍、降龍,多態多姿,龍身周圍還襯托著

流云火焰。

三大殿建在紫禁城的中軸線上。這條線也是北京城的中軸線,向南從午門到天安門延伸到正

陽門、永定門,往北從神武門到地安門、鼓樓,全長約八公里。

太和殿是舉行重大典禮的地方。皇帝即位、生日、婚禮和元旦等,都在這里接受朝賀。每逢

大典,皇帝端坐在寶座上,殿外的白石臺基上下,跪滿文武百官,中間御道兩邊排列著儀仗,大

殿廊下,鳴鐘擊磬,樂聲悠揚。臺基上的香爐和銅龜、銅鶴里點起檀香或松柏枝,煙霧繚繞。

太和殿后面是中和殿。這是一座亭子形方殿,殿頂把四道垂脊攢在一起,正中安放著一個大

圓鐳金寶頂,輪廓非常優美。舉行大典時,皇帝先在這里休息。

中和殿后面是保不[W。雍正以后,這里是舉行一級考試一殿試的地方。

從保和殿出來,下了石級是一個長方形小廣場.廣場西起隆宗門,東到景運門。它把紫禁城

分為前后兩大部分。廣場以南,主要建筑是三大殿和東西兩側的文華殿、武英殿,叫"前朝"。

廣場北面乾清門以內叫"內廷"是皇帝和后妃們起居生活的地方主要建筑有乾清宮、交泰殿、

坤寧宮和東六宮、西六宮.

乾清宮是皇帝處理日常政務、批閱各種奏章的地方,后來還在這里接見外國使節。

乾清宮后面是交泰殿,交泰殿后面是坤寧宮。坤寧宮是皇后宮,也是皇帝結婚的地方。

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合稱"后三宮”.布局和前三殿基本一樣,但莊嚴肅穆的氣氛減少

了,彩畫圖案也有明顯的變化。前三殿的圖案以龍為主,后三宮鳳凰逐漸增加,出現了雙鳳朝陽、

龍鳳呈祥的彩畫,還有飛風、舞鳳、鳳凰牡丹等圖案。

后三宮往北就是御花園。御花園面積不很大,有大小建筑二十多座,但亳無擁擠和重復的感

覺。這里的建筑布局、環境氣氛,和前幾部分迥然不同。亭臺樓閣、池館水榭,掩映在青松翠柏

之中;假山怪石、花壇盆景、藤蘿翠竹,點綴其間。來到這里,仿佛進入蘇州園林。

從御花園出順貞門,就到了紫禁城的北門一神武門,對面就是景山。據說景山是明代修

建紫禁城的時候,用護城河中挖出的泥土堆起來的,現在成了風景優美的景山公園。站在景山的

高處望故宮,重重殿宇,層層樓閣,道道宮墻,錯綜相連,而井然有序。這樣宏偉的建頰羊,這

樣和諧統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驚嘆。

《故宮博物院》語文教案

教學目標:

1.認識"餐、鑾、蟠、磬、鎏、”等13個生字,讀準"紫禁城、額防、迥然不同、藻井"

等6個詞語。

2根據不同的任務,閱讀材料。整體把握文意,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學習按照空間順序說

明復雜事物的寫作思路,能為家人計劃故宮一日游,畫一張故宮參觀路線圖。

3.了解故宮博物院建筑群規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統一的特點,能選擇一兩個景點,游故

宮的時候為家人作講解。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進一步激發民族創造精神。

教學重難點:

1.本課的重點:是根據不同的任務,閱讀材料。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學習按照空間順序說

明復雜事物的寫作思路,能為家人計劃故宮一日游,畫一張故宮參觀路線圖。

2.難點:了解故宮博物院建筑群規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統一的特點,能選擇一兩個景點,

游故宮的時候為家人作講解.增強民族自豪感,激發民族創造精神。

教學準備:

1.布置學生搜集有關故宮博物院的圖片、文字資料。

2.教師準備《故宮的記憶》音頻、微課《故宮博物院》、故宮博物院的圖片資料、生字卡片。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課件播放《故宮的記憶》音頻)師伴隨著音樂導入新課:同學們你們去過故宮嗎?(生自由回

答)去過的人,都贊嘆它規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統一。特別是那些珍藏著的無數稀世珍寶,

更和其建筑藝術一樣聞名于世,每個參觀者都能從中深刻地了解到封建帝王生活的奢華靡費,并

為古代廣大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驚嘆不已。你們想不想去看一看?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走進

文本,按照作者給我們安排的游覽路線,去參觀一下這座宏大壯麗的古代建筑群吧!生齊讀課題:

《故宮博物院》,師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L提出讀書要求:根據不同的任務,朗讀課文,借助工具書等掌握不認識的字,并標注讀一

讀。

2.以開火車的形式讀生字,指名讀生字.

⑴重點指導:紫禁城(jin)螯頭(白。)金鑾殿(lu臺n)額彷值ng)蟠龍(p臺n)攢(cu臺n)磬(qing)鎏

(1訕)迥然不同(jibng)中軸線(zh6u)藻井傳。)

⑵指名讀,正音.

(3)開火車,練讀。

(4)做游戲鞏固字詞。

a."貼字"游戲:教師出示圖片,請學生根據圖片找到和圖片有關的生詞.

b.玩找字游戲:抽出生字,教師讀生字,學生找到相應的卡片貼在黑板上。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引導學生根據不同的任務,閱讀材料。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理清課文脈絡。

師引導:為家人計劃故宮一日游,你應該重點閱讀哪幾個材料呢?

學生交流:應該重點閱讀材料一、材料三、材料四。

師:閱讀讀材料一、材料三、材料四,畫出有關的方位詞,理清游覽路線,畫出故宮參觀路

線圖。

Q)學生邊讀邊畫出行蹤詞和方位詞:

①交代行蹤的詞:“從……往里……,沿著……穿過……到……""走進……""進了……就

到……”"從……出……就到……”

②方位詞語:"北面""中心""中軸線上""后面""往北"……

(2)學生交流,師點撥:(課件出示:故宮博物院的圖片加文字介紹。)

(3)小組合作:畫出故宮參觀的路線圖,并討論、交流。推薦優秀小組用投影儀,展示解說,

其他小組可以相繼補充.

師點撥,學生總結:天安門、端門、午門、漢白玉石橋、太和門、三大殿(太和殿一中和

殿一保和殿)、小廣場、后三宮(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御花園、順貞門、神武門.

2.快速閱讀材料一,思考:故宮博物院的總體特點是什么?課文按什勾好進行說明的?運用

了哪些說明方法?

師引導學生交流:

(1)故宮博物院的總體特點:宏大壯麗,建筑精美,布局統一。

(2)說明順序:空間順序(由南到北、由外到內)。

⑶說明方法:

①列數字:紫禁城的城墻十多米高,有四座城門。宮城呈長方形,占地七十二萬平方米,有

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間。城墻外是五十多米寬的護城河……

②打比方:走進午門,是一個寬廣的庭院,彎彎的金水河像一條玉帶橫貫東西.

③作比較: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稱“后三宮",布局和前三殿基本一樣,但莊嚴肅穆的

氣氛減少了,彩畫圖案也有明顯的變化。

3.仔細閱讀材料一5-8自然段段,體會課文重點突出,詳略得當的寫作特色.

思考:

(1)第6段總的順序是先下后上,其中有兩個"立足點",各是什么?又是按什么順序寫的?

師引導學生找:兩個"立足點”分別是方臺和雕金蟠龍。下面以方臺為立足點,依次向上、

向后、向左右兩旁寫。上面以雕金盤龍為立足點,依次向下、向周圍寫。

(2)文章強調中軸線的用意是什么?

師引導學生交流:說明建筑意圖一把皇帝寶座安在中軸線上,以象征皇權。

(3)第六段的說明重點是什么?

師引導學生交流:重點說明太和殿的用途。

(4)三大殿為什么太和殿介紹得最詳細?為什么多次寫龍?

師引導學生交流:

①三大殿是故宮的中心,而太和殿是中心的中心,皇帝的寶座在太和殿。另外,太和殿也是

最顯故宮氣派的地方,所以介紹得最詳細。

②主要寫龍的原因有兩條:一是說明對象的特征決定的.故宮建筑突出龍,對故宮的說明也

突出龍。二是龍的象征意義決定的。歷朝歷代皇帝都把龍作為自己的化身。龍也鬲乍為皇權的化

身。

四、開展活動,升華主題.

1.播放微課《故宮博物院》拓寬學生的視野面。

讓學生從視覺、聽覺的角度,感受文章的內容,避免說明文的枯燥性。觀看后學生談談自己

的感受。

2.選擇一兩個景點,作講解。

溫馨提示:要選好立足點,用準方位詞,按照空間順序有序的講解說明。

3.師總結:

故宮博物院是我國古代宮殿建筑藝術的瑰寶,是中華民族偉大創造力的集中體現。學習它,

有助于增強我們的民族自豪感,激發我們進一步發揚民族的創造精神,同學們,為把我們的祖國

建設得更加美好,從現在開始,從自身做起,努力學習吧!

五、鞏固延伸,作業設計。

1.為家人計劃故宮一日游,完善本節課畫的故宮參觀路線圖。

2.小練筆:我的書房

要求:

(1)能運用本節課所學的寫作方法,按照空間順序,由外到內,來介紹書房的總體特點。

(2)能運用本節課所學的說明方法,條理清楚的介紹我的書房。

(3)書寫認真,卷面規范、整潔、大方。

故宮博物院教學反思

《故宮博物院》作者按照空間順序,抓住中軸線,由南向北,詳略得當介紹了故宮的主要建

筑及其布局和功用.我著重創設學習情境,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等方式去研讀文本;

讓學生自己總結課堂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自選作業盡可能地面向全體學

生并尊重他們的個體差異。

本節課上的比較成功的地方是:

1、積極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以播放故宮圖片作為情境引入,這

一活動的設計,極大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引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接著,讓學生概括

故宮建筑物的特點,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的興趣。

2、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實現了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

實現現代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故宮博物院》這篇文章運用空間III頁序進行寫作,學生在

學習過程中只能憑空想象很難再頭腦中形成清晰的影像;建筑群宏偉壯麗、精美的藝術感和統一

的布局對學生來說只是抽象的概念。鑒于此,我借助多媒體課件、視頻資料等現代教育技術手段

輔助教學,主要用以下整合突破:

(1)用故宮的圖片導入,激發興趣,貼合文本。

(2)通過多媒體展示故宮建筑平面圖幫助學生直觀的梳理寫作順序.

(3)用故宮建筑群直觀的圖片和故宮視頻資料的播放讓學生直觀的感受建筑群規模宏大、布

局統一的特點。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輔助教學能夠更好地突破本課的教學重難點.

3、條理清晰,學習循序漸進。學習過程從情境導入到自主學習到重點研讀到課堂小結再到

拓展延伸。條理清晰、循序漸進,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故宮博物院》教案3

一、學習內容

1、整體感知課文內容,了解故宮博物院各部分主要建筑的方位、特征、用途,了解故宮博

物院的特點。

2、體會、學習課文按照空間順序介紹建筑群和詳略得當的說明事物的,方法.

3、認識說明方法在說明中的作用,體會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二、課前自學

1、本文選自《》,原題為"",作者,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高級編輯、當代作家。

2、讀準字音。

黃傳惕()金鑾()殿恩()立鰲()頭湛()藍

蟠()龍擊磬()攢()鎏()金嬪()妃

3、閱讀1-2段,了解故宮概況與全貌。(抓住文中關鍵語句作答)

整體印象:

整體布局:

故宮特點:

4、本文可看作是一篇解說詞。根據全文完成課后研討與練習一的"故宮示意圖"。

(直接在書上批注)

由此得知:本文采用了的說明順序。

三、課文研討與交流

1、故宮總體上分為哪兩部分?每一部分的代表性建筑是什么?

2、文章從哪幾方面介紹太和殿的?結合語句說說文章如何介紹寫太和殿?(可從說明方法

或用詞的準確性角度)

方面:

四、自測自評

1、正確書寫.

白o()頭chli()立1iU()璃zh咨n()藍z3o()并擊qing()uan()

殿p£n()龍中zh6u()線

重y2n()屋頂

2、依課文填空。

(1)故宮博物院,坐落在___________是我國現存的、的古代宮

殿建筑群,有年歷史了。這是兩代的皇宮,當時叫(2)本文

可看作一篇采用的說明順序是作者的參觀路線基本上是由

__________到的中軸線。

3、理清說明順序

請從文中找出這樣標志性的詞語,準確地找出文章的行蹤路線的。

《故宮博物院》教案4

一、教學目標

1、積累文中重點字詞,了解故宮博物院的建筑布局。

2、學習課文按照空間順序介紹事物的方法。

3、學習本文在選材組織上突出重點,有詳有略的方法.

4、通過對故宮博物院建筑群的了解,激發學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學重點

1、理清本文的說明順序,學習按一定的.順序介紹建筑物。

2、體會本文重點突出,有詳有略地說明事物的方法。

三、教學難點

掌握并學會運用空間順序介紹建筑物。

四、課時安排:

一課時

五、教學媒體

投影儀

六、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七、教學過程:

(一)導入(介紹故宮博物院)

(二)檢查預習,疏通字詞。

(三)作者簡介。

(四)初讀課文,整體解口

1、速讀課文,了解本文的說明對象,完成課后練習一。

明確:說明對象一故宮博物院

說明順序一由南到北的空間順序(作者的參觀路線)

3、故宮的整體布局分為幾個部分?每個部分分別有哪些建筑?

(結合多媒體課件展示各個建筑)

明確:前朝——三大殿、文華殿、武英殿

內廷一后三宮、東六宮、西六宮、御花園

(五)再讀課文,理清全文結構

第一部分(第1段):概括介紹故宮博物院的位置,歷史,整體特點。(總)

第二部分(第2~15段):具體介紹故宮各宮殿的位置和功能。(分)

第三部分(第16段):介紹景山,從景山回望故宮,再次點明故宮的整體特點。(總)

(六)重點研讀

L故宮博物院里建筑繁多,作者主要介紹了哪座建筑?(太和殿)

2、課文哪些段落介紹了太和殿?(5—8段)

3、仔細閱讀這四個段落,思考以下問題:

(1)作者介紹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情況?說明順序是怎樣的?

明確:5段:外觀特征

6段:內部裝飾

7段:建筑位置

8段:用途

說明順序:由外到內

(2)作者為什么要把太和殿作為解說的重點?

明確:因為太和殿是"前朝"以致整個故宮的重點建筑物,是封建皇帝行使統治權力和舉行

重大典禮的場所.因此它的地位非常重要,另外它在整個建筑群中具有代表性,所以文章把太和

殿作為介紹的重點。

小結:課文在組織材料上突出重點,詳略搭配的特點。

(七)課堂小結

(A)布置作業

寫一篇小作文,介紹學校或自己的房間。

要求:按照空間說明順序,重點突出,300字左右。

《故宮博物院》教案5

教學目標:

1.了解故宮各部分主要建筑的方位,特征和用途,理解故宮以帝王為中心的特點。

2.學會本文的介紹順序和有詳有略說明事物的方法.

3.了解故宮建筑群的宏偉壯麗,激發對祖國傳統建筑藝術的自豪感。教學重點:

學習課文是如何有序地介紹故宮建筑的布局與特點。

教學難點:

理解故宮在建筑設計上處處以帝王為中心的特點。

教學方法:

講授法、討論法、提問法、朗讀法

課時數:2課時

教具:多媒體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展示圖片,結合抗戰70周年大閱兵來進行導入

二、展示學習目標

三、故宮簡介

四、作者和寫作背景簡介

五、字詞積累

(一)讀一讀

金鑾(lu臺n)殿鎏(同金湛(zhM)藍翊(yi)坤宮擊罄(qing)矗立(chdi)鰲頭9。)

琉璃(1泊)蟠龍(p臺n)中軸線(zh6u)攢(cuQn)在一起乾清宮(q詒n)額楊他ng)

藻井他。)矯健他。)迥然不同(jibng)

(二)記一記

玲瓏蠱立橫貫矯健繚繞掩映

井然有序錯綜迥然不同

六、整體感知,分組討論

1.故宮有什么特點?試從文中找出根據來。

故宮的‘特點:a、宏大壯麗b、建筑精美c、布局統一

這些特點集中體現了它的風格獨特

2.填好課后練習第一題的圖。思考文章按什么順序做介紹的?

整篇文章的說明順序:由南向北(空間順序)

七、通讀課文,理清思路

1.本文從哪些方面介紹了故宮?

故宮概況(位置、歷史、價值)建筑布局(三大殿、后三宮、御花園)全貌

2.疏通文章結構(總分總)

總:概括故宮歷史、地理概貌以及建筑總特點

1-2)

前朝太和殿

三大殿中和殿

文分保和殿

章3-15)結內廷乾清宮構交泰殿

坤寧宮

御花園

總:從景山俯視故宮

16)

空間順序(南一北)

第二課時

一、版果文,合彳佛討

1.在"前朝”中作者重點介紹了哪個大殿,為什么?

2.在"內廷”中作者重點介紹了哪個宮,為什么?

3.在介紹太和殿內景時,立足點是什么

?在書上圈點出方位詞。按什么順序介紹的?

4.太和殿為什么要設在中軸線上?其內景的主要特點是什么?為什么這樣裝飾?

5."后三官”的圖案和前三殿有什么不同?這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

二、跳讀課文,理清方法

全文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舉例說說運用這些說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分類別:如介紹三大殿及后三宮。作用:使文章層次分明。

列數字:如"御花園面積不大,有大小建筑二十座"。作用:說明御花園建筑之多.

作比較:如"這里的建筑布局,環境氣氛,和前幾部分迥然不同。”作用:突出事物的特點。

打比方:如"仿佛進入蘇州園林。"作用:形象、直觀地說明御花園的園林特色。

三、拓展延伸

展示一組故宮的圖片,了解故宮建筑群的宏偉壯麗,激發對祖國傳統建筑藝術的自豪感。

四、作業布置

介紹本縣或者本校最有有特色的一個建筑物。要求:注意用空間說明順序(運用恰當的方位

詞語),選定立足點.

《故宮博物院》教案6

1、知識目標:

⑴積累"磬、攢、鰲頭、蹣、藻井、蟠龍、中軸線、金鑾殿"等詞語,掌握它們的讀音

和詞義。

⑵概述祖國保守的建筑藝術和故宮建筑藝術的獨特風格和偉大成績。

⑶簡述方位詞在依照空間順序說明事物時的重要作用。

2、能力目標:

(1)能夠整體掌握文意理清文章的說明II質序學會依照空間順序說明復雜事物的寫作思路。

⑵靈活運用本文重點突出,有詳有略地說明事物的寫法,學以致用,初步學會寫說明文。

3、情感目標:

通過領略故宮博物院的宏偉藝術魅力,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激發他們進一步發揚民族的

發明精神,為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美好而努力學習。

1、理清本文的說明順序,探究作者的說明技巧。

2、以太和殿為例,體會本文重點突出、詳略得當的寫作特色。

揣測語言,理解太和殿里作者描繪多姿多彩的龍的用意。

討論法和點撥法相結合。圖示法。刪繁就簡,一張醒目的方位示意圖便濃縮了全文的說明內

容。延伸拓展法。別具一格,轉換立足點口頭介紹故宮,內化課文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課時。

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意;劃分結構層次,理清文章的說明JI質序,重點研討太和殿相關段落,

理清文章局部思路,體會文章重點突出、詳略得當的寫作特色;說話訓練,采用與本文不同的順

序口頭介紹故宮,訓練學生按一定J順序介紹建筑物的能力。

一、導語設計

故宮,是我國古代宮殿建筑藝術的瑰寶,是中國乃至世界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筑

群,19xx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今天,讓我們順著

作者的指引去觀賞故宮博物院,去見識它那宏大壯麗的規模與層次井然的布局。

二、檢查預習,組織學生以"我所知道的故宮”為話題進行交流,營造學習氛圍

1、學生展示課前收集的有關故宮的圖片和資料.圖片交由教師利用實物投影儀展示給全體

同學,資料由各位同學朗讀或用自身的話介紹。學生提供的資料可能包括故宮的修建經過、規模、

作用、地位和與故宮有關的重大史實,介紹這些資料,有助于學生熟悉說明對象,為理解課文作

準備。

2、請游覽過故宮的同學談談見聞和感受,也可展示拍攝的照片,激發學生的自豪感和求知

欲。

三、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意

1、教師播放示范朗讀磁帶或教師配樂朗讀課文,學生聽讀,初步感知文意。(多媒體顯

示):

1、辨明字音:

磬()攢()鱉()頭琉()璃

藻()龍()井鑾()殿

2、辨析字形:

卸一御攏湛一斟綴

諧一楷賜一踢瑣T蟠T

3、解釋詞語并用詞造句

玲瓏湛藍布局肅穆

幽雅悠揚井然有序

選幾位同學回答,明確:

1、qingcuanaoliuzaopanluan

2、隹U(推卸)一御(抵御)攏(合攏)f(玲瓏)

湛(湛藍)一斟(斟酌)綴(點綴)一輟(停學)

諧(和諧)一楷(楷體)賜(賜予)一踢(踢球)

瑣(瑣碎)一鎖(枷鎖)蟠(蟠龍)f(藩籬)

3、玲瓏:精巧細致。

湛藍:深藍.

布局:全面布置。

肅穆:嚴肅而恭敬。

幽雅:幽靜而雅致.

悠揚:形容聲音時高時低,和諧動聽。

井然有序:形容整齊的樣子。

1、學生大聲讀課文兩遍,給每個自然段加上序號,注意方位詞語的運用。

2、教師要求學生畫出觀賞故宮的路線圖,同桌之間討論、交流.

4、選三位同學口述觀賞故宮的.路線,其余同學補充。

明確:天安門一端門―午門―漢白玉石橋一太和門一三大殿(太和殿一中和殿一保和殿)

一小廣場一后三宮(乾清宮一交泰殿一坤寧宮)一御花園T順貞門T神武門

四、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

1、明確空間順序。

(1)師生一同回顧關于說明文的說明順序的知識:

多媒體顯示:

常見的說明順序有時間順序、空間II頁序、邏輯順序。

說明的時間順序不眥敘的時間順序相似。說明事物的發展變化宜采用時間順序.

空間順序要特別注意弄清空間的位置,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上下、前后、左右、東南西

北等的位置和方向。寫建筑物的結構,離開空間順序難以讓讀者看明白。

邏輯順序,常以推理過程來表示。說明事理用邏輯順序便于體現事理的內部聯系.

⑵提問:本文采用了哪一種說明順序?

明確:本文是依照空間順序說明介紹故宮的,大體上依照游覽觀賞路線沿中軸線由南向北逐

次介紹的。

⑶學生默讀課文,按文章的說明順序填寫下面的故宮示意圖。

教師總結本文在布置說明順序時著眼于縱貫紫禁城的中軸線,由南到北逐次介紹建筑物。

作者沿著觀賞路線,以天安門為中國,穿端門,進午門,過漢白玉石橋,來到前三殿.依次介紹

了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并略提東西兩側的文華殿、武英殿。三大殿和文華殿、武英殿合稱

為"前朝"。然后繼續向北,簡單介紹了位于中軸線上的"內廷"建筑:乾清宮、交泰殿、坤寧

宮以和御花園。最后出順貞門到神武門而離開故宮,這樣寫井然有序,條理分明。

2、理清文章的結構層次,理解課文總說、分說相結合的特點。

學生考慮,明確:

第1、2段是總說,概括介紹故宮的位置、歷史、在古建筑中的地位、總體布局和藝術風格。

中間(3~15)是分說。根據故宮的特點,以保和殿后面的小廣場為界把故宮分為前朝和

內廷兩局部分別加以說明。

前朝主要介紹"前三殿",先介紹殿前建筑(4),然后依次介紹太和殿(5?8)、中和

殿(9)、保和殿(10).

內廷主要介紹"后三宮",分乾清宮(12)、交泰殿、坤寧宮(13),接著總結介紹后

三宮的彩畫圖案(14)和御花園(15)。

《故宮博物院》教案7

知識目標:

1.積累”磬、攢、鰲頭、琉璃、蟠龍、金懶”等詞語,掌握它們的讀音和詞義;

2.整體感知課文內容,了解故宮的建筑布局及特點;

3.學習按照空間廁室說明復雜事物的寫作思路。

能力目標:

1.掌握利用網絡資源自主學習的方法;

2.整體把握文意,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學習按照空間II頁序說明復雜事物的寫作思路;

3.體會本文緊扣說明對象特點、重點突出、有詳有略地說明事物的寫法,學以致用,初步

學寫說明文。

德育目標:

通過領略故宮博物院的宏偉藝術魅力,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激發他們進一步發揚民族的

創造精神,為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美好而努力學習。

1.理清本文的說明順序,探究作者的說明技巧;

2.以太和殿為例,體會本文重點突出、詳略得當的寫作特色。

揣摩語言,理解太和殿里作者描繪多姿多彩的龍的用意。

圖示法、合作探究法和點撥法相結合;

網絡課件

一、導語設計

故宮,是我國古代宮殿建筑藝術的瑰寶,是中國乃至世界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筑

群,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今天,讓我們順看作

者的指引去參觀故宮博物院,去見識它那宏大壯麗的規模與層次井然的布局。

二、進入網頁,《故宮印象》等欄目,欣賞故宮博物院圖片.

提問:1、用簡單的語言談感受:布局統一很雄偉、很壯觀、很精美.

提問:2、面對這樣雄偉壯觀、浩大連綿建的筑群,你能不能按照一定的順序給大家做一個

介紹說明呢?(有難度)

教師指導:怎樣準確的說明事物,明確對象、確定說明順序、確定說明重點、選擇恰當的說

明方法。

下面我們看看14課《故宮博物院》的作者是怎樣將我國最宏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以文字

的,方式展現在讀者面前的。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意

1、在教師指導下進入《檢查預習》欄目(借助課本和在線詞典自主掌握):

磬、攢、鱉頭、琉璃、蟠龍、金鑾殿

玲瓏:精巧細致。湛藍:深藍。

肅穆:嚴肅而恭敬。幽雅:幽靜而雅致。

悠揚:形容聲音時高時低,和諧動聽。

井然有序:形容整齊的樣子,

2、教師播放課文配樂朗誦,學生聽讀,根據示意圖的指引了解故宮博物院的結構布局。

3.教師要求學生點擊《動畫模擬》,畫出參觀故宮的路線圖,同桌之間討論、交流。

4.選三位同學口述參觀故宮的路線,其余同學補充。

明確:天安門端門午門漢白玉石橋太和門三大殿(太和殿一中和殿一保和殿)小廣場

后三宮(乾清宮一交泰殿一坤寧宮)御花園順貞門神武門

5、提問:本文采用了哪一種說明順序?

明確:本文是按照空間順序說明介紹故宮的,大體上按照游覽參觀路線沿中軸線由南向北逐

次介紹的。

四、再讀課文,緊扣文本收集信息

學生點擊《故宮知識知多少?》結合文本解決下列問題:

有多少皇帝住過故宮?

故宮的規模有多大?

皇帝的金鑾殿在什么大殿中?

狀元在什么大殿產生的?

故宮中裝飾最多的是什么圖案?

故宮博物院最突出的特點是什么?

五、品讀課文,體會課文重點突出、詳略得當的寫作特色。(重點分析課文5~8段)

點擊《太和殿》:顯示太和殿圖片,及相關介紹文字;學生齊讀5~8段.

點擊《合作探究》:完成下列習題

(1)作者介紹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情況?采用了什么樣的說明順序?運用了那些說明方法?

(2)作者為什么把太和殿作為解說的重點?

(3)揣摩文中寫"龍”的句子,探究作者這樣寫的原因。

《故宮博物院》教案8

教學目標

1、了解故宮的結構特點以及有關的歷史知識,激發學生對祖國傳統建筑藝術的自豪感。

2、學習本文按照空間II頁序,詳略有致的說明事物的寫法。

3、學習本文簡明平實的語言,體會文章運用方位詞語的準確性.

教學重難點

1、學習按一定的說明M頁序介紹建筑物。

2、體會本文重點突出、有詳有略地說明事物的方法。

3、理解故宮建筑群規模宏大壯麗,建筑精美,布局統一的特點,激發強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學步驟

1、課前準備

收集有關故宮博物院的修建經過、規模、作用、地位,以及和故宮有關的重大史實等資料。

2、導課

開展有關故宮知識的競賽:

①故宮建成于什么時候②故宮的主要設計者是誰③故宮的規模有多大④你知道哪些與故宮

有關的,歷史事件⑤故宮博物院的題字是誰寫的⑥故宮的房屋有多少⑦歷史上先后有多少位皇帝

住在故宮

3、學生聽課文的朗讀錄音。

要求學生拿一支筆,畫上一張簡圖,把那游覽路線,宮殿的方位,名稱等記下來。

4、請學生在顯示屏的故宮結構示意圖上標出故宮建筑的位置。

5、就示意圖,請一位學生用自己的話向同學介紹作者的行蹤.

6、學生自讀課文:找出表明故宮特點的語句:

故宮建筑規模宏大壯麗,建筑精美,布局統一,集中體現了我國古代建筑藝術的獨特風格。

7、故宮的特點,在文章中是怎樣表現出來的分組討論:

(1)規模宏大壯麗:

(2)建筑精美表現在:

(3)布局統一表現在:

(4)獨特風格表現在:

8、討論:文章是怎么把故宮給我們解說清楚的學生各抒己見。

首先是抓住事物的特點,比如文章抓住了故宮總體特點,還抓住了局部建筑的特點,如對太

和殿的說明。要明確說明的順序,有序則不亂。介紹建筑的時候沿故宮的中軸線按空間廁氧

介紹養心殿的時候,為講述其功能的時候,又以時間為序,說明封建帝王日常統治活動。

要準確使用方位詞。介紹太和殿內景像的時候,就運用了正中、上面、背后、兩旁、殿頂、

中央、周圍等方位詞

要突出重點,把對象的特征呈現出來。仍以太和殿為例寫內部裝飾,抓住龍的姿態特點。如:

蟠龍、金龍、雙龍戲珠、單龍飛舞、行龍、坐龍、升龍、降龍。描繪龍有十次之多。為什么寫建

筑位置如:在紫禁城的中軸線上,也是北京城的中軸線、皇帝寶座在這條線的中心點上,都抓住

象征皇權的特點。

9、根據我們剛才的討論,現在同學們完成兩個說話訓練。

請你當導游

(1)假說你帶著你的旅游觀光團,已經到了太和殿門前,你將怎樣向你的顧客介紹

(2)假設你帶的旅游團那天是從神武門進入故宮,你該怎么向你的團員介紹

《故宮博物院》教案9

教學目標:

1、通過對故宮博物院建筑群的了解,培養愛國感情。

2、掌握文章以空間為序的寫作特點。

3、了解以空間為序寫文章必須確定立足點(觀察點)和準確使用方位語言(方位詞和方位

短語)

4、體會圍繞中心突出重點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故宮曾經是我國明清兩朝帝王所居住的皇城,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如果你有幸置身其

中,就會情不自禁地贊嘆它建筑的精美和布局的完整統一.特別是在那連綿錯落的宮殿中所珍藏

的無數稀世珍寶更是和其建筑藝術一樣聞名于民,每個參觀者從中深刻地了解到封建帝王生活的

奢華靡費,并為廣大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驚嘆不已。

(提問)哪些同學去過故宮?請講講你見到了哪些建筑?(略)從剛才同學的回答來看,大

部分同學未到故宮,那么我們來看課文是怎樣介紹故宮的。

(二)新授:

1、正音解詞:

蠱立(chu)鰲頭(ao)湛藍(zhan)琉璃(liu)

蟠龍(pan)中軸線(zhou)金鑾殿(luan)擊磬(qing)

檀木(Gn)攢(cuan)乾清宮(qian)坤寧宮(kun)

肅穆(mCi)奏極(zdn)額柏(fang)藻井(zao)

矯健(jiao)妃嬪(pin)翊坤宮(yi)迥然不同(ji6ng)

2、默讀課文,思考以下問題:

(1)的說明對象是什么?(故宮)

(2)那么文章是按什么順序說明的?(空間順序)

(3)給課文劃分段落

(1)介紹故宮概貌.

(2)分別介紹故宮中的前三殿,后三宮、御花園。

(3)站在景山上回望故宮全貌。

3、課文分析:

方位詞的準確運用是我們這一課的重點之一,請同學們用彩色筆糜著我們講解課文劃下來。

第一部分

朗讀這一段,看看這兩節分別講了什么內容。

請一位同學說說第一節介紹了故宮哪幾方面的內容?

(位置、歷史、地位)概括介紹故宮博物院。故宮有幾個名稱?誰能說出它們的由來?

(1)紫禁城,以建筑命名,整個建筑群在城墻內,表示皇帝的最高權威,在北京城中心,

又稱城中之城,墻為赭色,因Itt菊赭色城的禁區為~。

(2)故宮,從明清兩代皇帝的宮殿得名,"故"指從前的(事情或處所),明清兩代是早

已過去的舊事,因此我們今天稱他們的宮殿為~0

(3)博物院,展覽陳列各種文物或標本,供人們參觀的地方,"院"指全國性的最大規模

的。)

掛圖,讓同學說明2節介紹了哪些地方。

(城墻;四座城門;宮城的形狀占地,宮殿和房屋的數目;護城河;角樓)介紹了故宮的總

體布局。這一節哪句話介紹了故宮的藝術風格?

(故宮建筑群規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統一,集中體現了我國古代建筑藝術的獨特風格。)

這句話提綱挈領,把故宮雄偉壯麗的全貌作了概括說明,從三方面講出了建筑群的特點,是

全文的總領句,請畫下來記住。

第二部分

從第3節開始,作者帶領我們按空間順序游覽故宮,那么從文中看來,作者游覽故宮是從

哪開始的?

(天安門)我們將由南向北游覽故宮。

作者運用了哪些詞,把我們從天安門帶到故宮?(見書)

這些詞的運用體現了什么?(空間方位的轉移)

“進了太和門,就到了紫禁城的中心一三大殿’

課文用了幾節來寫三大殿(4—10節)

4節、總寫了三大殿,三大殿外觀上的特點是什么?

(①高:矗立在七米多高的臺基上,臺基有三層

②奇(臺基):(見書劃線處〉)

大家試想一下,下雨的時候,水從鰲頭里流出來,象不象是千百條龍在噴水.

作者將立足于七米高的臺基上,依次介紹三大殿。

對于三大殿,作者所用筆墨并不平均,而是重點介紹了太和殿,5節是從哪方面介紹的?(外

觀)

讀課文,作者分別從高度、面積、格局、色彩、氣勢來介紹太和殿的外觀。

太和殿是故宮最大的殿堂,金黃、大紅看上去富麗堂皇,再襯上藍天,白玉石臺基,更是艷

麗奪目,金碧輝煌,體現了前面所說的“宏大、壯麗"。

6節、作者介紹太和殿由外觀轉入內景,對內景的描寫,哪個字用得最多?("龍")

這一節不僅寫出了殿中龍的圖案之多,而且寫出了“雙龍戲珠,單龍飛舞"以及"行龍、坐

龍、開龍、降龍”等多姿多態的龍,并且在最后加上"龍身周圍還襯托著流云火焰”使得這些圖

案更顯得生動活潑,聯想到臺基上看到的一千多個龍頭,我們簡直到了"龍"的世界。

做書后練習四

7節、為什么三大殿要建在中軸線上?象征皇權.

(象征一切以皇帝為核心,一切權力集中于皇帝,封建統治者希望他們的皇位代代相傳,永

世不變)

8節、太和殿的用途是什么?(舉行重大典禮的地方)大典是什么樣的呢?文章描繪了大典

時的場面,臺基下跪拜的百官,御道兩邊的儀仗,端坐于寶座上的皇帝,以及鐘磬鼓樂的幽遠聲,

煙霧迷蒙,繚繞著一種神秘莫測,莊重肅穆的氣氛,同時也突出了太和殿的重要作用。

對于太和殿作者用了這么多筆墨,那么他又是如何寫中和殿、保和殿的呢?

對于中和殿、保和殿、作者僅僅指出了他們的用場。

這樣有詳有略的方法,使得重點突出,因為太和殿最能反映故宮的特征和本質。

第二課時

朗讀11節,并說明這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過渡)

我們看課文"AB",這說明紫禁城以小廣場為界,可以分為兩部分,用旨出"C",這里回

顧照應了前一部分,接著又提示了后半部分所寫的主要內容"D",這就為我們提示了后半部分

的'主要層次,因此這節在文章結構上起分界,樞相的作用。

12、13節、寫了哪幾個建筑?(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官)是從哪方面來寫這后三宮的?

(用途)

14節、合寫后三宮,抓住什么特點來寫的?(宮中鳳凰圖案增多)為什么鳳凰逐漸增多呢?

(傳說鳳凰是百鳥之王,羽毛美麗,象征吉詳美好,封建統治者把后妃比作鳳,因此她們住

的地方,用的東西都畫鳳)我們可以看到,這節和6節寫龍的裝飾相比較,所用詞語②式都相

似,彼此相映成趣。

15節、大致介紹了東西六宮,16、17節則重點介紹了養心殿,作者介紹養心殿時,用了哪

個修飾詞?(引人注目)

前面加上一個"最",使程度又加深了一步,那么養心殿為什么最引人注目?

正是由于養心殿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地位、又是后庭建筑藝術的重要代表,使得它最引人注

目。

18節、從養心殿往北到了什么地方?(西六宮)

對于東西六宮的建筑,作者只介紹了長和儲秀宮,原因是什么?(這兩宮是慈禧太后住過的

地方)

之后作者又描述了慈禧五十歲生日的場目,為什么?

(揭露封建統治者大肆揮霍,奢侈浪費的罪行)

19節、"后三宮往北就是御花園",作者的立足點已轉移到御花園,這段的文字比較生動

活潑,運用了什么寫作手法?(概括描述)

作者從一個觀賞者的感覺出發為我們介紹了御花園的總體特色。(讀20節第1句)"景山"

是在故宮內部嗎?從哪看出來的?

(神武門對面就是景山)

朗讀"站在……驚嘆"作者把我們帶到景山高處,回望故宮全貌,同時又點出故宮宏偉、壯

觀、和諧統一的建筑風格,是什么寫法?(首尾呼應)

(板書)總體布局

總概貌藝術風格:規模宏大壯麗、建筑精美、布局統一

(2)封建統治中心、一為封建統治者服務一憎

《故宮博物院》教案10

教學目的:

一、學習本文突出重點有詳有略地說明事物的方法,體會課文按照空間順序介紹建筑物的作

用;

二、了解故宮各部分主要建筑的方位、特征、用途,理解故宮在建筑設計上處處反映封建帝

王為中心的特點;

三、學習方位詞。

教學重點:

介紹建筑群不可平均使用筆墨。要詳略得當,詳略的處理卻須根據建筑的特點而定。

教學難點:掌握詳略得當。

教學關鍵:同難點

教學方法:

運用已經學過的關于說明文的知識和本文的預習提示,理清本篇的結構層次和說明順序,可

結合讓學生填寫示意圖方式進行。

教學時數:一節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預習,掃清文字障礙:

1.給下列加黑字注音:

金鑾殿蟠龍鎏金

玉璽紀嬪湛藍

上諭傀儡翊坤宮

修繕擊罄詔書

2.解釋劃線的字:

舉世聞名(全)溥天之下(同普)

率土之濱(沿著)殘破不堪(忍著、能支持)

禍國殃民(使受害;使遭殃)

3.閱讀學習重點和自讀提示,明確學習本課的重點。

二、速讀,理清結構層次:

提問:故宮的整體布局分為幾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的建筑有哪些?

學生根據課文第十一段的內容和所填示意圖做口述。

分析課文結構層次及各部分的說明中心:

歸納:

第一部分(1):概括說明故宮稱屬、歷史及現狀。

第二部分(221):介紹故宮的歷史、現狀、規模及布局特色。

第三部分(2224):介紹故宮的文物價值和興衰歷史。

三、導讀、討論重點問題:

1.全文說明的對象是什么?(故宮博物院)

2.課文重點介紹的對象是什么?

(前朝太和殿;內廷養^殿)

3.研讀58段重點介紹太和殿的部分。

討論:

(1)各段說明的重點是什么?

(2)每段主要抓住了什么特點來介紹的?劃出表現這些特點的詞語.

(3)這部分采用了什么說明順序?

4.研讀1718段,重點介紹養心殿的部分,討論:

(1)這兩段重點介紹了什么內容?

(2)采用了什么說明順序?

(3)主要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

這兩段重點介紹了養心殿的作用封建帝王日常統治活動的中心。是按時間順序進行說明的,

采用了舉例說明的方法.

四、總結:

1.在眾多的宮殿中,作者為什么要選擇太和殿和養心殿作為重點來介紹?

從全文看,重點說明前朝和內廷;就局部而言,重點介紹太和嬲口養心殿.

2.在介紹建筑群中,重點介紹主要建筑,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在介紹建筑群時,分清主次,采用有詳有略的寫法,這樣才能突出重點,把最有特色的地方

寫出來,給讀者以深刻的印象。重點于詳略的安排,卻要根據建筑物的特征而定.

3.4、11段分別是對三大殿和內廷的分寫。11段在全文中起著分界、過渡的作用。

4.明確本文采用的說明順序:

本文是按照先總后分再總的順序寫的.分說以方位為序,由南到北,從外入內寫去。這樣,

有利于說明建筑物的特征,使文章有條有理,結構嚴謹,給人的感受十分明晰。

布置作業:

課后練習四、五.

故宮博物院

教學目的:

一、學習本文突出重點有詳有略地說明事物的方法,體會課文按照空間順序介紹建筑物的作

用;

二、了解故宮各部分主要建筑的方位、特征、用途,理解故宮在建筑設計上處處反映封建帝

王為中心的特點;

三、學習方位詞.

教學重點:

介紹建筑群不可平均使用筆墨.要詳略得當,詳略的處理卻須根據建筑的特點而定.

教學難點:掌握詳略得當。

教學關鍵:同難點

教學方法:

運用已經學過的關于說明文的知識和本文的預習提示,理清本篇的結構層次和說明順序,可

結合讓學生填寫示意圖方式進行。

教學時數:一節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預習,掃清文字障礙:

1.給下列加黑字注音:

金鑾殿蟠龍鎏金

玉璽紀嬪湛藍

上諭傀儒翊坤官

修繕擊罄詔書

2.解釋劃線的字:

舉世聞名(全)溥天之下(同普)

率土之濱(沿著)殘破不堪(忍著、能支持)

禍國殃民(使受害;使遭殃)

3.閱讀學習重點和自讀提示,明確學習本課的重點。

二、速讀,理清結構層次:

提問:故宮的整體布局分為幾部分?每TB分的主要的建筑有哪些?

學生根據課文第十一段的內容和所填示意圖做口述。

分析課文結構層次及各部分的說明中心:

歸納:

第一部分(1):概括說明故宮稱屬、歷史及現狀。

第二部分(221):介紹故宮的歷史、現狀、規模及布局特色。

第三部分(2224):介紹故宮的文物價值和興衰歷史。

三、導讀、討論重點問題:

1.全文說明的'對象是什么?(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