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病梅館記》教案_第1頁
2024年《病梅館記》教案_第2頁
2024年《病梅館記》教案_第3頁
2024年《病梅館記》教案_第4頁
2024年《病梅館記》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病梅館記》教案

《病梅館記》教案1

教學目標:

1、學習本文以梅喻人、托物言志的寫法。

2、掌握、積累文言實詞”使、病、解、本、窮”等、文言虛詞"以"和復習使動用法。

3、理解作者對清朝封建統治者摧殘人才的憤恨之情和要求改良的強烈愿望。

教學重點:

1、誦讀、文言實詞的積累、復習使動用法。

2、學習》千物言志的寫法。

教學難點:

托物言志的寫法。

教學方法:

誦讀一積累T悟一表達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初中時我們曾學過龔自珍的《己亥雜詩》。大家能不能齊聲背一背這首詩?("九州生氣恃風

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清朝統治者扼

殺人才的強烈不滿,喊出了要"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強烈呼聲。今天我們要學的是龔自珍在同一

年寫的控訴殘害人才的另一篇作品:《病梅館記》。(板書課題、作者)

二、簡介作者。(T面我們請T立同學簡單介紹一下作者”)

龔自珍,字遐人,號定黃,浙江仁和人。我國近代杰出的的思想家、文學家。

三、了解完作者之后,我們一起來看看本課的學習目標,請同學們看大屏幕,本文的學習目

標有三個:

1、學習本文以梅喻人、托物言志的寫法。

2、掌握、積累文言實詞"使、病、解、本、窮”等、文言虛詞"以"和復習使動用法。

3、理解作者對清朝封建統治者摧殘人才的憤恨之情和要求改良的強烈愿望。

四、為達到這幾個學習目標,本節課我們將采用“誦讀一積累一領悟一表達"的四步法來

學習這篇課文。

五、誦讀。

誦讀,是學習文言文的'基本功,也是學習文言文的重要方法。誦讀時必須注意三點基本要

求:就是要讀準字音,讀清句讀,還要讀出語氣。

1、同學們聽錄音范讀,聽的時候注意以上三個要領,并劃出在預習過程中發現的理解有困

難的文言詞語。

2.錄音聽過之后我們檢杳一下預習情況:

生字的讀音、注釋,請一位回答。

欹qi(傾斜)詔zh3o(告訴)斫zhu6(用刀斧砍)

遏。(阻礙)詬g6u(辱罵)貯zhCi(貯藏)

3.結合我們剛才講的字音,請同學們來集體朗讀課文,讀的過程中要注意誦讀的三要基本要

求:讀準字音,讀清句讀,讀出語氣。

4.下面給幾分鐘時間,請同學們結合書下注釋,自由朗讀課文,疏通文意,將不理解的地方

劃出,然后我們集體討論解決。

六、積累。

1、學生質疑。

2、指名翻譯下列句子。

以天梅病梅為業以求錢也。

把梅弄成奇怪的形狀,弄成病態,拿這作為職業來賺錢。

這里有兩個"以"分別作何解釋呢?下面我們再來看課文中的幾個句子,看看其中的"以"

又分別是什么意思?請看屏幕。"以"是《高考考綱》要求掌握的十八個文言虛詞之一,大家在

平時要注意多積累。

①梅以曲為美憑借

②未可明詔大號以繩天下之梅也表目的,來

③以天梅病梅為業以求錢也a、把b、表目的,來

④又非蠢蠢求錢之民能以其智力為也憑借

⑤有以文人畫士孤癖之隱明告鬻梅者把

那么這里的"天"是什么意思?"病”呢?使動用法我們在上一單元曾具體學過,大家還記得

使動用法有幾種形式啊?我們一起來回憶一下。

請同學再找一找文中還有哪些詞語是使動用法呢?

①夭其稚枝夭,使……彎曲,摧折。動詞的使動用法。

②以天梅病梅為業以求錢也

天,使……彎曲。動詞的使動用法。病,使……病,損傷。名詞的使動用法。

③縱之順之縱,使……放松。順,使……理嘰動詞的使動用法。

④必復之全之

復,使……恢復,復原。動詞的使動用法。全,使……健全。形容詞的使動用法。

再來看第二句: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錢之民能以智力為也。

梅的枝干的橫斜、疏朗、曲折,又不是蠢蠢追求金錢的人能憑借自己的智慧能力辦得到的。

3、我們還要注意本課一些重要實詞的用法,他們是"使、病、解、本、窮",請大家將書

本打開到106頁練習第二題,迅速的做一下前兩項,我們馬上請同學來回答。

七、領悟。

1、看完字詞之后,我們再請T立同學來朗讀課文,其他同學看看文章三節分別寫了什么?

板書:

以梅喻人

病梅T?梅

托物言志

分析過程:a、課文第一段中有一句話這樣說:"文人畫士之禍之烈至此哉!"這里的"此"

指代什么內容?("而江浙之梅皆病”)那么江浙之梅為什么會病呢?根源是什么呢?文人畫士的孤

僻之隱。那么文人畫士的孤僻之隱是什么呢?梅以曲為美,直則無姿;以欹為美,正則無景;以疏為

美,密則無態。那么文人畫士為了達到這個標準都做了些什么呢?三個不能,后來怎么樣了呢?

那么鬻梅者對梅都做了些什么呢?大家要抓住關鍵詞。

b、第二部分療梅,我們來看看作者的行文思路。

2、本文中作者所要表達的觀點,與我們一般的審美取向不同,很多人認為是“藝術創造”

的東西,作者卻認為是在扼殺天性。為什么會這樣呢?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就要知道本文的寫

作背景,好,我們一起來看大屏幕,請T立同學來讀一下:

清朝封建統治者為了加強思想統治,奴役人民,一方面以八股文作為科舉考試選用人才的法

定文體,以束縛人們的思想;另一方面大興文字獄,鎮壓知識分子。在長期嚴酷的思想統治下,

人才遭受嚴重的壓抑和摧殘。

那么,文章中的"梅"的意義顯然不僅僅是一種植物了,它象征著什么呢?明確:人才。那

么大家回憶一下課文出現哪些相關人物呢?文人畫士)等孤僻之隱告訴鬻梅者的人還有鬻梅者,

他們分別有何寓意呢?文人畫士是芨建統治者,而后兩者是封建統治者的幫兇。

3、那么文中這樣寫的目的是什么呢?(以梅喻人)這種寫法叫什么呢?托物言志。正因為作者

以梅喻人,托物言志,所以文中對梅的感情實際上是對人的感情,我們要理解作者的感情就要找

出文中能夠飽含作者感情的語句來,請找出來。

①”文人畫士之禍之烈至此哉!"看這一句飽含了作者什么樣的感情呢?對清朝統治者殘酷

摧殘壓抑人才的憤慨痛恨之情。什么禍害呢?(江浙之梅皆病也就是天下的人才都成了庸才。為什

么會這樣呢?剛才說對梅怎樣進行摧殘的?斫、養、刪、天、鋤、遏,那么這些就是對人才的?摧

殘。那造成這一切的根源是什么呢?剛才說的審梅的標準,其實也就是清朝統治者選拔人才的標

準,扼殺人才,選用庸才。

我們再來看下一句②"嗚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閑田,以廣貯江寧、杭州、蘇州之病梅,

窮予生之光陰以療梅也哉!"作者為什么有這么大的決心呢,我們再來看看其怎么療梅的泥?這反

映了作者的什么感情呢?作者迫切要求改革弊政和追求個性解放強烈愿望,

八、表達。

托物言志這種寫法可以使要表達的意思既含蓄又深刻,避免空發議論,還因為政治氣候的原

因,不好直接抨擊時政,所以為眾多的作家所采用。本文借"梅"這一意象,寄托深意,假如現

在要求同學們借"荷"、"松"或"菊"等來寫意,那么你將借此抒發怎樣的情懷呢?

要求:托物言志,詠物抒情,要抓住所托之物的特征。例如花草之類,或抓住外部形態,或

瞄準其生活習性。《愛蓮說》及我們上學期所學《荷塘月色》,者頹住了荷花"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漣而不妖”的特點,表達潔身自好的情操。

九、課堂練習。

1.下列加點字拼音、解釋錯誤的兩項是(B)(E)

A.以欹為美(qi傾斜)B.甘受詬厲(gud罵)C.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zhu6砍)

D.未可明詔大號以繩天下之梅億哈。告訴,一般指上對下)

E.有以文人畫士孤癖之隱明告焉梅者(2買賣)F.辟病梅之館以貯之(pi開設)

2.選出下列加點字與例句中加點字用法相同的一項

例一:天其稚枝(。使動用法

A.窮予生之光陰以療梅也哉形-動,竭盡B.又時病其漏意動

C.必復之全之使動用法D.火尚足以明也形-動

例二:植數莖以塞責(A)來

A.以天梅病梅為業以求錢也來B.梅以曲為美憑

C.又非蠢蠢求錢之民能以其智力為也憑D.今以鐘磬置水中把

3.選出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組。)

A.安得使予多暇日怎么則思知止以安人使……安定

B.以五年為期作為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治理

C.遏其生氣它們的爾其無忘乃父之志表肯定語氣,一定

D.文人畫士之禍之烈至此哉梅之欹之疏之曲的

十、課堂小結。

這一節我們通過課文的學習,重點學習積累了文言實詞"使、病、解、本、窮"、虛詞"以",

復習了使動用法,理解了本文"以梅喻人、托物言志”的特點,深刻體會了作者改革弊政,追求

個性解放的強烈愿望,并了解了一種學習方法,"誦讀一積累一領悟一表達",希望同學在以

后學習文言文的時候能逐漸地掌握它,運用它。

十一、布置作業。

1、背誦全文。

2、做完鞏固練習。

《病梅館記》教案2

一教學目標

1.通過朗讀,讀準字音,讀清句讀。

2.通過精讀,讀懂文字,讀通文意。

3.通過品讀,讀出手法,讀透文旨。

二.教學重點

讀懂文字,讀通文意。

三.教學難點

讀出手法,讀透文旨

四.授課時數

一課時

五.教學方法

誘思探究法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幻燈展示:

己亥雜詩(一二五)

龔自珍

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材。

生:齊背。

師:本詩寫于道光十九年詩人辭官歸家的途中,當時朝政日非,邊事日緊,舉國上下"人心

混混",人才極度匱乏,用龔自珍自己的話說:朝廷無"才相",兵營無"才將",學校無”才

±".田野無"才農",工廠無"才工",街市無"才商",甚至連"才偷""才盜"也沒有。

龔自珍針對"九州""萬馬齊喑究可哀”的政治時局,痛感于“衰世"才乏人庸的社會現狀,仰

天長嘆,喊出了時代的最強音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材。我們很多人也正是通過

這一首詩認識龔自珍的他是清代后期進步的思想家、文學家希望當時的統治者能夠變法圖強,

尊重人才,解放人才,重用人才。今天讓我們再一次走近龔自珍,共同學習他的散文名篇——

《病梅館記》,

板書:

病梅館記

龔自珍

(二).目標導航

幻燈展示:初讀:讀準字音,讀清句讀

自讀課再讀:讀懂文字,讀通文意

三讀:讀出手法,讀透文旨

師:"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我們都知道誦讀是學習文言文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千古

一帝康熙就說,他讀書每篇文章必讀100遍,《病梅館記》是一篇自讀課,既然是"自讀",

我覺得同學們學習時應該突出兩點:一要自主,二要多讀。這一節我想引導同學們通過閱讀達成

三個目標:通過朗讀,讀準字音,讀清句讀;通過精讀,讀懂文字,讀通文意;通過品讀,讀出手

法,讀透文旨。

幻燈展示:

初讀:讀準字音,讀清句讀

步驟:

方案1:聽讀——自讀一齊讀

方案2:①幻燈展示重要字詞、句讀,找一學生讀,以檢查預習效果。最后齊讀一遍。

②學生齊讀一遍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清句讀)

同學們讀得很流暢,若能把感情讀出來就更好了,而要讀出感情,就必須先理解文章。下邊

讓我們在"讀準字音,讀清句讀”的基礎上,再進一步,"讀懂文字,讀通文意”。

板書:

一.詞語:音義、句讀

幻燈展示:

再讀:讀懂文字,讀通文意

1.自學探究,標注疑惑。

2.合作交流,質疑解疑。

師:先給同學們幾分鐘時間精讀課文,結合資料疏通文意,遇到不理解的字詞標注出來,一

會兒把自己的問題提出來,大家討論解決。

(這一環節結束時,約20分鐘)

幻燈展示:

3.超級男生VS超級女生

師:同學們沒有疑問了,現在我們來一個比賽,這一課有兩個詞出現的頻率很高,我已挑選

出來了,清同學們解釋。比賽的規則是:男同學一組,女同學一組,實行搶答制,答對一句獎

100分,答錯一句扣100分,先舉手,經允許之后才能回答。首先我找兩個幫手記分,課代表

+1女生(站在老師兩側)。下邊比賽開始。

幻燈展示及過程:(略)

(公布比賽結果)

前兩個目標我們都順利地完成了,下面請同學們看屏幕。

幻燈展示:

三讀:讀出手法,讀透文旨

問題一:品讀第一段,思考:"而江浙之梅皆病”是哪些人造成的?

明確:

文人畫士黑手

告鬻梅者幫手而江浙之梅皆病

趣梅者殺手

(可借機分析文章內容:分析三種人的所作所為(指控他們對梅犯下的罪行)。作者對這三種人

是什么感情啊?作者對梅受到摧殘是什么感情呢?)(先讓學生說,然后老師結合課件總結。)

問題二:通讀全文,同學們覺得本文僅僅是寫"梅"嗎?

明確:托物言志,托梅議政,借梅喻人。

(學生說出是寫"人才"后,接著問"病梅"指什么,舉例,寫作手法。)

(同學們學過運用托物言志手法的作品嗎?劉禹錫的《陋室銘》、周敦頤的《愛蓮說》、韓愈

的《馬說》、陸游的《卜算子詠梅》(讓學生說出托什么言什么))

板書:

手法:托物言志

師:背景介紹:同學們如果了解了寫作背景,會更容易理解這一點。清朝統治者為了加強思

想統治,奴役人民,一方面把八股文作為科舉考試選用人才的法定文體,以束縛人們的思想;另

一方面大興文字獄,鎮壓知識分子,像我們比較熟悉的“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的‘故事。

龔自珍詩中寫到:"避席畏聞文字猶,著書都為稻粱謀。"可見當時政治氣氛之緊張。在長期嚴

酷的思想統治之下,人才遭受嚴重的壓抑和摧殘,天下出現了"萬馬齊喑”的政治局面。龔自珍

自己就是受害者之一,他考了6次才在38歲時考中進士,又因宣傳改良主義思想,不為保守勢

力所容,一再遭受排擠打擊,在京城輾轉十年(38歲到48歲),都只是當小官,道光十九年被迫

棄官回鄉,《病梅館記》就寫于辭官回鄉后的道光十九年(1839年)。龔自珍對統治階級扼殺人

才、禁錮思想表示了極大的憤慨,強烈地呼吁社會改革和個性解放殷切地希望"天公"能夠"不

拘一格降人材",以掃除"萬馬齊喑究可哀”的局面。但在當時的政治形勢下,作者不可能直言

政事,而只能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含蓄委婉地托梅議政,借梅喻人。

文旨:明白了本文的寫作手法,我們是不是有一種豁然開朗、茅塞頓開的感覺,啊,原來這

篇文章是托梅議政,借梅喻人,表面寫的是梅,其實寫的是人才,是政治,他希望文人畫士這些

統治者不要以一個標準來束縛梅,評判梅,也就是希望天公"不拘一格降人材"。所以《病梅館

記》和《己亥雜詩》(一二五)的主旨是一致的,用《己亥雜詩》中的一句話來說就是:不拘一格

降人材。我用四個字概括為:

板書:

文旨:解放人才

下邊就讓我們齊背一遍《己亥雜詩》(一二五),以此作為對《病梅館記》的詮釋。

幻燈展示:《己亥雜詩》(一二H)

理解了文章的主旨,下邊請同學們再齊讀一遍課文,要讀出感情,讀出語氣。

(六).課堂小結

幻燈展示:初讀(朗讀):讀準字音,讀清句讀

自讀課再讀(自由):讀懂文字,讀通文意

三讀(品讀):讀出手法,讀透文旨

四讀(誦讀):熟讀成誦,誦而能寫

師:這一節我們主要通過閱讀,達成了三個目標:讀準字音,讀清句讀;讀懂文字,讀通文

意;讀出手法,讀透文旨。我希望同學們將閱讀進行到底,下去再進行第四次閱讀,即誦讀,做

到熟讀成誦,誦而能寫。也希望同學們通過這一節課掌握住古詩文四步閱讀法,以后可以自學古

詩文。

同學們,"江浙之梅皆病"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我們的國家已經邁進了一個改革開放、民

主自由的新時代,我希望同學們都能去掉身上的嬌氣、俗氣、怨氣、怒氣、晦氣,多一些骨氣、

傲氣、才氣、朝氣、浩然正氣,做一個意氣風發的新青年,做一株迎風傲雪的健康自然之梅。

(七).課后實踐

幻燈展示:

1.必做:課后練習2。

2.選做:聯系現實,談談中小學教育中的“病梅"現象,寫到摘抄本上,字數不限,談出真

知灼見即可。

六.板書設計

病梅館記

龔自珍

一、詞句:音義、句讀

二.手法:托物言志

三.文旨:解放人才

《病梅館記》教案3

教學目標

1.認識龔自珍反對束縛人才,追求個性解放的積極意義及其局限性。

2.體會托物言志的寫作手法。

3.掌握活用實詞及積累相應的實詞、虛詞。

教學重點和難點

1.理解本文象征手法的運用。

2.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達的感情。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初中時我們學過"九州生氣恃風雷"一詩,詩作想象奇異,奔放豪邁,富有浪漫主義色彩,

熱切盼望新興社會力量出現,一掃死氣沉沉的政治局面,這首詩的作者就是近代杰出的思想家,

文學家龔自珍。今天,我們來學習龔自珍的一篇小品文《病梅館記》

二、作家作品

三、解題

從題目字面上看,本文寫作對象是“梅",落筆重點在"病"字上,引起讀者深思。作者采

用象征手法,托物言志,以梅議政,含意雋象。

四、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正音

^(qi)S(pan)ig(zhao)

鬻(劉詬(gbu)遏⑹暇(x⑶

2.學生對照原文書下注釋,疏通文意。

第1段:剖析產生病梅原因。

第2段:表明自己病梅的行動和決心。

第3段:抒寫自己辟館病梅的苦心。

3.學生齊讀課文,深入體會。

4.找出文中所用比喻,進行分析。

梅花:人才。

斫其正:對正直人才進行摧殘。

刪其密:大批人才遭到壓抑。

天其稚枝:新生力量被扼殺。

鋤其直:忠負之士受扼殺,迫害。

五、布置作業

1.課后練習二、三。

第二課時

一、導入

上節課我們已經疏通了文章大意,這節課我們就一些重點語句、段落進行討論。

二、討論學習

1.為什么文章開頭起筆先寫梅的產地?

明確:產梅之地多,喻天下人才多,"皆"字隱示產梅之盛。

2.將梅的“曲和直","疏和密","欹和正”對照著寫有什么作用?

明確:這幾句話道出了病態社會的病態的評梅標準,實則是統治階級選擇人才的標準。為了

維護封建專制統治,當局者忌恨和扼殺那些正直的、,有骨氣的,生氣勃勃的人才,而要人們變

為委曲,邪俵,亳無生氣的庸才和奴才。

3.“文人畫士""心知其意"卻不敢明詔大號以繩天下之梅的原因是什么?

明確:他們心中雖默許這一標準,卻不敢出開用這一標準云衡量"天下之梅",實際是不敢

把自己的政治目的直接暴露出來。

4.那些封建統治者的幫兇的具體做了什么?

(用原文回答)

"斫其正,養其旁條,刪其密,天其稚枝,鋤其直,遏其生氣”。

5.目睹梅的病態,作者發出了"誓療”的決心,具體是怎樣療梅的呢?

明確:"縱之順之,毀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縛;以五年為期,必復之全之。"

這里的"必"與上文的"誓"呼應,表達了作者療梅必見成效才罷休的決心。在當時的歷史

條件下,這種精神是難能可貴的,無不表現作者追求個性解放,要"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迫切心

情,這也正是他民主主義思想的集中體現。

6.文章結尾用一長句有力結束全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明確:在黑暗現實中,面對強大的反動勢力,作者有"療梅"的決心卻自責能力渺小,以感

嘆領起,抒發了自己的有余而力不足的感慨。作者意變革現實,提倡個性解放,主張愛惜人才、

培養人才,這幾點是有積極意義的,龔自珍在《已亥雜詩》中寫道:“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

泥更護花"正是這種抱負的寫照,表達了作者堅持戰斗,為改造社會奮斗不息的決心。

三、總結歸納

1.關于"托物言志"

①什么是"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指用常見的、具體的、淺顯的事物來講抽象的、深刻的道理,"志"在"物"

中,寫的是“物"實則讀"志"。

②為什么用"托物言志"?

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分析,在當時“文字獄”恐怖氣氛籠罩之下,作者不能直接批判清朝統

治者壓抑人才、摧殘人才的社會主題,只能用這種的托物言志的曲筆來揭露時弊,大聲吶喊,托

梅議政,拯救人才。

四、背誦全文

五、布置作業

1.背誦全文。

2.體會作者"托物言志”的寫作手法,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寫一篇小文,講清一個道理。

高一語文教案范例:病梅館記就分享到這里了,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病梅館記》教案4

一教學目標:

(一)了解作者并認識其對清朝封建統治者殘酷摧殘人才的痛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強烈

愿望;

(二)理解本文內容,體會其"托物言志"的特點。

(三)積累文言詞語,并掌握詞類活用。

二教學重點:

了解作者并認識其對清朝封建統治者殘酷摧殘人才的、痛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強烈愿望;

三教學難點:

理解本文內容,體會其"托物言志"的特點。

四教學設計:

(一)布置預習作業:

1.課前復習第十六課詞類活用知識。

2.借助工具書,完成思考與練習

(二),并疏通文意。

五教學課時:一課時

《病梅館記》教案5

教學目標

(1)認識作者對清朝封建統治者摧殘人才的憤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愿望;

(2)學習借梅議政這種托物言志的寫法;

(3)掌握、積累"使""病""解""本""窮"等文言實詞,學習"以""之"等文言虛

詞,復習使動用法。

教學重點:

誦讀、文言實詞的積累、復習使動用法、學習托物言志的寫法

教學難點:

托物言志的寫法

教學設想:

擬采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增加課堂容量,突破教學難點,把教學內容壓縮在1課時完

成。

教學過程(多媒體課件腳本):

一、課前營造氣氛

(CAI播放鄧麗君演唱的《梅花》,畫面中一組梅花在背景中移動。)

二、導入

(CAI一幅梅花的畫面,配以文字說明:梅,落葉喬木或落葉灌木,性耐寒,因而與松、竹

一起被譽為“歲寒三友",又與蘭、竹、菊合稱"花中君子"。1987年5月,在中國傳統十大

名花評選中榮厝榜首,被譽為"花魁"。)

(CAI顯示盆栽梅花與土栽梅花的匕啜圖)請同學們從審美的角度說說對畫面上不同梅花的感

受。(學生應該說出盆栽梅花更具美感)

在今天,園藝師們創造的包括梅花在內的盆栽藝術點綴了我們的生活,為廣大人民群眾所喜

愛。但是,在晚清,卻有一人視這和"藝術"為扼殺天性的舉動,并專門寫下一篇文章來表明他

的觀點,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要學習的《病梅館記》(板書課題)(CAI梅館,作者簡介)

三、明確學習目標(CAI顯示,教師讀出來)

為達到這幾個學習目標,本堂課我們將采用"誦讀一積累一領悟一表達"的四步法來學習

這篇課文。(板書:誦讀一積累一領悟一表達)

四、誦讀

1.誦讀,是學習文言文的基本功,也是學習文言文的重要方法。誦讀時必須讀準字音,讀清

句讀,還要讀出語氣。下面先請同學們聽老師范讀,聽的時候注意以上三個要領,并劃出理解有

困難的文言詞語。(CAI配樂朗誦)

2.我來檢查一下聽讀的效果。

Q)生字的讀音(CAI顯示讀音,解釋)

(2)分清句讀,把握朗讀節奏(CAI顯示練習)

3.下面同學們根據誦讀的'三個要領,自由朗誦,所謂“自由”就是你覺得怎樣讀感覺好就

怎樣讀,把聲音放出來。朗誦時進一步發現問題,呆會兒提出來討論。我給大家配一段音樂。

(學生朗誦時間控制在3分鐘以內,讀完后,稍加評點。)

五、積累

1.現在請同學們把在書上劃出來的理解有困難的詞語提出來,我們一起來研究解決。請1、

2小組的同學提第一自然段中的問題,第3組的同學提第二自然段中的問題,第4組的同學提第

三自然中的問題。(CAI即時顯示文句詳解)

2.我們發現文中有兩個虛詞"之""以"出現得比較多,我們做兩道練習來鞏固一下對這兩

個詞的理解。

Q)CAI顯示"之"的練習題及答案。

(2)CAI顯示"以"的用示練習題及答案。

3.另外,本文實詞的使動用法乜較多,請同學們找出含有使動用法的句子。

(讓學生找1分鐘,然后CAI顯示使動用法的練習題)

六、領悟

前面我們提到在本文中龔自珍所要表達的觀點,與我們一般的審美取向不同,我們認為是

"藝術創造”的東西,作者卻認為是在扼殺天性。這到底是為什么呢?讓我們通過對文章具體內

容的分析來解答這個問題吧。(CAI顯示文章內容分析)

其實,如果我們運用歷史的眼光來看這篇文章,就能深入理解本文的主旨了。清朝,是我國

封建社會最后一個朝代,清后期,封建統治日趨腐朽,對外實行閉關鎖國政策,對內加強思想統

治,奴役人民,一方面以八股文作為科舉考試選用人才的法定文體,以束縛人們的思想;另一方

面大興文字獄,鎮壓知識分子。在長期嚴酷的思想統治之下,人才遭受嚴重的壓抑和摧殘。龔自

珍生活在這樣的時代,敏銳地預感到封建王朝的新危機,對統治者扼殺人才、禁勉錮思想表示了

極大的憤慨,強烈地呼吁社會改革與個性解放,殷切地希望統治者能"不拘一格降人才",《病

梅館記》就寫作于這樣一個時代。

文章中的"梅"的意義顯然不僅僅是一種植物了,它象征著什么呢?(學生回答:人才)那么

相應地,文人畫士及他們的品梅觀等分別象征什么呢?(CAI顯示)

我們看到J,文章運用了怎樣的寫作方法呢?(CAI托物言志)。

(CAI顯示文章思想內容的小結及《己亥雜詩》)

七、表達

托物言志這種寫法可以使要表達的意思既含蓄又深刻避免空發議論為眾多的寫家所采用。

本文借"梅"這一意象,寄托深意假如現在要求同學們借"荷”來寫意,那么你將借此抒發怎

樣的情懷呢?(CAI顯示荷花的畫面)

托物言志,詠物抒情,要抓住所托之物的特征。例如花草之類,或抓住外部形態,或瞄準其

生活習性。《愛蓮說》及我們上學期所學《荷塘月色》,者跚住了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

而不妖”的特點,表達潔身自好的情操。

課后如有興趣,可就松樹或菊花寫一篇托物言志的練筆文章。

《病梅館記》原文和譯文

原文:

江寧之龍蟠,蘇州之鄧尉,杭州之西溪,皆產梅。或曰:"梅以曲為美,直則無姿;以欹為

美,正則無景似疏為美,密則無態。"固也。此文人畫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詔大號以繩天下

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刪密、鋤正,以天梅病梅為業以求錢也。梅之欹之疏之曲,

又非蠢蠢求錢之民能以其智力為也。有以文人畫士孤癖之隱明告鬻梅者,斫其正,養其旁條,刪

其密,天其稚枝,鋤其直,遏其生氣,以求重價: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畫士之禍之烈至此哉!

予購三百盆,皆病者,無一完者。既泣之三日,乃誓療之:縱之順之,毀其盆,悉埋于地,

解其棕縛;以五年為期,必復之全之。予相E文人畫士,甘受詬厲,辟病梅之館以貯之。

嗚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閑田,以廣貯江寧、杭州、蘇州之病梅,窮予生之光陰以療梅

也哉!

譯文:

江寧的龍蟠里,蘇州的鄧尉山,杭州的西溪,都產梅。有人說:"梅以枝干彎曲為美,筆直

了就沒有風姿;以枝干橫斜為美,端正了就沒有景致;以枝干疏朗為美,稠密了就沒有姿態。"本

來嘛,這些文人畫士心里明白它的意思,卻不便公開宣告,大聲號召用這個標準來衡量天下的梅;

又不可以使天下種梅人,砍掉筆直的,刪掉繁密的,鋤掉端正的,把梅弄成奇形怪狀,弄成病態,

拿這作為職業來賺錢。梅的枝干的橫斜、疏朗、彎曲,又不是愚蠢的、只知賺錢的人能憑他們的

智慧能力做得到的。有人把文人畫士這獨特偏嗜的隱衷明白告訴賣梅的人,(使他們)砍掉端正的,

培養橫斜的側枝,刪掉繁密的,殺害它的嫩枝,鋤掉筆直的,阻抑它的生機,這樣謀求高價:于

是江蘇、浙江的梅者病殘了。文人畫士所造成的禍害的酷烈,竟到了這個地步啊!

我買了三百盆梅,都是病殘的,沒有一盆完好的。已經為它們流了三天淚,于是發誓要治好

他們:我放開它們,順著它們的天性,毀掉那些盆子,把梅全部種在地里,解開捆綁它們的棕繩;

以五年為期限,一定要使它們恢復本性,保全健康的形態。我本來不是文人畫士,甘心情愿受到

辱罵,設立一個病梅館來貯存它們。

唉!怎樣才能使我有很多空暇的時間,又有很多空閑的田地,來大量貯存江寧、杭州、蘇州

的病梅,盡我一生的時光來治療病梅呢

《病梅館記》知識點整理

一、文言實詞

(-)古今異義

1、遏其生氣:生氣,古:生長之勢;今:不開心

(-)詞類活用

1、名詞作動詞

(1)未可明詔大號以繩天下之梅也:號,號召;繩,約束

(2)文人畫士之禍之烈至此哉:禍,造成罪過

2、形容詞作動詞

(1)未可明詔大號以繩天下之梅也:明,公開

(2)窮予生之光陰以療梅也哉:窮,用盡

3、形容詞作名詞

(1)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直,挺直的枝干

(2)刪密:密,密集的地方

(3)鋤正:正直的地方

(4)有以文人畫士孤僻之隱明告鬻梅者:隱,隱衷

4、使動用法

(1)以天梅病梅為業以求錢也:病,使……病;天,使彎曲

(2)必復之全之:復,使……康復

⑶縱之順之:順,使……順

⑷天其稚枝:使……彎曲

5、為動用法

(1)既泣之三日:泣,為……哭泣

(三)一詞多義

1、明

(1)未可明詔大號以繩天下之梅也:公開

(2)有以文人畫士孤僻之隱明告鬻梅者:明白地

2、病

(1)病梅館記:病態的

(2)以天梅病梅為業:使……病態

(3)而江浙之梅皆病:變成病態

二、文言虛詞

1、以

⑴梅以曲為美:把……當作

(2)有以文人畫士孤僻之隱明告鬻梅者:把……,表對象

(3)未可明詔大號以繩天下之梅也:來

(4)又非蠢蠢求錢之民能以其智力為也:用

(5)以求重價:來

2、之

(1)江寧之龍蟠:的

⑵既泣之三日:代詞,代梅

3、哉:語氣詞,啊

4、其

(1)心知其意:代詞,代上文句子

(2)又非蠢蠢求錢之民能以其智力為也:代詞,代求錢之民

(3)斫其正,養其旁條,刪其密,天其稚枝,鋤其直,遏其生氣:代詞,代梅

5、為

(1)以欹為美:當作

(2)以天梅病梅為業以求錢也:作為

(3)又非蠢蠢求錢之民能以其智力為也:辦到

(4)以五年為期:定為

三、文言特殊句式

1、省略句

(1)(予)既泣之三日,乃誓療之。

⑵(予)縱之順之,(予)毀其盆,(予)悉埋(之)于地

2、固定句式

(1)以.為

翻成"把……當作”

例:梅以曲為美,直則無姿梅以曲為美,直則無姿;以欹為美,正則無景;以疏為美,密則無

態。

(2)有以?

(3)可以?

3、感嘆句:

(1)文人畫士之禍之烈至此哉!

4、判斷句:

Q)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錢之民能以其智力為也。

表否定之判斷

(2)予本非文人畫士

表否定判斷

《病梅館記》教案6

一、知識教育目標

1.了解龔自珍和寫作背景。

2.掌握重點字詞和句式。

二、能力培養目標

1.鑒賞托物言志的寫法。

2.學習結合語境揣摩語言。品味本文準確、形象的語言。

三、德育滲透目標

認識作者對清朝封建統治者殘酷摧殘人才的痛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強烈愿望。

托物言志:以梅喻人、托梅議政,用藝術形象來隱晦曲折地表情達意。

語言揣摩。

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小品散文,篇幅短小,結構嚴謹,寓意深刻。由于學生與那個時代相

隔很遠,理解文章的寓意可能有一定的困難。可先從兩個方面人手,幫助學生理解課文。首先,

可從龔自珍的《己亥雜詩》引出本文,用詩中所表現的主題托出本文的寓意。其次,可簡單介紹

一下作者的思想及其寫作本文的時代背景,幫助學生進一步了解課文所要表現的主題。

在疏通文意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反復朗讀課文,通過朗讀,體會本文句式整齊、感情強烈的

特點。看看這樣的特點與作者感情的抒發是如何統一在一起的。

發揮學生主體性,讓學生借助注釋疏通課文。指導學生認真朗讀,揣摩語言,理解內容。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預習

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疏通課文。

二、導入

"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龔自珍的《已

亥雜詩》膾炙人口。今天,我們學習他的一篇寓意深刻的散文一《病梅館記》。

三、范讀

放課文朗讀錄音,或教師示范朗讀。

四、誦讀

學生朗讀,要求讀準字音,注意節奏和感情。

五、疏解

理解語言表層意思,理清行文思路。

第一段揭示產生病梅的根源。文章起筆先簡要敘述梅的產地:"江寧之龍皤,蘇州之鄧尉,

杭州之西溪,皆產梅。"然后筆鋒一轉,引出一段有些人評價梅的美丑,用"固也"一語輕輕收

住。接著,作者開始單田分析病梅產生的緣由。原來,在“文人畫士"的心目中,梅雖然"以曲

為美""以欹為美""以疏為美"。但是,一"未可明詔大號"二不能讓人"以天梅、病梅為

業以求錢";三,從客觀上說又不能"以其智力為也"。所以,他們只好通過第四個途徑了。于

是,他們暗通關節,讓第三者來轉告"鬻梅者",斫正,刪密,鋤直,以投"文人畫士孤癖之隱"。

在這樣的情況下,”江南之梅皆病”也就無可避免了。”文人畫士之禍之烈至此哉!”一句感嘆,

道出了作者的無盡憤慨,也為下文“誓療之"蓄足了情勢。

第二段,寫作者療梅的行動和決心。”予購三百盆"而"誓療之",可見其行動的果斷;”以

五年為期,必復之全之",可見其成功的誓言;"甘受詬厲,辟病梅之館’,可見其堅持到底的

決心。

第三段,寫作者辟館療梅的苦心。這一段,作者慨嘆自己暇日不多,閑田不多,療梅的力量

有限。

教學時可用問題引導:

1.課文第一段中有一句話這樣說:"文人畫士之禍之烈至此哉!"這里的"此"指代什么內

容?請用課文原句回答。

"而江浙之梅皆病。"

[按]學生如不能準確回答,教師可引導學生認識此句前冒號的作用,并明確:冒號表示對上

文的總結,說明文人畫士的“孤癖之隱"所造成的惡果是"福梅者"以"斫其正,養其旁條,刪

其密,天其稚枝,鋤其直,遏其生氣"來賺大錢,而這種摧殘梅花的'惡劣行徑,就必然導致了

"江浙之梅皆病”的惡果。

2.為什么有人會將文人畫士的"孤癖之隱明告鬻梅者"讓其賺大錢口后?文人畫士的“孤癖之

隱"是什么?

——因為文人畫士喜歡"天梅病梅"卻不敢"明詔大號”地用此時尚去"繩"天下之梅,

而"蠢蠢求錢之民”卻不能想到這一點。文人畫士的“孤癖之隱"概括起來就是:以"天梅病梅"

為時尚,并想以此來"繩"天下之梅,而"蠢蠢求錢之民”卻不能想到這一點。文人畫士的“孤

癖之隱”概括起來就是:以"天梅病梅"為時尚,并想以此來“繩"天下之梅。

3."文人畫士心知其意"中的"其意”怎么理解?文中有沒有具體的內容?

—它的,它們的。文中有具冰的內容,如:"或曰:……密則無態。"

4.面對“江浙之梅皆病"的社會現象,作者的表現是什么?

——泣療貯

[按]此問學生如不能準確回答,教師可引導學生運用辨析篩選的方法選出上述三個字,并明

確:此三字乃作者同情梅、療救梅、保護梅的行動和決心,其行其志令人稱許。

5.從文中看,作者療梅的具體辦法是什么?

—縱、順、毀、解、復、全i板書)

縱觀全文,我們可以看出文章是從哪兩個方面來記病梅館的?

一是社會方面對梅的摧殘、扭曲;一是作者對梅的哀痛、療救。這正是全文的基本內容。

六、熟讀

學生熟讀成誦。

七、作業

1.辨析下面多義詞的詞義。(課后練習二)

[使]

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刪密,鋤正(讓,命令)

是時以大中丞撫吳者為魏之私人,周公之逮所由使也(主使)

人皆得以隸使之(使喚,驅使)

秦王使使者告趙王(派,命令)

[病]

君之病在肌膚,不治將益深(疾病,重病)

予購三百盆,皆病者,無一完者(有病)

以天梅病梅為業以求錢也(使……病)

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困苦)

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擔心,憂慮)

[解]

悉埋于地,解其棕縛(解開,解F)

后雖經婉解,雖不謂吾言為是,而亦無詞相答(解釋)

有不解處,望請其指教(明白,理解)

太后之色少解(緩和)

體]

予本非文人畫士(本來,原本)

故有舍本而問末者耶(根本,基礎)

抑本其成敗之跡,而皆自于人歟(考察,推究)

[窮]

窮予生之光阻以療梅也哉(使窮盡,用盡)

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院結.終了)

問其深,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徒到盡頭)

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不得志)

2.課后練習一

第二課時

一、齊讀

學生齊讀課文,加深感受理解。

二、理解托物言志

L本文句句說梅,有沒有言外之意?

本文表面上句句說梅,實際上卻是以梅喻人,字字句句抨擊時政,寓意十分深刻。作者借文

人畫士不愛自然健康的梅,而以病梅為美,以至使梅花受到摧殘,影射統治階級禁錮思想、摧殘

人才的丑惡行徑。”有以文人畫士孤癖之隱明告鬻梅者",暗示的正是那些封建統治者的幫兇,

他們根據主子的意圖,奔走效勞,以壓制人才為業。斫正、刪密、鋤直,這天梅、病梅的手段,

也正是封建統治階級扼殺人才的惡劣手段;他們攻擊、陷害那些正直不阿、有才能、有骨氣、具

有蓬勃生氣的人才,要造就的只是"旁條"和生機窒息的枯干殘枝,亦即屈曲、邪佞和死氣沉沉

的奴才、庸才。作者"購三百盆泣之三日",為病梅而泣,正是為人才被扼殺而痛哭,無

限悲憤之中顯示了對被扼殺的人才的深厚同情。"縱之順之,毀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縛”,

就是說要破除封建統治階級對人才的束縛、扼制讓人們的才能獲得自由發展。"必復之全之",

一定要恢復梅的本性,保全梅的自然、健康的形態。這正反映了作者要求個性解放,"不拘一格

降人才”的迫切心情。由此可見,本文表面寫梅,實際是借梅議政,通過寫梅來曲折地抨擊社會

的黑暗,表達自己的政治理想。

這篇文章是用托物言志的方法寫的。作者通過譴責人們對梅花的摧殘,形象地揭露和抨擊了

清朝封建統治階級束縛人民思想,壓制、摧殘人才的罪行,表達了要求改革政治、追求個性解放

的強烈愿望,與他的《已亥雜詩》有異曲同工之妙。

2.引導學生分析文中形象的表層意義和言外之意:

梅人才

病梅遭摧殘、壓抑的人才

文人畫士封建統治者

品梅標準:曲、欹、疏選拔人才標準:奴才、庸才、歪才

摧殘梅的手段:繩、天、病、研、刪、鋤、養、遏束縛人才思想、屠殺正直之士、豢養奸

邪小人、扼殺新生力量)

摧殘梅的后果:皆病、禍烈大批人才遭殘酷屠殺

療梅的措施:購、縱、順、毀、埋、解、復、全、辟、貯解除人才束縛、恢復人才生機、

解放人才個性、改革沉悶政局

療梅的愿望:誓、必、甘、窮表達了拯救人才的強烈愿望、與準備迎接斗爭的堅定信心

3.抽查課后練習一的完成情況。

根據上下文揣摩下列語句,回答括號中的問題。

⑴或曰:"梅以曲為美,直則無姿:以欹為美,正則無景;以疏為美,密則無態"固也。(引

用的話有什么作用?作者為什么說"固也"?)

三句引用的話,表面是說明一些人對梅的審美標準,實際上是影射封建統治階級選用人才的

標準。他們扼殺那些有才能、有骨氣的正直的人,專門選用那些邪佞、毫無生氣的庸才。

"固也"是"固然如此”的意思,表示前后部分的讓步轉折關系:先退一步,暫且承認有的

人是有那么一種對梅的審美觀,然后逐步轉入作者要表達的同這引用的話相反的意思,直揭"文

人畫土”利用這種審美觀的險惡用心和摧殘梅花的罪惡行徑。

(2)這里,"明告鬻梅者”的人實際正是文入畫士的幫兇,是封建統治階級的幫兇;"斫其

正……遏其生氣",這些殘梅病梅的手段,也正是封建統治階級扼殺人才的卑鄙伎倆,他們迫害

有才能、有作為、有骨氣的人才,所企求的則是一些卑鄙無恥、唯唯諾諾的奴才。

有以文人畫士孤癖之隱明告鬻悔者,斫其正,養其旁條,刪其密,天其梆5,鋤其直,遏其

生氣,以求重價,而江浙之梅皆病。(這幾句話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3)嗚呼!安得使子多暇日,又多閑田,以廣貯江寧、杭州、蘇州之病梅,窮予生之光阻以療

梅也哉!(這段話寄托了作者什么理想?)

一作者慨嘆自己暇日不多,閑田不多,療梅的力量有限,也就是慨嘆自己的力量不足以

挽回人才受扼殺的黑暗的政局。事實上,作者一生在仕途上很不得意,只做過小京官,而且受到

權貴的歧視和排擠,自己的才能都無法施展,更不要說解除全國人才所遭受的扼制了。因此,他

只能以感嘆作結。但是作者明知他的思想行為不容于封建統治階級會受到他們的攻擊和迫害,

但他毫不畏懼,決心迎接斗爭,襯托出他堅定地追求個性解放的政治理想。

5.作者為什么采用隱晦的手法?

介紹寫作背景和作者,促進學生理解。

清朝封建統治者為了加強思想統治,奴役人民,一方面以八股文作為科舉考試選用人才的法

定文體,以束縛人們的思想;另一方面大興文字獄,鎮壓知識分子。在長期嚴酷的思想統治之下,

人才遭受嚴重的壓抑和摧殘。龔自珍生活在這樣的時代,敏銳地預感到封建王朝的新危機,對統

治階級扼殺人才、禁錮思想表示了極大的憤慨,強烈地呼吁社會改革與個性解放殷切地希望“不

拘一格降人才",以掃除"萬馬齊喑究可哀”的局面。《病梅館記》就寫作于這樣一個時代。

三、鑒賞語言

本文用詞十分準確、形象。如談到一些人對梅的審美觀時,用"曲"和"直","欹"和

"正","疏"和"密"六個形容詞,準確簡練、對比鮮明地擺出兩種截然不同的看法。對于封

建統治階級摧殘人才的手段,作者用了"斫其正,養其旁條,刪其密,天其稚枝,鋤其直,遏其

生氣",語言十分精當:"斫"字揭露他們對正直人才的粗暴摧殘;"養字形象地點出封建統

治階級豢養奸佞小人的不良居心;"刪"字暗喻大批人才遭到壓抑迫害;"天”字象征新生力量被

扼殺;"鋤"字直喻大量正直忠貞之士遭清洗;"遏"字指不讓人才發揚蓬勃的朝氣。寫作者療梅

的行動和決心,主要是通過"縱""順""毀""解"和"復""全""貯"這些準確而精練的

動詞表現出來的,這一連串動詞顯示的是一系列行動,充分表現了作者的滿腔悲憤和戰斗激情。

本文還用了許多整齊、富有感情色彩的語句,增強了語言的節奏感和抒情色彩。比如:”梅

以曲為美,直則無姿;以欹為美,正則無景;以疏為美,密則無態",這幾句形成排比,一氣呵成

地寫出了那些人的評梅標準。又如:”有以文人畫士孤癖之隱明告鬻梅者,斫其正,養其旁條,

刪其密,天其稚枝,鋤其直,遏其生氣……”,這幾個整齊的句子,寫盡了統治者扼殺人才的種

種手段,也蘊含著作者的滿腔悲憤。

讓學生欣賞自己喜歡的語句。

四、作業

課后練習三

結合課文及相關詩句,理解作者的政治理想和戰斗意志。學生可自由發揮,寫出自己獨特的

見解,不要人云亦云。

《病梅館記》教案7

重點:

1、培養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朋友比較鑒賞的能力

課時:

一課時

一、導入

今天學習《病梅館記》,作者龔自珍,近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學家,我們以前學過他的《己

亥雜詩》。(請一學生默寫在黑板另一端)

二、梅花,大家見過,也學過不少關于它的詩詞,一起回憶一下。

三、分析"病梅":齊讀第一段,用一個字概括一"病"

病得怎么樣?如何造成的?

在作者眼中,梅之"病",實乃一"禍"

嚴重嗎?——兩個"皆"

病梅之禍,誰之罪?鬻梅者乎?文人畫士乎?

四、面對病梅之禍,龔自珍豈能"自珍",袖手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