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江蘇專用高考歷史二輪復習板塊四選修部分專題十六中外歷史人物評說講義_第1頁
2019屆江蘇專用高考歷史二輪復習板塊四選修部分專題十六中外歷史人物評說講義_第2頁
2019屆江蘇專用高考歷史二輪復習板塊四選修部分專題十六中外歷史人物評說講義_第3頁
2019屆江蘇專用高考歷史二輪復習板塊四選修部分專題十六中外歷史人物評說講義_第4頁
2019屆江蘇專用高考歷史二輪復習板塊四選修部分專題十六中外歷史人物評說講義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十六中外歷史人物評說板塊四選修部分[考綱要求]1.古代中國的政治家:(1)秦始皇;(2)康熙帝。2.東西方的先哲:(1)孔子;(2)柏拉圖。3.歐美資產階級革命時代的杰出人物:(1)華盛頓;(2)拿破侖。4.“亞洲覺醒”的先驅:(1)孫中山;(2)甘地。5.無產階級革命家:(1)馬克思、列寧;(2)毛澤東、鄧小平。6.杰出的科學家:(1)詹天佑;(2)牛頓。內容索引主干知識排查熱考重點深化壓軸大題導練主干知識排查一、古代中國的政治家人物時代主要貢獻局限評價秦始皇秦朝——封建社會初期(1)完成統一大業。(2)建立中央集權制度。(3)采取鞏固統一的措施(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修馳道、筑長城)。(1)繁重役稅。(2)嚴刑峻法。(3)焚書坑儒。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奠基人。康熙帝清朝——封建社會后期(1)鞏固統一(平定三藩之亂、設置臺灣府、平定噶爾丹叛亂、冊封班禪等宗教領袖)。(2)維護國家主權,組織雅克薩反擊戰。(1)大興文字獄。(2)實行閉關政策維護了國家主權,是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捍衛者;開啟“康乾盛世”。二、東西方的先哲1.孔子(1)政治思想①“仁”:基本含義是“愛人”;統治者要施行德政;實現“仁”要遵循“忠恕”之道。②“禮”:“克己復禮”“正名”。③“中庸”:用其協調“仁”與“禮”的關系。(2)教育思想:“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啟發式教學。(3)思想影響①對中國:滲透社會生活各個方面;形象逐漸被神圣化。②對世界:亞洲許多國家接受儒家文化;儒學傳到西歐,一些思想家從中得到啟發。2.柏拉圖(1)哲學思想:理念論。理念是世界的本質;對理念的討論實質是對事物共性的討論。(2)政治思想①《理想國》:居民分為統治者、軍人和平民三類,國王必須懂得哲學。②《法律篇》:法律應該成為所有人的行為準則。(3)教育貢獻:建立阿卡德米學園,重視自然科學。三、歐美資產階級革命時代的杰出人物1.華盛頓(1)主要活動:1774年,作為弗吉尼亞代表出席第一屆“大陸會議”;1775年,第二屆“大陸會議”召開,成立大陸軍,華盛頓任總司令;拒絕做國王,堅持將美國建成一個民主的聯邦共和國;參與制訂1787年憲法;不迷戀權力,功成身退。(2)評價:華盛頓為美國的建立和國家的民主化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贏得了美國人民的衷心擁護。2.拿破侖(1)主要活動:軍事起家,歷經土倫之戰、保衛巴黎、遠征意大利、霧月政變,展現杰出的軍事才能;鞏固革命成果,成立法蘭西第一帝國,制定《拿破侖法典》;長期進行對外戰爭。(2)評價:杰出的資產階級政治家和軍事家。《拿破侖法典》體現了法律平等思想、嚴格規定私有財產的合法性,是一部資產階級法典,對外戰爭,一方面將法典的精神帶到各國,為資本主義發展掃清了障礙;另一方面將整個歐洲帶入戰爭深淵,破壞了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導致帝國的覆滅。四、“亞洲覺醒”的先驅1.孫中山(1)貢獻①領導辛亥革命,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②為捍衛民主共和領導“二次革命”、護國運動、護法運動。③召開國民黨“一大”,確立三大政策;創辦黃埔軍校,開創國民革命新局面。(2)評價:中國民主革命先行者;中華民國締造者。2.甘地(1)領導非暴力不合作運動①主要目的:反抗英國殖民統治,爭取印度自治獨立。②行動綱領:學生罷課、律師抵制英人法庭、官員拒絕赴英機構任職、士兵拒絕英授獎章、改穿土布。(2)評價①歷史作用:給英殖民當局以沉重打擊;增強了印度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二戰后贏得印度獨立。②歷史局限:害怕群眾暴力斗爭;對英政府抱有幻想。(3)地位①甘地主義的創始人,國大黨領導人。②印度人民的政治領袖和精神領袖,被印度人民尊稱為“圣雄”。五、無產階級革命家1.馬克思對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探索(1)1848年,發表《共產黨宣言》,創立了馬克思主義理論。(2)積極參加1848年歐洲革命,創建和領導第一國際。2.列寧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方面的貢獻(1)領導建立俄國無產階級政黨——布爾什維克黨,創立了列寧主義,發展了馬克思主義。(2)領導了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3)為鞏固新生政權,實行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在社會建設方面,實行新經濟政策,探索出一條符合俄國國情的向社會主義過渡的道路。(4)晚年進行理論新探索,對工業化、民族關系、政權建設和政黨建設進行了有益的探索。(5)列寧主義是對馬克思主義的重大發展,證明了社會主義革命可以在一國首先取得勝利。3.毛澤東、鄧小平的創新精神(1)毛澤東①提出“工農武裝割據”思想,從理論上對中國革命的新道路作了闡述,為中國革命的勝利指明了正確方向,開創了“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②在革命斗爭和實踐中,形成一套完備的新民主主義理論,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的革命實踐相結合,形成了毛澤東思想。(2)鄧小平:創造性地提出了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產生的第二次飛躍,是毛澤東思想在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的發展,是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指導思想。六、杰出的科學家人物活動地位精神詹天佑主持建成中國自行設計修建的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近代中國偉大的鐵路工程師熱愛祖國、不畏艱難、勇于創造牛頓(1)著《自然哲學中的數學原理》(發現萬有引力定律)。(2)創立“歸納—演繹”研究方法。經典力學體系的建立者勤奮探索、勇攀高峰、追求科學熱考重點深化一、評價歷史人物的標準(1)是否順應歷史發展潮流,是否體現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如秦始皇是歷史上有名的暴君,但他統一了全國,建立了中央集權制,順應了歷史的發展趨勢。(2)運用馬克思主義階級分析的方法。如羅斯福新政雖然有實行福利政策,改善了普通百姓生活,但其出發點還是維護資本主義制度和資產階級利益,這是由他作為資產階級政治家的階級屬性決定的。(3)是否有利于生產力的發展和維護廣大人民的利益。如評價我國近代著名的實業家張謇就不能因為他的階級屬性而否定他的積極作用。(4)道德標準和實踐動機不能代替實踐效果,歷史人物的實踐活動及其影響是評價歷史人物的基本依據。如對斯大林的評價,近年來,對其掌權時的一些政治活動和進行大清洗、“肅反”擴大化等多有披露,但總體上看,斯大林領導蘇聯完成工業化,取得衛國戰爭的勝利是主要的,其歷史功績是不可抹殺的。史論鏈接人物評價“見仁見智”的原因(1)立場不同:評價者的政治立場、知識基礎、價值取向、生活經驗、主觀情緒等。(2)時代不同:特定時代的認識能力、思維水平和思維方式。(3)占有資料不同:人物經歷的復雜性,新材料的發現和解密等。(4)分析方法不同:不同的史學研究方法。(5)現實政治的需要。(6)嘩眾取寵,標新立異,等等。[真題例證1]華盛頓對美國政治文明的貢獻(2017·江蘇卷,24B)1787年華盛頓主持了制憲會議,為會議的順利進行發揮了重要作用。閱讀下列材料:材料

1787年5月25日,會議在費城的議事堂舉行。當華盛頓尚未就席時,大家就提出推舉華盛頓為議長,并立即獲得全數通過。華盛頓的態度非常謙虛,他說:“敝人才疏學淺,經驗不足,實不堪擔此一重大會議的議長之職,但我愿竭盡一己之力來完成責任。”費城的仲夏夜異常炎熱,華盛頓紋絲不動地坐在議長席上。他沒有發表演說,只是偶爾詢問代表們的意見,或是在議事進行中說一兩句例行的話而已。可是這已足夠了。當辯論激烈,或討論陷入僵持時,代表們就不約而同地仰視著議長席。這位舉世聞名的華盛頓,只要靜默不語,就足以懾服那些滔滔雄辯的政客,使他們逐漸相互妥協。由于彼此的忍讓和妥協,最后萬事皆迎刃而解。9月17日,全體一致通過美國的聯邦憲法。——摘編自曉樹《美利堅合眾國的締造者——華盛頓》答案

目的:加強中央政府權力;促進經濟發展;維護社會穩定。作用:協調各方關系;讓與會代表做出妥協(讓步);推動會議順利進行;促成憲法的制定。完成下列要求:(1)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指出美國召開制憲會議的目的,說明華盛頓在制憲會議上所起的作用。解析

“美國制憲會議的目的”,結合所學知識美國1787年憲法制定的背景回答。“華盛頓在會議上的作用”,應據材料“當……時,華盛頓……;只要……就……;最后……促成憲法的通過”,從華盛頓的表現中歸納其作用。答案解析答案

品質:勇于擔當;不貪戀權力。貢獻:為美國政治文明發展樹立典范。(2)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指出華盛頓的良好品質,說明華盛頓的政治活動對美國政治文明發展的貢獻。答案解析

“華盛頓的良好品質”,材料反映了“謙虛”“責任”“擔當”等方面。“華盛頓的政治活動對美國政治文明發展的貢獻”應當從不貪戀權力、奠定民主共和制度等方面評價。解析二、評價歷史人物應遵循的幾條原則(1)歷史性原則。評價歷史人物時一定要把人物放在他所處的歷史條件下,決不能脫離當時的社會現實。(2)辯證性原則。評價歷史人物要樹立正確的唯物史觀,堅持辯證的觀點,應用兩點論,做到一分為二。(3)階級性原則。評價歷史人物時,既要看歷史人物的出身,更要看歷史人物是為哪個階級服務的,其作為對哪個階級有利。(4)適度性原則。評價歷史人物不能標新立異,不能違背主流學術觀點,不能違背一般人的善惡標準。(5)主流性原則。主要看歷史人物的大節和他們在歷史上的重要作用。(6)人民性原則。[真題例證2]古代先賢的社會道德價值(2017·課標全國卷Ⅱ,47)材料顏回,孔子最看重的弟子之一,他居于陋巷,“一簞食,一瓢飲”,依然淡泊達觀。顏回天資聰穎,能很快領悟老師的教誨,子貢稱贊他,“聞一知十”。每次談到他的求學精神,孔子總是不吝贊賞。顏回尊敬老師,曾說:“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他踐行孔子的學說,認為如果自己的才能智慧能夠為世所用,就行其道;不為世所用,則獨善其身。顏回英年早逝。孔子非常悲痛:“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漢代以后,歷代統治者給予顏回很高的評價。《魏書》云:“建國緯民,立教為本;尊師崇道,茲典自昔……釋奠孔顏,乃其時也。”顏回自唐代起配享孔廟,與孔子并稱“孔顏”,元代被封為“復圣”,對后世影響深遠。——摘編自白壽彝總主編《中國通史》等答案

道德品行高尚;天資聰穎,領悟力強;深諳孔子學說,尊師重道;用儒學思想塑造自己的精神;踐行儒家學說不遺余力。(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顏回成為孔子最看重的弟子之一的原因。解析

根據材料信息“淡泊達觀”“尊敬老師……踐行孔子的學說”等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顏回在后世受到尊崇的原因。答案

孔子對顏回的高度肯定:儒學成為統治思想;統治者的推崇;弘揚儒家道德的現實需要。解析

根據材料中的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從孔子對顏回的肯定、儒學的地位、統治者的推崇和需要等方面回答。答案解析三、不同屬性的人物評價的一般思路評價歷史人物,要明白評價對象在歷史上做了什么,這樣才能做到“史論結合”。人物事跡的描述,可采用事跡分類法(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民族關系、對外關系等方面)、階段分析法(把歷史人物的活動分成不同階段,逐階段評價其功過是非)、好壞分類法(把人物事跡按照積極和消極兩方面進行分類歸納)等。1.中國古代政治人物一般可從政治、經濟、文化、民族關系、對外關系等方面歸納其主張和措施,并逐條分析其影響。分析影響時,可以從時間和空間兩個維度進行思考。如對康熙帝的評價:縱向看,捍衛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橫向看,對世界歷史發展的總體趨勢缺少敏感意識,依然做著天朝上國的迷夢,使中國錯失發展機遇,因此對近代中國的落后挨打負有一定的責任。2.中國古代少數民族領袖主要看其政治、經濟、文化措施對本地區、本民族發展有何作用,對民族團結和民族融合有何作用,對國家的統一鞏固有何作用。3.中國近現代政治人物主要看其主張、措施和行動,對反侵略、反專制、挽救民族危亡有何作用(政治),對民族工業的產生和發展有何作用(經濟),對西學的傳播有何作用(思想),對維護國家主權獨立、探索強國富國之路有何作用(外交)。4.世界史中的政治人物主要看其政治主張、對外政策和行動,對本國家、本民族歷史發展進步有何作用(政治、經濟、文化等),對本國人民和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人民交往有何作用,對人類社會和世界歷史的發展進步有何作用。5.科學家、思想家、藝術家從時間和空間兩個維度分析其影響。從時間上看,有短期影響和長期影響;從空間上看,有對本地區的影響和對世界的影響。(同一類型的歷史人物存在區別,一般可以從歷史傳統、社會現實、個人素養等角度進行思考。)[真題例證3]評價廖仲愷對國民革命的貢獻(2015·江蘇卷,24B)唐太宗論“明君”執政之“君道”,為此后歷代帝王所推崇。閱讀下列材料:材料貞觀元年,太宗令長孫無忌和房玄齡修定法律,并說“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不可任情以輕重”。此后,太宗提出:“以天下之廣,四海之眾,千端萬緒……豈得以一日萬機,獨斷一人之慮也……豈如廣任賢良,高居深視,法令嚴肅,誰敢為非?”貞觀二年,太宗問魏征:“何謂為明君?”魏征說:“君之所以明者,兼聽也。”太宗以為然,并說“主欲知過,必藉忠臣”,“冀憑直言鯁議,致天下太平”。貞觀期間,太宗屢屢對“一士之諤諤(直言)”表示“此言是也,當為卿改之”,并賜絹帛。貞觀六年,太宗對侍臣說:“‘可愛非君,可畏非民’,天子者,有道則人推而為主,無道則人棄而不用,誠可畏也。”——摘編自袁行霈《中華文明史》答案

內涵:嚴肅法令,遵守法律;減少獨斷,廣任賢良;兼聽納諫,激勵直言。請回答:(1)據材料,就“明君”執政概括唐太宗的“君道”內涵。答案解析

根據材料信息“廣任賢良,高居深視,法令嚴肅”“兼聽”“冀憑直言”等概括唐太宗的“君道”內涵。解析答案

因素:隋朝無道而亡(農民戰爭的威力);傳統儒家的民本、仁政思想;大亂初定,經濟凋敝。(2)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唐太宗“君道”產生的客觀因素。答案解析

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從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訓、傳統儒家的民本思想等角度作答。解析答案

評價:唐太宗的“君道”是古代開明政治的典范,促成了封建治世的出現,成為古代統治者的“明君”理想。但唐太宗的“君道”是為了維護李唐王朝的統治,其實施有賴于帝王的個人品質,唐太宗晚年背離了自己的這一“君道”。(3)以帝王政治為視角,綜合評價唐太宗的“君道”。答案解析

限定從“帝王政治”的角度評價唐太宗的“君道”,可結合唐太宗統治的目的、對唐朝及后世統治者的影響等方面進行分析。解析四、人物評價需要注意的幾個關系1.英雄與時勢唯物史觀認為“時勢造英雄”。馬克思曾指出:“每一個社會時代都需要有自己的偉大人物,如果沒有這樣的人物,它就要創造出這樣的人物來。”就是說歷史發展有自己的必然規律,而英雄人物的出現只是歷史發展的一定時期的產物。當然,我們堅持“時勢造英雄”的同時,也要承認歷史人物的個性特點對事物的發展有一定影響力。2.英雄與群眾歷史唯物主義認為,人民群眾才是歷史的真正創造者,是促進社會歷史前進的決定力量。任何夸大個人的決定作用,否定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者的觀點,都是錯誤的。3.歷史發展規律和個人主觀能動性關系任何歷史人物的活動都要受到客觀環境的制約。馬克思說:“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但是他們并不是隨心所欲地創造,并不是在他們自己選定的條件下創造的,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從過去承繼下來的條件下創造的。”無論是英雄還是群眾,只能在遵循歷史發展規律的前提下,才能推動歷史發展。4.客觀效果第一,主觀目的第二評價歷史人物必須用實踐的標準。有時,歷史人物的主觀動機和客觀效果并不一致,“好”的動機也可能會帶來“壞”的后果。列寧指出:“判斷一個人,不是根據他自己的表白,或對自己的看法,而是根據他的行動。”在評價歷史人物時,應該把動機和效果結合起來;當動機與效果不一致時,客觀效果才是評價的主要依據。當然,我們也不能“唯目的論”,對為達到目的而不擇手段的行為也應該譴責。5.歷史評價第一,道德評價第二評價歷史人物的基本標準,主要看其措施或行動是否順應了歷史發展潮流,是否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是否符合人民的意愿。不能用封建正統道德觀,更不能用現代的道德標準要求古人。[真題例證4]康熙帝維護祖國統一的戰略舉措材料一東南膏腴田園及所產漁鹽,最為財賦之藪(聚集),可資中國之潤。……數年以來,沿邊江、浙、閩、粵,多設水陸官兵,布置錢糧,動費倍增,皆為殘孽未靖之故。如臺灣一平……地方益廣,歲賦可增,民生得寧,邊疆永安,誠一時之勞,萬世之逸也。——[清]施瑯《靖海紀事》材料二自古帝王政治,得一土則守一土,安可以既得之封疆而復割棄。……況臺灣地方,乃江、浙、閩、粵四省之左護,東南之藩籬。此地若棄,沿海諸省,斷難晏然無慮。……若歸天朝,使海外諸國,既懾天威,益慕圣德。——《明清史料丁編》材料三茲地方初定,蠲(免除)三年徭稅差役。……分兵駐守……至數年后,閩粵之人倍至,荒林田疇復墾。樵蘇采捕,載運米谷蔬菜,出入港澳,均聽民便。各宜樂業,人民安生。——[清]施瑯《靖海紀事》請回答:答案

政治:維護國家統一;威懾海外諸國。經濟:增加國家財政收入。軍事:保證沿海諸省安全。(1)據材料一、二,從政治、經濟、軍事角度分析康熙收復臺灣的戰略意圖。(2)據材料三和所學知識,概述康熙收復臺灣后的治理措施及其作用。答案

措施:設置地方行政機構;駐軍;免除稅役。作用:人口、耕地增加;貿易繁榮;社會安定。答案壓軸大題導練6年考題統計考情分析年份材料段數設問數分值考查主題20181段2問10分列寧的新經濟政策思想及評價20171段2問10分華盛頓的品質及對美國政治制度確立的作用20162段2問10分李時珍《本草綱目》20151段3問10分唐太宗的“君道”20142段2問10分孫中山三民主義思想路徑20133段3問10分克倫威爾和拿破侖命題規律分析從2013年至2018年六年考題分析,江蘇卷24題B具有以下特點:1.考查的內容固定為“中外歷史人物評說”模塊。2.分值是固定的,總分10分;材料段數為1~2段,文字閱讀量不大;每題的設問多為2問。每個設問的分值多在3~5分。3.從考察的內容主題看:六類歷史人物全部輪流考了一遍。4.在江蘇考綱規定的范圍內,下列人物未曾考過:秦始皇、亞里士多德、甘地、牛頓。命題考點的輪動性告訴我們這些人物應值得重點關注。5.江蘇卷對“中外歷史人物評說”模塊的考查,2013年是對同類兩個人物的綜合對比考查,2014~2018年考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