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Technicalstandardforinfacilitiesofconstructionproject浙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聯合發布2022年第12號現批準《建筑工程配建智能信包末端設施技術標準》為浙江省工程建設標準,編號為DBJ33/1260-2022,自2022年6月1日起施行。其中,第3.0.3條為強制性條文,必須嚴格執行。2022年3月24日4根據浙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關于印發〈2021年度浙江省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及相關工程建設標準制修訂計劃〉(第二批)的通知(浙建設函〔2021〕286號)的要求,標準編制組通過廣泛調查研究,認真總結實踐經驗,結合浙江省的實際情況,參考有關國家標準、國內外先進經驗,并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制定本標準。本標準共分為6章,主要內容包括:總則、術語、基本規定、設計、安裝、驗收。其中第3.0.3條為強制性條文,必須嚴格執行。本標準中以黑體字標志的條文為強制性條文,必須嚴格本標準由浙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負責管理,浙江省郵政管理局負責日常管理,浙江省建筑設計研究院負責具體技術內容的解釋。在執行過程中如有需要修改或補充之處,請將意見或有關資料寄送浙江省建筑設計研究院(地址:浙江省杭州市安吉路18號,郵編:310006,郵箱:anji18@126.com),以供修訂時參考。本標準主編單位、參編單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審查人:參編單位:華信咨詢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國美術學院風景建筑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深圳市豐巢網絡技術有限公司5主要起草人:陳志青張金星裘云丹周平槐趙國明王淑敏沈米鋼吳一蘇駱高俊朱東照6 3基本規定 4.1一般規定 4.2智能信包箱間 4.5安全防護 本標準用詞說明 引用標準名錄 7 4.1Generalrequirement 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standard Addition:Explanationofprovisio 1.0.1為推動郵政普遍服務與快遞服務一體化、智能化,規范1.0.2本標準適用于浙江省新建建筑工程配套建設智能信包末1.0.3智能信包末端設施建設應與建筑工程同步規劃、同步設1.0.4智能信包末端設施的建設除應符合本標準外,尚應符合2.0.1智能信包末端設施Intelligentmail&parcelterminalfacil-在建筑工程中配套建設的智能信包箱及其安置和使用空間,按規模和形式分為智能信包箱間、智能信包箱亭、信包綜合服2.0.2智能信包箱間Intelligentmail&parcelrooms設置在室內用于安置智能信包箱的專用用房。2.0.3智能信包箱亭Intelligentmail&parcelkiosks設置在室外帶有遮雨設施、用于安置智能信包箱的專用2.0.4信包綜合服務站Mail&parcelintegratedservicestations在社區、農村、工廠、學校等人群密集地,為用戶提供郵件、快件及冷鏈、票務等人工加智能的服務場所。2.0.5智能信包箱Intelligentmail&parcellockers應用信息技術控制與管理,通過密碼驗證、電子驗證、生物識別和其他身份識別方式進行操作,供用戶接受郵件和快件的智能服務終端。2.0.6管理單元managementunit為業主、企業或單位提供后勤管理的服務企業或服務部門。智能信包箱內放置郵件和快件的獨立空間。2.0.8居住街坊neighborhoodblock由支路等城市道路或用地邊界線圍合的住宅用地,是住宅建筑組合形成的居住基本單元;居住人口規模在1000人~3000人(約300套~1000套住宅,用地面積2hm2~4hm2),并配建有便劃分的居住區范圍;一般由城市干路、支路或用地邊界線所圍合,居住人口規模為15000人~25000人(約5000套~8000套住宅),配套設施齊全的地區。3.0.1智能信包末端設施屬于建筑工程配套公共服務設施,應3.0.2智能信包末端設施按規模和形式可分為智能信包箱間、數大于500個時,宜采用信包綜合服務站。3.0.4居住建筑的智能信包末端設施服務半徑不宜大于100m。3.0.5公共建筑和工業建筑按每個管理單元應至少配建一處智能信包末端設施,且服務半徑不宜大于150m。3.0.6城市居住區每十分鐘生活圈應至少配建一處信包綜合服務站,且服務距離不應大于500m。3.0.7鄉村按每個建制村應配建不少一處信包綜合服務站。地面材料的防滑系數不應低于0.5。4.1.1智能信包末端設施的平面形狀宜采用矩形,智能信包箱4.1.2智能信包箱格口形式應根據信件、報紙、包裹的投遞需4.1.3智能信包末端設施宜設置在單體建筑的門禁系統外,且方便信包存取。封閉管理場所可采用嵌入式雙面存取智能信4.1.4智能信包末端設施的室內凈高不應低于2.40m,門洞凈寬不應小于1.00m。4.1.5智能信包箱最上層格口的下底板距地面不應大于1.70m;最下層格口的下底板距地面不應小于0.10m。4.1.6智能信包末端設施應預留AC220V±10%電源,電源插座位置下沿距地面不應小于2.0m。供電回路應設置剩余電流保4.1.7智能信包末端設施應設置全程監控設備,應預留網絡接4.1.8智能信包末端設施無公共照明時,應設置專用照明,并應滿足最下層格口面不小于100Lx的照度標準。4.1.9建筑工程的室外和室內應設置智能信包末端設施的指引4.2.1智能信包箱格口數和智能信包箱間使用面積應符合表4.2.1的規定。≥1.2個/戶≥0.12m2/戶≥20個/百人≥2m2/百人≥30個/百人≥3m2/百人4.2.2智能信包箱間內的箱體外觀形式宜與建筑室內裝修協調。智能信包箱設置方式可選用嵌墻式和自立式,并應符合下列1嵌墻式智能信包箱應在墻體中預留出箱體安裝所需的空間,箱體與四周墻體之間應預留不小于20mm的安裝間隙,外側2自立式智能信包箱應根據所選柜體的產品規格和數量,設置柜體的支撐體系,并應與地面或墻體連接牢固,防止設備4.2.3智能信包箱間宜獨立設置,單排布置的箱體外沿與對面墻面凈距不應小于1.50m,雙排布置的箱體外沿之間凈距不應小于1.80m。當條件不具備時,可結合門廳、走廊等公共空間復合于1.80m,雙排布置的箱體外沿之間凈距不應小于2.40m。4.2.4智能信包箱投取位置兩側為墻壁時,其橫向凈寬度不應小于1.50m。4.3.1智能信包箱亭選址應寬敞明亮、易于外運投遞和取件方4.3.2智能信包箱亭的場地標高不應低于相鄰其他區域150mm,場地地面應進行硬化處理。地面應平整度不應小于0.5%,且宜不大于2%。4.3.3智能信包箱亭應與室外人行通道無障礙連接,室外連接通道寬度不宜小于1.50m。智能信包箱亭4.3.4智能信包箱亭的設置位置不應影響其他建筑的采光和通4.3.5智能信包箱亭外觀形式、風貌應符合規劃要求,并與相4.3.6智能信包箱格口數和智能信包箱亭使用面積應符合表4.2.1的規定。4.3.7智能信包箱亭應設雨棚,投取空間方向的雨棚凈寬出挑不應小于0.80m,其他方向出挑凈寬不應小于0.25m。4.4.1信包綜合服務站可劃分為大型、中型和小型,信包綜合服務站分類和使用面積應符合表4.4.1的規定:格口數(個)使用面積(m2)中型小型4.4.2信包綜合服務站可與建筑工程其他服務用房聯合建設,4.4.3信包綜合服務站宜采用人工加智能模式運行,站內可配4.5.1智能信包末端應配置視頻監控設備,對信包件的投放到儲功能,宜具有云端存儲功能,視頻和圖像數據應進行24h全天候記錄,并具有自助視頻回溯功能,保存時間不應小于90天。4.5.2智能信包末端應具有安全防護措施,防止信包件相關的4.5.3智能信包箱云端系統在信包箱格口出現故障或者其他影4.5.4智能信包箱應設置輔助等電位聯結,智能信報箱亭應具5.0.1智能信包末端設施的安裝應編制專項施工方案。5.0.2智能信包末端設施安裝應進行工序交接,并應對已完成工程的相應部位采取保護措施。5.0.3智能信包箱安裝前應檢查智能信包箱及配套產品的合格證、出廠檢驗報告、型式檢驗報告等質量證明文件。5.0.4智能信包箱應安裝牢固,柜體應與地面或墻面可靠連接,固定螺栓不應暴露在外,并應采取防傾覆措施。5.0.5視頻監控應完全覆蓋智能信包箱所有格口門,應能清晰觀察所有格口門的開關狀態和格口前0.80m范圍內的事物。視頻監控頭不得徒手拆卸或旋轉角度。5.0.6智能信包箱的控制柜宜擺放在中間位置,控制柜與柜體、柜體與柜體之間的擺放應平齊,且相鄰兩個柜體之間應有聯接5.0.7智能信包箱設置雨棚時,雨棚應可靠固定在智能信包箱頂部或墻體上;雨棚與墻體的交接處應做防水處理。6.0.1智能信包末端設施施工質量驗收的程序、分部分項工程劃分和檢驗批質量驗收等均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工程施6.0.2智能信包末端設施安裝前的預留預埋部分,應與主體單6.0.3智能信包末端設施施工質量驗收時,檢驗批的劃分應根2一般項目的質量經抽樣檢驗應合格。當采用計數抽樣檢驗時,其合格點率應達到80%及以上,且不得存在嚴重缺陷。6.0.5安裝后應對智能信包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社區重陽節工作總結模版
- 小學數學教師教育教學工作總結模版
- 統編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口語交際:春游去哪兒玩》示范公開課教學課件
- 蘇少版四年級音樂下冊第一單元四季放歌教學設計
- 災害急救護理體系構建
- 員工心態培訓總結模版
- 陜西省2025屆七下數學期末經典模擬試題含解析
- 新員工入職工作心得體會模版
- 級長工作總結大班級級長工作總結模版
- 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經濟統計學專業》生涯發展展示
- 初三數學總復習教學策略課件
- 一年級語文下冊識字表(可打印最全版本)
- 結晶葡萄糖生產工藝簡介課件
- 危大工程驗收記錄表(模板工程)
- 中班科學活動:風車轉轉轉課件-2
- 醫院職能部門監管及持續改進記錄表(DOC57)
- 質量整改通知單(樣板)
- 2022年教學教材《石油裂解與乙烯》精品優秀教案
- 八年級地理上冊《第一章中國的疆域與人口》教案湘教
- 品質異常8D改善報告(雜項)
- 深圳城市更新工改工專題研究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