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新定義-陳可冀_第1頁
心肌梗死新定義-陳可冀_第2頁
心肌梗死新定義-陳可冀_第3頁
心肌梗死新定義-陳可冀_第4頁
心肌梗死新定義-陳可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全球心肌梗死新定義陳可冀蔣躍絨2009年7月5日天津什么是心肌梗死?1979年WHO定義2000年ESC/ACC再定義2007年ESC/ACCF/AHA/WHF

全球統(tǒng)一定義心肌梗死診斷ECG血清生物標志物胸痛1979年WHO定義滿足以下3項中任何2項:病史:胸痛或胸部不適心電圖特征性動態(tài)改變心肌酶學(或標志物)的升高2000年ESC/ACC再定義2000年心肌梗死再定義的不足之處心肌梗死的病理學定義定義為缺血時間過長導致的心肌細胞壞死---沒有改變心肌梗死標志物的測定優(yōu)先選擇肌鈣蛋白檢測肌鈣蛋白升高和/或降低,其中至少一次超過參考值上限的99百分位值,其變異系數(shù)≤10%不具備肌鈣蛋白測定時檢測CK-MB用8種不同檢測方法測得的不同性別和人種的cTn99百分位值用7種不同檢測方法測得的不同性別和人種的CKMB

mass百分位值心肌梗死全球統(tǒng)一定義(2007)JointESC/ACCF/AHA/WHFTaskForce

歐洲心臟病學會(ESC)和美國心臟病學會(ACC)、美國心臟協(xié)會(AHA)和世界心臟聯(lián)盟(WHF)聯(lián)合發(fā)布專家共識文件Circulation.2007;116:2634-2653.EurHeartJ.2007;28:2525-2538.JAmCollCardiol.2007;50:2173-2195.關于參考值上限的99百分位值有研究者對696名健康志愿者(18-84歲)按性別和種族分層,獲取肝素抗凝血漿,用目前市場上的8種檢測法檢測cTnI、cTnT和CKMB。結果:cTnI99百分位值測量值的最低值(0.06μg/L)和最高值(0.8μg/L)差13倍,且有兩種cTnI檢測法顯示男性平均值高于女性倍),兩種cTnI檢測法也顯示黑色人種高于高加索人種倍)。心肌梗死全球統(tǒng)一定義(2007)JointESC/ACCF/AHA/WHFTaskForce

歐洲心臟病學會(ESC)和美國心臟病學會(ACC)、美國心臟協(xié)會(AHA)和世界心臟聯(lián)盟(WHF)聯(lián)合發(fā)布專家共識文件Circulation.2007;116:2634-2653.EurHeartJ.2007;28:2525-2538.JAmCollCardiol.2007;50:2173-2195.新定義關于急性心肌梗死的診斷標準(1)心臟生物標志物(最好是cTn)升高或升高后降低,至少有一次超過參考值上限(URL)99百分位值,再加上以下至少一項心肌缺血的證據(jù):缺血癥狀;指示新的心肌缺血的心電圖改變(新出現(xiàn)的ST-T改變或左束支傳導阻滯);心電圖出現(xiàn)病理性Q波;影像學證據(jù)示新發(fā)存活心肌喪失或新發(fā)區(qū)域性室壁運動異常(新)。急性心肌梗死的診斷標準(2)突發(fā)、未預料到的心臟性死亡,

涉及心臟停搏,常伴有心肌缺血的癥狀、伴隨新的ST段抬高或新的左束支傳導阻滯,冠狀動脈造影或病理有新鮮血栓的證據(jù)。死亡發(fā)生于可取得血樣之前或生物標志物在血中出現(xiàn)之前。(新)急性心肌梗死的診斷標準(3)急性心肌梗死的診斷標準(4)急性心肌梗死的診斷標準(5)有急性心肌梗死的病理學發(fā)現(xiàn)。陳舊性心肌梗死的診斷標準符合下列標準之一發(fā)生新的病理性Q波,伴或不伴臨床癥狀;影像學證據(jù)顯示局部活力心肌喪失,變薄和不能收縮,缺乏非缺血性原因(新);病理發(fā)現(xiàn)已愈合和愈合中的心肌梗死。心肌梗死的臨床分型(1)1型:與缺血相關的自發(fā)性心肌梗死,由一次原發(fā)性冠狀動脈事件如斑塊侵蝕和(或)破裂、裂隙或夾層引起心肌梗死的臨床分型(2)2型:繼發(fā)于缺血的心肌梗死,由于心肌供氧減少或需氧增加引起,如冠狀動脈痙攣、冠狀動脈栓塞、貧血、心律失常、高血壓或低血壓。

心肌梗死的臨床分型(3)3型:

突發(fā)心臟性死亡,常伴有心肌缺血的癥狀,伴隨新發(fā)ST段抬高或新發(fā)LBBB,或冠脈造影和/或病理證實的新鮮血栓證據(jù),但死亡發(fā)生于取得血樣或心臟標志物升高之前

心肌梗死的臨床分型(4)4a型:伴發(fā)于PCI的心肌梗死

4b型:冠脈造影或尸檢證實的伴發(fā)于支架血栓形成的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的臨床分型(5)5型:

伴發(fā)于CABG的心肌梗死

肌鈣蛋白升高的非缺血性心臟病原因肌鈣蛋白升高的非缺血性心臟病原因(續(xù))腎功能衰竭急性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包括卒中或蛛網(wǎng)膜下腔出血浸潤性疾病,如淀粉樣變形、血色病、肉狀瘤病、硬皮病炎癥性疾病,如心肌炎、心肌擴展性疾病、心內膜炎、心包炎藥物毒性或毒素危急患者,尤其是呼吸衰竭或膿毒癥患者燒傷,尤其是燒傷>30%體表面積者過度勞累可能發(fā)生AMI的缺血性ECG改變ST段抬高相鄰2個導聯(lián)新發(fā)ST段J點抬高:V2-V3導聯(lián)男性≥0.2mv,女性≥0.15mv,和(或)其他導聯(lián)≥0.1mvST段壓低和T波改變相鄰2個導聯(lián)新發(fā)ST段水平或下斜型壓低≥0.05mv,和(或)相鄰2個導聯(lián)T波倒置≥0.1mv合并高大R波或R/S>1陳舊性MI的ECG表現(xiàn)V2~V3導聯(lián)任何Q波寬度≥0.02s或V2和V3導聯(lián)為QS波;在I、II、aVL、aVF或V4~V6導聯(lián)任何兩個相鄰導聯(lián)上Q波寬度≥0.03s,深度≥0.1mV或為QS波;在V1-V2導聯(lián)上R波寬度≥0.04s,和R/S≥1伴同向直立T波而不存在傳導障礙。新定義帶來的影響“據(jù)估計,當用特異性更高的肌鈣蛋白來作為診斷依據(jù)時,大約有30%的過去診斷為UA的病人,實際上診斷為NSTEMI。”Abstract1204:IncidenceofMyocardialInfarction:ImpactoftheUniversalDefinitionintheCommunity.Circulation.2008;118:S_1085新定義有何不足?CHINESEJOURNAL

OFINTEGRATIVEMEDICINE

(中國結合醫(yī)學雜志)

基本情況1995年創(chuàng)刊,季刊,80頁2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