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國各地高考生物試題考點分類匯編(精析)_第1頁
2015年全國各地高考生物試題考點分類匯編(精析)_第2頁
2015年全國各地高考生物試題考點分類匯編(精析)_第3頁
2015年全國各地高考生物試題考點分類匯編(精析)_第4頁
2015年全國各地高考生物試題考點分類匯編(精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5年全國各地高考生物試題考點分類匯編(精

析).圖文

-1-

目錄專題一組成細胞的分

子.................................................................

2

專題二細胞的基本結

構.................................................................

4專題三

專題四

專題五

專題六

專題七

專題八

專題九

專題十

專題H■■一

專題十二

專題十三

專題十四

專題十五

專題十六

專題十七

專題十八

細胞的物質輸入和輸

出...........................................................6細

胞的能量供應和利

用...........................................................7細

胞的生命歷

程..............................................................

220遺傳的分子基

25遺傳的基本規(guī)

律................................................................

27人類遺傳病與伴性遺

物的變異與育

種................................................................44

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

論................................................................49

動物和人體生命活動的調

節(jié).....................................................51人體的

內環(huán)境與穩(wěn)

態(tài)...........................................................67植

物的激素調

節(jié).........................

69種群和群

落..........................

…,73生態(tài)系統(tǒng)和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保

84現(xiàn)代生物科技專

題...............................91

實驗與探

究.................................................................

..104

-2-

專題一組成細胞的分子

考點1細胞中的有機物

(2015福建卷,1,6分)1.人體內含有多種多樣的蛋白質,每種蛋白質

A、都含有20種氨基酸B、都是在細胞內發(fā)揮作用

C、都具有一定的空間結構D、都能催化生物化學反應

[答案]C

[命題立意]本題考查蛋白質的基本知識,考查識記和判斷能力。難度較

小。

[解析]生物體中組成蛋白質的氨基數(shù)約有20種,不是每種蛋白質都含

20種氨基數(shù),A錯誤;蛋白質可以在細胞內外發(fā)揮作用,甚至可以在體外發(fā)

揮作用,如某些醐,B錯誤;蛋白質是由肽鏈經(jīng)過盤曲、折疊形成其特有的

空間結構,C正確;蛋白質的功能多種多樣,只有作為酶的蛋白質可以催化

生物化學反應,D錯誤。

(2015新課標卷I,1,6分)L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DNA與ATP中所含元素的種類相同

B.一個tRNA分子中只有一個反密碼子

C.T2噬菌體的核酸由脫氧核糖核昔酸組成

D.控制細菌性狀的基因位于擬核和線粒體中的DNA上

【答案】D

【解析】組成DNA的單體是脫氧核昔酸,其元素組成是C、H、0、P、N;

而ATP的全稱是腺喋吟核甘三磷酸,與核甘酸的組成相似,其組成元素也是

C、H、0、P、N,A正確。tR\A只含有一個三聯(lián)體,對應三個堿基,只有一個

反密碼子,B正確。T2噬菌體為DNA病毒,其核酸為脫氧核糖核酸,基本組

成單位是脫氧核甘酸,C正確。細菌為原原生物,其細胞內只有一種核糖體

細胞器,不存在著復雜的細胞器,如線粒體等,D錯誤。

(2015新課標卷II,2,6分)2.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質組成,該酶能

結合到端粒上,以自身的RNA為模板合成端粒DNA的一條鏈,下列敘述正確

的是()

A.大腸桿菌擬核的DNA中含有端粒

B.端粒酶中的蛋白質為RNA聚合酶

C.正常人細胞的每條染色體兩端都含有端粒DNA

-3-

D,正常體細胞的端粒DNA隨細胞分裂次數(shù)增加而變長

2.【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有關端粒的知識,考查知識的記憶及信息獲取與分析

能力,難度較小。依

據(jù)端粒學說,端粒酶存在于染色體的兩端,以此排除A選項(大腸桿菌

無染色體);依據(jù)端粒

酶以自身RNA為模板合成端粒DNA判定端粒酶應該是逆轉錄酶而非RNA

聚合酶,故B錯;正

常細胞的端粒DNA序列在每次分裂后會縮短一截,故D項錯誤。

(2015年四川,1)下列在葉綠體中發(fā)生的生理過程,不需要蛋白質參與

的是

A.Mg吸收

答案:B

解析:Mg的吸收的主動運輸,需要載體蛋白的參與,A項錯誤;02擴

散為自由擴散,直接

跨越磷酯雙分子層結構,B項正確;光能轉換需要多種酶的催化作用,

C項錯誤;DNA復制

時需解旋酶及DNA聚合酶等的催化作用,D項錯誤。2+2+B.02擴散

C.光能轉換D.DNA復制

(2015年江蘇,1)下列關于淀粉、脂肪、蛋白質和核酸4種生物分

子的敘述,正確的是

A,都能被相應的酶水解B,都是水溶性物質

C.都含C、Hs0、N這4種元素D.都是人體細胞中的能源物質

考點2有機物的鑒定及細胞中的無機物

-4-

專題二細胞的基本結構

細胞膜、細胞器、細胞核的結構與功能

(2015年海南,1)細胞膜是細胞的重要結構。關于細胞膜的敘述,錯

誤的是

A.細胞膜是一種選擇透過性膜B.乙醇通過細胞膜需要消耗ATP

C.氨基酸借助膜蛋白可通過細胞膜D.蛋白質分子可以嵌入磷脂雙分

子層中

【答案】B

【解析】細胞膜是一種選擇透過性膜,其功能特點是具有一定的選擇

性,A正確;乙醇通過細胞膜的方式為自由擴散,不需要消耗ATP,B錯

誤:氨基酸跨膜運輸方式為主動運輸,需借助膜蛋白通過細胞膜,C正確;

蛋白質分子以不同程度地嵌入磷脂雙分子層中,D正確。(2015年海南,

2)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關于細胞結構的敘述,錯誤的是

A.細菌有核塘體,無葉綠體B.藍藻無細胞核,也無核糖體

C.水綿有細胞核,也有葉綠體D.酵母菌有細胞核,無葉綠體

【答案】

(ni

-nme枷IMFMIW.?TH?M5ra

?<4.—.“3.cJa?ri,一

?ftrM.tMMMM*.DIS.

B

(2015安徽卷,1,6分)血漿中的抗體是漿細胞產(chǎn)生的分泌蛋白。下

表列出的抗體肽鏈合成與抗體加工的場所,正確的是

選成抗體收貸今成場所抗體加工場所

A斛離的核■體英質、內斷網(wǎng)

B海禺的履修體涮|體、商爾勝體

C內質網(wǎng)上的收斷體港催體.內騰M

D內嶗”卜的抬箱體內城河.扃爾星體

[答案]D

[解析]抗體屬于分泌蛋白,分泌蛋白在糙面內質網(wǎng)上的核糖體上合成

后,直接進入內質網(wǎng),在內質網(wǎng)中經(jīng)過折疊包裝以小泡的形式從內質網(wǎng)中排

除,然后,再與高爾基體的膜融合,經(jīng)過一定的修飾之后,在從高爾基體上

以出芽的形式被高爾基體的包被,以小泡形式逐漸接近細胞膜,再與細胞膜

融合,蛋白質排除細胞。D正確。

-5-

(2015年北京,2)下列對各種生物大分子合成場所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酵母菌在高爾基體中合成膜蛋白B、肌細胞在細胞核中合成mRNA

C、T2噬菌體在細菌細胞核內合成DNAD、葉肉細胞在葉綠體外膜上合

成淀粉

【答案】

—f人■量?與■置*VUZ

MMtTM■???<>■MdMM?O?t^?aerWM.3,c??*此F

MWT34VM

B

(2015年四川,2)精子內的頂體由溶酶體特化而來。精卵識別后,頂體

膜與精子細胞膜融合,釋放溶醒體酶使卵子外層形成孔洞,以利于精卵融合

形成受精卵。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頂體內儲存的溶酶體酶是在精子的溶酶體中合成的

B.精子游向卵子所需的能量來自線粒體和細胞質基質

C.頂體膜和精子細胞膜融合體現(xiàn)生物膜的選擇透過性

D.受精卵中的遺傳物質一半來自父方另一半來自母方

答案;B

解析:頂體內儲存的;容酶體酶是在精子的核糖體中合成的,A項錯誤;

精子游向9JP子所需的能量來自線粒體和細恤質基質,B項正確「頂體膜和

精子細胞膜融合體現(xiàn)生物膜的流動性,C項錯誤,受精卵細胞核中的遺傳

物’質一半來自父方另一半來自母方,而細胞質中的遺傳物質主要來自母

方,D項錯誤,

(2015年廣東,1)下列各組細胞均具有單層膜的是C

A.液泡和高爾基體B.中心體和葉綠體C.溶酶體和高爾基體D.內質

網(wǎng)和線粒體

(2015年江蘇,26.8分)下圖為真核細胞結構及細胞為物質轉運的示意

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雙層膜包被的細胞器有(填序號)。

(2)若該細胞為人的漿細胞,細胞內抗體蛋白的合成場所有

(填序號),合成后通過

運輸?shù)剑ㄌ钚蛱枺┲羞M一步加工。

⑶新轉錄產(chǎn)生的mRNA經(jīng)一系列加工后

穿過細胞核上的轉運到細胞質

-6-

中,該結構對轉運的物質具有_________

性。

(4)若合成的蛋白質為丙酮酸脫氫酶,推測

該酶將被轉運到(填序號)發(fā)揮

專題三細胞的物質輸入和輸出

(2015新課標卷H,1,6分)1.將三組生理狀態(tài)相同的某植物幼根分

別培養(yǎng)在含有相同培養(yǎng)液的密閉培養(yǎng)瓶中,一段時間

后,測定根吸收某一礦質元素離子的量。培養(yǎng)條件及實驗結果見下表

?一■中'中Mrei>ki

1718

rr.

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有氧條件有利于該植物幼根對該離子的吸收B.該植物幼根對該離子

的吸收與溫度的變化無關

C.氮氣環(huán)境中該植物幼根細胞吸收該離子不消耗ATP

D.與空氣相比,氮氣環(huán)境有利于該植物幼根對該離子的吸收

L【答案】A

【解析】本題通過不同條件下幼根對離子吸收量實驗考查實驗分析能

力,難度較小。17c條件下氮氣(缺氧)環(huán)境下該植物幼根對離子的吸收

量比氧氣條件下低,說明幼根吸收離子需要消耗ATP,與空氣環(huán)境相比不利

于該植物幼根對離子的吸收,A正確,C、D錯誤。空氣中培養(yǎng),溫度為

17C,離子吸收量明顯高于3C,可知該植物幼根對離子吸收與溫度有關,B

錯誤。

(2015新課標卷0,3,6分)3,下列過程中,不屬于胞吐作用的是

A.漿細胞分泌抗體到細胞外的過程

B.mRNA從細胞核到細胞質的過程

C.分泌蛋白從胰腺的腺泡細胞到胞外的過程。。0

-7-

D.突觸小泡中的神經(jīng)遞質釋放到突觸間隙的過程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對胞比作用的理解與判斷,考查學生的分析理解能

力,難度較小。

胞吐是指大分子物質形成囊泡移到細胞膜與細胞膜融合,將大分子物質

排除細胞的現(xiàn)象。A、

C、D項皆屬于胞吐作用;B項mRNA從細胞核到細胞質是通過核孔,不

形成囊泡,不屬于胞吐作用,

(2015年海南,26.8分)回答下列問題:

(1)將貯藏的馬鈴薯(塊莖)放入蒸僻水中,水分通過—的方式進

入馬鈴薯細胞,引起馬鈴薯鮮重增加。隨著蒸儲水處理時間延長,該馬鈴薯

鮮重不再增加,此時,馬鈴薯細胞的滲透壓比處理前的。

(2)將高溫殺死的馬鈴薯細胞放入高濃度的NaCl溶液中,—(填

“會”或“不會”)發(fā)生質壁分離現(xiàn)象。

(3)將發(fā)芽的馬鈴薯制成勻漿,使其與斐林試劑發(fā)生作用,生成磚紅

色沉淀,說明該馬鈴薯勻漿中含有o

【答案】(1)自由擴散低(2)不會(3)可溶性還原糖

【解析】(1)將貯藏的馬鈴薯(塊莖)放入蒸儲水中,水分通過自由

擴散的方式進入馬鈴薯細胞,引起馬鈴薯鮮重增加。隨著蒸鐳水處理時間延

長,該馬鈴薯鮮重不再增加,此時由于細胞吸水,馬鈴薯細胞的滲透壓比處

理前的低。

(2)高溫殺死的馬鈴薯細胞其原生質層的選擇透過性功能喪失,放入

高濃度的NaCl溶液中,不會發(fā)生質壁分離現(xiàn)象。

(3)可溶性還原糖與斐林試劑發(fā)生作用,生成豉紅色沉淀;將發(fā)芽的

馬鈴薯制成勻漿,使其與斐林試劑發(fā)生作用,生成磚紅色沉淀,說明該馬鈴

薯勻漿中含有可溶性還原糖,

專題四細胞的能量供應和利用

考點1酶與ATP

(2015年江蘇,7)下列關于酶的敘述,正確的是

A.發(fā)燒時,欲減退是因為唾液淀粉酶失去了活性

B.口服多酶片中的胰蛋白酶可在小腸中發(fā)揮作用

C.用果膠酶澄清果汁時,溫度越低澄清速度越快

D.洗衣時,加少許白醋能增強加酶洗衣粉中酶的活性

(2015年海南,3)ATP是直接為細胞生命活動提供能量的有機物。關于

ATP的敘述,錯誤的

-8-

A.酒精發(fā)酵過程中有ATP生成B.ATP可為物質跨膜運輸提供能量

C.ATP中高能磷酸鍵水解可釋放能量D.ATP由腺喋吟、脫氧核糖和磷

酸組成

【答案】D

【解析】

酵母菌進行酒精發(fā)酵過程中有ATP生成,A正確;ATF可為主動運輸提

供能量,B正確;ATP中遠裒腺首的八

高能磷酸鍵水解可釋放能量,為生命活動供能,C正確;ATP由腺喋

吟、核糖和磷酸組成,D錯誤。

(2015年海南,4)關于生物體產(chǎn)生的酶的敘述,錯誤的是

A.酶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或RNAB.版酶能夠將尿素分解成氨和C02

C.蛋白酶和淀粉酶都屬于水解酶類D.纖維素酶能夠降解植物細胞壁

和細菌細胞壁

【答案】D

【解析】

酶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或RNA,A正確;胭酶能夠將尿素分解成氨和

C02,B正確;蛋白酶和淀粉酶都屬于水解酶類,C正確;纖維素酶能夠降解

植物細胞壁,細菌細胞壁的成分是肽聚糖,需用肽聚糖酶降解,D錯誤。

(2015年廣東,6)以下選項正確的是(A)

(2015年海南,10)取生理狀態(tài)相同的某種植物新鮮葉片若干,去除主

脈后剪成大小相同的小塊,隨機分成三等份,之后分別放入三種濃度的蔗糖

溶液(甲、乙、丙)中,一定時間后測得甲的濃度變小,乙的濃度不變,丙

的濃度變大。假設蔗搪分子不進出細胞,則關于這一實驗結果。下列說法正

確的是

A.實驗前,丙的濃度〉乙的濃度〉甲的濃度

B.乙的濃度不變是因為細胞內蔗糖濃度與乙的濃度相等

-9-

C.實驗中,細胞與蔗犍溶液間的水分移動屬于協(xié)助擴散

D.甲、丙的濃度變化是由水分在細胞與蔗糖溶液間移動引起的

【答案】D

【解析】

成熟的植物細胞是一個滲透系統(tǒng),當外界溶液濃度大于細胞液濃度時細

胞失水發(fā)生質壁分離現(xiàn)象,反之發(fā)生質壁分離復原現(xiàn)象,兩者濃度相等時,

吸水量與失水量相等,水分進出達到平衡狀態(tài):分析實驗結果可知,實驗過

程中,甲吸水、乙水分進出平衡、丙失水,所以實驗前甲的濃度>乙的濃度

>丙的濃度,A錯誤;乙的濃度不變是因為細胞外蔗糖濃度與乙的濃度相

等,水分進出平衡,B錯誤;實驗中細胞與蔗糖溶液間的水分移動屬于自由

擴散,C錯誤;甲、丙的濃度變化是由水分在細胞與蔗糖溶液間移動引起

的,D正確。

(2015年浙江,31.12分)現(xiàn)有一種細菌M,能夠合成某種酶,并

能分泌到細胞外。為了研究其培養(yǎng)時間與細胞數(shù)、細胞外酶濃度和總酶濃

度的變化關系,請根據(jù)以下提供的實驗材料寫出實驗思路,并預測實驗結

果。

實驗材料:若干個培養(yǎng)瓶、培養(yǎng)液、細菌M(要求與說明:實驗

僅設一組;實驗儀器、試劑、用具及操作不做要求;實驗條件適宜)

請回答;

(1)實驗思路:①

(2)預測實驗結果(設計一個坐標系,并繪制預測的細胞數(shù)、細

胞外酶濃度和總酶化曲線):

(3)測定總酶濃度E寸,應對細胞做處理。

【答案】(12分)

(1)①選取兩個培養(yǎng)瓶,分別編號為甲、乙兩組:②在甲、乙兩個培

養(yǎng)瓶中分別加入等量的培養(yǎng)液;③在甲瓶中加入細菌M,乙瓶不作任何操

作;④測定甲、乙兩培養(yǎng)瓶中細胞外酶的濃度及總酶的濃度.

(2)見下圖:

-IO-

CS)破碎

2%BB.ZJM.OftUZA

uCAW9SMI竄fMtit

、、nnrftFtrWHHR".

考點2細胞呼吸

(2015年四川,3)下列是以酵母菌為材料進行的實驗,有關敘述錯誤的

A.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可用澳麝香草酚藍檢測產(chǎn)生的C02

B.用酵母菌發(fā)酵釀制果酒,選擇酸性重輅酸鉀檢測產(chǎn)生的酒精

C.探究酵母菌種群數(shù)量變化,應設空白對照排除無關變量干擾

D.用稀釋涂布平板法培養(yǎng)計數(shù),應選擇有30?300菌落數(shù)的平板

答案:A

解析:溟麝香草酚藍可用來檢測細胞呼吸產(chǎn)生的CO2,但酵母菌進行有

氧呼吸和無氧呼吸時均可產(chǎn)生C02,A項錯誤;檢測酵母菌發(fā)醉釀制的果酒

時,可選擇酸性重倍酸鉀進行檢測,B項正確;探究酵母菌種群數(shù)量變化,

應設空白對照排除無關變量干擾,C項正確;用稀釋涂布平板法培養(yǎng)計數(shù),

為保證實驗結果可靠,應選擇有30?300菌落數(shù)的平板進行計數(shù),D項正

確。

(2015年四川,4)在適宜溫度和大氣CO2濃度條件下,測得某森林中林

冠層四種主要喬木的幼苗葉片的生理指標(見下表)°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4H念急"和J畬,如卜京?)

A.光強大于140umol?in?s,馬尾松幼苗葉肉細胞中產(chǎn)生的02全部

進入線粒體-2-1

-11-

B.光強小于1255Hmol?m-s,影響苦儲幼苗光合速率的環(huán)境因素是

C02濃度

C.森林中生產(chǎn)者積累有機物的能量總和,即為輸入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總能

D.在群落演替過程中,隨著林冠密集程度增大青岡的種群密度將會增

答案:D

解析:140口0101?11】?$為馬尾松植株的光飽和點,當光強大于

140nmol-m-s時馬尾松幼苗葉肉細胞中產(chǎn)生的02除進入線粒體外,還擴

散至細胞外,A項錯誤:光強小于1255umol?m*s,影響苦儲幼苗光合速

率的環(huán)境因素是光照強度,B項錯誤:森林中生產(chǎn)者制造有機物的能量總

和,即為輸入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總能量,C項錯誤;由表格信息可知,青岡的光

補償點較低,因而更適應弱光環(huán)境,在群落演替過程中,隨著林冠密集程度

增大青岡的種群密度將會增加,D項正確。

(2015安徽卷,291,9分)

(9分)科研人員探究了不同溫度(25℃和0.5℃)條件下密閉容器內

藍莓果實的C02生成速率的變化,結果見圖1和圖2.

-2-1-2-1-2-1-2-1

(1)由圖可知,與25℃相比,0.56條件下果實的C02生成速率較

低,主要原因是;隨著果實儲存時間的增加,密閉容器內的

—濃度越來越高,抑制了果實的細胞呼吸。該實驗還可以

通過檢測濃度的變化來計算呼吸速率。

(2)某同學擬驗證上述實驗結果,設計如下方案;

①稱取兩等份同一品種的藍莓果實,分別裝入甲、乙兩個容積相同的瓶

內,然后密封。②將甲、乙瓶分別置于25c和0.5C條件下儲存,每隔一

段時間測定各瓶中的C02濃度。③記錄實驗數(shù)據(jù)并計算C02生成速率。

為使實驗結果更可靠,請給出兩條建議,以完善上述實驗方案(不考慮

溫度因素)。

-12-

a.,

b,。

29I、[答案]⑴低溫降低了細胞呼吸相關酶活性C0202

(2)a、選取的果實成熟度還應一致;b、每個溫度條件下至少有3

個平行重復實驗

[解析](1)由圖可知,與25℃相比,0.5℃條件下的C02生成速率較

低,主要原因是低溫降低了細胞呼吸相關酶活性;隨著果實儲存時間的增

加,密閉容器內的C02濃度越來越高,抑制了果實的細胞呼吸,該實驗還可

以通過檢測02濃度變化來計算呼吸速率。(3)根據(jù)單一變量原則,選取

的果實成熟度還應一致;根據(jù)可重復性原則,每個溫度條件下至少有3個平

行重復實驗。

考點3光合作用

(2015福建卷,3,6分)3、在光合作用中,RuBP竣化酶能催化C02+C5

(BPRuBP)-2c3。為測定RuBP竣化酶的活性,某學習小組從菠菜葉中提

取該酶,用其催化C5與C02的反應,并檢測產(chǎn)物14C3的放射性強度。下列

分析錯誤的是

A、菠菜葉肉細胞內EuBP竣化前催化上述反應的場所是葉綠體基質

B、RuBP竣化酶催化的上述反應需要在無光條件下進行

C、測定RuBP叛化酶活性的過程中運用了同位素標記法

D、單位時間內C3生成量越多說明RuBP竣化酶活性越高

[答案]B

[命題立意]本題考查光合作用暗反應的相關知識,考查識記和理解能

力。難度適中。

[解析]由題意可知,該酶催化的過程為光合作用暗反應過程中的C02的

固定,反應場所是葉綠體基質,A正確;暗反應指反應過程不依賴光照條

件,有沒有光,反應都可進行,B錯誤;對14co2中的C元素進行同位素

標記,檢測C3的放射性強度,可以用來測定RuBP粉化酶的活性,C正確;

C3的生成量的多少表示固定過程的快慢,可以說明該酶活性的高低,D正

確。

(2015安徽卷,2,6分)右圖為大豆葉片光合作用暗反應階段的示

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C02的固定實質上是將ATP中的化學能轉變?yōu)镃3中的化學能

B.CO2可直接被

“2C3、ATP

C02

C5<Z

(CH20)

[H]還原,再經(jīng)過一系列的變化形成糖類14141414

-13-

C.被還原的C3在相關酶的催化作用下,可再形成C5

D.光照強度由強變弱時,短時間內C5含量會升高

[答案]C

[解析]根據(jù)圖示可知:CO2+C5f2c3是二氧化碳的固定,ATP中的能量

轉化到有機物中,成為穩(wěn)定的化學能,不參與C02的固定,A錯誤;

C02+C5-2C3是二氧化碳的固定,[H]不參與C02的固定反應,B錯誤;被

還原的C3在有關酶的催化作用下,可以再形成C3,稱為卡爾文循環(huán),C正

確;光照強度由強變弱時\在短時間內,造成[H]和ATP減少,C5的合成速

率下降,而其分解速率不變,所以C5的含量會下降,D錯誤。

(2015年海南,24)將一株生長正常的某種植物里于密閉的玻璃容器

內,在適宜條件下光照培養(yǎng)c從照光開始,凈光合速率隨著時間延長逐漸下

降直至為0。之后保持不變。在上述整時間段內,玻璃容器內C02濃度表現(xiàn)

出的變化趨勢是

A.降低至一定水平時再升高B.持續(xù)保持相對穩(wěn)定狀態(tài)

C.降低至一定水平時保持不變D.升高至一定水平時保持相對穩(wěn)定

【答案】C

【解析】密閉容器內的植物在光照條件下既能進行光合作用也能進行有

氧呼吸,植物凈光合速率二實際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凈光合速率只要大于

0,則光合作用消耗的C02量就大于有氧呼吸釋放的C02量;根據(jù)題意,從

照光開始,凈光合速率隨著時間延長逐漸下降直至為0,之后保持不變。說

明密閉容器內的C02濃度從光照開始就下降,當凈光合速率隨著時間延長逐

漸下降直至為0時,密閉容器內的C02濃度停止下降下降,然后凈光合速率

為0保持不變,密閉容器內的C02濃度保持不變,所以C正確。

(2015重慶卷,4,6分)4.將題4圖所示細胞置于密閉容器中培養(yǎng)g

在不同光照強度下,細胞內外的C02和02濃度在短時間內發(fā)生了相應的變

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①胞外co浪度

④胞外Q濃度

虺?國適宜條件卜懸濘培養(yǎng)

的水稻M肉細料示意圖

A.黑暗條件下①增大,④減小

-14-

B.光強度低于光補償點時,①、③增大

C.光強度等于光補償點時,②、③保持不變

D.光強度等于光飽和點時,②減小,④增大,

【答案】B

【解析】黑暗條件下該細胞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只能進行呼吸作用,因

此胞外C02濃度會增大,而胞外02濃度會減小,A項正確;光強低于光補

償點時,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同樣會導致胞外C02濃度會增大,而02

濃度會減小,B項錯誤:光強等于光補償點時,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胞

外二氧化碳濃度和氧氣濃度保持穩(wěn)定,C項正確;光強等于光飽和點時,光

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該植物需從外界吸收C02而釋放02,導致C02濃度

會減小,02濃度增大,D項正確。

(2015年山東,4)下列有關細胞內物質含量比值的關系,正確的是

A.細胞內結合水/自由水的比值,種子萌發(fā)時比休眠時高

B.人體細胞內02/C02的比值,線粒體內比細胞質基質高

C.神經(jīng)纖維膜內K"Na+的比值,動作電位時比靜息電位時高

D.適宜條件下光合作用過程中C5/C3的比值,停止供應C02后比停止

前高

答案:D

解析:本題綜合考查運用不同條件下重要生理過程中,相關物質相對量

的變化分析。自由水相對含量越高,其代謝就越旺盛,02、。02的跨膜運

輸方式是自由擴散一一順濃度梯度,02是從細胞質基質向線粒體運輸,而

C02恰相反的方向運輸;靜息電位形成時,K+外流,致使膜內K+濃度低,動

作電位形成時,Na+內流,致使膜內Na+濃度高;停止C02供應后,C02固

定停止,致使C5不能消耗,而C3不能形成。

(2015年江蘇,21多選)為研究高光強對移栽幼苗光合色素的影響,某

同學用乙醇提取葉綠體

色素,用石油酸進行紙層析,右圖為濾紙層析的結果(I、II、III、IV、V

素條帶)。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強光照導致了該植物「十綠素含量降低

B.類胡蘿卜素含量增加有利于該植物抵御強光照

C.色素m、IV吸收光譜的吸收峰波長不同

D.畫濾液線時,濾液在點樣線上只能畫一次

(2015年海南,9)植物甲與植物乙的凈光合速率隨葉片溫度(葉溫)

變化的趨勢如圖所示。

-15-

錯誤的是

A.植物甲和乙光合作用所需要的能量都來自于太陽能

B.葉溫在36?50℃時,植物甲的凈光合速率比植物乙的高

C.葉溫為25℃時,植物甲的光合與呼吸作用強度的差值不同于植物乙

D.葉溫為35c時,甲、乙兩種植物的光合與呼吸作用強度的差值均為

0

【答案】

(Ml

ALwiwmww.

fill1-TKSCZBHIXnTU.■HXf、

oea.

D

(2015新課標卷I,29,9分)29.為了探究不同光照處理對植物光合

作用的影響,科學家以生長狀態(tài)相同的某種植物為材料設計了A、B、C、D

四組實驗。各組實驗的溫度、光照強度和CO2濃度等條件相同、適宜且穩(wěn)定,

每組處理的總時間均為135s,處理結束時測定各組材料中光合作用產(chǎn)物的

含量。處理方法和實驗結果如下;

A組:先光照后黑暗,時間各為67.5s:光合作用產(chǎn)物的相對含量為

50%

B組:先光照后黑暗,光照和黑暗交替處理,每次光照和黑暗時間各為

7.5s;光合作用產(chǎn)物的相對含量為70乳

C組:先光照后黑暗,光照和黑暗交替處理,每次光照和黑暗時間各為

3.75ms(毫秒);光合作用產(chǎn)物的相對含量為94機

D組(對照組):光照時間為135s;光合作用產(chǎn)物的相對含量為

100%。

回答下列問題:

(1)單位光照時間內,C組植物合成有機物的量(填“高于”、“等

于”或“低于”)D組植物合成有機物的量,依據(jù)是;C組和D組的實驗結

果可表明光合作用中有些反應不需要,這些反應發(fā)生的部位是葉綠體的。

-16-

(2)A、B、C三組處理相比,隨著的增加,使光下產(chǎn)生的能夠及時

利用與及時再生,從而提高了光合作用中CO2的同化量。

【答案】(1)高于C組只用了D組一半的光照時間,其光合作用產(chǎn)物

的相對含量卻是D組的94%光照基質

(2)光照和黑暗交替頻率ATP和還原型輔酶H

【解析】(1)在該實驗中,作為對照組的D組,其是全光照135s,而

C組實驗的處理是光照和黑暗交替進行,即其僅用了D組的一半時間的光

照,但卻合成的有機物的量是94%(D組為100%),故單位光照時間內,C

組植物合成有機物的量高于D組植物合成有機物的量。C組光照時間的縮

短,說明在光合作用過程中,有些反應,如暗反應不需要光照,而這個過程

發(fā)生在葉綠體的基質中。

(2)光合作用過程有兩個階段:光反應階段和暗反應階段。光反應階

段必須在光下進行,其將水分解,產(chǎn)生ATP和還原型輔酶n(口口)用于暗

反應。AsB、C三組處理相比,隨著光照時間間隔的減少,光照頻率的增

加,使光下產(chǎn)生的ATP和[H]能夠及時被利用與再生,從而提高了光合作用

中。02的同化量。

(2015年北京,31.16分)

研究者用儀器檢測擬南芥葉片在光-暗轉換條件下C02吸收量的變化,

每2s記錄一個實驗數(shù)據(jù)并在圖中以點的形式呈現(xiàn)。

時間(8)

-17-

(1)在開始檢測后的200s內,擬南芥葉肉細胞利用光能分解,同化

C02o

而在實驗的整個過程中,葉片可通過將儲藏在有機物中穩(wěn)定的化學能

轉化為和熱能。

(2)圖中顯示,擬南芥葉片在照光條件下,CO2吸收量在umol.ms范

圍內,在300s

時C02達到2.2umoLnis。由此得出,葉片的總(真實)光合速率大約

是nmolC02.mso(本小題所填數(shù)值保留到小數(shù)點后一位)

(3)從圖中還可看出,在轉入黑暗條件下100s以后,葉片的C02釋

放,并達到

一個相對穩(wěn)定的水平,這提示在光下葉片可能存在一個與在黑暗中不同

的呼吸過程。

(4)為證明葉片在光下呼吸產(chǎn)生的C02中的碳元素一部分來自葉綠體

中的五碳化合物,可

利用技術進行探究。

【答案】(1)水細胞呼吸ATP中的化學能(2)0.2?0.6釋放量

2.4-2.8

(3)逐漸減少(4)C同位素示蹤

r(iiIPmxsaxQ

14-2-1-2-1-2-1

以看到“點”的重心逐漸上升,也就是說明葉片釋放的C02量在逐步減

少。(4)探究化學元素的去向,往往采用的是C同位素示蹤技術。

(2015年廣東,26,16分)為推動生態(tài)文明建設,國務院發(fā)布發(fā)了

《人氣與染染防冶

行動計劃》某科研小組開展酸雨與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研究,下表是不同PH值

的酸雨對三種植物葉

綠素含量(mg/g)影響的結果。

maL42.0

KHz.6(?工Mctfllkitsitliii

■,lit1.U(UX)2WAHI

irits1絲,倒,t1?例》

14

注:括號內為與同種植物對照實驗的相對百分比

-18-

(1)葉綠素位于葉綠體內的類囊體薄膜上,提取后經(jīng)層分離,擴散最

慢的色素呈黃綠色,酸雨中的S04破壞葉綠素,導致光反就產(chǎn)生[用、

ATP和02(產(chǎn)物)減少,由于光反應速率降低,將直接影響暗反應過程中

的C3的還原,最后導致(CH20)生成減少。

(2)由表可知;①隨著酸雨ph值的降低,葉綠素含量受影響程度增

大:②不同植物葉綠素含量不相同:③不同植物的葉綠素含量受酸雨的

影響不同,臘梅最大,木樨最小,

(3)長期酸雨影響導致部分生物死亡,使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抵抗力穩(wěn)定性

降低,原因是生物種類數(shù)減少,營養(yǎng)結構變簡單,抵抗外界干擾的能力下

降。

(2051年山東,26.11分)油菜果實發(fā)育所需的有機物主要來源于果皮的

光合作用。

*

0

0

*?

!(?

用乙

(1)油菜果皮細胞通過光合作用固定C02的細胞器是。光合作用產(chǎn)生

的有機物主要是以蔗糖的形式運輸至種子。種子細胞內的蔗糖濃度比細胞外

高,說明種子細胞吸收蔗糖的跨(穿)膜運輸方式是0

(2)圖甲表示在適宜條件下油菜果實凈光合速率與呼吸速率的變化。

分析可知,第24天的果實總光合速率(填“大于”或“小于”)第12天

的果實總光合速率。第36天后果皮逐漸變黃,原因是葉綠素含量減少而

(填色素名稱)的含量基本不變。葉綠素含量減少使光反應變慢,導致光反

應供給暗反應

的和減小,光合速率降低。

-19-

(3)圖乙表示油菜種子中儲存有機物含量的變化。第36天,種子內含

量最高的有機物可用染液檢測;據(jù)圖分析,在種子發(fā)育過程中該有機物由

轉化而來。

答案,(1)葉綠體主動擴散

(2)小于類胡蘿卜素(或葉黃素和胡蘿卜素)[H](或NADPH)

ATP(注:兩空可顛倒)

(3)蘇丹山(或蘇丹W)可溶性糖和淀粉

解析;本題以油菜果實發(fā)育所需的有機物的主要來源實驗研究數(shù)據(jù)結果

為情景綜合考查光合作用的場所、過程、計算以及化合物的鑒定、運輸方式

等基礎知識。并應用分析曲線圖和柱形圖的數(shù)據(jù)?,獲得結論解析問題的能

力。

油菜果實發(fā)育所需的有機物主要來源與果皮的光合作用,其場所為葉綠

體。逆濃度的跨膜運輸方式為主動運輸。

總光合速率=凈光合速率十呼吸速率,結合圖甲柱形圖數(shù)據(jù)分析可知:第

24天小于第12天的總光合速率。果皮逐漸變黃原因是葉綠素減少而與黃色

有關的類胡蘿卜素(葉黃素和胡蘿卜素)的含量基本不變。光反應為暗反應

提供[H](或NADPH)和ATPo

分析圖乙曲線圖可知第36天含量最高的有機物是脂肪,因此可用蘇丹

IH(或蘇丹IV)進行鑒定,呈現(xiàn)橘黃色(或紅色)。由題意知,該物質由其他物

質轉化而來,則該物質增多時,被轉化的物質將逐漸減少,據(jù)圖分析可知是

有可溶性糖和淀粉轉化的。

(2015年江蘇,27.8分)為了研究2個新育品種Pl、P2幼苗

的光合作用特性,研究人員分別測定了新

育品種與原種(對照)葉片的凈光合速率、

蛋白質含量和葉綠素含量,結果如下圖所

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20-

(1)圖1的凈光合速率是采用葉齡一致的葉片,在相同的實

驗條件下,測得的單位

時間、單位葉面積_________的釋放量。

(2)光合作用過程中,與結合生成,消耗的由

經(jīng)過一系列反應再生。

(3)由圖可知,P1的葉片光合作用能力最強,推斷其主要原因有:一方面

是其葉綠素含量較高,可以產(chǎn)生更多的_________;另一方面是其蛋白質含

量較高,含有更多的0

(4)栽培以后,P2植株干重顯著大于對照,但籽實的產(chǎn)量并不高,最可能

的生理原因是0

(2015年浙江,30.14分)植物葉肉細胞光合作用的碳反應、蔗糖

與淀粉合成代謝途徑如圖所示。圖中葉綠體內膜上的磷酸轉運器轉運出1

分子三碳糖磷酸的同時轉運進1分子Pi(無機磷酸)。

請回答:

(1)磷除了是光合作用相關產(chǎn)物的組分外,也是葉綠體內核酸和

________的組分。

(2)卡爾文循環(huán)中3-磷酸甘油酸生成三碳糖磷酸的還原反應屬于

-21-

(3)若蔗糖合成或輸出受阻,則進入葉綠體的數(shù)量減

少,使三碳糖磷酸大量積累于中,也導致了光反應中合成

數(shù)量下降,卡爾文循環(huán)減速。上述這種三碳糖磷酸對卡爾文循

環(huán)的調節(jié)屬于___________o此時過多的三碳糖磷酸將用于

一,以皤持卡爾文循環(huán)運行。

【答案】(14分)

(1)酶

(2)還原過程

(3)Pi葉綠體內外膜的間隙ATP反饋調節(jié)還原過程

I"二BWIBvVdgE-i*

Q■?.丁?,?彳:?

-22-

專題五細胞的生命歷程

考點1細胞的增殖

(2015年天津,4)低溫誘導可使二倍體草魚卵原細胞在減數(shù)第一次分

裂時不形成紡錘體,從而產(chǎn)生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的卵細胞,此卵細胞與精子結

合發(fā)育成三倍體草魚胚胎。上述過程中產(chǎn)生下列四種細胞,下圖所示四種細

胞的染色體行為(以二倍體草魚體細胞含兩對同源染色體為例)可出現(xiàn)的是

()

【答案】

■■waarm。”WE!,

-1*?iMMMMMMA?

??a司—fi■電■■■MbhiiB.fwnwq

*wrcM.???E?n?,—”4■am-7?,,?廉???中

tVaMM.■??,????一.<NW?aaHMfv?Cwa*M?K.

ne?D

B

(2015重慶卷,1,6分)1.比較胚胎干細胞與胰腺泡細胞,相同的是

A.線粒體的功能B.發(fā)育的全能性

C.膜蛋白的種類和數(shù)量D.內質網(wǎng)上核糖體的數(shù)量

【答案】A

【解析】胚胎干細胞發(fā)育的全能性高于胰腺腺泡細胞,B項錯誤:由于

胰腺腺泡細胞需分泌消化酶,因此附著在內質網(wǎng)上的核糖體數(shù)量較多,同時

不同功能的細胞中膜蛋白的種類和數(shù)量也不同,可見C、D項均錯誤;線粒

體在不同的細胞中均是提供能量,因此A項正確。

-23-

(2015年浙江,2)下列有關細胞周期和細胞分裂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不同生物的細胞大小和數(shù)目不同,但細胞周期長短相同

B.同一生物各種組織的細胞周期長短相同,但Gl、S、G2和M期長

短不同

C.若在G2期加入DNA合成抑制劑,則有絲分裂前期每個染色體仍含

有2條染色單體,子細胞染色體數(shù)目與母細胞的相同

D,減數(shù)分裂前期I同源染色體配對,每個染色體含有4條染色單

體,子細胞染色體數(shù)目為

【答案】

JL■-tW<?WMBMMI*09.工。■M4W.Bl

<vVvAFVM"MP:rAR

..MB,:■[?■■一6”?■H?

c

考點2細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變

(2015年北京,3)流式細胞儀可根據(jù)細胞中DNA含量的不同對細胞分

別計數(shù)。研究者用某抗癌物處理體外培養(yǎng)的癌細胞。24小時后用流式細胞

儀檢測,結果如圖。對檢測結果的分析不正確的是()

Ko

coo

400

200

A、b峰中細胞的DNA含量是a峰中的2倍

B、a峰和b峰之間的細胞正進行DNA復制

C、處于分裂期的細胞均被計數(shù)在a峰中

D、此抗癌藥物抑制了癌細胞DNA的復制

【答案】C

【解析】由圖可知,在b峰中細胞的DNA含量為80,而a峰中細胞的

DNA含量為40;在a

-24-

峰與b峰之間細胞內的DNA在逐漸加倍,所以正進行著DNA分子的復

制;通過實驗組和對照組中,b峰細胞的數(shù)量可以看出,實驗組中進行DNA

復制的癌細胞數(shù)量明顯減少,則說明該藥物對癌細胞DNA復制有抑制作用;

在細胞分裂期中前、中、后三個時期的細胞應位于b峰,而末期的細胞應位

于a峰處,所以C錯誤。

(2015年山東,2)關于細胞生命歷程的敘述,正確的是

A.胚胎細胞中存在與細胞凋亡有關的基因

B.原癌基因與抑癌基因在正常細胞中不表達

C.真核細胞不存在無絲分裂這一細胞增殖方式

D.細胞分化過程中蛋白質種類和數(shù)量未發(fā)生變化

2.答案,A

解析:本題直接考查細庖生命歷程相關基礎知識的理解掌握能力。同一

個體所有體細胞均來源于同一受精卵有絲分裂,且有絲分裂將經(jīng)半保留復制

后的核DNA平均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所以分化(或凋亡、衰老)的細胞遺

傳物質并未改變,其形態(tài)功能不同的原因是在個體發(fā)育過程中,不同的細胞

中遺傳信息的執(zhí)行情況不同(基因選擇性表達的結果),從而產(chǎn)生不完全相同

的蛋白質: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是細胞內的正?;?,原癌基因主要負責調

節(jié)細胞周期,控制細胞生長和分裂的進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細胞不正常

增殖。當致癌因子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發(fā)生突變,導致正常細胞的生長和

分裂失控而變成癌細胞。蛙的紅細胞增殖方式為無絲分裂。

(2015年江蘇,2)下列關于人體細胞增殖、分化、衰老、凋亡和癌變

的敘述,正確的是

A.細胞的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強

B.癌細胞具有細胞增殖失控的特點

C.正常細胞的衰老凋亡必將使個體衰老死亡

D.幼年個體生長需細胞增殖,成年后不需細胞增殖

(2015年江蘇,6)下圖所示為來自同一人體的4種細胞,下列敘述正

確的是

A.因為來自同一人體,所以各細胞

中的DNA含量相同

B.因為各細胞中攜帶的基因不同,

所以形態(tài)、功能不同

C.雖然各細胞大小不同,但細胞中含量最

多的化合物相同

杯經(jīng)擢*弗策第AMa小層I:皮

-25-

D.雖然各細胞的生理功能不同,但吸收葡萄糖的方式相同

(2015年海南,5)關于細胞凋亡的敘述,錯誤的是

A.細胞凋亡受細胞自身基因的調控B.細胞凋亡也稱為細胞編程性死

C.細胞凋亡不出現(xiàn)在胚胎發(fā)育過程中D.被病原體感染的細胞可通過

細胞凋亡清除

【答案】C

【解析】細胞凋亡受細胞自身基因的調控,是正常的細胞生命活動,A

正確;細胞凋亡也稱為細胞編程性死亡,B正確;細胞凋亡可出現(xiàn)在個體發(fā)

育全過程中,C錯誤;被病原體感染的細胞清除屬于細胞凋亡,D正確。

(2015年海南,6)關于人體造血干細胞的敘述,錯誤的是

A.造血干細胞與成熟紅細胞中的酶存在差異B.造血干細胞分化為成

熟紅細胞的過程是可逆的

C.健康成年人的造血干細胞主要存在于其骨髓中D,造血干細胞分化

形成的紅細胞和白細胞壽命不同

【答案】B

造血干細胞與成熟紅細胞中的酶存在差異,是基因選擇性表達的結果,

A正確;哺乳動物成熟紅細胞沒有細胞核與各種細胞器,造血干細胞分化為

成熟紅細胞的過程是不可逆的,B錯誤;健康成年人的造血干細胞主要存在

于其骨髓中,C正確:造血干細胞分化形成的紅細胞和白細胞壽命不同,是

細胞分化的結果,D正確。

-26-

專題六遺傳的分子基礎

考點1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DNA分子的結構和復制

(2015年海南,11)關于蛋白質的敘述,錯誤的是

A.rRNA能參與蛋白質的生物合成B.DNA和蛋白質是染色體的組成成

C.人體血漿中含有漿細胞分泌的蛋白質D.核糖體上合成的蛋白質不

能在細胞核中發(fā)揮作用

【答案】I)

【解析】

rRNA是核糖體的組成成分,核糖體是蛋白質合成的場所,A正確;DNA

和蛋白質是染色體的組成成分,B正確;人體血漿中含有漿細胞分泌的抗

體,抗體屬于蛋白質,C正確;核糖體上合成的蛋白質可通過核孔進入細胞

核,在細胞核中發(fā)揮作用,D錯誤。

考點2基因指導蛋白質的合成和基因對性狀的控制

(2015安徽卷,4,6分)QB噬菌體的遺傳物質(QBRNA)是一條單

鏈RNA,當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后,QBRNA立即作為模板翻譯出成熟蛋白、

外殼蛋白和RNA復制酶(如圖所示),然后利用該復制酶復制QBRNA。下

列敘述正確的是

成科篇白外竟擊白RX4艮制?

-27-

A.Q0RNA的復制需經(jīng)歷一個逆轉錄的過程

B.QBRNA的復制需經(jīng)歷形成雙鏈RNA的過程

C.一條QBRNA模板只能翻譯出一條肽鏈

D.QBRNA復制后,復制酶基因才能進行表達

[答案]B

[命題立意]本題考查基因的復制和表達的相關知識,考查識記和理解能

力。難度適中。

[解析]QBRNA的復制不需要經(jīng)歷逆轉錄過程,是由單鏈復制成雙鏈,

再形成一條與原來的單鏈相同的子代RNA,所以A錯誤,B正確;由圖可以

看出一條QBRNA模板翻譯出的肽鏈至少三條,C錯誤:由題意可知:有

Q6RNA復制酶,QBRNA的復制才能進行,QBRNA復制酶基因的表達在

Q6RNA的復制之前,D錯誤°

(2015新課標卷I,5,6分)5.人或動物PrP基因編碼一種蛋白

(PrP),該蛋白無致病性。PrP的空間結構改變后成為PrP(骯粒),就具

有了致病性。PrP可以誘導更多的PrP轉變?yōu)镻rP,實現(xiàn)骯粒的增殖,可以

引起瘋牛病。據(jù)此判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月元粒侵入機體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組中

B.骯粒的增殖方式與肺炎雙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

C,蛋白質空間結構的改變可以使其功能發(fā)生變化

D.PrP轉變?yōu)镻rP的過程屬于遺傳信息的翻譯過程

【答案】C

【解析】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分子片段,而麻粒為蛋白質,不能整

合到宿主細胞的基因組中,A錯誤:骯粒通過誘導正常的蛋白質轉變?yōu)镻rP

(阮粒)而實現(xiàn)骯粒的增殖,而肺炎雙球菌的增殖方式是細胞的二分裂,B錯

誤;“PrP的空間結構改變后成為PrP(骯粒),就具有了致病性”,說明蛋

白質的空間結構改變導致其功能發(fā)生了變化,C正確;PrP轉變?yōu)镻rP的過

程是在某些因素的作用下導致的蛋白質空間結構的變化,遺傳信息存在于基

因上,它通過轉錄和翻譯兩個過程才能形成相應的蛋白質,D錯誤。

(2015重慶卷,5,6分)5.結合題圖5分析,下列傳述錯誤的是

scccBcBccBcsccscsccc

-28-

A,生物的遺傳信息儲存在DNA或RNA的核昔酸序列中

B.核酸背序列不同的基因可表達出相同的蛋白質

C.遺傳信息傳遞到蛋白質是表現(xiàn)型實現(xiàn)的基礎

D.編碼蛋白質的基因含遺傳信息相同的兩條單鏈

【答案】D

【解析】核酸分子中核甘酸的排列順序就代表著遺傳信息,A項正確;

由于密碼子的簡并性等原因,不同的核甘酸序列可表達出相同的蛋白質,B

項正確:基因通過控制蛋白質的合成來控制生物的性狀,因此遺傳信息傳遞

到蛋白質是表現(xiàn)型實現(xiàn)的基礎,C項正確;構成基因的兩條鏈是互補的,其

堿基排列順序不同,D項錯誤.

(2015年四川,6)M基因編碼含63個氨基酸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