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滬教版八年級生物上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1頁
2025年滬教版八年級生物上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2頁
2025年滬教版八年級生物上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3頁
2025年滬教版八年級生物上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4頁
2025年滬教版八年級生物上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滬教版八年級生物上冊階段測試試卷271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6題,共12分)1、【題文】在兒童和青少年的骨中,有機物的含量超過1/3,骨柔韌,彈性大,易變形,所以青少年要A.睡較柔軟的彈簧床B.背單肩書包C.少參加體育運動D.注意坐、立、行的姿勢2、科學家把蟑螂放在實驗室里,人為地將實驗室的白天和黑夜加以顛倒,大約經過一個星期,蟑螂就在人造的“黑夜”時間活動(盡管實際上是白天).這種現象的發生是()A.晝夜節律B.季節節律C.潮汐節律D.生物鐘調節3、在下列細菌中,對人體有害的是()A.醋酸桿菌B.結核桿菌C.棒狀桿菌D.乳酸細菌4、某成年影視演員身高只有80厘米,其原因是()A.胰島素分泌不足B.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C.幼年時期生長激素分泌不足D.成年時期生長激素分泌不足5、某同學攝入的混合性食物在消化道內消化、分解,最終得到的一組消化終產物是()A.蛋白質、淀粉、脂肪B.氨基酸、麥芽糖、甘油、脂肪酸C.二氧化碳、水、尿素D.氨基酸、葡萄糖、甘油、脂肪酸6、下列省區全部位于北方地區的一組是()A.黑、吉、遼、冀B.魯、蘇、皖C.甘、寧、川D.鄂、豫、贛評卷人得分二、多選題(共9題,共18分)7、研究生物進化的基本方法是()

A.實驗法。

B.類似法。

C.比較法。

D.證明法。

8、下列各項可遺傳的變異是()A.通過整容做出來的雙眼皮B.某舉重運動員的下肢肌肉長得特別粗壯C.人的血型有A型、B型、O型和AB型D.人的膚色有白色、黃色和黑色9、下列屬于國家一級保護生物的是()A.白鰭豚B.大鯢C.桫欏D.蘇鐵10、如圖表示的是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之間的關系.圖中能形成食物鏈的是()A.①→④→①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11、如圖,土地資源利用類型搭配正確的是()

A.a--旱地B.b--水田C.c--林地D.d--草地12、不同溫度帶內,人們的生產與生活有一定的差異。下列選項中,符合暖溫帶特點的是()A.適宜生長棗樹、蘋果等果樹B.農作物兩年三熟或一年兩熟C.民居一般高大寬敞,便于通風散熱D.居民一般以米飯為主食13、原來被稱作“北大荒”的東北平原,現早已成為全國著名的“北大倉”。下列關于東北平原和華北平原的比較,正確的是()A.東北平原—冬小麥,華北平原—春小麥B.東北平原—一年一熟,華北平原—兩年三熟或一年兩熟C.東北平原—中溫帶,華北平原—暖溫帶D.東北平原—濕潤地區,華北平原—半濕潤地區14、用免疫學原理分析,以下可以被稱為抗原的是()A.食物中的蛔蟲卵B.注射到人體內的葡萄糖。

C.注入人體內的卡介苗D.侵入人體的水痘病毒15、【題文】根據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豌豆的矮莖和矮莖雜交,長成的植株一定是矮莖B.豌豆的高莖和高莖雜交,長出的植株也可能出現矮莖C.雜種高莖豌豆的種子種下去長成的植物還是高莖豌豆D.豌豆的高莖與矮莖雜交,下一代一定是高莖評卷人得分三、填空題(共5題,共10分)16、農作物從土壤中吸收的水分,通過莖內的運輸到葉。草本植物的莖中沒有,因而不能逐年加粗。17、是生態系統中的生產者,它能將無機物合成為,同時將太陽的光能儲存在有機物中,為生態系統中其他生物提供。18、螞蟻等昆蟲的足是____的,依靠足部____的收縮和舒張,使分節的足產生運動。運動時,一般以一側的____和另一側的____為一組,進行交替運動。19、【題文】人體的免疫依靠的是人體的三道防線,____是保衛人體的第一道防線,____是保衛人體的第二道防線,人體的第三道防線主要是由____組成的。其中第一、二道防線屬于____,是人生來就有的,對多種病原體有防御功能。第三道防線屬于____,是后天獲得的,只針對某一特定的病原體起作用。20、【題文】男性的一對性染色體的符號為____,女性的一對性染色體的符號為____。評卷人得分四、簡答題(共2題,共14分)21、如圖是某生態系統中的食物網簡圖.請據圖回答有關問題.

(1)該食物網由______條食物鏈組成.

(2)寫出其中最長的一條食物鏈______.

(3)鷹和蛇之間存在著兩種關系;一種是捕食關系,另一種是______關系.

(4)正常情況下;該食物網中個體數量最多的生物是______.

(5)該食物網和______一起,構成了該生態系統中的生物部分.22、中東呼吸綜合征(MERS)是一種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該病目前主要臨床表現為:發熱、咳嗽、呼吸急促和呼吸困難等急性重癥呼吸道感染癥狀,部分病例會出現腎功能衰竭,小部分病例僅表現為輕微呼吸道癥狀或無癥狀。資料顯示,目前中東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的傳染源和傳播途徑尚不完全明確,尚無特異性治療措施和疫苗,了解該病基本知識,做好預防是關鍵。分析回答:(1)中東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從傳染病的角度來說,它屬于__________。該病毒侵入人體后,能夠刺激__________產生抵抗該病毒的__________,用以清除侵入人體內的該病毒,這種免疫稱為__________(2)韓國因允許MERS患者出境遭批評。從預防傳染病的角度來說,本應該限制患者外出,進行隔離治療,這種措施屬于_______________。(3)目前中東呼吸綜合征尚無特異性治療措施和疫苗。人們常用疫苗來預防其他傳染病,從免疫角度講,注射入人體的疫苗被稱為__________。(4)保持均衡飲食、充足休息、良好的身體狀況,避免過度勞累可以有效抵御病菌的入侵,從獲得途徑上看,這種免疫屬于__________。評卷人得分五、其他(共3題,共30分)23、【題文】在五個相同的瓶子中分別裝入等量的下表所示的相應物質;并攪拌均勻,在瓶口處套上一個擠癟的氣球。把五個瓶子同時放在一個不通風的環境中,放置一段時間。

。裝置。

物質。

溫度。

現象。

水+白砂糖+酵母菌。

22-30℃

有氣泡產生;氣球脹大了。

水+白砂糖。

22-30℃

沒有氣泡產生;氣球是癟的。

水+酵母菌。

22-30℃

沒有氣泡產生;氣球是癟的。

水+白砂糖+酵母菌。

0℃

沒有氣泡產生;氣球是癟的。

水+白砂糖+酵母菌。

100℃

沒有氣泡產生;氣球是癟的。

(1)試管①有氣泡產生的原因是____。

(2)在上述實驗中;①和②是一組對照實驗,探究的是的作用;你作出的假設是____。

(3)如果探究白砂糖是酵母菌所需的營養物質;可以選擇兩支試管為一組。

(4)除此之外;請你再從表中選出一組對照實驗,你選取此兩組作為對照實驗,準備探究的問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瓶口聞到了酒味;證明酵母菌可以把白砂糖中的葡萄糖轉化為____。

(6)你如何鑒定產生的氣體是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24、【題文】(10分)為了驗證酵母菌的發酵作用;李娜同學做了如下的實驗,實驗步驟如下:

①將一定量的干酵母和蔗糖放入右圖中的瓶內;并加入一些溫開水,搖勻。

②將一只未充氣的小氣球套在瓶口上(如圖)。

③將瓶子放在教室內的窗臺上(或溫暖的地方);每天觀察瓶中的情況。

請回答下列問題:

(1)瓶中的液體會有什么現象發生?____

(2)套在瓶口上的小氣球會出現什么現象?為什么?

____

(3)要將瓶中的水、酵母菌、蔗糖充分搖勻的原因是:____

(4)為什么要將瓶子放在溫暖的地方?____

(5)上述實驗在日常生活中有何應用?試舉例說明。____。25、【題文】(6分)在探究“魚鰭在游泳中的作用”的實驗時;某實驗小組的實驗設計如下:在甲;乙、丙三個玻璃缸中,分別注入三分之二容積的水。取三條活鯽魚,分別放入三個魚缸中,其中甲、乙玻璃缸中的魚捆住不同的鰭,請預測實驗結果并回答:

(1)甲圖中的魚捆住了____鰭,觀察甲缸中的魚,你將會看到的現象是____。

(2)乙圖中的魚捆住了____鰭。觀察乙缸中的魚,你將會看到的現象是____。

(3)丙圖中的魚起____作用。

(4)你們認為在捆綁魚鰭時應注意什么?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6題,共12分)1、D【分析】【解析】因為青少年的骨中有機物的含量超過1/3,有機物是決定骨的彈性的,彈性大,容易變形,所以青少年要注意坐、立、行的姿勢?!窘馕觥俊敬鸢浮緿2、A【分析】解:節律行為是動物隨著日月的周期性變化;逐漸形成的周期性有節律的行為,螳螂晝伏夜出,說明它具有晝夜節律行為,這是螳螂的遺傳物質決定的行為,是先天性行為.

故選:A.

從行為獲得的途徑來看把動物的行為分為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從行為所具有的適應性意義來看;動物的行為分為:取食行為;繁殖行為、防御行為、攻擊行為、遷徙行為、社會行為、節律行為等.

解答此題的關鍵是明確動物的節律行為、先天性行為.【解析】【答案】A3、B【分析】解:A;醋酸桿菌是一種有益菌;制醋要用到醋酸桿菌.不符合題意.

B;結核桿菌是一種有害細菌;它能使人患肺結核,對人體有害.符合題意.

C;棒狀桿菌是一種有益菌;制味精要用到棒狀桿菌.不符合題意.

D;乳酸桿菌是一種有益菌;制酸奶和泡菜都要用到乳酸桿菌.不符合題意.

故選:B

大部分細菌是有益的;有的細菌是有害的,據此答題。

這部分內容是考試的重點,平時注意多掌握有益菌和有害菌的一些例子,了解細菌與人類的關系.【解析】【答案】B4、C【分析】解:該成年人是演員說明智力正常;身高80厘米,身材矮小,那么該演員患的是侏儒癥,是因為幼年時生長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梢奀符合題意。

故選:C。

垂體分泌的生長激素的作用是調節生長發育和新陳代謝。幼年時生長激素分泌過多會得巨人癥;分泌過少會得侏儒癥,成年時分泌過多會得肢端肥大癥。侏儒癥的特點是身材矮小但智力正常。據此解答。

明確生長激素的作用及異常癥狀可正確解答?!窘馕觥緾5、D【分析】【分析】本題考查食物的消化,意在考查考生把握知識間內在聯系的能力。解答此題的關鍵是對食物消化最終產物的認識。【解答】A.蛋白質、淀粉和脂肪都是大分子物質,不是最終的消化產物,A不合題意;B.麥芽糖不是最終消化產物,B不合題意;C.二氧化碳、水和尿素都不屬于食物的最終消化產物,C不合題意;D.氨基酸是蛋白質的最終消化產物,葡萄糖是糖類的最終消化產物,甘油和脂肪酸是脂肪的最終消化產物,D符合題意。故選D。

【解析】D6、A【分析】試題分析:在中國地圖上;把秦嶺-淮河線;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和青藏高原邊緣線著三條重要的地理界線結合起來,并根據實際情況作一定的調整,就把我國劃分為四大地理區域,即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

北方地區在秦嶺;淮河以北;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以東的地區,黑龍江省(黑)、吉林省(吉)、遼寧省(遼)、河北省(冀)、山東省(魯)、北京市(京)、天津市(津)等省區位于北方地區.

故選:A.【解析】A二、多選題(共9題,共18分)7、AC【分析】

比較法和實驗法是研究生物進化的基本方法;比較是指根據一定的標準,把彼此有某種聯系的事物加以對照,確定它們的相同和不同之處.通過對各個事物特征的比較,可以把握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認識事物的本質.實驗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過有目的;有步驟的實驗操作和觀察、記錄分析,發現或驗證科學結論.證明法是邏輯推理的方法,研究生物進化需要邏輯推理,但不是基本方法.類似法不符合題意.

故選:A;C.

【解析】【答案】此題考查研究生物進化的基本方法.解答時從比較法;實驗法切入。

8、CD【分析】解:A;通過整容做出來的雙眼皮是環境改變引起的變異;遺傳物質沒有改變,是不可遺傳的變異;

B;某舉重運動員的下肢肌肉長得特別粗壯是環境改變引起的變異;遺傳物質沒有改變,是不可遺傳的變異;

C;人的血型有A型、B型、O型和AB型是遺傳物質改變引起的;可以遺傳給后代,是可遺傳的變異;

D;人的膚色有白色、黃色和黑色是遺傳物質改變引起的;可以遺傳給后代,是可遺傳的變異.

故選:CD.

遺傳是指親子間的相似性;變異是指子代與親代之間的差異,子代個體之間的差異的現象.按照變異對生物是否有利分為有利變異和不利變異.有利變異對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變異對生物生存是不利的.按照變異的原因可以分為可遺傳的變異和不遺傳的變異.可遺傳的變異是由遺傳物質改變引起的,可以遺傳給后代;由環境改變引起的變異,是不遺傳的變異,不能遺傳給后代.

區分遺傳的變異和不遺傳的變異主要看變異發生引起的原因是環境還是遺傳物質.【解析】【答案】CD9、AC【分析】解:A;白鰭豚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A正確;

B;大鯢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B錯誤;

C;桫欏是國家一級保護植物.C正確;

D;蘇鐵是國家二級保護植物.D錯誤.

故選:AC

丹頂鶴;白鰭豚、揚子鱷、朱鹮、金絲猴、東北虎、大熊貓等都屬于我國一級保護動物;大鯢是二級保護動物,屬于兩棲類.

桫欏是現存唯一的木本蕨類植物;極其珍貴,堪稱國寶,被眾多國家列為一級保護的瀕危植物.珙桐,被子植物,國家一級保護植物.銀杉;水杉、銀杏一起被譽為植物界的“大熊貓”,國家一級保護植物.

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熟知我國的珍稀動植物.【解析】【答案】AC10、ABCD【分析】解:食物鏈反映的是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吃與被吃這種關系的;所以食物鏈中不應該出現分解者.食物鏈的正確寫法是:生產者→初級消費者→次級消費者注意起始點是生產者,箭頭指向消費者.因此圖中能形成食物鏈的是:①植物→②食草昆蟲→③食蟲鳥.④是分解者細菌真菌不能構成食物鏈.

故選:C.

此題考查生態系統的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食物鏈的正確表示方法;據此答題.

解答此題的關鍵有二點,一個是明確食物鏈的概念: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這種吃與被吃的關系;另一個是知道食物鏈的正確寫法.【解析】ABCD11、CD【分析】本題考查我國不同土地資源的分布,讀圖解答即可。讀圖可得,a分布在我國的南方地區,是水田;b分布在我國的北方地區,是旱地;c分布在東北地區和西南地區,是林地;d分布在內蒙古高原的東部和青藏高原的東部與南部,是草地。故AB錯誤,CD正確。故選CD。【解析】CD12、AB【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我國暖溫帶地區的地理特征。我國暖溫帶地區適宜生長棗樹、蘋果等果樹,A對;農作物兩年三熟或一年兩熟,B對;民居一般墻體厚、窗戶小,有利于保溫防寒,C錯;居民以面食為主,D錯。故選AB?!窘馕觥緼B13、BC【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我國東北平原和華北平原的特點,理解解答即可。東北平原的主要糧食作物是春小麥,華北平原的主要糧食作物是春小麥,故A錯誤;東北平原主要位于中溫帶,作物熟制是一年一熟,華北平原位于暖溫帶,作物熟制是一年兩熟或兩年三熟,故BC正確;東北平原有半濕潤地區和濕潤地區;華北平原主要屬于半濕潤地區,故D錯誤。故選BC?!窘馕觥緽C14、CD【分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人體的特異性免疫。解答此題的關鍵是熟知抗原的概念?!窘獯稹恳鹆馨图毎a生抗體的抗原物質就是抗原,抗原包括進入人體的微生物等病原體、異物、異體器官等。抗體是指抗原物質侵入人體后,刺激淋巴細胞產生的一種抵抗該抗原物質的特殊蛋白質,可與相應抗原發生特異性結合的免疫球蛋白。選項中食物中的蛔蟲卵主要進入消化道,不會引起免疫反應,因此不是抗原;注射到人體內的葡萄糖,主要是提供能量,也不會引起免疫反應,因此不是抗原;而注入人體內的卡介苗、侵入人體的水痘病毒,屬于外來物質會會引起免疫反應,因此是抗原。故CD符合題意。故選CD?!窘馕觥緾D15、AB【分析】【解析】

試題分析:豌豆的矮莖是隱性性狀;兩個隱性性狀的個體雜交,后代不會出現性狀分離,仍然是矮莖;高莖植株的基因型有純合子和雜合子兩種,兩個雜合子雜交,后代會出現性狀分離,出現矮莖植株;生物的性狀是有基因和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如果環境條件不好,高莖豌豆也有可能長成矮莖。

考點:本題主要考查生物的性狀遺傳以及孟德爾遺傳規律的應用?!窘馕觥俊敬鸢浮緼B三、填空題(共5題,共10分)16、略

【分析】試題分析:植物體內運輸水分和無機鹽的是導管,篩管運輸有機物,草本植物莖包括表皮、薄壁細胞、維管束,其中維管束由韌皮部和木質部組成,沒有形成層,形成層是位于木質部和韌皮部之間的一種分生組織,能不斷的進行細胞分裂,可以不斷向內產生新的木質部與向外產生新的韌皮部,使植物的莖不斷長粗,玉米、甘蔗、竹子是草本植物,沒有形成層,因此不能逐年加粗。考點:本題考查的是運輸水分的結構,草本植物的莖不能無限加粗的原因?!窘馕觥俊敬鸢浮繉Ч苄纬蓪?7、略

【分析】試題分析: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葉綠體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機物,釋放氧氣,同時把光能轉變成化學能儲存在合成的有機物中的過程。所以植物的光合作用為生物圈中的其它生物提供了物質和能量。考點:光合作用過程中的物質轉化和能量轉化【解析】【答案】綠色植物,有機物,物質和能量18、略

【分析】【解析】試題分析:螞蟻的運動器官有三對足或翅膀,足是分節的,螞蟻運動是依靠足上肌肉的收縮和舒張,主要用足爬行,運動時,一般以一側的前足和后足和另一側的中足為一組,進行交替運動,螞蟻是群居生活,互相分工合作,抵擋外敵,螞蟻的個體很弱小,需要許多螞蟻彼此配合、密切合作才能搬運較大的食物??键c:螞蟻的運動?!窘馕觥俊敬鸢浮糠止澕∪馇白愫秃笞阒凶?9、略

【分析】【解析】

試題分析:人體的三道防線:第一道防線是皮膚和黏膜;它們不僅能阻擋病原體侵入人體,而且它們的分泌物還有殺菌作用,人體的第二道防線指的是體液中的殺菌物質和吞噬細胞,體液中含有的一些殺菌物質能破壞多種病菌的細胞壁,使病菌溶解而死亡,吞噬細胞能吞噬和消滅侵入人體的各種病原體,人體的第一;二道防線屬于非特異性免疫,是人生來就有的,對多種病原體都有防御功能,人體的第三道防線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主要是淋巴細胞)組成,當病原體進入人體后,會刺激淋巴細胞產生一種抵抗該病原體的特殊蛋白質,叫做抗體,抗體能夠幫助人體清除或滅殺進入人體的病原體,當疾病痊愈后,抗體仍存留在人體內,特異性免疫是后天獲得的主要指第三道防線如免疫細胞產生抗體。

考點:本題考查的是人體的特異性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解答此題的關鍵是要理解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的概念?!窘馕觥俊敬鸢浮科つw和黏膜體液中的殺菌物質和吞噬細胞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非特異性免疫特異性免疫20、略

【分析】【解析】

試題分析:常染色體就是對性別決定不起直接作用;除了性染色體外的所有染色體.人類正常染色體為46條(23對),其中22對稱為常染色體,男女都一樣;第23對稱為性染色體,人的性別主要是由性染色體決定的,男性體細胞中的一對性染色體組成是XY,女性體細胞中的一對性染色體組成是XX.故答案為:XY;XX.

考點:人的性別遺傳.【解析】【答案】xyxx四、簡答題(共2題,共14分)21、4;草→食草昆蟲→青蛙→蛇→鷹;競爭;草;分解者【分析】解:(1)圖中食物鏈有草→兔→鷹;草→鼠→鷹、草→鼠→蛇→鷹、草→食草昆蟲→青蛙→蛇→鷹;因此該食物網由4條食物鏈組成.

(2)營養級越多食物鏈越長;其中最長的一條食物鏈草→食草昆蟲→青蛙→蛇→鷹.

(3)鷹吃蛇屬于捕食關系;鷹和蛇都吃鼠屬于競爭關系,因此鷹和蛇之間存在著兩種關系,一種是捕食關系,另一種是競爭關系.

(4)能量沿著食物鏈流動逐級遞減;營養級越低,相對數量越多;營養級越高,相對數量越少.圖中草是第一營養級,正常情況下,該食物網中個體數量最多的生物是草.

(5)食物網包括生產者和消費者;因此該食物網和分解者一起,構成了該生態系統中的生物部分.

故答案為:(1)4條。

(2)草→食草昆蟲→青蛙→蛇→鷹。

(3)競爭。

(4)草。

(5)分解者。

(1)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陽光;空氣、水、溫度等,生物部分由生產者(植物)、消費者(動物)和分解者(細菌、真菌)組成.

(2)食物鏈反映的是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吃與被吃的關系;所以食物鏈中不應該出現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鏈的正確寫法是:生產者→初級消費者→次級消費者注意起始點是生產者.

(3)物質;能量在沿著食物鏈流動的過程中是逐級遞減的;一般只有10%-20%的能量能夠流入下一個營養級.

(4)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但這種自動調節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擾超過了這個限度,生態系統就會遭到破壞.

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掌握生態系統的組成、食物鏈的概念、物質能量流動的特點以及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解析】4;草→食草昆蟲→青蛙→蛇→鷹;競爭;草;分解者22、(1)病原體淋巴細胞抗體特異性免疫

(2)控制傳染源

(3)抗原

(4)非特異性免疫

【分析】【分析】本題考查傳染病的預防及特異性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解答此題的關鍵是熟練掌握傳染病和免疫的相關內容?!窘獯稹浚?)病原體是指引起傳染病的細菌、病毒和寄生蟲等生物。中東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從傳染病的角度來說,它屬于病原體。該病毒侵入人體后,能夠刺激淋巴細胞產生抵抗該病毒的抗體,用以清除侵入人體內的該病毒,這種免疫稱為特異性免疫。

(2)預防傳染病的措施有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限制患者外出;進行隔離治療,這種措施屬于控制傳染源。

(3)人們常用疫苗來預防其他傳染?。粡拿庖呓嵌戎v,注射入人體的疫苗被稱為抗原。

(4)免疫有兩種;一種是非特異性免疫(也叫先天性免疫),其特點是人人生來就有,不針對某一種特定的病原體,而是對多種病原體都有防御作用,另一種是特異性免疫(也叫后天性免疫),是人體出生以后逐漸建立起來的后天防御功能,其特點是出生以后才產生的,只針對某一特定的病原體或異物起作用;保持均衡飲食;充足休息、良好的身體狀況,避免過度勞累可以有效抵御病菌的入侵,從獲得途徑上看,這種免疫屬于非特異性免疫。

【解析】(1)病原體淋巴細胞抗體特異性免疫(2)控制傳染源(3)抗原(4)非特異性免疫

五、其他(共3題,共30分)23、略

【分析】【解析】

考點:科學探究的基本環節;發酵技術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分析:此題考查的是探究“糖對酵母菌活性的影響”的實驗和酵母菌的營養方式以及酵母菌的生存條件.解答從發酵現象;酵母菌的作用;確定實驗變量,設置對照實驗等方面切入.

解答:解:(1)酵母菌在溫度適宜時;葡萄糖被徹底分解為二氧化碳;水、大量能量(蒸饅頭、面包的原理).所以有氣泡產生.

(2)①和②作為一組對照實驗;變量是酵母菌,其他條件都相同,因此探究的是酵母菌的作用.酵母菌能將有機物(糖;葡萄糖)分解,產生氣體(二氧化碳),以此作出假設.

(3)酵母菌的營養方式是異養(腐生).酵母菌在溫度適宜時;葡萄糖被徹底分解為二氧化碳;水、大量能量(蒸饅頭、面包的原理).糖是酵母菌的“食物”.①③兩支試管為一組,不同的是①有白砂糖,③沒有白砂糖,因此可選①③兩支試管為一組探究白砂糖是酵母菌所需的營養物質.

(4)①④或①⑤的溫度不同;因此可以探究酵母菌的生活(生長;繁殖)需要適宜的溫度.

(5)在無氧的條件下;酵母菌分解葡萄糖產生二氧化碳和酒精并釋放較少的能量,因此在瓶口聞到了酒味.

(6)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果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則證明產生的氣體是二氧化碳.

故答案為:

(1)酵母菌分解白砂糖中的葡萄糖(或有機物);產生氣體(或二氧化碳)

(2)酵母菌要點:酵母菌能將有機物(糖;葡萄糖)分解;產生氣體(二氧化碳)

(3)①③(4)①④或①⑤酵母菌的生活(生長;繁殖)需要適宜的溫度。

(5)酒精。

(6)將氣球中的氣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果石灰水變渾濁,證明氣體是二氧化碳.

點評:此題的關鍵是理解掌握發酵現象、酵母菌的作用,確定實驗變量,設置對照實驗.【解析】【答案】(1)酵母菌分解白砂糖中的葡萄糖(或有機物)產生氣體(或二氧化碳)

(2)酵母菌酵母菌能將有機物(糖;葡萄糖)分解;產生氣體(二氧化碳)(3)①③

(4)①④(或①⑤)酵母菌的生活(生長;繁殖)需要適宜的溫度(5)酒精。

(6)將氣球中的氣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果石灰水變渾濁,證明氣體是二氧化碳。(或用澄清石灰水檢驗)24、略

【分析】【解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