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統編版2024八年級物理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1頁
2025年統編版2024八年級物理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2頁
2025年統編版2024八年級物理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3頁
2025年統編版2024八年級物理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4頁
2025年統編版2024八年級物理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統編版2024八年級物理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六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9題,共18分)1、下列關于聲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次聲波頻率高于20000HzB.聲音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相同C.B超檢查是超聲波的應用D.高速公路兩側安裝隔音墻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2、如圖所示;蹄形磁鐵置于水平桌面,當開關閉合時,以下分析錯誤的是()

A.導體在磁場中因受力而運動。

B.導體中有感應電流產生。

C.如導體水平向左運動;電表指針會發生偏轉。

D.如導體豎直向上運動;電表指針會發生偏轉。

3、下列現象中屬于光的反射現象的是(

)

A.

人民大會堂水中的倒影B.

皮影戲C.

海市蜃樓D.

雨后彩虹4、如圖各措施中為了加快蒸發的是()A.

酒精燈不用時蓋上燈冒B.

酒精燈不用時蓋上燈冒C.

地膜種植D.

濕衣服展開晾在向陽、通風處5、把一個高0.8m的平面鏡豎直放置,一個身高1.6m的人以2m/s的速度沿垂直于平面鏡的方向向平面鏡走近,那么他在鏡中的像()A.高度為0.8m,以2m/s的速度靠近平面鏡B.高度變大,以2m/s的速度遠離平面鏡C.高度為1.6m,以2m/s的速度靠近平面鏡D.高度變大,以4m/s的速度遠離平面鏡6、下列光學器材在使用時,能使物體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的是()A.幻燈機B.放大鏡C.照相機D.投影儀7、如圖所示A、B、C三種物質的質量和體積關系,由圖可知(ρ表示密度)()A.ρA>ρB>ρCB.ρA<ρB<ρCC.ρA=ρB=ρCD.無法判斷8、俗話說:“一葉遮目,不見泰山”,這其中涉及的物理學原理是()A.光的直線傳播B.光的反射定律C.光能通過透明物質D.光的鏡面反射9、一輛汽車在水平的公路上向右作勻速直線運動,一個熱氣球正位于公路的正上方并沿豎直方向勻速上升,則熱氣球上的人以氣球為參照物,看到汽車運動的軌跡為()A.↘B.→C.↗D.↙評卷人得分二、填空題(共9題,共18分)10、單位換算:

(1)25.2cm=____nm

(2)5m/s=____km/h.11、(2015秋?農安縣期末)谷歌公司推出了一款“谷歌眼鏡”,它是一個戴在眼睛上的微型電腦,如圖所示,使用時要盯著眼前12mm處的鏡片屏幕,上網閱讀、觀看視頻等,它的推出讓人驚嘆科技的進步.但由于靠眼睛太近,長期使用易導致____眼(選填“近視”或“遠視”),患這種眼病的人需要配戴____(選填“凸透鏡”或“凹透鏡”)來進行矯正.12、如圖所示,兩只相同的燒杯,分別盛有質量相同的水和酒精,試根據圖中液面的高低判斷:A杯盛的是____;理由是____

13、在使用溫度計測量物體溫度之前,應注意觀察所用溫度計的______和______如圖所示,甲溫度計的示數是______℃,乙的示數為______℃.14、跳水運動員在從跳板上起跳過程中,運動員對跳板有向______的力,這個力的施力物體是______.

同時,跳板對運動員有向______的支持力,這個力的施力物體是______.15、夏天對著開水杯“吹氣”,能使開水變涼,這是因為______,使水溫下降.16、運動會上;100m

決賽,中間過程張明落后于王亮,沖刺階段張明加速追趕,結果他們同時到達終點.

關于全過程中的平均速度,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______

A.張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大B.

二者的平均速度相等。

C.張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小D.

不是勻速直線運動;無法比較。

說明理由:______.17、同學們,生活中處處有物理,你注意到了嗎?××牌建筑飲用水PVC-U管材(自來水管用)標有如圖所示字樣,其中“1.25MPa”(1MPa=1×106Pa)表示的意思是此自來水管可承受的最大壓強是____Pa,為了防止水管被“撐破”,此水管所在位置距離自來水塔水面不能超過____m.

18、某同學分別測量了三塊橡皮泥的質量和體積,并根據測量數據畫出如圖所示的圖像,橡皮泥的密度是___g/cm3

若另一塊同種橡皮泥的體積為10cm3

其質量是___g

評卷人得分三、判斷題(共8題,共16分)19、用力推動物體時,力越大做的功越多.____.(判斷對錯)20、如圖所示,其中正確的光路圖是A、C.____(判斷對錯)

21、晴天在有茂密樹蔭的地面上,常常會看到許多圓形的小亮斑,這些小亮斑是太陽的像.____(判斷對錯)22、體積大的物體質量大,體積小的物體質量小.____(判斷對錯)23、壓力的大小只與接觸面積有關____.(判斷對錯)24、首先用實驗研究光的色散現象的是英國物理學家牛頓.____.(判斷對錯)25、白顏色的物體對太陽能的吸收本領最強.____.(判斷對錯)26、一個電鍵可以同時控制一只電燈發光和一只電鈴發聲,則電燈和電鈴一定串聯.____.(判斷對錯)評卷人得分四、簡答題(共2題,共4分)27、如圖所示是童話中的烏龜和兔子賽跑;說的是烏龜和兔子同時起跑,比賽誰跑得快.由于兔子的驕傲,在比賽進行中打了一個瞌睡,烏龜終于搶先跑到了終點.那么:

(1)你認為在這段路程中平均速度哪個大?為什么?

(2)而有人認為“兔子比烏龜跑得快”;你同意他的說法嗎?并說出理由.

28、有的跑車在車的尾部設計安裝了一種“氣流偏導器”,它的上表面平直,底部呈弧形凸起,相當于一個倒置的翅膀(

如圖所示)

該結構主要是為了()

A.讓跑車高速行駛時;減小空氣阻力。

B.讓跑車高速行駛時;減小地面的摩擦力。

C.讓跑車高速行駛時;增大汽車的浮力。

D.讓跑車高速行駛時,車輪能更好地“抓緊”地面評卷人得分五、實驗探究題(共2題,共12分)29、【題文】小明同學利用如圖所示的小燒杯;大水槽、量筒、水、滴管、記號筆、細線等器材測量一塊金屬塊的密度;他設計了如下實驗步驟。

(1)將金屬塊放入燒杯中;使燒杯直立在漂浮大水槽中,用簽字筆在燒杯上標出水面的位置;

(2)用量筒測出________的體積為V1;

(3)將燒杯直立漂浮在大水槽中;向燒杯中倒入適量的水,使_________________;

(4)用量筒測出燒杯中水的體積V2;

(5)金屬塊密度的表達式為ρ金="____________________".30、25

為探究重力勢能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小明利用:沙箱及質量不同的重物設計并進行了如圖所示實驗。(1)

實驗中通過觀察_______________來判斷物體重力勢能的大小。(2)

要探究重力勢能大小與高度的關系應選擇圖__________和圖_____________進行分析比較。(3)

圖2

和圖3

探究的問題是__________________。評卷人得分六、綜合題(共3題,共21分)31、(2013秋?青浦區期中)在“驗證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中(如圖所示);

(1)先要將蠟燭、凸透鏡a(焦距為10厘米)和光屏依次放置在____上,要調整光屏和____的高度,使它們的中心與燭焰的中心在____;

(2)再將蠟燭、凸透鏡分別固定在A、B位置處后,在____(選填“C、D”或“D、E”)范圍內移動光屏,同時眼睛要注意觀察____上的像;直到出現最清晰的像為止.

(3)保持蠟燭與凸透鏡在圖所示的位置不變,用焦距為15厘米的凸透鏡b替換凸透鏡a,應將光屏移動____厘米位置處才能在光屏上得到____的清晰的像(選填“放大”、“等大”或“縮小”).32、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的實驗中.

(1)現有凸透鏡、蠟燭、光屏、火柴四種器材,還需要補充的器材是____.

(2)實驗時,應使燭焰、凸透鏡、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

(3)所用凸透鏡的焦距為10cm.某同學的實驗數據如表.

。次數物體到透鏡的距離像到透鏡的距離像的大小(放大或縮小)像的正倒l3015縮小倒22020等大倒31435放大倒410/不成像/58/放大正①分析1、2、3次實驗的數據可知____、____;

②在第5次實驗中,從____一側透過透鏡看到在____一側放大的像.

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

③若在第3次實驗的基礎上,保持蠟燭和光屏的位置不變,將它們之間的凸透鏡往____方向移動一定的距離,可使光屏上再出現一個明亮清晰的像.(填“蠟燭”或“光屏”)33、(2015秋?仙游縣校級期中)某物理小組的同學用如圖所示的裝置來研究水的沸騰.從點燃酒精燈加熱開始計時;當液體中有氣泡上升時,每隔1min記錄水的溫度如下表所示:

。時間/min11121314151617181920溫度/℃95969798989895989898(1)該實驗用到的儀器有燒杯、鐵架臺、酒精燈、石棉網、____和____.

從記錄的數據看出,在某一次觀察記錄中明顯錯誤的是第____分鐘時的數據;

(3)從記錄數據可得出的結論是:此時水的沸騰的溫度為____℃,水在沸騰過程中溫度____.(選填“升高”;“不變”或“降低”)

(4)在這次實驗中,發現從開始加熱到沸騰的這段時間過長.為了縮短實驗的時間,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或者____.

(5)由該實驗可得當時做實驗時的大氣壓____一個標準大氣壓(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9題,共18分)1、C【分析】【分析】(1)頻率低于20赫茲的聲波為次聲波;

(2)聲音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不同;

(3)聲音既能夠傳遞信息;又能夠傳遞能量;

(4)防治噪聲的途徑,從三方面考慮:①在聲源處;②在傳播過程中;③在人耳處.【解析】【解答】解:A;頻率低于20赫茲的聲波為次聲波;頻率高于20000赫茲的為超聲波,故A錯誤;

B;聲音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不同;故B從錯誤;

C;醫生用“B超”檢查;利用了聲能傳遞信息,故C正確;

D;在公路兩邊安裝隔音墻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音的.故D錯誤;

故選C.2、C【分析】

A;圖中裝置沒有電源;所以不是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力而動.A錯.

B;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是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而圖中情況不知道導體的運動情況,所以導體中有沒有感應電流產生不能確定.故B錯.

C;如導體水平向左運動;則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會產生感應電流,電表指針會發生偏轉.故C正確.

D;如導體豎直向上運動;不做切割磁感線運動,所以不能產生感應電流,電表指針不會發生偏轉.故D錯.

故選C.

【解析】【答案】(1)判斷圖中裝置是研究電磁感應現象還是磁場對電流的作用;首先要看有沒有電源,圖中裝置沒有電源,所以不是探究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力而運動的.

(2)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是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

3、A【分析】解:A

人民大會堂水中的倒影;屬于平面鏡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符合題意.

B;皮影戲中影子的形成說明光是沿直線傳播的;由于光的直線傳播,被物體擋住后,物體后面就會呈現出陰影區域,就是影子,故與題意不符;

C;海市蜃樓是光在不均勻的介質中傳播時發生的折射現象;故與題意不符;

D;雨過天晴時;常在天空出現彩虹,這是太陽光通過懸浮在空氣中細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經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種彩色光,這種現象叫做光的色散現象,所以說雨后的天空出現彩虹是由光的色散形成的,故與題意不符.

故選A.

(1)

光在同種;均勻、透明介質中沿直線傳播;產生的現象有小孔成像、激光準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

光線傳播到兩種介質的表面上時會發生光的反射現象;例如水面上出現岸上物體的倒影;平面鏡成像、玻璃等光滑物體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

光線在同種不均勻介質中傳播或者從一種介質進入另一種介質時;就會出現光的折射現象,例如水池底變淺;水中筷子變彎、海市蜃樓、凸透鏡成像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此題通過不同的現象考查了學生對光的反射、光的直線傳播及光的折射的理解,在學習中要注意區分,并要學會用所學知識解釋有關的物理現象.【解析】A

4、D【分析】解:A;蓋上酒精燈;可以降低液體表面的空氣流動,控制蒸發表面積,減緩蒸發速度,不符合題意;

B;剪除大部分枝葉可以減小液體的表面積;減緩蒸發速度,不符合題意;

C;農作物蓋地膜可以降低液體表面的空氣流動;減緩蒸發速度,不符合題意;

D;晾衣服時放在向陽處溫度高;通風處空氣流速大,可以加快液體蒸發,符合題意。

故選:D。

解決此題要知道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有溫度;液體的表面積和液體表面上的空氣流動等。

此題考查了對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理解與應用,要會解釋生活中的實例。【解析】D5、C【分析】【分析】根據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像與物體大小相等,像距等于物距,物像對稱,進行分析即可得出答案.【解析】【解答】解:因為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是像與物體大小相等;因為此人身高1.6m,所以他在鏡中的像高也是1.6m.

因為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可知他以2m/s的速度沿垂直平面鏡的方向上走近平面鏡時;

他在平面鏡中的像也以2m/s的速度沿垂直平面鏡的方向上走近平面鏡;所以選項C正確,ABD錯誤.

故選C.6、C【分析】【分析】凸透鏡的成像規律及應用:u>2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應用是照相機;f<u<2f,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應用是投影儀或幻燈機;u<f,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應用是放大鏡.【解析】【解答】解:A;幻燈機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B;放大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C;照相機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D;投影儀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故選C.7、A【分析】【分析】解答本題可以采用兩種方法:在橫軸上取體積相同,然后比較這兩種物質的質量,質量大的密度大;在縱軸上取質量相同,然后比較這兩種物質的體積,體積大的密度小.【解析】【解答】解:由圖象可知,當VA=VB=VC時,mA>mB>mC,所以ρA>ρB>ρC;

當mA=mB=mC時,VA<VB<VC,所以ρA>ρB>ρC.

故選A.8、A【分析】【解答】“一葉遮目;不見泰山”,是指光在空氣中傳播的過程中,遇到不透明的葉子時,光無法透過葉子而射入人的眼睛,人就無法看見物體。故選A

【分析】由于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9、A【分析】解:熱氣球實際運動為沿水平方向的勻速運動與豎直方向勻速直線運動的合運動;顯然做的是勻速直線運動,是一條傾斜向下的直線.

故選A.

如果物體相對于參照物的位置保持不變;則物體是靜止的;如果物體相對于參照物的位置不斷發生變化,物體是運動的;根據選擇的參照物分析判斷物體的運動狀態.

本題考查了判斷物體的運動狀態,有一定的難度,解題時要注意確定參照物.【解析】【答案】A二、填空題(共9題,共18分)10、略

【分析】【分析】根據長度和速度單位的進率進行換算.換算的步驟為:原來的數字、乘號、進率、后來的單位、最終結果.【解析】【解答】解:

①∵1m=100cm,1m=109nm;

∴1cm=107nm;

25.2cm=25.2×107nm=2.52×108nm;

②∵1m/s=3.6km/h;

∴5m/s=5×3.6km/h=18km/h.

故答案為:2.52×108nm;18.11、略

【分析】【分析】(1)近視眼能看清近處的物體;不能看清遠處的物體是因為晶狀體太厚或眼球太長,使像成在視網膜的前方.

(2)近視眼戴凹透鏡使光線發散一些,使像成在視網膜上.【解析】【解答】解:近視眼看不清楚遠處的物體;原因是遠處物體的像成在視網膜的前方,但是我們可用發散作用的凹透鏡矯正,使光線會聚能力減弱,能使像成在視網膜上,能看清物體.

故答案為:近視;凹透鏡.12、酒精水的密度比酒精大,所以等質量的水和酒精,水的體積小【分析】【解答】解:由圖可知:A杯液體的體積比B杯液體的體積大,根據ρ=得V=可知:質量相同的不同物質;密度越大,體積越小;

已知水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則水的體積小,酒精的體積大,故A杯盛的是酒精,B杯盛的是水.

故答案為:酒精;水的密度比酒精大;所以等質量的水和酒精,水的體積小.

【分析】已知水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質量相同時,根據公式V=可知密度越大,體積越小.13、略

【分析】解:(1)溫度計使用時首先要觀察其量程和分度值.

(2)甲圖中的溫度計的分度值為1℃;液柱是在零刻度線的上方,因此其讀數為8℃;乙溫度計的液柱在零刻度線的下方,分度值為1℃,因此該溫度計的示數是-3℃.

故答案為:量程;分度值;8;-3

(1)溫度計使用時首先要觀察其量程和分度值.

(2)圖中溫度計的示數在量程的范圍內;分度值為1℃,注意液柱是在零刻度線的上方還是下方.可根據這兩點讀出此溫度計的示數.

此題主要考查的是學生對溫度計的讀數能力,看清其量程和分度值,注意液柱是在零攝氏度的上方還是下方.【解析】量程;分度值;8;-314、略

【分析】解:運動員起跳時;用力向下踏跳板,對跳板有一個向下的作用力,是由運動員施加給跳板的,施力物體是運動員;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跳板也對運動員有一個向上的支持力,施力物體是跳板.

故答案是:下;運動員;上;跳板.

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個物體是施力物體的同時也是受力物體.

該題考查了力的概念和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解析】下;運動員;上;跳板15、略

【分析】解:

對著水杯吹氣;開水變涼,是因為水面上方空氣流動速度加快,使水的蒸發速度加快,而蒸發吸熱,所以水溫下降.

故答案為:蒸發吸熱.

物質由液態變成氣態的過程叫做汽化;汽化有蒸發和沸騰兩種形式,汽化吸熱.

本題考查了學生對生活中的蒸發現象吸放熱情況的掌握,屬于熱學基礎知識的考查,比較簡單.【解析】蒸發吸熱16、略

【分析】解:

ABC

兩人參加百米決賽,跑的總路程相同;同時到達,所用時間相同,根據公式v=st

可知;兩人平均速度相等;故AC錯誤,B正確;

D;因二人在比賽的過程中;盡管終點方向一致,但運動軌跡不是一條直線,且速度不斷變化,所以不是勻速直線運動,但兩人平均速度相等,故D錯誤.

故答案為:B

總路程相同;所用時間相同;

已知總路程和總時間,根據公式v=st

求平均速度的大小.

本題考查平均速度的計算,關鍵是比較總路程和總時間的比值,二者相同,平均速度就相同.【解析】B

總路程相同,所用時間相同17、略

【分析】

(1)1.25MPa=1.25×1×106Pa=1.25×106Pa;

(2)∵p=ρgh;

∴水管所在位置距離自來水塔水面的最大豎直距離:

h===125m.

故答案為:1.25×106;125.

【解析】【答案】(1)進行單位換算:1MPa=1×106Pa;

(2)知道自來水管可承受的最大壓強;利用壓強公式求水管所在位置距離自來水塔水面的最大豎直距離.

18、220【分析】【分析】密度是物質的特性,與物體的質量和體積無關,計算物質的密度時應用公式婁脩=mV婁脩=dfrac{m}{V}計算,計算物體的質量時應用密度的變形公式m=婁脩Vm=婁脩V本題考查了密度、質量的計算,是一道基礎性題目。【解答】橡皮泥的質量m=60g

時,體積為V=30cm3

所以密度婁脩=mV=60g30cm3=2g/cm3

體積V1=10cm3

時,質量m=婁脩V=2g/cm3隆脕10cm3=20g

故答案為:222020【解析】222020三、判斷題(共8題,共16分)19、×【分析】【分析】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

(1)作用在物體上的力;(2)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一段距離;【解析】【解答】解:由于做功必須同時具備兩個必要因素:①作用在物體上的力;②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一段距離;

用力推動物體時;力越大若物體沒動,在力的方向上沒有移動距離,推力也不做功;故用力推動物體時,力越大做的功越多的說法錯誤.

故答案為:×.20、×【分析】【分析】首先要仔細觀察入射光線的特點,然后再根據凸透鏡或凹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對各個選項逐一分析判斷即可.【解析】【解答】解:A;通過焦點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將平行于主光軸;故A正確;

B;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將過另一側的焦點;但圖中的折射光線反向延長線過焦點,故B錯;

C;從凹透鏡的虛焦點發出的光線經凹透鏡后;應該發散,但圖中的折射光線平行主光軸了,會聚了,故C錯;

D;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凹透鏡折射后;其折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過焦點,故D正確.

可見;正確的光路圖是A;D,不是A、C,題干說法是錯誤的.

故答案為:×.21、√【分析】【分析】光在同一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小孔成像的原理就是光的直線傳播;小孔成像的特點是倒立的實像.【解析】【解答】解:樹葉下面的光斑就是太陽光通過濃密的樹葉中的小孔所成的太陽的實像;這是由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

故答案為:√.22、×【分析】【分析】質量是物質所含物質的多少;根據公式ρ=,正確理解質量、體積、密度三個量的關系,做出判斷.【解析】【解答】解:由ρ=得;m=ρV,質量大小與密度和體積都有關系,體積大的物體,若密度小,質量不一定大;體積小的物體,若密度大,質量不一定小;故錯誤.

故答案為:×.23、×【分析】【分析】壓力的定義是垂直壓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壓力的作用效果跟壓力大小和受力面積大小有關.【解析】【解答】解:壓力是垂直壓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壓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積無關,壓力的作用效果跟壓力大小和受力面積大小有關.說法錯誤.

故答案為:×.24、√【分析】【分析】色散實驗是有英國的物理學家牛頓首先研究的.【解析】【解答】解:牛頓是最早研究光色散的科學家;說法正確.

故答案為:√.25、×【分析】【分析】透明物體的顏色是由透過它的色光決定的,不透明物體的顏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決定的,白色物體能反射所有顏色的光,黑色物體吸收所有顏色的光.【解析】【解答】解:白顏色的物體能夠反射所有顏色的光;因此白顏色的物體對太陽光的吸收本領最弱,該說法不正確.

故答案為:×.26、×【分析】【分析】串聯電路的開關控制整個電路,并聯電路干路的開關控制整個電路.【解析】【解答】解:因為串聯電路的開關控制整個電路;而并聯電路干路的開關也控制整個電路,所以一個開關控制兩個用電器,它們可能并聯,也可能是串聯.

故答案為:×.四、簡答題(共2題,共4分)27、略

【分析】

平均速度是用來粗略地描述變速運功的平均快慢程度;要計算平均速度,必須指明是運動物體在哪段時間內和哪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在計算過程中我們要用物體通過整個路段的總路程除以通過這段路程所用的總時間.

嚴格來說;要比較兩個物體運動的快慢必須在特定的路程或特定的時間段.

此題考查的我們對于平均速度的理解.【解析】答:(1)兔子和烏龜的運動路程是相同的,烏龜先到達了終點說明烏龜所用的時間比較短,根據可知烏龜的平均速度大.

(2)“兔子比烏龜跑得快”這種說法嚴格來說是錯誤的,因為它沒有特定的路程和時間.28、D【分析】【分析】

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流速越大的位置,壓強越小,流速越小的位置,壓強越大;結合題意跑車尾部的氣流偏導器相當于一個倒置的翅膀,通過分析翅膀的情況進而可以分析出氣流偏導器上下表面受力情況,本題考察了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的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弄明白那個位置的流速較大是解決本題的關鍵。【解答】

翅膀是上方空氣流速快,壓強小,下方空氣流速慢,壓強大,在翅膀的上下表面產生向上的壓力差,從而使翅膀獲得向上的升力;氣流偏導器上下表面的流速關系剛好與翅膀上下表面的流速關系倒置。其獲得向下壓力。從而車輪能更好的“抓緊”地面。故答案為:D

.【解析】D

五、實驗探究題(共2題,共12分)29、略

【分析】【解析】

試題分析:此方法為等效替代法。因為實驗中缺少天平,所以利用浮力知識通過求水的質量得到金屬塊的質量。(1)金屬塊的質量不能直接測量,把它放在燒杯中,將燒杯放在水槽中,燒杯漂浮于水面,用筆記下水面的位置,然后取出金屬塊,往燒杯中倒水,使水槽的水面又達到剛才的標記處,這表面兩次相等;則浮力相等,由于兩次燒杯都是漂浮,浮力等于重力,所以兩次重力相等,即質量相等,所以金屬塊質量等于燒杯中水的質量;

(2)金屬塊的體積可由量筒測出;

(3)如(1)所述;加水至燒杯記號位置和大水槽水面相平;

(4)燒杯中水的體積V2可由量筒測出,則水的質量為金屬塊的質量等于水的質量,所以

(5)金屬塊的密度

考點:測量物質密度浮力【解析】【答案】(2)金屬塊(3)燒杯記號位置和大水槽水面相平(5)30、略

【分析】【分析】(1)(1)該實驗采用轉換法;通過觀察方桌陷入沙中的深淺來判斷物體重力勢能的大小;

(2)(2)當探究重力勢能與高度的關系時;必須保證物體的質量相等;

(3)(3)圖2

和圖3

中物體的質量不同,但高度相同,所以探究的問題是重力勢能大小與質量的關系。本題考查了探究重力勢能與質量和高度的關系的實驗;考查了轉換法和控制變量法在該實驗中的應用。

【解答】:

(1)(1)重力勢能的大小無法直接觀察到;所以采用轉換法,通過觀察方桌陷入沙中的深淺來判斷重力勢能的大小;

(2)(2))

如果探究重力勢能與高度的關系;必須保證物體的質量相等,而圖1

和圖2

使用的是同一物體,從不同高度落下,所以可以實現探究目的;

(3)(3)由圖可知;圖2

和圖3

中物體不同,即質量不同,但是從同一高度落下,所以探究的問題是高度相同時,重力勢能的大小與質量的關系.

故答案是:(1)

方桌陷入沙中的深淺;(2)12(3)

高度相同時,重力勢能的大小與質量的關系。【解析】(1)(1)方桌陷入沙中的深淺;(2)(2)12

(3)(3)高度相同時,重力勢能的大小與質量的關系。六、綜合題(共3題,共21分)31、略

【分析】【分析】(1)探究凸透鏡成像的實驗時;在桌面上依次放蠟燭;凸透鏡、光屏,三者在同一條直線上,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央位置.

(2)根據凸透鏡成像的三種情況進行判斷:

u>2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2f>v>f.

2f>u>f;成倒立;放大的實像,v>2f.

u<f;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3)物距大小不變,但是凸透鏡的焦距增大,相當于物距減小,凸透鏡的焦距減小,相當于物距增大.根據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距減小,像距增大,像變大進行判斷.【解析】【解答】解:(1)探究凸透鏡成像的實驗時;先要將蠟燭;凸透鏡和光屏依次放置在光具座上,調整燭焰、凸透鏡、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央位置.

(2)凸透鏡的焦距是10cm;物距u=50cm-20cm=30cm,u>2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2f>v>f,所以光屏在60cm~70cm刻度范圍內移動,光屏上才能接到清晰的像.

(3)保持蠟燭與凸透鏡在如圖所示的位置不變;用焦距為15厘米的凸透鏡B替換凸透鏡A,凸透鏡的焦距變大,相當于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