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三年(2022-2024)中考歷史真題分類匯編
專題01中國境內早期人類與文明的起源
2024年
1.(2024?吉林?中考真題)考古學者通過對元謀人、北京人和山頂洞人的研究,揭示人類的()
A.進化過程B.農耕生活C.王朝更迭D.政權并立
2.(2024?天津?中考真題)研究中華文明起源最可信的依據是()
A.文字記載B.考古發現C.專家推測D.民間傳說
3.(2024?青海?中考真題)2024年2月,青海省海西州都蘭縣夏爾雅瑪可布遺址入圍“2023年度全國十大
考古新發現”的終評。該遺址發現有石(城)墻、房屋建筑基址、(銅)冶鑄遺存等重要遺跡,是研究青海
歷史的()
A.口述史料B.實物史料C.文獻史料D.二手史料
4.(2024?云南?中考真題)經過考古學家的長期發掘,在北京人居住的洞穴中發現了厚達6米的灰燼積層,
灰燼中有很多石塊、獸骨和樸樹籽等。這一考古發現,可用來說明北京人()
A.學會了制作陶器的方法B.已經掌握農作物種植技術
C.居住于半地穴式圓形房屋D.使用火并會長時間保存火種
5.(2024新疆.中考真題)考古學家在北京人地層處發現了大量的樸樹籽,還有榛子、胡桃、松、榆等植
物抱粉;在北京人居住的洞穴里,發現了不同動物的化石。由此可知北京人()
A.以采集狩獵為生B.已經會人工取火
C.開始種植農作物D.會使用磨制石器
6.(2024?江蘇鹽城?中考真題)北京人遺址位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龍骨山上。在該遺址可發現()
A.用火遺跡B.骨針化石C.炭化稻粒D.陶器葬品
7.(2024?黑龍江?中考真題)周口店北京人遺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內涵最豐富、材料最齊全的直立人遺址。
在遺址中可以看到()
A.打制石器B.磨制石器C.青銅器D.鐵器
8.(2024?甘肅金昌?中考真題)下表為我國不同地區出土的新石器時代的器物,這些器物均有“龍”的元素。
這說明()
(?)0
三星塔拉遺址陶寺遺址齊家文化遺址良渚遺址
紅山玉龍(內蒙古)彩繪龍紋陶盤(山西)凸堆龍紋紅陶罐(甘肅)龍首玉鐲(浙江)
A.地理環境影響人類文明發展B.器物的生活化功用加強
C.中華文明具有多元一體特點D.當時社會階級分化明顯
9.(2024?吉林長春?中考真題)下圖文物出土于距今五六千年的紅山文化遺址。對其研究,可以了解()
紅山文化玉龍
A.中華文明起源B.奴隸社會瓦解C.封建國家形成D.皇帝制度確立
10.(2024?甘肅蘭州?中考真題)良渚古城距今5300—4300年。在良渚莫角山西坡出土了1.3萬公斤碳化稻
谷,經換算,這些稻谷約可以供今天的一個成年男性吃71年。這些稻谷可能屬于()
A.權貴B.奴隸C.平民D.地主
11.(2024?廣東?中考真題)下表是廣東、浙江兩地出土的新石器時代文物相關圖片。據此推知,當時()
A.青銅冶煉技術成熟B.南北經濟差異明顯
C.農業生產工具先進D.兩地存在文化交流
12.(2024.湖南?中考真題)如圖是陜西西安半坡遺址出土的文物。該文物說明當時的人們已掌握()
A.種植技術B.制陶技術C.鑿井技術D.紡織技術
13.(2024?廣西?中考真題)廣西南寧豹子頭遺址和桂林甑皮巖遺址出土了一萬年前的陶器殘片。這些殘片
證實廣西先民已掌握制陶技術。得出這一結論的主要依據是()
A.文獻典籍B.神話傳說C.考古發現D.影視資料
14.(2024.安徽.中考真題)距今8000多年的內蒙古興隆洼遺址,有半地穴式房址百余座,這些房屋排列
整齊,內有石鋤、石鏟等生產工具及陶缽、陶罐等生活用具。據此可知,當時該地區()
A.處于舊石器時代B.形成了早期國家
C.出現了定居生活D.產生了貧富分化
15.(2024?福建?中考真題)下圖為出土于各地的新石器時期文物,可用于佐證()
遼河流域出土的玉龍黃河流域出土的蛋殼黑陶高柄杯長江流域出土的骨相
A.中華早期文化分布較廣B.游牧民族的狩獵場景
C.“龍的文化”已經定型D.半坡居民的耕作生活
16.(2024?山東煙臺?中考真題)該遺址因為地處東南沿海,地下水位較高,保存了豐富的有機質遺存,如
干欄式建筑。在遺址下層,還普遍發現有稻類和其他禾本科植物混在一起的堆積層。據此判斷“該遺址”是
()
A.元謀人遺址B.北京人遺址C.河姆渡遺址D.半坡遺址
17.(2024.重慶?中考真題)在湖北屈家嶺遺址,考古工作者發掘出距今約5100年的規模龐大的史前水利
系統,以及大量稻作遺存、磨光黑陶等。這些考古遺存可用于研究()
A.炎黃部落起源B.原始農耕生產C.史前制瓷技術D.大禹治水過程
18.(2024?重慶?中考真題)下表所列考古遺存,可用于研究我國遠古時期()
遺址名稱時間遺存
北京門頭溝東胡林遺址距今11000—9000年炭化人工栽培粟和黍
浙江浦江橋頭遺址星巨今11000—8500年炭化的稻米、稻殼
福建平潭殼丘頭遺址群距今7500—3000年陶片上稻、粟、豆類等印痕
A.早期人類起源B.原始農業的興起和發展
C.冶煉技術水平D.原始部落聯盟間的關系
19.(2024?江蘇揚州?中考真題)在揚州發現的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被評為1993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2001年被批準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遺址是()
A.古邢溝遺址B.龍虬莊遺址C.唐城遺址D.瓜洲古渡
20.(2024?山西?中考真題)2024年是中國甲辰龍年。遠古時期,中華大地上就普遍流行著對龍的崇拜。下
列出土于不同地區史前時期文化遺址中的龍形器物,共同印證了()
圖一彩繪龍紋陶盤(山西陶寺遺址)圖二玉豬龍(內蒙古紅山文化遺址)圖三玉龍(安徽凌家灘遺址)
A.中原地區較高的文明程度B.玉器制造業的水平高超
C.中華文化多元一體的特點D.黃河流域孕育早期國家
21.(2024?內蒙古赤峰.中考真題)興隆洼遺址中出土了石鋤、石鏟、石斧等石制工具以及刀、匕形器、魚
鏢等復合工具,遺址中還發現了經過人工棧培的粟。據此推斷,興隆洼時期()
A.原始農業發展B.家畜飼養出現
C.原始聚落發展D.糧食剩余出現
22.(2024.內蒙古包頭.中考真題)西安半坡遺址的房屋、窖穴、墓葬中發現了很多粟的遺存。在其中一個
深不足1米,底徑約1米的窖穴內有粟粒朽灰堆積,專家推測其為儲糧窖。據此可知,半坡先民()
A.掌握人工取火技術B.處于打制石器時代
C.過著農耕定居生活D.依靠食物采集為生
23.(2024?江蘇蘇州?中考真題)蘇州塘北遺址的良渚文化遺存十分豐富,出土了房屋基址,還發現了大面
積古水稻田遺跡、墓葬等。墓中隨葬玉石器等,顯示墓主人具有一定的身份地位。這表明當時的人們()
A.過著原始農耕生活B.還沒有貧富貴賤的差別
C.開始使用打制石器D.以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
24.(2024?江蘇連云港?中考真題)考古工作者在良渚遺址發現古城和外圍水利系統,據估算,其工程總量
超過1000萬立方米。這可用于印證良渚古城()
A.初步產生物品交換B.已經出現早期國家
C.廣泛使用青銅工具D.開始推廣牛耕技術
25.(2024?四川成都?中考真題)考古工作者在河南省一處距今5300多年的都邑遺址內,發現了由野豬牙
雕刻而成的、外形酷似正在吐絲狀態的家蠶以及大量的農作物。這反映了當時()
A.農桑文明的出現B.山頂洞人的存在
C.紡織技術的成熟D.城市功能的完備
26.(2024?四川樂山?中考真題)中國人自稱龍的傳人。源于約8000年前的“龍”形,遍布中華大地,貫穿整
個新石器時代直至今天,成為中華民族共有的圖騰。這最能體現的中華人文精神是()
A.華夏認同B.革故鼎新C.道法自然D.和而不同
27.(2024?黑龍江齊齊哈爾?中考真題)五千年的文明沉淀;鑄就了燦爛的華夏文明。被尊崇為中華民族“人
文初祖”的是()
A.炎帝和黃帝B.堯C.舜D.禹
1.(2023?山東東營?中考真題)下圖是1959年古人類學家根據發掘出來的頭骨化石復原的某原始人類頭像。
這一原始人類是()
A.元謀人B.藍田人C.北京人D.山頂洞人
2.(2023?黑龍江大慶?中考真題)我國是世界上發現古人類遺址最多的國家之一??脊艑W者在云南、北京
等地發現了多處不同時期的古人類遺址。如下圖位于M處的遺址最有可能是()
A.北京人遺址
C.半坡遺址D.二里頭遺址
3.(2023?山東青島?中考真題)遺址是古人無聲的語言,是與我們跨越時空的對話。周口店遺址是中國首
批“世界文化遺產”之一。該遺址能夠告訴我們()
A.北京人使用天然火B.河姆渡人種植水稻
C.半坡人會制作彩陶D.炎帝教民開墾耕種
4.(2023?黑龍江牡丹江?中考真題)我國境內目前已確認的最早古人類是()
A.元謀人B.北京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
5.(2023?吉林?中考真題)下列選項中、研究北京人、山頂洞人等遠古人類最可靠的證據是()
A.傳說B.文獻C.化石D.影像
6.(2023?黑龍江哈爾濱?中考真題)我國是世界上發現古人類遺址最多的國家之一。下列古人類中,生活
在距今約70萬一20萬年,使用打制石器和火的遠古人類是()
A.元謀人B.北京人C.馬壩人D.山頂洞人
7.(2023?甘肅蘭州?中考真題)考古學者在云南省元謀縣發掘出遠古人類的兩顆門齒化石,一些粗糙的石
器,還發現了炭屑和燒骨。這說明元謀人()
A.能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B.已經從事農業生產
C.已經進入磨制石器時代D.廣泛使用青銅工具
8.(2023?湖南邵陽?中考真題)比較“古猿頭像”“北京人頭部復原像”“現代人頭像”圖片可知,北京人()
“古猿頭像”“北京人頭部復原像現代人頭像
A.仍然保留猿類特征B.能夠使用磨制石器
C.完全具備現代人特征D.開始了原始農耕生活
9.(2023?廣西?中考真題)考古工作者在北京人遺址共發現了6個較完整的古人類頭蓋骨化石。這些化石
可用于研究()
A.人類起源B.農耕生活C.部落聯盟D.社會制度
10.(2023?湖北宜昌?中考真題)我國擁有百萬年的人類史、一萬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入選“2022
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的湖北十堰學堂梁子(員B縣人)遺址,是舊石器時代遺址,填補了元謀人與北京
人之間的空隙。該遺址屬于我國()
A.百萬年人類史范疇B.一萬年文化史范疇
C.五千多年文明史范疇D.原始農耕時代范疇
11.(2023?湖南懷化?中考真題)考古學家在某一早期人類遺址中發現了一些古人類頭骨化石,頭骨具有前
額低平,眉骨粗大,額骨突出等特征;遺址中還發現有灰燼、燒石和燒骨等用火痕跡。該早期人類是()
A.元謀人B.北京人C.山頂洞人D.半坡人
12.(2023?江蘇連云港?中考真題)一位導游在介紹某遺址時提到的關鍵詞有:約70萬一20萬年、保存火
種、打制粗糙石器。該遺址可能是()
A.元謀人遺址B.北京人遺址
C.山頂洞人遺址D.河姆渡人遺址
13.(2023?江蘇常州?中考真題)人類發展歷程中,先后使用不同材質的工具進行勞動。下列勞動工具中,
最能直接證明距今約7000年的河姆渡居民生產狀況的是()
A.石器B.骨耙C.銅鏟D.鐵鋅
14.(2023?西藏?中考真題)中國是農業大國,農業生產具有悠久的歷史。早在距今約7000年的河姆渡人
已經開始了原始農耕生活,其種植的糧食作物是()
A.水稻B.粟C.黍D.玉米
15.(2023?山東荷澤?中考真題)山東淄博趙家徐姚遺址入選“2022年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在該遺址內發
現了大量的紅燒土,即用火燒烤過的黏土,常用于建造房屋。這可印證該遺址居民()
A.能夠飼養家畜B.廣泛使用石器C.過著定居生活D.從事農業生產
16.(2023?山東聊城?中考真題)“人類第一次通過自己的活動來增殖天然的產品,從而改變了整個社會的
經濟面貌,對人類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毕铝邢让裰袕氖逻@一“活動”的是()
A.元謀人B.北京人C.河姆渡人D.山頂洞人
17.(2023?湖北恩施?中考真題)考古發現是了解史前社會歷史的重要依據。以下三個從河姆渡遺址出土的
文物共同反映了()
圖1稻谷圖2豬紋陶缽圖3骨耙
A.人類的起源B.原始農耕生活
C.遠古的傳說D.早期國家產生
18.(2023?山東濟南?中考真題)城子崖遺址是龍山文化的命名地,其制陶工藝最具特色。在對城子崖遺址
首次發掘中,出土的龍山文化的標志性陶器是()
A.彩陶B.紅陶C.灰陶D.黑陶
19.(2023?貴州銅仁?中考真題)下圖是根據遠古人類考古遺址繪制的復原畫。至今,我國西南地區一些少
數民族還在采用這種古老的建筑形式。修建這種房屋的遠古居民是()
A.元謀人B.北京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
20.(2023?北京?中考真題)考古發現是了解史前社會歷史的重要依據。以下材料可作為我國原始農業發展
證據的是()
A.北京人制作的石器B.河姆渡遺址出土的稻谷
C.農耕生活想象圖D.曲轅犁模型
21.(2023?湖南常德?中考真題)我國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城址是湖南澧縣的()
A.北京人遺址B.山頂洞人遺址C.城頭山遺址D.河姆渡遺址
22.(2023?山東濟寧?中考真題)考古發現,河姆渡遺址中有大量稻谷、谷殼、稻稈和稻葉堆積,稻谷外形
完整,顆粒大小接近現代的栽培稻。這可以證明河姆渡人()
A.懂得人工取火B.人工栽培水稻
C.飼養多種家畜D.使用鐵制農具
23.(2023?內蒙古赤峰?中考真題)中國新聞兩報道:“紅山文化是中華文化滿天星斗中閃亮的一顆,”由此
可知,紅山文化()
A.是中華文明多元一體中的重要成員
B.是了解中國古代歷史的唯一依據
C.代表性的器物是“人面魚紋彩陶盆”
D.直接證明人類是由古猿進化而來
24.(2023?新疆?中考真題)在河南東南部的淮河上游,有一處距今8000多年的舞陽賈湖遺址,那里出土
了炭化稻粒和家豬骨骼。這證實賈湖居民()
A.已經學會保存火種B.會建造半地穴式房屋
C.過著原始農耕生活D.會制作簡單樂器骨哨
25.(2023?廣東?中考真題)距今約5000年的大汶口文化遺址部分墓葬中出土了象牙梳、象牙雕筒等,同
時期的良渚文化遺址權貴墓葬中,出土了玉琮、玉鉞、漆器、象牙器等。這說明,當時()
A.原始農業形成B.社會分化出現C.禪讓制度盛行D.中央集權確立
26.(2023?甘肅金昌?中考真題)原始人類經歷了從群居到聚族而居,從采集到種植,從狩獵到飼養家畜的
演進過程。推動上述演進的主要因素是()
A.建筑技術的進步B.生活方式的轉變
C.飼養水平的提高D.生產工具的改進
27.(2023?黑龍江齊齊哈爾?中考真題)中國農業生產具有悠久的歷史。下列能反映我國長江流域原始農耕
生活的遺址是()
A.元謀人遺址B.北京人遺址
C.山頂洞人遺址D.河姆渡人遺址
28.(2023?湖北武漢?中考真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參觀河姆渡遺址時說,河姆渡先民開拓了人類稻作
文明史,表明浙江余姚是中華文明發祥地之一。這反映了()
A.黃河流域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B.手工業成為當時主要的生產部門
C.河姆渡居民開始飼養家禽家畜D.長江中下游是亞洲稻起源地之一
29.(2023?福建?中考真題)下圖所示文物可用于研究我國史前時期()
河南三門峽出土的彩陶盆江蘇邳州出土的彩陶盆
A.先民的審美觀念B.國家的政治形態
C.漢字的基本結構D.青銅的冶煉技術
30.(2023?山西?中考真題)下圖中的文物出土于浙江余姚河姆渡遺址,是我國新石器時代的工具“耒幫”,
其“人土曰耙,相柄曰耒”。據此推測,“耒耙”可用于()
骨耙及裝有木柄的復原圖
A.取火B.耕地C.紡織D.制陶
31.(2023?甘肅天水?中考真題)大地灣遺址(位于甘肅天水秦安)是我國新石器時代重要的文化遺址之一。
該遺址發掘房址241座,還采集到已碳化的黍和油菜籽。據此推斷,大地灣原始居民的生產生活方式是()
A.集體群居B.采集漁獵C.農耕定居D.鐵犁牛耕
32.(2023?山東濱州?中考真題)10000多年前,中華大地進入新石器時代。此后,我們的祖先開始定居生
活,制作陶器和磨制石器,農業、畜牧業和手工業逐漸產生和發展。下列選項中能證實這一說法的是()
A.元謀人遺址B.北京人遺址C.山頂洞人遺址D.河姆渡遺址
33.(2023?陜西?中考真題)陜西西安有豐富的文物資源。下列考古發現可用于研究半坡人生活的是()
A.甲骨文B.商鞅銅方量C.人面魚紋彩陶盆D.司母戊鼎
34.(2023?天津?中考真題)根據考古發現,遠古農耕時代的河姆渡人最有可能吃到的是()
A.粟B.水稻C.葡萄D.甘薯
35.(2023?江西?中考真題)給下圖擬定標題,合適的是()
A.北京人狩獵場景想象圖B.山頂洞人采集場景想象圖
C.河姆渡人生活場景想象圖D.半坡人農耕場景想象圖
36.(2023?四川宜賓?中考真題)文物承載著歷史的信息。運用圖中所示文物可研究()
河姆渡骨相河姆渡觸陶缽半坡彩陶盆河姆渡遺址稻谷
A.早期人類起源B.原始農耕生活
C.遠古炎黃聯盟D.早期國家產生
37.(2023?云南?中考真題)中國是農業大國,農業生產歷史悠久。如果要研究我國原始農業的發展情況,
下列最為可信的依據是()
A.史書記載B.考古發現C.神話傳說D.主觀推測
38.(2023?廣東廣州?中考真題)有學者認為,堯舜禹和“堯舜禹時代”是兩個既有聯系又不相同的概念。堯
舜禹或許不一定可以一一據實,但以堯舜禹為代表的這個“時代”是肯定存在的,因為在考古學上,明顯就存
在這樣一個時代,我們一般稱之為“龍山時代”,甚至還存在更早一些的“仰韶時代”。這說明()
A.我國有文字可考歷史從商朝開始B.炎帝和黃帝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
C.歷史傳說具有一定的考古學意義D.世襲制的出現是生產力發展的結果
39.(2023?山東濰坊?中考真題)“舜年二十以孝聞,年三十堯舉之……年六十一代堯踐帝位。”這描述了()
A.禪讓制B.分封制C.世襲制D.郡縣制
40.(2023?湖南株洲?中考真題)下圖所示是首屆株洲旅游發展大會的宣傳標語。標語中的“神農”指的是()
A.堯B.黃帝C.禹D.炎帝
41.(2023?湖南張家界?中考真題)傳說圖中供奉的人物教民開墾耕種,制作生產工具,種植五谷和蔬菜;
還制作陶器,發明紡織,會煮鹽,教人們交換物品。該人物是()
A.黃帝B.炎帝C.大禹D.蚩尤
42.(2023?黑龍江?中考真題)五六千年前,黃河流域出現的華夏族逐漸發展成為中華民族的主體。其首領
被后人尊奉為“人文初祖”的是()
A.黃帝和蚩尤B.炎帝和蚩尤C.黃帝和炎帝D.堯、舜、禹
43.(2023?河南?中考真題)有學者說,在我國史前時期的各個文化區當中,中原有“居天下之中”的地理優
勢,扮演了中華文明大熔爐的角色。該學者肯定了中原文化區在中華文明形成過程中()
A.產生時間最早B.居于核心地位
C.發展相對獨立D.體系最為完備
44.(2023?黑龍江綏化?中考真題)被后人尊崇為中華民族人文初祖的是()
A.黃帝和堯B.炎帝和黃帝C.炎帝和舜D.堯和舜
45.(2023?湖南衡陽?中考真題)今天的耒水和耒陽等地名因誰在此發明耒相而得名()
A.炎帝B.黃帝C.禹D.彝
46.(2023?重慶?中考真題)據古文獻記述,夏、商、周三族祭祀的時候,都把本族來源與黃帝族系聯系起
來,自認為是黃帝的后裔。這表明()
A.夏、商、周均秉承“無為而治”理念B.夏、商、周的祭祀活動十分頻繁
C.推崇“君權神授”是先秦政治特點D.中華民族同宗共祖意識源遠流長
47.(2023?重慶?中考真題)在我國古文獻中,記錄有這樣的傳說:神農“作耒相,教天下種谷,立歷日……”
這一傳說()
A.沒有來源完全不可信B.含有原始農業的信息
C.反映了私有制的出現D.與考古發現完全一致
48.(2022?黑龍江大慶?中考真題)海內外華人以炎黃子孫自稱。每年,滿懷虔誠與崇敬的中華兒女會以多
種形式祭祀炎帝和黃帝。其原因是
A.他們創造了使用至今的漢字B.他們帶領人們根治了水患
C.他們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D.他們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國家
49.(2023?貴州貴陽?中考真題)考古發現是研究史前時期的重要依據之一,歷慎思同學開展了以下歷史探
究活動。請你參與,共同完成。
活動一【探尋我國百萬年人類史】
我國是世界上發現古人類遺址最多的國家之一。
(1)下圖中我國境內目前已確認的最早的古人類遺址位于處;迄今所知世界上內涵最豐富、材料最
齊全的直立人遺址之一位于處。(填寫圖中字母即可)
活動二【探尋我國一萬年文化史】
新石器時代文化的遺址和遺物在我國各省各地都有發現,約有一萬余處。
0”0az
北京門頭溝區東湖林遺址
中出土的天化的票和黍
半城人的房屋半坡遙址
主妻是半地穴式圓形房屋出土的人面魚紋彩陶盆
河姆渡遺址
河姆渡人的房屋
出土的稻谷和胃相出土的陶雅出土的豬紋陶缽
主要是干欄式建筑
圖1圖2圖3
(2)將活動二中圖1、圖2、圖3的考古發現與推論進行連線。
考古發現推論
圖①推論1:出現了制陶業,改變了先民們的生活方式;先民們已經有了樸素的審美觀念等
圖②推論2:先民們已經過上了定居生活;不同的自然地理環境造成了建筑形式上的差異等
圖③推論3:出現了人工栽培的農作物;原始農業出現等
活動三【探尋我國五千年文明史】
良渚古城遺址陶寺都城遺址二里頭遺址
二里頭遺址發現于河南
良渚古城遺址位于浙江杭
陶寺都城遺址位于山西襄汾、距偃師,距今約4100年左右,遺
州,距今5300-4300年,由宮殿
今4300-4000年,遺址中有一個圍墻環址中發現了宮殿建筑群。在遺
區、內城和外城組成。古城北面
繞的宮城。城內有兩處高等級墓地,址中發現了大型墓葬和手工業
一個20余千米的外圍水利系統,
大型墓葬中分布。大的墓葬往往隨葬作坊,還有平民生活區和墓葬
及同時期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水利
陶鼓、石磬、玉鉞、龍盤等表明墓主群,還出土了用于祭祀的精美
工程。城內外祭壇上權貴們的墓
人尊貴身份的禮器,城內還出土小件玉器和樂器,成套的青銅酒器,
地里,隨葬著數十件至數百件數
青銅器和帶有刻畫符號的陶壺。鑲嵌綠松石的精美銅牌。王室
量不等制作精美的玉禮器。
使用的高貴禮器。
(3)說出活動三中三處遺址的考古發現有哪些共同點,并概括這些考古發現的重要意義。
(4)綜上所述,請你為歷慎思同學的歷史探究活動擬定一個主題。
1.(2022?遼寧阜新?中考真題)2022年北京冬奧會將全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于北京。距今約70萬一20萬
年,在這里生活的遠古人類是()
A.元謀人B.北京人C.山頂洞人D.河姆渡人
2.(2022?四川宜賓?中考真題)可用來判定北京周口店龍骨山的某處古人類遺址屬于舊石器時代的直接證
據是()
A.用火場景想象圖B.出土的生產工具
C.北京人復原頭像D.上古時期的傳說
3.(2022.江蘇徐州?中考真題)北京人頭蓋骨化石(見如圖)可用于研究()
A.人類的起源B.禪讓的形成C.農業的發展D.國家的產生
4.(2022?山東聊城?中考真題)“在長期的勞動中,人類逐漸學會如何說話、制作工具和使用火,從而進化
成了‘人”這里的“進化”應發生在()
A.舊石器時代B.河姆渡文化時期C.半坡文化時期D.堯舜禹時代
5.(2022?廣東?中考真題)皮洛遺址位于四川省稻城縣。該遺址中發現了大量距今已有13萬年、兩面打制
的手斧。這些手斧產生于()
A.舊石器時代B.新石器時代C.青銅時代D.鐵器時代
6.(2022?山東東營?中考真題)考古學者得出“人類由古猿逐漸進化而來的”這一論斷,主要依據是
A.化石B.遺址C.傳說D.文字
7.(2022?海南?中考真題)目前,在海南發現了錢鐵洞舊石器時代洞穴遺址、落筆洞古人類文化遺址、大
港村遺址、石貢遺址、付龍園遺址、鳳鳴村遺址等,在以上遺址中還出土了大量石器和陶器殘片。材料可
以佐證海南
A.歷史文化悠久B.人類活動遺址最多
C.陸地開發最早D.出土文物最為豐富
8.(2022?黑龍江齊齊哈爾.中考真題)生活在我國境內距今的70萬-20萬年的古人類,是世界上最重要的
原始人類之一。他們已經學會用火,還會長時間保存火種。他們是
A.元謀人B.北京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
9.(2022?云南?中考真題)1929年12月2日,辛苦了一天的考古隊員正收拾工具準備下班,此時一位隊員
發現泥土中裸露出一件圓圓的東西,考古學家裴文中激動地喊起來:“這是猿人頭骨!”這是第一個完整猿人
頭蓋骨化石出土的情形,下圖是根據該遺址出土化石復原的遠古人頭像。依據材料判斷,這一古人類是()
A.半坡居民B.北京人C.山頂洞人D.河姆渡人
10.(2022?新疆?中考真題)考古學家在北京人遺址發現了近10萬件石器,包括刮削器、尖狀器、石錘等。
這些石器從早期到晚期有明顯變化,打制技術逐步提高。這表明北京人
A.會制作工具B.有愛美意識C.懂得人工取火D.掌握磨光技術
11.(2022?黑龍江.中考真題)“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據考古發現,下列遺址的原始居民中最早種植
粟的是()
A.元謀人B.北京人C.河姆渡人D.半坡居民
12.(2022?江蘇無錫?中考真題)中國具有悠久的農業生產歷史,是稻、粟、黍等作物的發源地。在長江中
下游一帶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中,考古學家發現了大量人工栽培水稻的遺跡。這一代表性遺址是()
A.元謀人遺址B.北京人遺址C.河姆渡遺址D.半坡遺址
13.(2022?廣東深圳?中考真題)“一粒深埋在遺址里的稻米,幾塊摻雜了碧糠碎谷的陶片,代表了古人向
土地探尋食物的智慧,也記錄了一場作物生產的革命?!边@場“作物生產的革命”指的是()
碳化稻粒
A.家畜飼養的出現B.原始農業的產生
C.定居生活的開始D.漁獵生產的發展
14.(2022.湖南岳陽?中考真題)“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當代中
國文化的根基……要參觀“中國最早的城市”,我們應去()
A.玉蟾巖遺址B.高廟遺址C.彭頭山遺址D.城頭山遺址
15.(2022.吉林長春.中考真題)下圖彩陶頗具特色,同一考古遺址中還發現了粟的遺存。它們可用于研究
()
A.元謀人B.北京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
16.(2022?山東青島.中考真題)樺卯(sunmao),是利用凹凸結構相互咬合實現連接的木構件工藝(見下
圖)。中國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樺卯木構件出土于浙江河姆渡遺址。河姆渡人可能利用這項技術()
A.制作精美玉器B.制作青銅農具
C.建造干欄式房屋D.建造半地穴式房屋
17.(2022?廣東廣州?中考真題)考古工作者在河北磁縣發掘出一處距今八九千年的遺址,發現了上百個儲
存糧的糧窖。同時,出土了翻地用的石鏟等工具。這表明,當時該地區()
A.修建了水利工程B.已有了原始農業
C.建立了早期國家D.出現了成熟文字
18.(2022?山東煙臺?中考真題)陶寺遺址位于山西省襄汾縣陶寺村南,陶寺文化的絕對年代為公元前2300
年至公元前1900年之間。陶寺類型房址分臺基、平地、半地穴式和窯洞四種。與陶寺人居住形式類似的是
()
A.北京人B.山頂洞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
19.(2022?山東威海.中考真題)農耕經濟的發展是文明進步的基本條件。如果要考證中國是世界農業起源
地之一,最可靠的證據是()
A.北京人使用的石器B.河姆渡遺址出土的稻谷
C.神農嘗草的傳說D.二里頭遺址出土的銅鼎
20.(2022.青海?中考真題)柳灣遺址,位于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的柳灣村。柳灣墓地是保存較為完整的原
始社會晚期氏族公共墓地,共發掘出各種文化類型墓葬1700余座。出土文物近4萬件,包括陶器、石器骨
器、裝飾品等。由此可見,研究史前文明最可信的依據是()
A.考古發掘B.口耳相傳C.音像資料D.想象推理
21.(2022?貴州畢節?中考真題)河姆渡遺址出土的稻谷、稻稈堆積物,半坡遺址出土的粟、菜籽遺存,可
實證我國六七千年前()
A.遠古人類的產生B.原始農業的興起
C.盤古傳說的真實D.早期國家的建立
22.(2022?山東濰坊?中考真題)考古證據顯示,許多民族獨立馴化了不同的植物。能印證這一結論的是()
A.周口店遺址發現的灰燼B.河姆渡遺址出土的稻谷
C.《漢謨拉比法典》石柱D.二里頭遺址出土的銅鼎
23.(2022?甘肅金昌?中考真題)河姆渡人的房屋主要是干欄式建筑,農作物主要是水稻;而半坡居民居住
半地穴式圓形房屋,主要種植粟。造成這種差異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A.地理環境B.生活習慣C.生產工具D.文明程度
24.(2022?湖南益陽?中考真題)如果要去探訪迄今為止世界上已知的最古老的水稻田,你應該選擇去()
A.城頭山遺址B.高廟遺址C.彭頭山遺址D.玉蟾巖遺址
25.(2022?湖南婁底?中考真題)如圖是某遠古人類遺址地當時干欄式建筑的復原圖。該地最有可能是()
A.元謀人遺址B.河姆渡人遺址C.半坡人遺址D.北京人遺址
26.(2022?內蒙古赤峰?中考真題)“紅山文化”是我國新石器文化極為重要的一支,因其最早發現于內蒙古
赤峰紅山而得名。從考古發掘來看,距今5000多年前的紅山人墓地多為積石冢,是規劃的墓地,處于中心
的大墓隨葬品是精美的玉器,向邊緣依次為少量的玉器、豬狗、陶器,個別的沒有隨葬品。這些隨葬品的
分布反映了()
A.階級分化的出現B.宗教信仰的多元化
C.敬畏祖先觀念的產生D.生產力水平的低下
27.(2022?浙江杭州?中考真題)在黃河流域磁山遺址發掘的文化層(公元前6000年到公元前5700年之間)
中,發現了數以百計的窖穴,其中很多窖穴底部有糧食堆積的痕跡,另外還有石鏟、石臼、石杵和圓形陶
碗等。據此推測,這一文化層
①處于舊石器時代②處于新石器時代
③當時已經出現了原始農業④當時主要的糧食作物是水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8.(2022?黑龍江綏化?中考真題)在距今約7000年的長江流域,以干欄式建筑為主要房屋的原始居民是
A.元謀人B.北京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
29.(2022?貴州黔東南?中考真題)2022年5月22日是第四屆海水稻插秧節,今年我國的海水稻種植面積
將超100萬畝。我國種植水稻的歷史悠久,下列原始人中種植水稻的是()
A.北京人B.山項洞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
30.(2022?湖南郴州?中考真題)小華暑假參觀了陜西一處古人類遺址,在這里他看到粟的遺存、彩陶和半
地穴式房屋復原模型。他參觀的遺址可能是()
A.元謀人遺址B.北京人遺址C.河姆渡遺址D.半坡遺址
31.(2022?江蘇鹽城?中考真題)為河姆渡人提供穩定食物供應的農作物是
A.粟B.水稻C.玉米D.小麥
32.(2022?湖北宜昌?中考真題)下圖是中國某原始農耕遺址里干欄式建筑的復原圖。該建筑是用木樁插于
地下,上面用木板等拼接而成的,它應當屬于()
A.河姆渡遺址B.陶寺遺址C.大汶口遺址D.半坡遺址
33.(2022?山西?中考真題)考古發現是了解史前社會歷史的重要依據。下面的出土文物從器物造型和圖案
設計上可以印證我國原始居民()
河姆渡遺址出土的豬紋陶缽仰韶遺址魚鳥紋彩陶壺馬家窯遺址舞蹈紋彩陶盆
A.會農業種植B.具有樸素審美觀念
C.會制作陶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印度道路安全培訓課件
- 危險廢物環保試題及答案
- 測氧儀培訓試題及答案
- 廣告設計師考試互動性設計元素試題及答案
- 成功備考的紡織工程師考試試題及答案
- 最基本的普法試題及答案
- 政治青島一模試題及答案
- 2024年行業標準下的設計師考試試題及答案
- 助理廣告師備考過程中的常見誤區試題及答案
- 公安警校面試題及答案
- 部編版語文四年級下冊 26《寶葫蘆的秘密》整本書教學設計
- 《高血壓疾病診斷與治療》課件
- 2025年轉租的房屋租賃合同范本
- 2025阿里地區改則縣輔警考試試卷真題
- 喀什地區兩級法院機關招聘聘用制書記員筆試真題2024
- MOOC 大學英語聽說譯-河南理工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 一文看懂友寶在線招股書
- 醫院傳染病知識培訓PPT課件
- KYN28A-12高壓開關柜使用說明書
- pvc管采購合同
- DL/T 5203-2005《火力發電廠煤和制粉系統防爆設計技術規程》簡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